标题: 为何隋唐人物那么多厉害的,演义还要虚构一大批人物
性别:男-离线 尹一朋
(尹一朋)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5
帖子 501
编号 328906
注册 2009-6-22


为何隋唐人物那么多厉害的,演义还要虚构一大批人物

我说说我的看法:

    问题关键在于,《说唐》及一系列续书,主要就是给民间百姓欣赏的,属于英雄传奇小说,受民间传说及平民文学《大唐秦王词话》(即《秦王演义》)影响较大,所以书中出现了一大批生龙活虎的虚构英雄形象(罗成历史原型罗士信,在此小说中的形象也受《隋唐演义》罗艺之子罗公子罗成的影响;小将裴元庆的原型为裴行俨),又是什么大隋天下第一条好汉赵王李元霸,又是什么十八国反王、六十四路烟尘。(以《兴唐传》为作品名的"隋唐"题材说书作品,至迟在清代前期已有,可参见《精忠说岳》的描写)

         属于讲史小说范畴的"隋唐"系统的演义小说,早期出现的《隋唐志传》、《唐书志传演义》内容简略、草率,读者不能充分领略隋末唐初之际众多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之丰釆。

         等到写的较好的历史演义比如明之《隋史遗文》、清初之《隋唐演义》等作品成书,虽出自文人之手,却因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等原因,已把隋唐两朝帝王将相置于次位,而把江湖豪侠绿林好汉当成歌颂的对象,虚构成分增多,市井气民间气更浓(这方面也影响到了《说唐》等书的创作)。就不太可能把那些帝王的功业,统一天下及平定边境等大场面战事太当回事,李卫公、苏定方、薛仁贵、李世绩(就是徐懋功,隋末唐初有勇有谋、出将入相的青年英雄,到了《说唐》及隋唐戏、说书作品里成了羽扇纶巾的中老年军师、文臣形象:徐茂公)等名将的战绩往往就简写或忽略了

  

         大伙亦可谈谈此话题。






[ 本帖最后由 尹一朋 于 2025-3-19 02:54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2 05:2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75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