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乌鹊南飞3 于 2020-3-14 18:34 发表
补充了三个史料例子。
对于矛盾的史料,史学界常见的做法是肯定其中一条,否定另一条。事实上很多时候两条史料都不全面,有硬伤的史料未必没有真实的成分,比较典型的就是郭冲之五事,和你列举的鱼豢刘禅走失 ...
我前文也说,我远离学术已经有些时候了,已经脱节了。很多最前沿的东西已经不明白了。但我文末也说了,私史、官史并举的学者也有的。这种粗暴的非黑即白的历史,我记忆里应该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还请谅解我再举一个三国外的例子,李秀成被俘虏后,写了一篇《自述》,国内90年代的时候针对“李秀成”是否背叛革命争执不息。后来人们才开始重视,李秀成的稿子是不是真的(李秀成文化水平不高、李鸿章害怕触怒皇帝自己修改了稿件),李秀成表达的是什么。这就是一种进步的体现(好像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说的)
最后你说的很对,其实不用拿病毒举例子。三国志也不是第一手史料。《魏书》《魏略》等等比《三国志》早了,更“一手”,但是陈寿在更高的立场上来看,确实能得出比他们更翔实的结论。
所以史学家更希望史料越充分越好,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来考据辨析——这点研究明清历史的学者应该会在幸福中痛苦,明清人的笔记多到看不完。三国时代就相反,哪怕是爱好者花点时间也能看完,而且是连着汉末、西晋的一起看完。
我在学习的时候,老师也教育我要多查多看。就像《魏收之史学》一样,历代学者多认为他是秽史,周先生就看出了和前人不一样的东西。
一个史料一定要经过具体分析才能判断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