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洪仁玕的悲剧
性别:男-离线 三国赤壁周郎
(魏君子)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19
帖子 1865
编号 273194
注册 2008-3-31
来自 蓬莱仙境


发表于 2019-7-8 11: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洪仁玕的悲剧

洪仁玕的存在,在天平天国是个异数。他是洪秀全的族弟,两人在一个村里长大,幼年还受过洪秀全的发蒙。洪秀全去跟罗孝全学道,他也跟着;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最初响应的,只有两个人,就是洪仁玕和冯云山。洪仁玕入教后,做得最绝的一件事,是把孔子的牌位给砸了。虽然他的年龄比洪秀全小,考试的本事却比洪秀全大,洪秀全考到秀才第二级府试就被淘汰了,而洪仁玕则五次院试,就差一点可以做正式的秀才了。洪秀全、冯云山去广西传教,他没有追随,说是侍奉母亲(也可能是家里不让他走)。等到洪秀全准备起事之时,他想前去响应,遭到清兵阻拦,在广东就地发动,但很快又失败了,逃到了香港。之后见到瑞典籍的传教士韩山文,接受了更为系统的基督教教义。随后,由于在香港难以谋生,又回到广东隐居做教书先生。直到太平军闹大了,定都南京后,“洪秀全兄弟”这块招牌亮了,再去香港见韩山文,受到厚待。他对韩山文讲述洪秀全之前的事情,韩山文据此,写下《洪秀全的异梦及广西乱事的始原》,即后来被称为《太平天国起义记》的文献,成为后世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必读书。洪仁玕接受洗礼,成了基督教徒,待在香港将近八年,后来成为伦敦布道会的正式牧师。相比洪秀全的文字,洪仁玕明显要高明得多,而且他的学习能力也比洪秀全强了许多。洪仁玕在此期间,已经系统地了解到西方的文明、科学、制度方面的知识,但他却始终怀着一颗天国心。最终,他能够进入太平天国的控制区,一方面是由于某些对太平天国抱有希望的传教士的帮助,一方面也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兄长,打算所八年平生所学,自己对西方的更深入理解,去改造太平天国。
1859年春,经过一番曲折,洪仁玕终于来到了洪秀全身边。让当时正陷于困境的洪天王大喜过望,不到一个月,洪仁玕就从干天义,跃升为干王、军师、九千岁。在名义上,初来咋到的洪仁玕,已经坐上了当年东王杨秀清的位置,还在活着的翼王石达开之上。我们知道,洪秀全经历杨韦之乱,是连军师的职务都不给石达开当的。但是,洪仁玕平白无故获得如此高位,未必是福。下面的众将官,已经浴血奋战多年,很多人连个侯都没有封上,忽然之间让一个寸功未立的人坐在他们头上,没有服气的。而且洪秀全因为杨韦之乱、翼王出走等一系列事件,心灰意冷,废掉了两个无能胞兄安王、福王的职务,在此立令“永不封王”,封蒙得恩、陈玉成等只封五军主将。现在居然为了洪仁玕,坏了先例,更让众将不满。后来的李秀成在自述里,对洪仁玕就极度不屑。在这些前线将士眼里,洪仁玕无非就是另一个洪仁发、洪仁达,天王用人唯亲政策的产物。
洪秀全见了洪仁玕,就像见了救命稻草,一股脑把一堆头衔搁在这个族弟脑袋上,但是,骨子里,他并没有放权。东王杨秀清做军师时,他麾下的六部,非常庞大,事务繁忙。但干王府的六部,却只有几个文书,有的衙门居然堆满了煤,像是客栈。最大的房间留给了洋教士罗孝全。洪秀全任命洪仁玕做军师、九千岁,任命了,也就完了,大权依然由他自己把着,顶多让干王给他出出主意,上发一些奏章。就连干王最期待、花了全副心机去编著的《资政新篇》,他也没有认真当回事。
即使洪秀全真的放权,洪仁玕也无法一展身手。因为此时的太平军,已经今非昔比。大概洪秀全知道西汉贾谊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在给几位后期表现不错的将领封王之后,恐其坐大,如之前杨韦之事,就将几位能战将领的部下们,都封了王。于是,英王、忠王、侍王、辅王等人麾下,十有八九都做了王爷。大家都是王爷,指挥也就没有那么灵活了。西汉时,天下已定,而且是因为原本就有很多实权王爷,所以贾谊为防那些地方实权王爷坐大,才向汉文帝提出此建议。太平天国面临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天下未定,只有其实连半壁江山都不够的地方,长期遭遇满清围剿,几乎年年都处于战争状态,这种严峻的情形下就要削弱能战之将的兵权,纯属自寻死路。在这样的状况下,连李秀成、陈玉成这些统兵大员尚且不好指挥,更何况只有一个空头衔的干王洪仁玕。
不错,洪仁玕是没有作战经验,具体的办事能力,也有待提高。但是,他就任之后,提出的先下江浙,然后两路包抄,围攻武昌,解安庆之围的战略,其实就太平天国当时形势而言,还是相当高明。只是由于前线将领各行其是,占便宜的事就上,碰上硬骨头就退缩,甚至干脆投降满清,最后功败垂成,安庆之围,最终没有解。安庆一失,陈玉成军团覆灭,南京就成了孤城,天国的败亡就无可避免了。经此一败,天京即使没有立即陷落,洪仁玕在朝中也再没有什么地位了,许多王爷或者将领,此时都会说战役设计者——洪仁玕无能误国。
再说说《资政新篇》,这是一个全新效法西方的学习方案,讲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开创银行、邮政、保险业、发展对外贸易、兴办学校、医院和 慈善机构等西方文化项目。当然主要还有宗教改良,推行真正纯粹的基督教文化,宗教方面主要由洋教士罗孝全负责,至少洪仁玕是这样设想的。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资政新篇》其实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私有财产被尊重,而贫富差距的存在也是必然的。天国原本那种平均主义的建国方略,虽然从来没有认真落实过,但是至少可以作为心灵鸡汤迷惑天国臣民,对未来太平天国消灭清妖以后,能够全面实施带来一股憧憬。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尽管没有施行,但也没有废止。如果洪秀全全面推行洪仁玕的新政,那么旧章法就理应废除。事实上却还有更不可理喻的,洪秀全一边口口声声说支持洪仁玕推展《资政新篇》,一边依然让只有心灵作用毫无实则作用的《天朝田亩制度》继续束之高阁,没有废除。显然,这两个完全冲突的东西,在洪天王那里是可以并处的。他是怎么想的,没人知道,反正,最终的结果却是,在历史教科书被大书特书的两个太平天国制度,没有一个是真正落到实处的。
《天朝田亩制度》吓走了许多富人,但却对那帮文化水平极低的广西无知无畏者起到十分强大的心灵作用,虽然一直没有落实,但也让天国的臣民,至少是天国的广西老兄弟们,对未来充满期望。《资政新篇》则鼓舞了若干新人,尤其像罗孝全这样的外国友人的加盟。但是,两者最后都没有得到有效施展。对于那些广西老兄弟凭战功打出来,并掌握实权的太平军诸将,《资政新篇》是毫无吸引力的,他们没有洪仁玕的经历和学习西方的知识基础,根本不能理解《资政新篇》提出的开创银行、学校是什么鬼玩意。《天朝田亩制度》除了平均主义的心理作用,还有现实告诉他们,照样交粮纳税,得到的好处更多。所以,在进军江浙之后,那些替城里地主收租的收租局,居然可以借太平军之力,为他们办事。但是,开办工厂、开办银行之类虚无缥缈的事,则完全不着边际。除非太平天国能够占领一个洋鬼子租界,才有机会切身体会见识到西方的世界是怎么回事,由于太平军打到哪占到哪都是满清治下的中国城市,就没法理解洪仁玕所描绘的西方世界和西方人文制度是怎么回事了。所以《资政新篇》比起《天朝田亩制度》更不着边际。在香港待了八年的洪仁玕,思想跟新教的传教士更接近,但回到太平天国,则过于超前了。东王杨秀清后来还想推行信奉儒学的政策实施,想回到中国传统那一套,因为天京事变而破产。即使洪仁玕像杨秀清那样,能够总理朝纲,他也不能够让理解西方制度的人才来协助他,推动他的改革,难道要太平天国全部变成罗孝全这样的洋人参与政务吗?用广西老兄弟行不通,用江浙地区、两湖地区新招来的人也行不通。天国里的广西老兄弟出身的将领对《天朝田亩制度》中描绘的景象是十分向往而亲切的,对于兴办企业云云,想都想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更可能是会觉得那些是洋鬼子的东西,耻于学习。
其实,做了多年新教牧师的洪仁玕,虽然当初信封过他兄长的拜上帝教,但事隔多年,兄弟俩的信仰和思想,实际上已经有了很大差异。那些西方传教士们,让他回到太平天国,希望借他这个平台,改造中国,可能还打算将来太平天国成功后,将基督教定为中国的国教,实现中华归主的愿望。但是一踏进天国的土地,洪仁玕就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跟天国之间的格格不入。为了实现理想,他不仅费尽心血提出了方案,尽自己所能,为太平军规划战略,委曲求全,容忍了洪秀全的异端思想和不合常规的宗教地位,也接纳了洪秀全赐给他的若干小老婆。他很明白这样做是违反基督教教规的,但是,为了不违抗天王,让天王能够尽早接受自己所提出的方案治国,他都默默接受。其实,洪仁玕来到这个广西农民建立起来的王朝,是个异类,他能说英语,用刀叉吃西餐,喜欢听西洋音乐,思想跟天国的人都完全相反。他拼尽全力,直到被俘就义,也没有能改变天国半分,反而给天国添乱。洪秀全原本因为石达开出走,在废除安王、福王爵位后,立令“永不封王”,但是因为洪仁玕的到来,洪秀全就自打嘴巴,一下子将洪仁玕封到名义上与杨秀清一样的王爵,最后为了平衡广西老兄弟,又先后封蒙得恩、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等为王,之后又害怕这些有兵权的王爷实力做大,威胁到自己天王的地位,又继续用多封王分化他们的部将,从而一骨碌疯狂地封下去,最后封了两千七百多个王,坏了天国制度,严重分裂了天国的凝聚力,导致人心思变,各自为政,一发不可收拾,终致天京陷落,天国覆亡。假如洪仁玕没有来到天京,没有被洪秀全破格提拔为王,太平天国以后发展会如何,无从得知,也许会有变好的迹象。但很明显,因为洪仁玕的出现,加剧了天国离心离德的趋势,众将官对天王任人唯亲的反感,和洪仁玕被封王引发滥封王的连锁效果,确确实实,就是太平天国最终覆灭的根本原因(太平天国虽然经历天京事变,但后期如果良性发展,未必就会亡)。
洪仁玕出现在天国,对于后世太平天国的研究者而言,是一剂兴奋剂,让它们感受到了这个农民王朝的先进性,有西化的倾向。教科书上说的太平天国走资本主义救国路线,就是源于《资政新篇》。但对于洪仁玕本人,却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如果他没有到天京,继续在香港做牧师,即使将来太平天国被镇压了,他也会一直安然无恙活得很太平。但是,进了天国,他一事无成,最终还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甚至可悲!
尽管有太平天国研究者认为,太平天国失败是因为没有全面推行《资政新篇》,也就是说西化或者资本主义化失败了,但这个已经不重要了(当然也有说太平天国儒化失败了,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有些人认为杨秀清有儒化倾向,想走儒家路线,尊重孔子,希望能吸引文人士大夫加盟,改变太平天国格局,从而得罪了洪天王、北王等,引发天京事变……但太平天国既没有儒化,也没有西化,这倒是符合事实。用某些人的论调,太平天国就是:既没有中华传统化,也没有西方资本化,不伦不类,所以就失败了)。洪仁玕和他的《资政新篇》的出现:就是让后世的人知道,历史上有洪仁玕这么一个有见识、有向西方学习的政治家,曾为中国的未来规划出一幅美好的蓝图,让自己的名字留在史书上,并且他的名声之好盖过对太平天国立下盖世功勋的杨秀清,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典型人物。也就仅此而已,而他为太平天国所做出的成绩,不但远远比不上同期的陈玉成、李秀成,甚至还比不上被作为反面教材的韦昌辉、捻军首领张乐行以及早期为太平天国浴血奋战的罗大纲。

[ 本帖最后由 三国赤壁周郎 于 2019-7-8 12:0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19-7-8 12: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单枪匹马想改变时局注定是要碰壁的。洪仁玕的悲剧在于,他提出的都是经济方面的改革,而没有提出最急需的军事科技改革。洪秀全起初对他寄予厚望,主要还是指望他带来洋人的资源,结果他只带来了洋人的理念。

若干年后的戊戌变法,也是只有理念没有资源,连第一步变法的基本经费都搞不定,如何谈得上后面的宏图规划。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上官远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36
编号 97799
注册 2006-12-31


发表于 2019-7-13 12: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干王写的那些东西,他自已遵守了没有?

洪仁玕在外边混过几天,然后又空降到天国任高管,这个背景就决定了结果。在香港那边跟洋老爷二鬼子学了个半吊子,然后到家族企业做海龟高管,学没学精,地气又不接,能力有限又缺乏基础,自然就是这个结果。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4 02:5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61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