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错误,蒸汽压。
理想气体公式是没错,但是很明显作者没有搞懂公式各个参数的意义。
PV=nRT,P是蒸汽压,V是气体体积,n是分子数量,R是理想气体常数,T是温度,柴静说的1升汽油挥发1.5G,然后作者就把一升汽油代入到气体体积里面去了(理想气体方程算的是蒸汽压力和气体中分子的量的关系,跟液体体积没有关系),算出来只挥发0.02g,那么好,我把一升汽油泼地上,一天后,难道还有超过99%的汽油在地上?我很好奇他怎么拽了这么多英文连这么常识性的问题都不知道。
开放空间V不可知,而且汽油的分压不可知,理想气体方程根本没有办法应用。风速快,接触面积大,汽油可能瞬间就挥发光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加一升油,看损失多少。
作者可能书没读好,原谅他。但是他却在这里用自己明显错误的东西来指责柴静恶劣伪造数据,我只能说他心坏了。
沷地上.......,沷地上.......
比起沷地上,我觉得使用标准公式得出来的值可能更有指导意义.理论值与现实值有偏差是正常的.因为现实中的环境变量更多.不过还是有实际统计确定值的.
另引用:
在油气开采和汽油装卸、加油的过程中,都伴随着浪费现象。汽油主要是挥发。“仅是加油站用油枪给汽车加油这一环节,每一吨汽油的3‰至4‰就要挥发掉,93号汽油和97号汽油的挥发率是一样的。”王建基引用他掌握的调研数据说。
我们来算算:挥发率取3.5‰的中间值,在最近几日的最高气温下(以25℃计),汽油密度为0.739;根据“质量=体积×密度”的公式,1吨汽油约为1353.2升;那么加满一箱70L的汽油,会挥发掉245ml,几乎是一盒250ml利乐包的王老吉。
而据中石油西安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安市内该公司每个加油站每天平均售出汽油7至8吨。这意味着每个加油站每天挥发汽油0.0245吨(销量按7吨计),即33.15升,这几乎能加满一辆微型车的油箱了。
“除了加油过程中发生挥发,汽油从炼油厂装卸到油库,从油库装卸到加油站的过程中也会挥发,挥发总计大约到总量的1%。”王建基说。“在油气开采地能看到一个燃烧的‘长明灯’,因为零散油气井产生的伴生气不能进入管网,只能让其烧掉。”王建基说,烧掉的伴生气中75%是天然气,25%是轻烃气体,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而这些伴生气也能回收。
此节数据应该能反应汽油挥发量了.文中所对应的数据,我就懒得去算了.
第二个错误,用排放的CO2来对比汽油挥发的成分,这个就太明显了,作者用尾气排放标准来衡量柴静1.5g的错误,用的成分是CO2,有问题吗?汽油成分是有机物,类比的也是尾气中排放未燃烧完全的有机物,难道汽油挥发到空气中就燃烧成CO2了?用完全不同性质的东西来类比,用作者揣摩人的方式来揣摩他,能得出什么结论?还有貌似作者数学也不是很好,每加仑CO2的排放(还不是全部尾气哦)就是8.8kg per gallon, 1gallon是3。78升,也就是排放33g的二氧化碳,8.8kg/3.78,也是2.32公斤好吗?33g差了2个数量级好吗?1L油烧出来就33g二氧化碳?
1升汽油的排放量约2.25kg二氧化碳
第三个错误,大部分是致癌物矛盾?看柴静分析页面的化学成分名称,全部是有机物,应该是提取后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内标法能容易算每g里面含量多少,超标多少倍。其中(这些有机物)大部分是致癌物质说法有什么问题?这时候作者出来挑刺了,pm2.5颗粒里面大部分是碳,碳是不致癌的。那这样的狡辩是不是可以说发霉的花生大部分是碳水化合物,是无害的?碳粉尘作为尘肺职业病原因之一,吸入会导致纤维化和癌变这个我就不提了。看到这,我还是只能说作者心坏了。
太专业,看不懂,存疑.
第四个错误,雾霾为何突然转到pm2.5,动画视频里面,明确说道pm2.5的危害是远远大于可被纤毛阻挡的更大颗粒的污染物。这里讲雾霾危害用pm2.5来阐述有何不妥?我说工业酒精对人体的危害,我用甲醇来阐述有何不妥?难道你要讲工业酒精里面大部分是酒精,我的逻辑有问题吗?
就现有的可查资料来看,雾霾的主要构成成分和主要有害成分和PM2.5相关,以PM2.5对雾霾危害的解说可以认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