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4-1-20 14:39 发表
忠臣也分几种。
第一种是忠于道义的,不管你是谁,道义上做错了就不行。
第二种是忠于建文帝本人的,不管你是谁,只要是反建文帝的就不行。
第三种是忠于朱家的,你们之间打架我不管,只要是朱家的当皇帝就成 ...
不是随便一个姓朱的都行,跑来一个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献王朱椿之庶第三子说我要当皇帝,那朝中拥护者怕是半个也没的。
前面三個,应该归结为“忠于儒家礼法和大明法统”的。大明法统何在,在开创者太祖朱元璋,那么他死后的法统,按照他本人的意愿,是到朱允文身上。
但儒家礼法不是完全遵循个人意愿的。按照嫡庶之论,继承太子一脉的是吴王朱允通。按照国赖长君,有朱元璋剩下最年长的儿子朱棣。
这几个各有占理,但又不是全占理的,谁打赢了谁基本可以传檄而定朝廷内外。
但如果前面提到那位蜀王府第三子如果要当,除非有力压天下的力量,难度基本等于开创一个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