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各位前辈能否帮忙翻译一段古文?
性别:未知-离线 b4d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
编号 373138
注册 2010-5-4


发表于 2012-10-10 17: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各位前辈能否帮忙翻译一段古文?

各位前辈能否帮忙翻译一段古文?
希望可以翻译的意思精确点,万分感谢.


据《明实录》记载, 洪武四年七月,朱元璋即谕:福建省,占城海船货物,皆免其征,以示怀远之意。九月,高丽、三佛齐入贡,下诏免税。洪武五年,又下谕:各国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薄来可也。洪武十三年,下谕海外各国顷尝遣使中国,虽云修贡,实则慕利,朕皆推诚以礼焉,所以怀柔远人,道出了明代朝贡贸易的宗旨。洪武十六年又谕令礼部诸蛮夷酋长来朝, 涉履山海, 动经数万里, 彼既慕义来归, 则赍予之物宜厚, 以示朝廷怀柔之意。所有这些均是为了争取海外各国的好感和来归, 以达到使复辟势力在海外无处立足的目的。但一旦当东南亚诸国为了自身的商业利益频频来华朝贡时, 朱元璋又感到长此以往国家将不胜负担, 又一反常态地下诏说:入贡既频, 烦劳太甚, 朕不欲也。令遵古典而行, 不必频烦, 其移文使诸国知之。洪武二十三年, 安南遣使入贡, 他又谕令吏部安南远居海滨, 率先效顺, 方物之贡, 岁以为常。朕念彼响慕中华, 服我声教, 岂在数贡? 故尝以海外诸国岁一贡献, 转远之烦, 实劳民力, 又命三年一朝。今安南不从谕, 又复入贡, 尔礼部其速令广西遣还, 必三年乃来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青炎陽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52
帖子 2240
编号 50074
注册 2005-9-30


发表于 2012-10-10 20: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首先,這裡不是"一段古文"啊,具體要翻譯那段啊?
還請教樓主用途,比如說是直接複製到作業裡還是做筆記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4d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
编号 373138
注册 2010-5-4


发表于 2012-10-11 14: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青炎陽 的帖子

你好... 需要翻译的就是"据《明实录》记载" 之后的所有内容...感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风精之羽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0
帖子 2959
编号 31482
注册 2005-1-30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12-10-15 16: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基本都快成白话了。。还要人帮忙翻译么。。现在学生这么懒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2-10-15 18: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不是古文吧,很白话的啊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夜阑

南诏公主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424
帖子 8173
编号 18557
注册 2004-9-27
家族 幽神幻韵


发表于 2012-10-15 18:5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东东大白话了啊……偶这种理科文盲都看懂了……坐等红红来答疑解惑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2-10-15 19: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杀鸡就不用三红这把牛刀了.

这段话大意是说,洪武4年的时候朱元璋对福建省下诏谕,为了对沿海诸国采取怀柔政策,对占城的海船货物免税. 9月的时候,高丽和三佛向朝廷进贡,朝廷又下诏免税.

到洪武5年的时候下谕: 各国进行朝贡,不管贡品多少好坏,也不管亲疏远近,都可以来(当然了,潜台词是免税)

洪武13年那一段,你引错了,下谕海外各国顷尝遣使中国-------- 应该是下谕海外各国"顷尝遣使中国."

这一段是对海外各国说的,意思是你们虽然打的是朝贡的旗号,其实是为了利益,不管你们的目的如何,我都会以诚待人.

到了洪武15年,又对负责接待事务的礼部下了一道谕,意思是说,这些小国的酋长和首脑,跋山涉水不远千里的来到大明,是因为仰慕中华,所以对他们的赏赐应该丰厚,以显示中国的大度和宽容,拉拢诸国.

但是后面这么搞,打秋风的人太多,朱皇帝吃不消了,于是说:各国的朝贡过于频繁了(潜台词是既麻烦,又劳民伤财),这不是我所希望的.所以只需要准照古代朝贡的规矩办就可以了,不需要这么频繁,并且通过外交文件通知各国.

洪武23年那一段,估计楼主又引用错误,前面说的是下谕给吏部,但谕中却出现了"尔礼部",姑且算礼部吧.这段是说,洪武23年的时候越南又来朝贡,朱皇帝告诉礼部,越南是远远处在海滨的国家,但是率先向大明表示臣服,一年朝贡一次已经成了惯例,我认为他们既然仰慕中华文明,服从我们的声威教化,又何必进贡几次呢.海外的各国曾经一年进贡一次,运输非常的麻烦,也很消耗劳力,所以叫他们三年才朝贡一次.现在越南不听我的诏谕又进行朝贡,你们礼部应该赶紧命令广西方面遣还越南使者,一定要三年才朝贡一次。

楼主这段文字似乎是摘自席龙飞的文章,年初的时候拜读过.

[ 本帖最后由 sos2290 于 2012-10-15 19:36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4 10:3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57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