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观虎兄韦兄纵论水浒武力,一时手痒,也拽条破棒,使个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4-7-16 06: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两位高手过招,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煮酒不才,想搀和两句。

1 卢俊义并未40合杀死司行方。他是30余合杀死厉天闰。
司行方的确是30合阵斩雷横,论实力明显在刘唐之上。如果刘唐步战折合成马战大致与史进相当的话,则我觉得司行方的攻击力大约是董平级别的。(假定刘唐80合才能杀死雷横) 但司行方最后是给宋军赶到水里淹死的。
厉天闰的武力,已经达到可以快速剁周通之伦的水平,应该说至少有八骠中游的实力 (呼延剁周通也需10合左右呀)。随后对带伤董平可以大占上风,这个。。。参考价值就很难评估了。最后,再看其人排位,由于他还排在司行方之前,又由于邓元觉纯武力高于石宝,因此推测两人至少武艺相当 (中庸看法)。因此,两人都是强八骠水平,大约与杨志相当。
卢俊义虽然杀死的不是武力表现更猛的司行方,但能30余合杀死同一档次的厉天闰,也很骇人!这是关林无论如何也难以达到的攻击能力。当然卢俊义当时报仇心切,估计是以性命相扑连看家绝招都使出来了。但卢武艺鹤立鸡群的情况,还是成立的。


2 酆美
此人估计是八骠中下的实力。他和毕胜都是童贯贴身亲随,而童贯以大宋国防部部长之尊出战,所带贴身武将的级数应该不会太差。如果判定酆美仅仅是韩滔那个档次,的略有不妥。所以,正常情况下,酆美大约是朱仝史进那个层次的或微逊,久战之后体能有所损失,但无论如何也该有彭杞的水平。而以彭杞的武艺数合之内就擒于卢俊义,还是很显卢俊义武艺高强的。(花荣估计要杀死彭杞都要在40合开外,更遑论生擒了)


3 卢俊义与关林单挑,结果会如何?史文恭与秦明的战况解释
我以为,百合内卢俊义可以早早确立优势,但要将优势转为胜势,要想击败关林特别是要擒斩他们,恐怕需要百合开外。
这里就不得不说两句煮酒那个臭名昭著的攻击防守二维理论了。
首先我同意,这个二维理论不能绝对化,如果某武将没有明显不可思议的速败战例,就不好将其攻击和防守的落差搞得太悬殊。基本上,再攻强守弱的武将,其攻击如果是一流,则防守最差也是二流;两者差距超过一个档次,是不太合理的。
但对于那些典型的猛将,特别是其性格中带有明显骄横狂妄抑或火爆性急的,我以为其攻击防守能力的落差,很可能是较大的,差多半个档次并非不合理。
按我心目中的分值设定,
八人武力情况大致如下:

--武将---攻击---防守
卢俊义---97-------99
史文恭---99-------97
关胜------96-------96
林冲------95-------96
呼延灼---94-------95
秦明------96-------93
索超------94-------91

如果按5分一档的话,一档差距可以出现20-40合击败的话,则史文恭的攻击高出秦明一档(相差6分),关胜攻击也高出索超一档,都可以出现20-40合击败的情况,还是可以说得通的。
而秦明索超各自的攻击与防守落差都只有3,不过是一档落差(5)的60%,也说得过去。如果攻守落差超过5,则明显不太合理。
按照这个情况推测,则史文恭对关林有可能80和取胜,而卢俊义对关林要取胜应该到百合开外了。不知这个看法是否可以被接受。

先说这么多。别的回头再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我的看法比较简单,就是武力必须用多维分析,而且各级别间武将实力差距不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4-7-16 10: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虎兄对数量化水浒英雄武力之雄文,煮酒已初步拜读。虎兄对水浒造诣之深,令煮酒十分佩服。待有暇当认真复读。

初步有些想法,或者说是一些与虎兄感受不同之处吧,愿意在这里谈谈,与虎兄和众水浒米交流一哈。
与虎兄看法相同之处就先不谈了;不同之处,也有必要做一哈区别:有些地方我认为自己的看法更有道理一些,有些地方我认为虽然兄我观点不同,但各自的合理性旗鼓相当,这里说出来,纯粹是为交流,没有要否定虎兄观点之意。

1 五虎八骠的问题,以及弓箭暗器的问题
我还是坚持那个“五虎八骠分野标准为纯军器马战武力”的看法。这一点似乎虎兄也表示同意。
另外,我以为,如果加入弓箭暗器等手段,这样评出来的似应为综合武力,而不是纯军器马战武力。而量化处理显然对纯军器马战武力更合理、更科学一些,如果加进弓箭暗器,则感觉很难合理评估。举例来说,虎兄给花荣93 (我一律乘10了,虎兄莫怪),给秦明索超都是87,按照对数计算则秦明索超联手必然大胜花荣,但实战中则很有可能是花荣靠弓箭大胜二将。另外,虎兄给卢俊义98,花荣93,张清94,但在实战中,或许卢俊义在花荣张清5米之外已然遭了对方毒手而或伤或死了,而这个实战结果与双方武力数值就不相吻合。
再一个,虎兄也认为董平能连躲张清三枚石子,多管是他比较熟悉张清飞石路数,并不能说明其武艺在关胜鲁智深呼延等之上。这说明,象呼延杨志这号的,很有可能第一次与张清交锋会吃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加之临阵凝神小心,通过其肩部隐蔽动作等细节,就有可能避开其大部分飞石攻击。这样一来,张清那个94,大约只能保证初次交锋可以占有优势,而对于知根知底的对手来说就难以继续保持优势。
最后,花荣的神箭,我以为也不过是完成施射的时间极其短暂、明显快于中原武将的心理预期而已,他施射得手的战例,大半都是对方没有提防。而一旦遇到久与辽番作战适应箭术高手的宣赞,花荣则两射不中。
也就是说,这种依靠弓箭和暗器维持的武力,有可能会随对手的经验和意识积累而存在巨幅波动。而真正比较稳定、不随对手情况变化的属性,还是纯军器马战武力。


所以,我个人认为,还是剔除掉弓箭暗器而只针对纯军器马战武力进行量化,更为合理和科学。当然这样做的结果会得出张清逊于杨志的结论,但这本来就是排除弓箭暗器的比较方法,所以还是合理的。
西方经济学在研究经济现象时,总会将一些干扰因素先行排除掉或假定其相当,然后逐一关注单个因素的作用。我以为,剔除掉干扰因素是一个合理的分析方法。

2 吕方问题
这个虎兄的推测有道理。我无意否定虎兄观点,只是想谈谈我的分析方法。
其实我的方法,是将我自己从前的看法与虎兄的方法合并起来。
具体如下:
(1) 首先认为武将攻守能力一定程度上是分立的(当然不会相差一个档次以上);
(2) 根据秦明花荣20余合令韩滔彭杞力怯,而曾涂30余合令吕方力怯,同时判定曾涂的攻击能力为八骠中上水平、吕方接近彭杞水平(不很严谨,但大致合理);曾涂攻击方式相加为八骠中游水平;
(3) 石宝攻击武力也是八骠中上水平,与曾涂相当,防守武力则达到五虎水平,因此综合来看,石宝军器马战武力为弱五虎强八骠水平,高于曾涂的八骠中游水平;
(4) 吕方武艺确有提高,但幅度有限,其提高幅度就是那个“30余合下风”到“50合下风”之间的20合;形像一点来说,吕方由战曾涂时的郭盛水平,提高到韩滔甚至黄信宣赞的水平,但仍逊于八骠人物。

我之所以认为石宝攻击能力不出众,是因为除了对吕方之外,他没有一次靠纯粹攻击能力取胜对手的武力表现。(由于我们现在研究的正是吕方的武力,因此在推测石宝武力时就不应以其对吕方战绩为已知条件。)
关胜的确曾夸赞石宝刀法比低于自己,但那也可以理解为石宝刀法绵密,关胜强攻无法得手。关胜后来对吕方出马战石宝较为放心,一方面是因为吕方此时武艺确有提高,而另一方面则是关胜知道虽难胜石宝,但石宝的攻击压迫性也不那么强。

最后,再说说那个白钦的万夫不当之勇。我并不太看重这个评价。三国演义中有这个称谓的什么邢道荣、韩德之伦,在真正的高手面前完全是不堪一击、数合授首。水浒中也存在同样情况,比如大辽的咬儿惟 康、楚明玉和曹明济,也都是万夫之勇的评价,实战中的武力表现根本连梁山八骠的水准都没有,充其量也就是宣赞或韩滔的水平。因此,白钦如果是这个水平的,也完全可以被称作万夫之勇(虽然很有水分),而且这个水准也与后期吕方的武艺相当,两人同归于尽,就很正常。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4-7-16 10: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3 取证系统问题
我个人倾向于用百合本为取证系统,即没有田虎王庆那20回目。
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绝大多数水浒专家都达成共识,这20回目绝对是后人续作的。
以煮酒观之,这20回目与整套水浒其他章回存在太多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玄女给宋江的四句谒语(北幽南至睦,两处立奇功),比如113回李俊对费保的自我介绍中压根儿就没提剿虎灭庆那两大战事,等等等等。
虽然我们讨论的是武力,但还是希望以公认的水浒原本为前提来讨论,所以。。。

另外,单从武力角度来说,这20回也存在许多与其他100回明显不协调统一的细节。比如回合数的问题。
当然,虎兄以全本120回为取证系统,也有其合理性。这里不过就是讲讲我这种方法的合理性而已。

4 王寅的武力
虎兄认为:“南国尚书王寅的武艺深不可测,他轻松搞定石勇和李云,大战孙立,黄信,邹润,邹渊四人全无惧怯,俨然有卢俊义斗耶律四子之勇,他该得多少分。先看孙立他们的武力值,孙立8.8/446个喽罗,黄信8.0/256个喽罗,二邹就算6.0/64个喽罗,加起来则是446+256+2*64=830,那王尚书的武力值=(以2为底)LOG830=9.7,此人之武艺当可与卢俊义一较高低矣。”

我以为虎兄对王寅武力有些高估。毕竟王寅与孙立等交锋时间不长,不太有说服力。而卢俊义独战辽邦四将,那个打了有一个多时辰,假定那四将与孙立四将武力相当(大致不差),那么即使卢俊义最终与四将战平,也比王寅这个仅交手10合左右不败更有说服力;更何况卢俊义最终能杀一走三呢?孙立按武力表现,也就是一个八骠中游,黄信要微逊于弱八骠,两人相加,基本上是一个强五虎,再加那叔侄俩,估计四人联手武力与卢俊义相当。以此四人联手武力,短时间内无法占到王寅上风,当然说明王寅很强,但不足以说明他真的有卢俊义那么强。我觉得王寅也就是关胜林冲的水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4-7-16 13: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5 孙立与黄信
虎兄给孙立高达88,而给黄信只有80,感觉有点意外。其实黄信与孙立相比,虽有差距但多半不会超过一个档次。请看平腊部分一段原文:
“赵毅战黄信,范畴战孙立,却也都是对手。 斗到间深里,赵毅、范畴渐折便宜。”

由于前文两次表赵毅和范畴时,都是赵前范后,按照常理,范畴武艺不会高于赵毅。姑且算两人相当吧。而孙立对范畴渐渐占据上风所花时间,并不比黄信对赵毅抢得上风用时少,由此可以看出,孙立武艺并不比黄信高出太多。
如果虎兄认为孙立武艺与呼延相当达到88,高过秦明的87,则黄信最差也应达到84,80与88这个差距,多半超过一个档次了。而黄信给84也嫌高了。由此可以推知,孙立的88似乎也给高了。
孙立的确表现非常出众,但真正会斗公认的高手,只有对呼延那个30余合势均力敌。不过此时的孙立是神完气足而呼延已恶战数场共计65合以上,因此孙立这个30余合战平,多少有些水分。我们似乎不应非常确定地认为,在双方状态相当的情况下,孙立对呼延真的能从容应对30余合而不落下风。
所以,按照虎兄的数值标准,我可能会给孙立86,黄信82 (呼延我会给90,这个另谈)。
综上,我觉得黄信80偏低,82合适。不过下文继续按虎兄给的80分析黄信与燕顺王英郑天寿之战。

6 黄信 VS 燕顺+王英+郑天寿
虎兄观点:
“黄信作为兵马都监,本事应该比韩滔强,再不济8.0的分值总有吧,2^8.0=256个喽罗,他敌不住燕顺,王英和郑天寿三人之力,燕顺本事不高,但应该比王英微高,郑天寿和王英一般本事,他们三人加起来的战力应该超过256个喽罗。如果设定燕顺6.7,2^6.7=104;王和郑都是6.4,2^6.4=85,这样104+85+85=274 》256,基本可以圆黄信战不过三人联手的事实。”

虎兄前文所定标准中有这样一条:
“10-20合不敌 30%-32%”

黄信独战三筹好汉,仅支撑了10合即落败逃走,因此似应取30%为宜,也就是说,黄信的武力折合成喽罗数目,只及三好汉武力之和折合成喽罗的数目的30%。但按照虎兄上文的算法,黄信的256显然大大高于274的30%。即使以黄信21合败走计,取50%,黄信的256相对于三好汉的274的50%,依然太高了。
所以我以为,似乎这么解释比较好些:

(1) 黄信的确比孙立武力逊色,但主要差距在防守方面,攻击方面也有差距,但比较小;孙立有30合战平呼延,而黄信则没有相当战绩,似可予以印证;
(2) 三好汉的武力数值普遍给得有点低。
我感觉,三好汉综合武力分别应该是:
燕顺----- 72
王英----- 71
郑天寿-- 71

而且三人都属于攻强守弱型的,攻击很猛、气势很足,但防守能力都比较寻常(王英对小扈,燕顺对张清,都败得挺丢脸的)。
因此三人的攻击分别是:74,73,73。

酱子三人攻击武力之和为484。50%为242。

如果黄信综合是80,我们假定其攻击为82,防守为78,则大致相当于222,相当于484的46%,恰好落在10-20合与20-30合之间 (这里也不太明白,为何两个区间之间存在这么大的空档?) 似乎可以解释得更圆满些。

如此一来,其他相关武将,如小扈、欧鹏、邓飞等人的武力数值也都需要提高一些。不过我是觉得王英那场发挥太差,其真实武力应该相当于小扈的70%吧。酱子小扈给74 (169),王英防守只有69 (119),119恰好是169的70%。欧鹏给74-75,邓飞给74。马鳞大约只有70上下,祝龙仅十数合即抢得马鳞上风,感觉祝龙应该至少是彭杞那个水平的,大约有77吧,而祝彪则应更高一点,大致是宣赞甚至黄信的水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4-7-17 02: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7 马战和步战
我以为二者为本质存在很大差异的两种不同技击方式,似乎还是分开来排比较合理些。
众所周知,水浒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是一部浪漫主义色彩相当浓厚的作品,但在一些局部细节上,又表现出高度的现实主义,比如对市井生活、官府世界的描摩,都颇有现实社会之真味。同样地,水浒在武打格斗方面的描写,也是古代小说中相比较而言最细致、最贴近实战的。无论是武二郎醉打蒋门神,还是林教头单捉一丈青,还是燕小乙巧跌擎天柱,还是孙提辖鞭毙寇镇远。。。作者莫不以细腻的笔触,勾画出生动传神的武打场面,从人物的身法到招数变幻,都那么具体和真实。这比起三国演义中少数几场注重细节描写的单挑(孙策太史、马超许褚、张飞严颜),从细节的丰富和真实性上,高出不知凡几。(建议朋友们比较一哈林冲生擒扈三娘和张飞生擒严颜之异同。)
水浒对于英雄人物的武力也有相当夸张,比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等,但更多的还是贴近真实世界的描写。而且正是因为作品将少数夸张情节与大量现实主义细节揉合在一起,才会令读者有亦真亦幻难取舍之感,而不至一看到那些夸张情节就感觉完全不可信。为什么大家虽然觉得说唐写得很热闹,但又感觉没多少后劲儿没多少咂嘛头儿呢?就是因为说唐里的武力和格斗充斥着夸张,而几乎看不到多少贴近现实的描写,令人一眼看去就觉得是假的。

既然水浒在技击武力方面高度尊重现实生活,它就不太可能不尊重马战步战各有规律这个事实。事实上,马上技击,一直是一门单独的武艺,现已基本失传;而步下技击则基本保留了下来。单从这个事实,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马战与步战根本存在本质差别,否则怎么一个传下来而另一个失传了呢?

因此我以为在搞武评时,似乎还是将马战步战分开来更合理更科学一些。

当然有朋友会说,你这样等于要搞出两个排名来,一个马战的,一个步战的,但我只希望看一个排名,特别希望看到鲁智深武松这些步战高手与马军的五虎八骠相比,排位如何。
我觉得,我们首先必须意识到这么一点:这里有个取舍的问题(trade-off),你如果追求合理性科学性,就别把俩东西往一块儿揉,你如果愣要把它们往一起揉,就要牺牲合理性和科学性,就更不容易构成说服力。
我本人是不太喜欢那样揉在一起来排。但如果非要这么排,那只能采取这样一个原则:马军武将以其马战武力表现,与步军武将以其步战武力表现,进行比较。这里的武力表现,不仅要包括武将是否取胜对方,还要包括对方的实力。好比甘宁一生单挑几乎是全胜战绩,但杀的全是小鱼小虾,而颜良虽然只杀两将,但却20合完胜实力出众的徐晃,就凭这个,甘宁就只能屈居颜良之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tumpytigerw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1
功绩 234
帖子 90
编号 5319
注册 2004-2-15


发表于 2004-7-17 10: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武评大师煮酒的重砖砸来了,没有几个人能够接得住的,呵呵。
武评都带有个人的喜好和主观色彩,只要在书中事实的基础上能够自圆其说,也就自成一番道理了。俺的想法也与老兄一样,不争输赢,求同存异,罗列自己的看法,一则供众人品评,二则与老兄畅谈水浒英雄,自娱自乐一番。

一、        老兄的二维武力论
是个好东东!西方人有“分”的思维,而中国人有“合”的思维,比如,古代中国人把植物仅看成是“草木”两种,而西方人把植物划分为“类、目、科、种、亚种”这样的分类,哪种方式更科学些呢,不需要我们在这里多说了。所以我对老酒把武力细分为进攻和防守的这种“分”的思维还是很赞成的。

以前曾看过老酒的三国武评,很严密的论证!但是感觉你有时对进攻和防守截得太开,现在看来老兄似乎也注意了这方面的偏差。进攻和防守是分离而又统一的,不可拉得太开的。比如关羽斩华雄,把华雄说成攻击极高、防守极差是不太符合生活中的经验和常识的,二维武力论不是可以解释任何情况的灵丹妙药。即使考虑到华雄的防守略低,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关羽也需要二三十合才能斩华雄;结果却是几合就解决了华雄,这中间的回合差距数以双方的心态和招数相克来解释更有说服力些。

说到水浒,老酒的进攻防守差距最大拉到了50%,我个人觉得相差不超过75%为宜,即便这样也已经可以帮助解释不少武力难题了。

只有某些特例才会出现进攻防守差距大的情况,但我认为并非是脾气暴躁的秦明索超等辈,而是邓飞张清这样的受制于兵器的人。邓飞的铁链本身就是长于攻击而短于防御的;而张清则是攻强守弱的典型,我原来也认为他的飞石是暗器手段,现在受到论坛中的武迷们的言谈影响,基本倾向于把他的飞石算在单挑里面,他可以随时在十步甚至五步的距离出手,非常方便,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他的飞石看着是没有链条的长链呢?如此说来,他的飞石攻击武力超过其枪法防守武力的好几倍!极端的二维武力论正好可以套用在他的身上。  

有一问题请教老酒,你认为关胜进攻防守均为96,林冲进攻95、防守96。那么以关的进攻96 VS 林的防守96,相等;以关的防守96 VS 林的进攻95,关的防守1分将会闲置,还是会……?如果是闲置,那么关胜林冲将永远分不出胜负;如果不是,那么关胜的防守压力相对较小,林冲的防守压力相对较大,最终关胜战胜林冲。老酒以为哪种解释更合理呢?

老酒心中八人武力情况:

--武将---攻击---防守
卢俊义---97-------99
史文恭---99-------97
关胜------96-------96
林冲------95-------96
呼延灼---94-------95
秦明------96-------93
索超------94-------91
俺觉得老酒的方法很好,看来是经过了一番细致的计量,对水浒中的一些武力现象解释得不错。只是具体到武将们的分值,我的看法有些许差别。比如:卢俊义至少应该比史文恭高出一分吧?没有多少充足的理由认为卢的攻击力比史差,想想厉天闰、酆美、卞祥那些人吧。

二、        暗器
三国可以不考虑暗器的影响,而水浒却有不同于三国的特点,比如暗器、步斗等等,这些特点不可不考虑。

老酒说暗器不好量化,的确如此!在我的定量分析一文中也提到过这个问题。老酒的花荣 VS 秦明索超两人的战斗假想很有道理。也许我应该给花荣如此方式打分:8.7+0.6,当然这个0.6给得很随意,不过窃以为花荣为弓箭而生,张清为飞石而生,排除他们最鲜明的特征来评比他们的武艺很不公平,与给他们暗器打分的随意性相比显得更不妥当。在一百步和五十步的选择上,我只好选五十步。所幸的是只有花荣张清两个特例,给他们两人加分不会影响到我对其他人的总体定量分析。

至于兄言“花荣的神箭,我以为也不过是完成施射的时间极其短暂、明显快于中原武将的心理预期而已,他施射得手的战例,大半都是对方没有提防。”这个我不敢苟同。神箭手的地位历来都是非常崇高的,善骑射的军队往往是最可怕的军队,善骑射的将军也是最让人害怕的。花荣射下秦明的头樱,那是冷箭;可是秦明充分意识到了并随时小心提防时,还是显得很害怕,甚至都不敢带军队上清风山。宣赞要不是铠甲厚,早就挂了;即使靠本事躲得了两箭,那也是他运气好加上花荣发挥不好,我就不信宣赞不怕花荣的箭。

张清的飞石也和花荣的箭差不多,快如流光,猛如掣电,让人防不胜防。除非有人能和花张两人天天对着练,那么那人可能会适应两人的远程攻击,只是花张两人可能没有这么高的风格,呵呵。

三、        俺的定量分析大全一文
其实在俺发出去以后就觉得有些人物评得不够精准,后来俺私下里做了一些数据调整,天罡地煞的差距缩小了一些。以后有人如有兴致的话,俺就再发一次也不妨。当然啦,文章的大局都没改变的。王寅的武力调低了,他的确没有和孙立等四人打得太久。秦明的武艺略微提高了点,秦明的最后一战虽然失败了,但是却是他光荣的一战,能够躲过冷不防的飞刀已经很了不起了。他同孙安的一仗50合不分胜负,也很牛!我虽然在定量分析一文中,将卞祥放到孙安的上面,主要是觉得孙安同秦明的一战不好处理,因为我原来把秦明的武力定得低了点。但是在我的心目中,本人其实认为孙安是河北军中的头号选手,几乎可以和卢俊义比肩。秦明和他50合战平是秦明武力的极限了。

老酒的二维论在本文中帮助解释了不少武力难题,比如黄信对清风山三强盗的一战,老酒说得比较圆。

欧鹏、马麟、燕顺、王英、祝家三杰的武艺,以后有兴致的话可以专门砍一砍。

四、        田虎王庆那20回目
俺还是那句话:从武艺的角度来说,去掉的话,整本水浒就显得单薄了一些。我们可以将这部分的权重减低就可以了。何况这部分内容写得不算差(从打斗的角度来说的),基本上能够和前面的内容衔接得比较好的,某些不太吻合的地方可以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推理加以解释。一百回版本也有不太吻合的地方,俺解释吕方的武艺前后表现不一也加进了自己的理解。
当然了,老酒以100回版本为准的理由是很充足的。

五、        吕方、石宝和白钦的武力
老酒以为吕方武艺提高幅度有限的看法是完全无可厚非的,只是俺觉得吕方在后期俨然成为梁山军中的一员大将,与前期相比,就象是换了一个人。

石宝的武艺绝对是五虎级的,除了梁山几个脍炙人口的英雄外,就数他在本人心中的印象高大了,求同存异好了。本人以后还想写一写他的武艺,力争做到自圆其说。

最后说说白钦的“万夫不当之勇”。三国中的“万夫不当之勇”的确比较廉价,邢道荣、韩德之伦是不折不扣的二流角色。“万人敌”才是金字招牌。而水浒中就不一样了,“万夫不当之勇”并没有被滥用,有幸得到此评语者寥寥,而只要得到此评语者,他的一流实力就得到了作者的认可。最不济的那几个辽将都是在“心怯”的时候才被K的,咬儿惟康如果胆气十足地和杨志干一架,又是一场起码五六十合的好厮杀了。就象关羽三合K了心怯的文丑一样,后者不心怯的时候连赵云都奈何不得他。也不光只有辽将胆子小,我梁山大英雄老鲁在瓦罐寺也有心怯的时候,幸亏跑得快,呵呵。

景德也是在兵败如山倒的时候无心恋战,才被王凛大义凛然地K了,否则哪里至于十合就完蛋的?白钦不是浪得虚名的,吕方和他同归于尽是吕方的光荣,也是他有一流或近一流武艺的证明。

老酒关于水浒中步斗马斗的观点很客观中肯。只是出于角度的不同,我有赞成也有异议,留待下次再侃。

孙立黄信的武艺对比俺就不谈了,希望能有其他人来谈,光是我们两个唱戏不热闹。大家都应该踊跃一点嘛。在新浪就只有一个萝卜和俺放对,感觉有点冷落,写帖子的兴趣都没有了。老酒是不是也比较厌烦唱独角戏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东甘兴霸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89
帖子 1671
编号 2305
注册 2003-11-18


发表于 2004-7-17 11: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位高论!非无人踊跃跟贴,实曲高和寡!应者寥然而已!
我固然肯定酒兄对于武力二维的观点。但没有具体量化到那么细致。
我自己是持金庸武学中的观点,就是第一流的高手相比,应是各有所长,也存在风格相克。甚至有点像足球赛的对比,就像英格兰碰到技术冠绝天下的巴西一样,大呼头痛,往往便落了下风,而碰到技术固佳却更讲究整体的阿根廷,却能够斗个光辉灿烂!一旦阿根廷碰到巴西,则技术劣势又不存在了,二者谁胜谁负,也就都在情理之中了。
题外话,现在言归正传。说到水浒的武力,我是参照〈射雕三部曲〉中的方式,中神通好比是卢俊义,确实武艺高出众人一线,但不到数百合开外,绝难和他们分出高下。
金轮法王、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由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这五虎将分担,没有绝对的谁高谁下,就是看谁发挥得好,谁就能占得上风。
鲁智深就好比周伯通,当然,是作为中顽童时的周伯通,而不是射雕里一开始被黄老邪关起来的周伯通。武松就是射雕里最后成长起来的郭靖,在意志力和力量武技上(内力)有独到之处!和众人同样也是各有所长。(不是〈神雕〉里那几乎已经登峰造极的郭靖。)
杨志、索超、徐宁就像裘千仞级别,前面诸多高手和他们对敌需要出全力周旋,百多合后或可胜得一招半式,但基本上和上述诸人也算是同一档次。无非是档次的上下有差距罢了。
花荣和张清用上他们的绝技时就好象杨过难得用出的黯然销魂掌,威力无比,确实能略胜几大宗师半筹,但也只是打他们个出其不意,一旦为宗师们熟知,恐怕又能拉回手平了。史进、朱仝好比是绝情谷主公孙止和昆仑三圣何足道,强则强矣,但和前面诸宗师的差距也是一目了然。
举个例子,史文恭胜秦明是不是就可以参照华山论剑里疯掉的欧阳锋斗北丐东邪呢?可能史文恭的枪法怪异,以猛著称的秦明急切间乱了手脚,风格被他克制,以致落败,可回去后苦思应对之方,或者也能有破解的法门,下次再战又可拉个手平。而林冲是枪术大师,也许他对史文恭正好风格适宜,二者斗个难分高下也未可知哦!当然,或许有牵强之处,但我是以这个理由说服我自己,这就够了,不是吗?
最后,闲扯一句,李逵我认为就是个陈玄风档次,遇到别人极具威力,江湖上人皆惧之,但在但些个宗师级别的人眼里,实在是不足一哂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4-7-17 11: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虎兄高论。
这篇回虎兄的文,我基本不会再纠缠于兄我的差异之处。以后针对虎兄那篇系列雄文的评论,应该还会说一些我有所保留的观点。
正如虎兄所言,不必求同,贵在交流。只有在交流中才有可能完善各自的评论体系。区区那个三国武评,经过了无数次调整改动,甚至一些人物的排名可以窜升10位!比如曹仁。呵呵。这些都是交流的结果。

简略答复一哈虎兄的提问。

1 我的攻守二维方法
确如虎兄所言,开始的确过于强调分立了。现在在往回拉。当初过于强调分立,多少也有点矫枉过正、要改变人们习惯的一维思维定势的考量。

2 张清
即使看他的纯军器马战武力、不考虑其飞石手段,我觉得他也属于攻强守弱型的,因为他战胜燕顺相当轻松,俨然是花荣甚至董平那个档次的攻击实力。而防守就那么回事了,呵呵。

3 关胜林冲
我认为关胜那多余的1分防守能力就是闲置了。关林两人单挑,理论上我认为永远无法分出胜负,即如果允许两人打十亿场,胜负平的最后总结果、净结果还是平手。


4 我给那八人定武力数值时,并没考虑虎兄的对数体系,而仅仅就我个人感觉给了一下。至于史文恭的99分攻击 对 秦明的93分防守,怎么就能闹出个20合完胜,这个,我那个数值是圆不了的。所以我那个数值给的是比较随意的,纯粹就是跟着感觉走。
嗯,我也认同卢俊义应该比史文恭高一点的看法。把卢的攻击调高一分,成98如何?呵呵

5 花荣的神箭
不可否认,宣赞能连躲花荣两箭,既有其本人箭术攻防意识俱佳的因素,也有运气的因素。我觉得,宣赞应对花荣的神射,有点象让一个职业守门员应对一个职业足球前锋一样,谁能成功,很大程度上是运气。所以宣赞虽然连躲花荣两箭,心里还是十分恐惧,因为他明白自己没中箭有运气成分在里面。
而梁山众好汉中能达到宣赞那般精于箭术攻防的,恐怕是凤毛麟角。毕竟大多数人没有宣赞跟辽邦作战的经历。所以他们面对花荣神箭时,输的面自然更大。

6 孙安和卞祥
我也认为孙安微高。卞祥大约跟关胜相当,孙安则介于关胜与史文恭之间。

7 田虎王庆那20回目
别降权重了。要么就用,要么就不用。哪个都有道理。唯独降权重不太好说服别人。


8 萝伏兄和其他
呵呵,那家伙有些神龙见首不见尾,难逮。
萝伏兄也是位水浒高手,虽然虎兄、萝伏兄的一些观点我不完全赞同,但一起纵论水浒,实是难得的幸事。
看来虎兄认为赵云比关羽武力高啦?哈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对于弓箭和暗器的武力影响,我认为也应该加入,所以可以引入弓箭和暗器攻防的数据(以下简称箭攻、箭防)。水浒和三国不同,弓箭和暗器对单挑的影响较大,三国中的类似攻击基本上没起过太大的作用,而水浒中则经常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比如索超死于石宝的流星锤、邓元觉死于花荣的箭等等,所以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对于石宝我也同意老酒的看法,就是他攻击力一般,防御力强,还有暗器附加。看看他对索超的战例,如果他可以用常规武力取胜的话,完全没必要把压箱底的绝招流星锤使出来,而且他败退时索超毫不犹豫就追赶,表明索超此时并不觉得石宝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对比关胜短时间压倒索超,石宝在攻击力上还有很大差距,估计就是和索超相当的级别。关胜虽然说石宝刀法不在自己之下,但最多能说明他的防御力让关胜感到难以取胜。但是他战斗智慧和情商较高,基本每次出马都能保证不败,属于加强版的孙立吧。

步战和马战的排名则必须分开,因为步军将领除了鲁智深之外没几个有过马战表现,马军将领除了杨志和林冲落魄时有过步战外也没几个有过步战表现,没有实际表现情况下得出的的排名没有任何意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4-7-18 22: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韦孝宽于2004-07-18, 19:19:49发表
对于弓箭和暗器的武力影响,我认为也应该加入,所以可以引入弓箭和暗器攻防的数据(以下简称箭攻、箭防)。水浒和三国不同,弓箭和暗器对单挑的影响较大,三国中的类似攻击基本上没起过太大的作用,而水浒中则经常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比如索超死于石宝的流星锤、邓元觉死于花荣的箭等等,所以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

韦兄,
与兄相同的观点我就不多谈了。在弓箭问题上看来你和虎兄观点相同,而我则是bourgeoisie,而且是死不改悔的一种   

“水浒和三国不同,弓箭和暗器对单挑的影响较大,三国中的类似攻击基本上没起过太大的作用,而水浒中则经常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

---- 这个观点我同意,但这却无法支持“武评应该考虑弓箭暗器因素”这个观点,因为我认为很难找到具有足够说服力的、相对较为客观的评论标准。
诚然,武评都带有个人的主观倾向性,但我们似乎不该因此而任由我们的主观倾向性随意驰骋、纵容我们的评论中大量出现随意因素,这样等于是放弃或忽视了对客观标准的追求(太随意的评论肯定是不客观的),因而说服力就较弱。
说白了,武评应否考虑进弓箭暗器因素,这个决定于至少两方面考量:
(1) 弓箭暗器是否影响重大 ---- 即“必要性”;(这一点我们看法相同 --- 重大!)
(2) 有无客观标准将弓箭暗器因素纳入武评 ---- 即“可行性”;(这一点我认为不可行!)

举个例子,彭杞对扈三娘。相信虎兄和韦兄都认为彭杞的纯军器马战武力在小扈之上,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小扈靠暗器生擒彭杞!
如果按照我的“只考虑纯军器马战武力”的武评标准,则可以得到较为客观的结果:彭杞高于小扈。
但如果按照韦兄虎兄的“应该考虑弓箭暗器因素”的武评标准,则。。。很难定位彭杞和小扈的武力。
还有卢俊义和花荣/张清的武力定位,也是如此。花荣可以用弓箭弄玉麒麟于股掌之间,我们是否该将花荣武力排在卢员外之上呢?这又是一处令韦兄虎兄那个标准相当尴尬的战例。
还有董平和张清。在两人直接交锋中,张清的两颗飞石都奈何不得董平,第三颗险些得手也是因为董平当时精力不集中,而且董张当时并非处于单挑状态(双方是乱战状态),再说毕竟这第三颗也没有真正得手。在与张清的一对一较量中,梁山众英雄中显然董平武力表现最出色,明显要强于关胜呼延,那么我们是否该让董平武力高过关胜呼延或与之持平呢?如果是持平,那么该跟关胜持平还是呼延持平呢(因为关胜呼延本不持平)?如果让董平跟其中一人持平而高于或低于另一人,又有什么有说服力的理由呢?这又是一处很尴尬棘手的情况。

最后,韦兄所举弓箭暗器战例中,有些并非单挑战例。比如花荣射杀邓元觉,那个就根本不是什么单挑。所谓单挑,应该是双方对对方都极具针对性的一种情况,彼此都锁定对方为交战对手。而花射邓的情况显然不是酱子的。石宝锤毙索超、栾廷玉锤伤欧鹏、扈三娘生擒彭杞、庞万春射杀欧鹏 还有张清飞石那些,倒可以算是广义的单挑情况 (却不属于狭义的单挑情况)。
同样地,韩滔射伤索超、花荣射伤曾涂、张清打死阿里奇、天山勇射伤张清 那些,都不属于单挑情况,漫说是狭义单挑了,就是广义单挑也不能算。如果这些都可以算单挑,那我也可以说庞万春手下一卒单挑杀死石秀了,呵呵

如果仅以纯军器马战武力来排,则完全没有这些尴尬情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纯用军器马战武力来排,同样也有无法解释的地方。我认为武力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值,而应该是一个浮动值,其中暗器攻防、心理素质、情商、当时的身体状态等都会有极大影响,这些综合起来最大可以造成3点的deviation。虽然由于缺少足够的数据支持,难以建立起一整套体系,但是我认为这是最理想的计算方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煮酒正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84
帖子 417
编号 366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4-7-19 10: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韦兄,

1 纯用军器马战武力来排,或许也有尴尬情况,但一定不如加入弓箭暗器那么多、那么严重、“伤”那么“硬”(即无法圆满解释)。事实上,我觉得纯粹研究军器马战武力,只要分析视角和方法得当、“科学”,则基本上没有无法圆满解释的战例。


2 武力浮动的看法是正确的。其实,剔除掉弓箭暗器因素的纯军器马战武力,依然存在浮动情况。这一点我们在聊三国时讨论得很多,比如张飞两战吕布,还有黄忠两战冷苞,等等。

3 其实我明白虎兄和韦兄坚持加入弓箭暗器的原因。我猜两位大概是想搞这样一个武评----- 看看谁的“广义武力”为己方的贡献最大、对战局的影响最大 。(这里广义武力包括纯军器马战武力、纯军器步战武力(这是虎兄坚持而韦兄反对的),以及弓箭暗器等能力)
我所坚持排的,是纯军器马战武力 和 纯军器步战武力 (要分开排)。
虎兄韦兄的加入弓箭暗器的排法,重实效,重结果,但严谨性方面似有不足,会遇到许多缺乏客观评判依据的情况,这时就只能根据主观倾向性来排定了,较容易失之随意;排出来的结果直观,但客观性和说服力会遭到较大挑战。
如果剔除掉弓箭暗器且按马战步战分开来排,严谨性、客观性明显改善了,但排出来的结果不很直观 ---- 一个是不知道步战第一相当于马战第几,一个是马战前15人的实效贡献可能不如排名16的那个人高(张清,打个比方)。
两种排法各有千秋。只是我个人更加看重严谨性、科学性、客观性,所以推崇后一种排法。
这个问题偶已经把要表达的都表达彻底了,不会再多言了。虎兄韦兄可以继续表达二位的看法。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2 14:1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118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