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三国 两晋已称刘备政权为“蜀”
性别:男-离线 历山学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8
功绩 136
帖子 555
编号 53620
注册 2005-11-21


三国 两晋已称刘备政权为“蜀”

魏受禅于汉,晋受禅于魏,都不承认刘备政权所谓“汉”的合法性。即使通聘的孙吴,于当时外交辞令中也只称刘备政权为“蜀”。如:

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朝,恐不能数来也。”《费祎传》

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原与和亲,然恐主幼弱,国小势偪,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邓芝传》

刘备政权对内虽然称“汉”,如《杨戏传》所载《季汉辅臣赞》言“承高祖之始兆,复皇之宗祀”,然于外交事务中也自称为“蜀”。如

权果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也。”...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脣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邓芝传》

可见,对刘备政权称“蜀”,时已有之,何怪于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ranki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9
编号 45262
注册 2005-8-10


发表于 2010-9-21 11: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曹孙当然不承认蜀汉政权是两汉的继续,否则他们都成了反贼了
蜀汉自己对孙吴称蜀应该是与外交政策有关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eloti
(狂战士)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0
帖子 11953
编号 54239
注册 2005-11-29
家族 聚贤山庄


发表于 2010-9-21 12: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ranki 于 2010-9-21 11:59 发表
曹孙当然不承认蜀汉政权是两汉的继续,否则他们都成了反贼了
蜀汉自己对孙吴称蜀应该是与外交政策有关吧

假如曹孙承认蜀汉政权是两汉的继续的话,那将置汉献帝于何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10-9-21 12: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历山学士 于 2010-9-21 11:26 发表
魏受禅于汉,晋受禅于魏,都不承认刘备政权所谓“汉”的合法性。即使通聘的孙吴,于当时外交辞令中也只称刘备政权为“蜀”。如:

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费祎传》 ...

这个有点扯了,三国志里,陈寿里面,邓芝如果对孙权说的是汉,那魏国不是篡逆了?

而且魏国好像一直都是称蜀国,不可能称汉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桃花岛主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93
编号 10528
注册 2004-7-9


发表于 2010-9-21 21: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转一段宋朝唐庚著的《三国杂事》,供参考:

上自司马迁《史记》,下至《五代史》,其间数千百年,正统偏霸与夫僭窃乱贼,甚微至弱之国,外至蛮夷戎狄之邦,史家未有不书其国号者,而《三国志》独不然。刘备父子相继四十余年,始终号汉,未尝一称蜀;其称蜀,俗流之语耳。陈寿黜其正号,从其俗称,循魏晋之私意,废史家之公法。用意如此,则其所书善恶褒贬予夺,尚可信乎!魏晋之世,称备为蜀,犹五代称李璟为吴,称刘崇为晋矣。今《五代史》作南唐、东汉世家,未尝以吴、晋称之,独陈寿如此,初无义例。直徇好恶耳。往时欧阳文忠公作《五代史》,王荆公曰:“五代之事无足采者,此何足烦公?三国可喜事甚多,悉为陈寿所坏。可更为之。公然其言,竟不暇作也,惜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当阳侯杜元凯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140
帖子 6013
编号 36319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10-9-24 01: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倒有可能是外交礼仪上的原因。蜀汉当时已经称帝,原则上称帝要统领天下,就是说孙权这个“吴王”至少名义上也要臣服于蜀汉,这明摆着是办不到的。而且刚被打了个大败仗,脸皮再厚也摆不起这个架子吧,所以只能以地名指代本国。孙权当面称“蜀”也是根本不承认你这个“汉帝”。严格追究起来,邓芝称孙权“大王”都奇怪,孙权这个吴王是曹丕称帝后封的,孙权在东汉最后的职位是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南昌侯。屈服于形势也在称谓上只能高抬对方一等,同时自降点身份。

说到底蜀汉空有个称帝名义,既没有称帝实力也不敢摆称帝的架子,也难怪措辞上要殚精竭虑。蜀汉后来多被称为蜀,根源无非就是不曾一统天下,实际上是个地方割据政权,所以被人以割据之地称呼。

[ 本帖最后由 当阳侯杜元凯 于 2010-9-24 02:1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10-9-24 13: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按理说,皇帝与皇帝是不能相互承认的,比如蜀汉与曹魏.......蜀汉与孙吴的互相承认实在是逼不得已,这个时候要是西蜀政权还要向孙吴自称为“汉”,那羞辱的其实也是刘家列祖列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当阳侯杜元凯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140
帖子 6013
编号 36319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10-9-25 02: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10-9-24 13:33 发表
按理说,皇帝与皇帝是不能相互承认的,比如蜀汉与曹魏.......蜀汉与孙吴的互相承认实在是逼不得已,这个时候要是西蜀政权还要向孙吴自称为“汉”,那羞辱的其实也是刘家列祖列宗........

所以后来东吴称帝时蜀汉派使节去朝贺,简直就是挨了人家一耳光后还说您力气不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what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9
编号 392229
注册 2010-8-16


发表于 2010-9-27 19:0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东吴称帝,与蜀汉盟书上是:....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戮力一心,同讨魏贼....

[ 本帖最后由 sowhat 于 2010-9-27 19:0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魏吴自然都必须称蜀汉为蜀,魏国继承汉统,如果承认蜀汉的“汉”则国本不正。孙权本是汉臣,汉亡而自立,如果承认蜀汉为“汉”那么吴国立国也不正。

同样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正式文书上不能让步的东西在外交辞令上是可以退让的,一如为了吴蜀联合承认孙权的地位一样,如果纠结于这点的话邓芝也不可能出使成功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10-9-28 16: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三国志》以外的文献来作为参考么?
《三国志》的作者当时还活在晋朝,自然不可能在书中书“汉”,就好像《鹿鼎记》中提到清朝初年那几个家伙写明史,写南明的时候因为没用清朝年号,然后被咔嚓了……

但是和5楼说的一样,《三国志》中的这种情况也是特例,未必能说明当时就是这么称呼的,有没有其他例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0-9-28 16: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金圭子 的帖子

影响太深,其它文献即使称“蜀”,也不能排除是受了《三国志》的影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what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9
编号 392229
注册 2010-8-16


发表于 2010-9-28 18: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伤云 于 2010-9-28 09:22 发表
魏吴自然都必须称蜀汉为蜀,魏国继承汉统,如果承认蜀汉的“汉”则国本不正。孙权本是汉臣,汉亡而自立,如果承认蜀汉为“汉”那么吴国立国也不正。

同样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正式文书上不能让步的东西在外交辞 ...

魏吴必须何以见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0-9-28 22: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引申一下吧,一个大的政权崩溃以后,其后若干个相对小的政权是不是必定互不承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10-9-29 12: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0-9-28 22:07 发表
引申一下吧,一个大的政权崩溃以后,其后若干个相对小的政权是不是必定互不承认?

一般称“王”的政权会向称“帝”的政权称臣,并接受后者册封,如五代时吴越政权对中原政权。同时称帝的两个政权一般不可能互相承认合法性,如南唐烈祖时代对中原政权。

[ 本帖最后由 绝世天骄 于 2010-9-29 12:0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10-9-29 15:5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10-9-29 12:00 发表


一般称“王”的政权会向称“帝”的政权称臣,并接受后者册封,如五代时吴越政权对中原政权。同时称帝的两个政权一般不可能互相承认合法性,如南唐烈祖时代对中原政权。

agree,如果都是“帝”的被迫去要求对方承认,就不得不自己取消自己的身份,比如秦三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0-9-29 16: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檀渊之盟后的宋和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what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9
编号 392229
注册 2010-8-16


发表于 2010-9-29 18:1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是岁,孙权称尊号,其群臣以并尊二帝来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佛山黄师傅
(飞鸿)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
帖子 569
编号 365192
注册 2010-3-14
来自 江南水乡


发表于 2010-9-29 19: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1 历山学士 的帖子

《三国志》是陈寿攥写的。而当时晋朝已经建立,陈寿是站在晋朝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待蜀汉和孙吴两国的。蜀吴二国显然是成了非法的地方性政权,地位怎能与中央王朝相比。在书中,那些话语已非当事人之原话了,显然是经过陈寿的修改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10-9-29 21: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0-9-29 16:26 发表
檀渊之盟后的宋和辽……

宋没有说辽国所占领土是自己握有“主权”,同样辽也没有.....

宋帝要做的中国之主,只是少了幽云而已.....所以至少在宋人自己看来,宋帝就是中国的唯一皇帝,它承认的辽政权就不是“中国政权”了吧.....

所以说,吴蜀相互承认比较特殊.....但是也不同,蜀汉以汉政权正统自居,那名义上的领土主权及于魏吴,吴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 本帖最后由 绝世天骄 于 2010-9-29 21:0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what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9
编号 392229
注册 2010-8-16


发表于 2010-9-29 21: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10-9-29 21:04 发表


宋没有说辽国所占领土是自己握有“主权”,同样辽也没有.....

宋帝要做的中国之主,只是少了幽云而已.....所以至少在宋人自己看来,宋帝就是中国的唯一皇帝,它承认的辽政权就不是“中国政权”了吧..... ...

名义上领土主权有协商约定:

豫、青、徐、幽属吴,兗、冀、并、凉属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造为盟曰

[ 本帖最后由 sowhat 于 2010-9-29 21:5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aniwa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发表于 2010-9-30 08:5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魏蜀吴是汉朝分裂出来的三个汉族政权,和宋辽是两码子事,从当时的情况分析,三国好比是国共内战,宋辽就是抗日战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连枝步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14
帖子 408
编号 385947
注册 2010-7-7


发表于 2010-9-30 12: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初,兴平中,吴中童谣曰:"黄金车,班兰耳,闿昌门,出天子。"五月,使校尉张刚、管笃之辽东。六月,蜀遣卫尉陈震庆权践位。权乃参分天下,豫、青、徐、幽属吴,兖,冀,并,凉属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造为盟曰:"天降丧乱,皇纲失叙,逆臣乘衅,劫夺国柄,始于董卓,终于曹操,穷凶极恶,以覆四海。至令九州幅裂,普天无统,民神痛怨,靡所戾止。及操子丕,桀逆遗丑,荐作奸回,偷取天位。而睿么麽,寻丕凶迹,阻兵盗土,未伏厥诛。昔共工乱象而高辛行师,三苗干度虞舜征焉。今日灭曹,禽其徒党,非汉与吴,将复谁任?夫讨恶剪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士民之心,各知所归。是以《春秋》晋侯伐卫。先分其田以畀宋人,斯其义也。且古建大事,必先盟誓,故《周礼》有司盟之官,《尚书》有告誓之文,汉之与吴,虽信由中。然分土裂境,宜有盟约。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故立坛杀牲,昭告神明,再歃加书,副之天府,天高听下,灵威棐湛,司慎司盟,群神群祀,莫不临之。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戮力一心,同讨魏贼,救危恤患,分灾共庆,好恶齐之,无或携贰。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之。各守分土,无相侵犯。传之后叶,克终若始。凡百之约,皆如载书,信言不艳,实居于好。有渝此盟,创祸先乱,违贰不协,慆慢天命,明神上帝是讨是督,山川百神是纠是殛,俾坠其师,无克祚国。于尔大神,其明鉴之!"秋九月,权迁都建业,因固府不改馆,征上大将军陆逊辅太子登,掌武昌留事。

[ 本帖最后由 连枝步 于 2010-9-30 12:1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岳光寒
(啟運英文睿武聖功全德皇帝)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869
编号 349954
注册 2009-12-9
来自 大同朝
家族 轩辕丐帮


楼上很多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书面上的和口头上的是要分开的。
书面上该称什么,必须按照两国之前的约定,至于口头上的,只要不带明显侮辱,怎么说都行,又没有白纸黑字,古代更没有录音录像设备,说得不正规又怎样?
包括三红说的澶渊媾和以后的宋辽(BS白字红,哪来的“檀渊”),两国在国书上会很严谨地称对方为“兄大宋XXXX(尊号)皇帝”、“弟大契丹XXXX皇帝”、“婶大契丹XXX皇太后”,但平时说话,包括接待来使的时候,互称“北朝”、“南朝”都是常有的事,以地名或方位代称国家是很常见的,并不代表就不承认对方了。

另外,自己这边的史官记载历史的时候,也会按照自己平时的说话习惯来写,所以完全有可能吴即使在正式书面上承认了蜀为“汉”,在记载的时候仍然称对方为蜀,因为史书又不用交给对方检查。
宋辽平等交往,互相承认对方是皇帝,但宋朝这边史书照样有时称辽为“北朝”,甚至“虏”,称其皇帝为“契丹主”、“虏主”(当然,如后者这样的侮辱性的称呼一般出现在谈话的引述中,很少出现在叙述中了)。后人为前朝修史的时候,有时就直接采用前朝史官的记载而不加修改,这也是常有的事。

[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0-9-30 14:1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what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9
编号 392229
注册 2010-8-16


发表于 2010-9-30 18:0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 岳光寒 的帖子

三国志中不一定适合这类情况

通鉴印象中是这类,称汉似乎多一点,但也有蜀字出现。

[ 本帖最后由 sowhat 于 2010-9-30 18:4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10-10-2 08: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刘备东伐吴,吴王求和,瑾与备笺曰:“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於小,未留意於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蹔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於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於反掌。”
-------------------------------------------
这时害怕,就称陛下了。
到两家重和时,孙权背魏重奉汉正溯,自己还是吴王,如果再认刘禅的汉帝位,如何能得。自然要称蜀。
再后孙权称帝,不再自命汉臣,吴帝汉帝并立,就承认刘禅的汉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2 01:4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44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