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司隶校尉——汉代的秘密警察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司隶校尉——汉代的秘密警察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他/她的文集中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9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1
发表于 2009-11-7 21: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司隶校尉——汉代的秘密警察
这几天读史书,时常看到汉代出现过很多身居要职的校尉,说起来也有趣,我们脑子里一般的概念校尉也就是古代军中的那些小校,仔细学一下,校尉的道道还真不少。像三国中曹操曾是骁骑校尉,鲁肃曾任参军校尉,复杂的官职制度下有着很多我们没有读透的东西,学生麒麟子就对“司隶校尉”产生了兴趣,所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斗胆写了这篇文章,把司隶校尉比作秘密警察不一定合适,但是相信诸位可以在文章中找到自己能理解的一些历史。
皇帝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为维护自己集权专制的至尊权利,必须有自己一套专制的管理方式。如果说古时的君王拥有类似于“秘密警察”的 特务组织,那一定会使人联想起文学作品、武侠小说里的“血滴子”、电影《夜宴》中厉帝手下的“羽林尉”,或者联想到日本古代被人们魔幻化的忍者,而这些行踪诡秘,高深莫测的秘密组织多是被文学影视艺术化的刺客杀手,而中国历史上真实的“秘密警察”原形最早起源于西汉王朝,一直到三国魏晋时期,都是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秘密监察官。汉武帝于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设置,汉成帝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撤销了一小段时间,在汉哀帝时期又重新设置司隶。其不畏权贵,战绩不凡,权势强大远远胜过了明代的东西厂、锦衣卫,只不过区别在于司隶校尉从争议中诞生,逐渐向相对正义的方向发展,明朝特务机构却是从皇帝的正义中诞生,只能在黑暗中受到争议。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初曾与开国群臣立盟, “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作为监管国家官吏的第一法则,又相继组建勒两套官吏监察机构。一个是丞相府设置丞相司直,属于政府的监察机构,相当于现在政府下面的监察局;另一个是御史大夫,官为相当于副丞相,专职监察,下设御史丞和御史中丞,其中御史中丞具体负责监察工作,又称侍御史,这样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御史丞的形成新的监察组合体(当时还没有御史台),是继丞相的政府机构之外的独立监察部门,相当于现在的检察院或反贪局。
凭借着这两个吏治管理机构督导百官,交错管理。为什么说是交错管理呢?这这种交错的监察制度下,首先是丞相最大,御史大夫其次,而丞相司直的官职略低于御史大夫,却略高于御史中丞,形成了看似法网交错的监察体系,但是这样的双保险体制却接二连三的出问题,使得西汉初年看似强大,却暗藏危机。
一、无奈最高权力层的动荡——刘彻
自西汉建立以后,第一棘手要务就是为刘邦开国立朝、立下战功、手握重兵的诸侯王,而就是这帮旧诸侯王引起了西汉的第一场政治动荡,彭越、英布、韩信、陈豨等接二连三的谋反,他们的问题似乎是建国之初的体制问题,无法去埋怨两个监察部门。高祖刘邦去世之后,以吕后为首的吕氏外戚专权,外戚干政的现象出现,证明了皇帝的异姓亲戚也靠不住,影响了政治的稳定(外戚问题在东汉就更为严重了),这帮人都是皇后的娘家人,监察部门纵然不服,没事也不敢惹外戚,等外戚成问题了,监察部门就管不了了。接踵而来的是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皇叔皇子们自家人翻脸了,两套监察部门再有能耐也只能等打起来以后发言,要问早干什么去了,官吏体系和皇族体系毕竟是两回事,监察部门纵然有监督的权力,但对刘姓诸王的监管力度,还是鞭长莫及,再说晁错的死对京官们的打击也不小,反而助长了那些刘姓诸王的气焰。
从开国功臣到吕氏外戚,再到刘姓藩王,接连不断的发生政治动荡,到了汉武帝时期,一生致力于抗击匈奴的刘彻,在其晚年又被逼上了政治斗争的绝路,发生“巫蛊案”。至于“巫蛊案”的来龙去脉大家想必都了解,不必细说。而这件案子的关键就在于把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牵连了进去,并且皇后与太子在京城还策动了一场谋反,虽然叛乱没有影响汉武帝的统治,但是这件事对晚年的汉武帝触动非常大,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已经波及到了自己的老婆孩子,这才使汉武帝看到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仅靠丞相司直和御史大夫远不能监察皇亲及百官,必须有一个特殊的监察组织控制国家政局,尤其是京师中央的政治军事稳定,所以建立了历史上最早而且规模庞大的“秘密警察”。这支“秘密警察”并没有具体的番号,组成人员以狱吏狱卒为主要成员,秘密警察的最高长官称之为“司隶校尉”,后人也习惯把司隶校尉称作这支“秘密警察”队伍的代名词。
二、拿杂牌叛军初试牛刀——江充
“巫蛊案”的煽动者江充是第一个被任命为司隶校尉的人。汉武帝为江充组建了一支接近两千人左右的武装部队﹐这是个大概数,当时的编制正史没有明确的解释,组成人员由低层的狱吏狱卒组成,也可能有军事上的武将参与。第一个任务就是执行镇压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的叛军,当然从人性的角度看,太子的这支叛军是相对正义的,而这支司隶部队受到江充的指挥到有些让人不屑一顾。由于皇后和太子的叛军很大程度上是一支杂牌军,编制低劣粗糙,所以平乱部队很快取得胜利,尤其使这支临时狱卒部队本不是王牌部队,却在内战中白捡了个立功的大便宜。而这支部队的忠勇表现却得到了汉武帝的深度认可,所以这群“司隶”们成为了治办“巫蛊案”的核心队伍,皇帝对他们的依赖程度远远超过了丞相司直和御史大夫。又能平平叛乱、打打内战,亦察亦战的作用很快得到了汉武帝刘彻的认可。由此司隶校尉权势大增。
西汉“巫蛊案”使司隶校尉因此而得名,秩为二千石、持节;东汉时改为比二千石。这支“司隶”部队的编制正式定为一千二百名,组成人员为中都官徒隶所组成的武装队伍,司隶校尉的编制官员为:
都官从事:主要监察朝中百官犯法者。
功曹从事:主管京师周边几个州的选署和一些司法之事。
别驾从事:主要负责一些文字工作
簿曹从事:主管财务、衣食的后勤工作
兵曹从事:不用问,说小了就是抓捕行动,说大了是参与内战。
郡国从事:督促文书,检举揭发地方上的非法行为。说起来这个职务最狠,表面上是管些鞭长莫及管不着的事,实际上瞒着丞相司直和御史大夫独立检举办案,弄不好就可能查出些牵连丞相、御史的大案。
司隶校尉监管的范围并没有像政府的丞相司直一样监察所有行政机构,也不如御史大夫那样执法覆盖全国,其主要任务还是监督朝中百官,也就是皇上身边的京官,毕竟地方官员(皇亲)谋反都属于天高皇帝远的事,可以从长计议,时间宽裕。但是京城的官吏包括皇帝,一旦出事必然危及皇位,所以需要司隶校尉来监察。除此之外,还负责督察京师周边七个郡和一个州的司法治安。七郡包括三辅之地:即京兆伊﹑左冯翊﹑右扶风;三河之地河东﹑河南﹑河内;再加上弘农。并领一州司州(不知道是太守、还是刺史)。
最后要说明监管七郡的范围,历史观点也有不一,有的认为是汉武帝刘彻晚年时期就监察七郡了,也有的认为是东汉时期开始监管七郡又加一州,不管哪种观点正确,司隶校尉掌握京畿地区的司法治安大权已经是名副其实,毕竟是古代“秘密警察”,不能什么事都公开的这么明白。
三、司隶校尉的正义代言人——诸葛丰
由于“巫蛊案”牵连了很多无辜之人,从江充当上第一任司隶校尉,司隶校尉和“小司隶”们就一直提江充背负着“巫蛊”的谴责。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司隶校尉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口碑,但司隶校尉和他的“秘密警察”并不是只会办冤假错案。直到汉元帝时,宠臣许章骄奢淫逸,作恶多端,司隶校尉诸葛丰刚正不阿,通过“秘密警察”监察,弹劾了许章数宗大罪,可惜汉元帝没有主持正义,反将诸葛丰贬官。虽然这次司隶校尉弹劾失利,但是许章事件却为“秘密警察”搏回了一个监察奸佞的好名声,声誉上有很大改观。
诸葛丰,字少季,西汉琅琊县人,诸葛丰精通明经,文学出众,为人秉直,刚正不阿。诸葛丰虽好文学,但是不是科举考出身,汉元帝的御史大夫贡禹也是琅玡人士,与诸葛丰同乡,便召诸葛丰担当御史台的小吏,又被贡禹举荐为侍御史,所以诸葛丰一出仕途就从事监察工作。由于诸葛丰执法严明,为人正直,所以当时的京城便流传着:“间何阔,逢诸葛。”的谚语。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诸葛丰执法严明,刚正严厉,害人者遂久阔远离,而不敢相见。汉元帝把诸葛丰提拔为司隶校尉之后,诸葛丰的执法作风依旧不便,史曰:“刺举无所避”,为了嘉奖诸葛丰正直的风度气节,又加封了诸葛丰光禄大夫的头衔。然而,诸葛丰这位青天大老爷也碰上了最不该碰得钉子,就是侍中许章。
《汉书》记载:
时,侍中许章以外属贵幸,奢淫不奉法度,宾客犯事,与章相连。丰案劾章,欲奉其事,适逢许侍中私出,丰驻车举节诏章曰:“下!”欲收之。章迫窘,驰车去,丰追之。许侍中因得入宫门,自归上。丰亦上奏,于是收丰节。司隶去节自丰始。
许章是汉元帝最为宠信的大臣之一,官居侍中(没有许章的列传,估计是外戚、太监一类的阉党),骄奢淫逸,做了很多不守法规的事情,许章办事出格,其属下惹的事更是全都牵连到了许章的身上。在大量的违法犯罪事实面前,诸葛丰一一呈表奏章弹劾,可是就在准备到皇帝那里上奏的时候,适逢许章私出,与诸葛丰两人撞见了,诸葛丰便举起司隶校尉的符节命令许章下车,准备就地逮捕许章。而许章不但不下车,掉头逃回宫门,先面见天子,反咬诸葛丰一口。
恶人先告状,汉元帝竟然听信了许章的一面之词,没收了司隶校尉的符节。这件事让诸葛丰十分气恼,悲愤之余,诸葛丰上章请辞,汉元帝也会和稀泥,既不听诸葛丰的义正言辞,也不许诸葛丰辞职。但是,诸葛丰的两难境地最终还是被朝中的权贵小人中伤,在墙倒众人推的状况下,汉元帝最重贬诸葛丰为城门校尉,又因其他事情贬为庶人,终于家。
对于诸葛丰来说人生虎头蛇尾,哀其不幸,但是对于司隶校尉这个角色来说,却是在人们的心目之中有了很大转变,看法有了改观,虽然司隶校尉从此不准在持节,但是像诸葛丰这样刚正不阿,不屈权贵的忠正之臣,还是不愧于司隶校尉这一头衔的。
[
本帖最后由 麒麟子 于 2009-11-7 22:01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9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2
发表于 2009-11-7 21:5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四、两次弹劾误读丞相奇案——匡衡
提起匡衡并不是担任了司隶校尉的职务,而是匡衡自己做了不光彩的事,尤其是后人还一直误解匡衡是被诬陷冤枉的。匡衡身为丞相,其案子并不是什么惊天大案,却被两任司隶校尉弹劾才告倒。说起匡衡可能大家对其为官的事情知之甚少,但是匡衡少年贫穷,刻苦读书的故事却广为流传,“凿壁偷光”的故事就出自匡衡身上。
先说说一个西汉的宦官:石显,字君房,年轻时因犯法被处以宫刑,从此就入宫当了宦官,到汉宣帝时任中书仆射,汉元帝时升任为中书令。石显有个很大的特点,不善交往,无论在宫内还是在宫外,都没有朋党,深得汉元帝的信任,很多机密要事都委任石显。石显在朝中的权势日益增大,朝中百官无不惧怕,很多人把石显当做了靠山。石显逐渐学会善揣摸皇帝的心事,所以办事阴险多计,在朝中开始打击异己。
匡衡,字稚圭,山东省邹城人,以说《诗》著称。匡衡曾任太子舍人,早年跟随太子,后来太子登基,即为汉元帝。跟石显相比,同样也是汉元帝的左膀右臂。元帝后期时,匡衡为丞相,石显为中书令,都是朝中的辅弼重臣。但是石显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怂恿汉元帝加重赋役,剥削人民,但因有皇帝的宠幸,没人敢触犯他,匡衡也只得暂时忍耐(另一说是阿谀逢迎)。公元前33年,汉成帝刘骜即位。匡衡感觉时机来临,上疏弹劾石显,列举其以前所犯的数宗大罪,并列举石显的党羽,这本是匡衡所做的一件法办奸佞,为国家尽忠的事情。但是,匡衡却遭到司隶校尉王尊的弹劾。
汉书每每读到这里,我总是要打出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件为国家铲除奸佞的事,会被司隶校尉搅了局。在西汉末年王尊还是比较严明的官员,还且还留有佳话。两个忠诚正直的大臣竟然在处理奸佞阉党的问题上对掐起来。让我们先认识一下王尊吧。
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人也。十三岁就充当狱卒,也是个 “老”司隶了,后来幸得大将军王凤的提携,一路升官做到司隶校尉,从人格魅力上来说,王尊还是颇有风范的。前面我们说匡衡曾经“凿壁偷光”传为刻苦学习的佳话,这位王尊也不简单,身为狱吏也创造了一个耳熟能详的典故——“以身试法”。出自《汉书•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而王尊这样一位正直的司隶为什么要弹劾匡衡呢?下面是王尊的弹劾奏章:
尊于是劾奏:“丞相衡、御史大夫谭位三公,典五常九德,以总方略、一统类、广教化、美风俗为职。知中书谒者令显等专权擅势,大作威福,纵恣不制,无所畏忌,为海内患害,不以时白奏行罚,而阿谀曲从,附下罔上,怀邪迷国,无大臣辅政之义也,皆不道,在赦令前。赦后,衡、谭举奏显,不自陈不忠之罪,而反扬著先帝任用倾覆之徒,妄言百官畏之。甚于主上。卑君尊臣,非所宜称,失大臣体。又正月行幸典台,临飨罢卫士,衡与中二千石大鸿胪赏等会坐殿门下,衡南乡,赏等西乡。衡更为赏布东乡席,起立延赏坐,私语如食顷。衡知行临,百官共职,万众会聚,而设不正之席,使下坐上,相比为小惠于公门之下,动不中礼,乱朝廷爵秩之位。衡又使官大奴入殿中,问行起居,还言:‘漏上十四刻行。’临到,衡安坐,不变色改容。无怵惕肃敬之心,骄慢不谨,皆不敬。”
通过弹劾,可以看出主要原因还是石显当权时,匡衡也曾跟着阿谀逢迎(说好听点就算暂时忍耐),等先帝驾崩石显失宠,匡衡才跳出来揭发石显,所以王尊才看不起匡衡。汉成帝看了王尊的诏书,答复是“有诏勿治。”不知道皇帝是否把王尊的诏书给匡衡看过,而匡衡对于有诏勿治的反应是“衡惭惧,免冠谢罪,上丞相、侯印绶。”汉成帝还是很体谅匡衡这位老臣的,保护了匡衡的一切待遇,便以王尊重伤大臣,左迁王尊为高陵令,实际上就是贬职。石显此时已无大权被放归故乡,行至中途,忧愤而死。
这件事情看起来已经结束,司隶校尉王尊自己找了一身麻烦,也没把匡衡怎么着。但匡衡终究还是载在司隶校尉身上,第二次是真罪名了。
匡衡封侯是在乐安乡,约有三千一百顷土地,西汉一顷地等于一百亩,一亩相当于现在的0.991亩,换算一下匡衡作为丞相的封地约有17平方公里。偏巧当时的土地丈量官员有误,多给匡衡划拨了土地400顷,就接近40000 亩土地了。有人发现了这个错误,就上报要求更正,而当地的官员认为这是个巴结丞相的好时候,顺水推舟把这块地不明不白的让给了匡衡。
东窗事发,当时的司隶校尉骏、少府忠行廷尉事劾奏,我查了半天也没找到“俊”和“忠”的全名,他们的参劾的内容很简单:
“衡监临盗所主守直十金以上。《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地,所以一统尊法制也。衡位三公,辅国政,领计簿,知郡实,正国界,计簿已定而背法 制,专地盗土以自益,及赐、明阿承衡意,猥举郡计,乱减县界,附下罔上,擅以地附益大臣,皆不道。”
王尊弹劾是皇上说“有诏勿治。”这次弹劾,皇上说:“上可其奏”,因为匡衡与石显的政治斗争问题是模棱两可的事,说罪是罪,不治也可;但这次土地问题铁证如山,绝不是政治斗争问题。如果没有司隶们在基层调查,司隶校尉骏绝不可能自己拿尺子去丈量,更不敢斗胆告丞相,王尊在前面有过教训。直到今天很多人还认为匡衡是遭司隶校尉诬陷的,其实谁也没诬陷匡衡,只能怨自己晚节不保。虽然没有治罪,但是丞相免为庶人。古凿壁偷光的匡衡最终还是在贫困交迫中凄凉死去。而“秘密警察”作为政治斗争中的工具,也逐渐被其他人看重。
五、用无奈方式制止外戚悲剧——梁冀
在古代像东汉这样的封建王朝,期间存在的政治斗争很难用谁对谁错来评价,而梁冀就出现在这个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并且在斗争中载在了司隶校尉的手上。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废除了丞相司直,增强了司隶校尉的权力,司隶校尉所督察的京师七郡统称为司隶部,而“司隶”也以地域名称正式成为东汉十三州之一。刘秀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没有像刘邦那样诛杀功臣,而是与开国功臣们结为儿女亲家,东汉的政治危机也由外戚与宦官的争权而起。
梁冀的问题现在说来也并不复杂,梁冀做了二十多年的大将军,穷奢极欲,权重势盛,不可一世。凡是持不同意见者,梁冀绝不饶恕,滥杀滥罚。汉桓帝不甘心作傀儡,但朝外大小事由全是梁冀把持,军政大事,皇帝均不得亲自过问。内宫由梁皇后控制,骄横一时,肆无忌惮,一不高兴就“鸩毒”皇帝身边之人,汉桓帝也是天天把心脏提到嗓子眼。此时的朝内还是有很多反对梁冀的大臣,其中就包括司隶校尉张彪。正史对张彪记载不多,而张彪的重要性就在于,汉桓帝手下几乎没有能用的兵,但是司隶校尉的“秘密警察”就不一样虽然顶着狱吏的名声,到处搞治安,但是一旦纠集起来就是一支小部队。
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梁皇后死,桓帝终于摆脱了提心吊胆的日子,利用上厕所的机会,宦官唐衡向汉桓推荐了单超、左倌、徐璜、具瑗四名宦官,借助阉党铲除大将军梁冀。自从梁皇后死后,梁冀对汉桓帝和其身边的太监也起了疑心。八月丁丑,梁冀派中黄门张恽到皇宫值宿,察看汉桓帝的举动。汉桓帝当机立断,派具瑗以“擅自入宫,图谋不轨”的罪名将张恽逮捕。汉桓帝亲自传旨,派尚书令尹勋率军守卫皇宫,派宦官具瑗统领宫中少数禁军和司隶校尉张彪率领的“秘密警察”共一千余人,包围了梁冀的住宅,梁冀和他的妻子孙寿畏罪自杀。
梁家及其妻孙家,无论长幼皆弃市。梁冀家产全部没收,合价三十余亿钱,可减天下税租之半。梁氏灭了,东汉王朝的外戚专权的时代也就基本结束了。汉桓帝依靠宦官除掉外戚,,外戚的专权结束,却迎来了宦官专权的时代。
六、武力兵变剿灭阉党作乱——袁绍
梁冀的灭亡助长了东汉宦官专政的嚣张气焰,到汉少帝时,外戚何进在与宦官“十常侍”的斗争中,被宦官诱骗宫内杀死,当时的司隶校尉是袁绍,袁绍与曹操位何进报仇杀进内宫,铲除阉党时,袁绍就是率领“秘密警察”杀进内宫,彻底消灭了宦官。这段故事我就不再细说,向大家也都了解这段历史。重要的意义在于司隶校尉的作用更多的还是匡扶封建王朝所为的正义,虽然像铲除梁冀、消灭十常侍这样的奸党,对朝廷的大趋势已经无济于事,但司隶校尉仍然可以在危急关头体现自己的实际存在价值。
因为称谓上的习惯,“司隶校尉”逐渐成为这支“秘密警察”队伍的代名词,东汉末年,董卓把“司隶校尉”称之为“雄职”。司隶校尉在两汉时期把“秘密警察”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在政权中枢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等到三国、西晋时期作用逐渐衰退,至东晋罢废。
小评:司隶校尉的官场巅峰也出现在东汉,每当朝会之时,司隶校尉和尚书令、御史大夫一起都有专席,当时有“三独坐”之称。两汉时期司隶校尉凭借着自己的“秘密警察”组织,常常以劾奏三公等尊官,成为朝中文武百官的畏惧之人。曹操协写天子以令诸侯的时期,也曾自领司隶校尉,以便控制京畿地区。
司隶校尉是汉代国家监察官,身负中央监察治安和京畿地方监察治安的任务。司隶校尉在两汉时期的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稳定作用,职能主要体现在督察吏治、维持京畿治安、维护天子安全等方面,而这些职能是与其监察权限息息相关的,但又远非其监察权限所能涵盖得了的,这也正是汉武帝刘彻当初最为看重的一点,为维护统治者的权益,可以随意跨越任何一个界限,替封建君主摆平障碍,只不过没有什么涉外的特殊任务,否则就不能叫“秘密警察”了。应该叫“特工”了,但司隶校尉的维护稳定工作还是促进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无愧于中国古代的“秘密警察”。
参考资料:
《汉书》-卷七十六-传四十六
《汉书》-卷七十七-传四十七
《汉书. 贡禹传》-
《后汉书》
《晋书. 刘毅传》
李孔怀著《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王尔春著《司隶校尉在汉代国家经济生活中的职能与影响》
[
本帖最后由 麒麟子 于 2009-11-9 12:05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平原相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55
编号
89065
注册
2006-10-28
来自
益州蜀郡
#3
发表于 2009-11-8 09: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写得很不错,但不知道司隶校尉的秘密表现在哪?
另外,曹操曾任典军校尉,鲁肃曾任赞军校尉。
[
本帖最后由 平原相 于 2009-11-8 09:47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9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4
发表于 2009-11-8 11: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平原相 的帖子
这么说吧:
一是可以快速动员。
因为司隶们主要集中在京畿地区,以京师为主,如果以法警队的角度来定位司隶的话,那么快速反应是这支司隶队伍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是身份公开但作用隐蔽。
尤其是在除掉梁冀的事件上最为明显。梁冀掌握着国家的兵权,可是并不了解小司隶们的战时作用,所以在铲除梁冀的过程中,这支法警队突然集合,上演了擒贼先擒王的角色。
三是搜罗民间情报。
这点在处理匡衡的过程中,是可以看出的,中国历史多时记录王侯将相这些大人物,而小司隶们虽然没有具体的描述,但从第二次弹劾匡衡中可以看出,司隶校尉骏与少府忠如果没有得到确切证据是不敢弹劾匡衡的,因为王尊已经是前车之鉴,而得到证据就要有人去搜集,无论是到乐安乡丈量土地,还是在地方官府的土地手续中查找纰漏,肯定有搜集情况者,换句话说就是调查保密档案。
四是司隶校尉领司州事
这一点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作为京师官员,不仅监控着三辅、三河、弘农,而且有独立权利领司州事务,就意味着这支司隶队伍有相对独立的大后方,在某些保障方面不受京师节制,可以自给自足,也可以作为战时的大本营,在京师哗变时,可以近距离为皇帝提供可靠寓所。司州起着监控京畿要害的作用。
我认为以上四点,是体现出司隶有秘密警察作用的雏形表现。
[
本帖最后由 麒麟子 于 2009-11-8 11:15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5
发表于 2009-11-8 11: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其实,司隶校尉并不是什么秘密警察,他更像是北京市长兼中纪委书记。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9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6
发表于 2009-11-8 11: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司隶校尉这个职务并不是秘密警察,而司隶校尉带领的这支法警队,倒是有秘密警察的味道,感觉在古代起到的作用,相对而言还是有点秘密警察的。由于语言称呼的习惯把,后人往往把法警队的小司隶当作了司隶校尉,不过是校尉嘛,其实司隶校尉就是那一个领头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7
发表于 2009-11-8 12: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三独坐之一的司隶校尉位高权重,身份显赫,怎么能比作秘密警察的头。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9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8
发表于 2009-11-8 12: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江城子 的帖子
三独坐是东汉时期才出现,此时的司隶校尉所辖范围已包括东汉十三州之一的司隶部,因为被司隶校尉搞定的都是朝中显赫人物,甚至皇亲国戚,所以越加身份显赫。
我和江兄理解正好相反,正是因为“秘密警察”头子作用愈加突出,能处置当时的突发事件和高层斗争,所以逐渐被皇帝看中,最终实现三独坐。并不是因为是三独坐而屈尊当警察头子。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青龙白虎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3
编号
326268
注册
2009-6-7
#9
发表于 2009-11-8 21: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司隶校尉,由智勇双全之人担任。要铁面无私,且不要弱智,阿斗那种绝对。。。。。。保护京城或重要郡县安全。不过,好像实权很大啊。警察头子,哈哈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9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10
发表于 2009-11-9 08: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这么可笑吗?我是忙活了好几天,查阅了很多资料才撰写的这篇文章,真的是认真叙写的
把司隶校尉归类为秘密警察头子是有相像之处的,网上也见过有人说像守卫要害的武警部队或者中央守备部队,我认为该队伍法警色彩更浓重些
希望大家能细读一下,把司隶比喻为秘密警察的概念还很清楚的。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romadream
(罗马之梦)
靖远侯
忠正军节度使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
功绩
407
帖子
6663
编号
331839
注册
2009-7-29
来自
NZ
#11
发表于 2009-11-9 09: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麒麟子 的帖子
麒麟兄不要着急,没有人觉得好笑,说真的,个人觉得你写得这个东西还是挺有意思的,而且我也是第一次接触这方面的东西,所以也不敢妄自加评论,我在看相关的东西,等一段时间再和你进行讨论。不过最后说一句,辛苦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zt359359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6
编号
346672
注册
2009-11-11
#12
发表于 2009-11-11 15: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相当于二战德国的盖世太保吧,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只要,影响了统治者的专职,就派秘密警察出手。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6 17:3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03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