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简聊记忆中的沪足球员, 更新至4,算是结束了吧
性别:未知-离线 zzz0708
(专业踩箱)

松兹侯
应道军节度使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1005
帖子 2427
编号 57171
注册 2006-1-9
家族 肉肉门


发表于 2009-9-14 13: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感觉现在中国足球最缺少的就是像徐根宝,张引,高丰文,金志扬这类在后面苦干的教练,年青的教练都太功利化了 职业化十几年后给人的感觉反而是一年不如一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主要是某段时期后备梯队出现了一些问题。
十几年来“职业联赛”的俱乐部,为了成绩而集体跳跃了“职业化”的初始阶段,俱乐部的财力、足协的精力,难免会放在短期成绩上而轻视对梯队系统的原始建设积累。现有的俱乐部后备梯队的规模、球探网点都无法在短期内根深叶茂起来。
就中国足球至今的状况,无论计划模式还是市场模式下,既然俱乐部自身后备力量一时间丰满不起来,足球队的后备力量都是两条腿走路,一是所在俱乐部自身的梯队,二是其外部社会的足球学校力量。就量、面的角度,近阶段后者比重更大,而且俱乐部自有梯队的人员在编入俱乐部之前,往往也是先由后者的低龄组进行启蒙。
然而,在后备力量更进的这量与面更大的第二条渠道上,过去公立体育院校足班和体工足队的退出,脱钩型足校登场。但是,半市场化的“职业联赛”俱乐部及其梯队系统,同“市场”化的脱钩足校之间没有形成相互制约。同时,脱钩足校的“市场”某段时期里面其实是打引号的——他们可以事先从大量球童家庭处全收费(全部费用也挺高)而规避了小球员群体培养未果、足球俱乐部不买他们的球员所产生的本该具有的经营风险,这个“市场”成为了足校与球童家庭间的,而不是足校与足坛之间的。
对某个球童,处于强地位的足校或许可以冷酷地告诉他,付钱来学球是你们家自愿、踢不好结果人家俱乐部不要你你活该。但是,对整体长期的足球后备资源环境,这本该是个“要搞好”而不是“好不好看其自己”的事,属于投资而不是即刻赢利,因此没办法要求脱钩足校去做到这些。也无法去指责人家要赢利,否则教练员的积极性哪里来。但必然地,过了那段时期,现在家长们感受到了家庭单方面的高风险,于是孩子们不往足球这条路送了,所带来的就是学球少年越来越少;足校生源越来越少,俱乐部自身梯队也随之缩水。
所以,即便不喜欢徐根宝,也不得不佩服他。他搞的足校的模式,其市场的赢利与风险,相对而言,是侧重于足校与足坛上足球俱乐部之间的,对于足球而言是真正的市场模式。
但是还得看到,徐根宝在崇明的足校起步的时候可谓是徐指导不惜倾家荡产去搞,而且还得建立在他本身在足球圈和经济圈长年的人脉与名望之上,非常不容易。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9-9-15 19:1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另:上海市的男子足球队,大家一起来补充。

前上海一队(90年代开始冠名不定,神州、申花、爱克发),84年至93年由王后军执教。

前上海体院队,参加过90、91、92年的全国乙级联赛均杀入秋季的决赛阶段,但未能晋级。

职业联赛上海申花队,1993年12月成立。后历次改组,主名未变。

前上海大顺队(豫园队、航星队),前身是上海二队,参加乙级联赛时曾名为上海蜂花队。1994年春成立大顺队,乙级;95-98,甲B;1999年初并入上海浦东队。

原上海浦东队(惠而浦、联洋),1995年春成立,乙级;96-00,甲B;2001年初改组为中远汇丽队。

原上海中远队(汇丽、国际),2001年初由原上海浦东队改组,甲B;2002-2005年,甲A、中超;2006年初球队迁驻西安,遂改组为陕西中新浐灞队。

前上海宝钢队,九十年代中期历年参加全国乙级联赛,多能杀入秋季的决赛阶段,但一直未能晋级,99年初解散。

前上海中纺机队,大型企业下属球队,曾参加全国乙级联赛,后解散。

前上海二纺机队,大型企业下属球队,曾参加全国乙级联赛,后解散。

前上海青浦梅花队,由地区体工队改建,曾参加全国乙级联赛。解散后球员班底改组上海天娜队。

上海福豹队,地区球队,96年成立,99年初火车头队并入,曾参加全国乙级联赛,但一直未能晋级。现状不明。

前上海有线02队,98年成立,以81-84年龄段为主,参加全国乙级联赛。2002年初并入上海申花队。

原上海天娜队,2000年成立,01-03年参加全国乙级联赛,未能晋级。2004年被收购改组为上海九城队。

原上海衡源队,地区球队,2004年成立参加全国乙级联赛;05年迁驻南昌,晋级中甲,即今南昌八一衡源队,参加中甲联赛。

原上海联城队,2004年初成立上海九城队,参加全国乙级联赛,晋级成功;2005年初改名上海联城队,参加中甲联赛,06年秋晋级;2007年并入上海申花队。

上海(浦东)中邦队,2003年成立珠海中邦队,参加全国乙级联赛,晋级成功;2004年参加中甲联赛,晋级成功;2005年迁驻上海,是为上海中邦队,参加中超联赛,06年底降级。07-08迁驻无锡,即无锡中邦队,参加中甲联赛。09年初迁回上海,是为上海浦东中邦队。

上海七斗星队,2005年初成立上海群英队,参加全国乙级联赛,晋级成功;06年初短期改名上海中欧队,后改作上海康博队,参加中甲联赛;07年初改名上海七斗星队。

上海东亚队,2005年12月由徐根宝足球基地和上海东亚有限公司联手建立,06年起参加全国乙级联赛,07年秋晋级成功。2008年起参加中甲联赛。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10-4-7 14:2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我对第1楼进行了修正。
勘误主要如下:
1、九十年代初上海队的13号是尹华(曾误作严华),70年出生,没有入选过国字号球队,不是廉华。廉华是57年出生,入选过国青队。
2、尹华之前,秦强是13号,退役后号码给了尹华。12号则是陆俊杰。秦、陆两个都是替补后卫,搞混了。
3、早期毕晓东、王开胜、孙和平、张皓这些替补球员,我看球时他们都已淡出,队内注册情况不明。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10-6-21 09:5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chase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校尉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10
帖子 8
编号 401303
注册 2010-10-28


发表于 2010-10-28 15: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4 陶心 的帖子

楼主对80年代球员的描述很多与实际不符。就说这最后一贴,张皓其实一出道就是主力,只因伤病等原因早退,效力一队是在87-89年间。孙和平从没正式进入过上海一队。秦强是脚法细腻的前卫,不过在上海一队没什么作为,仅仅在1984年背过10号球衣。1966年生的陆俊杰的位置是前锋和前卫。至从85年江卫国脱下13号球衣,这个号码不是空缺,也就是一些临时工在背。。。。。。希望多多交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发表于 2010-10-31 20:1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65 shchase 的帖子

我不敢说交流,是请您补充改正。因为我看国内联赛是91年才开始的,之前的是听说的,比如张皓、陆俊杰、孙和平、王开胜等人情况。
你对张皓、孙和平的叙述很重要,我已经在第1楼里面进行了改正。
陆俊杰可能客串过左后卫,主要位置应该是你所说的前卫、边锋。
是听说秦强穿过10号,不过一直没有走红,号码可能不固定。13号球衣应该是秦强、尹华这些球员临时穿过。
李栋、张皓这些因伤早退的似乎挺可惜。
张亮、陆俊杰该是长年替补了。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12-1-16 11:2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10-11-3 08:4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从93年到99年一直是申花球迷。

成耀东:长得像成龙,身高吃亏,后期转身较慢。

范志毅:曾经最爱小范。范志毅就是靠身体素质吃饭,最大特点瞬间启动速度极快,爆发力极强。我就喜欢这种大刀阔斧的踢法,全场飞奔,除了守门员其他位置都能踢。遗憾的是,这么多年下来我只再看到过一个人风格跟他很像——杰拉德,带球、射门、防守动作和多位置性,都很像。范志毅的任意球就是低平球从后卫脚下射出去,不过点球老是罚丢,97年十强赛对沙特罚丢一个,不然有可能出线了,98年戴维斯杯对日本再罚丢一个把冠军丢了。国内联赛喜欢爆粗口,经常性骂裁判"CIBI"。哦,我还记得他对刘越狂吼。有一次谢晖把车停在他老停的车位,第二天贴了一张纸,“小册老你要想继续在上海滩混,就给老子滚”,类似于这种话。

吴承瑛:当年我最喜欢的国奥球员,技术体能速度定位球都可以。当时《家庭》杂志有专文写他,说小时候比赛手臂骨折,他一声不吭骑车回家的,给我印象十分深刻。国奥队的时候对沙特发挥不好被换下,之后沉寂了数年才又重回国家队。我一直觉得,要是2:4伊朗那场有他在左路,马达维基亚没那么神。还记得1:9国安唯一一个进球也是他的远射。02年世界杯预选赛发挥出色,当时的打法是吴承瑛孙继海边后卫进攻,马明宇李明前卫协防,套路明确,打的有声有色。决赛圈和国足一样,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再后来就是创造了中超转会记录,貌似是1600万。

谢晖:外战不行,身体流。前几个礼拜BBC做了个好像叫今日上海的节目,还让他主持了PART2。貌似在澳洲踢得很好?听说自称股票后面多了2个0,所以发了?

曲圣卿:内战很牛,也是靠身体吃饭的家伙。

祁宏:铁血男儿!又一个极其喜欢的国脚,技术体能流。还记得2000年亚洲杯打日本,被畜生川口能活拳击脑部造成脑震荡昏迷后,第一句话是“那个球(头球)进了没?”那个时候的国家队,跟日韩沙特伊朗打,还真不怕,至少攻击力不弱,对方也怵我们的进攻套路。祁宏比赛时候我看比吴承瑛还要拼,经常挂彩。

申思:开始是万能替补,后来变成中场大脑,技术流,任意球高手。这次假球牵扯到他我很失望。我记得申思和小范、祁宏还客串了陆毅演的《壮志雄心》,跟主角队踢了一场。

刘军:朴实无华,但是实用敬业,当时他上场挺放心的。

毛毅军:高个子右后卫,1:4伊朗远射印象深刻,但很快淡出视线。联赛踢的也一般,不灵活,容易被打穿。

江津:我一直喜欢区楚良胜过江津,区楚良失误多,但江津也是平庸而已。后来的安琦昙花一现,立马萎靡了。

卞军:我有一个网友,是跟卞军一起出来的,他是守门员。据他描述,卞军纯属糙哥,就这种人也能上位,说明中国足球完全是玩的田径,不是球。说的也是,不然玩田径的领导怎么能管足球呢?

大致回忆就先写这么多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10-11-3 09: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补充

胡志军:速度抢点型,后期不吃香,已经跟不上现代足球潮流了。

拉扎罗尼带队时打的很好看。其实拉扎罗尼的战术很复杂,后来他发现教太复杂的战术中国球员理解不了也完成不了,于是就只能够教一些基本的。并不是他水平不高,而是他不知道如何带足球智商较低的球员,这是他不如希丁克和特鲁西埃的地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回复 #67 贾图 的帖子

贾图把90年代后半至本世纪初那批中的活跃分子都评价啦。
虽然也很欣赏吴承瑛,不过,97年预选赛十强赛首战主场对阵伊朗那场,吴上了未必能扭转下半场的局面,参照客场对阵伊朗和末战主场对阵科威特吴承瑛的表现来看,当时的吴承瑛还未完全融入国家队。
申花右前卫刘军一直被低估,但97年预选赛十强赛他在国家队上场改打中前卫那几场的表现应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整个中场几乎只有他能脚下拿住球、运转起来、传送到位,又能扛得住冲撞。

拉扎罗尼那一年是有自己想法,但一则确实国内球员无法真正领会,而同时他自己后来也不太用心,混日子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沈浪

陈郡公
枢密副使
福建路经略使
★★★★★★★★★★★★
★★★
★★★

Rank: 21Rank: 21Rank: 21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工作室)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2210
帖子 3106
编号 46105
注册 2005-8-20


发表于 2010-11-3 22: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8 贾图 的帖子

谢晖德乙拿过铜靴,没去过澳洲,是曲圣卿在澳洲踢得很好.拉扎罗尼忽视体能训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chase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校尉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10
帖子 8
编号 401303
注册 2010-10-28


发表于 2010-11-4 14:0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6 陶心 的帖子

江卫国之后穿过13号的有姚力、尹华、黄翌。秦强是有很长时间背13号,但那是在上海浦东队了。张亮这名球员无论身体、技术还是不错的,无论在八一队和上海队都有较长的主力经历,或许是性格原因,使其在上海队未能更好融入,而过早退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chase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校尉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10
帖子 8
编号 401303
注册 2010-10-28


发表于 2010-11-4 14: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陶心 的帖子

“廉华出生于1957年,前卫,曾入选国青队,83年因伤缺席第五届全运会男足决赛阶段比赛,不久退役。”如此履历的选手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

张亮是原昆明部队、八一队悍将,1988年回上海效力。

柳海光在上海队穿过24、7、10三件球衣,柳名声在外,而代表上海参加的全国正式比赛仅仅是两届全运会和1986年联赛的一个阶段,加起来7年不过20来场比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chase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校尉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10
帖子 8
编号 401303
注册 2010-10-28


发表于 2010-11-4 14: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 陶心 的帖子

楼主亲眼看到蔡晟全运会穿了16号球衣出战了吗?竞赛规程可以规定一名选手预决算代表2个队吗?

李林军是原北京部队的,职业化前和上海的队没什么关系

张耀辉是河北人

徐智群是上海人,原南京部队的进攻好手,后期位置越来越靠后,坚持到了火车头队的最后阶段。

毕晓东是1969年1月出生的门将,曾是中国少年队集训选手,87年临时到上海一队报过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oudekerke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77
编号 27640
注册 2004-12-12


发表于 2010-11-11 05: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拉闸罗尼打得不好看……当时上海的媒体以新民晚报为代表,就算是贴金,也只敢洗前几轮保持不败,还有什么启用新人云云,没哪个足记说打得好看的

申花队史上真正可以说得上打得好看的只有拉闸罗尼的前任莫里西,此君后来的成就也充分证明了他的能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发表于 2010-11-11 10:1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73 shchase 的帖子

非常感谢兄长的指正。待我找时间改入。
关于蔡晟是我记错了,因为他之前借到上海队参加第三届万宝路杯过。
廉华确有其人,由于我之前把他和尹华搞混,所以打听搜集了一下。虽然入选过国青,但并不意味着后来发展得好。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 23:3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30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