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周末名家杂谈(0608)
性别:未知-离线 余翔浅底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9
编号 95011
注册 2006-12-11


发表于 2009-6-6 08: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周末名家杂谈(0608)

【水皮】周末杂谈(0608)


中 国 政 府 否决悍马并购的三大理由


  美国通用破产并不是新闻,但是旗下的悍马最后还是出售给中国企业却是个新闻,而收购悍马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民营企业就成为新闻中的新闻,所以四川的腾中重工一夜之间就成为投资者万众瞩目的目标。

  悍马能不能落户中国现在没有定论。在水皮看来,如果没有军事意义的话,那么 中 国 政 府 应该旗帜鲜明地否决中国企业并购悍马的议案。

  为什么?

  一为中国的国际形象。

  其实早在2008年的时候,通用就在寻求出售悍马,而目标地区只有两个,一个是中东,一个是中国。选择中东,是因为中东地区产油,有钱的人多,不拿钱当钱;选择中国,是因为中国的山西产煤,有钱的人也多,也不拿钱当钱。不管是中东也好,还是中国也好,都是因为暴发户的市场。在城市里开悍马的,不是炫富,就是耀武,和流氓脖子上套的粗粗的金项圈没有什么区别。现在看来,产油的中东富翁赶不上挖煤的中国老板。在美国都没有多少人敢买的奢侈品却能在中国重生,中国人会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形象?

  二为中国的能源政策。

  悍马之所以能成为悍马,最大的特点就是大排量高耗能,号称"油老虎"。悍马在美国的主要用户就是军队,作为美国主要配备的越野车车种,悍马体型巨大,身宽体胖,在野外没什么,在城市就成为问题。正因为此,美国的民用市场已经完蛋,这种老百姓买得起养不起的越野车既不符合国际的环保趋势又和中国 政 府的能源政策背道而驰。

  事实上,中国社会正在进入汽车时代,各种车辆的饱和量都在追赶美国市场,而耗能标准如果向美国看齐的话,我们是无法承受这么大的能源需求的。正是因为中国 政 府鼓励小排量的汽车政策,催生了中国汽车产业的供不应求,汽车成为复苏的领头羊,从产业政策的角度看,也不宜在中国发展SUV这种品种,更不用说悍马这种车。

  三为资本市场的预期。

  国际原油期货的炒作正在催生下一轮的油价泡沫,炒家之一的高盛已经把目标价位提高到85美元。而在上轮的炒作中,高盛正是通过所谓的预测一步一步推高投资者预期的,从100美元到150美元,最后喊到200美元。高盛之类的炒家推高油价的重要理由就是中国对原油的需求,也就是所谓的"中国饿虎论"。

  众所周知,需求推动价格,价格抑制需求,但是由于中国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还没有完全市场化,更因为中国Z*F担心成品油价格随行就市推升中国CPI和通胀的预期,所以一直在进行行政干预和价格管制。这样形成的另一个负面影响就是无法抑制需求,全球的SUV都卖不动,只有中国热销,道理就在这里。反过来,SUV的这种热销又推动对原油进口的需求,中国Z*F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被国际炒家绑架,此时批准中国企业并购悍马岂不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而从媒体披露的信息看,悍马并购也是由摩根之类的投行牵线的买卖,买家正在寻求港股IPO,本身就是一种概念炒作。

  并非偶然的是,国际油价在通用宣布进入破产保护之后并没有出现大幅回落,相反在短暂的调整之后创出了69.59美元的新高。而在中国股市,受益于油价高涨的中石油开始了大象跳舞的历程,六个交易日内,股价从12.55元涨到14.55元,涨幅达到惊人的15.93%,等于直接拉动上证指数200点。H股也从8.2港元涨到9.5港元,涨幅超过15.8%,恒指从17400点直摸19000点。虽然说中石油的绝对价格距发行价尚有2元的空间,距第一次护盘的区间也有一定的价差,股价的上升有合理的成分,但是从相对涨幅而言已经开始进入泡沫制造过程,短期上涨过多,必然带来大盘调整的压力,油价是如此,股价也是如此。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余翔浅底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9
编号 95011
注册 2006-12-11


发表于 2009-6-6 08: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谢百三】周末论述(0608)

物业税有可能"拆散"百万家庭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研究中心主任

  为了避税,一定会有几十万乃至几百万个家庭闹假离婚,造成离异后的户均少于2-3套房

  报载"我国将开征物业税"当天,房地产公司股就全翻了绿。

  物业税是财产税,主要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要求其所有者每年都要交纳一定税款,而应缴纳的税值会随着不动产市场价值的变化而变化。比如,某城市居民有2套房,当时市场价值分别为180万元和120万元。如果按年税率1%~2%来征税,则每年要缴3万-6万元税。此税的本意是要打击囤房者,扼制炒家,让多房者主动卖掉余房,使房价回落下来,让更多城市居民能买得起房。

  在一些发达国家是征收物业税的。但中国与各国情况有很大不同。在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下如贸然开征此税,难度很大,甚至会造成社会不安定。

  首先,税法应是全国统一的,若征此税,农村中宅基地盖的自用房征不征?如果不征,江苏、浙江一带农村的私人房子很多已是别墅,三四层楼,几百平方米之规模了,不征合理吗?如果征,则中国广大农民大多数还很不富裕,农业税都免了,又冒出个物业税来,怎么得了呢。

  其次,如果仅在城市征此税,那按什么征,按人均面积征,人均面积超过多少才征呢?还是按户均房屋征。如果按户均房屋计算,有的人虽仅一套房,却是豪华别墅,不征他们的合理吗?

  再次,按户均住房征,那仅一套房的人征不征?我国多数城乡居民仅一套住房,房价涨来涨去,都仅仅是纸上富贵,自己未得一点好处,凭什么要平添一笔税呢?

  如果仅有一套房的不征,规定第二套要征,则一定会引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很多城市居民之强烈反对。

  另外,对第二套房征物业税,主要是企图压那些人卖掉一套房,但如果家里有个14岁-17岁的小孩怎么办?孩子都要结婚的,现在先卖掉一套,等几年后,孩子要成家了,再买回来吗?如果那时涨了30%~50%呢?我看100%的家庭是不敢卖掉的。

  没小孩的新婚大学生,2-3年后不就当父母了吗?那时怎么办?

  假定Z*F规定第二套房必须征物业税,第三套更要征税,为了避税,为了给小孩留下房子,一定会有几十万乃至几百万个家庭闹假离婚,造成离异后的户均少于2-3套房。夫妻小孩还是一家人,晚上非法同居在一起,但法律上早已妻离子散了。有人说:要相信群众,老百姓觉悟没那么低,那么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中国老百姓真会这么干,以荒唐的办法对付荒唐的政策。前几年为了打新股,不少证券公司派人去农村收购身份证,一张60元,农民兄弟一算,好啊,不小心掉了,再去派出所补一张才10元啊,可挣50元,因此,当时人们到一个村一下子就可以买一大袋,几百张身份证。

  将开"世博会",上海要搬迁大批城市居民到远郊,给一笔动迁补贴费,按居民人头算,一个人几万元。结果引来了少数居民,特别是老人的"结婚潮",75岁的上海老太在网上找来了一个80岁的外地农村老头,人都没见过,突击假结婚,给老头几千元,另外可得几万元的动迁补贴。这种事,我们见得还少吗?

  另外,由于这是个新税种,得全国人大表决通过,我估计80%~90%的人大代表也有2套房,也有孩子在上中学、大学。他们愿意投赞成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因此,我劝有关部门对此要慎重再慎重,一定要到京、沪、深、广、杭、苏、连、蓉、渝来听听居民之意见再决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余翔浅底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9
编号 95011
注册 2006-12-11


发表于 2009-6-6 08: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刘煜辉】周末论述(0608)

新一轮通胀难以阻挡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


  通胀的恐慌开始蔓延,随着美欧货币印钞机开足马力,对于信用货币的不信任加剧,美元美债抛售压力空前,商品和贵金属一时间成为资金避险天堂。
  中国未来是否会被全球通胀空气所"传染"?
  中国不通胀的两个理由
  我大概看了一下,认为中国不可能通胀的理由主要有两个。
  一是中国经济仍处于潜在增长水平以下,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胀。由此引申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的潜在增长水平到底在哪里?
  2003年后,中国经济一直以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在跑,从CPI看,直到2007年下半年才开始感受到明显通胀,于是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可能已经上移至了10%~11%。2003年以前,中国经济学界关于潜在增长渐成共识的测算结果是7%~8%。这也是Z*F制定保八的最原始的依据。我为此做了一下功课,在现有可以找到的各种测算中国潜在增长的文献中,结果大至在6.58%~9.7%之间。
  在我看来,关于中国潜在增长和通胀的关系上,至今有两个问题没能讲清楚。
  一个是中国经济增速2003年跑到10%以上后,真的就没有通胀吗?我计算了2004~2008年的16个季度的GDP平减指数,只有2006年的前三个季度GDP平减被压制在3%附近(由于2004年下半年实施的高强度的宏调开始起作用),而其余季度的平减都远远高于3%。但中国CPI直到2007的下半年才开始进入一个明确的价格快升阶段。而且主要还是猪肉价格飞涨的带领下突破的,所以官方的经济学者经常将中国的通胀称为结构性的价格上涨,似乎这只是一个个体的、偶发性的事件。
  第二个问题是倘若中国最近五年存在潜在增长水平的突破,那么进一步问是什么因素引导着这种突破呢?
  客观上讲,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正向溢出效应随着Z*F主导性越来越强,一直处于逐步耗损的状态。粗放型的廉价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约束,在投资经济逼迫下走向出口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的经济被牢牢地绑在美元战车上,经济脆弱性凸显。
  老实讲,我不太看好最近几年中国潜在增长水平发生了跃迁的结论,何况转轨经济的潜在水平测定并无一个成熟的理论框架,7%~8%也是模拟市场化国家模式的测算结果,随着制度溢价的消失和人口红利拐点(估计在2015年左右),我更偏向于中国未来潜在水平向下修正的判断。
  如此,强力要保住一个8%的增长是否会付出通胀的代价,在逻辑上并不构成一个障碍。
  我们听到的更多的一种论点是中国的基本状况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产能过剩和劳动力供求过剩,而这些与通胀不可能同时出现。
  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不是个新鲜事物,随着大工业革命和科技突飞猛进,萨伊定律就已经作古,后面的事情都是有效需求不足。那为什么还有通胀,因为确立了中央银行制,因为印钞票短期内能够平衡供求。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胀最重要的还是货币因素,也就是说,超发货币会使得货币供过于求,只要货币供过于求的水平大于商品供过于求的水平,那么即便商品不存在紧缺的现象,其价格也会上升(实际上是该货币购买力的贬值)。
  产出敞口也非一成不变。随着去过剩产能化的演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供应能力的损失变得不可逆。尽管Z*F反衰退的折腾使得企业投资或出现误判,使这一过程延长,但总体趋势不可逆。炼钢炼焦的高炉停产就等于报废、工厂无法找回失去的熟练工人、采掘因为缺乏新增投资和设备老化而产能下降,所有这些都使得产出敞口迅速缩小。尽管需求在掉,但供给可能掉得更快,特别是衰退时间越长,需求反弹在时间上要大大引领供给,简单讲,印钱就能使需求起来,但供给恢复则需要一个投资建设期。如此,在时间点上, 出现产出敞口与缺口之间的转换,价格短时间内就能飙升。
  总之,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也好,经济衰退和产能过剩也罢,和通胀通缩一样,都只是事物的结果和表相而已,而不构成事物发生的原因。
  全球通胀前景看信用扩张
  剩下的事情就是讨论信用扩张了。
  流行的观点认为,危机把美国的"影子银行"的信用机器给彻底摧毁了,随着资产归零,包括经纪自营商、对冲基金、私人股本集团、结构投资工具和渠道、货币市场基金以及非银行抵押贷款机构遭受灭顶之灾。
  所以你看到,即便当下美联储资产高速扩张了一倍多(从2008年9月的9000亿美元上升至目前的1.9万亿美元),但货币乘数也掉了一半多,所以整体上信用规模并没有扩张,或还在收缩。美联储跟金融部门置换有毒资产的钱,大部分被以超额准备金付息的方式稳定在美联储的账上,反正此时金融机构也不想出去干活。这就是个"堰塞湖"。
  我同意,在"影子银行"得到有效清理之前,还会处于紧缩之中,与基础货币发行量互相抵消。未来美国信贷市场即便恢复正常,货币乘数肯定也回不到那个虚妄的繁荣时代的水平。但是我们不能拿当下极端不正常状态的货币乘数说事,现在不是缺钱,而是外面的世界不够安全。
  未来不通胀,除非两条,一是美国金融部门永远恢复不了,那不是世界末日吗?二是美联储能在经济复苏前,及时回收多余的钱。怕是在经济真正复苏前,价格就已经起来了。美联储会收吗?因为美联储已经直接买公债,这和先前传统的量化宽松手段有本质区别,债务货币化的结果将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无论货币乘数反弹与否,信用将同比例扩张。
  同时随着价格上涨则银行的庞大超储就会蠢蠢欲动,传统的金融部门出来干活,货币乘数反弹,短时间内就可能是堰塞湖决口--洪水滔天。
  美国"滞胀"的可能性
  典型意义的"滞胀"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那一段。
  直接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美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冲突恶化导致油价的上升,另一个是工会力量强大,尽管衰退,但刚性的工资与物价螺旋式上升。
  但大背景我还是认同长周期理论的解释。二战以后的军工技术转民用的革命所带动的经济长周期增长的动力衰竭后,新的载体还没有出现,没有新的财富创造机制去填充多年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所遗留下来的账单。
  上世纪70年代正好处于两个长周期的交替期。
  今天会不会历史重演?
  当下或也处于两个长周期的交替期。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信息、网络革命,在2001年随着新经济泡沫破灭而动力衰竭,后面靠着次贷、靠着全球化红利,回光返照式地强撑了5年,拒绝及时调整的结果是,终于2008年以一场大危机来终结。
  下一个带领世界进入长周期的载体在哪里,不知道。明确的是Z*F前所未有的反衰退的行动所遗留下来的天量账单,等着新的财富创造机制出来,才能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偿付。
  直接的因素或强或弱也是存在的。
  油的供给不是个竞争市场,价格涨的时候寡头垄断的市场倾向于限产保价。此外今天基础商品的金融属性已经远非40年前可比,决定基础原料价格往往已不再是工业的供需双方,而是对冲基金等影子银行。印了那么多钱,谁能保证只把资产泡沫吹起来,而不进入商品,货币又没长眼睛。
  看看美国人的账单,看看美国公债的利率,就知道到最后什么资产都是不安全的,唯有商品。因为通胀最后也会成为压垮企业和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全球化因素使得美国人将制造的部分都转移到了剩余世界(中国),所以工资与物价螺旋上升变得不那么容易。
  所以今天美国通胀的核心就是看油价。如果油价能长期扛着,美国经济"滞胀"的状态再现的可能性就极大。当然,美国人发明了个"核心通胀"的概念,剔除油和粮食,你也可以将未来理解为"低增长和低通胀"的搭配。
  中国通胀的实现
  中国通胀的状态跟它的经济结构一样复杂。
  因为Z*F和企业把通胀的因素相当部分给扛掉了。Z*F压资源和要素价格,靠环境红利垫付,靠财政补贴支撑着企业进行产能的扩张,企业靠压劳工的报酬为世界生产。
  所以现有的通胀因素在中国的CPI和PPI中显现出来真是个不太容易的事情。于是乎,"猪"(价)变成了决定中国CPI的关键,因为这个领域Z*F控制力弱,占比却很大(占CPI构成的7.5%)。
  由于消费弱小,所以PPI向CPI传导也异常艰难。
  难传并不意味着不传。而且不得不迂回地传。而一旦传,那经济肯定面临一次大变。这个逻辑基本是这样的。
  工业的利润变得越来越薄,资金就大量向资本商品走,土地和地产涨起来了,城镇的生活成本、商务成本就上去了,工资就开始倒逼着涨。
  务工成本涨意味着务农的机会成本涨,于是牵引着农产品涨。
  资源的瓶颈,基础原料涨是Z*F控制不了的,而今天这一部分在整个制成品的价值构成中占到了70%,各方面成本涨上去后,最后,就只能强硬地推制成品涨。但这个阶段注定是短暂的,因为没有需求来承受,中国通胀显现的最后阶段通常却是对经济杀伤力最大的阶段,货币当局急了就开始强压,企业倒闭过后,就是硬着陆和通缩。
  这也是很多经济学家不认同中国会出现长期通胀的重要原因。而事实上,如果通观整个通胀实现的过程,你会感觉到,中国经济犹如被活生生地闷在一间充满"通胀"蒸汽的锅炉房中,不得舒展,直至耗尽体力而虚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余翔浅底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9
编号 95011
注册 2006-12-11


发表于 2009-6-6 08: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皮海洲】周末论述(0608)

新股申购向散户倾斜有名无实     职业投资者 独立财经撰稿人

  截至6月5日,《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征求意见工作也就宣告结束了。根据安排,随后"IPO指导意见"将正式发布,新股发行也将正式重启。为此,有业内人士推测,IPO重启最迟不会超过7月份。

  如果"IPO指导意见"并不重要,或者说,"IPO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很完善,市场对其意见统一,那么,按照安排的进程,"IPO最迟7月重启"的分析无疑是正确的。

  但事情显然并非如此。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是目前中国股市最重要的工作。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成败,直接决定着中国股市的命运。毕竟目前中国股市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很多直接与新股发行制度有关。一个好的新股发行制度,有利于中国股市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反之,将会使中国股市继续在问题市的泥潭里沉沦。所以,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及一个好的新股发行制度的诞生对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就决定了"IPO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不应该是一种走过场。

  更加重要的是,"IPO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市场分歧很大。很多意见与"IPO指导意见"的观点是直接冲突的,而且这些意见也确实抓住了现行新股发行制度的要害。因此,"IPO指导意见"的修订稿有必要采纳这些意见,从而使"IPO指导意见"能够进一步完善一些。

  "IPO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所存在的问题非常明显。首先,是回避了大小限问题。解决大小限问题,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对于现有的大小限问题,监管部门可以熟视无睹,任凭大小限问题对股市构成一次次冲击。但作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来说,不应该继续制造源源不断的大小限问题;不应该继续牺牲公众投资者的利益来成全大小限的利益,这是明显有违"三公"原则的。

  其次,新股发行定价的市场化没有根基。正是因为新股发行制度没有解决大小限问题,相反还在继续制造大小限问题,这就使得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的基础缺失。在最大多数股份不能随新股上市流通的情况下,市场化定价发行的结果,只能是为发行人的高价"圈钱"服务。

  其三,向中小投资者倾斜有名无实。"IPO指导意见"规定的"任一股票配售对象只能选择网下或者网上一种方式进行新股申购",并对网上单个申购账户设定上限,原则上不超过本次网上发行股数的千分之一等,都可以通过多账户来破解,新股发行向中小投资者倾斜仍然很难落到实处。

  正是基于这样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IPO指导意见"的完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一些重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IPO指导意见"正式稿的推出仓促不得。而且,正是基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重要性,"IPO指导意见"有必要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再出台一个修订稿,向社会公众第二次征求意见,以便"IPO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成为推动中国股市走向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0-7 11:2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74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