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曹操一生中的妙笔----曹操207年的南征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1-1 20: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我的理解不管对错,你凭什么说是靠度诸葛之腹得出的?我可不可以认为你的想法都是靠度别人之腹得出的?搞笑的是你不是我。
---------------------------------------------------------------------
我对任何人的想法, 只要不符合那人说的话, 就是我度出来的.  搞笑的那人直接说诸葛亮那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 你不度, 难道你有读到哪本书上写着"诸葛亮不过是在例行公事"?


即使刘备让刘禅事诸葛如父,但毕竟诸葛是臣,刘禅是君。诸葛都没有明目张胆的凌驾于君之上,出师前都要给刘禅打个招呼,例行一下公事。诸葛仅仅是要刘禅“亲贤远小, 勤政别乐”吗?为什么这个表被称为出师表?更搞笑的是勤政,诸葛把大权都揽过去了,刘禅还有什么好勤的。
---------------------------------------------------------------------
搞笑, 刘备活着的时候, 大权都被刘备抓着, 诸葛亮有没有事要处理? 最高权力在诸葛亮手上刘禅就没事可做? 政资蒋, 军询向, 亲贤, 远小. 明听, 修身. 看来对刘禅而言都没事了.
诸葛亮出师前跟刘禅打招呼打到刘禅生活方面去了? 这"招呼"怕且只有你打得出来.


我说不干曹操什么事,是要告诉你不要拿曹操当挡箭牌。
---------------------------------------------------------------------
我说曹操是告诉你什么叫供养的名义最高领导与实际最高领导真正的关系, 和什么叫真正没事干的名义最高领导. 拿曹操当挡箭牌?


“刘禅只名义最高领导, 同时也是诸葛亮之下的最高领导”这话说的,要笑死我了。我记的“用来警戒真正的国家领导人,这句话说得没什么不妥。就看真正的领导人听不听得出其用意”也是你说的,你不觉得自相矛盾吗?
你有因为诸葛的北伐两国差距缩小的证明吗?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成本核算,诸葛在破坏别人的同时,难道自己不受影响?没听说过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吗?既然敌暂时不可胜,为什么不能等到对方“犯错”后再战而胜之呢?
---------------------------------------------------------------------
搞笑. 诸葛亮是真正的国家领导人? 他能决定下一界国家领导人人选? 他干任何事能不用向人申请? 真正的国家领导人指的是贯穿下去的身份, 又不是暂时的权力归属. 蜀国人都知道蜀国皇帝姓刘名禅. 更清楚诸葛亮只是真正国家领导下的益州牧.
你有蜀, 魏两国国力差距拉大的证据吗? 我有诸葛亮不北伐两国差距大的证据. 诸葛亮未征前, 胡羌多归降于魏, 归户于长安. 诸葛亮北伐后, 联合胡羌阻延了雍凉壮大的趋势, 并且一出造成三郡归降, 魏出动大军平叛. 三处夺取数郡及降武都蛮王, 四出射杀大将张合, 使郭淮调民谷应军需. 五出屯粮于敌地. 联合东吴使魏东方失利, 西方无法及时抽兵前救.

蜀国又有什么资本"等"魏国犯错. 又有什么资本比魏不更早犯错? 你当刘禅是个什么人? 好阉党, 喜玩乐的家伙. 不然身边哪来个王皓能参与朝政做威做富? 这就是你的待敌错? 绝策啊?


顺便问一下,荀某人说的“退了输得更惨”的原话找到了吗?

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彧以为“绍悉觽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

还许---退.
必为所乘----输得更惨.

不知道你还要什么原话呢?


不知道阁下的例行公事原话又在哪呢? 不知道阁下的待敌之可胜的历史依据又在哪呢? 找出来嘛. 这么有本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1-2 13: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9 21:32 发表
孙策得不得地都只是一个个例,孙策立了功没得地不代表别人也是如此,孙策立了功得了地也是同样。我只是在说孙策,你是如何从中得到一个“立功就能得地”的全概率的必然结论?
我说的是"倒是孙策下江东之前为袁术立下了汗马功劳,结果却未得寸土之封,怎么像是孙策在为他人做嫁衣裳",如果你觉得我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直接冲这个来。

俺不是一直冲这个来吗?俺啥时说的不是这个?

这会又变成了,孙策得不得地是一个个例。既然是个例,你扯什么“倒是孙策下江东之前为袁术立下了汗马功劳,结果却未得寸土之封,”,倘若不是常理,你谈什么立了汗马功劳,却未得寸土之封?这个却字做何解?难道您老人家表示的是,按照常理孙策立功,就应该得到土地,而别人就要另行分析判断,视具体情况而定?凭什么孙策的脸就这么大,就要特殊化?

QUOTE: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9 21:32 发表
我引讨逆传的这一段本就是为了解释我前面为什么会说孙策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而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就是我的本意。自打耳光?难道,以你的理解能力“结果却未得寸土之封”和“没有得到袁术承诺的封地”两种说法互相矛盾?

这个就越发有趣了。结果却未得寸土之封,表明的是,孙策立功,就应该得到土地,而没有得到袁术承诺的封地表明的是,孙策为袁术立功,就应该得到袁术所承诺的封地,这两种说法,明显不一致,你的理解能力果真强悍得可以,令人叹服不已。

这个问话说了这么多,也罢,俺就为补补语法常识。

“倒是孙策下江东之前为袁术立下了汗马功劳,结果却未得寸土之封,”这是一个转折复句。转折复句由偏句与正句组成,一般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转折复句的偏句是提出某种事实或情况作为前提,正句转而叙说与偏句相反或相对的意思,正句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

那么,按照你的原句,结果却未得寸土之封,是与孙策下江东之前为袁术立下了汗马功劳表示相反或相对的意思,也就是说,立功就应该得地,因此这是你的逻辑,不要说我踹到你那里。

QUOTE: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9 21:32 发表 发表范晔?“孙坚死后,孙策犹如一条丧家之犬,天下之大几无容身之所,惶惶然不可终”这话是范晔说的?范晔说“又闻孙坚得传国玺,遂拘坚妻夺之”=范晔说“孙坚死后,孙策犹如一条丧家之犬,天下之大几无容身之所,惶惶然不可终”?
孙策活的好好的,他去投袁术只是因为他想做一番事业。你想诋毁孙策是你的事,不必栽赃到范晔头上拉出范晔来垫背。

活活,难道,你不明白什么叫推理?我再重复一次,“又闻孙坚得传国玺,遂拘坚妻夺之”,这表示袁术对他孙家非常刻薄,末了,在孙坚死后,孙策还去投奔袁术,请问,孙策只要有更好的去处,他肯投奔袁术?那么结果只有两个,一个无人肯收留,另一个就是,别人更刻薄,那么实际上也就是说,还是不肯收留他,因此孙策犹如一条丧家之犬,天下之大几无容身之所,惶惶然不可终日,有什么错吗?

俺栽赃到范晔头?劳驾,请您先理顺一下自个的思维逻辑。

至于孙策去投袁术只是因为他想做一番事业,难道孙策去别处就不能做一番事业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袁术对孙策有恩,这个你我因达成一致了。

QUOTE: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9 21:32 发表
去地府?原来人可以恶毒到这种地步。

恶毒?俺只是指点你一条明路,谈什么恶毒?倘若你从俺的话中听出了别的意思,自觉脆弱的心灵无法承受生命中如此之重的话,那么抱歉,这不是俺的原意,不过,俺劝你,心胸宽阔些,人在江湖飘,怎能不挨刀?

QUOTE: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9 21:32 发表
随从给事在你那里被解为蒋钦当时就是当中的?
“退一步来说,就算是孙策依附袁术时,他在孙策身边做事,可当时孙策也是袁术的手下啊,他一样也是袁术的手下”——在你看来,是袁术的手下就等于是袁术给孙策的“将”?

俺说过了,前面是说,孙策从袁术手中接到他父亲原来的部下,那么很显然,随从给事,就是指,他是这批部下当中之人。否则,与前面这句话,意思不连贯。

第二,蒋钦不是孙策的部曲吧,那么袁术是孙策的主公,自然就是蒋钦的主公,不管蒋钦是不是将,但他是袁术的,这个你无法否认。

QUOTE: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9 21:32 发表
怪?我也很奇怪你怎么看不到那句“任瑜以行事”。

任瑜以行事,就代表,这三万兵,不是借给刘备的?原来你认为,借兵,就是将兵象赶鸭子似的,借给人就行了,不需要再内部中找个头领?孙权啥时这样大公无私了?

QUOTE: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9 21:32 发表
并力说明赤壁不仅仅是“刘备的功劳”。

俺说了多少遍,赤壁是刘备的功劳,就是指赤壁之战中,刘备居主功。也就是说,其它人的功劳与刘备相比,不值一提。

QUOTE: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9 21:32 发表
我说过这是陈寿的意见?“陈寿三国志吴书的原文”等同于陈寿的意见?我引的这两段话不是“陈寿三国志吴书原文”?又是栽赃,亏你还有脸说指鹿为马。

对于赤壁主要是谁的功劳是你清楚还是诸葛瑾、步骘、孙权清楚?诸葛瑾、步骘这话是对孙权说的,说的目的是为周瑜之子求情。你以为诸葛瑾、步骘为了这个而在会在孙权面前编造周瑜的功绩?你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自欺欺人?

咦,你说的是三国志原文,那我举的吕布说的就不是三国志原文?你既然说赤壁主要是谁的功劳诸葛瑾、步骘、孙权清楚,那么吕布对自个的认识,难道不清楚?既如此,按你的逻辑,吕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那自然是其本性流露无疑了。

原来,你是说,诸葛瑾与步骘上疏中的话,不是陈寿的意见,很好,你我又达成一致了。

至于,人家在上疏中的话,自然是只提己方的事情,不提刘备了。所谓自欺欺人,恰是阁下对自个做出的评价,的确入木三分。

QUOTE: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9 21:32 发表
时时说?不必。你只需举出一条孙权令周瑜听命于刘备的史料

这史料,俺之前就提过了。也罢,俺就再重复一次。阁下的记忆力,要多多加强啊。

太祖征荆州,刘备奔吴。论者以为孙权必杀备,昱料之曰:“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於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难解势分,备资以成,又不可得而杀也。”权果多与备兵,以御太祖。

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QUOTE: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9 21:32 发表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
以下是陈寿对孙权的这番评论的评价:孙权之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
这说明什么?

第一,俺说过了,孙权在评价东吴时,自然只提己方的事情,不提刘备了。

第二,啥叫论?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邈焉难继,这是论,而遂破孟德,开拓荆州,这是叙述,陈寿说的是,孙权对他们的评价优劣允当,而不是叙述。你老是栽赃给古人。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QUOTE: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9 21:32 发表
你认为就说你认为,就别栽赃陈寿了。

孙权说“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陈寿认为“优劣允当”,代表什么?

这段话,俺驳过了。

不过,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阁下的发言,被版主编辑了。证明你有过激不过的用词,看来,阁下所述,不可反驳,否则理屈辞穷之后就是开骂。呵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elan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34
编号 2466
注册 2003-11-23


发表于 2008-1-2 22: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kyu

贾某人那叫胡扯,"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从三也。"是啊,老曹是信重天下,是明德四海,结果呢?"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 ...

先不着急说别的,有那么多的官阶大的人通袁绍的事还没说完呢。
见机行事懂吗?战场的形式瞬息万变,荀文若在后方,战场形势的变化不能立即了解,指出大方向就足够了。有粮的如果有失误被没粮的抓住,没粮的不一定先崩溃。

QUOTE:
暂时发言马甲

我对任何人的想法, 只要不符合那人说的话, 就是我度出来的.  搞笑的那人直接说诸葛亮那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 你不度, 难道你有读到哪本书上写着"诸葛亮不过是在例行公事"?

这话问的太逗了,你又在哪本书上读到“刘禅只名义最高领导, 同时也是诸葛亮之下的最高领导”这话的?

QUOTE:
暂时发言马甲

搞笑, 刘备活着的时候, 大权都被刘备抓着, 诸葛亮有没有事要处理? 最高权力在诸葛亮手上刘禅就没事可做? 政资蒋, 军询向, 亲贤, 远小. 明听, 修身. 看来对刘禅而言都没事了.
诸葛亮出师前跟刘禅打招呼打到刘禅生活方面去了? 这"招呼"怕且只有你打得出来.

刘备活着的时候,诸葛处理的事再多,最终还是要刘备拍板。在帝制国家,最高权利居然掌握在臣子手里,看来天子所能做的也只能是明听、修身这么多事了。   
诸葛哪里管到刘禅生活方面了?
你不是说这个表仅仅是诸葛要刘禅“亲贤远小, 勤政别乐”吗?现在怎么又改口出师前了?

QUOTE:
暂时发言马甲

我说曹操是告诉你什么叫供养的名义最高领导与实际最高领导真正的关系, 和什么叫真正没事干的名义最高领导. 拿曹操当挡箭牌?

虽然最高权利不在献帝手上,但你怎么知道献帝没有政资X, 军询X, 亲贤, 远小. 明听, 修身?他可干的事很多呀,怎么能说没事干?难道你有读到哪本书上写着"献帝没事干"?

QUOTE:
暂时发言马甲

搞笑. 诸葛亮是真正的国家领导人? 他能决定下一界国家领导人人选? 他干任何事能不用向人申请? 真正的国家领导人指的是贯穿下去的身份, 又不是暂时的权力归属. 蜀国人都知道蜀国皇帝姓刘名禅. 更清楚诸葛亮只是真正国家领导下的益州牧.

原来真正的国家领导人没有权力,只有身份,那么用傀儡来形容更合适一些。既然没有权力,就算别人事事向他请示,也只能称为例行公事而以。

QUOTE:
暂时发言马甲

你有蜀, 魏两国国力差距拉大的证据吗? 我有诸葛亮不北伐两国差距大的证据. 诸葛亮未征前, 胡羌多归降于魏, 归户于长安. 诸葛亮北伐后, 联合胡羌阻延了雍凉壮大的趋势, 并且一出造成三郡归降, 魏出动大军平叛. 三处夺取数郡及降武都蛮王, 四出射杀大将张合, 使郭淮调民谷应军需. 五出屯粮于敌地. 联合东吴使魏东方失利, 西方无法及时抽兵前救.

有人说不北伐两国差距越拉越大,所以诸葛必须北伐。我想知道的是北伐是不是使魏蜀差距缩小了。你的反证能证明北伐使差距缩小了?

QUOTE:
暂时发言马甲

蜀国又有什么资本"等"魏国犯错. 又有什么资本比魏不更早犯错? 你当刘禅是个什么人? 好阉党, 喜玩乐的家伙. 不然身边哪来个王皓能参与
朝政做威做富? 这就是你的待敌错? 绝策啊?

为什么不能等?一个黄皓就成阉党了?刘备还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呢。

QUOTE:
暂时发言马甲

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彧以为“绍悉觽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

还许---退.
必为所乘----输得更惨.

必为所乘是输得更惨的意思?笑死了。

QUOTE:
暂时发言马甲

不知道阁下的例行公事原话又在哪呢? 不知道阁下的待敌之可胜的历史依据又在哪呢? 找出来嘛. 这么有本事.

怎么翻来覆去的问这种问题。你的“真正的国家领导人指的是贯穿下去的身份, 又不是暂时的权力归属”原话在哪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1-3 00: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这话问的太逗了,你又在哪本书上读到“刘禅只名义最高领导, 同时也是诸葛亮之下的最高领导”这话的?
----------------------------------------------
我根据我看的书度出来的. 你觉得很逗么? 不过至少我没去度谁的心思.


刘备活着的时候,诸葛处理的事再多,最终还是要刘备拍板。在帝制国家,最高权利居然掌握在臣子手里,看来天子所能做的也只能是明听、修身这么多事了。   
诸葛哪里管到刘禅生活方面了?
你不是说这个表仅仅是诸葛要刘禅“亲贤远小, 勤政别乐”吗?现在怎么又改口出师前了?
----------------------------------------------
太搞笑了, 说着说着, 又忽悠掉"刘禅没事做", 怎么改口了?
出师表是教刘禅"亲贤远小, 勤政别乐", 这跟他是出师前有什么关系? 出师前的表章就不能教刘禅"亲贤远小, 勤政别乐"? 啥逻辑?
至于诸葛亮哪里管到刘禅生活方面了? 董允活着是干啥的? 管不管到刘禅生活上了?


虽然最高权利不在献帝手上,但你怎么知道献帝没有政资X, 军询X, 亲贤, 远小. 明听, 修身?他可干的事很多呀,怎么能说没事干?难道你有读到哪本书上写着"献帝没事干"?
----------------------------------------------
有哪本书写过曹操让献帝干事了? 从来之听过没写过的只当没有, 现在又有一人以没写过为由来说献帝有干过活了. 不过嘛...
冬十一月丙戌,曹操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后汉书.
没看见有献帝啥事. 你说献帝在干啥活呢? 出了写写诏书"授"曹某某官以外?

世语曰:旧制,三公领兵入见,皆交戟叉颈而前。初,公将讨张绣,入觐天子,时始复此制。公自此不复朝见。----斐注
多牛啊, 曹操这个掌握权力的人自此不复朝见了. 天子还能资啥政? 估计天子对着空气咨政明听修身吧?


原来真正的国家领导人没有权力,只有身份,那么用傀儡来形容更合适一些。既然没有权力,就算别人事事向他请示,也只能称为例行公事而以。
----------------------------------------------
真正的国家领导人是相对于目前掌权的诸葛亮而说的. 你要把诸葛亮跟刘禅的关系否去, 断章取义来看"真正的国家领导人", 那是你的事.
没有权力从何处说起呢? 事事请示当然是例行公事, 但是吩咐皇帝要多勤政, 多参与国事, 少些玩乐算什么"请示"和"例行公事"了呢??
诸葛亮可是超出了例行公事的范围了哦.


有人说不北伐两国差距越拉越大,所以诸葛必须北伐。我想知道的是北伐是不是使魏蜀差距缩小了。你的反证能证明北伐使差距缩小了?
----------------------------------------------
有人说应该不北伐待胜机, 你证明有胜机了?
我至少证明诸葛亮出兵有现实的理由. 根本不需要证明诸葛亮的北伐拉小了多少距离. 你要反对, 就请证实诸葛亮的北伐不但没达到缩近两国实力差距, 反而拉大了. 至于魏国的损失, 我列了足够多数据了. 更有陈群上表"连年战事, 谷麦不收"云云. 魏国的发展受到什么样的限制, 更不用说了. 诸葛亮的北伐给国内造成了什么样的严重大击了么? 蒋宛传: 亮数出, 足食足用.


为什么不能等?一个黄皓就成阉党了?刘备还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呢。
----------------------------------------------
为什么能等, 给出理由, 蜀国等的资本在哪? 用什么培养战资拉近蜀魏1:9方面的差距?
一个黄皓怎么不成阉党了? 连尚书都是他亲信呢? 刘备有什么喜好都好, 刘备至少没沉溺其中. 刘禅呢?


必为所乘是输得更惨的意思?笑死了。
----------------------------------------------
退是输.
必为所乘是输得比预计的更惨.
原来曹操不是心里没胜算想撤退了啊? 原来荀文若不是提示曹操退的话会输得更惨?


怎么翻来覆去的问这种问题。你的“真正的国家领导人指的是贯穿下去的身份, 又不是暂时的权力归属”原话在哪里?
----------------------------------------------
我看书推测出来的, 我可学不了某人, 自己度了还说没度这么有脸皮.
对着客观事物发表观点是"度", 对着人的行为猜测心理行为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8-1-3 00:4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骁骑兵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7
编号 74988
注册 2006-7-10


发表于 2008-1-3 12: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希特勒、东条英机是为了拓展他们所在的民族的生存空间而对别的民族发动战争,至于失败是因为对手实力差距太大而已(远远超过三国时魏蜀的差距)

而诸葛亮是为了某种政治目的,为了一家一姓之天下而对同属一个民族的政权发动内战。

诸葛亮当年这么干也就罢了,毕竟是封建独裁者嘛,可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还有某些人对诸葛亮为了什么“兴复汉室”的口号,虚无缥缈的政治理念而发动战争大唱赞歌,那就很不可理喻了。

诸葛亮为一家一姓发动战争造成巨大损失当然是事实!一个蜀国士兵从小长到大不容易!诸葛亮却为了所谓的政治理念把他们强征上战场!

况且,诸葛亮的北伐是一场同胞间的内战,在这场战争中死亡的士兵、百姓无论蜀魏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们的死损失的都是中华民族的元气!

如果不是蜀国的独裁统治阶层,为诸葛亮的北伐去赞扬诸葛亮在那个背景下体现所谓精神是非常可笑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1-3 12: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骁骑兵 于 2008-1-3 12:17 发表
希特勒、东条英机是为了拓展他们所在的民族的生存空间而对别的民族发动战争,至于失败是因为对手实力差距太大而已(远远超过三国时魏蜀的差距)

而诸葛亮是为了某种政治目的,为了一家一姓之天下而对同属一个 ...

希特勒与东条英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永垂不朽;诸葛亮死得轻如鸿毛,一生既可耻又可卑!坚决打倒诸葛亮这个反动份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18
编号 29740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08-1-3 13: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helan 于 2008-1-2 22:47 发表


先不着急说别的,有那么多的官阶大的人通袁绍的事还没说完呢。
见机行事懂吗?战场的形式瞬息万变,荀文若在后方,战场形势的变化不能立即了解,指出大方向就足够了。有粮的如果有失误被没粮的抓住,没粮的 ...

呵呵,不了解前线情况?荀文若可是老曹最信任的外人且对他的智谋非常欣赏,老曹会不告诉他前线情况以求得帮助?老曹深通兵法,万不得已他会想到退守许昌?就是因为没粮打不下去了.军无辎重则亡,这种客观规律荀文若不知道?可惜这位可比张良的人物,却给不出一条具体的策略,只能告诉他被动的等待机会.可见老曹在官渡情况之恶劣.
"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这些人是哪些,只有老曹清楚.许下及军中都有人通敌,这还看不出老曹的处境有多危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1-3 13: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骁骑兵 于 2008-1-3 12:17 发表
希特勒、东条英机是为了拓展他们所在的民族的生存空间而对别的民族发动战争,至于失败是因为对手实力差距太大而已(远远超过三国时魏蜀的差距)

而诸葛亮是为了某种政治目的,为了一家一姓之天下而对同属一个 ...

希特勒, 东条英机, 为了达到个人野心, 把国家,人民, 世界卷进了战争的旋涡, 对世界和自己民族造成了不可磨灭的灾难. 你怎么YY都没用.

至于你在那瞎喊"诸葛亮北伐对两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 再喊多几遍, 好听啊~`  

赞扬希特勒, 东条英机的行为的那种东西只能说不是人.

现在的某些人已经无耻到完全无视一切的仇恨诸葛亮了. 但用的理由却可笑到如此境界.

现在才了解某人逻辑里岳飞,袁崇焕真的是汉奸.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8-1-3 13:3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骁骑兵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7
编号 74988
注册 2006-7-10


发表于 2008-1-4 13: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为了达到个人野心, 为了所谓虚无缥缈的政治理想,把国家,人民, 中华民族卷进了战争的旋涡, 对中华民族造成了不可磨灭的灾难. 你怎么YY都没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16357358
(枫叶)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3
编号 185929
注册 2007-7-7


发表于 2008-1-5 00:3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日本德国以统一世界为目标?

只是因为战争的雪球越滚越大停不下来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1-5 13: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骁骑兵 于 2008-1-4 13:25 发表
诸葛亮为了达到个人野心, 为了所谓虚无缥缈的政治理想,把国家,人民, 中华民族卷进了战争的旋涡, 对中华民族造成了不可磨灭的灾难. 你怎么YY都没用.

这么说在诸葛亮之前中华民族, 国家, 人民都在幸福美满的和平盛世了?

还不可磨灭的灾难呢. 你才造成了中华民族, 国家, 人民思想上不可磨灭的灾难.

反正你吹牛是不用打草稿的.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8-1-5 13:32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9 05:4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469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