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可爱小马驹 于 2007-11-12 10:57 发表
收养子最优先的是自己兄弟之子(如诸葛亮收诸葛瑾之子为养子),其次是同宗之子,再次是姻亲之子(如马忠被狐姓收养),最后才是外姓之子(在三国期间只有董卓吕布“誓为父子”有点像这种情况),从曹操堂兄弟众 ...
曹腾是宦官,当宦官的儿子并不是光荣的事情。
曹家还算是有一定地位的,曹腾的兄弟、同宗不见得愿意把自己的儿子背上宦官之子的名声。
又夏侯氏、曹氏世为婚姻,曹嵩就可以属于曹腾收养姻亲之子的情况。
而在饥荒中,夏侯渊为了养活侄女,连自己的儿子都丢弃了。
张飞的老婆是夏侯渊的侄女,也落到要自己上山砍柴的地步。
可见夏侯氏比起曹氏显然要落魄得多。
为了生活,把儿子过继给曹腾的可能性就比曹氏本家的可能大。
既然《曹瞒传》及《世语》都记载曹嵩为夏侯氏之子,而没有明确的曹嵩出曹氏的记载。
那暂时应该取信曹嵩出夏侯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