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站在曹丕的位置去想, 曹魏出兵參與孫劉之戰的機會及必要其實不大, 因為如果曹魏要出兵的話, 戰略意圖只得一個, 就是要在兩方勢力夾擊下攻滅第三方勢力, 重點是要「收取全功」, 只是攻城略地, 殺敵擄將對曹魏的意義不大, 若不能收取全功, 出兵帶來的麻煩就大了, 肯定再次與其餘兩國結怨, 蜀國可以不加理會, 反正魏國出兵幫了蜀國它也不會感激, 它們之間的怨是解不了的, 但吳國是魏國外交上重點利用的勢力, 蜀吳雙方結怨曹丕看了最開心不過, 他不會輕易把自己放進禍心當中, 即使吳國不是真心向魏, 雙方不爆發戰事亦是魏國所渴求的, 所以如果魏國要出兵, 就一定要收全功, 否則就是拿起石頭擲自己的腳;
那到底收取全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認為不大, 因為能否收取全功其實要看蜀吳雙方怎樣去打這場仗, 戰爭為了利益是鐵一般的事實, 劉備發起這場戰爭的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奪回荊州, 還是徹底的滅吳, 我認為是前者, 蜀國既沒十足把握(或說能力)滅吳, 也不應該滅吳, 一者怕未成功就遭魏國偷襲, 二者即使成功了, 天下兩分, 局勢也明朗起來, 蜀吳任何一方都沒把握單獨去面對強大的魏國, 這相信也是這次戰爭, 吳國勝了也不乘勝追擊的原因;再者, 蜀吳兩個都還有堅守不敗的條件, 吳國有陸遜, 君主還是孫權, 長江地理, 水軍的優勢還在, 曹魏就算真的要冒險出兵, 目標一定是蜀(當然前題是吳要先勝), 因為蜀是魏的必然敵人, 不存在再結怨的問題, 但蜀國還有山險可守, 後方還有諸葛亮, 這些都令曹魏的收取全功變得困難重重;
曹丕雖口說按兵不動以觀形勢, 但如果他心思細密的話, 形勢在未開戰前他就應該預測到了, 什麼坐收漁利只是空話, 根本沒有出兵的必要;
[ 本帖最后由 葉影心 于 2007-11-5 09:53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