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良娣 (连载)
性别:女-离线 明珠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8
编号 56525
注册 2006-1-1


发表于 2007-2-10 21:3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良娣 (连载)

    许良娣生于民国十八年初。那一天正好是农历戊辰年的腊月初八,一家人刚喝完热腾腾的腊八粥,许太太的肚子就疼上了。
    因为并不是第一回抱孩子,许家上下毫不惊慌,各司其职,烧水的烧水,请稳婆的请稳婆,一切都安排得很妥当。果然两个时辰以后,新诞的小女孩被裹在大红绫里送到她父亲面前。
    许老爷惊异的看着那熟睡的粉嫩小脸,半晌道:“这么个漂亮孩子,比她两个姐姐都强。只盼她将来也如她母亲一般善良孝悌。就叫良娣吧。”

    除了大小姐淑蓉、二小姐淑惠以外,良娣还有一个大她三岁的哥哥舜文。许老爷儒家学子出身,虽生不逢时没赶上考末代举人,但治家讲究的是“严父慈母”,见孩子从来都是训的多笑的少。惟独看见小小的良娣便从心眼里欢喜起来,甚至几度摈开仆人悄悄让良娣骑在他脖子上逛街去。
    丫头老妈子有时也觉得纳罕,背地里议论,都说这四小姐难得投老爷的缘法,只恐怕生得太好,养不长。又有说八成是天上仙女下凡。更离奇的是镇上算命瞎子曾断言良娣如为男身必定出将入相飞黄腾达,可惜是个女孩。一席话闹得沸沸扬扬,久而久之连邻镇的人都知道了许家四小姐。

    一天中午,良娣忽然发觉家里有些不寻常。爹娘兄姐一早便不见露面,下人们都端个东西木着脸乱跑,就是没人理她。良娣撅着嘴在前院里站着,看见奶妈黄妈经过忙一把拽住衣角。黄妈看看良娣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叹了口气抱她到小厢房,从桌上碟子里取了两块枣果蜂糖糕给她,跟着说一会来带她玩,嘱咐她好生待着别乱跑。良娣于是乖乖坐了。
    等了许久,果见黄妈和一个丫头进来了。
   
    良娣被领到东边厢房里,只见黑鸦鸦一屋子的人。许老爷走过来蹲下,拉着她的手轻声道:“良娣,你娘有话和你说。”良娣这才看见许太太正躺在床上,地下一溜边跪着她的哥哥姐姐。
    良娣扑到床边:“娘,你怎么拉?”许太太吃力的抬起手摸了摸良娣的小辫儿:“你有一个弟弟了,高兴不?”良娣双眼一亮:“真的呀真的呀?”“恩,真的。”许太太苍白的脸上浮起一个微笑,“以后你是姐姐了。要听爹的话,对哥哥姐姐好,也要让着弟弟,知道吗?”良娣点点头,从怀里取出手绢扎的一个小包,打开来取出那两块蜂糖糕送到许太太嘴边说:“娘吃糕。”
    许太太这时已经气促声微。黄妈忙将良娣抱开。良娣拼命扭头看时,只见许老爷坐在床边紧紧执着妻子的手,哽咽难言。
    几分钟后,许太太的手指松开了。
   
    这一年,良娣四岁。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明珠 于 2007-2-12 18:0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7-2-11 11: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笔法相当快捷,单刀直入,少用铺衬。看背景,应该是颇值得期待的一部作品。算时间,民国十八年,也即1928年出生,32年母亲死于难产。三七年九岁。四一年十三岁,四九年二十岁,少时应该颇有一番颠沛流离吧。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明珠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8
编号 56525
注册 2006-1-1


发表于 2007-2-11 16:4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此后许老爷待孩子们的态度温和了许多,只是眼见着渐渐消瘦下去。他常立在门口大茱萸树下出神,时而抚摩着良娣的头教她念唐诗,“手种茱萸旧井傍,几回春露又秋霜。今来独向秦中见,攀折无时不断肠。”
    良娣有一次仰起头,看见她爹眼眶湿润润的,仿佛秋日下两汪老泉。
   
    唐诗三百首陆陆续续念了大半,许老爷的精神越发不济,良娣于是提早跟着哥哥姐姐进了小学校。因为年岁略小,还算是个旁听生。
    小学校离许家不远,一路走去,清一色青砖黑瓦组成高高低低的平房。偶尔一辆人力车或送水马车经过,宁静中传来铃声叮当。学校里有好几位先生,都和蔼可亲并会讲有趣的学问。学生大多是镇上和附近乡里的孩子,住的近彼此熟识,人数又不多,有时一个班能容纳四个年级,所以格外活泼热闹。
    良娣对上学显现出极大的热忱。每日不等丫头来唤就起身,纸笔书本在前一晚便收拾得齐齐整整放在绸布背包里。音乐课是她的最爱。良娣总是站在第一排,双眼黑亮,小脸绯红,挺直了腰板跟着先生的指挥大声唱,“校舍鸿开,一堂济济育英才”。
     
    然而这期间,大夫开始频繁的往许家跑了。
    几家子叔伯婶娘也来看了几回,殷殷说了些宽慰话。他们走后良娣觉得壁架上的小古董摆设似乎少了一两件。不过良娣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这件事。

    镇上的人们终于得知许老爷不幸去世的消息。他们叹息着这么刚正的人居然也如此痴情,许多人送了挽联。良娣一身麻衣拉着弟弟的小手木然跪在灵堂上。弟弟睁大眼睛看着满屋的白,满屋的人,还有正中那幅披着黑绸的照片,怯怯的问:“四姐姐,爹怎么了?”
    良娣转头看着弟弟的小脸,恍惚中仿佛看见两年前跪在娘床前的自己。她一瞬间痛哭出声:“爹啊!”


(待续)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水镜门生
(虾仁生煎)

许国公
河北东路经略使
★★★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2628
帖子 22586
编号 52409
注册 2005-11-4
来自 五谷轮回之所
家族 肉肉门


发表于 2007-2-11 17: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姓许么,倒是本家姐姐了··呃··瞧着不对··论年岁和我奶奶一辈···

其实说起来倒是更喜欢看小孩子的故事,似乎开篇又有谶语言及这女娃娃命中有难啥的···且看她小小年纪··如何逢凶化吉··在这民国世界··活出一番滋味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明珠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8
编号 56525
注册 2006-1-1


发表于 2007-2-11 17:2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两位节度鼓励
民国元年是1912年,所以良娣生于1929年年初,而非1928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锅碗瓢盆
(传说中的厨具)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678
编号 103117
注册 2007-1-22
来自 厨房重地
家族 肉肉门


发表于 2007-2-11 17: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小小年纪,便失去了双亲的呵护,一生也不晓得要经过多少坎坷了,但愿作者仁慈,让良娣在这艰辛岁月,活得滋润。

同为新人,楼主加油填坑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明镜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
编号 109142
注册 2007-2-11


发表于 2007-2-11 19: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留个脚印,支持俺的妹子,继续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7-2-11 22: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明珠 于 2007-2-11 17:27 发表
谢谢两位节度鼓励
民国元年是1912年,所以良娣生于1929年年初,而非1928年.

汗一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村里我最帅
(抽烟抽吐血,终于戒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好贴 2
功绩 85
帖子 3457
编号 16120
注册 2004-8-22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7-2-11 22: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语言功底很扎实,言简意赅,,节奏也很快。期待尽快更新

[ 本帖最后由 村里我最帅 于 2007-2-11 22:50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明珠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8
编号 56525
注册 2006-1-1


发表于 2007-2-12 10:5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丧礼结束后,许家上下仍然一团悲戚。良娣象变了一个人,很长时间不会笑,也不爱说话。只有小弟舜成在她身边的时候,眼里才会露出一丝光彩。
    大小姐淑蓉此时已经十五岁,看看弟妹尚幼,不得不强忍悲痛担起责任。她主动停了学,学着当起了家。
    米粮菜肉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贵,许家的酒铺生意也越发难做,全靠许老爷在世时用的几个老伙计撑着。田地虽然不少,却常常欠收,也不忍十分压榨佃户们。为了节省开支,淑蓉不得不和老管家商议,遣退了大部分仆人。良娣有时站在空荡荡的天井里仰望天空,她知道以前那欢声笑语的日子永远不会再回来。

    战败的消息渐渐多了,人们交头接耳惶惶不安。日本人都是恶鬼投胎,杀人不眨眼,良娣听见黄妈他们议论。舜成在一旁摇着她的手问:“四姐姐,日本人很凶吗?”良娣攥住小弟的手温和的说:“别怕,姐姐在这里,不会让任何人欺负你。”
    良娣想起那天在学校,教国文的杨先生指着黑板问这是黑的还是白的,学生们回答是黑的。杨先生凝视着大家说:“如果有人把刀架在你脖子上,或者送给你金银珠宝,让你说这是白的,你们怎么回答?”立刻有个孩子大声道:“黑板就是黑的,不是白的。”“对呀,黑板就是黑的。”大家纷纷跟腔。杨先生点点头:“你们都是好孩子。将来长大了一定要有志气,绝不能做没良心的事!我教过你们念‘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你们要记住这两句话。”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良娣反复轻声念着。虽然并不十分明白,但她已隐隐感觉到自己喜爱的这片土地将经历的一场沉重苦难。

     不久,报纸登出上海沦陷的消息。

    小学校关门了。惊慌的人们开始收拾包裹。许家的叔伯婶娘以及两个远房亲戚也拖儿带女的聚到良娣家来商量逃难的事。三叔一向最有主张,三婶早亡,他后讨的小老婆老家是四川人,于是决定两口子逃到大后方去。其余的人觉得路途遥远局势难料,预备先坐船离开小镇到乡下避一避。下人们早已领着遣散费各自逃生,只有黄妈无亲可投且裹着小脚行动不便。淑蓉姐弟无奈只得决定带她一起走。


(待续)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明珠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8
编号 56525
注册 2006-1-1


发表于 2007-2-12 19:3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收拾东西不啻一场战斗,顷刻间院子里已遍地狼籍。当铺两天前就歇了业,花梨木紫檀木家具没人要,皮毛与名贵丝缎倒还能从过路贩子那里三文不值两文的换些碎钱。随身衣服是必须的,珠宝金子容易带,拆散了由黄妈缝在姐弟几个的衣襟裤腰和被褥里。钞票大洋包在包袱里让淑蓉拿着。只有许老爷留下的旧扇瓷器古书字画无法处置,也无论如何舍不得卖。
    淑蓉以前听父亲说过八国联军来时老祖宗如何挖洞埋东西,于是悄悄领着淑惠舜文亲自动手在内院墙根底下挖了个洞,将最珍贵的一部分古玩收在小箱子里埋了进去,其它的则分散藏在下人房。
    良娣搂住小弟始终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忙碌,到最后一掊土盖上都没有说一句话。
   
    好在许家酒铺还留着两条船,省了临时忙乱,只是几十口人挤在一处未免不便,但也顾不得许多了。
    临上船前一晚,三叔把淑蓉喊到一边,踌躇着说想带舜成一起赴川。淑蓉立时就愣了神。三叔勉强笑着:“这兵荒马乱的,原不该提这事。只你们身边没个大人,舜成太小……你叔我半辈子连个丫头也没抱上,那一个偏是血分里有病不能生的了。”他顿了顿,见淑蓉不言语便又说:“你放心,你叔一定当舜成是亲生。等战局一稳定就正式过继他。”
    淑蓉低头想了半日,终于含泪点了头。

    三叔雇的大车一早便等在门口,但他执意稍后再走。几家老小于是挤挤挨挨的登了船。良娣牵着小弟的手刚要上去,不防三叔一把抱过舜成,这边二婶黄妈已将良娣拉了上去牢牢按住。接着大伯他们便吩咐开船。
    良娣拼命挣扎,一面伸着手喊“小弟小弟”。岸上舜成也哇的一声哭开了,在三叔怀里扭着劲儿的叫“四姐姐”。淑惠昨夜已从淑蓉嘴里得知实情,姐妹两个掉着眼泪一面死命抱住急得想跳船的舜文。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船顺着水拐了两个弯,岸上人影已经不见,隐约还能听到舜成哑着嗓子的哭声。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明珠 于 2007-2-12 19:36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明珠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8
编号 56525
注册 2006-1-1


发表于 2007-2-15 14:2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良娣整整一天不肯吃饭,第二日中午便有些发烧。淑蓉摸着她的头发低声说:“你和小弟感情好,姐姐也不舍得他离开。三叔不过是去四川避一避,等仗打完了,自然还带小弟回来。”良娣不作声。淑蓉叹口气道:“你不吃饭不要紧,也不怕小弟哭?爹娘若知道会怎么担心。”良娣想一想,抬头轻轻问:“小弟真的很快会回来?”淑蓉闻言不觉笑了。
    于是熬粥炖汤。
   
    江南乡间水道纵横,僻静无人,正是躲避的所在。将两条船掩在芦苇滩里停住,便可在舱内生活。听到日本人逼近就开船在水里晃几天,等走远了再回来。因总在船上睡也不好,间或还寻个偏僻村子住两日,船依旧泊在当地。
    过得些天,米袋空了一半,于是临时靠岸买粮。谁知等了半日,二叔小叔只带回两小袋面粉和几包花生。原来这里人家几乎逃的一个不剩,这么点东西还是花高价从一个看场院的老头子那里买来的。人多粮少,几十张嘴天天要吃饭,这下子大家都着了慌。

   良娣平时在家用惯了小点心,正餐吃的极少。这些日在船上没甚吃的,不免饿的难受,见舱里堆着花生便伸手拿。不防二婶一眼瞅见:“别人都快饿死了,还不晓得俭省。这倒偷拿起官中的来了!到底没爹妈教。”良娣几时受过这等话,未免分辩两句。二婶却极是个尖快刻薄人物,一面嚷一面暗地里下狠劲掐了良娣一把。良娣吃痛便“哎哟”叫出来,二婶反说她耍赖栽赃。良娣毕竟年幼,眼圈儿就红了。
    两船人这时都已听见。淑蓉姐弟不好顶撞长辈,其他人或是不开口或是随意劝两句。只有小叔走上来说:“什么大不了的事,何必牵三挂四。良娣不过是个孩子,让她吃吧,宁可我们饿些!哥哥嫂嫂不在了,原该多照应侄儿侄女,怎么反倒骂起来。”一席话说的二婶无话可回,只得撇嘴走开。

    饱一顿饿一顿捱了数月,船上越发撑不下去,几家人终于决定再度分散。
    二叔和两房亲戚走陆路去了苏北,小叔小婶留在邻近乡间。只有大伯领着孩子坐另一条船投奔了大婶的娘家。良娣一直目送远去的船影,不哭也不说话——那船尾站着挥手的正是跟去帮忙照顾小堂弟的淑惠。


(待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7-5-1 20: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催稿~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4 00:4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88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