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岱瀛
(deving)
| |
| | |
|
| | |
|
组别 | 经略使 |
级别 | 左将军 |
好贴 | 1 |
功绩 | 2293 |
帖子 | 1370 |
编号 | 55810 |
注册 | 2005-12-22 |
来自 | 人间 |
家族 | 慕容世家 |
| |
| | |
|
|
|
其实,最应该考究的就是霍光其人. 他究竟是周公还是曹操,其实有着很多争议.
记得高中的时候一次考试里有篇古文阅读,就讲到了霍光废刘贺的事,当时很是吃惊.中国有记载的历史下,还没有那个臣子这么出色的完成这样的一件大事.不是废的漂亮,是做了这种令各代君主都认为是大逆的事情后,霍光其人在历史上,还是一个比较正面的形象,这点确实说明他做得太漂亮了。
1、汉武帝早年不能自己理政,处处受制于窦氏,所以汉武帝一定十分痛恨辅政大臣之类的人,断不会让后人再受其苦。 不错,所以我理解是刘彻杀了钩弋夫人.但是,如果说汉武不立昭帝,那么钩弋的死就应该另有原因了。这个以后分析吧.
但是关于辅证大臣,金日磾我也一样很疑问.刘彻怎么可能委一个外族之臣甚至说于他有血仇之臣来做辅政呢?
汉武帝当时不是一般的老了,老了的人,无论之前多么雄才大略,到老了总归会有些奇怪的毛病--------念旧,多疑.
金日磾其实也就是个养马的,到辅政???难道当时汉武帝设置这三个辅政大臣,其本意只是用霍光一人 ,因为如果从朝中另选,怎么会选不出比金日磾,上官桀更好的角色呢?选这两个,是为了霍光能够更好的当辅政,不受他人干扰???因为上官和金论资质地位是无法和霍光抗衡的.
那么,这究竟是汉武帝的本意还是霍光的本意
所以,甘泉宫下,即使没有发生什么斧影之事,也至少是说汉武最后是在一个不清醒的情况下,被人完成了一次摆布.
昭帝的皇后,是上官桀的孙女,记得好象是说6岁就出嫁了,15岁守寡.后来上官桀被霍光铲除的时候,上官后倒是无事.
上官后的婚姻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政治婚姻.当初霍光很可能不同意这样的婚事,因为这是上官桀的一笔长线投资战略,可是可能出于当初的战略同盟下,霍光认了这帐.
至于后来上官桀被诸,再杀一个小女孩没什么意义,霍光乐意做个好人.但是,霍光是不是已经认识到这个女孩长大了,不会有能力威胁到自己呢?
他是不是知道后来还要发生什么事情 将来的这个皇后不可能有机会向自己复仇了。所以,我想说的是一个更大的猜想,昭帝的死和无子.
一个22岁的皇帝死已经属于一件小概率事件,而有加上无子,这本身就很奇怪了,难道是说昭帝有病???
昭帝,至少不是一个后来献帝之流的角色,是不是说成年的昭帝已经让霍光开始身危了?或者说,从立昭帝开始,霍光就有了算盘???
不凡把一系列的事情串起来分析一下吧.
刘据被废(刘据是卫夫人之子,霍光是霍去病之弟,按理说,如果一般的臣子,霍光会给求情,如果是高明一点的臣子,霍光会请退,两者皆无,光绝非一个普通的臣子,他时时刻刻的战战惊惊,到底是皇恩浩荡,还是心非臣心)--->三臣辅政(其中疑问之前已经分析)--->昭帝无子早死---->刘贺立而又废----->迎回宣帝(宣帝是刘据之孙,当初刘据一家惨案之中幸存逃离的婴孩,在民间长大).
一个轮回,刘据的孙子又回到了那个皇帝的宝座上.
也许是一种巧合,但是这中必然充满着无数的人力,只是霍光是不是一个重要的人力组成是个疑问手而已。
霍光,不是一个无胆之人,能废刘贺,能从民间迎来一个宣帝.
霍光,确是在汉武前那般畏首畏尾,隐忍多年.
反常则妖,霍光至少不是一个纯臣. 而上官桀是一个贪臣,金日磾是个外臣.如此三人,在甘泉宫下,那就是不发生特殊事情,也不会发生正常事情,至少我是这样认为,所以楼主的疑点指的偶非常赞同,就是接下来大家能否分析下,如果不是昭帝立会是谁??
又或者说真正的辅政大臣会是谁???
当然,我虽然这样疑问霍光,但是我依然认为霍光成为辅政大臣的可能性依然很大,是另外两个资格问题比较要考究.
[ 本帖最后由 岱瀛 于 2006-10-31 10:49 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