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天龙八部一一归位, 弓骑,老夫原创
性别:女-离线 朱红泪
(Celeste)

越国公主宁海军节度使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佩剑郡主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1
功绩 949
帖子 2467
编号 65186
注册 2006-3-26
来自 平行世界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8-6-11 05: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郭文 于 2008-6-10 22:04 发表
  其实,慕容复过于伪善了,后来他父亲都在少林寺出家,表示“复国是空,不复国也是空”,按理说他根本就没必要被所谓的“复国理念”而执着了。
  最后,变成了失心疯,可以说是便宜了他。

事实在于,慕容复除了复国以外可以说一无所有了,他可以为这个理想把表妹让给段誉,也可以对自己忠诚的下属不义,可以说他活下去的动力就是复国,如果否定了这个理想,那种事后涌上来的空虚,悔恨,良心上的谴责都是无法想象的...所以个人觉得疯了对慕容复才是最好的结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随性的野猫
(猫君)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6
编号 281896
注册 2008-6-12
来自 广西梧州


发表于 2008-6-12 12:2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再来跟各位探讨下天龙各版本的区别。
    第一版是明报上刊登的,第二版是流传最广的,最后是新出的。

    第一版与第二版的区别:天龙八部中,王语嫣本名王玉燕段誉的北溟神功本
名朱蛤神功,是他无意中吞下几灵异的朱蛤而来天山童姥的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
本名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功,後来作者认为可能对释迦不敬(因为释迦出生时说自己
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开场的时候,在无量剑剑派出现的锺灵,怀有异物「禹穴四灵」中的金灵子和
青灵子两条灵蛇,很是有趣,新版不见了.

  另外由於旧版写到後半时,作者要外游,曾邀倪匡代笔,故是由慕容公子出场之
前开始,真写到叁十六洞主和七十二岛主为止,倪先生笔下的慕容复对段誉并不太
坏.

  波罗星和哲罗星是从天竺坐着两条大蟒蛇来中土,段誉和游坦之曾在杏林之中
对掌,至阳至刚的朱蛤神功碰上至阴毒的冰蚕功,一缠上,两人不能分开,慕容复在
旁看得呆了,拟上前将两人分开,博个千年留名.

  又慕容复出场之时听见无恶不作叶二娘专掳别人的婴孩,挖出心肝,听得怒从
心上起,施展虎爪功对付叶二娘,却被其堪堪避过,结果撕下了胸前一大片衣服,更
被她揶揄为急色之徒.

  大理渔樵耕读旧版本的名字是:凌千里,萧笃诚,董思归和朱丹臣.

  游坦之在新版本之中易名为庄聚贤,旧版则易名为王星天.

  段誉的妈妈原名叫舒白凤,新版叫刀白凤.

  又结尾中,慕容复疯了之後,坐在土坟上扮皇帝,向小童派糖果,只有阿碧伴在
他身边,而慕容复「面南而坐,口中兀自喃喃不休」旧版没有这样的描写.

  旧版天龙之中,西夏一品堂用的无色无味的暗器唤作<红花香雾>,新版唤
作<悲酥清风>。

新版与第二版的区别:1.删除掉了天山童老夸小慕容斗转很神奇一段
      [旧版]果然听叫声渐渐远去,虚竹甚是佩服童姥的智计,说道:“她……她怎知咱们从数百丈高的山峰上掉将下来,居然没死?”童姥道:“自然是有人多口了。”凝思半晌,道:“姥姥数十年不下缥缈峰,没想到世上武学进展如此迅速。那个化解咱们下堕之势的年轻公子,这一掌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当真出神入化。另外那个年轻公子是谁?怎地会得‘凌波微步’?”她自言自语,并非向虚竹询问。
      新版把这一段全删除掉了.
                  2.删去了小慕容稍弱萧峰一说
      【新版】但慕容复跟着使出那一招“大海捞针”时,萧峰便即出手,一把抓住他后心的“神道穴”。本来慕容复的武功“虽不及萧峰”(旧版为“较萧峰稍弱”),也不至一招之间便为后擒,只因其时愤懑填膺,一心一意要杀段誉,全没顾么自身。萧峰这一下又是精妙之极的擒拿手法,一把抓住了要穴,慕容复再也动弹不得。萧峰身形魁伟,手长脚长,将慕容复提在半空,半势直如老鹰捉小鸡一般
             3“何止10倍”
           【新版】慕容复甚是机警,虽然伤痛父亲之亡,但知那老僧武功高出自己何止十倍(旧版少两个字),纵然狂打狠斗,终究奈何他不得,当下倚在书架之上,假作喘息不止,心下暗自盘算,如何出其不意的再施偷袭。

          结局很无语,段誉醒悟自己爱的其实是石像,并非王语嫣,选择出家。“神仙姐姐”王语嫣一心想青春不老,怕被段誉抛弃,主动撤退去照顾已经疯了的慕容复。

         决定了,要收藏也只收藏第2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始祖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1
编号 314962
注册 2009-3-17


发表于 2009-3-20 19:1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天龙八部确有所指,分别象征着书中的八个主人公

一、《天龙八部》的梗概
天龙八部从段誉写起,由段誉(逃离燕子坞)引出了萧峰,又由萧峰(聚闲庄和阿紫)引出了游坦之,再由游坦之(星宿派“东征”)引出了虚竹。在独立地或简或繁地叙述这四个主人公的故事的同时,穿插描绘了慕容复。在笔者看来,上述五人是书中的“显性”主人公,分别是天龙八部之一。
分述五个主人公的故事的过程中,金庸先生还设计了三个贯穿始终、影响全局的大背景。三个大背景的核心人物分别成为书中的“隐性”主人公,也都是天龙八部之一。
这样,天龙八部终于凑齐了。金庸先生又设计了少林寺、吐蕃招亲、契丹事件等大团圆的情节,将五个主人公和三大背景融会贯通,解释了众多的悬念,交代了诸人诸事的结局,为《天龙八部》划上了圆满地令人回味无穷的句号。
按照笔者的理解,《天龙八部》就是这样的结构,天龙八部象征的就是上面八个人。
二、五大显性主人公
1、段誉:龙
段誉当然是《天龙八部》中一个重要主人公,书中描写他的篇幅最多。但说段誉是龙可能很多人都不同意,因为看起来说萧峰是龙更像。笔者认为萧峰另有其位,段誉只有用龙来象征才合适:一来,段誉是真正的龙子,而且最终登上皇位,成了真龙天子;二来,段誉不好武却无意中习得北冥神功,吸取了众多人的内力。书中描述段誉武功忽高忽低,一身内力却足以傲视江湖。龙正是力的象征。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释名》中指出:“水中生物以龙的力气最大”,在《神雕侠侣》中也用几龙几象来描述金轮法王龙象功的不同境界。第三,“凌波微步”是最高的轻功,段誉无意中也学会了。“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翩若惊鸿,矫若游龙”。龙的轻功当然只有龙才会。
2、萧峰:夜叉
说萧峰是夜叉,很多人会大吃一惊,但用夜叉来象征萧峰恰如其分。夜叉是能吃鬼的神,其“任务是维护众生界”。萧峰在任丐帮帮主时,俨然是江湖上降妖除魔、维护正义的化身;其叛离契丹,为救众生宁可自尽的壮举,也正是在诠释“维护众生界”的意义。夜叉有“敏捷、勇健、轻灵、秘密”的特征,萧峰身手“敏捷、勇健”是毋庸置疑的;轻功一流(几与段誉的“凌波微步”相当),也称得上“轻灵”;其身世恰好是“秘密”。此外,萧峰与夜叉还有一点巧合:“现在我们说到’夜叉’都是指恶鬼,但在佛经中……夜叉是好的”,萧峰也曾经是大宋江湖人眼中的恶鬼,当然实际上他是个好人。
3、虚竹:乾达婆
“乾达婆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不吃酒肉”用来形容虚竹的和尚经历很是形象。“香气”是“女人”的象征,虚竹正是“只寻女人作为滋养”的。从虚竹的功夫来讲,虽然无涯子为他打好了成为绝顶高手的根底,但真正使他大成的是童姥,而且他一身的功力中童姥和李秋水的功力要占三分之二;从虚竹由僧入俗的经历来看,其破杀戒是无心的,破酒肉戒是被迫的,惟有破色戒是自愿的,是“永恒的女性”引导他走向世俗;最后,他成为灵鹫宫主,身边服侍的都是女子,生活上也是靠“香气作为滋养”了。此外,“’乾达婆’在梵语中又是’变幻莫测’的意思”,是“漂渺隐约,难以捉摸”的,虚竹的经历是神奇而又变幻莫测的不说,其归宿也恰在漂渺峰。
4、慕容复:阿修罗
慕容复一生实苦,将青春与血汗都投入到无望的复兴燕国大业上,连心爱的女人都无暇去爱。可惜他的努力注定无望,所以一次又一次地创造着失败,最终疯掉了。这个悲剧性的人物用阿修罗来象征再恰当不过,“阿修罗王常常率部和帝释战斗……大战的结果,阿修罗王往往打败”;慕容复一度名望颇高,与萧峰是一时瑜亮。“阿修罗王权力很大,能力很大”;慕容复为无望之希望而不屈奋斗,一面试图收揽人心,一面试图搅乱天下,乘机渔利。阿修罗王“就是爱搞’老子不信邪’、’天下大乱,越乱越好’的事”;慕容复心胸不宽,对他人常怀利用之心,却不信任。对强过自己的人,又很是嫉妒。阿修罗王也“疑心病很重”,对佛不但疑心而且不服气。“释迦牟尼说法,说’四念处’,阿修罗王也说法,说’五念处’。释迦牟尼说’三十七道品’,阿修罗王偏又多说一品,说’三十八道品’。”此外,阿修罗“男的极丑陋,而女的极美丽”。围绕慕容复的三个女子(王语焉、阿朱、阿紫)都是极美丽的不说,慕容复虽然是英俊潇洒,但内心却称得上极丑陋。
5、游坦之:迦楼罗
描写游坦之的篇幅不长,但无疑他也可以算作一个主人公,金庸毕竟用独立的篇幅来专门叙述他的故事,而且他也成为了一个独特的高手。游坦之一生悲惨,是个懦弱的悲剧性人物,只有对阿紫的爱和对萧峰的恨才能激励他奋勇前行。而即使他的爱,也是在蹂躏与屈辱中进行的。他的命运的表征就是迦楼罗的“鸣声悲苦”。迦楼罗“以龙(大毒蛇)为食物,体内积蓄毒气极多”,游坦之是玩毒的,其功夫的威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冰蚕的寒毒;迦楼罗命终时,“上下翻飞七次,飞到金刚轮山顶命终”。游坦之则是“上下翻飞N次,摔到悬崖底下命终”。迦楼罗“临死时毒发自焚”,“肉身烧去后只余一心,作纯青琉璃色。”观游坦之一生,值得称道的并不多,只有最后为阿紫徇情自杀,能给读者留下最大的震撼:这可歌可泣的悲壮的爱情啊!
三、三大背景
笔者所谓的三大背景,分别是“逍遥派”、“慕容世家”和“大理段氏”的故事。观书中所述各人各事,无一不与这三个背景相关。
1、逍遥派――核心人物逍遥(无涯)子:天
逍遥子在书中惊鸿一现,但他的影响却及于涉及逍遥派的各处。逍遥子与师妹李秋水结合,生了王夫人,才有了段誉的诸般奇遇(得密芨、追求王语焉);逍遥子恋上了李秋水的小妹妹,才怒了李秋水,恼了童姥,引出了童姥自立灵鹫宫和与灵鹫宫相关的故事,也引出了童姥与李秋水互相报复仇杀,虚竹参与其间的奇遇故事;逍遥子被星宿老怪暗算,逍遥派内乱,引出了星宿派的故事和“聋哑老人”苏星河的故事。也因为逍遥派的内乱,才有“薛神医”的出现,才会有薛神医广发英雄帖,萧峰大战聚闲庄、“虽万千人吾往亦”的精彩故事。所以说,逍遥子理所当然是逍遥派的核心,而逍遥派的故事贯穿全书,理所当然成为一重大背景。
逍遥子是天龙八部中的天。天为天龙八部之首。逍遥子无疑是书中最为高妙超脱的人物之一(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只有他的师姐妹和少林寺的老僧),像段誉、萧峰之流的英雄和他还是不在一个层次上。天“比人能享受到更大、更长久的福报”,虽然也会死,但比其他神道的寿命都长。在童姥看来,逍遥子如不散功,要死都不容易,可以说接近不死之身了。逍遥子虽遭徒弟暗算之痛,但纵观他一生,逍遥自在,无比超然,简直就是活神仙,这样的“福报”是书中任何其他人物都无从相比的。天神最大的悲哀是“天人五衰”,逍遥子将自身功力传与虚竹后,从玉树临风一下子变成了枯萎老人,也可以说是“天人五衰”了吧?
2、慕容世家――核心人物慕容博:摩呼罗迦
作为另一大背景事件,慕容世家的复燕奋斗也不停地在书中各处出现。慕容博假传警讯,为萧峰的命运奠定了基调,为萧氏父子的寻仇经历作好了铺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从各个角度引出了许多突发事件,推动着《天龙八部》整个故事的不断发展;萧远山、鸠摩智等著名人物,可以说是慕容博的配角。
“摩呼罗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头”,这似乎在说慕容博“人面兽心”,盛名之下却干一些不可告人的勾当,图谋扰乱天下。蛇性阴毒,慕容博为人阴险无比,阴谋诡计多多,而且他的功夫也是阴毒过盛,最终需要与萧远山的阳刚互济,才能活命。蛇每年要脱皮,脱皮之后就长大一些。慕容博在假传警讯后,也玩了次“脱皮”,假死瞒过了玄慈,随后躲进少林寺偷学少林绝技,功力更加强大。蛇大口能吞,慕容博胃口也不小。在复燕事业上,他要“吞食天地”,在少林寺偷艺时,他比萧远山贪婪得多,将七十二绝技尽数录了副本,“吞”为己有。
3、大理段氏――核心人物段延庆:紧那罗
段延庆本是大理的太子,因兵乱而逃亡。在涉及大理段氏的所有故事中,他比段正明、段正淳重要得多。由他引出的故事主要有:集结四大恶人等势力,与段正明、段正淳争位;与刀白凤一起“报复”段正淳,生下了段誉(相比之下,段正淳的分流故事固然很重要,但应该看作是段氏所有事件中的一个分支)等。段延庆的存在引导了段誉的大部分故事的发展。段延庆在书中多次出现在配角位置上,但那只是表象,实际上他是段氏所有事件这一大背景的主角。
紧那罗是人非人的意思,这是在暗示段延庆本来贵为太子,却不得不成为四大恶人之首,过着“人非人”的生活。段延庆也是个悲剧性人物,值得同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住持方丈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226
编号 472893
注册 2012-11-29


发表于 2015-4-17 13: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runnermeng 于 2006-10-8 09:55 发表
谁了解鸠摩智历史上是否却有其人?

鸠摩智的原型是北宋时期吐蕃“九大译经师”之一的般若鸠摩罗,他活跃在赤松德赞(一说赤祖德赞)执政时期,与比卢遮那、丹玛孜芒、益西德等八人共同将梵文佛经翻译成藏文。这些译师穷经皓首、年复一年,伴随着青灯古佛严肃认真、逐字逐句地将梵文、汉文佛经翻译成了藏文,译作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忠实原著、文字流畅,为藏传佛教的发展壮大,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直到今天,这些藏文版的佛教经书依然可以完整流畅地反译成梵文,令后人无比景仰和赞叹。

鸠摩罗什 (Kumārajīva,344-413), 一译“鸠摩罗什(耆)婆”,略称“罗什”或“什”,意译“童寿”。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父籍天竺,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博通大乘小乘。后秦弘始三年(401)入长安,至十一年(409)与弟子译成《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论,系统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译经总数《出三藏记集》作35部294卷,《开元释教录》作74部384卷。所译经论影响很大,其中“三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为三论宗主要依据;《成实论》为成实学派主要依据;《法华经》为天台宗主要依据;《阿弥陀经》为净土宗所依“三经”之一。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人称“什门四圣”。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9 04:5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236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