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
罗马时代的不列颠尚处于文明世界的边缘; 朱利乌斯·恺撒在公元前55至54年登上不列颠岛的经历也被认为是一次通往未知世界的冒险之行. 罗马皇帝克劳迪乌斯在公元43年征服了此地, 在之后的四个世纪中, 英格兰一直是罗马帝国的行省. 罗马在这里建造了城市, 道路, 大型浴室, 其遗迹至今可见. 当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冲击下分崩离析后, 大大小小的部落从5世纪中期开始移居此地. 最初的一批大陆移民是应一位不列颠酋长的邀请, 前来帮助他抵御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侵扰的. 这些雇佣兵来自于如下三个部族 - 盎格鲁人, 撒克逊人, 朱特人, 他们的原住地都位于今天的德国西北海滨. 后来这些外来者反客为主, 在不列颠岛上建立了无数的小王国, 例如麦西亚, 东盎格利亚等. 为抵御丹麦人和维京人的入侵, 公元9世纪时不列颠岛诸国在西撒克斯王国的主导下开始走向统一, 首次形成一个真正可以称之为 "英格兰" 的政治实体. 但这个英格兰人政权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 随后发生的诺曼征服 (1066) 使英格兰沦为法兰克贵族的领地, 而封建制也就此被引入英伦三岛.
诺曼征服使得英格兰从斯堪的纳维亚世界转向地中海世界, 它使许多在日耳曼人入侵时丧失的拉丁文化因之复兴. 最终英国诺曼王朝被一个完全本土化的王朝 - 金雀花朝 (或称安茹朝) 所取代. 三个世纪之后的玫瑰战争中, 为争夺王位而斗得你死我活的约克家族和兰开斯特家族其实都是源于当初的金雀花朝. 1485年, 约克朝的理查三世战死于博斯沃斯原野, 里士满伯爵亨利·都铎乘机登上王位, 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料想到他所开创的都铎朝能够延续118年之久. 伊丽莎白一世 (1558-1603在位) 是都铎朝诸王中最著名的一位英明君主. 没有人能在经历了漫长社会动荡, 政治混乱和对外挫败的1558年或1485年就预计到: 这个王国即将进入一个空前伟大辉煌时代. 在她的治下, 英国开始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探险, 殖民, 艺术与科学进程. "童贞女王" 伊丽莎白死后无嗣, 国会决定将王位传给与她血缘关系最近的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 (1603-1625在位), 后者便成为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 并建立了斯图亚特王朝. 斯图亚特王朝诸王运气不佳; 查理一世在内战被国会党人击败并被处决, 不到40年后, 他的后裔詹姆斯又被 "光荣革命" 推翻. 尽管局势是如此动荡, 但英格兰仍于1700年同苏格兰合并为统一的 "大不列颠" 联合王国, 并以新教精神和议会制度作为立国之本.
发展远洋贸易和掌握制海权是大英帝国的基本国策. 在18, 19世纪, 身着红色制服的皇家来复枪兵部队所参加的每场主要战争都加强了英国作为殖民强权的实力. 其中起到最关键作用的则是七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 到1820年, 大英帝国统治下的人口已达2亿, 占世界总人口的26%. 不论扩张所采取的手段如何, 所有这一切成就对于富裕的特权阶层来说, 由两位首相: 格雷斯顿与狄士累利相继主政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是英国自信与自傲的巅峰. 帝国的领土包括澳大利亚, 新西兰, 印度, 非洲大部分, 以及加拿大等, 维多利亚统治下的英国已是名副其实的 "日不落帝国".
但是这一段 "和平的长夏" 随着在佛兰德斯地区的大血战而终结, 虽然英国在战争中遭受的损失小于法国, 而且也并未因此而引发政治革命, 但实际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的影响比对其它欧洲强国更深刻. 这场战争是社会和经济变革的催化剂. 曾经支撑起工业革命, 为英国带来繁荣的一切, 例如煤矿, 纺织业与造船业, 均已耗尽潜力或不合时宜. 英国在化学, 电子, 汽车等新兴工业方面则发展缓慢. 英国在战后的外交政策专注于改造德国以平衡大陆势力对比, 国内政策方面则努力兑现福利社会以迎合民众的迫切要求. 所有这些行动令法国十分反感, 导致英国与当年的盟友关系不断恶化, 并使法国陷于孤立, 这也是希特勒在20世纪30年代得以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英国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却让国家破产, 并丧失了对20世纪50, 60年代非殖民化浪潮的抵御能力. 尽管英国人的生活水平仍然很高, 但英国经济却在六七十年代表现拙劣. 为了挽救这一局面, 在玛格丽特·撒切尔 (1979-1990任首相) 掌权后努力消除社会党人的影响. 她通过一系列法令, 将过去40年间工党收归国有的产业几乎全部私有化. 赢得1997年大选上台的布莱尔政府许诺 "我们将实施新工党政策", 他沿用了撒切尔的部份外交政策, 同时推行其所承诺的经济改革. 尽管现在英国的普通民众正面临着恐怖袭击的不断威胁, 但英国仍然坚定地与美国等盟友站在一起,共同对抗文明世界的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