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英雄史诗
» 千年要塞---塞瓦斯托波尔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千年要塞---塞瓦斯托波尔
caojinke
★★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30
帖子
985
编号
198183
注册
2007-8-5
#1
发表于 2009-3-8 17: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千年要塞---塞瓦斯托波尔
难攻不落!千年要塞
塞瓦斯托波尔市原址位于克里米亚半岛南端。克里米亚是从苏联南方
的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境内向黑海突出的大半岛,由于具有温暖舒适的
地中海气候而曾被当作历代沙皇的渡假地。但这个渡假村却是建立在
一个巨大的要塞之上。黑海是土耳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诸多国
家的共有内海,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价值,一旦掌握了黑海的制海权
,就能向沿海周边国家施加政治压力。而塞瓦斯托波尔是当地最合适
的港口,也因此成为各国觊觎的一块宝地。一千年来,塞瓦斯托波尔
遭受无数异民族的血腥侵袭,8世纪的正教希腊人、13世纪的景教鞑
靼人都是强有力的殖民者。从15世纪开始,回教土耳其人逐渐控制半
岛,在19世纪中期俄国掌权时期爆发了大规模的克里米亚战争,英法
联军110000人长眠于此。战火一直蔓延到正教沙皇俄国重新夺回半岛
为止,这时塞瓦斯托波尔已随着战斗不息的时代而演化成一个要塞都
市,大量的堡垒、壕沟和故意制造的迷宫隧道围绕市区。在苏联时代
特别是30年代,要塞进行了全面的现代化改进并修建了军用机场。由
此它也成为野心家希特勒的一块心病。希特勒认为:驻扎在塞瓦斯托
波尔的苏军可以随时从黑海登陆对侵苏德军南线部队进行包夹攻击,
这使得德军必然不敢向东方推进;而且从克里米亚机场的起飞的苏联
飞机时刻威胁轴心国的生命线-罗马尼亚的普罗耶什蒂油田。而且对
克里米亚展开进攻无疑会让德国争取到土耳其的好感,从而把这个一
直在观望的大国拉到轴心国的战车上。
但是经营了一千年的要塞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我们先看一下整个要
塞的防御力量:
以塞瓦斯托波尔市区为参照,整个市区北靠细长的塞维纳亚湾南岸,
塞维纳亚湾北岸和别别克峡谷之间是防御重点。在这片绵延360公里
的矩形地带,配置了12个永久要塞群,占全部克里米亚要塞数量的75
%,每个要塞都有一个典型的苏联式名称,但多数史学家认为这是德
军给起的别名。中心地带由"莫洛托夫"、"契卡"、"柯别乌"这3个巨
大的要塞群把守,西南靠海的角形突出部配置了"列宁"和"北堡垒"这
2个要塞,正东有5个联合要塞:"斯大林"、"西伯利亚"、"伏尔加"、
"顿涅茨"和"乌拉尔",在4重防御线的最北也是最容易被突破的隘口
,是当时最强的"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联装炮塔要塞,它拥有1934年
制造的双联装305毫米巨炮,射程达到44公里,外部防御层形状酷似
当时的战列舰炮塔,由200~300毫米厚的装甲板全体包裹,炮塔下面
有3层永固工事,每层永久混凝土天盖都厚达3000~4000毫米。此外,
在"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东侧还设置了"巴斯季昂I号"要塞作为前瞻
。所有要塞周围都被永久混凝土装甲板覆盖,用地下通道和小型铁路
连接,在山地部分更设置难以数计的暗堡、火力点,所有的要塞炮塔
都是下沉式安装且具有绝对优势射界,理论上不可能对该防御地带进
行地面攻击。而且设计者将要塞的基本弹药存放在塞维纳亚湾南岸地
下深达30米的"库拉贝"主弹药库中,可谓万无一失。
相对的,塞瓦斯托波尔市区南部及西部防御力量就没有这么集中:沿
正东到东南只配置了"巴斯季昂II号"、"库贝"和"巴勒库勒瓦"这3个
要塞,在它们中间穿插着5个主要的一线步兵防御阵地:"白糖帽子阵
地"、"北方鼻子阵地"、"废墟山"、"荆棘山"、"红色高地1、2、3";
一线阵地西侧只有3个二线步兵阵地:"上坡高地"、"秃鹫高地"和"风
车高地"。为防止南部海上威胁,在克里米亚半岛南端突出部设置了"
马克西姆-高尔基II号"联装炮塔要塞。在二线阵地和塞瓦斯托波尔市
区之间是"苏联山脉阵地",这是最后一道屏障。守卫塞瓦斯托波尔的
苏军士兵比较特殊,除了普通的红军(陆军)外,还有海军陆战队和
苏联内务部队(秘密警察),这些特殊部队战斗力和武器装备、军官
素质都很强。当时守城兵力约为100000人,但坦克仅40辆。
1941年12月17日,德军7个步兵师和2个山地师全面包围要塞,发起第
一次塞瓦斯托波尔攻防战。德军绕过"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从要塞
群西侧进攻"斯大林"要塞,但是毫无战果,由于2天前苏联海军陆战
队在刻赤半岛登陆迅速粉碎德军包围圈,第一次攻防战以德军全面失
败收场,而身穿黑色水兵服的苏联海军陆战队也获得了"黑色死亡"称
号(如左图)。然而由于克里米亚仍威胁德国南方战线,德军需不惜一
切代价拔掉这颗钉子。因此从1942年5月8日开始出动第11军(1个装
甲师和4个步兵师)和罗马尼亚山地部队开始对刻赤半岛的苏军发起
反击。由于德第8航空军有效的协同作战,德军于5月16日再次占领刻
赤半岛,在这次"猎雁作战"中苏军共有26个师被歼灭、170000人被俘
,塞瓦斯托波尔的门户再一次大开。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caojinke
★★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30
帖子
985
编号
198183
注册
2007-8-5
#2
发表于 2009-3-8 17: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德军司令曼施泰因上将(一级)深知要塞防御力之强,为了确保这次
攻击成功,除了需要里希霍芬上将(一级)的第8航空军支援,强有
力的陆军炮兵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德军第306炮兵司令部被整个
调来,主要配属在北部战线的第54军,而南部则由第30军和罗马尼亚
山地部队合围苏军第一线阵地。
1942年6月6日,第二次塞瓦斯托波尔攻防战拉开了序幕。当天,203
个德军炮兵连集结在北部要塞群,曼施泰因力图在最强防御线上打开
缺口,从而发起二战中德军最疯狂的一次炮击作战。但是,在最北部
的"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要塞压制着北方主要道路和别别克峡谷的险
要地带,305毫米火炮随时会对德军步兵造成毁灭性威胁。而普通的
火炮对这个坚固无比的要塞也毫无办法,它的44公里射程更让德国第
54军难以前进寸步。为了突破最强的要塞,必须动用最强的火炮。德
军经缜密策划后调拨了3门超级巨炮,它们分别是:420毫米固定式臼
炮"刚玛设备"、610毫米自行臼炮"卡尔设备"、800毫米列车加农炮"
古斯塔夫设备"(如左图,也称为"多拉炮" 而它的穿甲弹射程是38公
里所以亦必须在"高尔基I号"的射程之内冒险攻击)。德军的第一目
标是苏军"库拉贝"弹药库,为此,首先由"古斯塔夫"连续发射重达71
00公斤的穿甲弹直接穿透8000毫米的防护层命中位于地下弹药库中部
引起震撼全岛的大爆炸,从而断绝了苏军北部要塞群的弹药供给。随
后,"古斯塔夫"顺临时搭建的4轨大型铁路转弯南下,开始攻击"斯大
林"要塞。同时北部德军炮兵开始进入全面围攻"高尔基I号"的炮击行
动。
这时北部炮击的主角换成了610毫米"卡尔炮",它也被称为"雷神之锤
"(如右图)。"卡尔"的射速较快,重达2200公斤的610毫米高爆弹倾泻
在"高尔基I号"要塞周围,4000毫米厚的永久水泥装甲板被打成碎片
,要塞内部开始暴露;然后是第8航空军倾巢出动,采用每天1000架
次的波状俯冲轰炸对要塞生活区造成完全破坏,迫使苏联士兵向要塞
内部退却。为了压制苏联步兵的突围和增援,420毫米"刚玛炮"对要
塞周边进行地毯式轰击,1000公斤重的420毫米炮弹雨点般粉碎要塞
周围所有的道路、铁路网,"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完全孤立!
6月17日,德军总攻。
在35公里的狭窄阵地上,1300门德军火炮对"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进
行不间断全体炮击,要塞被灼热的冲击波覆盖,所有外围防御阵地几
乎化为灰烬。但是最重要的联装炮塔由于目标小而未被命中,仍然坚
持反击。德军为精确攻击这个炮塔而调拨了2门355毫米臼炮到别别克
峡谷北边,同时命令所有火炮使用穿甲弹齐射压制苏联炮塔。当"高
尔基I号"暂时沉默时,十余枚355毫米榴弹(重1000公斤)从顶部插
入炮塔装甲板,这些炮弹装有延迟爆破引信,在数分钟之内连续造成
内部爆炸。"高尔基I号"装甲炮塔顶盖被整个掀开,德军立即动用280
毫米火箭炮对敞开的炮塔实施燃烧弹射击,其他火炮改用高爆弹继续
轰击炮塔周边设施。
最后"高尔基I号"联装炮(如左图)被完全摧毁,驻守炮塔的苏军官兵
全体阵亡。
同时南部德军也开始对苏军第一防御线进行压迫。6月11日,德第30
军分3路进攻:第72步兵师北上直扑"上坡高地",由罗马尼亚山地师
牵制苏军"废墟山"和"北方鼻子"阵地进行掩护,至6月22日占领"上坡
高地";第170步兵师由中路绕过"库贝"要塞于18日夺取"秃鹫高地";
主力第28步兵师连续攻克"荆棘山"和"红色高地1、2、3",然后北上
再折返,从后面进攻"巴勒库勒瓦"要塞,苏军被打个措手不及很快失
守。
在短短的10天内,南部苏军2重防线均已告破,德第30军进逼最后的"
苏联山脉阵地",等待北部第54军的合作夹击。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本因坊秀策
(★御姐★)
泉国公
枢密直学士
河东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107
帖子
19336
编号
150
注册
2003-9-28
来自
六朝古都
家族
现视研
#3
发表于 2009-3-8 17:0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塞瓦斯托波尔,号称东方的托布鲁克
可惜意大利手上的托布鲁克失守的速度可比塞瓦斯托波尔快的多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caojinke
★★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30
帖子
985
编号
198183
注册
2007-8-5
#4
发表于 2009-3-8 17: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北部战线6月11日,巨炮"古斯塔夫"全面轰击"斯大林"要塞,同时多
数火炮亦向前推进10公里(这时已没有"高尔基I号"的炮火压制)集
中攻击中部要塞群,由于各要塞之间的道路、铁路和电话等联络设施
均严重损坏,无法有效地协同;而里面的指挥员有很大部分是没有经
验的新军官,而要塞完成时的第一代军官很多在大清洗时被杀害,内
务部队和海军陆战队又多数驻在市区,面对精锐的德第54军自然要吃
大亏。6月13日,德第22师占领"斯大林"要塞,炮兵部队层层推进,
使用88毫米炮和火箭炮在近距离各个击破其余要塞。至6月22日,北
部苏军中心防御完全崩溃,12个要塞有11个落入德军手中,但是这时
"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仍在抵抗!
装甲炮塔被炸毁后,在"高尔基I号"的下部2层永固工事中仍有1000名
苏联士兵死守,德军调集大量88毫米高射炮逼近工事进行零距离穿甲
弹、榴霰弹交替射击,第2层工事被夷为平地,苏军拒绝投降进入地
下第3层防御。德军火炮无法攻击地下目标,派战斗工兵分区使用塑
性炸药一块块炸开工事入口,但工事内部有众多暗道和隐蔽火力点,
炸药也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最后德军不得不采用原始的手段-进入
工事用手枪、刺刀和工兵铲进行白刃战,最后以惨重代价占领了这个
"血的房间"(如左图),当时人血在射击口和下水道里流淌,可见战斗
之残酷。1000名苏联士兵中被俘者不到40人。这样,塞维纳亚湾北岸
全部被德军控制。德第54军麾下第22、50、24步兵师开始渡过塞维纳
亚湾配合南部第72步兵师夹击"苏联山脉阵地",在6月30日终于拿下
这条最后的防御线。第72步兵师分成3路进逼塞瓦斯托波尔市区英国
军人墓,而北部3个步兵师在市区东部完成合围,北岸第132步兵师和
第306炮兵司令部也已架好火炮。最糟糕的情况出现了,那就是整个
克里米亚战役已由攻防战转变为德军占优势的围攻战。
从6月30日开始,德军动用包括3门巨炮在内的所有1300门火炮对市区
进行地毯式轰击,第一天就发射了64000吨炮弹,整个城市变成血红
,天空消失在浓烟和烈火中。第2天起,德军进行不间断射击,第8航
空军的出击增至每天1500架次,120000枚燃烧弹席卷塞瓦斯托波尔,
排炮达到暴风雨般猛烈的程度,市区建筑全部被炸毁,公路、图书馆
、公园、学校荡然无存。德军接着使用重型燃烧弹和火箭弹进行大焚
烧,无数火球流星般地向城市飞来,"斯图卡"机群也开始低空扫射。
塞瓦斯托波尔笼罩在地狱之火中,这种情形恐怕只有在"启示录"里才
看得到。
不过,尽管城市毁坏得如此严重,但市民和守军基本上毫发无损。塞
瓦斯托波尔是一种"镜子城市",也就是说在地下还有一个巨大的、和
地上城市基本对应相同的生活区。德军炮轰的5天里,苏联军民进入
这个地下城市生活、甚至开展娱乐活动。地下城里也有兵工厂,工人
和市民加紧制造火炮弹药,提供给守军使用。在城市烧毁之后,德军
火炮用穿甲弹射击地面,但是市区的地面比要塞装甲更厚、生存设施
也更好。但如果德军用"古斯塔夫"射击必定会给市民造成巨大伤亡。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caojinke
★★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30
帖子
985
编号
198183
注册
2007-8-5
#5
发表于 2009-3-8 17: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陷落!不败之城
7月2日,南部德军首先发起总攻击,第170步兵师从后面包抄靠海的"
马克西姆-高尔基II号"要塞,动用全师兵力将其占领,这次"高尔基I
I号"的火炮由于射角不足的关系而没有发挥任何作用。至7月4日,第
72步兵师突破英国军人墓向西推进,市区外的苏军全部被压缩在半岛
西部狭小的3个滩头。
德军达成对塞瓦斯托波尔市区的全面包围后,守军的抵抗已无任何意
义。7月3日,德军减低炮击强度,步兵和装甲兵占领了市区的50%。
考虑到市民的生命安全和"古斯塔夫"巨炮的威胁,苏军守备部队同意
投降,这时守备司令官不在城内。7月4日,德军停止炮击,苏军暗堡
和火力点也陆续投降。这时黑海舰队派出的舰只姗姗来迟,半岛西部
残余的少量苏军上船撤退,其中包括塞瓦斯托波尔守备司令-克斯罗
夫中将。
至此,第二次塞瓦斯托波尔攻防战落幕。这座不败的城市最终没能挡
住新兴侵略者的脚步,这里曾是正教徒的骄傲、黑死病的发源地、纳
西莫夫的荣誉、托尔斯泰的军营,而现在却成为了纳粹德国入侵高加
索的基地,打开了通向富饶之地-巴库油田的大门。
战后曼施泰因撰写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中记载,苏联共有90000
人在克里米亚成为战俘,这个数字太大,可能包括民兵和临时征召的
志愿兵。曼施泰因本人因此战功于6月30日战役进行时晋升野战元帅
。而苏军司令季米特里-克斯罗夫中将被召回莫斯科,因失守责任而
被降级为少将,转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属下第24军军长,1945年晋升
上将。(全文完)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caojinke
★★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30
帖子
985
编号
198183
注册
2007-8-5
#6
发表于 2009-3-8 17: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话说我从来没见AI德国攻下过这个要塞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0405cwk
(无昵称)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28
编号
283870
注册
2008-6-25
来自
东北老工业基地
#7
发表于 2009-3-8 17: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上网之初 很喜欢上战争的艺术 德国军事中心等网站 记得当时看关于克里米亚的战争时德军的巨炮很令人震撼 记得当时提到 苏联守军的坦克不多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caojinke
★★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30
帖子
985
编号
198183
注册
2007-8-5
#8
发表于 2009-3-8 18: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守要塞坦克没什么用吧,都变炮台了,这场血战看看那些炮弹的重量都感觉恐怖,动则上吨一枚啊。想象一下当时战场上的情景都觉得胆寒,3、4米厚的永久混凝土要塞都被轰开了可见炮火猛烈的程度,是怎样一场炼狱。。。。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6 11:5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56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