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本来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温庭筠写的词更有名。他的诗、词风格倒很统一,诗什么样,词就什么样,不像的很多人(唐五代及宋初时词没有这么重要,很多人都是拿来作消遣,真正用功的还是诗)诗写的雄壮而词就很妩媚。从他这里,唐诗就开始向靡靡之音靠齐了。如果说唐初总体还无法摆脱南北朝的齐梁诗风的话,那么晚唐竟是有些回归了这种诗风。对温庭筠的评价,持批评看法的居多,无非是因为把诗写得妖娆了一点——这也不是罪过啊,即使上齐梁时期的作品也并非一无是处,何必一提起就仿佛万恶不赦呢。温庭筠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他总是代人去考试,自己却总是不第,相信他自己也很郁闷……
mm对于飞卿这段评论,某家意见最大。
1、飞卿诗和词的风格决不一样,即便是词,他也还有肠断白蘋洲呢?飞卿诗气韵多变,五言之中,谁知苍翠容,尽作官家税的辛辣,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的轻巧,林外晨光动,山昏鸟满天的自然,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的苍拙,都足以和各派名家颉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千古绝唱。七言之中,也有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这样的壮阔之句和风翻荷叶一向白,雨湿蓼花千穗红这样的绮丽之句。某家尤其喜爱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这首。
他作词,是因为黄卷嗟谁问,朱弦偶自娱,只是游戏罢了,诗则抒情言志。抱持的目的根本不同,怎么一样?词之一道,飞卿固然是始祖。若只论诗,他也有资格被称作唐朝一流诗人。
2、飞卿不是代人考试,他自己也要考试的,而是考试时传纸条,当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