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武夫的诚意之作
看过了霍元甲,感觉很好,主要是之前听朋友说过感觉很差,所以希望越小,失望也就越小,惊喜反倒很大,哈哈.
既然是“一介武夫”(电影里李的最后一句对白自称)对“平民大众”的“说教”,在辞藻上面我们就不要有太高的要求了:)对比王、李二编剧的前作,这次的剧本台词并没有之前那种令人听了哭笑不得的假大空式做作,我觉得这倒并不是因为两位文人的水平见长了,而是因为这次说教的内容不再是之前那样的高高在上,乃至虚无缥缈、应者寥寥。我特意留意了电影院里观众的反映,100分钟里从头至尾并没有一点之前国产大片放映时常见的笑场,反倒有配合情节发展的个别讨论,可见看客们在观影过程中基本上还是融入了影片的情节以及主人公的命运起伏里了,而充斥对白里的大段“大道理”说教,都只是一些浅显的做人道理,朴素的爱国情怀而已,至少对普通观众而言,是并不觉得有什么反感或突兀的,甚至在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那里还能得到些许共鸣。所以我认为这部电影可以算作一部诚意之作的,观众的配合反应,也是情理之中。遗憾之处,则在于这些道理说教对白,在文辞上与影片的背景时代,即晚清时代的语境显得不甚符合,熟悉文字的观众听了,或许是要嗤之以鼻的。这个是大陆编剧的通病了,几十年的大白话式口号思想的灌输教育,对许多人的影响都是根深蒂固的。如果换了张炭这样的文胆来做第一编剧,相信影片的对白一定要精彩得多,那么在有些文字造诣的观众听来,一定能如徐克电影里的台词那么过瘾了。可惜张炭去了无极,玩弄的是高深莫测的政治影射,反倒应者寥寥,为之一叹。《霍元甲》编剧里有杜致朗才女,电影在情节铺垫上还是说得过去的,当然是要配合传言中剪去的一些段落,剪掉了四十分钟的影院版,无论如何也是难以做到娓娓道来,把一个武人的故事说得多么周全的。只好期待完整版的DVD了。
电影的武打设计我觉得很好,作为四十多岁的前武术冠军,十八般武艺使出来的效果,自然是不如二三十岁当打之年那么矫健迅烈,但仍可算得宝刀未老。而且设计上要比同样清装的黄飞鸿、方世玉写实,印象最深的就是霍元甲摇摇晃晃地踩着梅花桩走上专修下盘功夫的赵健设下的高空擂台,不再像李连杰以前的擂台武打一般身轻如燕地飞上去,这个改变很有意思。还有一个情节也很有意思,两人打斗中换了兵器日本武士拿到了三节棍打到了自己的头,而霍元甲拿到武士刀可以以中国的传统刀术继续施展进攻,这个设计很好的体现中国武术的兼容并畜与博大精深。李连杰在接受采访中不止一次的说过,中国武术厉害还是西洋拳厉害,还是空手道厉害,还是泰拳或者跆拳道厉害,在这部电影里我都会有个交代,有自己的看法.这个设计就体现得很好,一方面,技击术没有高下之分,只在练习者的强弱.而另一方面,技击乃至文化,只有做到兼容并畜,虚怀若谷,才能够仁者无敌.这个动作上的设计结合前面与日本武士论茶优劣的那段对白.意思就表达得很清楚了. 其他一些武打设计,已经有朋友指出比如刀刃上砍出的重重缺口是抄<太极张三丰>,我甚至觉得酒楼那场打斗里李连杰拿酒坛子砸对方脑袋以及手扶梯子翻腾跳跃的身法,都是照搬了<铁鸡斗蜈蚣>里结尾酒作坊里的打斗.不过袁和平和李连杰有段访谈里两人曾经说过,大致意思是合作了这么多次,什么花样都玩过了,撕嘴巴,揪耳朵,打脚指头(哈哈,都是精武英雄里的了).要弄出新意思来很难,所以就有了所谓配合情节跟主题的武打设计.第一场重头戏里我一看到高空擂台就联想到了方世玉和太极张三丰里那两段高台打戏,但是当看到李连杰不是如前作一般身轻如燕地飞上擂台,而是摇摇晃晃左倾右斜地踩着木桩走上专修下盘功夫的武师特意设下的高塔时,我就觉得这个电影的武打设计会很写实,至少会有点新意思:)所以我觉得那段三节棍打脑袋的镜头应该也是刻意设计的,而不是如一些朋友说笑的那样,是个NG镜头了
而且武打能够做到配合情节发展而变化,从前半段的勇于私斗、怯于公战(霍对农说:“救国救民的事有你们读书人去做,我只管打我的擂台做津门第一”),到后半段的以武会友只为振奋民心,还是能见到编导们的一点用心的。记得一位写影评的朋友曾以《神鞭》中的一句“辫子没了,神留着”引为不朽,那么《霍元甲》里的这些道道,似乎也该略加赞许,不必太过苛求的了:)
当然了,霍元甲最终只是怯于私斗,并没有如商鞅变法后的秦人一般,演变到勇于公战,而是只与东西洋鬼子们以武会友,这在一些愤青们看来,难免是甚为没趣,或者将之批判成为了一条卖国罪名,这种奇特现象,只能说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了:)
电影的另一个缺点也很显著,一些专业影评人也都说到了,就是有点反高潮.后半段的情节和武打相比较前半段,都不再紧张激烈,而电影的长度偏偏只有区区100分钟,在故事发展上缺少铺垫和必需的交代来完整情节,但是影片没有提供这个空间。这个是硬伤,希望完整的DVD版多出来的四五十分钟能解决这个问题.
[ 本帖最后由 司徒苍月 于 2008-5-26 19:4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