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人性触动了那条线, 我看电影的些许感想
性别:男-离线 chriskid
(君傲求)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1
帖子 148
编号 122598
注册 2007-3-17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11-2-6 00: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人性触动了那条线

        一部电影如果可以不痛不痒地挑战你的道德底线,我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汇去形容。
        我曾经也是一头电影盲,也许现在仍相去不远,只是不知从何时起较大面积地接触了电影,让我发现这种视觉加听觉的表达方式同样可以很大幅度地触动人体内的某根弦。
        小Y里藏着为数不少但访问率低得可怜的文艺片.RMVB,这充分证明了我是个伪文艺,或者充分暴露了我属于广大小心翼翼点着进度条看文艺片里最吸引眼球和争议片段的肉食性动物群体。不过倒也不必因为本文的第一句话而误以为我是什么重口味爱好者,想当初在人人上看了所谓世界十大禁片的文字简介就食不知味夜不能寐,赞叹丁巴度等名导超越人类承受能力的想象力之余,实在无法理解此类电影之所以成为电影的必要。
        记得丁巴度,是因为其执导的《卡尼古拉》是我在这一特殊领域的唯一涉猎。我不晓得他在电影界有着怎样的地位,反正《卡尼古拉》算是彻底终结了我曾经鼓起的所有勇气,不仅仅是因为心理生理无法承受这种气势磅礴的万人作业场景和非人的摧残画面,更因为我找不到必须以这种形式为载体表现同样主题的理由。换言之,对于该片众多影评里那些振振有词的诸如人性良知等等深刻内涵揭露,我表示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赞同。我始终坚信,一部电影首先应该是观众最初理解的样子,除非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一如文字之于当局般讳莫如深,否则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就该是观众用最基本的智商和情商就能接受的东西,而不需如沧海拾遗一样费尽心机地挖掘、牵强附会地解释。个人感觉自《盗梦空间》开始,就逐渐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这种似乎彰示着独到见解的活动,直到看到《让子弹飞》各式版本的影评,我想说,难道这是一个如此缺乏幻想、神话和崇拜的时代吗?好吧,如果你认为我确实是个幼稚的电影盲的话。
        禁片之流大刀阔斧地挑战了人的道德底线,但谁都可以在自己遍体鳞伤或者面目全非之前作出简单明确的判断果断拒绝,反倒是中规中矩的电影,往往能不痛不痒地将你一军。自从看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后,我基本认定自己所喜爱的电影风格为哪般。如同相信在熙熙攘攘的大街小巷留下足迹才是对一座陌生城市的最好游历,我钟爱一切小人物的喜怒哀乐,钟爱一切平凡却不平淡的故事,钟爱与现实肌肤之亲的叙述,钟爱用简单的笔触和朴实的镜头勾勒出的生活,不要新奇,不要特效。所以陪朋友第八遍看完《海角七号》,我仍意犹未尽。
        人做任何事都是有原因的,这是句废话,也是三岁孩子都懂的道理。但若抛开了家国天下那些道理,这个道理体现在若干小人物相互交织的人生轨迹上,很多是非对错礼义廉耻都变成了争议。前两天晚上刚看完徐若瑄的成名作,个人感觉这是部情节很烂不过不是俗的电影。如果它能有相当出色的剧情,配合十八岁的徐若瑄和在那个年代算是上乘的取景,再加上更符合主旋律些的剪辑,也许就能越过那道神奇的坎成为争议文艺片(朱延平:“你才拍文艺片,你全家都拍文艺片!”)。这部片子唯一让我耿耿于怀的,就是温妮和年轻导演在海边的那一幕,这也是全剧矛盾的集中爆发点。你说一个观众应该在这里对女主角放进什么情绪呢?仿佛一张如雪白绢染上了黑渍,一个让广大男性观众如此偏爱的角色冷不丁有了污点。人物内心的挣扎使观众责之不忍,但试问这种情况哪个倒霉的碰上了能一笑置之?眼睁睁看着各种原因导致了一种所以,骂也不是,怜也不是,扼腕叹息之余难言其它,顶多一句:“她也是人”。不能尽情地嬉笑怒骂,不能条件反射地给角色下一个简单的定义,这样的电影最自虐。不由得联想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的张震,《证人》、《线人》里的张家辉,《窃听风云》里的吴彦祖古天乐刘青云,《和声》里的音乐教授,《西西里美丽传说》里的莫妮卡贝鲁尼,以及《名侦探柯南》里除鸡尾酒和伏特加待定外所有的犯罪分子,点点点。联系到现实里的众生百态,则更是法理之外道德之外皆有冤屈了。就好比古时的三从四德三贞九烈,和人性比起来哪个才是道德的标准?
就是这样的电影,看着无害,一旦对了胃口,祸患无穷,因为人性不痛不痒地触动了那条道德底线。
        许许多多的电影捕捉着人性的某一面,然而这些从这样那样的故事中生抽硬拽出来的人性,炮制出来的是不是一次又一次的道德困惑?我承认,矛盾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这无可厚非。矛盾给人思考,这大概是作为一部电影做高尚的意义,但思考并不意味着问题都是可以被解决的。人性和既定道德的碰撞带来迷失,电影试图通过画面把这种碰撞的程度催生到极致,在某种程度上,电影原本想要表达的东西反倒逊色一筹。当然,这是见仁见智的。碰撞和迷失并不是逼迫荧幕前的人必须在人性和道德二者中做出鱼与熊掌的取舍,而是似乎在呼唤一种权衡。不幸的是,没有哪位足够智慧的哲学家可以准确界定出道德、法律和人性之间真正的关系地位。所以这种试图解除困惑的努力,只能带来新的困惑。
        当然,并不意味着我对此类电影无爱。固然这样的剧情这样的矛盾让人浑身不适茶饭不思,我仍保持着对真实生活的崇高敬意。如前所述,矛盾无可厚非地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即便电影留下过困惑,也不过是对现实进行了夸张和放大。大概看电影就如患上差时症的李献计和王倩在人民公园里扮演了别人几个世纪的人生,就如同听着歌在别人的悲剧里流自己的眼泪,看电影本身就是一种游历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2 05:0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40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