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毛泽东诗词集
性别:女-离线 落叶的秋

辽东郡主太中大夫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轩辕郡主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129
帖子 3828
编号 166
注册 2003-8-26
来自 黑龙江七台河


发表于 2004-5-1 01: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毛泽东诗词集

七古 咏蛙
一九一零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五古 挽易昌陶
一九一五年六月

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 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 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 踯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 涔泪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养游 零落匪所思 永决从今始 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 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 握手珠眶涨
关山骞骥足 飞飚拂灵帐 我怀郁如楚 放歌依列嶂
列嶂青且倩 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 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家子 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 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 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 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 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 江天水一泓

七古 送纵宇一郎东行
一九一八年

云开衡岳积阴止 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
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 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 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
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 要将宇宙看秭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 世事纷纭何足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
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 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官前友谊多 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
我返自崖君去矣

四言诗 祭母文
一九一九年十月

呜呼吾母 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 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
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 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 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 因此遭疾 中间万万 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
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 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 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 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 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
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 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 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 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 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
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 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 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 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 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
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 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 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 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 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
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 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 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 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 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
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 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 盛德所辉
必秉悃忧 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 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
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 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 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 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 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
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 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 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 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 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
与日俱长 尚飨

虞美人 赠杨开慧
一九二零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怎难明
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 倦极身无恁 一勾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贺新郎 赠杨开慧
一九二三年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已吾和汝 人有病 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 和云翥

沁园春 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菩萨蛮 黄鹤楼
一九二七年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西江月 秋收起义
一九二七年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 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人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重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清平乐 蒋桂战争
一九二九年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洋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采桑子 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 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如梦令 元旦
一九三零年一月

宁化 清流 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 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一九三零年二月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各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菩萨蛮 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春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清平乐 会昌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五年

其一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
其二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

忆秦娥 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七律 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念奴娇 昆仑
一九三五年十月

横空出世 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 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 江河横溢 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 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 不要这高 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
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 一截赠美 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 环球同此凉热

清平乐 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六言诗 致彭德怀同志
一九三五年十月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沁园春 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妖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临江仙 赠丁玲
一九三六年

壁上红旗飘落照 西风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时新
洞中开宴会 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 三千毛瑟精兵 阵图开向陇山东
昨天文小姐 今日武将军

四言诗 祭黄帝陵
一九三七年四月五日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
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中华民族之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而致词曰:
赫赫始祖 吾华肇造 胃衍祀锦 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 光披遐荒 建此伟业 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 中更蹉跌 越数千年 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 三韩为墟 辽海燕冀 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 敌欲岂足 人执笞绳 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 命世之英 涿鹿奋战 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 不武如斯 泱泱大国 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 剑屦俱奋 万里崎岖 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 备历险夷 匈奴未灭 何以为家
各党各界 团结坚固 不论军民 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 救国良方 四万万众 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 改革内政 亿兆一心 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 卫我国权 此物此志 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 昭告列祖 实鉴临之 皇天后土
尚飨


四言诗 妇女解放
---题<<中国妇女>>之出版
一九三九年六月一日

妇女解放 突起异军 两万之众 奋发为雄
男女并驾 如日方东 以此制敌 何敌不倾
到之之法 艰苦斗争 世无难事 有志竟成
有妇人焉 如早望云 此编之作 伫看风行

五律 挽戴安澜将军
一九四二年

外侮需人御 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 勇夺虎罴城
浴血东瓜守 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 壮志也无违

七律 有田有地吾为主
一九四五年

有田有地吾为主 无法无天是为民
重庆有官皆墨吏 延安无屎不黄金
炸桥挖路为团结 夺地争城是斗争
遍地哀鸿满城血 无非一念救苍生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饮茶粤海未以忘 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 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胜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

注:柳亚子原诗
开天辟地君真健 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 无车弹铗怨冯宣
头颅早悔平生贱 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 分湖便是子陵滩


浣溪沙 和柳亚子先生
一九五零年十月

一九五零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
因步其韵奉和

长夜难明赤县天 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

注:柳亚子原词
浣溪沙
十月三日之夕于怀仁堂观西南各民族文工团,新疆文工团,吉林省延边文工团,内蒙
古文工团联合演出歌舞晚会,毛主席命填是阕,用纪大团结这盛况云尔
火树银花不夜天 弟兄姊妹舞翩跹 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 哪容百族共骈阗 良宵盛会喜空前


浣溪沙 和柳亚子先生
一九五零年十一月

颜chu齐王各命前 多年矛盾廓无边 而今一扫纪新元
最喜诗人高唱至 正和前线捷音联 妙香山上战旗妍
chu:斤蜀
注:柳亚子原词
浣溪沙
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演出和平鸽舞剧,欧阳倩予编剧,戴爱莲女士导演兼饰主角,四
夕至五夕,连续在怀仁堂奏技,再成短调,欣赏赞美之不尽矣
白鸽连翩奋舞前 工农大众力无边 推翻原子更金圆
战贩集团仇美帝 和平堡垒拥苏联 天安门上万红妍

浪淘沙 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七律 和周世钊同志
一九五五年十月

春江浩荡暂徘徊 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 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 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 卅年仍到赫曦台


水调歌头 游泳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蝶恋花 答李淑一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青杨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七律二首 送瘟神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读6月3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
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 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千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 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譬摇 借问瘟神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七律 仿陆放翁诗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人类今闻上太空 但悲不见五洲同
愚公尽扫餮蚊日 公祭无忘告马翁

七律 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地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律 登庐山
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笼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五律 三上北高峰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

三上北高峰 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 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 冷去对美人 一片飘飘下 欢迎有晚莺


七绝 莫干山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

翻身跃入七人房 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 风驰又已到钱塘


七绝 为女民兵题照
一九六一年二月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练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七律 答友人
一九六一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 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 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 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 芙蓉国里尽朝晖


七绝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七律 和郭沫若同志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一从大地起风雷 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 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 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 只缘妖雾又重来

注:郭沫若原诗
人妖颠倒是非淆 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 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万剐唐僧肉 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 猪犹智慧胜愚曹


卜算子 咏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忆是县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七律 冬云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雪压冬云白絮飞 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寒流急 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 冻死苍蝇未足奇


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
一九六三年一月九日

小小寰球 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 几声凄历 几声抽泣
蚂蚁槐夸大树 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 飞鸣镝
多少事 从来急 天地转 光明迫 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 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 全无敌


杂言诗 八连颂
一九六三年八月一日

好八连 天下传 为什么 意志坚 为人民 几十年
拒腐蚀 永不沾 因此叫 好八连 解放军 要学习
全军民 要自立 不怕压 不怕迫 不怕刀 不怕戟
不怕鬼 不怕魅 不怕帝 不怕贼 奇儿女 如松柏
上参天 傲霜雪 纪律好 如坚壁 军事好 如霹雳
政治好 称第一 思想好 能分析 分析好 大有益
益在哪 团结力 军民团结如一人 试看天下谁能敌


七律 吊罗荣桓同志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

记得当年草上飞 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 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 每闻欺大鸟 昆鸡长笑老鹰飞 君今不幸离人世 国有疑难可问谁

贺新郎 读史
一九**年春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 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 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是)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 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 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 但记得斑斑点点 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 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足乔流誉后 更陈王奋起挥钹黄越 歌未竟 东方白

念奴娇 井冈山
一九六五年五月

参天万木 千百里 飞上南天奇岳 故地重来何所见 多了楼台亭阁
五井碑前 黄洋界上 车子飞如跃 江山如画 古代曾云海缘
弹指三十八年 人间变了 似天渊翻覆 犹记当时烽火里 九死一生如昨
独有豪情 天际悬明月 风雷磅礴 一声鸡唱 万怪烟消云落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一九六五年五月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 旌旗奋 是人寰 三十八年看过去 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念奴娇 鸟儿问答
一九六五年秋

鲲鹏展翅 九万里 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 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 弹痕遍地 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 哎呀 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 雀儿答道 有仙山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 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 土豆烧熟了 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 试看天地翻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陆逊少年时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46
编号 2383
注册 2003-11-21


发表于 2004-5-1 10: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转贴)



1966-1976年间,作为毛泽东著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诗词受到广泛的关注。由各地各造反派组织传抄、油印的《毛主席诗词》中,有的是过去已经在报刊公开发表,为广大群众熟知的;而有不少则是人们过去从来没有看到过的,这些作品就名之以“毛主席未发表的诗词”。1966-1976年间,全国无以数计的造反派组织的名称,许多就来自这些“未发表”的“毛主席诗词”中。如:战恶风、开新宇、赤遍环球等。当时大打派性仗,各派组织经常举行誓师大会,发言稿开头都得引用几句毛主席诗词,引用率比较高的就有从这些“未发表诗词”中摘录的,如:“千钧霹雳开新宇,万里东风扫残云”,“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狂魔让寸分”等。当时因江青提出“文攻武卫”的口号,引发全国性的“全面内战”。在追悼死者的大会上,如“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的诗句也经常被引用。由此可见,这些“毛主席未发表诗词”在当时是何等深入人心。

    这些1966-1976年间流传的“毛主席未发表诗词”,今天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以后陆续正式发表,或经考辨证明确系毛泽东诗词

    这包括1976年1月发表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久有凌云志”),《念奴娇·鸟儿问答》(“鲲鹏展翅”),《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这首词虽然1957年7月在一篇评论毛泽东诗词的文章中发表过,因非正式发表,影响不大;真正为广大群众了解,还是在1966-1976年间广泛传抄之后,后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诗词集》),《七绝·屈原》(“屈子当年赋楚骚”),《杂言诗·八连颂》(“好八连,天下传”)等。

    流传本中有两首《七律·读报有感》。其一是:“反苏忆昔闹群蛙,喜看今日大反华。恶煞腐心兴鼓吹,凶神张口吐烟霞。神州岂此千般罪,赤县原藏万种邪。遍打全球侵略者,仅余此处一孤家。”这首诗虽然现在尚未作毛泽东诗词正式发表,但在1977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董必武诗选》中,收有一首题为《奉和毛主席读报有感七律一首》:“垂危阶级乱鸣蛙,既反列斯又反华。覆辙欲寻希特勒,来车曾遇卡秋霞。恶风纵使推千浪,正气终能慑百邪。可鄙叛徒多助虐,典见颜求宠作专家。”韵同义类,可定董老所和即此诗无疑。

    流传本中另一首《七律·读报有感》的全文是:“托洛茨基返故居,不战不和意何如。青云飘下能言鸟,黑海翻腾愤怒鱼。爱丽舍宫唇发黑,戴维营里面施朱。新闻岁岁寻常出,惟有今年出特殊。”同样可以从《董必武诗选》中《奉和毛主席1960年6月13日读报有感韵》一诗的韵同义类得到可靠印证:“岁月徒令叹不居,徘徊歧路愿难如。总思铸戟为农器,无怪临渊羡庶鱼。幻术使青能变白。色盲看碧亦成朱。列宁遗教谁违背?阿Q精神又岂殊。”一个多月后,董老还写有一首《8月2日夜大风雨仍次居韵》的诗:“风狂雨骤逼爰居,黑夜涛声汹汹如。吠影反华惊百犬,投机似柏(作者自注:柏恩斯坦)喜双鱼。天下是非将大白,面前醒醉现微朱。谁持马列维真理?群众心中判别殊。”同样是韵同义近,亦可据此确定其为毛泽东诗作。

    与现在正式发表的文字相较,传抄件异文不少,有的也还可备一说,如《七绝·屈原》的正刊本是“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其中“握有”流传本均作“未有”,则不仅完全可以讲通,且自有一番旨趣。因异文太多,举此仅作尝鼎一脔,恕不一一解析。

     
     
    毛主席诗词手迹
    二、后来逐渐落实了原作者,证明确系“误传”的他人之作
    首先,流传本中一首朱老总的《出太行》被误传为“毛主席未发表诗词”:“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朱德诗选集》有载。

    其次,山东大学高亨教授的一首《水调歌头》词,传抄本则以《阅林彪同志〈人民战争胜利万岁〉后》为题,被误传为“毛主席未发表诗词”,这就是:“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云,笔下有雷声。扫灭魔焰魅火,唤醒蛰龙飞起,挥剑斩长鲸。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抒慷慨,写鏖战,记长征。天章云锦,织出革命之豪情。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作,未有此奇雄。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

    第三,1966-1976年间误传为“毛主席未发表诗词”最多的作者,当首推陈明远,据其所著《劫后诗存》的编者所指出的,多达19首,但据我看到的好几种当时流传的《毛主席诗词》油印本中确曾收入的,只有下面几首:(因油印本辗转传印,异文及文字错讹很多,加以作者陈明远也时有修订,下引各诗均以陈著《劫后诗存》的写定本为准)

    1.《五律·春夜渡海》:“平生爱大海,披月趁风雷。脚踩惊涛涌,心追鸿雁回。千番战水怪,一笑见灯台。挥手迎朝日,火球花盛开。”

    2.《水调歌头·归舟迎日出》:“星谱凯旋曲,水拍自由诗。琼花脚底飞舞,惊喜却痴迷。今夜携春同至,播下晨风万里,太白绣云旗。闪闪清眸子,霞染海魂衣。透心亮,遍身赤,探穹低。胸涛奔涌呼啸,激浪与天齐。愿把此心炽烈,化为融融光热,四季赛春时。温暖流环宇,永世未终期。”

    3.《沁园春·再访十三陵》:“百侣游踪,歌翻碧浪,舞引熏风。念平生所爱,红岩翠柏,少年壮志,海阔天空。水库情深,陵园恨重,血汗浇来春意浓。惊雷动,将山川洗净,笑引长虹。青春烈火正熊,春岂在温房草木丛?愿耿耿丹心,耀如赤日;铮铮硬骨,强似苍松。一往无前,万难不屈,偏向悬崖攀绝峰。仰头望,把红旗高举,直上云中。”

    4.《七律·雷电》:“积云忽作闷雷声,雨弹光刀欲杀人。岂向瑶台追幻梦,还从烈火识真金。几枝玉叶化灰蝶,再度铁梅成赤心。稳似泰山同携手,陶然一笑友情深。”

    5.《七律·别友人》(流传稿题作《咏志》):“树种安能伴井蛙,雄鹰送我海天涯。血飞星岛镇狂浪,汗涌塔丘化碧霞。风暴险关思闯道,冰封绝顶要开花。火旗挥舞冲天笑,赤遍环球是我家。”

    6.《七律·跨东海》:“烟笼大海入氤氲,赤羽飞传时可闻。暮色重重已合璧,雁声阵阵不离群。千钧霹雳开新宇,万里东风扫剩云。贯日长虹应起舞,笑看人字出乾坤。”

    7.《七律·答友人》:“问君何日喜重逢,笑指沙场火正熊。庭院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志存胸内跃红日,乐在天涯战恶风。似水柔情何足道,堂堂铁打是英雄。”

    8.《七律·捷报》(流传稿题为《庆第二次核试验成功》):“长空又放核红云,怒吼挥拳显巨身。横眉南天震虎口,寄心北海跃龙门。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狂魔让寸分。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已有后来人。”

    此外,陈毅同志去世后,陈明远的《沁园春·顽石》(“璞玉一方”)与同调的《悼陈帅》(“星陨朔方”)又以《悼陈毅同志》的诗题,作为“毛主席未发表诗词”在群众中传抄。

    三、截至目前,既未作毛主席诗词正式发表,也没有落实为其他作者的“误传”作品

    当日流传甚广,但截至目前止,尚未落实作者的作品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没什么“说法”的,有以下几首:

    1.《七律·咏菊》:“不期青女忍相欺,老圃新枝竞吐奇。秋色不如春色好,西风漠漫撼东篱。”

    2.《五律·咏梅》:“月下夜风寒,雪里梅花笑。春意侬先知,花开伊独早。频传天地心,岂论高格调。幽香寄深情,洁身非自好。”

    3.《卜算子·悼战友》(一作“悼艾地”):“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残固不堪残,何须自寻烦,花落自有花开时,蓄芳待来年。”

    4.《七律·读报》:“托洛茨基到远东,不战不和逞英雄。列宁竟撇头颅后,基督该拘大鹫峰。敢向邻居试螳臂,只怨自己是狂蜂。人人尽说西方好,独惜神州出蠢虫。”

    5.《七绝·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云崖雾霭出英豪,激荡磅礴腾九霄。千钧霹雳轰河汉,万里风焰照天烧。”

    6.《七律·忆重庆谈判》:“有田有地皆王土,无法无天是为民。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7.《西江月·赠天津团市委》:“国内蛙鸣鸟叫,国外锣鼓齐鸣。革命烽火满天红,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摧毁证据,更加守口如瓶。□□□□黄粱梦,瞒天过海不行。”

    8.《清平乐·赠张志坚(天津市委书记处书记),观〈辟谣海报〉而作》:“白昼梦呓,满嘴胡放屁。叫人可笑又可气,滑天下之大稽。小口径上刺刀,叫人大牙笑掉。如何来上请教,不知是焊是铆。”

    第7、8两首很像是1966-1976年间,批评那些对运动不理解,有抵触情绪的干部写的。如果这个猜想不错,涉及的当事者或能有较为精详的诠解。

    另一类则有着各不相同的情况,各首分述如下:

    1.《满江红·庆第一次核试验成功》(一名《双喜临门》)这首词虽也还没有落实,但有一个现象确实值得注意。这就是与陈明远的一首题为《满江红·庆贺粉碎“四人帮”》的词有很密切的关系,为了便于比较,特将两词对比罗列:

    其一:

    小丑下台应欢送,礼炮轰隆。

    原子弹说爆就爆,其乐无穷。

    十年丑史归尘土,一阵惊雷卷巨风。

    笑老修大势已去矣,敲丧钟。

    忆往昔,来势汹,众喽罗,腾起哄。

    君不见,人民自古是英雄。

    螳臂挡车千钧力,庄生梦蝶一场空。

    看东方火炬赤旗舞,万里红。

    其二:

    小丑下台应欢送,轰隆礼炮。

    普天下,红心朵朵,放声同笑。

    一阵洪雷挥铁帚,百年青史增光耀。

    狗丧家闻得葬钟敲,魂飞掉。

    忆往昔,吠又咬,到今朝,蹦还跳。

    似深秋蚂蚱,任它胡闹。

    螳臂挡车糜骨髓,庄生梦蝶空心窍。

    看羲和驾驭赤龙奔,凤凰啸。

    仔细比较两作,“小丑下台应欢送”、“忆往昔”、“螳臂挡车”、“庄生梦蝶”等相同语句以及“礼炮轰隆”“轰隆礼炮”、“十年……一阵……”“一阵……百年……”、“丑史”“青史”、“丧钟”“葬钟”以及全篇结构思路的一致,如果说纯系巧合,恐怕是说不过去的。很有可能前词为陈明远早期写成并被误传为“毛主席未发表诗词”,后被弃置,在粉碎“四人帮”后写作后词时自然袭用了前词的构思及有关词语。这个分析是否正确,就得请陈明远先生赐教了。

    2.关于批评郭老的两首诗。“批林批孔”时期,广泛流传据说是批评郭沫若的两首诗。一首五言诗:“郭老从柳退,不及柳宗元。名曰共产党,崇拜孔二先。”(两湖一带用“先”尊称人,读音多将“先”儿化)一首是七言诗: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书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这首诗的作者虽然至今尚未正式落实,但却真正是“误传”了一首据说是郭老得到上述毛泽东的《七律》后的《敬覆毛主席》的《七律》,这就是胡绳同志1972年7月在干校时写的《偶感》:“读书卅载探龙穴,云水茫茫未得珠。知有神方疗俗骨,难排蛊毒困穷隅。岂甘樗栎逃绳墨,思竭驽骀效策驱。犹幸春雷动天地,寸心粗觉识归趋。”(见1992年10月三联书店出版的《胡绳诗存》)可用为佐证的是《诗存》还有他1974年5月写的另一题为《两年前所作一诗误传出于某大家手笔答友人问》,该诗为:“拙句吟成偶自娱,悃诚稍借短章输。此身不是诗人种,鱼目何曾敢混珠。”此外,胡绳在给一位友人的复信中还说到这首诗的写作过程:“1972年6月我还在干校。根据规定要写一个三千字的给中央的‘检讨’,在我写的这份‘检讨’的末尾,就以这首诗结束。这个‘检讨’是写给党中央和毛主席的。看来确是送到了,因为否则郭老不会看到。不过这首诗是怎样传到郭老那里,我就不知道了。”

    叶永烈的《江青传》和不少其他作者的其他文章,还在以讹传讹地把这诗说成是郭老的。现在,是应该彻底澄清的时候了。

    3.关于批评王光美同志的一首七言诗:《见王槐青碑文,怒不可遏,制匕首一只,投将过去,不投不快》:“忠义沛沛是碑文,为奠恩父王槐青。京津豪富荣至此,光美究竟爱何人。见碑思潮浮翩翩,血雨腥风呈眼前。革命郎儿遭迫害,光美爱憎泾渭间。”诗后有编者的注释:“该碑位于京郊香山,占地30.8平方米,修筑共花洋数千元,周围栽柏树38棵。碑高2.01米,台基高0.5米,碑文正中写‘先父王槐青墓’,上款写‘生于一八七六年十一月十九日,故于一九五六年七月十八日’,下款为‘子光复、光琦、光英、光起、光怜,女光初、光美、光平、光中、光正敬立’。1966年9月23日,首都三司红卫兵将其捣毁。”

    王槐青,名治昌,以字行,天津人。是王光英、王光美的父亲。早年入北洋大学堂学习法律,毕业后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商业,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工商部主事,1919年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专门委员,1921年9月任出席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团专门委员,1921-1927年任农商部工商司司长,1927年后,执行会计师业务。抗战时期,日寇曾多次游说王氏夫妇出任伪职,均遭严辞拒绝,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解放后,捐献50余间房屋,兴办儿童福利事业,1951年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是党的高级统战对象。有人认为,与王光英、王光美被难是受刘少奇的株连一样,王槐青的被仆碑掘墓,也是受了刘少奇的株连。至于诗的作者,目前还难于确认。

    除此之外,毛泽东的有些诗词,很早以来,在边区一些老同志中就有流传。像咏彭德怀的“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1937年丁玲到延安时,他写的《临江仙》(“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乃至更早一些的《1918年送纵宇一郎(罗章龙)东行(赴日)》(“年少峥嵘屈贾才”)等。只是彭、丁、罗当时都是被批判的对象,为避免消极影响,红卫兵们自然不可能去涉及这些作品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落花风雨

涿郡公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2
功绩 794
帖子 1119
编号 161
注册 2003-8-26


发表于 2004-5-8 14: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少年人不宜读毛,盖其易人心手,小丫头当心点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落叶的秋

辽东郡主太中大夫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轩辕郡主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129
帖子 3828
编号 166
注册 2003-8-26
来自 黑龙江七台河


发表于 2004-5-8 14: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记着了

改过  

向老哥看齐!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9 11:0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370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