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强于关羽
关羽、张飞是桃园结义的兄弟,他们之间没有直接交手的有效战例可供我们判断二人的强弱,所以我们只能另找证据。
一、以纪灵为参照的间接比较:
关羽和纪灵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纪灵“大叫少歇”;张飞和纪灵“斗无十合”,击杀纪灵。以纪灵为参照来看,显然张飞是强于关羽的。但是有网友对于两战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质疑1、关羽战纪灵属于手下留情。
1、刘备讨伐袁术明知是曹操之计,那又怎么会全力以赴的斩袁术大将与袁术结怨。
个人观点:原文“玄德曰:‘虽是计,王命不可违也。’遂点军马,克日起程”,可以看出刘备并没有流露出任何阳奉阴违的打算,他就是准备执行王命,由“遂点军马”来看,连一点拖延都没有。后面两军阵前遇纪灵,刘备更是说了“汝今敢来相拒,罪不容诛”,关羽自然得听刘备的。
2、关羽如果全力以赴,又怎么会在纪灵“大叫少歇”快要气力不加的时候,放纪灵回去歇息。
个人观点:有力气就打,没力气就跑,纪灵“大叫少歇”是个很奇怪的行为,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第一个问题:纪灵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大叫少歇”?个人认为,只有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形下,只有纪灵觉得双方都需要少歇的情况下,纪灵才有可能“大叫少歇”,而这样的少歇提议,也才不用担心对方拒绝。关平战庞德也是一个“两家各歇”的结局,可以想象:应该也是有一方先喊“少歇”,另一方同意,否则想想庞德战关羽的体力,战一百余合又何妨。
从后面的原文来看,关羽没有回阵歇息,而是“立于阵前候之”,纪灵也没有再出战,而是“却遣副将荀正出马”,现在需要思考第二个问题:纪灵为什么让副将荀正出战关羽?无非是两个可能:
①纪灵对于关羽不去歇息而是“立于阵前候之”有疑惑:究竟是自己之前“双方都需要少歇”的判断有误,还是关羽故意假装不需要少歇?派个人一试便知(荀正是纪灵误判的牺牲品)。
②纪灵打算以车轮战的方式战关羽。
无论是哪个可能,或者兼而有之,纪灵都能由战斗结果更加准确的了解关羽的武力,而有利于更好的应对。
我们站在作者的视角当然知道事情的真相,关羽根本不需要少歇,同意纪灵的提议,是故意放了纪灵一马。现在需要思考第三个问题:关羽为什么故意放纪灵一马?这跟关羽的“傲”有关,关羽当初不肯杀马失前蹄的黄忠,而要其换马再战,正是想胜得漂亮、胜得让人无话可说。面对武力强的跟自己很接近的黄忠,关羽都敢如此,何况是纪灵。所以,关羽放纪灵是为了接下来更漂亮的击败纪灵,所以,关羽要强调“只教纪灵来,与他决个雌雄”。
综上,关羽放纪灵回去歇息,并非是对纪灵的手下留情。
质疑2、袁术势力衰退对纪灵的武力有影响。
主要观点是:纪灵战关羽时,袁术势力强大,而战张飞时,势力已经衰弱,这使得纪灵战张飞时的武力发挥远不及战关羽时。
个人观点:如果有人能够先证明武将的武力强弱和所在势力的强弱是有关系的,那么这个观点才有讨论的必要,现在我只能说:这是故意把两件不相关的事扯到一起。
二、关羽对自己和张飞的评价:
原文:关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操大惊,回顾左右曰:“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25回)
武将一般都不会轻易服输,连关羽自己都亲口承认了自己与张飞比“何足道哉”,张飞当然是强于关羽的。又有网友质疑:
质疑1、关羽随口说说而已,不能当真,张飞什么时候真的去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了。
个人观点:关羽的这句话虽然很可能有夸大的地方,但表达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说自己不如张飞。
质疑2、关羽随口说说而已,曹操随便听听而已,又不是没见过张飞,曹操的态度只是给关羽面子,作秀太明显了。
个人观点:长板桥时,“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这一回曹操在战场上说的话充分表明:当初曹操对关羽的话是相信的。都说曹操奸诈,奸诈的曹操都相信了当时关羽的话,我们有什么理由怀疑关羽的话。
质疑3、关羽是在故意拔高张飞,目的是为了震慑曹操,为长坂桥的张飞创造有利条件。
个人观点:对于一切原文,我们首先应该选择相信,而不是用自己的想象来否定原文。
三、其他“张飞强于关羽”的佐证:
1、孔明的态度:
马超来犯,孔明私底下给刘备交了底:须是张、赵二将,方可与敌。注意,孔明当前谈的不是派谁去敌马超最合适,而是谁可以敌马超,否则连赵云也不用提了。而正是在这份可敌马超的名单中,没有关羽的名字。
2、刘岱的态度:
原文:张飞每日在寨前叫骂,岱听知是张飞,越不敢出。当时刘备手下武将就关羽、张飞,由上述原文可知,如果面对的是关羽,刘岱应该也是不敢出的,如果面对的是张飞,刘岱就“越不敢出”了,在刘岱看来,张飞显然比关羽更强大、更可怕。
四、一些说明:
关张的强弱之争由来已久,对于过去的一些“关羽强于张飞”的所谓“依据”有必要做一些说明。
说明1、能否通过孔明用关羽来激张飞得出“关>张”的结论?
上述问题可以转换成:用于激将的武将是否必须强于被激将的武将?个人认为未必,只要武力接近就可以激将,还可以相互激将。例如:A、B都是班上的尖子学生,成绩接近。老师面对A时,可以用B激A;面对B时,同样可以用A激B,两者都可以取得激将的效果。
说明2、能否通过关羽写信要与马超比试得出“关>马”的结论,再结合“张=马”推出“关>张”?
马超很强、关羽也很强,强强之间出现争强好胜之心实属正常。至于究竟谁强谁弱那是要看结果的,没有打成也就没有结果,无法以此来判断关、马的强弱。如果这也能成为“关>张”的证据的话,那张飞“嫂嫂住着。且看我杀了负义的人,然后请嫂嫂入城”岂不是更能说明“张>关”。
说明3、能否通过孔明的回信得出“关>张”的结论?
“亮闻将军欲与孟起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孔明的意思很明确,马超再怎么“雄烈过人”也还是“黥布、彭越之徒耳”(张飞当然也是这类人),而所有这类人都不及关羽“绝伦超群”,原因自然是:关羽还具备“雄烈过人”的这类人所不具备的一些优秀特质。而结合这些优秀特质之后的“绝伦超群”,并不能使关羽在纯粹的武力评比中,得出关羽强于马超、张飞的结论。
说明4、能否通过关羽的“武艺绝伦”得出“关>张”的结论?
这个评价出自关羽战徐晃。武艺能否直接等同于武力?关羽获得“武艺绝伦”评价的同时,正由于“右臂少力”而在与徐晃的单挑中落了下风,这正说明“武艺绝伦”并不等同于武力绝伦。
五、关羽和张飞的武力差距:
张飞即使强于关羽,二人的差距也应该很小(因为马=张>关=颜>许,而马、许之间曾经超长时间不分胜负,武力差距极小,介于其中的张、关之间的差距就更小了)。但以纪灵为参照来看,张飞和关羽应该有明显差距,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个人的解决方法是:将“大喝一声”也作为一项武力影响因素。
按日常经验看来,每当我们奋力的时候,往往都伴随着大喝,所以伴随着大喝一声的这一击通常应该是奋力一击。为何要在单挑中奋力一击?自然是因为对方出现了破绽,武将这才运用这种伴随着大喝的奋力一击以致胜。从原文战例来看,只要出现了大喝一声(无论嗓门大不大),结果都是一击致命。
将两战重新进行间接比较,结果如下:张飞无十合便将纪灵杀出了致命破绽、奋力一击成功;而关羽三十合未能做到,所以结论还是:张>关。如果张飞不使用这种伴随着大喝一声的奋力一击,纪灵战张飞应该能够像战关羽那样支撑更多的回合数。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15-4-20 13:1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