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水浒传》中的“高女人”与“矮丈夫”们(已发在《滨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性别:未知-离线 青莎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4
编号 448908
注册 2011-11-5


发表于 2013-1-18 09: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水浒传》中的“高女人”与“矮丈夫”们(已发在《滨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摘要:《水浒传》阎婆惜与宋江、潘金莲与武大郎、扈三娘与王矮虎均为“高女人”与“矮丈夫”型的搭配,这些高女人与矮丈夫之间有意的组合使他们在人生、婚姻等方面显示出一系列有规律的特征,而这些有规律的特征凸现了小说在表现人格与社会上的深度与力度。
关键词:水浒传;高女人;矮丈夫(武大形体与心灵都是矮的。)
冯骥才先生有一篇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1]写一个高个子女人与她矮个子丈夫的故事。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往往有高女人与矮丈夫,如《封神演义》中又矮又丑的土行孙与他高挑而又美丽的妻子邓蝉玉就是一个绝好的典型,不过《水浒传》才是“高女人”与“矮丈夫”的集大成者。
在《水浒传》中写了三对“高女人与矮丈夫”:武大郎与潘金莲;王矮虎与扈三娘;宋江与阎婆惜。说起前两对为“高女人与矮丈夫”的结合人人都相信,独与宋江与阎婆惜有人会持相反意见。实际上在梁山好汉中宋江是最矮的,比王矮虎还要矮。笔者《王矮虎是怎样变矮的》有详细的考证。笔者是这样证明宋江矮的:
事实上,在梁山好汉中,最矮的当数宋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水浒传》中多次说到宋江矮,如第十八回“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第三十三回“宋江矮矬,人背后看不见”,刘高老婆也说“兀那个黄矮汉子,便是前日清风山抢掳下我的贼头”;第三十六回李俊说“这囚徒莫不是黑矮肥胖的人”;第三十七回张横说“却是鸟两个公人,解一个黑矮囚徒”;第三十八回戴宗说“你这矮黑杀才,倚仗谁的势要,不送常例钱来与我”;第三十九回酒保说“面颊上有两行金印,多管是牢城营内人。生得黑矮肥胖”;第六十八回宋江自己说“宋江身材黑矮,貌拙才疏”;第八十一回燕青说“前番来的那个黑矮身材,为头坐的,正是呼保义宋江”。从这十几个例子看来,宋江确确实实是一个“矮子”。而王矮虎除了小说文本说他为“五短身材”外,小说没有一处说他“矮”。所以如果梁山好汉如果选最矮的人,应该是宋江而不是王英。[2]
所以宋江是一个与武大郎、王英身材相仿的人。容与堂本以韵文形式说宋江“身躯六尺”,并不恰当,只是套语而已,不必当真,否则“六尺”与多次提到的“矮”就有矛盾。
三个男人都是矮的,那么三个女人都是高女人吗?事实上,对于阎婆惜、潘金莲、扈三娘的身高均没有明显表示。但是在读者的心目中这些男女已经是矮丈夫与高女人的形象了。如明代容与堂刻本《又论〈水浒传〉文字》中说:“如以一丈青配合王矮虎,王定六追随郁保四,一长一短,一肥一瘦。”,[3]其实《水浒传》中并无只字提到扈三娘的身高。或许扈三娘在普通大众中并不很高,但是比起王矮虎来说成高女人似乎并不错。在冯骥才先生《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高女人身高为一米七五,并不算很高,而她的丈夫却有绰号“武大郎”,两者在一起,称为高女人与矮丈夫并不错。本文所说的高矮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所说。这三个女人未必很高,但比她们的丈夫高多了,所以称高女人。
那么《水浒传》的作者为什么要把三个美丽而又高挑的女人嫁给三个矮个子的男人呢?深谙人情物理的作者在这三对男女身上寄寓了什么样的思想呢?我们来对此进行分析,会发现在这三对男女身上有些规律性的东西。
潘金莲、阎婆惜与扈三娘
以往人们只注意到潘金莲、阎婆惜与潘巧云这三位由通奸而被虐杀的女性,[1]这是有道理的,然而除了这三位女性外,潘金莲、阎婆惜与扈三娘也是非常值得一比的女性。钱钟书先生在《读〈拉奥孔〉》说:“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它们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全不合,不能相比;两者全不分,无须相比。”[4](P44)潘金莲、阎婆惜与扈三娘这三位正好在似与不似之间,我们从她们身上会看出女人在《水浒传》中的思想与感情及地位来。下面从几个方面谈她们的相同与不同。
她们都长得非常漂亮,所以她们三位出场时,小说不厌其烦地用诗句来赞扬她们的美貌,她们可以称得上是《水浒传》中的三大美人。她们都嫁了一个身材矮小、长相猥琐的男人。武大郎就不用说了,王英“形貌峥嵘”,绝非美男,加之身材矮小,连一般人也说不上。而宋江也是又矮又黑又肥胖,从这一点上来说,都是遇人不淑。《眉庐丛话》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清季某相国侏儒眇小,貌绝不扬。少时作《春城无处不飞花》赋,香艳绝伦。某闺秀夙通词翰,见而爱之。晨夕雒诵不去口,示意父母,非作赋人不嫁。时相国犹未娶,属蹇修附茑萝焉,及却扇初见,乃大失望,问相国曰:“《春城无处不飞花赋》,汝所作乎?”背影回灯,嘤嘤啜泣不已。不数月,竟抑郁以殁。此则以貌取人。顿改初心,适成儿女子之见而已。[5](P112)
这可见一个矮丈夫尽管有才还是让女人多么伤心!这三位如花似玉的高女人嫁给了这三位矮丈夫真是非常不幸的事情!
除此之外,这三位女人一生中都至少有两个男人。潘金莲有武大郎与西门庆;阎婆惜有宋江与张三;扈三娘有祝彪与王矮虎。不过从另一个方面上看,她们的男人数量又是不一样的。
作为市井女子的潘金莲生命中与三位男性有关。张大户虽然追求过她,但她断然拒绝了,所以张大户与潘金莲并无多大关系。潘氏并不爱武大郎,但是武大郎是她的丈夫,法律上的男人,武大郎是她的第一个男人。潘金莲看到武松魁梧的身材就非常爱慕武松了,武松是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西门庆是潘金莲生命中的第三个男人,也是给潘金莲带来“欢乐”的男人,无论是从物质还是从肉体上。
小家碧玉的阎婆惜生命中有两个男人。一个是法律上的丈夫宋江,但是她不喜欢宋江。这与“宋江是个好汉,只爱学使枪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这阎婆惜水也似后生,况兼十八九岁,正在妙龄之际,因此宋江不中那婆娘意”有关,但也与宋江黑矮有关,虽然在小说中并无明确表示,但揆之人情,不难得出此结论。阎氏的情夫张文远(又叫张三)“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正好与宋江产生明显对照。阎婆惜与张文远打得火热,张文远是她生命中第二个男人。
大家闺秀的扈三娘生命中只有一个男人,就是“五短身材”的王矮虎,王矮虎本领低微,在与扈三娘交手时被她生擒,此人贪财好色,长相人品均是梁山好汉中最差者之一。至于扈三娘的未婚夫祝彪,他们两个人虽然有婚姻之约,但是可以想见,他们其实并没有见过对方,因为古代讲究男女授受不亲。既然没有见面就无所谓感情了。所以扈三娘有未婚夫只是一个虚名而已,更不用说发生关系了。
这样扈三娘有一个男人,阎婆惜有两个男人,潘金莲有三个男人,这并不是简单的数字组合与游戏,从一到三演绎了“贞女”到“淫妇”的过程,也提示出女性活力的依次增强,这三个女性就像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同族元素一样,是按规律变化的,它其实反映出这三个不同的女性的性格、家庭背景与结局等,下面就详细分析之。
在这三个女性中,扈三娘是一个贞女,也是一个性活力不大的女人,她虽然有未婚夫但是从来没有见过面。她出身于富裕家庭,她的父亲是扈家村的扈太公,也就是一村之主,社会地位高,有自己的军队,在当时属于上层阶级,所以扈三娘的家教应该是非常良好与严格的,她是一个大家闺秀。可以想像,她除了必要的军事活动一般是不出门的,所以也不会见到其他男子。后来宋江把她嫁给王矮虎。关于她嫁给王矮虎什么心情,容与堂没有涉及。不过在其他本子中,大体情况是这样的,扈三娘认了宋江之父宋太公为义父,这样宋江就成了她的义兄,宋江把她嫁给了王矮虎。“一丈青见宋江义气深重,推却不得”,这样就成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可见扈三娘是有三从四德的淑女。
不论哪个版本,她都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幅逆来顺受的样子。恩格斯认为,“在整个古代,婚姻都是由父母为当事人缔结的,当事人则安心顺从。古代所仅有的那一点夫妇之爱,并不是主观的爱好,而是客观的义务;不是婚姻的基础,而是婚姻的附加物感 ”,[6](P80)扈三娘的婚姻就证明了这一点,她是一个温顺的贞女形像。按常理推之,她的心中一定是不甘的,这个不必怀疑。
与扈氏相比,阎婆惜无疑是一个淫妇,不过她其实是一个用情极专的“淫妇”。她除了张文远外不再勾引其他男人,这一点她不像潘金莲。阎婆惜是一个小家碧玉。她家有三口,父亲母亲和她。王婆这样介绍她说“嫡亲三口儿,夫主阎公,有个女儿婆惜。他那阎公,平昔是个好唱的人,自小教得他那女儿婆惜,也会唱诸般耍令。年方一十八岁,颇有些颜色”,这样的家庭使她见识了社会风尘,因此她懂得吟风嘲月。她是一个接触社会较多的小家碧玉,因此当她不满意宋江时,她会与张三打成一片。笔者认为,《水浒传》中只有阎婆惜与张三的爱情可称得上“现代的性爱”,婆惜也算得上一个至情女子,她最大的人生理想是与张三过日子。
而潘金莲是一个“淫妇”,她先被嫁给武大郎,后勾引武松未遂,又与西门庆私通,是一个彻底的“荡妇”,“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爱偷汉子”。这个中原因也要从潘金莲的身世谈起。潘金莲既不是大家闺秀也不是小家碧玉,她只是市井女子。她从很小就给人家做使女,这一点她就比不上阎婆惜,因为阎氏的母亲没有穷到把自己的女儿给人家做丫头,甚至过房给别人都不可以。在做使女时受到家主的性骚扰,不从,当时潘金莲未必不想到嫁个好人一心一意过日子,结果被嫁给了武大郎。潘金莲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市井女子,三从四德的束缚在她身上几乎没有。所以她敢于勾引小叔,敢与浮浪弟子嘲戏,敢于与西门庆通奸。潘氏与阎氏还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潘氏在男女关系上更主动一些,如她追武松。
潘金莲敢恨敢爱。她恨觊觎她美貌的张大户,她没有同意,报告了主人婆,“那个大户以此记恨于心,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她也恨武大郎,这个不懂风情又不能给她带来欢乐的丈夫,最后毒死了武大郎,这是她“恨”到了极点。她敢爱,爱上了武松,这不但是法律不允许的,而且有悖伦理道德——武松是她的小叔子,她也曾经说过“长嫂为母”,但她都可以不管;她与西门庆打得火热并为之一往情深,她也爱西门庆。可以说,潘金莲是追求性的女子,全身充满了野性。
阎婆惜敢爱不敢恨。与潘金莲不一样,阎氏有一个妈妈,(潘金莲亦有妈妈但是没出现),所以她在做事时就多了一层思考。阎氏不爱宋江,但是也不恨宋江,因为她家的衣食住行都依赖着宋江,而且阎氏一家在危难之处时宋江帮助了她们。因此在情理上她不恨宋江。我们说她不敢恨宋江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当她发现宋江私通梁山时,她最安全的办法是装作不知道,第二天到官府检举,这样绝对置宋江于死地,还会得到赏钱,如同卢俊义的娘子揭发卢俊义一样。但她没有这样做,她竟然想不到宋江会杀她,这是因为她根本没有想到去杀害宋江。
而扈三娘不敢爱也不敢恨。她不像以后说岳、说唐小说中的女将在战场上遇见自己可意的男人就会临阵结拜为夫妻,如穆桂英之与杨宗保。对于扈三娘所偶非人读者都为她洒一把同情之泪。而更重要的是,她的全家都被梁山杀了她还嫁给了梁山上的人!
从以上分析可知,社会地位及生活环境基本上决定了这三位女性语言行动。随着社会地位的增高,她们的行动也越来越谨慎,“性质”也由淫妇渐渐过度到贞妇。从遇人不淑来看,可以说三个女人都是红颜薄命。而这三个女性都是美的,而最出类拔萃的女人当然应该是扈三娘,从这种意义上说,扈氏更是红颜薄命。然而让人惊奇是的最红颜薄命的扈三娘却得以善终。其他女人却比她死得早。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市井女子的潘金莲可以杀死自己的老公;小家碧玉的阎婆惜却被老公杀死,而大家闺秀的扈三娘却与自己老公相安无事。这表明,一个女子只有做一个三从四德的温顺的女子才能容于封建社会。但是扈三娘虽然长寿,但从生命的质量上看未必比前两个女子高,舒婷《神女峰》说过:“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7](P71)
武大郎、王矮虎与宋江
这三个人似乎不可以相提并论。不过因为他们都很矮,又都有一个高妻子,而且他们的妻子都是被“送”给的。张大户无偿送给武大郎潘金莲;梁山好汉送给王矮虎扈三娘;阎婆送给宋江自己的女儿婆惜,所以就有了比较的可能。
武大郎是个市井细民,他与郓哥、唐牛、李小二一样,在小说中处于生活的最低层,是一个受屈辱的对象。他每天不但担负着生活的压力还承受着社会上的侮辱,“近来取得一个老小,清河县人不怯气,都来相欺负”,还要受到妻子潘金莲的辱骂。他娶得潘金莲也是被张大户硬硬塞给他的,也就是“被娶”;他娶了个“使女”,因为他长相不好、家境贫寒,所以他对妻子一忍再忍,甚至能容忍被戴绿帽子,在被“奸夫”西门庆踢伤后还妄想与妻子重归于好。“你若肯可怜我,早早伏侍我好了,他归来时,我都不提”。但是这个善良的人后来被杀死了。他的一生只有一个女人,还被这个女人杀死了。
王矮虎是个“土匪”,在《水浒传》中不少土匪是抢女人的,如生铁佛,周通、飞天蜈蚣王道人、宋刚,他们处于性饥渴的状态,不过他们有勇力所以能抢女人。王矮虎见刘高的妻子就要搂着求欢,虽说与他天性风流的有关,但与他缺少女人也有关。他出身贫寒,但是性格比较悍勇,“原是车家出身,为因半路里见财起意,就势劫了客人,事发到官,越狱走了”,萨孟武先生《小霸王劫婚与中国社会之“性”的缺点》说:“中国人在经济上若是落伍者,在性欲上就沦为失败者。食色的问题不能解决,已经可使人们铤而走险,如果色的问题再不能解决,而其结果将更不堪设想。”“他们变成暴民之后,不但‘饥荒’可以解决,便是‘色荒”也可以解决。看吧!小霸王周通不是因为做了山上大王,竟然有同桃花村刘小姐订婚的资格么?”[8](P52)王矮虎一生应该抢过不少的女人。
宋江是个富有的地主。他不缺少的就是钱,他仗义疏财,缺少钱是万万办不到的,他拥有充足的性资源。宋江虽然表面不喜欢女人,但他身边却有充足的性资源。李逵所说:
李逵道:“哥哥你说甚么鸟闲话!山寨里都是你手下的人,护你的多,那里不藏过了!我当初敬你是个不贪色欲的好汉,你原来是酒色之徒。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
李大哥所言极为有理,确是洞察了宋江心理的诛心之论。再如宋江在听到阎婆惜的风言风语后,如此想到:“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他若无心恋我,我没来由惹气做甚么?我只不上门便了。”宋江如此想固然有他不近女色的一面,其实更重要的是,至少父母还要为他匹配一个,他喜欢谁就是谁,还在乎一个阎婆惜吗?
在《水浒传》中宋江是拿女性最不当人看的人。他乱点鸳鸯谱,把花荣的妹子嫁给秦明,这是老夫少妻就不用说了。他还把美貌的扈三娘嫁给丑陋的王矮虎,其实很多人都猜测,宋江之所以嫁扈三娘于王矮虎很可能是宋江向扈三娘求婚不成而像张大户向潘金莲求家一样,把扈三娘嫁给了更为丑陋的人作为报复。小说中曾这样写宋江处理扈三娘:
先教将一丈青过来,唤二十个老成的小喽罗,着四个头目,骑四匹快马,把一丈青拴了双手,也骑一匹马。“连夜与我送上梁山泊去,交与我父亲宋太公收管,便来回话。待我回山寨,自有发落。”众头领都只道宋江自要这个女子,尽皆小心送去。就把一辆车儿教欧鹏上山去将息。
宋江不但杀了婆惜,还授意燕顺杀了刘高之妻。我们这样说是有理由的。王矮虎与燕顺一起占山为王,两人无疑都了解各自的性格脾气,而且设想王矮虎这样抢女人在以前也一定没有少做过。由桃花山上李忠帮周通抢老婆,可推测燕顺就是不帮助王英抢老婆至少也不会反对。难道燕顺不知王矮虎的性格?燕顺杀了刘高之妻,“王矮虎见砍了这妇人,心中大怒,夺过一把朴刀,便要和燕顺交并,宋江等起身来劝住,”看来王矮虎是真的生气了,我想,如果没有宋江的授意,燕顺不会为了一个女人而伤了他们之间的和气的。第一次刘高的妻子被抢上山时,燕顺本来不想管此事,也是看着宋江的面子才管的,“燕顺见宋江坚意要救这妇人,因此不顾王矮虎肯与不肯,燕顺喝令轿夫抬了去”,退一步说就是宋江没有向燕顺明确授意,而燕顺杀刘高之妻也是为了取悦宋江,一句话,刘高之妻的死与宋江是有关系的。
宋江作为一个地主阶级的一员,他有条件占有许多女人,所以他能杀女人;而下层中比较强悍的王矮虎他只能碰到什么样的女人就占有什么样的女人,他不杀女人;而最底层的武大郎如果不是靠着运气断不会有女人,结果他被女人杀了。
这三对高妻子与矮丈夫在人生与社会的天平上是不平等的。这表明社会不变,高女人永远将被矮丈夫所控制。古今常说“巧妻常伴拙夫眠”,“鲜花插在牛粪上”,让人惊讶的是,在古代“巧妻”、“鲜花”常常被“拙夫”、“牛粪”迫害致死!
而我们再来看看冯骥才先生《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我想冯先生在构思这篇文章时多少是受了武大郎与潘金莲故事的启发的,因为在他的小说中就提到了“武大郎”,在冯先生的小说中,高女人与矮丈夫基于共同的理想,相互爱恋与尊重,在顺境与逆境相濡以沫,他们是真正的神仙伴侣。他们已经完全超越了形体上、可视的“高”与“矮”,他们似乎在向人们宣布:真正的爱情是不分高矮的!也只有把人当成人的社会才是产生真正爱情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M].上海文学,1982(5).
[2]刘洪强. 王矮虎是怎样变矮的[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3]施耐庵.水浒传[M].上海人民出版社影印明容与堂本,1973,下引本书不出注.
[4]钱钟书.七缀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2.
[5]况周颐.眉庐丛话[M].民国笔记小说大观(第一辑),太原:太原古籍出版社,1995.
[6]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阎月君.朦胧诗选[M].长春: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
[8]萨孟武.《水浒传与中国社会[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

[1]写这三位女性比较的文章除了大量的本科及硕士论文外,就中国知网上检索就有近20篇是直接关于这三位女性的。如李真瑜先生《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水浒传〉女性形象小议》;梁海《从〈水浒传〉中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的形象塑造来谈施耐庵创作的矛盾心态 》;张家国《在“淫妇”的周围——以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的被杀事件为背景的文本解读 》等论文。


  http://www.mqxs.com/thread-8604-1-1.html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李程公子
(栗城恭子)

河池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760
帖子 5735
编号 80353
注册 2006-8-26
来自 废柴世家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3-1-18 12: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排版看得真费劲,去找原文来看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妖仙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71
编号 363569
注册 2010-3-3


发表于 2013-1-23 20: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扈三娘之所以嫁给王矮虎其实原因很简单,杂剧《王矮虎大闹东平府》中一丈青已经是王矮虎的老婆了,当然那时王矮虎武功并不差。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7 02:4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982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