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古往今来,任何人物想要成事,都少不了身边文臣武将得鼎力相助。这个对三国初期的曹操尤其如此。 比起雄踞河北的袁绍,坐拥江南的孙策兄弟,天下无双的吕布,汉室宗亲的刘表来说, 曹操这个宦官之子身处四战之地,稍有疏忽就会是全军覆没。 但是就是凭着其过人的用人能力,曹操成功的粘合了不同势力的人才为其所用。杀吕布于下邳,灭袁术于寿春,降刘表张秀于荆宛,败袁绍于官渡,威孙氏于江南。终于统一中国北方。 但是其亲疏分明,重才不重德的用人方式也直接导致了曹氏政权被司马政权所取代的恶果. 这里我以三国演义为线索,着重分析一下曹氏集团的人员构成,其反映出的曹操用人方略,以及到后期此种用人方略产生的结果。
与刘备运用感情(哭)和孙权强调裙带(陆逊是孙策的女婿;周瑜的老婆是孙策的老婆的妹妹。。。)人才招揽法不同。曹操更注重实利方面的驱动。 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 不管出身贵贱,也不计较与自己是否亲疏,不问历史上有何污点,也不在乎是骂自己,还是捧自己,只要有本事、有作为,便千方百计争取过来,利用起来,兼容并蓄,不拘一格。当然,这也是曹操自身条件所限,他并不是刘备那样有汉室宗亲的名分,也没有孙氏与名门大族联姻的机会。 但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如此曹操大胆的用人方式,也打破了汉朝士族世袭当官的垄断地位(最典型的有袁家的四世三公)。 从而吸引了一大批有野心有才能的人物,(曹操集团主力谋士之一的荀彧干脆是从袁绍那里跑过来的)使得曹氏集团很快出现了文有谋臣、武有猛将、翼卫左右、共同图起的局面。
但是这种用人方式也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人才驳杂不纯,安全稳定性是大问题。 这里面曹操第二种用人策略就呼之欲出。即不拘一格用人是针对文官而言。毕竟文官手无缚鸡之力,善用其奇计可改变战争胜负,但是若要谋反,无兵权则不能成事。 到了武将则又是一套。可以说,兵权方面曹操是任人唯亲的。每次出征,主将必是曹姓。但凡战败,无论是败于博望坡的夏侯敦还是九日失潼关的曹洪,曹操都未特意处罚。而外姓除了部分极有才能的大将或者亲信以外,基本是战败就斩,或者被送去当炮灰。 即使忠勇如张辽任主将守合肥,曹操也会安排于其不合的部将李典,乐进去牵制其兵权(后两者都是早期和曹操起兵的老将,而张辽则是吕布降将,安排张辽主将,两人副将则必引起三人不和)此外,曹操对异姓武将内部的矛盾也没有特别制止。甚至有意挑拨。 例如,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中,曹操“分武官为两队:曹氏宗族俱穿红,其余将士俱穿绿:各带雕弓长箭,跨鞍勒马,听候指挥。”如果作为团结集团考虑,这种故意分亲疏比试的方法是几乎不可能被采用的。因为这是一个逻辑悖论。外姓将领既要显示自己的才能(否则下次战败被斩得就是自己了)的同时还要给曹氏嫡系将领面子(谁知道下次打仗你的主将不是你射败的曹氏宗亲?)如果是文官集团,那么还可能勾心斗角的谦让一下。 而斗大字不识几箩筐的武将来说,那麻烦就大了。 而演义也正是这样表述的:“号令方下,红袍队中,一个少年将军骤马而出,众视之,乃曹休也”– 曹氏宗族因为是嫡系,丝毫不谦让外人。 自然引起了外姓将领不满。 于是作为新投靠曹操,急于表现自己文聘马上出战也不足为奇。随即双方矛盾全面升级,曹洪(曹氏宗族),张郃(袁绍降将),夏侯渊(曹氏宗族),徐晃(杨奉降将)纷纷出手表现,为自己一方夺面子。 但是当徐晃拿到锦袍以后,事件突然横生,许诸拦住了徐晃并要抢夺奖品。这里面实际上也牵扯外姓将军自身的矛盾。因为两人曾在杨奉阻挠曹操迁都时互为对手五十余合不分胜败。(见第十四回) 虽然后来徐晃投靠曹操,但是许诸一直是曹操的亲卫队长,虽然是外姓但是与曹氏宗族无异甚至更亲(见第六十六回)。因此两人“揪住厮打。操急使人解开。那领锦袍已是扯得粉碎。操令二人都上台。徐晃睁眉怒目,许褚切齿咬牙,各有相斗之意。” 但是曹操并没有和解两人,而是“笑曰:“孤特视公等之勇耳。岂惜一锦袍哉?”便教诸将尽都上台,各赐蜀锦一匹,诸将各各称谢。操命各依位次而坐。”因此可以说,这种武将内部的嫡系对旁系,后降系对先投系的矛盾是曹操有意挑起的。这样用人好处有:一,战斗时候旁系武将间会争功,以证明自身是有用之躯。 二,武将间有矛盾可以互相监视不至于两人关系过好,要投降也就一起投了。(比如说官渡之战中张郃,高览的集体投降)纵观整个三国演义,曹操的这个武将应用原则在他的时期是非常成功的。 曹操军几乎没有向对方的成建制投降。反而收编了大量的降军为自身所用。 由于曹操自身的魅力和凝聚力,以及相互的内部矛盾,外姓降将也是尽力而为,为曹操夺取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人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曹操的用人方式虽然有效,但是有三个重要前提:一。主公自身能够利用属下的矛盾的才干以及粘合各方势力的魅力。 二。外姓文官绝对不能掌握武力,培植自身势力。 三,曹姓势力武将能和外姓武将相抗衡。 要知道,曹操不靠感情,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做法吸引的不只是贤人,也有相当数量的各种野心家。一旦让有野心的文臣掌握了军权,并收武将为自身所用,那么曹氏的灭亡也就在眼前了。 后来事态发展也是如此。 虽然魏国在曹操逝世后仍延续了数十年之久,但是其辅政班底一直是以曹操时期人才为基础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曹操去世之后,无论是曹丕还是曹睿,都采取更感化而不是功利的方式招揽/挽留人才,甚至在曹睿去世的时候,还“执司马懿之手曰:“昔刘玄德在白帝城病危,以幼子刘禅托孤于诸葛孔明,孔明因此竭尽忠诚,至死方休:偏邦尚然如此,何况大国乎?朕幼子曹芳,年才八岁,不堪掌理社稷。幸太尉及宗兄元勋旧臣,竭力相辅,无负朕心!”又唤芳曰:“仲达与朕一体,尔宜敬礼之。”遂命懿携芳近前。芳抱懿颈不放。睿曰:“太尉勿忘幼子今日相恋之情!”(第一百十六回)。 可惜的是,曹操使用的人才库已经给魏国的未来打下了基调。 这不是才能和曹操相差甚远的子孙通过学习刘备的拖孤能改变的。
随着和曹操能力相类的曹丕,尤其是曹睿的早亡,年仅七岁的曹芳失去了控制曹操老臣的条件一。而不幸的是,曹氏宗族任命的核心掌兵者曹爽,是一个优柔寡断之人。(一百一十七回) 也丧失了控制曹操老臣的条件三。 因此,当司马懿通过兵变杀掉曹爽的时候,曹操苦心建立的势力也就彻底的为更能集权的司马氏所取代了。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无论是司马懿杀曹爽还是后来的司马昭废曹芳,甚至是曹髦被杀,都没有一个外姓将领来救。甚至同姓的夏侯霸听到司马懿杀曹爽的消息,马上跑到了对打了十几年的蜀国而不是想联合各地回兵勤王,恢复正统。(可见曹姓在外姓将领里的不得人心)这也算是曹操当年用人政策的一个报应吧(废曹芳曹氏果报)。
[ 本帖最后由 Oskarlre 于 2009-10-6 10:5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