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两部“东汉演义”的特徵., 东汉系列说部的主要源流
性别:男-离线 尹一朋
(尹一朋)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6
编号 328906
注册 2009-6-22


两部“东汉演义”的特徵.

———— 东汉系列说部的主要源流

关于后汉光武刘秀灭莽兴汉题材的传统戏曲、曲艺,想必对关心传统文化、喜欢听书、看戏的朋友们来说,也算比较熟悉的题材,剧目曲目书目颇为丰富。而且民俗传奇以及笔记等本就有不少绿林赤眉铜马起义、光武帝及其将领的故事。而且还有不少典故:糟糠之妻、昆阳大战、绿林好汉、推心置腹、投笔从戎、老当益壮、禁锢善类、飞扬跋扈、强项令、铜马帝、“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马革裹尸、大器晚成、云台廿八宿。【至于旧时代产生的‘吴汉杀妻’戏剧、故事,所宣扬的封建思想和残忍行为很令我反感,不在我列举典故之列】

     有关东汉故事的评书很精彩,还出现了讲东汉的名家。其实较为系统全面的说东汉刘秀的曲艺书部,应该说主要来源于明代谢诏的讲史小说《东汉演义》(东汉十二帝演义),故事情节很热闹,不拘泥于《后汉书》、《续汉书》等史籍所载,语言通俗浅显、引人入胜。武科场夺魁、神牛突围、岑彭归汉等具有浓厚的传奇神奇色彩的故事都在此书中出现了。姚期、邓禹、吴汉、马武等人物形象给人印象颇深。戏曲对一些具体的故事段子更有发展,比如有名的《草桥关》、《取洛阳》、《打金砖》。《上天台》的刘秀因为忠奸不分被马武等冤魂惊死,这样的突破封建伦理思想的剧目的确在旧时代很少见。

     实际上,还有个《东汉演义》往往容易被忽略,那就是清人清远道人的《东汉演义》。此版本《东汉演义》主要依据是史书记载,所以这部历史演义比较符合史实(冯梦龙《新列国志传》,即《东周列国志》也是具备这样特徵).而故事情节肯定有没有谢诏的版本的瑰丽、想像色彩。但故事比较全面,记叙完整。这里的“姚期”也按照史书记载改成了“铫期”.

     冯梦龙根据熊锺谷(熊大木)《全汉志传》校订编纂的《两汉演义》(两汉志传),是比较通俗的讲述东汉西汉历史故事的文学作品,不过比起冯先生的《新列国志传》【即《东周列国志》】《新平妖传》(增补罗贯中《北宋三遂平妖传》)、‘三言’、‘二拍’······此书似乎不是很引人注目。




[ 本帖最后由 尹一朋 于 2009-8-11 01:31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4 22:5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09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