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钧道人药丸再考
鸿钧的小药丸也许大有来头。
首先,鸿钧道人并非正统道教神明,一般认为封神演义是其最早出处。
书中的鸿钧作为作者原创角色,也作为“玄门都领袖”,地位自然凌驾于其弟子元始天尊、老子和通天之上,但实际上,鸿钧等于取代了传统主流道教中元始天尊的至尊地位---换句话说,鸿钧道人的地位不妨被我们看作是一个升级版的元始天尊。
浮黎元始天尊(即元始天王)是元始天尊的前身,即大盘古氏。
按照大爆炸宇宙说,宇宙产生于一个奇点,而按照道教的说法,宇宙同样产生于一个“奇点”。〈〈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载:
甫时元始天王以大洞高上混沌太无元天宝玉皇之炁,结一宝珠,命之曰苍胡颉,曰:吾以此宝珠从道妙一,善贷生根,孕玄分元,诞始传真,化生诸天,凝成万炁,大哉至宝,惟我独存。
道经里对这个所谓“苍胡颉”宝珠的设定,与宇宙奇点何其相似?
〈〈灵宝度人经〉〉亦载:
。。。於是元始内发心光,外飞神气,上出泥丸,火光煇燿,遍於十方天界。然后收光返照,归本聚气,变成宝珠,状若露圆,去地亿数万丈。
元始天尊即以五明宝扇,指东南维,天光焕赫,照燿太空。天人随扇所指,仰视神化,见一宝山高耸玉虚,广大难量,
睹空玄之中,光煇遍溢,碧玉游宫,郁蔼台殿,万圣千真,栖息其间,往来云霞,骖驾龙虎,遥瞩须眉,仰观如画,明逾日轮,熠燿上下,金刚之气,园绕维正,作二十四种殊绝异色,出没显晦,金青焕丽,莹等月珠。
於是元始化光,自眉间出,腾惧万方,分身入於光中,各有元始圣像。然后光明复入眉间,聚成圆珠,大若乾坤,普照天地,化形无体,变象自然,虚空天界,尽入圆珠中。天人仰看,惟见万身元始,万天帝君,勃勃从珠口中入。
。。。於是元始手挽碧落长缕之霞,盘屈宝掌,圆如碧珠,光明透彻十方世界,碧落空歌,无外之事,若近眉睫,俯窥傍瞩,如净瑠璃。先示法筵,次示大众,瞻仰未久,忽然之间,掷於空中,去地九劫,大如飞星。元始登引,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直人,十方无极,碧落空歌,至真大神,无鞅数众,俱入飞星妙光之中,一切天人,无不登入。神光晃粲,外者见内,内者见外,上者若附,下者若仰,表裹洞鉴,不知所由,内外成观,湛然同体,切处一光,空歌自鸣,碧霞郁密,神风锵锵,十方玉城,融丽齐等,无鞅天人,不知所在。元始即於妙宝光聚之中,说此碧落空歌,是出世道,是长生法,是大化源,是玄妙宗。
一沙一世界也好,一身一宇宙也罢,总之,把这颗宝珠看做道门的终极法宝,大抵是错不到哪去的。
封神演义里那句经典的“米粒之珠,也放光毫”,其实指的就是这颗苍胡颉宝珠。
正是:
一元之始,万道之宗,郁罗萧台,玉山上京,处上极无上大罗之境,檀炽钧音,苍胡颉宝总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建立三才,开张万范,凝三炁而结为三境,初肇天根,命九宸而位列九霄,总司雷令,大悲大愿,大圣大慈,虚无自然元始天尊。
由此推论:
一、封神演义中的鸿钧道人是升级版的元始天尊,实际上等同于浮黎元始天尊。
二、鸿钧道人的小药丸原形,有可能来自(浮黎)元始天尊的苍胡颉宝珠。
三、苍胡颉宝珠实际相当于宇宙产生的那个奇点。
结论:老许有可能是以苍胡颉宝珠作为鸿钧药丸的原形。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区区一颗药丸居然可以随时致三位教主圣人于死地---如果药丸真的是苍胡颉级别的东西,那就是蕴藏着一个宇宙的“定时炸弹”,能杀死教主圣人自然也就毫不奇怪了。
说到这里,电视剧新封神榜里对鸿钧药丸的描述恐怕是歪打正着了:新封里鸿钧让三个徒弟服下药丸后,告诉他们“一旦改了念头,药丸就会爆炸”,如果从苍胡颉的角度看,这种改编也就不那么可笑了,相反还颇具匠心---宇宙大爆炸嘛,笑
这正是:
此丹炼就有玄功,因你三人各自攻。
若有先将念头改,腹中丹发即时薨(轰)!!!”
图中元始右手所持即苍胡颉宝珠 :
图片附件:
1.jpg (2009-3-14 03:49, 93.86 K)
图片附件:
2.jpg (2009-3-14 03:49, 82.24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