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西游记》寓意——打造和谐人生 作者 王丕增
性别:未知-离线 王丕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288428
注册 2008-7-25


发表于 2008-7-26 02: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寓意——打造和谐人生 作者 王丕增

85回:“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23回:这回书,盖言取经之道,不离了一身务本之道也。
西游记如同一大块多面体钻石,从不同角度上看,它都光彩夺目。
本文从儒家的中庸大道、《大学》修身之道出发来分析《西游记》寓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王丕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288428
注册 2008-7-25


发表于 2008-7-26 03: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寓意——打造和谐人生 作者 王丕增

0、《西游记》第一回开篇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解释:‘覆载群生’,即‘天覆地载群生’:
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覆盖群生,呵护群生;大地养育群生。
‘仰至仁’:天地之所以能做到‘覆载群生’,仰仗的是‘至仁’。
所谓至仁,就是尽可能地保障群生和谐地生存。
发明万物皆成善:
适应自然环境的众多生物,得以生存,即得到了善果;不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就被淘汰了。这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俗称造化,现代用语叫做进化。
造化会元功:
《西游记》第一回写道:
盖闻天地之数,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
可见会、元,是度量天地漫长变化的计量天数的单位。
‘造化会元功’,就是在数以亿万年计的十分漫长的进程中,大自然的进化功绩。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欲知大自然之所以能得到这样的的进化功绩吗?请看西游释厄传。
大自然之所以能得到这样的的进化功绩,就是因为在这个进化过程中,避免消除了各种危厄,大自然的运行正符合天理。
这个天理,就是至仁和善。何谓至仁,就是尽可能地保障群生和谐地生存;何为善?善就是执中庸。
《西游释厄传》就是《西游记》。其内容就是讲,人的一生中,可能遇到那些危厄,怎样做才能避免危厄。
《西游记》作者写这首开篇诗的目的,就是警告读者:
人,立身于天地之间,必须遵循天理,否则必将有被淘汰的危厄。
《西游记》中所讲的妖魔鬼怪,就是解释道德人生中可能发生的多多危厄。
消灭这些妖魔鬼怪就是避免了这些危厄。
这就是《西游记》的主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mony007
(Eym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29
编号 287111
注册 2008-7-17
来自 广东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8-7-26 10: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王丕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288428
注册 2008-7-25


发表于 2008-7-26 13:5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寓意——打造和谐人生 作者 王丕增

1、        唐僧师徒的寓意
仔细分析西游记的故事内容,可以发现: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分别代表修身人的意识、心灵、情(欲)、性和意念 。
果真如此吗?先请看下面两个例证:
第19回诗:‘意马 胸头休放荡,心猿 乖劣莫教嚎’。
意马:白龙马的寓意为意念,俗称念头。人的念头如跑马。
心猿:孙悟空(猿)的寓意为人的心灵。
第50回标题:情乱 性从因爱欲,神昏 心动遇魔头。
本回的故事内容是:
悟空外出化斋。唐僧、猪八戒和沙僧遇上了魔头设置的专门用来捉人的三件魔背心。
八戒不听唐僧的劝告,为了暖一暖身子,乱来,穿了一件魔背心;沙僧随从猪八戒之后,也穿了一件。
结果,猪八戒和沙僧被背心捆绑住;唐僧、猪八戒和沙僧全被魔头捉住。
下面把故事内容与本回的标题对照来分析:
情乱:八戒乱来,穿了魔头设置的专门用来捉人的背心。这表明猪八戒的寓意为情。
性从:沙僧随从猪八戒之后,也穿了一件。这表明沙僧的寓意为性。
神昏:唐僧昏,未严加制止猪八戒和沙僧的行为。这表明唐僧为神,意识之神,即意识。
心动:故事中讲,悟空外出化斋时,竟然偷拿了在路旁居住的一位老人家的米饭。
这是心不正,心动。即悟空的寓意为心。
很明显,这些内容是《西游记》作者对唐僧师徒寓意的明确暗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王丕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288428
注册 2008-7-25


发表于 2008-7-27 02: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寓意——打造和谐人生 作者 王丕增

2、        孙悟空的寓意真地为心吗?
让我们再看下面一些与此有关的旁证。
第一回所写的是‘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即,孙悟空的出世。
以现代遗传学的理论来看,灵根就是遗传基因。
所写的灵根,就是人的心灵。
孙悟空所所用的武器是如意金箍棒。
如意金箍棒是什么?
50回末,书中写道:
金箍棒被妖精夺去,孙悟空失去主张。
看!如意金箍棒原来是人心的主张。
51回首:无主杖(张)……怎兴隆。
寓意分析:
一个人若心中没有主张,怎么能做好一个人,怎么能做好一件事。
第3回写道:
金箍棒,是能确定天河的底的‘神珍铁’;金箍棒,是定江海浅深的定子。
寓意分析:
这是说,心中有主张,办事心有底;心有主张,办事知深浅。
悟空用的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
寓意:所主张之事可大可小。
第七回诗中写道:
一点灵光彻太虚,
那条拄杖亦如之:
或长或短随人用,
横竖横排任卷舒。
那条拄杖说的就是如意金箍棒。拄杖是主张的谐音词,就是主张。
寓意分析:
这句诗说明,心中的主张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思维,心理灵光。
七十二变是什么?
寓意分析:
七十二是表多之数。
悟空的寓意是人的心灵。人心多变,但不能乱变,要随机应变。
第二回说,要为躲避雷、火、风三灾而变。
就是说,做人,要应时,应事,适当地变化自己的策略。
所以,七十二就是人心随机应变。
第六回:孙悟空与二郎神斗变化。
其寓意是人心与地方恶势力斗心术(随机应变)。
筋斗云是什么?
悟空从菩提祖师那里学会了驾筋斗云,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
寓意分析:
人心的思路很广,想到哪里,就到哪里,何止十万八千里。
所以,悟空的筋斗云就是人心的思路。
第100回:孙悟空修成斗战胜佛。
斗战胜佛的寓意:
‘斗战修心’有成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王丕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288428
注册 2008-7-25


发表于 2008-7-28 01: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寓意——打造和谐人生 作者 王丕增

3、猪八戒的寓意真地为人的情吗?
猪八戒在天上是天蓬元帅。因为戏嫦娥,被贬下界。
寓意分析:
猪八戒的寓意为人的情。
猪八戒是天神下界。
戏嫦娥说明人的情是天生的,是生来就有的,是由遗传基因遗传下来的。
人的情包含欲:人的食欲、人的性欲,都是生来就有的。
猪 八戒在云栈洞为妖时,贪闲爱懒。
寓意分析:
这是人生活在社会上,染上了邪欲。
邪欲害人,故为妖所有。
有邪欲,邪情,就是情不中和。
猪八戒与孙悟空共同迎战妖魔鬼怪。
寓意分析:
这是为了情致中和。
19回诗写道:
‘情和性定诸缘合’。
情和,就是情致中和。
《中庸》第1章: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的这一章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讲解喜怒哀乐(情)的问题,而是在讲中庸大道之要义。当然包括对情致中和的要求。
猪八戒修成净坛使者。
第100回,如来道:
“猪悟能,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
……“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
寓意分析:
挑担有功——挑起生活的担子是必要的。即,生存所必须的情欲(食欲、性欲等)还是应当有的。
净坛使者——对于生活,应当要求平平淡淡,能吃上天下人吃剩的东西就可以了;
对于生存所必须的情欲(食欲、性欲等)的其他要求,也都应当如此。
这样就做到了情和。
猪八戒的武器:‘九齿钉钯’。
‘九齿钉钯’是猪八戒在当天蓬元帅时,玉带钦赐的镇宫阙的武器。
它‘随身变化可心怀,任意翻腾依口诀。’(22回)
其寓意:与邪欲斗战的武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坚硬的稀粥

Rank: 8Rank: 8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85
帖子 1336
编号 77101
注册 2006-7-28
来自 天津


发表于 2008-7-28 14: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看了颇受益,LZ继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王丕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288428
注册 2008-7-25


发表于 2008-7-28 15: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寓意——打造和谐人生 作者 王丕增

4、沙僧的寓意真地为性吗?
性,即性质。物有物性,人有人性。德是人性的根本。
天性、本性和人性
《中庸》第1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解释:
上天所赋予人的性,叫天性,或叫本性。
天性是符合天道的。
研究天道,并教育人按天道去做,就是教化。
在人一生中不断变化的性,叫人性。
天性是人性的起点。
人类能繁衍至今,就是因为人的天性符合天道。
否则人类就不会在自然界出现,而又繁衍至今。
天性的本质是中和。
所谓性善,就是性中和。
沙僧原是天上的卷帘大将。
寓意分析:
人的本性是天生就有的,是遗传基因带来的。
沙僧下界吃人。其项下挂着有九个骷髅头的项链。
寓意分析:
刚下界时,人的性不定,损失人的健康。  
沙僧与孙悟空共战妖魔鬼怪。
寓意分析:
战胜妖魔鬼怪,就是定性。
取得真经后,沙僧 修成金身罗汉。
寓意分析:
罗汉是天神,其性自然是天性。即,修成正果后,修身人已经成神,其性是稳定不变的天性。
23回开头写道:
唐僧接收了沙僧之后,就跳出了‘性海流沙’。
寓意分析:
‘性海流沙’的寓意:
人性如同大海、流沙一样波动多变。唐僧接收了沙僧,就是开始定性。所以说,唐僧就跳出了‘性海流沙’。
这进一步说明了,沙僧就是代表人性。
沙僧的武器:降妖宝杖。
降妖宝杖,是沙僧在当卷帘大将时,玉皇赐给他的。
22回,写道:
名称‘宝杖’善降妖,永镇‘灵霄’能伏怪。
只因官拜大将军,玉皇赐我随身带。
‘或长或短’任吾心,‘要细要粗’凭意态。
宝杖的谐音是保障。即降妖宝杖,是定性的保障。
降妖,才能定性,才能保障性善。
为什么在《西游记》中沙僧的表现较少?
人性对于人十分重要。
对于一个人,自生至死,都有人性想伴,时时处处都有人性相随。
第8回,描写流沙河(这原是沙僧的地盘,即人性的地盘)十分广大,水势浩浩茫茫,就是表明人性涉及面之广。
人性与心灵、意识、意念、情欲,全相通:人性善,则四者全善;人性恶,则四者全恶。
因此,孙悟空、唐僧、白龙马和猪八戒的表现,也都包含了沙僧的表现。
沙僧亲自出场的很少,主要的有如下几处:
43回:
沙僧和悟空一起,战胜鼍龙。
寓意分析:
鼍龙的寓意为黑心肠。
定性,就不会有黑心肠。
53回:
沙僧与悟空一起,战胜如意真仙。
寓意分析:
如意真仙的寓意为心怀鬼胎。
定性,就不会心怀鬼胎。
57回:
观音菩萨派沙僧、孙悟空去战胜假心。
寓意分析:
假心的寓意是脚踏两只船。
定性,就不会脚踏两只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王丕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288428
注册 2008-7-25


发表于 2008-7-29 10:2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寓意——打造和谐人生 作者 王丕增

5、 唐僧的寓意真地是意识吗?
意识是人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指导人行为的概念、思想、计划等。
婴儿出生时没有意识,他带来的只是一个意识空壳。
这个空壳是由遗传基因带来的。
如果把人的意识比喻为,一个仓库储存很多知识,那么,这个意识空壳就是这个仓库里的空货架子。
《西游记》100回,如来对唐僧道:
“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
因为汝不听我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下界,转生东土。”
寓意分析:
说到金蝉,自然会想到壳。因为金蝉一词,仅在金蝉脱壳成语中用。
所以,‘金蝉子’影射一个空壳。
‘因为汝不听法,轻慢大教’——即,‘金蝉子’不学知识充实自己这个空壳。
故‘金蝉子’的‘真灵’转生东土时,还只是一个空壳,意识空壳。
第八回:
观音菩萨奉如来之命上长安,将选玄奘去取经。
书上写道:这一去,佛子还来归本愿,金蝉长老(将要)裹旃檀。
寓意分析:
佛子还来归本愿——如来之二徒又将回来向如来求教,即取经。
金蝉长老(将要)裹旃檀。——往‘金蝉子’这个意识空壳中裹入旃檀(佛教真经)。
旃檀木,质坚而浓香。
裹旃檀的寓意是,逐渐形成高尚的意识。
100回:
如来道:‘金蝉子’今喜皈依我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至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
寓意分析:
取去真经,学到真经,就是修身人已逐渐形成高尚的意识。
旃檀功德佛,即功德圆满的佛。
功德是出于意识的。意识高尚者,才能做到功德圆满。所以,‘旃檀功德佛’就是意识高尚,功德卓著非凡的人。
这就更加明确了,唐僧的寓意是人的意识。
唐僧穿的锦襕袈裟,其寓意为‘经久抗烂的学衔’(即功名)。
寓意分析:
锦襕谐音为经烂(经得住烂),即抗烂。
人一旦取得状元、举人等功名,终身享有,轻易不会被取缔。故名为‘经烂袈裟’。
唐僧拿的 九环锡杖,其寓意为,一品到九品的官衔。
对锦襕袈裟和九环锡杖的猜测对吗?
请看第12回:
法师穿了锦襕袈裟,持了九环锡杖,就如中状元夸官一般。
第8回:
观音菩萨道:“穿了我的锦襕袈裟,免堕轮回(寓意:长久保功名,保官);
持我的九环锡杖,不遭毒害(寓意:当官保身)”。
什么是唐僧肉?
寓意分析:
唐僧的寓意为人的意识。
唐僧肉的寓意:在意识中的修身成果,即人的功德。
妖魔鬼怪想吃唐僧肉的寓意:
坏思想,坏行为,将吞噬修身成果,有损人的功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7-29 11: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俺认为,孙悟空的寓意是,一个黑社会是如何由黑洗白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王丕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288428
注册 2008-7-25


发表于 2008-7-30 23:4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寓意——打造和谐人生 作者 王丕增

6、白龙马的寓意真地是意念吗?
意念是即时产生,而又时常放弃的念头。
白龙马是龙王(天神)之子,是天上来的。
寓意分析:
意念是生来就有的,是由基因带来的。
婴儿生下来不久,就会东瞅西望,能抓东西,这是他的意念所支配的行动。
龙王之子在天上纵火,烧明珠。        
寓意分析:
意念天生不安稳。
白龙马修成盘在华表柱上的八部天龙马(100回)。
寓意分析:
修身有成者的意念,正确而稳定。
唐僧(寓意为意识)骑着白龙马(寓意为意念)。
寓意:意识驾驭意念。
沙僧(寓意为性)牵着白龙马(寓意为意念)。
寓意:意念随性——性善则意念善,性恶则意念恶。
在《西游记》中白龙马的表现很少。
第30回,金銮殿变虎二十三难:
‘黄袍老怪’变成一个俊俏之人,也赶到宝象国,并在国王面前用魔法把唐僧变成一只猛虎。老怪对国王说,就是这只猛虎十三年前抢走了公主,而自己正是从虎口救出公主之人。
于是,唐僧被锁进铁笼里。
寓意为,在官场中,坏官颠倒黑白,陷害好人。
此情此景,使唐僧认识到官场中之凶险。
这才回心——猪八戒去找回寓意为心的孙悟空;
转意——寓意为意念的白龙马也显真龙相,挺身而出救唐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王丕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288428
注册 2008-7-25


发表于 2008-7-31 15: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寓意——打造和谐人生 作者 王丕增

7.师徒关系
第36回:
唐僧骑着白龙马;
猪八戒挑着行李;
沙僧拢着白龙马头;
孙悟空执金箍棒开路。
第100回:
唐僧取去真经有功,加升为旃檀功德佛;
孙悟空斗妖魔鬼怪有功,加升为斗战胜佛;
猪八戒挑担有功,加升为净坛使者;
沙僧牵马有功,加升为金身罗汉;
白龙马一路驮着唐僧,驮真经有功,加升为八部天龙马。
寓意分析:
对于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来说,取得真经才是去西天取经的目的,而唐僧的主要任务就是取真经,所以唐僧是师父;
对于一个人来说,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分别代表修身人的意识、心、情(欲)、性和意念 。在意识、心、情(欲)、性和意念中,意识起主导作用,所以唐僧是师父。
孙悟空(心)执金箍棒(金箍棒的寓意是人心的主张)开路(格物)。
寓意——心有主张,格物取经的路该怎么走,即开路。
唐僧(意识)令孙悟空(心)探路。
寓意——有意识地让心考虑修身的路该怎么走。
孙悟空(心)保护唐僧(意识)。
寓意——用心排除邪恶思想对意识的影响。  
沙僧(性)牵着白龙马(意念)。
寓意——性引导意念:性善,则意念善;性恶,则意念恶。
猪八戒(情欲)挑担。
寓意——情欲与衣食生活担子相关。  
唐僧(意识)骑着白龙马(意念)。
寓意——意识驾驭意念。
白龙马(意念,念头)驮着唐僧(意识)。
寓意——不停地出念头提供意识来抉择,这是意念对意识的衬托。
第36回、100回,把师徒的分工说得很明白了,不可随意掉换。
如果让猪八戒牵马,那么意念便随了情欲,使得修身人的念头多是情欲;
如果让沙僧挑担,则人性以关心衣食为主,不确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王丕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288428
注册 2008-7-25


发表于 2008-8-1 12: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寓意——打造和谐人生 作者 王丕增

8.三教合一为修身
《西游记》中出场的如来、观音菩萨等,寓意为佛教的智慧。
老君:道教的智慧。
修身之道:儒家的智慧。
太白金星:儒家的智慧,光明正大思想。
例如:
第3回:金星上奏玉帝招安孙悟空。
寓意——安抚。
第13回:陷虎穴金星解厄。
寓意——告诫修身人:人贵有自知之明。
第19回:金星说情,使天篷元帅免斩。
寓意——宽容。
第21回:金星帮助悟空,找来‘灵吉菩萨’收伏‘黄风大王’。
寓意——助人为乐。
第74回:金星提醒修身人不要情思,白想,情绪不要阴阳失调。
寓意——助人为乐。                        
第83回:金星劝李天王与悟空和解。
寓意——和为贵 。
第92回:金星指出犀牛怪的来历。
寓意——助人为乐。
安抚,宽容,助人为乐,和为贵,这些都是儒家的主张。
47回:
在消灭了‘虎、鹿、羊力大仙’(邪教,反中庸44-46回)之后,悟空对车迟国国王说:
“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
这是《西游记》作者借悟空之口,直接说出了他的三教归一为修身的主张。
养育人才,是儒家十分重视,儒家书中多处倡导的。
三教的哲理,都是出自天理。对于一些道理,三教的说法不同,究其本质,却都是相同的。
《大学》的修身之道与《西游记》
《大学》摘抄: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应当强调指出,这里所说的诚意、意诚,其中的意,所指的是意识,而不是意念。
在注释《大学》的书中,一般都把诚意、意诚,其中的意,全都解释为意念。
在《西游记》中,则把意识和意念这两个概念分开了。
如前所述意识是人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指导人行为的概念、思想、计划等。
唐僧的寓意是人的意识。
意念是即时产生,而又时常放弃的念头。
白龙马的寓意是人的意念。
唐僧(寓意为意识)骑着白龙马(寓意为意念)。
寓意为,意识驾驭意念。
《西游记》中,有些内容是与《大学》的修身之道相对应的。
《西游记》中的内容――――――――― ――――《大学》的修身之道相对应的内容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格物致知(真妙理)。
第4回:‘名注齐天意未宁’——――――――――――狂妄,反中庸。
附 录:玄奘18岁受戒修行——―――――――――人到成年,意识开始成熟,注重修身。
第13-14回:陷虎穴得救——――――――――――寓意是端正心态。
第14回:喜怒爱思欲忧,人人皆有,过分则为贼——―――执中庸。
第15回:意马收缰。——――――――――――――――寓意为稳定意念。
第18、19回:收八戒。――――――――――――――寓意是情致中和。
第20回:收沙僧。―――――――――――――――――寓意是定性。  
第100回:修成正果。―――――――――――――――――寓意是修身有成。
《大学》摘句,及相应的《西游记》故事:
身有所忿怒,则心不得其正。—――53回,如意真仙(心怀鬼胎)。
有所恐惧,则心不得其正。——-—68到71回,金毛犼怪(惊恐忧思)。
有所好乐,则心不得其正。——-—91、92回,元宵夜被捉(乐极生悲)。
有所忧患,则心不得其正。——-—85、86回,豹子精(心不净)。
君子生财有大道。—-——-—-—32到35回,金、银角(缴)大王(骗钱)。
以上这些内容都直接表现了《大学》的修身之道的具体章句的意义。
何为心正?心正者,执中庸也。
《西游记》中讲的战胜妖魔鬼怪故事的寓意,都体现了修身之道或中庸之道。
战胜这些妖魔鬼怪,就是在打造和蔼人生,也是为打造和蔼社会做出贡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王丕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288428
注册 2008-7-25


发表于 2008-8-3 04: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寓意——打造和谐人生 作者 王丕增

9、‘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第1回)
(1)‘灵根育孕源流出’
第一回写道:
花果山正山顶上,有一块仙石(蛋白质)。
盖自开天辟地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由普通物质,经自然进化,产生蛋白质),遂有灵通之意(再经自然进化,直至产生了生命)。
其中孕育仙胞(细胞),一日迸裂(细胞分裂),产一石卵(生命体),似圆球样大(这就是本书所说的灵根)。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经进化,产生生物,直至进化为人)。
请看!上面的论述,多么像是在讲进化论。
以现代遗传学来看,‘灵根育孕源流出’所说的灵根,就是人的遗传基因。
第七回诗中写道:‘大圣齐天非假论’。
这就是说,大圣的寿命确实‘齐天’,即与天同寿。
如所周知,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
蛋白质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从无到有,逐渐演化而出现的。
自从开天辟地伊始,这种演化进程,就已经开始了。
因此,可以说,此时,大地上的生物乃至生命的起源的进程,就开始了,即人类遗传基因的寿命就开始了。
大圣代表人类的遗传基因,即,大圣的寿命就开始了。
就是说,天地一出现,大圣的寿命就开始了。即,大圣与天同寿。
遗传基因携带了具有人的心灵功能的基本信息:
包括了人的天性、意念、和‘意识空壳’。
遗传基因代代遗传。就人类总体而言,遗传基因不死。
即,灵根不死,悟空不死。
正如第3回所说,悟空在《生死簿》上勾去了他的名子。
待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王丕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288428
注册 2008-7-25


发表于 2008-8-3 14: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寓意——打造和谐人生 作者 王丕增

(2)寓意为人体的花果山
《西游记》第1回书中写道:
这部书单表东胜神州。
海外有一国土,名曰敖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此山是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解析:
十洲:
古代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十个岛屿:
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
此十洲,乃是常人极少到的地方。
三岛:
古代传说中,仙人居住的三个岛屿:
蓬莱、方丈、瀛洲。
也有说三岛是蓬莱、方丈、昆仑。昆仑岛是越南南海中的一个小岛。
花果山,是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
寓意分析:
花果山比十洲、三岛生成得还要早。
花果山就是人体,就是人类的心灵的居所。
解释: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自开清浊而立:
开清浊
宇宙刚开始时,还是混浊状态,之后逐渐清澈而形成无数个天体。
清浊状态一开始,就叫做开清浊。
自开清浊而立:
混浊状态一结束,清浊状态一开始,花果山就出现了。
鸿蒙判后而成:
鸿蒙:宇宙形成以前的混沌状态,也叫做鸿蒙状态。
鸿蒙判后而成:鸿蒙状态一结束,花果山就已经成型了。
‘自开清浊而立’和‘鸿蒙判后而成’,意思是相同的。
十洲、三岛是何时出现的?这要由地质学家来考证。反正开天辟地以后,有过很多次造山运动。
简单地说:
花果山就是人体。
人体里居住着人类的心灵,即人类的灵根,人类的遗传基因。
最终进化成人的原始生物的基因,自开天辟地伊始,就开始孕育了。
可以认为:
开天辟地的时候,也就是人类的遗传基因的进化起始点,即最终进化成人的原始生物的基因的进化起始点。
从开天辟地开始,人类的遗传基因,经过自然进化,而逐渐生成了。
因为,人类的遗传基因的进化过程,应当是个连续的过程。
遗传学家可能不同意这种说法。
李白的诗说,‘白发三千丈’,是合乎情理的夸张。
我们这里所论,也是如此。
下面看看对花果山的描写。
花果山真是个好山!有辞赋为证。
赋曰: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
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
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
‘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
解析:
解释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
这句话意思是,花果山的山水之势,高过一般的汪洋大海;海水浪潮,汹涌澎湃,水中的鱼都到穴中避浪。
解释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
瑶池,西王母所居住的地方;瑶草,即仙草。可见,这里的瑶海,所指的是神海。
海市蜃楼,古人以为是仙境显现,又认为是蜃吐气所致。蜃离渊,表示有仙境出现。
这句话的意思是,花果山之威严,高于瑶池神海。它就是雪白的浪花托起的仙境。
解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
方隅,即四方和四隅。
古代有天圆地方之说。这里的‘方隅’指地。
这句话的意思是,开天辟地时,洪水、烈火的造山运动,造成了东海花果山这高山崇岭。
寓意:
自开天辟地伊始,花果山就逐渐形成了。
花果山的寓意是人体。
即,人体是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逐渐进化而来。
评论:以上内容,表明了花果山的出现,是多么地神奇。
是啊!这么高级复杂的人体,是从无到有逐渐进化而来的,实在是太神秘,太神奇了!
以下是对于花果山(即人体)的具体描述:
丹崖怪石,削壁奇峰(脊椎和背骨)。
丹崖上,彩凤双鸣(肺叶);
削壁前,麒麟独卧(胃)。
峰头时常听锦鸡鸣(气管、喉部发声);
石窟每观龙出入(食物、水,在食道中运行)。
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禽鹤(内脏的各种组织)。
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体内脏器形态,不随四季变化而改变)。
仙桃结果(大便),修竹留云(呼吸气体)。
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胸腔、腹腔内各种组织)。
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血流周身的人体),
‘万劫无移大地根’(尽管生存条件不断变化,又时常发生大自然劫难,人体却顶天立地地生存下来。它是人类的永恒居所和根基)。
这就是花果山,其寓意就是人体。
待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王丕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288428
注册 2008-7-25


发表于 2008-8-4 15: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寓意——打造和谐人生 作者 王丕增

(3)心性修持大道生
美猴王求师得姓名:
为了学得一个不老长生,美猴王从东胜神州海外的傲来国花果山出发,乘木筏过大海到南赡部州,又漂过西海,才到了西牛贺州。
经樵子指引,美猴王找到了灵台方寸山(寓意为心),斜月三星洞(寓意为心),拜见了菩提祖师(寓意为觉悟)。
祖师问美猴王道:
“你是怎么从东胜神州来的?你那儿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能来到此?”
猴王叩头道:“弟子漂洋过海,登界游方,经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寓意分析:
美猴王为了求师,经过了十数个年头,这个过程就是人的心灵在童年成长的过程。
人到了十几岁就应当注重心性修持了。
评论:
美猴王这一番答话,就省去了对美猴王童年的描写。
《西游记》作者在第8、9回之间加上一个附录,让玄奘18岁前生活在金山寺里,这就省去了对玄奘的青年的描写。
这里又采用了是同样的写作方法,省去了对美猴王的童年的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祖师道:
“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什么?”
猴王又道:
“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怒,只是让他陪个礼就罢了。我一生无性。”
寓意分析:
请注意!这里写的是无性,而不是无姓。
在《西游记》中,沙僧的寓意为人的性,孙悟空的寓意为人的心灵。
心、性是分开的两个概念。所以,美猴王说他‘一生无性’。
祖师道:
“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原来姓什么?”
猴王道:
“我也无父母。”
祖师道:
“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
猴王道:
“我虽不是树上生的,却是石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出生了。”
寓意分析:
人的遗传基因,在《西游记》中称其为灵根,即人的心灵(美猴王),确实是由无机物(石头),到有机物,到生命(蛋白质),到生物,一直到人,是靠大自然进化而来的。
祖师闻言暗喜,道:
“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让我看看。”
猴王纵身跳起,拐拐地走了两遍。
‘祖师’笑道:
“你的身子虽是鄙陋,却象个食松果的猢狲。
我与你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古月。
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
狲字去兽旁,乃是个子字。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
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吧。’
寓意分析:
这里包含了代代遗传之意。即强调了人的心灵是经进化,代代遗传来的
祖师道:
“再给你取个法名,叫做孙悟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王丕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288428
注册 2008-7-25


发表于 2008-8-6 10:5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寓意——打造和谐人生 作者 王丕增

10、悟彻菩提真妙理 ‘ 断魔归本合元神’(第2回)
(1)悟彻菩提真妙理,寓意为格物致知真妙理
悟空修行的地方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寓意分析:
所指都是心。
悟空的师父是菩提祖师。
寓意分析:
梵文菩提,汉译文,是觉悟之意。
悟彻菩提之寓意是,用心格物。
悟空格物到的真妙理主要有三:
一、保障自己的精气神旺盛。
有健康的身体,是修身的前提。
二、学成七十二变化。
七十二变的寓意,就是人心随机应变。
要为躲避雷、火、风三灾(第二回,指的是社会变革灾难)而变,
就是在新的形势下,要应时,应事,适当地变化自己的策略。
三、学会筋斗云。
悟空的筋斗云就是人心的思路。
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就是心的思路很广,想到哪里,就到哪里,何止十万八千里。
思路广,才能够做到随机应变。
(2)‘断魔归本合元神’
‘断魔’的寓意是持戒。
持戒,就是戒掉恶习,去掉坏思想。
杀死了代表恶习、坏思想的魔王,就是把应该戒掉的都戒掉了,再没有关于戒的问题了。
佛教、道教的教规都有持戒的规定。
例如,戒杀生,戒偷盗等等。
本回中,混世魔王强占水帘洞府,抢家什,捉了许多子侄等,都是违反戒规的。
混世魔王所住的山(寓意为人的身体):
笔峰挺立(脊柱),
透空霄(头上顶天);
曲涧深沉(腹腔、大肠),
通地户(通肛门)。
两崖花木争奇(体腔内多种肌肉组织,器官),
几处松篁斗翠(气管)。
左边龙,熟熟训训(脾脏);
右边虎,平平伏伏(肝脏)。
每见铁牛耕(胃肠蠕动),
常有金钱种(大便)。
幽禽睍(xian)睆(huan)声(呼吸声音),
丹凤朝阳立(肺叶)。
石磷磷(骨骼),
波净净(血液),
古怪跷蹊真恶狞(体内脏器形状古怪)。
世上名山无数多,
花开花谢蘩还众(名山花草,人体内仿佛都有)。
此景永长存,
八节四时浑(然)不动(脏器,及其相对位置,一年四季不改动)。
诚为‘三界坎源山’,
滋养五行(五脏)水脏洞(人体)。
寓意分析:
‘三界坎源山’:
三界:
按佛法说,人身也有三界:
眉间以上,是无色界;
眉间以下,到心窝,是色界;
心窝以下,是欲界。
无色界,没有妄见;
色界和欲界,是容易引起邪欲的地方。
‘坎源’的词意:
八卦:
乾,挂像为天;
坤,挂像为地;
坎,挂像为水;
离,挂像为火;
震,挂像为雷;
巽,挂像为风;
艮,挂像为山;
兑,挂像为泽。
可见坎源,即水源之意。
‘三界坎源山’的寓意为人体的‘水源’。
这里,水指的是,胃肠中的水、尿液、血液和各种组织液等。
五行:中国古代物质观,认为物质有金木水火土。
中医认为,人体内也有五行:
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
‘三界坎源山’,滋养五行(五脏)水脏洞(人体)。
寓意为,人体的‘水源’,滋养人体的五脏。
混世魔王所住的山是什么山?
显然,其寓意是人体。
原来,混世魔王就在人的身体中。
花果山的寓意是自己的人体。
混世魔王与孙悟空都住在同一个人体中。
待续
再看看混世魔王的模样(第2回)。
由下面的描述可见,原来混世魔王,是‘戒’。
请看‘戒’字的字谜:
头戴乌金盔:
‘戒’字的右上方的一点儿,象个头盔;
身上穿着一件皂色罗袍:
‘戒’字的右半旁是个‘戈’字,‘戈’字中的一撇(丿字)象袍子;
下穿着黑铁甲:
‘戒’字的左边有一个丿字,象穿着一个铁甲;
紧勒皮带:
‘戒’字的左边的中部有一横,象是一条皮带;
足蹋着花褶靴子:
‘戒’字右下边的反勾儿,象个靴子。
腰粗十围:
‘戒’字右边中部的十字;
身高三丈:
‘戒’字右半边的戈字,被一横一丿分为三段;
手执一口刀:
右半边的戈字,即为刀。
悟空照顶门一下,把混世魔王砍为两半,夺得他的刀来:
将‘戒’字分为两半,其右半为戈字,即刀。
悟空放火,把‘水脏洞’烧得枯干,尽归了一体。
寓意为,决心持戒。
寓意分析:
花果山上,住着悟空,光明正大的心;
花果山上,也住着混世魔王,肮脏的心,该戒掉的心。
把肮脏的心杀死,把内心打扫干净,都归了光明正大的心。
‘断魔归本合元神’:
元神,指的是先天的心灵,它是符合天理的光明正大的心灵。
评论:
为什么把‘断魔归本合元神’内容,放在《西游记》各章故事前面来写?
答曰:
修身人,你要修身吗?
请你把应当戒掉的恶习先戒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王丕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288428
注册 2008-7-25


发表于 2008-8-27 11:2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寓意——打造和谐人生 作者 王丕增

11、‘四海千山皆拱伏’ ,生死簿上悟空 除名(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孙悟空统管花果山上七十二洞的妖王。
各洞的妖王,都来拱手称伏,拜孙悟空为猴王,以悟空为尊。
寓意分析:
排除各种思想的干扰,一心修身。
悟空在东海龙王那里,得到如意金箍棒:
如意金箍棒是在东海龙王那里得到的。
龙婆、龙女对龙王道:
“大王,观看此圣(指悟空),决非小可。我们这海藏中,那一块天河定底的神珍铁,这几日霞光艳艳,瑞气腾腾,敢莫是该出现,遇此圣(指悟空)也?”
龙王把它送给悟空,悟空一用,果然如意。原来,此铁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是一段乌铁,紧挨箍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
寓意分析:
如意金箍棒是人心的主张(见第50回)。
金箍棒是给‘天河’底下的‘神珍铁’。
寓意:心中有主张,办事心有底;
金箍棒是定江海浅深的定子。
寓意:心有主张,办事知深浅。
金箍棒可大可小。
寓意:所主张之事可大可小。
心中的主张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思维,心理灵光(见第7回诗)。
孙悟空结交了七弟兄:
猴王悟空和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鸵王、猕猴王和禹(代替:“左‘反犬’,右‘禺’”的繁体古字)狨王。
寓意分析:
人有不同表现的心。
例如:
牛魔王:悟空弟兄之一。
其寓意为:莽撞爆躁心,牛脾气。它是人心的一种,所以悟空称其为大哥(59回)。
要想战胜这些杂乱的心,统一这些心,还须艰苦修心。
生死簿上悟空 除名:
人的遗传基因代代遗传。就人类总体而言,遗传基因不死。
即,灵根不死,悟空不死。所以,所谓生死簿上,悟空的名字应当 除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mony007
(Eym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29
编号 287111
注册 2008-7-17
来自 广东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8-8-27 15: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王丕增 的帖子

西游记真是一本智慧的修身之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王丕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288428
注册 2008-7-25


发表于 2008-8-28 15:5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寓意——打造和谐人生(修订)作者 王丕增

12、大闹天宫(4-7回)
闹天宫故事有双重寓意:
一、反抗反动的封建统治;
二、心比天高——狂妄(反中庸)。不要狂妄,就是打造和谐人生.

对于一些细节,其寓意分别为:
蟠桃会——宫廷宴会;
蟠桃仙女——女色;
二郎神——压迫人民的地方官员;
孙悟空与二郎神斗七十二变——人民与坏官斗心术;
李天王的‘细犬’咬悟空——坏官的奸细,狗腿子诬告好人。
孙悟空偷吃了老君的金丹——修身人学一点‘金丹大道’ ;
孙悟空跳出了老君的炼丹炉。
寓意:
修身人学到一些老子哲学的哲理。
孙悟空蹬倒了老君的炼丹炉。
寓意:
修身人搞懂,并且否定了‘炼丹术’。
观音的净瓶:慈(瓷)悲,劝说。
老君对观音菩萨道:
你这个瓶是个瓷的,碰上他的铁棒,却不打碎了。
寓意:遇上心有强硬主张(铁棒)者,仅仅靠慈善,不足以制止狂妄。
老君的金刚琢。
寓意:福祸转化哲理;
老君的金刚琢打中了孙悟空的天灵盖。
寓意:福祸转化哲理触动了人心,怕闹下去,惹出祸来。
如来用五行山压住悟空。
寓意:
不要狂妄;
压制人心,不要反抗。
安天大会(7回):为庆贺捉住妖猴的功劳,玉帝设庆功会,如来立名为‘安天大会’。
寓意双重:
一、政治意义:朝廷的‘镇反’庆功会;
二、修身意义:安心修身。
《大学》摘句: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西游记》中,对应的内容:
知止:大圣被捉,寓意是认识到了狂妄是错误的,知止;
定:五行山下定心猿——决定修身;
静:心静不乱。
安:心思安稳。
虑:认真考虑如何修身。

得:修身得到成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王丕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288428
注册 2008-7-25


发表于 2008-8-29 11:1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寓意——打造和谐人生(修订)作者 王丕增

13.陷虎穴,寓意为心态不良(13回)
端正心态,就是打造和谐人生。
唐僧起程去取经,唐王与多官送出长安关外。
不久,到了法门寺,有五百余僧人列队出寺庙,把唐僧接到寺庙里面。
此时,唐僧很得意,很激动。
寺庙里的众僧议论起上西天取经的问题。
有的僧人说,上西天取经,路上妖魔鬼怪难以降伏。
三藏答曰:
“心生,种钟魔生;心灭,则种种魔灭。”
此时,唐僧觉得很骄傲。

寓意分析:
心生高傲情绪,则如同心中出了老虎魔王。
唐僧与从人行了数日,到了巩州城、河州卫,受到了边关的官员与众僧的款待。这使得唐僧更加急功心切。
第二天,天还未亮,只有四更天,唐僧和从人就起床赶路。
唐僧与二从者,一行三人,连马四口,迎着清霜,看着明月,行有数十里远近,见一荒山野岭,说不尽崎岖难走,又恐怕错了路径,只得拔草寻路。
寓意:修身中遇到了困难。
正疑思之间,忽然失足,三人连马都跌落到坑坎之中,陷入了虎穴。结果,唐僧和二从人,被老虎精捉住。
寓意分析:
陷入了虎穴的寓意:原来心态如虎,遇到了困难,心情突然跌落。
虎魔王十分凶恶。真个是:
雄威身凛凛,猛气貌堂堂。
‘电目’飞光艳,雷声振四方。
‘锯牙’出口外,‘凿齿露腮旁’。
锦衣围身体,文斑裹脊梁。
‘钢须’稀见肉,‘钩爪’利如霜。
东海黄公惧,南山白额王。
只唬得个三藏魂飞魄散,二从者骨软筋麻。
虎魔王正要安排分食,只听得外面有喧哗声。
突然,有人来报:黑熊精和‘特处士’来也。
寓意分析:
将‘特’字去掉右边的寺字,即‘特去寺’,剩下左边的牛字。
‘特去寺’的南方音为‘特处士’。‘特处士’,即为牛字。故,来者是野牛精。
为什么这样称呼?
老虎精、黑熊精和野牛精,分别被称为寅将军、熊山君和特处士。
寓意分析:
心态不良者多是一些社会上所谓有身份的人:称谓为,将军、君和士者。
陷入虎穴的寓意分析:
原来骄傲,心态如虎;一旦遇到了很大困难,心态突然跌落;所以叫做陷入虎穴。
请看!两位有身份者,赶饭碗子来了。
三藏听见有人来到,抬头观看。
只见,前面走的是一条黑汉。你道他是怎生模样:
雄豪多胆量,轻健夯身躯。
凫水凭力大,奔跑逞怒威。
向来符吉梦,今日露英姿。
绿树能攀折,寒热善谕时。
到处显威风,号称黑熊精。
又见后边来的是一条胖汉,你道他是怎生模样:
嵯峨双角冠,端肃耸肩背。
性情慢又稳,行走多迟滞。
公牛称作牯,母牛称作牸。
能为田地功,因名特处士。
原来,来者是老虎精的两个朋友:黑熊精和野牛精。
寓意分析:
黑熊精的寓意:心态如熊;
野牛精的寓意:心态如牛。
一个人,当处境差时,若是逞怒威,就是被黑熊精捉住;
若是服服帖帖,随波逐流,就是被野牛精捉住。

待续
=====
黑熊精和野牛精这两个家伙,摇摇摆摆,走入里面,慌得那虎魔王奔出洞口外迎接。
黑熊精道:
“寅将军,一向得意,可贺!可贺!”
特处士道:
“寅将军丰姿胜常,真可喜!真可喜!”
内容分析:
按照子鼠,丑牛,寅虎…来排,寅对应虎。
看来,二妖精已经得知寅将军捉住人了,特前来说奉承话,想混点吃的。
老虎精道:
“二公连日如何?”
黑熊精道:
“惟守素耳。”(吃不上肉,却说吃素)
处士道:
“惟随时耳。”(随波逐流)。
三个叙罢,各坐下谈笑。
只见那被捉来的从者,被绑得痛切悲啼。
那黑熊精道:
“此三者何来(明知故问)?”
寅将军道:
“自送上门来者。”
野牛精,笑道:
“可以待客否?”
内容分析:想混点儿肉吃。
寅将军道:
“奉承!奉承!”
黑熊精道:
“不可尽用,食其二,留其一可也。”
寓意分析:
还是黑熊精识时务,如前面描写它的诗中所说的:寒热善谕时。
于是,寅将军领诺,即呼左右,将二从者剖腹剜心,剁碎其尸;将唐僧留下未动。
老虎精,只将头和心肝, ‘奉献’给了黑熊精和野牛精;将四肢(最好的部位)自食,其余骨肉,分给各妖。
只听得一阵啯啅之声,真似虎啖羊羔,霎时食尽。
寓意分析:
看得出来,黑熊精和野牛精处境很差,已经很久没吃肉了,才顾不上身份了,狼吞虎咽。
俗话说:头、蹄、下水不算肉。黑熊精和野牛精,只分到了头和心肝;小妖还分到些余下的骨肉,二精的地位都不如老虎精手下的小妖。
结果,二从者被老虎精等吃掉,唐僧被吓昏。
直到天明,金星用手一拂,绑唐僧的绳索无影无踪;金星对着唐僧的面,吹了一口气,唐僧这才苏醒过来。
这口气的寓意为:人贵有自知之明。
金星的寓意是光明正大思想。
唐僧苏醒,即方才醒悟。

金星对三藏说:因你的本性光明,所以吃不得你。
寓意分析:
本性光明,即或在心态上出一些问题,也容易改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龙刃诛神
(龙刃诛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9
编号 293731
注册 2008-10-6


发表于 2008-10-6 19: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西游记揭示了现实社会的黑暗:唐僧(领导)昏庸无能,孙悟空(有能力,却是刺头,性情偏激、古怪的人),结果在实际中往往被领导修理、穿小鞋;猪八戒(无能但会迎合领导的人),这些人左右逢源,很吃香,而沙僧(无能,又不会拍马的人)这种人注定一生碌碌无为。所以西游记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adbaT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5
编号 55922
注册 2005-12-24


发表于 2008-10-7 01: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确实。其实西游记表现的东西在那个时代很超前的。如上所述,一种“无奈”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0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4 20:5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153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