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古典小说
» 我对水浒传版本演变的粗浅小结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我对水浒传版本演变的粗浅小结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1
发表于 2012-2-10 21:2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对水浒传版本演变的粗浅小结
我对水浒传版本演变的粗浅小结
闲余、精力有限,所以无法长篇大论周详列证分析,只发此帖草草谈一些个人对水浒版本的简单小结与粗浅观点,意在抛砖引玉,请有兴趣的坛友一起讨论。
一、早期母本
施耐庵(也可能施耐庵、罗贯中合作或有先后,以施耐庵为主)在对《大宋宣和遗事》、宋元水浒话本、民间水浒故事、元水浒杂剧集大成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于元末明初,产生了水浒传早期母本。
这个原本,所谓“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高儒《百川书志》,明代),因已佚,分卷、分回、回目、排篇情况不明。
但施、罗二公在他们那个年代影响力应该不大,乃至后人在他们生平考证上无法形成确切结论。
之后,明代中前期,出版业(当然不是指印刷业)不够发达时,小说的校订、编次、刊卷也不严整,而且没有发现该时期有水浒刻本流传下来。
二、嘉靖年郭勋刻本
早期不明版本流传至明嘉靖年间,相传由武定侯郭勋改刻刊本,亦称“新百回本”;另说都察院也有刻本。相关记载有:嘉靖二十年晁瑮《宝文堂书目》;嘉靖三十八年周弘祖《古今书目》。该嘉靖郭本今已佚,具体内容不详,郭勋对原作的改动情况亦无法考证,只能推测。特点:
⑴每回前削去致语。关于“致语”,经王利器、钱希言等学者考证,应该是所谓引头诗、入话,可以整本书正文前置,也可逐回正文前置。
⑵移置阎婆事,也就是说将阎婆许女配宋江一事移动到刘唐下书之前,避免刘唐下书与阎婆惜要挟宋江时间间隔太长。此项改动被认为相当合理。
一般认为后来万历年间大滌余人序本乃翻刻郭本,后来芥子园本又翻刻部分大滌本。万历至崇祯年间,各种百回至百廿回本也不同程度地参考了郭本。
三、百回繁本体系(此列六种七本,外二本)
是被认为与母本相似程度最大、在明代影响力最大的版本体系。但系内又有“类郭前(未前移阎婆事)”和“类郭本(前移阎婆事)”之别。
1、李卓吾批评忠义水浒传(容与堂本),百回本,明万历。虽无“致语”,但并未移置阎婆事,被认为源自郭本之前的版本。后有翻刻本:
1-2容与堂挖改本(日本内阁文库收藏),百回本,明天启。
2、大滌余人序本(残本),明万历。该本前又有天都外臣(汪道昆)作序。该本不但没有“致语”,而且移置阎婆事,被认为是由郭本翻刻。
3、当代朱一玄、郑振铎收藏本(残本),二十卷本,明万历,现存二卷八回。该本回前无致语,但未移置阎婆事,当与容与堂本同源。
4、钟伯昭批评本(四知馆本),百回本,明天启。内容与容与堂本大致相同。
5、芥子园翻刻本(李渔点评本),百回本,明崇祯。该本每回前没有“致语”,移置阎婆事,与大滌本颇为一致,一说翻刻大滌本,一说容与堂本与大滌本相结合。后有清代翻刻本,百回本,由日本无穷会收藏。
6、石渠阁补刻本(北京图书馆收藏),百回本,清康熙。该本前刊录天都外臣序,回前无致语,但未移置阎婆事,一般认为该本类同容与堂本,为仿古而前插天都外臣序。
插:温陵叶昼批评本,百回本,明万历。传说中的版本。
增:李玄伯重刊忠义水浒传,天启袁刊本与万历大滌本拼合混排,省去田王故事,百回本,民国。
特点:
⑴该本体系,无论“类郭前”还是“类郭本”,基本认为故事都包括大聚义、拉锯招安、征辽、征方腊,情节前后呼应比较完善。但征辽段文风与大聚义等部分颇有不同,其文源至今争议。
⑵容与堂本对“忠义”的烘托较为强烈。
⑶无论征辽还是征方腊,地理方面都好于其他部分,且征方腊地理更细致。
四、简本体系(此列八种十二本)
所谓“简本”,其实是“文简而事繁”,尤其田王二传,故事情节比所谓“繁本”更繁富,粗简的是文字。
1、(双峰堂刊刻)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即余象斗点评本,百〇四回本,明万历。
2、(刊版不明)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残本,日本昌平官库转内阁文库收藏),不早于明万历,总回数不明,至少百十五回,异于余象斗本。以下应该系其翻刻本:
2-2黎光堂本(温陵郑大郁序本),百十五回本,明末。
2-3明刊巾箱本,百十五回本,明末。删节太多,无序文。
2-4新刊京本全像插增田虎王庆忠义水浒传(残本,仅存王庆故事,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丹麦哥本哈根图书馆各有收藏),总回数不明,明末。
2-5新刻出像忠义水浒传(金陵德聚堂本),百十五回本,清。
3、文杏堂批评水浒传本,三十卷不分回,明天启。
4、刘念莪新刻全像水浒传(日本双红堂收藏),百十五回本,明崇祯。
5、二刻名公批点合刻三国水浒全传英雄谱(雄飞馆刊行本),熊飞序,二十卷百十回本,明崇祯。
6、映雪草堂本水浒传,三十卷不分回,明末清初。删节多,虽属简本,但和容与堂本有对照处。
7、兴贤堂刊刻汉宋奇书之水浒传,百十五回本,清初。前有雄飞序,但合刻的三国演义已改为毛本。后再有百十回翻刻本,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收藏。
8、陈枚序水浒全传翻刻本,百廿四回本,清乾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或称“文藏本”。版源不详。后清光绪年间有百廿四回翻刻本,日本大道堂收藏,百廿四回本。
共同特点:
⑴版本刊刻次数最多、最庞杂,还包括只分卷不分回的,不少流传至海外。
⑵该本体系,故事包括大聚义、拉锯招安、征辽、伐田虎、伐王庆、征方腊。现存版本或为残本,或为混合本,或删节多。文字上,表述人物说话多用“曰”,而非至今通行本的“道”。同时,每回前有“致语”,未移置阎婆事,除田王二传之外的部分,可能与容与堂本同源而分支。
⑶简本体系田虎、王庆故事与后来的百廿回繁本有明显区别。而田王二传之外的几部分,总体与百回繁本差别不算大。唯一显著区别:简本征方腊故事加入了少量在伐王庆时并未阵亡或引退的河北降将,主要是唐斌、崔埜、文仲容、乜恭四个(回雁峰四力士),从征江南,后二者殁于征腊,前二者得善终。
⑷简本田虎故事开始前也有许贯忠赠图,但简本许贯忠是皇甫端的故交,是一个画匠,在宋江接受伐田虎任务之后出场。他被皇甫端引荐到宋江面前,自称曾在田虎手下当差作画,因田虎不仁而辞去,熟知三晋地理,献图后又离去。
⑸简本田虎的一个特点是具名武将数量庞大(让人生疑该段作者或修编者是否有列名单癖……)。且其间强者辈出,有些繁本中被删或者成了龙套,比如昝全美,六十合使徐宁力怯,武力堪比董平了;田虎亲族也颇有战斗力。简本河北降将数量也多,且曹洪、池方这两个在后来繁本中的龙套,简本是征剿田虎的线索人物;曹洪和潘迅在后来伐王庆战役中也有过重要表现;乔道清、孙安、卞祥、马灵、山士奇这几个则更不必介绍了。反倒是后来在繁本中占一定笔墨的耿恭,简本中只是个龙套。但简本不少河北降将投诚过程未作交待,可能是现存版本多有删节所致。
⑹简本田虎故事“琼清配”一节,只有张清去当细作,安道全没去。郡主琼英是田虎国舅乌利得安的亲女,武艺自成。张清当了郡马后,使医士药鸩国舅,并说降了琼英一干人。不过作用主要是救出被擒四将,对全局影响不大。
⑺简本田虎故事有“回雁峰英雄大会”一节,唐斌、崔埜、文仲容、乜恭四力士各自称尊,不从属他人。关胜是英雄会关键人物,劝及四人协助宋江征战。
⑻简本田虎故事另一特点是,虽然与繁本有一定的将员契合度,但战役全程大不相同。简本宋江伐田虎战役,野战与攻城并重,睥睨纵横,不像后来繁本以两路攻城为主。
⑼简本体系王庆故事分为“王庆起事”和“宋江平王庆”两段,这一点与百廿回繁本相似。但简本中的淮西王庆,人物形象与后来繁本真不可同日而语:
简本王庆原是殿帅太尉高俅治下禁军教头,武艺高强,曾战胜外族六国强手,为国争光。但因高俅欲恩报柳世雄(应该就是繁本柳世权),要王庆比武让招,王庆不从。后在家遭香炉香桌异事,被高俅诬陷而惨遭流配,妻离、子夭。
之后简本情节与繁本有相似之处。不过简本王庆是发配途中为酬盘缠而舞棒,与黄达结怨,又先后际遇结识龚端、龚正兄弟。到陕州后又因武艺得罪庞元,被管营张世开摆布得惨淡狼狈,怒杀张管营,躲在龚正庄上又撞杀黄达,投奔姨兄范全,配许段三娘,再杀庞元,辗转落草举义旗,李杰来会。王庆起事后,国号为“秦”,而非繁本的“楚”。但简本这一段更加繁琐、曲折、冗长,有不少环节无关紧要,有些情节描述还比较粗糙、幼稚。简本王庆性格保持着行伍武师的刚气,带几分愣气,不大通人情世故。但这个王庆不是登徒子,他形象正派,可以说完全是被现实逼上那条路的。其详情容我另文讨论。
一连串情节中,“金剑先生”李杰(繁本作李助)数次出场,他占卜课卦,提醒式地撺掇王庆,也见证着王庆一步步走向举旗起事。
但是,简本王庆起事段出现过的李杰、段三娘等人物,在后来宋江伐王庆段未再出现,有始无终。廖立(简本中他未被杀,归诚王庆)只是在第二段开始后不久闪现一下,后文没交待结局;龚端、龚正被差往梁州,很快就被擒杀。
而且后来故事中,称帝后的王庆无论是奢靡腐化的表现,还是善待胡人的策略,先前不曾作过铺垫,后文也没有作解释。
⑽宋江平王庆段中,具名武将数量精当,战役过程与繁本也大相径庭。且故事中不但有法术战,还有妖幻险境与宿命之局,比如河北降将孙安,原来竟是淮西九湾河龙王转世,于是立下若干战功后,病死在九湾河。卞祥也是病逝。先后被烧死的是山士奇和曹洪。简本王庆故事中还有个仇视王庆的乡绅叶光孙,协助宋江从驼谷救出李逵,克洮阳城,后因不愿求官而告退。或许简本的叶光孙加之萧引凤、萧引凰兄弟,后来被合成为繁本中的那个萧嘉穗。
⑾简本田王二传再一个特点是,地理虚多实少,可谓天马行空,与繁本大异。
⑿简本田王二传文字虽粗简,但对田虎、王庆等人的负面评述不如繁本那么鲜明,而且手握重兵的宋江与朝廷之间的关系,表面上不像繁本那样令人看得立马窝火,宋江出军在外自主感也更强。但卢俊义的军中实权不如繁本。
⒀至于每回正文前的引头诗(致语),曾或认同周亮工《书影》说法:“故老传闻,罗氏水浒传一百回,各以妖异语冠其首。嘉靖时,郭武定重刻其书,削其致语,独存本传。”但记录者自己也是道听途说,且其时已入清,简本已多有刊版,因此没什么可信度。简本的回前古诗一则并无“妖异”处,二则文笔与正文中诗词迥异,水准亦平庸,可能是书商加入的。
五、袁无涯繁本体系(此列一种二本)
明代天启至崇祯年由苏州书商袁无涯(书种堂主人)刊刻,主要修编者一说杨定见,一说冯梦龙,杨定见作序(小引、发凡),是百廿回本。
1、出像评点忠义水浒全书(杨定见序),即袁无涯刊刻本,百廿回本,明天启。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后有翻刻本:
1-2郁郁堂翻刻忠义水浒全书,百廿回本,明末清初。
特点:
⑴该本故事包括大聚义、拉锯招安、征辽、伐田虎、伐王庆、征方腊。每回前没有“致语”,移置阎婆事,除田王二传系由简本改写外,其余部分源自万历年大滌余人序本。
⑵该本改写了田虎、王庆故事,这部分文笔细致、繁富了,但故事被大改与简化。该版本甫出世即显得“气场不足”,一则曾名曰“新镌李氏”,要借助李卓吾名声;二则对田王二传做了改头换面的修改,先前已有余象斗简本田王二传问世,读者知道是改写,就看个热闹。
⑶繁本田虎故事的许贯忠在宋江请缨伐田虎之前,在“五台山参禅”一节就出现了,并改为燕青旧友。似乎是个野鹤闲云般的人物,却莫名其妙地通过燕青向宋江神秘赠图,后来发现是三晋图册。他因不图功名而离去,估计对燕青的人生观产生了影响。繁本和许贯忠相似的还有萧嘉穗,飘然远去前还发表感想,令柴进、李应、戴宗、李俊、燕青、朱武、裴宣、樊瑞、蒋敬等多人把玩体味。
⑷繁本田虎手下的河北武将被大作精简(尽管有些人物的消失有点可惜),且降将的投诚过程交待得比简本详细些,不过山士奇的降宋过程依旧空缺。第一名降将耿恭是被卢俊义松绑劝降,也仅此一例。耿恭虽武艺平平,但熟知晋地人情地理,降后有充分表现,又在伐田虎结束前丧于战阵。繁本没有“回雁峰英雄会”,唐斌、文仲容、崔埜哨聚于抱犊山,没有乜恭,而唐斌是关胜旧交,壶关之战降宋,文、崔被改得武艺平常,三人后来都殁于伐王庆。
⑸繁本田虎故事的“琼清会”被完全改动,而且成为重头戏和一条线索,其文笔属于才子佳人型。繁本将琼英身世改成了父母被田虎杀害,自己被田虎妻舅邬梨收养,其武艺来由是“天捷星梦授”,梦中高平秀士还说她和张清是“宿世姻缘”。琼英身边还有个知情义仆叶清。而张清也害了相思病,伐田虎早期这小子在养病。而琼英之与伐田虎的关键性,又通过李逵在盖州宜春圃雨香亭的梦境(梦中也有个秀士)来提示,细节还有降将耿恭的证实。繁本中邬梨受了箭伤,张清化名全羽,和化名全灵的神医安道全一起打入邬梨的襄垣老巢当细作。结果张清与琼英实人相认,比武招亲,洞房花烛夜互诉衷肠,确认了一致反田虎的立场。随后清、琼、全等人药鸩邬梨,暗杀徐威,表面上依旧从晋,最后决战中公开反水,为擒灭田虎立下大功,也替父母报了血海深仇。繁本“琼清配”文字固然美,不过未跳出元、明才子佳人戏巢臼。“李逵梦境”一节笔法也颇美妙。
⑹繁本河北降将尽数在伐王庆结束前有了结果。繁本琼英是伐王庆的活跃分子,全身而归。后来又交待了琼英怀孕家养,征方腊时张清阵亡于独松关,琼英产下遗腹子,起名张节,含辛茹苦将孩子养育长大,后来从军抗金。
⑺繁本王庆故事同样也可以分为“王庆起事”和“宋江平王庆”两部分。但繁本改写的王庆又有新的特点:
繁本把王庆人物形象由简本的行伍英雄改成了市井登徒子,被丑化了。
起事段,繁本王庆出身颇有不堪,父亲是个欺占亲戚地产的刁徒,母亲梦虎产庆,对孩子娇生惯养。王庆长大后是个登徒子,与童贯侄女(蔡京孙媳)通奸。随后也有异事现宅、闪了腰肋、遇李助卜卦等事,也受流配之厄。
之后情节上比简本要精炼,文字变得细腻繁富。总之棒法上得罪庞元,结识龚家兄弟,打黄达,后被陕州牢城营管营张世开摆布凌虐,一气杀张、庞,逃难逢范全,藏匿于房州,配许段三娘(她在繁本也被丑化),再遇李助,前事发后一干人投房山火并廖立,再破房州,至此起事。
繁本王庆起事段内出现的李助、段三娘、段二、段五、龚端等人,在之后宋江平王庆段中再度出现,结局是随王庆一同被诛灭。
⑻繁本田、王二传在战阵描写上,细节处比简本精彩,但结构上却很单调,就是宋江、卢俊义兵分两路后,幻灯片式一桢一桢的攻城战,最后来个合兵会战。而且全书篇幅扩容了,梁山群体受朝廷的窝囊气次数更多,使人烦躁。
关于袁本,新中国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过校订本。
而当代学者王利器校注的那个百廿回本则是在石渠阁补刻百回本中插入繁本田王二传后混排为百廿回出版,主体不是袁本。
六、腰斩托古本(此列一种一本)
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贯华堂本),即金圣叹腰斩批注删改本(并于腰斩后结尾增加卢俊义惊噩梦),并自称获古本,七十回本,明崇祯。
特点:
⑴每回前没有“致语”,移置阎婆事,这与袁刊本(取源自大滌本)相似。
⑵该本“腰斩”引人注目,但对前七十回的修改则有些潜移默化的意思。尽管现存的金本之前诸版本之间也有修改痕迹,但那些主要是对文字细节的。而金圣叹对前七十回的修改直接影响到第一主角宋江的人物形象,经他改后的宋江变得阴险外露、奸诈外现,时或不尽情理。这样一个“宋江”是无法收买人心的。
⑶金圣叹在腰斩后的结尾增写“卢俊义惊噩梦”一节,也颇具影响力。
⑷清代至民国,由于金圣叹的声望(他于水浒又自称得古本),金批本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以至于后来许多人忘记了他这个版本较其他版本晚,并认同他对人物形象的修改。同时还深信金圣叹的“托古”之言,于是仅凭其一家自称,就臆测明中叶有过一本前七十回文字与金批本一样的蓝本。民国时,上海世界书局将简本大聚义后部分单独出版,起书名曰《征四寇》,赵茗狂主持,也使许多人以为“征四寇”是古人对后五十回的统一定义。
另:反作、伪作等
反作:忽来道人结水浒全传,即荡寇志,接大聚义后七十回,将视角转向了为朝廷效力剿灭梁山的“雷将”阵营,清道光年俞万春作。
伪作:梅寄鹤“古本”水浒传,接大聚义后五十回,民国。
明清至现当代各类续作、改作、新作、衍生作品,此处不讨论了。论坛韦孝宽等坛友有过总结贴。
然后就小谈一下我对水浒传原本编撰情况的粗浅观点:
⑴前七十一回由于总体内容是完成一百单八将的大聚义,自然会产生“自成体系”的客观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完成大聚义就是结束。就小说情节规律而言,这甚至只能是高潮的开始,还不是高潮的顶峰(譬如把擒高俅看作顶峰也未尝不可)。
⑵施耐庵,或者罗贯中,或者署名为施、罗的甲乙丙(还包括和他年代相近的弟子、协助者),总之那位原始母本的作者——我们姑且就总称他为“施耐庵”,无论是否由他自己亲笔写了七十一回之后的部分,但他构思时的本意,不会只到七十一回大聚义。但是,他对大聚义之后部分的构思原意,实在无从证实。
⑶施耐庵有可能来不及亲笔写七十一回之后的部分,但也有可能亲笔写过或写过小部分抑或者是提纲。
⑷无法确定那些现存版本的后半段,尤其是拉锯招安、征方腊两段,就完全没有施耐庵的手笔。即便笔力不如之前,但也不能排除施公在折衷的心态下敷衍拼凑的可能性。个人不赞成把大聚义之后的所有内容一刀切式地排除在施公原笔之外,哪怕原笔在现存版本后半段中所占比重很小。
⑸征辽段应该是后加入的,我认为征辽段都不是施耐庵所写,尽管先前有元杂剧雏形。但是,这一段具有其自身特定意义,同时又是百回本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从我们这些后人视角来看,这一意义在北宋末年金人觊觎情势下,变得令人徒然叹息。
⑹水浒的宋江应该是个大有权谋手段与野心的人,无论你觉得他是雄主还是奸徒,才略者还是阴谋家。同时,他的立场是随势而变的,不变的是利己。
⑺简本体系伐田虎、伐王庆两段应该是书商们加入的。但大聚义之后,不会立刻就跳到很像施耐庵手笔的征腊段,之间当然该有过渡。假如征方腊是施耐庵写的话,那么我认为现存版本的拉锯招安那十一回,是由原始母本那个过渡段中的一小部分取出来又经过一定的扩容、改写和拼合后形成的。
简本王庆的问题,容我另贴胡乱讨论。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12-9-11 12:46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西晋高祖
(仲达)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6
编号
456620
注册
2012-2-8
来自
河内郡温县孝敬里
家族
肉肉门
#2
发表于 2012-2-10 21: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深有研究
写了好多,佩服
大略的看了下,不大懂..........
[
本帖最后由 西晋高祖 于 2012-2-10 21:34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3
发表于 2012-2-10 21:4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西晋高祖 的帖子
偶精力有限,写得冗长而匆忙,莫怪。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feiyue1206
(阳谷县武都头)
毗陵郡公
平凉军节度使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6
帖子
10000
编号
304480
注册
2009-1-5
#4
发表于 2012-2-10 22: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木有一本(某版本或者续书之类的)把宋江刻画成完全的仁义君子?至少前70回不留那么多令人生疑的地方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5
发表于 2012-2-11 12:2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feiyue1206 的帖子
就我所知的范围没有,还待高人查证。金圣叹是生怕大家看不懂,非要让“宋江”把奸险表露在脸上。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坚硬的稀粥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85
帖子
1336
编号
77101
注册
2006-7-28
来自
天津
#6
发表于 2012-2-11 13: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feiyue1206
于 2012-2-10 22:21 发表
有木有一本(某版本或者续书之类的)把宋江刻画成完全的仁义君子?至少前70回不留那么多令人生疑的地方
张恨水那个应该是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7
发表于 2012-2-12 12:4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坚硬的稀粥 的帖子
不过张恨水的那部毕竟是现代人的续作。就水浒本身的版本而言,对宋江用了概褒细贬的春秋笔法,还是明显而统一的。只不过,容与堂本是试图自圆其说而不得,金圣叹则是自诩高明。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12-2-12 12:48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8
发表于 2012-2-13 15:4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倾向于认为征辽和征方腊是一体的。首先是梁山好汉中很多人本来就来自南宋初期北方忠义军,此外一般推测施罗都是元末明初人,肯定存在对于蒙古人的民族仇恨,因此出现意指抗元的征辽,完全是顺理成章的。其次是目前各种组合的版本很多,但从未见过有征方腊而无征辽的版本,说纯粹是因为巧合导致其它版本都留存下来而只此版本没有,似乎不大解释得通,因为如果只以巧合解释,那什么都能解释,就无讨论必要了。第三则是古人凑整数的心理,似乎不会搞出一个奇数回数的版本。第四是从行文考虑,梁山受招安前威风八面,一归顺朝廷征方腊就损兵折将,似乎接不上,中间接上征辽让他们先表现一番则显得更顺。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9
发表于 2012-2-13 16:0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韦孝宽 的帖子
我也认同征辽是自万历年起现存的那两类百回本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考据角度上而言,百回本是现存最早的完整且自成体系的版本,无论是容与堂本还是嘉靖刻本。但是,嘉靖之前的母本就难说了,而且更早的时候,书商是把书一卷一卷刊版,对章回并不严格。再从征辽段的文字特点来看,虽无法考证,但怀疑是有人对母本进行修改和添加的。由于容与堂本和大滌余人序本都有征辽段,那么自然不能说征辽就是郭勋加的,但或许是在施耐庵(元末明初)和郭勋(明嘉靖)之间的人呢?
土木之变对士人也是有刺激的
。
假如征腊是施公原笔(或者至少有提纲),那么从大聚义到招安到开始征江南,自然会有过渡,这一段或两段早期“过渡剧情”与流传至今的文字之间,重合比重有多少,实在不得而知,当然我倾向于不该把现存版本的七十一回之后一刀切。
早期母本的过渡剧情中,或许还给前七十一回之内就出现过的赵鼎、李成、闻达等人物安排了下文。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12-8-28 19:27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1级魔法行会
(小一君)
节度留后虎豹骑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1
功绩
151
帖子
951
编号
330577
注册
2009-7-22
来自
轩辕春秋论坛
#10
发表于 2012-2-14 14:5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想请问市面上的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分别是哪些?百二十回的是文中所说的袁本吗?除了王庆田虎部分和市面上流行的百回本一样不?
或者如果市面上有不同的本子,LZ帮忙推荐一种吧,买本装在书架里以备不时之需~ 家里的水浒传还是初中时买的,后来也没再仔细翻看过=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沙加11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59
编号
15049
注册
2004-8-9
#11
发表于 2012-2-14 16:0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1级魔法行会
于 2012-2-14 14:54 发表
想请问市面上的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分别是哪些?百二十回的是文中所说的袁本吗?除了王庆田虎部分和市面上流行的百回本一样不?
或者如果市面上有不同的本子,LZ帮忙推荐一种吧,买本装在书架里以备不时之需~ 家 ...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114060/
根据该页评论,似乎现在能买到的正式出版的简本就只有这个了……
另外,百回本是不是建国后人民文学整理后才重新普及的?百二十回繁本是不是因为“批宋江”运动才重新走进大众视线的?
[
本帖最后由 沙加1110 于 2012-2-14 16:10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12
发表于 2012-2-15 09:4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二位:
目前“市面上”所能找到的包括七十一回之后部分的全本,主要自然是百回和百廿回的繁本。百廿回繁本只有翻订袁无涯刊刻本的了。百回繁本由于蓝本就有多种,当代市面上记得有翻订容与堂本的,也有翻印民国李玄伯混排本的;但小可见识有限,未曾看到过或者注意到过完全翻订芥子园百回本的。可有高人看到过?
容与堂百回本和袁无涯百廿回繁本,除了是否省去田虎王庆二传之外,一至八十回文字上也有不少区别。最简单的区别可看黄门山四好汉出场诗、欧鹏邓飞在二打祝家庄时的兵器;最著名的区别是真正的容与堂百回本没有将阎婆将女儿配许宋江为妾移置到刘唐下书之前。如果市面上哪个百回本将纳妾一事前置了,说明是校订混排本。
建国后郑振铎在世时主持过对百回本、百廿回本的校订,自然是准备普及了,但未来得及出版。后来如沙加兄所言,是到了七十年代中期,“批宋江”时终于出版了百廿回本,该版卷首加入了领袖语录和鲁迅评语,但整个版本(蓝本是袁无涯刊刻的繁本)校订工作建国后不久就开始了。
而关于简本,建国后曾经出版过简本《志传评林》全本,据说是校订了几种简本(比如余象斗志传评林本、二刻英雄谱本、刘念莪本、汉宋奇书本、陈枚序本等——许多研究简本田王方三征故事的人也是这么多本对照的)后的修订本,可惜我没有从旧书店看到过。后来出版过的《征四寇》是翻订民国年间世界书局的那个截断本;《续水浒》似乎是将《志传评林》新校订本七十一回之后部分截取出来再版的。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12-2-15 18:44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1级魔法行会
(小一君)
节度留后虎豹骑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1
功绩
151
帖子
951
编号
330577
注册
2009-7-22
来自
轩辕春秋论坛
#13
发表于 2012-2-20 12:0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多谢lz,这以后买名著学会不要只单纯地看出版社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14
发表于 2012-2-21 08:4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1级魔法行会 的帖子
客气了!请各位不断补充看到过的原刻、翻刻、校订本。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佛山黄师傅
(飞鸿)
★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
帖子
569
编号
365192
注册
2010-3-14
来自
江南水乡
#15
发表于 2012-2-23 12: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陶心 的帖子
《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古典名著,其由来,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些小说面世后,也经过不少文人骚客和书坊老板的修改,衍生出很多的版本,这是值得研究的。
楼主对水浒的版本演变进行分析小结,确是下了苦功夫,在此致敬。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16
发表于 2012-9-11 09:0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佛山黄师傅 的帖子
愧不敢当,黄师傅过奖了!当时我回帖频繁,疏漏了。
回楼上诸位:
当代各出版机构翻录版印的水浒传,内容与版源的对应情况,个人觉得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
1、如果某个本子是百回繁本,没有前置宋江纳阎婆惜为妾事,那么其版源应该是容与堂本或者是石渠阁补刻本。
2、如果某个本子是百回繁本,却前置了宋江纳阎婆惜为妾事,那么其版源可能是芥子园百回本,也可能是现代李玄伯混排本。
3、如果某个本子是百廿回繁本,前置了宋江纳阎婆惜为妾事,那么其版源应该是袁无涯刊印本。
4、如果某个本子是百廿回繁本,却没有前置宋江纳阎婆惜为妾事,那么其版源应该是当代王利器校注本。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12-9-11 09:12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郭文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007
编号
215854
注册
2007-9-15
#17
发表于 2012-10-1 17:0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到今天才看到这篇作品,实在惭愧,本文就解释了我读一百二十回本《水浒全传》里的一个重要疑问:“田虎十回”和“王庆十回”的作者可能也不是同一个人。因为“田十回”里,河北众位降将只死了个耿恭,曾经跟随乔道清归降的费珍、薛灿都没有交代。而且按照“王十回”的介绍,当时河北众降将都是直接跟随宋江去剿灭王庆的,没有进京受封。
[
本帖最后由 郭文 于 2012-12-23 23:38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18
发表于 2012-10-1 21:3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郭文 的帖子
郭兄过谦了,多交流啊。
繁本田十回与王十回也是在简本基础上加工的,那么关键还是简本两个部分之间的对比,差别如我在主贴所述,还是明显的;同时简本王庆部分内部都像有拼装痕迹。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19
发表于 2012-12-18 16:3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最近看到一种说法,说王庆的原型是唐末混战时淮西军阀秦宗权,一度攻克洛阳,后淮西军因不事生产,只仗掠夺而失去民心,被朱温等几路军阀合力攻灭。众说纷纭啊,因为先前田虎、王庆的原型比较盛行的是元末群雄。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庞桶
鄱阳郡王枢密直学士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310
帖子
5481
编号
6
注册
2003-8-19
来自
上海
#20
发表于 2012-12-18 18:5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本帖很硬啊
到现下还没看过百二十回本的,惭愧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21
发表于 2012-12-18 19:1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 庞桶 的帖子
杨定见的百二十回本里田虎、王庆段虽然笔法细致,但结构比较无聊;而余象斗百十五回的弱项是文笔欠奉些。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沙加11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59
编号
15049
注册
2004-8-9
#22
发表于 2012-12-21 12:1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陶心
于 2012-12-18 16:32 发表
最近看到一种说法,说王庆的原型是唐末混战时淮西军阀秦宗权,一度攻克洛阳,后淮西军因不事生产,只仗掠夺而失去民心,被朱温等几路军阀合力攻灭。众说纷纭啊,因为先前田虎、王庆的原型比较盛行的是元末群雄。
不知秦宗权这种说法有什么依据没有,难道就因为都在淮西?
明朝时期元末群雄的故事应该在民间还有所流传,这秦宗权离明朝快五、六百年了吧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23
发表于 2012-12-22 15:4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沙加1110 的帖子
恩,秦宗权那个只是认可度不大的一种说法而已,更多的人认同的是元末群雄,包括小可。而且,我觉得一个文艺形象的原型,可以是复合式(形象刻划)的甚至拼合式(事迹)的。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12-12-30 15:12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7 03:0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985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