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读罗本三国记
性别:未知-离线 jiyi1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51
编号 88878
注册 2006-10-27


发表于 2009-7-29 21:1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读罗本三国记

有幸借到了《罗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上册,即嘉靖之壬午本,读来发现和毛本大有不同,果然是军队中指挥人员人手必备读物。由此有了许多心得,发来求教。将连续发表一个系列。
      不久前本论坛暂停,第一个系列将是武力部分,内容不多。当时想着先去别地借地发帖,等这里开了再发过来,现在开了,等到了精彩部分可能在天涯并发。
      武力部分
      关于颜良:操引兵十五万,分三队而行。于路又连接刘延告急文书,操先提五万军亲临白马,靠土山紥住。遥望山前平川旷野之地,颜良前部精兵十万,排成阵势。操骇然,回顾吕布旧将宋宪曰:“吾闻汝乃吕布部下猛将,今可与颜良一战。”宋宪领诺,绰枪上马,直出阵前。颜良横刀立马于门旗下;见宋宪马至,良大喝一声,纵马来迎。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宋宪于阵前。曹操大惊曰:“真勇将也!”魏续曰:“杀我同伴,愿去报仇!”操许之。续上马持矛,径出阵前,大骂颜良。良更不打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操曰:“今谁敢当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栗然。曹操收军,良亦引军退去。
   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曹军乘势攻击,死者不可胜数;马匹器械,抢夺极多。关公纵马上山,众将尽皆称贺。公献首级于操前。   (小字,据说是作者自评:原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三寸...,必在曹操处。如见他,可教急来。“因此颜良见关公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营地,被关公斩于马下。


   关于文丑:文丑军既得粮草车仗,又来抢马。军士不依队伍,自相杂乱。曹操却令军将一齐下土阜击之,文丑军大乱。曹兵围裹将来,文丑挺身独战,军士自相践踏。文丑止遏不住,只得拨马回走。操在土阜上指曰:“文丑为河北名将、谁可擒之?”张辽、徐晃飞马齐出,大叫:“文丑休走!”文丑回头见二将赶上,遂按住铁枪,拈弓搭箭,正射张辽。徐晃大叫:“贼将休放箭!”张辽低头急躲,一箭射中头盔,将簪缨射去。辽奋力再赶,坐下战马,又被文丑一箭射中面颊。那马跪倒前蹄,张辽落地。文丑回马复来,徐晃急轮大斧,截住厮杀。只见文丑后面军马齐到,晃料敌不过,拨马而回。文丑沿河赶来。

    忽见十余骑马,旗号翩翻,一将当头提刀飞马而来,乃关云长也,大喝:“贼将休走!”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和我的书不一样,他的一回是我的书的两回,但可以拿来用。
     斗华雄时:袁绍拍股叹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催军未回!。到了夺玉玺时:绍背后颜良文丑皆拔剑而出。

     大家当明了,颜良如此大将岂是催军的小将所为!竟然还和文丑同去!取个文官也行啊!很明显,这是作者故意让他们都避开的。
    我们说,吕布厉害因为他就是吕布,马超厉害因为他就是马超,而关羽,周瑜要杀刘备是也说,这莫非是XXXXXX的关云长呼。关羽厉害是因为他XXXXXX!而斩文丑三国志没记载与关羽有没有关系。可见在作者眼里,颜良武力的确高于关羽,文丑关羽以及曹营猛将等等在同一档次。

我没有罗本电子版,挺累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yi1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51
编号 88878
注册 2006-10-27


发表于 2009-7-29 21: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然而刚出世的关张赵云毕竟是业余的,极端的,就算他们一开始就是天下第一,经过职业训练也会大幅提高的,何况差的多。那些名将都是职业将油子,他们的经验是相当重要,他们的动作都是最适合本人的,都是极实用有效节省体力的。他们三人一出世就与天下一流职业大将交手,回去后一定大有提高的,至少在刀法枪法矛法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为大将必须具备的功夫,关羽秒颜良可证明他的刀法已经颇有提高,练成赤兔刀法。这个刀法,出刀速度等等,如果座骑变快或变慢,是需要相应调整的。关羽有了赤兔,他的刀法已经适应了赤兔,武力已经很有了不同,这就是他说狂话的理由,长途偷袭可最大发挥赤兔的长处。其出刀偷袭颜良也具有了相当的隐蔽性。
      曹将栗然,不仅仅是因为颜良武力高,他们能带兵者多,能看出颜良部队是很难战胜的,他们还要担忧后果如何,而关羽事不关己,无所谓,故而能发挥出应有的武力,徐晃脆败其实是他只发挥出百分之七八十的武力。
     这里提出军神的概念,大多武将顺分则勇,逆风则怯。军神,逆风也能发挥出勇力。如关羽赵云。夏侯敦不算,张飞也没多少战例,吕布就差远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yi1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51
编号 88878
注册 2006-10-27


发表于 2009-7-29 21:5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一下赵云,他有个特别的本领,持久战。能独自战巅峰吕布的,即使后期的关张也还是落败,只不过坚持的时间多了,如果说有人能不被吕布打到,这个人就是赵云。普天下武将能做到的,除了秒颜良秒文丑,就只有当羊长坂赵云大战一日夜(好像还厘米滴水未沾)做不到了。那需要天生能节省体力的心态体质技巧的。赵云是马拉松型武将,和许多大将都打的平手,但是如果能让赵云发威的话,巨恐怖...而且,如果可以长期打的话,赵云一定耗死他们。
       如果天下还能有别人从刘关张手下打那么多回合,从曹操手下六员大将生还,不论提到谁,都只能说,有可能,只有赵云,他一定能做到。
     颜良文丑向来并称,没有证据表明颜良比文丑高多少,估计不会太多。
吕布死后,巅峰的几员猛将都具备争顶的实力。

[ 本帖最后由 jiyi1 于 2009-7-29 22:0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9-7-29 22: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罗本电子版,网上可以找到的,不过也有版本差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小马828
(人类第一钢铁战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4
帖子 4433
编号 29895
注册 2005-1-9


发表于 2009-7-29 22: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看的很吃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mony007
(Eym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29
编号 287111
注册 2008-7-17
来自 广东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9-7-30 10:5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马岱 的帖子

马岱兄,怎么嘉靖版的电子版还有不同吗?
我给一个嘉靖版的网址:
http://groups.tianya.cn/bulo/Sho ... mp;ArticleID=459883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mony007
(Eym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29
编号 287111
注册 2008-7-17
来自 广东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9-7-30 11: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认同楼主许多观点,比如说:
1、【然而刚出世的关张赵云毕竟是业余的,极端的,就算他们一开始就是天下第一,经过职业训练也会大幅提高的,何况差的多。那些名将都是职业将油子,他们的经验是相当重要,他们的动作都是最适合本人的,都是极实用有效节省体力的。他们三人一出世就与天下一流职业大将交手,回去后一定大有提高的,至少在刀法枪法矛法上。】

2、【这里提出军神的概念,大多武将顺分则勇,逆风则怯。军神,逆风也能发挥出勇力。如关羽赵云。夏侯敦不算,张飞也没多少战例,吕布就差远了。】
有一点不同意,张飞在乱军中、逆势中发挥勇力的战例不让关赵。
比如说长坂坡前少量军队杀退许褚铁骑;
徐州夜袭中伏被曹军(8员悍将)包围后突围;
带领少量军队打败高顺后,直接杀到吕布大军阵里攻击吕布!
个人认为关张赵马外加曹营的典韦都当得起‘军神’二字!

不同意的是这句:
【能独自战巅峰吕布的,即使后期的关张也还是落败,】
后期可是有活生生的例子,尤其是嘉靖版,关张每一个碰上吕布可是有占上风的倾向!
不过找你说拿出他们的巅峰起来比较,那就是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yi1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51
编号 88878
注册 2006-10-27


发表于 2009-7-30 11: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了,那个军神我没有继续罗列名字,谢谢补充。
     关于吕布,我想说的是,这个是和战斗时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心情心理状态有关的,虎牢关时的吕布为最巅峰吕布的。当心情较顺,战斗时情绪稳定下来会颇为顺手;有天下第一的信念,战斗时情绪稳定下来会额外增加勇力;心中有气时会额外增加武力;拼命时会额外增加武力(曹洪50合拖住马超可谓经典),当然这些因素才是重点,事实上好多场战斗因为这许许多多的因素而导致各武将相矛盾的武力,然而这却也是重要的一种实力,我以为武力要有正常武力和奋发武力,对个别武将其低水平(用啥词?各位帮忙吧)武力也是很重要的,如高览。另外还有相互间的战斗驱动力程度是很重要的如关羽对黄忠,书中虽说关羽尽全力,我一直以为关羽至少没有奋发,是有所留手的,自从受教于孔明之后,这个封五虎将关羽看不起黄忠可作为证据。
     吕布后来不顺,又失却了天下第一的信心,武力明显下降,已然与关张彼此了。
     为了先开帖子,没有润色,读来别扭点。以后看看编辑编辑。买的资治通鉴一直没看,现在才发现才87卷,全本为近300卷,没有三国部分,晕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嘉靖本更接近罗氏原本,但也更接近评话话本。个人还是觉得毛氏父子修改本读起来比较顺畅。

至于赵云,他一生单挑最好的战绩是五十合平文丑,如果他只有这个水平的话,那么他虽然有大战一天一夜的体力,却未必有能够在吕布面前坚持一天一夜的实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9-7-30 14: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9-7-30 10:56 发表
马岱兄,怎么嘉靖版的电子版还有不同吗?
我给一个嘉靖版的网址:
http://groups.tianya.cn/bulo/Sho ... mp;ArticleID=459883

早期嘉靖版只有实体书,有人曾经讨论过,发现不同出版物有一些不同。
比如刘玄德败走荆州一节,曹操说赵云“此贼曾偷吾寨”(大意如此),当时大家都觉得这句话莫名其妙,后来有人说他手中的书就没有。

至于电子版的不同,则有些体现主观因素,比如友盟的版本,就把刘备交待颜良的话删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刘备交代颜良的话印象里是小字注释。

不过友盟也没删干净,留了首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小熊华斯比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0
编号 332077
注册 2009-7-31


发表于 2009-7-31 09: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国志比较好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西园新军 2009-7-31 19:16 -5 三国史话区出门向上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yi1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51
编号 88878
注册 2006-10-27


发表于 2009-8-2 12: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刘表让荆州
  刘表何许人也?
   汉灵帝死的时候,刘表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刚到荆州的时候,很不太平,各地宗贼聚集作乱,刘表和蒯良、蒯越、蔡瑁了解情况商议后定出对策,除掉特别恶劣的,而且情节较轻的就加以安抚,使(蒯)越遣人诱宗贼,至者五十五人,皆斩之。袭取其众,或即授部曲。而襄阳势力较大的两个头目张虎、陈生,刘表则采取招安的政策,派蒯越与庞季两个人单骑去游说,二头目投降,就这样平定了江南。这样到董卓为乱的时候刘表据荆州已经成为势力较大的一方诸侯。这时的刘表是很厉害的,打退了孙坚、张济、张羡等不论是来进攻或是叛乱的,又占领了南面的零陵、桂阳,北面的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馀万,真正成为了当时的大诸侯。
   就这样到了官渡之战,曹操北征乌丸的时候,那些著名的谋士都说刘表无能之人,是不会掏曹操老巢的,我当时也觉的甚是可惜,太可惜了。刘表后来自己也觉得可惜。我想起袁绍说过的一句话: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怎么想也挑不出什么不对的地方。建安四年,官渡大战,刘表已经五十八岁,他的生命只剩下了九个年头,他过惯了太平享福的日子,已经老了,荆州百姓也跟着过了好多年的太平日子,最后的太平。事实上,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刘表的做法是相当合乎商业理论的。刘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业,而北袭曹操看起来很有诱惑,却是不可轻触,一旦陷进去后果难料,将直接面临巨大的变数,复杂的关节,甚至无休止的战争,曹操灭吕布征刘备就差点死无葬身之地。刘表很清楚自己在荆州便能镇得住,然而离开荆州可就不保险了,自己手下也没有名将。像如今商业的投资,小公司有钱便赚,抽身也容易,大公司要亲自做投资一个不熟悉的领域行业,一旦开始运行那可是大事,运作了大量的人事资金后,如果不行的话,兵败如山倒,要抽身可就不容易了。
   刘表在荆州后期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还是知道谁是好人谁是恶人的,然而已经懒得做英明之主了,只剩下脑袋勉强算是清醒的,对于一个老人来说也算可以了,刘备反诗事件里,刘表也没有怪刘备。曹操胜利后,刘表对刘备说“不用君言,故失此大会也。”我想,刘表可惜的不仅仅是错失了好机会,关键是纵虎为患了,曹操是什么人呐,下一个要挨刀的恐怕就是我刘荆州了吧。刘备,我也压制了你好几年,是不是该回报一下了。
  刘表一直不能确定两个儿子刘琦刘琮谁可接手荆州,这才是正常的。刘琦长而贤,然懦弱(刘表语),为蔡氏所嫉,是个真正扶不起来的刘琦。网上高人说诸葛建议刘琦江夏避祸是个骚主意,我以为对的。对于刘备刘琦,刘琦正确的做法应该拜刘备为父。刘表病危,刘琦探望,蔡瑁怕刘表刘琦父子相感而赋以荆州,就对刘琦说不好好镇守江夏却私自跑这里来,刘表看见一定生气,就这样将刘琦赶了回去。这一幕大家当不会陌生,曹操以二子出门而使守门的官阻止,曹丕也被赶回来,杨修劝曹植以奉命出门而斩门卫。如果当时刘琦有关张赵云任意一人同往,何来的蔡瑁猖狂。刘琮年幼,必受制于蔡氏,蔡氏土豪也,就蔡瑁那点见识,必不能守住荆州。曹军若来,此二子不论哪个恐怕都不能保有荆州刘氏宗庙矣。
   刘表让荆州,心里的确是舍不得,是不愿意的。这就是刘表不如刘备的地方了。刘备拒不接受是正确的,蔡瑁是不会放刘备走的。此时的卧龙还是年轻。刘表是真的有心让荆州,能抗曹操守荆州的也就刘备了,如果刘备能奉刘琦为主,刘氏神位可得祭享。然而刘备太厉害了,刘表知道自己怎么掌控的荆州,不用想也知道刘备挟刘琦以令荆州,才是真正的荆州之主。刘表不愿意看到这些。刘表的生命终于到头了。建安十三年,太祖征表,未至,表病死。刘表,明知身后事未决而无所作为,误矣。[/
size]


[ 本帖最后由 jiyi1 于 2009-8-6 09:5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odiac2008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56
编号 9846
注册 2004-7-7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9-8-2 16:1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在刘表看来 两个儿子 其实差不多

但是大儿子貌似没有什么背景(书中未提)即使做了

因为其懦弱 也治理不好荆州这个世家盘踞的地方

而小儿子却是和荆州大族蔡氏有很深的渊源 他妈他老婆都是蔡家的

小儿子哪怕是个傻子 有蔡氏支持荆州也很容易安定(蔡瑁经营了那么多年 底子肯定不会薄)

所以他让小儿子继承 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至少可以保其刘氏一脉

至于刘琦去江夏 个人认为是诸葛为刘备埋下的一步棋子

因为刘表死在曹操南征出发了还没到的时候 所以蔡氏夺权 降曹就很顺利

假设刘表早死一个月 荆州没有曹操接应 刘备完全可以利用刘琦 介入荆州纠纷

从而通过刘琦控制荆州 不说成功率 至少有这个可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yi1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51
编号 88878
注册 2006-10-27


发表于 2009-8-2 16: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2、诸葛亮入吴
   诸葛亮随鲁肃进入江东。易中天先生说江东集团在诸葛进见孙权之前就已经决定了,这是有道理的,然而江东集团的决定是什么呢?舌战群儒不见史书记载,如果真实发生是应当记载的,但是却有可能是各个场合组合起来的。孙氏非刘表可比,早就在关注曹操军团动向,孙权的三万精兵就是例子。孙权见诸葛就是要确定战争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和江东还有多大的距离,和曹操打仗到底是怎样的。
   《吴书•吴主传第二》: “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这应当是发生在诸葛赴吴之前,而且这样的讨论是多次的,诸葛到吴显然是要促成孙权对抗曹操的,这样舌战群儒诸般辩论条目的应当有必要讨论一番,
   张昭:且玄德公未见先生之时,尚且纵横寰宇,据守城池;今见先生,人皆仰面望之,虽三只之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朝廷故旧大臣,山林隐迹之士,皆拭目而待;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措之于衽席之上。何其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玄德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汉室。先生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近闻玄德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有烧眉之急。此是自得先生以来,反不如其初也。
   虞翻:“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公以何如?”
   步骘:“孔明效苏秦、张仪掉三寸不烂之舌,游说江东也。”
   薛综:今曹公遂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惟豫州不识天时而欲争之,正是以卵击石,而驱羊斗虎,安能不败乎?”
   陆绩:“曹操虽挟天子而令诸侯,犹是曹相国曹参之后。汝刘豫州虽中山靖王苗裔,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履之庸夫,何足与曹操抗衡哉!”
   我们可以作出推断,孙权他们之前的决定是能不打就不打,能晚打就晚打。 这些,不问于孙权则问于诸葛,其中许多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吧,当诸葛来了之后,事情就急了,到了做决断的时候了,即便诸臣不问孙权本人亦要重新审察权衡。
   鲁肃、诸葛亮给孙权带了极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历史的真相是,诸葛亮和这些资料到来引发了这场战争,三国演义可能歪打正着,当然是把孙权功劳划到诸葛身上了。


[ 本帖最后由 jiyi1 于 2009-8-6 09:5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yi1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51
编号 88878
注册 2006-10-27


发表于 2009-8-6 09: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之前曹操给孙权一封信,裴注“《江表传》载《曹公与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相震失色。”注。三关演义成了“孤近承帝命,奉词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荆襄之民,望风归顺。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幸勿观望,速赐回音。”据裴注文字,可能不只这一段,还可能有别的内容,曹操目的是要和孙权打,三国演义的目的是为了打刘备,吓唬孙权,然根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就是在打刘备。后面的郭嘉vs周瑜也会解释这个问题。
  《蜀书•先主传》亦言: “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馀人,与俱到夏口。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
   《魏书•武帝纪一》: “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
   《吴书•吴主传第二》: “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
   这里隐藏着事情的真相:曹操的目的要打刘备的,不是打孙权。赤壁之战是孙权发动的,不是曹操带八十三万大军去攻打孙权,孙权被动防守而有赤壁之战,事实是孙权打的曹操。那么孙权为什么要这么做?
   刘琮降曹后,曹操进军江陵,以刘琮为青州刺史,封列侯,并蒯越等,侯者凡十五人。释韩嵩之囚,待以交友之礼,使条品州人优劣,皆擢而用之。在三国演义里,曹操杀刘琮,贬蔡瑁,中周瑜计而杀之,读到此处总觉杀刘琮未免过分,杀蔡瑁实在可惜,而历史上表琮为谏议大夫,参同军事,蔡瑁为魏武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汉阳亭侯。
   罗贯中为什么给曹操加上这一情节不得而知,然而两相对照,可以看出曹操对待荆州的态度,就是任贤任能,这样可以打压荆州本土大族,用蔡瑁可以安抚蔡氏家族。当时地方中央到地方已经进入大族的时代,荆州蔡氏“宗族强盛,共保蔡洲”,甚至具有一定力量的私人武装,刘表掌荆州需要和蔡氏联姻,江东孙氏也离不开本土大族。
   曹操是白得的荆州,杀蔡瑁,我以为固然给三国演义增加了许多方面的精彩,但是这却是快速打压蔡氏的途径。三国演义里曹操说等蔡瑁训练好了水军就杀之,蒋干盗书回来就杀蔡瑁,这说明曹操深疑蔡瑁,杀刘琮是一个原因,还有就是怕蔡瑁暗杀曹操,刘琮降曹时就有王威建议趁曹操不备杀之,三国演义里为刘琮殉难。
  把不相干的两者混合比较难免混杂不清,那么曹操到底何许人也?为什么要这么做?
   从曹操到荆州作为看,有两点,一是要先好好治理一下荆州。这和诸葛亮以严法治理益州颇有相似之处,,“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刘表治荆,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荆州富庶而远战争,上下安逸,曹操要以荆州作为基地以令诸侯,实是需要重新整理。二,曹操开始试行为才是举。如果给曹操一段时间好好治理荆州,那么江东无作为矣。
   这里才是孙权真正害怕的地方。唯一让孙权害怕的地方。鲁肃去荆州要调查的内容之一,孙权要向诸葛亮了解的最关键的问题的前半部分,也是最主要的部分。那就是:曹操要怎么处理荆州,也就是治理荆州。其实曹操还没有做好打孙权的准备。后面会说的。结果孙权明白了:曹操要长期占据荆州,并且好好治理荆州,将荆州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根据地。那样的话,江东就被包围了,被灭就成了早晚的事情。孙权非刘表可比,他是真正的一方霸主,他是不会像刘表那样,等到曹操站稳了脚跟,说孤错失了大好的机会啊。于是孙权发动了赤壁之战。千古流传曹操八十余万大军南下打孙权,孙权被动防守,这只是事情的表面。


[ 本帖最后由 jiyi1 于 2009-8-6 09:5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yi1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51
编号 88878
注册 2006-10-27


发表于 2009-8-7 21: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4、唯才是举的真相
   徐子将言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成为三国至经典名句,我也曾经佩服之至。那么唯才是举是什么?这要从曹操很早的时候说起。唯才是举,很多人都想到德与才如何取舍,不错,这的确到现在也是一个实际的命题,然而在曹操在那个时代,这个问题要严重的多。当时选人才恰恰是唯德是举,地方推荐。普天下都认为可以,这样直到了到了东汉,“举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为了取得被推荐的好名声,采取各种各样的行为,终于到无所不用其极,丑陋之至的程度了,真正的有德者都隐居或者被打压了,有识之士都觉的不妥,都觉的应该怎么怎么办,却没有人认为这样的地方推荐其实已经成了皇帝的新装了,只有曹操的眼睛是明亮的,天生的明亮。但是那时候曹操的思想也还是没有成套,处于萌芽阶段。为才是举到后来有了九品中正法,已经成套了。
   曹操的思想开始变得伟大起来。提拔有才的人做官,只有这样这个世界才会慢慢变的清净,那些想做官的就不会用恶劣的行为来为自己争取名声,因为已经没用了。事实上一直到后来一千年都有人常年累月不洗脸不讲究卫生不出屋而获得隐士的好名声,于是有很有才华很清正的高官前去审察一番。梁国桥玄、南阳何颙看到了曹操的与众不同之处,“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这两句话其实另有深意。安天下,可不是一统天下,我会在郭嘉vs孔明一节解释的,安天下的意思是将天下人都放在一种合适的制度下而正常运行。事实证明三国归晋后天下不仅没有太平,反而一直乱了下去,乱了几百年,一种退后的氏族形态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且超越了朝廷,类似于西方中世纪的宗教.国家体系。直到隋唐有了科举,李世民以个人魅力将天下安定下来,另一个变态人物—几乎是曹操的绝配—武则天的出现,才最终摧垮氏族体系,彻底的安定了天下,后朝制度各有不同,但是根本是不变的。
   (建安八年)秋七月,令曰:“丧乱已来,十有五年,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其令郡国各脩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这才是真正安天下的手段,在当时的背景下,积乱已久,保证文化、信仰和教育的传承,给老百姓一份生存。相比之下武力和阴谋。李世民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这句话就落入下乘了。
   这里还有个很关键的问题:才到底是什么。今天来说提到才这个字,我们马上就能想出n多来,可当时,对于曹操,他的才的标准是什么?那是首次提出的概念,要应用于大众的概念。《求贤令》我就引用了,里面也没有标准。我找到了那个标准,上至郭嘉这样张良水平的人才,下至管粮的小官。我只简单的说,那就是说话靠谱,做事靠谱的人。
   当时的主流是经学,两汉经学。也许桥玄以为曹操在经学上会有所成就吧。然而曹操已经有了很简明的认识,祖上书陈武等正直而见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其言甚切;灵帝不能用。是后诏书敕三府:举奏州县政理无效,民为作谣言者免罢之。说三公所举奏专回避贵戚之意。“阉竖之官,古今宜有,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此时曹操实是一忠臣,他逐渐有了自己的钥匙,能打开乱世这把锁的钥匙。我不禁对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颇为不以为然起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iyi1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51
编号 88878
注册 2006-10-27


发表于 2009-8-12 10: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5、曹操的成长。
   曹操当洛阳北部尉的时候,做了一大堆五色棒挂在县门口,对于不遵守法令的,不管是有钱还是有权有势的,都用棒子打死。几个月后,汉灵帝宠爱的太监蹇硕的叔父在夜里出来玩(当时规定夜间不得随意外出),曹操把他也给用这些棒子打死了。易中天先生说曹操此时还是生瓜蛋子,这是有些道理的,对于成熟的人完全采取两面都能讨好的做法。
   然而我一直没有看到有人把这件事和另外一个人做的一件事给并列联系起来,另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做的一件伟大的事,一直没有。孙武,又称孙武子,二十岁的时候写了兵书十三卷献给吴王阖闾,吴王让他训练自己的妃子为女兵,妃子们嘻嘻哈哈,军令不行,孙武就当场杀了吴王最为喜爱的两个爱妾队长,女兵练成。曹操精读孙子兵法并写了注(就是孟德新书,益州张松看了一编就一字不差的背下来的那本书),对于孙子这个故事自然不会陌生。曹操打死蹇硕叔父,我们不知道他当时有没有想过得罪了当时最厉害的太监,但是可以肯定这是曹操成为曹操的第一步,最重要的一步。如果曹操年龄大一点,学会滑头了,以温和手段处理,以后也会也大成,却将没有了曹操以后的冲劲,将永远成不了曹操,一个和孙武一样伟大的人。从此,曹操心里的种子算是真正的开始发芽,曹操开始实行自己的意愿。
   然而,曹操却在不断的碰壁。后来被明升暗贬,升官当了济南相。济南长吏大多阿附贵戚,贪赃枉法,很是狼藉,曹操於是上奏罢免了许多的官吏;这样奸宄小人纷纷逃窜到别的地区,郡界肃然政教大行,一郡清平。终于,曹操惹怒了整个当官阶层,混不下去了,称病回家。据说其父曹嵩使了好多手段才保得曹操无事。
   然而曹操错了吗?曹操不知道有没有认为自己真的错了,这个不清楚。但是这一口气开始郁结,并开始生出真火。曹操之千古骂名便是自此火气而始。终于,曹操自董卓那里逃归乡里,路过故人成皋吕伯奢,怀疑要把自己交付官府,就在夜里杀八人跑了。曹操简直要崩溃,上天何以如此待我!那股火气终于发作了,曹操发很了,就算我错了又如何,曹操很悲伤的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应当说,曹操说这话的时候已经知道杀错认了,然而曹操既不能找人哭诉辩解又不能自杀谢罪,到底是大人物,一狠心,已经杀了,杀错了就杀错了吧。这是曹操成为曹操的最为重要的一步,以前的曹操确实是个好人,好官,以后,虽不是个好人,却仍然是个好官。从此,曹操成为了邪派人物。我以为这其实是曹操说的一句狠话,狠话而已,打击经历到一定程度而说的一句狠话,也是一句正常话。曹操后来成为曹操,正是因为这股狠劲。重点在前半句,张绣杀了曹昂曹安民典韦,后来投降曹操,得到很好的待遇。官渡之战手下大批官员暗通袁绍,曹操胜利后把那些信都烧了,并没有因为负了自己就追究。所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句话,曹操并没有怎么去实行。在三国演义里以“宁让我负天下人,无让天下人负我”而广为流传。
   那么曹操奸雄是怎么成为千古奸雄的呢?其实这是个冤案。
  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可没有令过哪个诸侯,人家也不听他的。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这句话是袁绍首先说的,因为汉献帝在曹操一边,许都即首都,袁绍攻打曹操在事实上舆论上就等于造反的,于是袁绍想了这么个借口。后来凡是反对曹操的都那这两句话来说自己是正确的。
   曹操怎么做的呢?打完董卓后,袁绍和韩馥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邀请曹操一块参与,曹操严词拒绝:我们讨伐董卓是因为董卓罪恶滔天天下皆知,而小皇帝汉献帝只是受制于董卓,他不是昏君,没有那些昏君的毛病,我们这边弄一个新皇帝那么天下人该怎么办呢?要立你们自己立,我只拜汉献帝为大汉天子。后来曹操把小皇帝弄回去,事实是救回去,因为小皇帝被威逼吓唬抢来抢去,朝不保夕,曹操也早已有心扶主。
   在曹操活着的时候,贼的名声已经在外了,刘备更是将曹操恶名大肆宣传,十几万百姓跟着刘备逃跑,刘备可没少说曹操的坏话。曹操到底是猛人,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三国演义片尾曲这句歌词应当就是来形容曹操的吧,曹操基本上没怎么给自己带中国千古以来的仁义道德之类的帽子,也没有去反对别人的冤枉,总之是没有做美化自己名声的事,当发狠了就做恶事,完了也不维护名声,这是曹操恶名的根本原因之一(究其缘由还是那股狠劲导致曹操不顾旁人的说法,还有关键的一点,曹操心里装着另一种感情,站在了世界的巅峰,甚至向后穿越了几百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对于曹操来说,也许时间的名声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后面还会再提到)。
   他的儿子曹丕真正坐实了曹操汉贼的称号。曹操以一人之力治疗社会疾患,和当时以至后世几百年的腐败形态氏族对抗,一直到了隋唐以后,曹操成为历史上名声最坏的一员之一,成为和王莽董卓一样的奸雄。这是统治阶级的意愿,他们需要对自己和后代忠心的臣子,需要维护家族利益保证一辈辈当官的人,像曹操这样的不好。这是曹操恶名的根本愿意之二。
   实际上,曹操对待下层百姓是很不错的。曹操收降的黄巾军不当兵的都让耕种,许昌屯田事实上少征收了老百姓许多的粮食,马惊了踩踏农田就割掉自己的头发,占河北后号令三军杀老百姓鸡犬和杀人一样的罪,百姓和军队发生冲突下令军队杀百姓将百姓吓进山里,曹操碰到他们对他们说军法不可轻毁你们快躲起来别被军士发现。
   那么在后世百姓中的名声怎么也这么坏?那是因为底层百姓和上层统治者本就属于同一个金字塔。当外敌入侵,这个金字塔会爆发出强大的力量把侵略者赶出去。那个时候的名字叫民族大义高于一切。曹操很不幸也被赶了出去。
   曹操,其实是个正常人,具有普通人的感情,他和历史很多的能臣武将不一样。那好些名声很好的武将其实是真正的兽类,心中充满杀戮。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4 05:0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93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