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何人识得张无忌, 节选自陈墨《众生之相:金庸小说人物谈》
性别:未知-离线 kesin

南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东将军
好贴 5
功绩 1036
帖子 4004
编号 2725
注册 2003-11-30


发表于 2005-5-10 19: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的最后一问有一个很奇妙的回目,是《不识张郎是张郎》:其中有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情节,是少女殷离死而复生,但却认定眼前的这个活生生的张无忌不是她心中的那个无日或忘的张无忌。这似乎就是张无忌的—种“宿命”,因为在金庸小说的读者当中,就有不少人像殷离那样,只喜欢记忆中的那个倔强凶狠的咬人少年,而不喜欢已经成人的这个仁恕宽厚的张无忌”。原因很简单:据说是觉得这个成年的张无忌实在是“没性格”。

    说张无忌“没性格”当然是不准确的。只不过,张无忌看起来没有通常的武侠小说主人公那样的英雄气概,性格上也不是那么激烈和鲜明。正如金庸先生所说,张无忌的性格或许“和我们普通人更加相似些”:老实、厚道、随和、软弱,易受环境影响,做事优柔寡断,总之是做人有些平庸。对此,作者在小说中有过一段很好的分析:“他武功虽强,性格其实颇为优柔寡断,万事之来,往往顺其自然,当不得已处,雅不愿拂逆旁人之意,宁可舍已从人。习乾坤大挪移心法是从小昭之请;任明教教主既是迫于形势,亦是殷天正、殷野王等动之以情;与周芷若订婚是奉谢逊之命;不与周芷若拜堂又是为赵敏所迫。当日金花婆婆和殷离若非以武力相胁,而是婉言求他向大金花岛,他多半便就去了。”

    这样一个人,难怪有些读者不喜欢。然而,读者喜不喜欢张无忌这一人物形象,固然可以见仁见智,各不相同:但有些读者以自己喜不喜欢来判定这一人物是不是“写得好”、是不是有文学价值,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对于前者,我们无法也不必加以讨论:对于后者,我们就应该或必须加以分析研究。

    在我看来,张无忌形象能够为武侠小说的人物形象画廊提供一种新的性格模式,这本身就是对武侠文学的一种重要的贡献:在想象的武侠传奇英雄的世界中,出现一个与我们普通人更加相似的、没什么英雄气概的主人公形象,这不正是另一种形式的出奇制胜?更何况,张无忌形象的出现,还标志着金庸小说创作的一次重大的转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小马爱犬屋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65
帖子 6479
编号 16360
注册 2004-8-26


发表于 2005-5-10 19: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倚天是金老相当成功的一部作品,但显然金老太喜爱这个人物了,希望他无所不能,武功既高,内力又深厚,年轻,医术高超,毒术一流,几乎没有他不会的,为人又忠厚…………

结果塑造出了一个苍白的完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esin

南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东将军
好贴 5
功绩 1036
帖子 4004
编号 2725
注册 2003-11-30


发表于 2005-5-10 19: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曾经比较过郭靖、杨过、张无忌这三位主人公的人格模式,认为郭靖是儒家之侠的典范,理由是他奉行“为国为民,牺牲自我”的人生准则;杨过则是道家之侠的一种典型,理由是他奉行“至情至性,实现自我”的人生准则;而张无忌形象的价值则在道家和佛家之间——他有道家的“无为”,又有佛家的“慈悲”。当然也可以说是在二者之外——张无忌是明教的教主,理应是“明教精神”的典范。在哲学理念上,三者之间当然可以三足鼎立。

    在创作思路:,小说“射雕三部曲”的三位主人公形象,基本上是按照正、反、合的逻辑模式发展的。《射雕英雄传》的大人公郊靖的形象当然是“正”,即正统的或正宗的主流意识形态及其文化价值的体现,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相比之下,《神雕侠侣》的主人公杨过形象则无疑是“反”,冲动偏激、反叛师门、挑战传统价值;而《倚天屠龙记》的主人公张无忌的形象则是“合”,合郭缩的单纯质朴与杨过的聪明伶俐,合郭靖的为国为民与杨过的至情至性。作者是想“极高明而道中庸”,张无忌的形象,是对郭靖形象与杨过形象的一种艺术上的统合或中和。

    在《倚天屠龙记》一书中,我们几严处处都能发现这种“中和”的痕迹。张无忌出生之地名为冰火岛,这不仅是说这个岛屿是北极冰海中的一座火山岛,作为张无忌生命最初的生存之地,这—环境的命名,实际上也暗示了未来的主人公张无忌的性格:冰与火的中和,当然就温暖宜人。进而,张无忌作为武当名侠张翠山与天鹰教“妖女”殷素素的儿子,他身上流动着的血脉也是正、邪两派的中和。进而,按照金庸小说的惯例,主人公最突出的武功技艺常常是他的性格与人生的最好的说明或补充。郭靖的降龙十八掌、杨过的黯然销魂掌,无不如是。那么,张无忌的乾坤人挪移和太极拳剑,当然也就应该是主人公性格最重要的提示。而这两种神功的—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乾坤阴阳的中和与圆转。最后,也是最明显而又最重要的,张无忌出道江湖之后最大的行为目标,就是要在以六大门派为代表的正派集团与以明教、天鹰教为代表的邪派之间充当和平的使者,谋求正、反之“和”或“合”。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用“性格”这个词来概括一个文学人物形象,进而又用某一个词语——如“优柔寡断”或“拖泥带水”等等——来概括一种性格,看起来是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实际上却是问题多多。原因就在于“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对于一个活泼和充实的生命,岂能用一种性格概念来固定?即使是对一个写得鲜活的文学形象,仅用一
个概念来说明常常也是不够的。只要文学创作不是某种简单的概念演绎,其中的人物形象多半就会“形象大于思想”,当然更大于概念。对于一些古典小说,尤其是对那些以理性主
义为思想基础的小说,用“性格”一词对其中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研究或许行得通,而对于另外一些小说,就未必行得通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esin

南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东将军
好贴 5
功绩 1036
帖子 4004
编号 2725
注册 2003-11-30


发表于 2005-5-10 20: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虽说张元忌的性格或许与普通人有其些类似之处,但对于《倚天屠龙记》一书的武林世界,他实际上是一个大大的异类。

    张无忌生平的—大与众不问之处,是他出生与成长环境的独异。除了上述冰海火山的象征意义之外,在这一环境中出生并成长起来的张无忌,在性格上当然会有明显的与众不同之处。一是冰火岛孤悬海外,与世隔绝,年幼的张无忌虽非孤陋寡闻,但毕竟是耳听者多、眼见者少;二是在这个岛上,除了张无忌之外,就只有他的父亲、母亲和义父三人,从小独得三位长辈的厚爱,深受不含杂质的爱心润养,培育了他无比淳厚的天性。因此,相对于世俗社会小人,他是天真的“自然人”;相对于江湖现实中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海中人”。总之,对于《倚天屠龙记》的世界,张无忌具有彻头彻尾的赤子衷肠,实际上就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另类人物。

    张无忌性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过分的诚实与单纯。九岁以前的张无忌一直生活在一个单纯透明的环境之中,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谎言,根本不明白谎言也是生活的—个重要
的组成部分。所以,张无忌不会说谎,也缺乏辨别谎言与欺诈的能力,于是他的一生总是免不了不断地上当受骗。张无忌一家回归大陆途中碰到第一批大陆江湖人时,他听到母亲说“那胡作妄为的谢逊死了”,而他的父亲居然也随口附和,便忍不住心中难过,大喊大叫:“义父不是恶贼,义父没有死,他没有死。”由此惹出大祸,不仅间接导致了他父母亲的惨
死,更使他的生命处于极度危险之中,从此受尽磨难。尽管他母亲临死之前谆谆告诫他“要提防女人骗你,越是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但这一血的教训仍未能改变张无忌的诚实天性,并没有使他从此变得精明起来。在他此后的人生中,这类的事情仍在不断发生。虽然他早已打定主意死也不说义父谢逊的消息,但后来还是中了朱长龄的圈套,主动说出了谢逊在冰火岛的秘密。进而,明明知道朱长龄是一个骗人的奸贼,而张无忌也学会了九阳真经,但还是被朱长龄骗得摔下了悬崖、跌断了腿骨。再后来,在东海灵蛇岛上丐帮八袋长老陈友谅言行不一,没有骗过金花婆婆、赵敏,但却骗过了目盲的谢诅、没有目盲的张无忌。所以,在小说的最后,老谋深算的朱元璋设下一箭双雕的巧计,使得张无忌心灰意懒,从此退出江湖,实在是“顺形成章”。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妨说,张无忌的江湖人生,是从面对谎言开始,而以上当受骗告终。他所进入的,是一个慌言世界;而他所经历的人生,也是一段不断被狡计与谎言所欺骗的人生。张无忌的这种经历,让人想到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大师伏尔泰的小说名作《老实人》和《天真汉》中的主人公。不断上当受骗的张无忌并非任何意义上的傻瓜,他聪明而不“精明”,所以在这个精明人的世界中,张无忌也就只能像老实人、天真汉那样,成为世俗社会欺骗的对象和笑料。当然,从另一角度看,张无忌这样的老实人、天真汉,也同样成了我们认识和反思现实世俗社会的一面具有一定光洁度的“镜子”。它照见了江湖,也照见了江山;照见了正派的不正,也照见了邪派的不邪;照见了统治者的残暴,也照见了反抗者的卑污。

虽然,在《倚天屠龙记》一书中,作者的镜子意识——对中国的传统文明、世俗社会以及欲望人生作出映照、反省、批判的创作意识——还不是非常自觉,但这部作品毫无疑问是
金庸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这样说的证据是:在这部小说之后,金庸写出了《连城诀》、《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其中《连城诀》的主人公狄云是更加地道的“老实人”,而《侠客行》一书的主人公石破天则是更加地道的“天真汉”,《天龙八部》中的段誉不仅仅是小说的主人公,同时还是那个欲望/非人世界的观察者和反省者;《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这个主人公最大的性格特征就是不能做政治上的入世或入时之人;与之相反,《鹿鼎记》的主人公韦小宝入世而又入时,只不过证明了“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所有这些角色,都不仅是一个传奇故事的主人公,同时也成了那个传奇背后真实的历史文化世界的观察者、反应者或透视镜。金庸小说创作的这一转变,正是从《倚天屠龙记》及其主人公张无忌开始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凤凰〗大帅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5
帖子 514
编号 29291
注册 2005-1-1


发表于 2005-5-10 20:2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小马爱犬屋于2005-05-10, 19:45:17发表
个人认为倚天是金老相当成功的一部作品,但显然金老太喜爱这个人物了,希望他无所不能,武功既高,内力又深厚,年轻,医术高超,毒术一流,几乎没有他不会的,为人又忠厚…………

结果塑造出了一个苍白的完人。

这种人多几个,咱们都要打光棍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esin

南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东将军
好贴 5
功绩 1036
帖子 4004
编号 2725
注册 2003-11-30


发表于 2005-5-10 20: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在《倚天屠龙记》一书中,主人公张无忌还有一种非常容易被人忽视的身份,那就是他还是一个业余神医。不但武功高强,而且医术通神。有过一段学医的经历,并且有行医的本领和资格,这是张无忌形象的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

    在蝶谷医仙胡青牛逝世以后,张无忌堪称当世第一名医。在医术上,张无忌比胡青牛或许仍然稍逊一筹,证据是他在光明顶上没有看破少林年圆真和尚装死的诡计,而在无名岛
上又没有查出殷离假死的真相;但在医德方面,以“见死不救”而知名的胡青牛就设法与宅心仁厚的张无忌相提并论了。当然张无忌在他的少年时期仅仅用两年多时间就达到神医水
准。未免会让今日苦读十年以上的医学博士、博士后们感到汗颜更感到疑惑。

    在这部小说中,张无忌随时发挥自己高明的医术,常常成为小说叙事情节的—种重要的推动力。在护送杨不悔西去昆仑的路上,若不是他治好了昆仑派弟子詹春的伤毒,以他小小的年纪,决难轻易完成让人望而生畏的万里之行;即使到达西域,也难以轻易找到昆仑山坐忘峰的具体途径。正因为他深通医术,对猿猴也—样救死扶伤,才能在前来求医的
那只老猿腹中发现那部藏了将近百年的武学宝典《九阳真经》,这才练就九阳神功,驱除了体内玄冥神掌的阴寒之毒,彻底摆脱了死亡的威胁。至于张无忌利用自己的医术疗伤拔毒、治病救人,同时常常借此使自己化险为夷、转危为安,那就不必—一细说了。

    我对张无忌学医救人的经历感兴趣,还不在于小说的作者如何利用这一点巧妙地处动情节发展,或者是借此创造出多少神医的传奇。我所感兴趣的,是张无忌的性格或者说是天性,与他的学医经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在这部小说中,张无总并没有当真以行医为业,但学医的经历加上行医的经验,对这一人物的心理、性格及人生无疑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简单地说,就是对他的生命意识、人生观念、善恶价值和人文情怀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张无忌的医术如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医德和医道——即对生命的了解、重视、理解和悲悯。实际上,张无忌的第—次“出道”,就是为了救人,是出于他的医者仁心的推动:目睹蛾眉派对明教锐金旗壮士残忍凶狠的大屠杀,忍不住挺身而出,质问峨眉派帅徒:“这般残忍凶狠,你不惭愧么?”“这些人个个轻生重义,慷慨求死,实是铁铮铮的英雄好汉,怎么说是邪魔外道?”“那青翼蝠王只杀二人,你们所杀之人已多了十倍。他用牙齿杀人,尊师用倚天剑杀人,一般的杀,有何善恶之分?”  这“无忌三问”看起来仅仅是个不明真相的无知小子的天真发问,实际上正是一个大仁大智者对真正“不明真理”者的提示或警戒。然后,张无忌就开始了杀人屠场上的救死扶伤,为锐金旗的壮士们止血包扎。再后来,他又以身相代,宁愿让杀人不眨眼的灭绝师太对他连击三掌,也要阻止这场打着正义旗号的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在这样的场景中,与共说张无忌是一个英雄、一个侠士,更个如说他是一个医生,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人道主义者。实际上,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所有的行为,无不可
以看成是救死扶伤。直接用自己的医术为人疗伤拔毒固然是正宗的医生行为,而张无忌为锐金旗挺身而出,接着为明教和天鹰教“排难解纷当六强”,后来又为救六大门派的高于而奋不顾身,最后号召和领导天下英雄起而抗元,无不是对人间的“救死扶伤”。医生的职责和仁心不仅深入骨髓,进而泛化为张无忌一切行为的内在动力。

    如果情况允许,让张无忌在明教教土和一个开业医生这两样职业中作出选择,我猜他一定会选择做开业医生。当然,这需要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能够那样,他所期望的人生价值才会充分实现,而他的人生也会因此而获得真正的平安喜乐。可惜他的时代没有给他提供这样—种社会环境,而作者金庸也就没有作这方而的进一步设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phynxyu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0
帖子 1229
编号 30540
注册 2005-1-18


发表于 2005-5-10 20:5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凤凰〗大帅于2005-05-10, 20:20:58发表

QUOTE:
原帖由小马爱犬屋于2005-05-10, 19:45:17发表
个人认为倚天是金老相当成功的一部作品,但显然金老太喜爱这个人物了,希望他无所不能,武功既高,内力又深厚,年轻,医术高超,毒术一流,几乎没有他不会的,为人又忠厚…………

结果塑造出了一个苍白的完人。

这种人多几个,咱们都要打光棍了。

金老曾在那本书的前言中注明,张无忌是他不喜欢的主角之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esin

南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东将军
好贴 5
功绩 1036
帖子 4004
编号 2725
注册 2003-11-30


发表于 2005-5-10 21: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武快小说的主人公出生入死几乎是家常便饭,正因为司空见惯,对于生死的考验常常就会不假思索,武侠小说主人公是这样,作者是这样,读者当然也是这样。但张无忌的情形却又不相同:在他回到大陆不久,就亲眼目睹了自己父母的死亡;他自己因为中了鹿杖客的玄冥神掌,连武功通神的祖师爷张三丰也束手无策,甚而连蝶谷医仙胡青牛也无法根治,从此,年幼的张无忌每天都在玄冥神掌的阴寒痛苦中煎熬,每天都受到死神的威胁,如此长达数年之久。这种独特的经历,对张无忌的心理和性格不可能不产生巨大的影响。所谓玄冥神掌,当然是纯属想象和虚构的一种神奇的武功,但在金庸的小说中,这种武功未尝不是一种深刻的象征。玄冥神掌可以说是“不可知(玄)的死亡(冥)之掌”;而所谓玄冥神掌的阴寒之气,当然就是死亡的阴冷气息。

    张无忌本不是一个哲人,但长期面对死之的威胁,长期面对“生或是死”的生命考题,使他不得不考虑生死的悬念、死亡的奥妙和生命的意义,从而慢慢地形成自己生命意识。
小小的张无忌其时当然还没有什么独立思考的能力,所谓生命意识,其实也不是张无忌苦思冥想的结论,而只是对前辈哲人有关生命思考和议论产生了奇妙的共鸣:“生死修短,岂
能强求?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新生乎?”

      或许当年的张无忌对《庄子》的道家生命哲学尚未有真正深刻的领悟,因而对生命如“做大梦”、死亡如“醒大觉“之说还只是下意识的心理共鸣。但经历了一番孤独寂寞的出
生入死之后。再在光明顶地道中听到小昭所唱的小曲中的“展放愁眉,休争闲气。今日容颜,老于昨日。古往今来,尽须如此,管他贤的愚的,贫的和富的”;“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想到十余年艰苦备尝,今日又困处山腹,眼见已无生理,自会“不禁魂为之销”。也就是说,此时的
张无忌,已经从住日对死亡的安慰性的想象,上升为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从盲目的或消极性的乐观,上升为清醒的或积极性的悲观。张无忌再一次在精神脱胎换骨,一旦从山腹中走出,就会让自己的生命大放光芒。

    有意思的是,当张无忌出了山腹,走上光明顶,看到的是在六大派围攻之下的明教、天鹰教一败涂地的场面,听到的却是明教、天鹰教教徒们神态庄严、将死亡置之度外的生命的歌唱:“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听到这样的歌唱,敌方的主脑、少林寺空智大师不禁合十赞叹:“善哉!善哉!”武当派的俞莲舟也在心底敬佩:“他们不念自己生死.却在怜悯众人多忧多患,那实在是大仁大勇的胸襟啊!””张无忌更是不暇多想,
挺身而出,想要“排难解纷当六强”。此时,张无忌的生命意识,已经从本能的想象层次、知性的体验层次,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知的第三层次。

    在《倚天屠龙记》一书中,还有第四种生命的歌唱,也不妨说,是第四种生命意识,那就是殷离在伤痛昏迷中所唱的波斯诗人峨默的不朽诗句:“来如流水今逝如风,不知何处
来兮何所终!”使得在场各人全都心生感慨,看江河流水,想无影清风,品味诗歌中的人生哲理和各自生命的诗意。就在这一回书中,美丽动人的小昭与张无忌生离,从此东西永隔如参南;不久,真情执着的殷离又与张无忌“死别”,张无忌四女同舟的美梦到此彻底破灭,能不使他的人生观念和生命意识再度变化?

    在前两次生命意义的陈述中,小说的作者曾对主人公张无忌的心理稍加注意,虽寥寥几笔,颇能动人心弦。遗憾的是,在后两次生命的歌唱中,作者却莫名其妙地忽略张无忌的主观心理反应。虽然张大忌每一次都在歌唱的现场,甚至作者每一次都是从张无忌的视角写出现场的歌唱,但却没有一笔写到张无忌在明教教徒“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和“怜我世人,忧患诗多”的歌唱中所受到的心理震动。这位未来的明教教主居然没有与明教的“教歌”产生任何共鸣!进而,在殷离的“来如流水分逝如风”的歌唱中,作者写到了“各人想到”,甚至写到了“张无忌只觉得掌里赵敏的纤指寒冷如冰,微微颤动”,但却居然省略了张大忌心理的感受!

    更遗憾的是,作者既然没有注意到主人公张无忌生命意识的产生和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张无忌的人生观念会有怎样深刻的影响,没有深入到主人公张无忌的心理和精神世界中去,当然也就不会将上述四种生命观念或生命意识的四种境界作为张无忌心理、性格发展的依据、转折点和推动力。从而,张大忌在自己不同的人生际遇中,在他生命的不同阶段,
没有应有的意识深化、心形变化和性格发展。而《倚天屠龙记》一书也没有以张无忌的性格变化作为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原动力,从而,使得这部小说的人物形象的审美意义、小说的文学艺术价值都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最遗憾的是,由于作者没有坚持张无忌的生命观点,也就没有把生命意识都人文关怀提升为《倚天屠龙记》一书的叙事主题。反过来,这又使得主人公张无忌的形象及其意义受到了极大的局限和严重的影响。作者大约没有想到,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尊重,其意义实际上超过了虚构或真实的帮派矛盾、正邪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逸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60
编号 11072
注册 2004-7-12


发表于 2005-5-14 16:1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以金老大所写的全部主人公来讲张无忌是最不讨好 的一个了,主要可能就是缘于他的"软".但却是比较经典的一个(这个还有韦小宝这个小人物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碧落赋
(舞入白刃,魅人红尘)

嘉陵公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76
帖子 5432
编号 38624
注册 2005-5-8
来自 潇湘,月冷,玉,凋零
家族 梁山泊


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是在大众软件还是电脑报,忘记了(汗,竟然是在电脑的刊物上!)当时就对此文爱不释手,后来又深入学习了下,觉得除了无忌的奇遇外,其余的一般人经过努力,也能办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发条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300
帖子 1805
编号 15563
注册 2004-8-15
来自 广东顺德


发表于 2005-5-14 23: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老版《倚天》的少年张无忌极是倔强,用“一身狠劲”来形容也不过分,只是长大以后越来越宽厚仁慈,这也是殷离产生“张郎不是张郎”的错觉的一个重要原因。把其中一段贴上来,看看就好了,毕竟这是老金已经修正、去掉的部分,不可作例证,只是作为一个谈资。

QUOTE:
  殷素素见丈夫为了自己而自杀身亡,突然间又见儿子无忌无恙归来,大悲之后,继以大喜,问道:「孩儿,你没说你义父的下落么?」无忌昂然道:「他便打死我,我也不说。」殷素素道:「好孩子。让我抱抱你。」张三丰道:「将孩子交给她。」那人依言把无忌递给了殷素素。无忌扑在母亲的怀里,道:「妈,他们为什么逼死我爹爹?是谁逼死爹爹的?」殷素素道:「这里许许多多人,一齐上山来逼死了你爹爹。」无忌一对小眼从左而右缓缓的横扫一遍,他年纪虽小,但目光之中,竟是充满了威严和怨毒,每人眼光和他凛然生威的目光相触,心中忍不住一震。
  殷素素道:「无忌,你答应妈一句话。」无忌道:「妈,你吩咐吧!」殷素素道:「你别心急报仇,要慢慢的等着,慢慢的等着,只是一个人也不要放过。」众人听了她这几句冷冰冰的言语,背上不自禁的感到一阵寒意。只听无忌道:「是,妈妈,我要慢慢的等着,一个人也不放过。」
  殷素素身子颤动,说道:「孩子,你爹爹既然死了,咱们只得把你义父的下落说给人听。」无忌急道:「不,不能。」殷素素道:「空闻大师,我只说给你一人听,请你俯耳过来。」这一着大出众人意料之外。空闻道:「善哉,善哉!女施主若是早说一刻,张五侠也不必丧身。于是走至殷素素身旁,俯身过去。」
  殷素素嘴巴动了一会,却没发出半个声音。空闻道:「什么?」殷素素道:「那金毛狮王谢逊,他是躲在……」「躲在」两字之,声音又是模糊之极听不出半点。空闻又道:
「什么?」殷素素道:「便是在那儿,你自己去找他吧。」空闻大急,道:「我没听见啊。」殷素素冷笑道:「我只能说得这般,你到了那边,自会见到。」他抱着无忌,低声道:「孩儿,你大了之后,要提防女人骗你,越是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她将嘴巴凑到无忌耳边,极轻轻的道:「我没跟这和尚说,我是骗他的……你瞧……你妈多会骗人!」
  说着洝然一笑。空闻大声道:「女施主……」突然间殷素素双手一松,身子斜斜一倒,只见她胸口插了一把匕首。原来她在抱住无忌之时,已暗自用匕首自刺,只是无忌挡在她的身前,谁也没有瞧见。
  无忌扑到母亲身上,大叫:「妈妈,妈妈!」但殷素素自刺已久,支持了好一会,这时已然断气。无忌悲痛之下,竟不哭泣,从母亲身上拔出匕首,血淋淋的握在手里,瞪视着空闻大师,冷冷的道:「是你杀死我妈妈的,是不是?」空闻陡然间见此人伦惨变,虽是当今第一武学宗主的掌门,也是大为震动,经无忌这么一问,不自禁的退了一步,忙道:「不,不是我。是她自尽的。」无忌眼中泪水滚来滚去,但他拚命忍住,说道:「我不哭,我一定不哭,不哭给这些恶人看。」他拿着匕首,从厅左慢慢走到右,将这三百余人的面貌长相,一一的记在心里,脑海中响着母亲的那两句话:「要慢慢的等着,只是一个心也不要放过。」上得武当山来之人,不是武学大派的高手,便是独霸一方的首脑人物,既敢来向张三丰和武当七侠惹事生非,自是胆量气魄在在高人一等,但被无忌这般满腔怨毒的一瞪,人人心中竟是不禁发毛。
  空闻大师轻轻咳嗽一声,说道:「张真人,这等变故……嗯…嗯,……实非始料所及。五侠夫妇既已自尽,那么前事一概不究,咱们就此告辞。」说罢合什行礼。张三丰还了一礼,淡淡的道:「恕不远送。」少林僧众一齐站起,便要走出。殷利亨喝道:「你们……你们逼死我五哥……」但转念一想:「五哥所以自杀,实是为了对不起三哥,却跟他们无干。」一句话说了一半,再也接不下口去,伏在张翠山的尸身之上,放声大哭。众人心中都觉不是味儿,一齐向张三丰告辞,均想:「这一个冤仇结得不小,武当决计不肯善干罢休。」只有宋远桥红着眼睛,送宾客出了观门,转过头来时,眼泪已是夺眶而出,只听大厅上,人人痛哭失声。
  峨嵋派众人最后起身告辞。纪晓芙见殷利亨哭得伤心,眼圈儿也自红了,这时也顾不得害羞,走近身去,低声道:「六哥,我去啦,你……你自己多多保重。」殷利亨泪眼模糊,抬起头来,哽咽道:「你们……你们峨嵋派……也来跟我五哥为难么?」纪晓芙忙道:「不是的,家师有命,想请张师兄示知谢逊的下落。」无忌突然接口道:「我妈已跟那个老和尚说了,你问他去便是。他若是不肯说,你们跟他为难吧。」他虽在悲痛之中,仍是懂得母亲临死那一招「嫁祸江东」之计的用意。
  纪晓芙道:「好孩子,你殷六叔定会好好照顾你。」她话中之意,是说将来我和殷利亨定会当你亲生孩儿一般,只是这句不便出口。她从头颈中除下一个黄金项圈,要套在无忌颈中,柔声道:「这个给了你……」无忌霍地跳开,厉声道:「我不要仇人的东西!」
  纪晓芙大是尴尬,手中拿着那个项圈,不知如何下台。无忌大声道:「你们快走,我要哭了。等仇人走干净了,我才哭。」纪晓芙柔声道:「孩子,我们不是你仇人。」无忌咬牙不语,突然说道:「越是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纪晓芙给她说得满脸通红,几乎要哭了出来。静玄师太脸一沉,道:「师妹,跟小孩多说什么?咱们快走吧!」无忌别了良久,待静玄、纪晓芙等出了厅门,正要大哭,岂知一口气转不过来,咕咚一声,摔倒在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清水咬雪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5
编号 37054
注册 2005-4-18


发表于 2005-5-15 18:2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kesin于2005-05-10, 20:37:27发表


  与共说张无忌是一个英雄、一个侠士,更个如说他是一个医生,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人道主义者。实际上,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所有的行为,无不可
以看成是救死扶伤。直接用自己的医术为人疗伤拔毒固然是正宗的医生行为,而张无忌为锐金旗挺身而出,接着为明教和天鹰教“排难解纷当六强”,后来又为救六大门派的高于而奋不顾身,最后号召和领导天下英雄起而抗元,无不是对人间的“救死扶伤”。医生的职责和仁心不仅深入骨髓,进而泛化为张无忌一切行为的内在动力。


有道理!
张无忌的性格偏软,正是由于他这种医者心态。
对于敌人想救之、救之而劝其改之。
对于喜欢他的MM们虽然最爱是赵敏,但若赵敏点头,其他女人们张无忌必然并而收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浮云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2
编号 38996
注册 2005-5-15


发表于 2005-5-15 23: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喜欢这个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aomao0218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6
编号 23779
注册 2004-11-11


发表于 2005-5-16 19: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无忌眼中泪水滚来滚去,但他拚命忍住,说道:「我不哭,我一定不哭,不哭给这些恶人看。」他拿着匕首,从厅左慢慢走到右,将这三百余人的面貌长相,一一的记在心里,脑海中响着母亲的那两句话:「要慢慢的等着,只是一个心也不要放过。」上得武当山来之人,不是武学大派的高手,便是独霸一方的首脑人物,既敢来向张三丰和武当七侠惹事生非,自是胆量气魄在在高人一等,但被无忌这般满腔怨毒的一瞪,人人心中竟是不禁发毛。
-----------------------------------
搞不明白,这样的孩子怎会成长为亲和力非常强性格又有些懦弱的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esin

南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东将军
好贴 5
功绩 1036
帖子 4004
编号 2725
注册 2003-11-30


发表于 2005-5-16 22: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人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张无忌没有个性、没有主见、缺乏英雄气概,有时候,这只不过是对这一人物形象的一种典型的误读。张无忌并非没有主见或个件,只不过,他的个性与主见确实有些与众不同。

    早在幼年时期,张无忌尚未登上武当山,就被别有用心的玄冥二老抓去,且让他身中玄冥神掌,当然这是为了逼他说出义父谢逊的消息。那求生不得的痛苦煎熬可想而加,但当殷素素问他是否说出了义父的下落时,张无忌昂然回答:“他便打死我,我也不说。”此一言,足见少年张无忌坚强的意志和他的英雄气概。进而,在蝴蝶谷中,受到武功高强的金花婆婆和少女阿离的胁迫,张无忌武功不济,便以牙还手,使得少女殷离对张无忌的个性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更好的例子,也许还是当他受到纪晓芙的临终嘱托之后,十四五岁的张无忌便历尽艰辛,将更加幼小的杨不悔万里迢迢地送到她的父亲杨逍的手中。杨逍问他要什么样的报答,张无忌问答道:“纪姑姑没将我瞧低,才托我送她女儿来给你。若是我有所求而来,我这人还值得托付么?”对此,我们还能说张无忌没有性格、没打主见、没有英雄气概么?

    成年之后的张无忌当然没有幼年时那样简单,但却决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年纪越大就越没有丰意。不想加入明教,但却当了明教教主,看起来是他没有主见、没有性格的表现,
但当时的情况是:“张无忌耳听得杀声渐近,心中惶急加甚,一时没了主意,寻思:“此刻救人至于一切,其余尽可缓商。”可见,张无忌并非当真没有主见,而是始终以救人为重。后来,张无忌在推辞不得之后,对明教约法三章,要求明教上下人人严守教则,为善去恶,行侠仗义;本教兄弟之间务须亲爱互助,有如手足,切戒自相争斗;要求明教对中原各大门派既往不咎,不再去和各大派寻仇。如此立场清醒、旗帜鲜明、思路清晰、言简意赅,又怎么能说他没有主意、没有性格、没有英雄气概?

    张无忌当然也确实有“糊涂”、“没主意”的时候,例如赵敏问他,如果她将周芷若杀了,他会不会杀了她替周姑娘报仇,张无忌的回答是“我不知道”,进而说:“我爹爹妈妈
是给人逼死的。逼死我父母的,是少林派、华山派、昆仑派那些人。我后来年纪大了,事理明白得多了,却越来越不懂,到底是谁害死了我的爹爹妈妈?不该说是空智大帅、铁琴先生这些人,也不该说是我的外公、舅父,甚至于,也不该是你手下的那阿二、阿三、玄冥二老之类的人物。这中间阴错阳差,有许许多多我想不明白的道理。就算那些人真是凶手,我将他们一一杀了,又有什么用?我爹爹妈妈总是活不转来了。赵姑娘,我这几天心里只是想,倘若大家不杀人,和和气气、亲亲爱爱的都做朋友,岂不是好?我不想报仇杀人,也盼别人也不要杀人害人。”这些话听起来实在有些孩子气、实在太“糊涂”,但其中却有清醒又清新的思路,并且为江湖人生,实际上也为江山历史提供了另一种价值选择的可能。

    张无忌确实十分随和,许多事似乎都是无可无不可,但若以为这就是无主见、无原则,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最突出的例子是,我们看到,张无忌可以暂时接任明教教主,但当明教势力不但震动江湖而且震动“江山”之际,张无忌却发誓“我若有非分之想,教我天诛地灭,不得好死”,,搞得权欲方张的周正若很是失望。张无忌对“将来的王位”的拒绝和恐惧,赌咒发誓,决不妄想,这就是他的原则。他实在对王位、对政治不感兴趣,当然也知道自己没有那份才能,或者说没那种从事传统政治斗争的天性。张无忌有的,只是对中国这样一个数千年的“文明古国”做“人道启蒙”的天赋与条件,那就是他的赤诚、天真、善良、仁爱和悲悯,和他的生命意识、做人良知、人道观念与人文情怀。

    在读过杨逍所著的《明教流传中土记》之后,张无忌感慨万千,顿悟“只有朝廷官府不去欺压良民,土豪恶霸不敢横行不法,到那时候,本教才能真正的兴旺”。遗憾的是,张无忌只是一个合格的医生,一个没有被作者最终确认的知识分子,或许还能做一个合格的明教教主;但肯定不是—个合格的政治家,他自己也坚决不想之当一个政客。而在—个政治家/政客们利用医生、强奸知识分子、改写宗教性质的奇特历史文化圈中,张无忌这样的人即使有再多的悲天悯人之心,也注定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作为。他注定不是朱元障这样的政治流氓的对手,所以,及早退出,与其说是一种轻信或软弱,不如说是一种无奈和悲哀。

    问题其实还不在于当时的张无忌有何作为、如何行为,而在于今天的作者和读者怎样去认识张无忌的这些行动与作为。我们看到,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将悲天悯人当成胸无大志,而将野心私欲当成伟业雄图:将赤诚真挚当成傻瓜笨蛋,而将撒谎骗人当成智慧精明;将救死扶伤当成软弱无用,而将杀人如麻、流血漂杵当成英雄气概;将人道的启蒙当成无知的呓语,而将霸道的逻辑当成天下惟一的人生至理箴言和历史的规范法则,岂不悲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esin

南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东将军
好贴 5
功绩 1036
帖子 4004
编号 2725
注册 2003-11-30


发表于 2005-5-16 22: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是从超星里面提取出来的,需要校对一遍,所以没能一下全部转完。还剩2部分,争取明天能全部贴上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esin

南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东将军
好贴 5
功绩 1036
帖子 4004
编号 2725
注册 2003-11-30


发表于 2005-5-17 12: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张无忌最“没性格”的地方,大约是他对身边的四个姑娘小昭、殷离、周芷若、赵敏,始终缺少明朗的态度或主动的表白。为此,他不但成了—些读者取笑的对象,甚至受到了作者的调侃:“似乎他对赵敏爱得最深,最后对周茬若也这般说了,但在他内心深处,到底爱哪一个姑娘更加多些?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作者以此来证明张无忌性格上的“拖泥带水”。

    实际上,张无忌的爱情故事,应该有多种阅读角度成阅读方式。如果不从概念出发,我们就会看到,其中具有颇为丰富的人文内涵。

    张无忌爱情故事的第一个值得注意之处,是他曾经作过一场典型的春梦:梦见赵敏、周正若、殷离、小昭四个姑娘一起嫁给了他,“在白天从来不敢转的念头,在睡梦中忽然都成为事实,只觉得四个姑娘人人都好,自己都舍不得和她们分离”。这个梦境写得非常直白,算不什么妙文,真正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开始注重主人公的心理/梦境/潜意识。这意味着,在爱情或欲望的描写方面,作者开始了人类心理的写真。没有因为英雄的模式受限制,也没有因为道德的常规而缩手,张无忌成了金庸笔下第一个公然“梦娶四美”的正派男主人公。

    在今天的某些读者看来,张无忌梦娶四美或许成了他没性格、没主见的证明,因为这种心理实在违背了今天的“一对一”的社会习俗、婚姻制度、道德规范以及心理定势。但正如小说中所言,在张无忌的时代,三妻四妄实是寻常之极,单只—妻的反倒罕有。这就是说,张无忌梦娶四美具有足够的现实生活的依据。继而,直到20世纪,还有怪物大老爷辜鸿铭这样的妙人提出“—个茶壶、四只茶杯”的妙论,并将此视为——当然是男性立场的——“自然天理”。此“一壶四杯理论”是否“天理”,当然缺乏证据,但男性成长、成熟期
间有一段泛爱的过程,这种自然的天性,应该不会被生理、心理学家所怀疑。也就是说,张无忌的这个典型的白日梦,其实只是一种常见的、普遍性的心理状态的展示,不能作为一种性格的证明。

    另一个值得汗意之处,是张大忌的这些爱情故事,有历时性的发展积累,四女同舟,恰恰只是一种巧合,是非常短暂的人生际遇。在张无忌短短的人生故事中,经历了非常复杂的人生境遇。而在不同境遇中,对不同的对象产牛不同的情感,实属情理之常。在断腿之际,与殷离同病相怜:在光明顶山腹中,与小昭相依为命;在东海的荒岛上,与周芷若事急从权;在拯救谢逊的途中,与赵敏心心相印。主观的情感态度、心理选择,当然有一定的作用,但这些人生情境的时间或短或长、情分或深线浅、结局或离或合,毕竟还有“宿命”的摆布。

    我们当然不能否认,在四女同舟之际,张无忌对她们确实是难以取含。原因之一是如上所述的社会习俗和同娶四美——这样就不必选择——的潜在欲望。原因之二则是张无忌性格的随和或随缘。所渭随缘,除了指情境的遇合,更重要的还是张无忌非常在乎对方的态度。周芷若对他有汉江船中喂饭之恩、光明顶上指点之惠;殷离对他有断腿处赠饼送饭之情,更兼舅表兄妹血缘之亲;小昭—见公子,便自命丫鬟、殷勤服侍;赵敏得遇郎君,就一见钟情、神魂额倒。最难消受美人恩,张无忌无从选择,不愿得罪其个的任何一位。此外,还有原因之三,那就是他所面对的这四个姑娘性格各异,殷离泼辣如火,小昭温柔似水.周芷若端庄含蓄,赵敏爽朗活泼。这不仅是张无忌所面临的一道难题,实际上也是世间男女在情感选择中所共同面临的难题。在这—意义上.张无忌难作抉择、不知道最爱哪一个,就一点也不奇怪。

    最后,张无忌实际上还是很有分别,或者说很有分寸。他对周萨若如是说:“小昭离我而去,我自是十分伤心。我表妹逝世,我更是难过。你……你后来这样,我既痛心,又深感惋惜。然而,芷若,我不能瞒你,要是我这一生再也不能见到赵姑娘、我是宁可死了的好。这样的心意,我以前对旁人从未有过。”“世若,我对你一向敬重,对殷家表妹心生感激,对小昭是意存怜惜,但对赵姑娘却是……却是刺骨铭心的相爱。”说话至此,如果还说张无忌没土见、不知道到底谁是他的“最爱”,那就有些故弄玄虚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esin

南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东将军
好贴 5
功绩 1036
帖子 4004
编号 2725
注册 2003-11-30


发表于 2005-5-17 12: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我是不是在为张无忌作“有性格”的辩护?如果是那样,那就是我做得不够好。我的本意,是想对张无忌这一人物形象所蕴含的人文信息及独特的审美价
值作些分析。

    殷离姑娘“不识张郎是张郎”的情景,确实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同时也受到了很多的启发:我们会不会犯殷离同样的错误?我们是不是会固执自己的想象,而拒绝小说中所提供的“现实”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我们会不会固执于“武侠的“张无忌,而忽视了“人文的”张无忌?

      在一定的程度上,我承认张无忌是一个好好先生,缺乏通常意义上的英雄气概,性格也不够果断鲜明。进而,我恐怕还要说作者金庸先生对这一人物形象的描写并未做到尽善尽美。在武侠层面上,张无忌形象是有些“乾坤大挪移”,而在人文层面上,张无忌形象却又没有真正做到“太极圆转”。其原因,首先当然是出于小说情节/主题的限制,小说名为《倚天屠龙记》,确定了小说的“倚天”(反暴政/英雄主义)、“屠龙”(抗入侵/民族主义)两大主题;而小说的主人公张无忌则既非单纯的屠龙英雄,亦非单纯的倚天猛士,却又要受到两者的制约,当然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其次,更重要的一点,是作者对张无忌形象的人文品质缺乏明确而深刻的确认:无论是对他的“银钩铁划”的家学渊源、他的当代神医的特殊身份、他的“太极传人”的道家传统、他的明教教主的精神立场,还是对他的生命意识、他的知识分子观念、他的人文情怀,都缺乏系统的考察和表现。如前文中所述,作者甚至很少写到张无忌的心理活动,更逞论他的精神层面。

    因此,在我看来,《倚天屠龙记》的作者金庸先生,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同殷离姑娘一样,有些“不识张郎是张郎”。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发条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300
帖子 1805
编号 15563
注册 2004-8-15
来自 广东顺德


发表于 2005-5-17 13: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maomao0218于2005-05-16, 19:05:47发表
无忌眼中泪水滚来滚去,但他拚命忍住,说道:「我不哭,我一定不哭,不哭给这些恶人看。」他拿着匕首,从厅左慢慢走到右,将这三百余人的面貌长相,一一的记在心里,脑海中响着母亲的那两句话:「要慢慢的等着,只是一个心也不要放过。」上得武当山来之人,不是武学大派的高手,便是独霸一方的首脑人物,既敢来向张三丰和武当七侠惹事生非,自是胆量气魄在在高人一等,但被无忌这般满腔怨毒的一瞪,人人心中竟是不禁发毛。
-----------------------------------
搞不明白,这样的孩子怎会成长为亲和力非常强性格又有些懦弱的人!

我说这是旧版嘛。
新版无忌的回应是:(我觉得修改后比较符合他的性格)

QUOTE:
殷素素道:“无忌,你答应妈一句话。”无忌道:“妈,你说。”殷素素道:“你别心急报仇,要慢慢的等着,只是一个也别放过。”众人听了她这冷冰冰的言语,背上都不自禁的感到一阵寒意,只听无忌叫道:“妈!我不要报仇,我要爹爹活转来。”殷素素凄然道:“人死了,活不转来了。”



QUOTE:
俞莲舟凛然道:“无忌,你爹爹已经死了,你要好好活下去,日后练好了武功,为你爹爹报仇雪恨。”无忌叫道:“我不要报仇!我不要报仇!我要爹爹妈妈活转来。二伯,咱们饶了那许多坏人,大家想法子救活爹爹妈妈。”

面临人伦惨变,无忌选择的,是爱,而不是仇恨。这是倚天中又一深印在我脑海的场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风谴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38860
注册 2005-5-14


发表于 2005-5-17 18: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认识 小说里人物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碧落赋
(舞入白刃,魅人红尘)

嘉陵公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76
帖子 5432
编号 38624
注册 2005-5-8
来自 潇湘,月冷,玉,凋零
家族 梁山泊


旧版的回应有些像杨过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姆罗*李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4
功绩 80
帖子 1586
编号 3640
注册 2005-2-24


发表于 2005-5-18 08: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哎,即使是因为我的这个头像,我也要进来顶一下啊`

只记得—— 越是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风游尘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5
编号 27163
注册 2004-12-8


发表于 2005-5-19 00: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kesin于2005-05-16, 22:41:08发表

   
    人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张无忌没有个性、没有主见、缺乏英雄气概,有时候,这只不过是对这一人物形象的一种典型的误读。张无忌并非没有主见或个件,只不过,他的个性与主见确实有些与众不同。

    早在幼年时期,张无忌尚未登上武当山,就被别有用心的玄冥二老抓去,且让他身中玄冥神掌,当然这是为了逼他说出义父谢逊的消息。那求生不得的痛苦煎熬可想而加,但当殷素素问他是否说出了义父的下落时,张无忌昂然回答:“他便打死我,我也不说。”此一言,足见少年张无忌坚强的意志和他的英雄气概。进而,在蝴蝶谷中,受到武功高强的金花婆婆和少女阿离的胁迫,张无忌武功不济,便以牙还手,使得少女殷离对张无忌的个性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更好的例子,也许还是当他受到纪晓芙的临终嘱托之后,十四五岁的张无忌便历尽艰辛,将更加幼小的杨不悔万里迢迢地送到她的父亲杨逍的手中。杨逍问他要什么样的报答,张无忌问答道:“纪姑姑没将我瞧低,才托我送她女儿来给你。若是我有所求而来,我这人还值得托付么?”对此,我们还能说张无忌没有性格、没打主见、没有英雄气概么?

    成年之后的张无忌当然没有幼年时那样简单,但却决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年纪越大就越没有丰意。不想加入明教,但却当了明教教主,看起来是他没有主见、没有性格的表现,
但当时的情况是:“张无忌耳听得杀声渐近,心中惶急加甚,一时没了主意,寻思:“此刻救人至于一切,其余尽可缓商。”可见,张无忌并非当真没有主见,而是始终以救人为重。后来,张无忌在推辞不得之后,对明教约法三章,要求明教上下人人严守教则,为善去恶,行侠仗义;本教兄弟之间务须亲爱互助,有如手足,切戒自相争斗;要求明教对中原各大门派既往不咎,不再去和各大派寻仇。如此立场清醒、旗帜鲜明、思路清晰、言简意赅,又怎么能说他没有主意、没有性格、没有英雄气概?

    张无忌当然也确实有“糊涂”、“没主意”的时候,例如赵敏问他,如果她将周芷若杀了,他会不会杀了她替周姑娘报仇,张无忌的回答是“我不知道”,进而说:“我爹爹妈妈
是给人逼死的。逼死我父母的,是少林派、华山派、昆仑派那些人。我后来年纪大了,事理明白得多了,却越来越不懂,到底是谁害死了我的爹爹妈妈?不该说是空智大帅、铁琴先生这些人,也不该说是我的外公、舅父,甚至于,也不该是你手下的那阿二、阿三、玄冥二老之类的人物。这中间阴错阳差,有许许多多我想不明白的道理。就算那些人真是凶手,我将他们一一杀了,又有什么用?我爹爹妈妈总是活不转来了。赵姑娘,我这几天心里只是想,倘若大家不杀人,和和气气、亲亲爱爱的都做朋友,岂不是好?我不想报仇杀人,也盼别人也不要杀人害人。”这些话听起来实在有些孩子气、实在太“糊涂”,但其中却有清醒又清新的思路,并且为江湖人生,实际上也为江山历史提供了另一种价值选择的可能。

    张无忌确实十分随和,许多事似乎都是无可无不可,但若以为这就是无主见、无原则,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最突出的例子是,我们看到,张无忌可以暂时接任明教教主,但当明教势力不但震动江湖而且震动“江山”之际,张无忌却发誓“我若有非分之想,教我天诛地灭,不得好死”,,搞得权欲方张的周正若很是失望。张无忌对“将来的王位”的拒绝和恐惧,赌咒发誓,决不妄想,这就是他的原则。他实在对王位、对政治不感兴趣,当然也知道自己没有那份才能,或者说没那种从事传统政治斗争的天性。张无忌有的,只是对中国这样一个数千年的“文明古国”做“人道启蒙”的天赋与条件,那就是他的赤诚、天真、善良、仁爱和悲悯,和他的生命意识、做人良知、人道观念与人文情怀。

    在读过杨逍所著的《明教流传中土记》之后,张无忌感慨万千,顿悟“只有朝廷官府不去欺压良民,土豪恶霸不敢横行不法,到那时候,本教才能真正的兴旺”。遗憾的是,张无忌只是一个合格的医生,一个没有被作者最终确认的知识分子,或许还能做一个合格的明教教主;但肯定不是—个合格的政治家,他自己也坚决不想之当一个政客。而在—个政治家/政客们利用医生、强奸知识分子、改写宗教性质的奇特历史文化圈中,张无忌这样的人即使有再多的悲天悯人之心,也注定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作为。他注定不是朱元障这样的政治流氓的对手,所以,及早退出,与其说是一种轻信或软弱,不如说是一种无奈和悲哀。

    问题其实还不在于当时的张无忌有何作为、如何行为,而在于今天的作者和读者怎样去认识张无忌的这些行动与作为。我们看到,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将悲天悯人当成胸无大志,而将野心私欲当成伟业雄图:将赤诚真挚当成傻瓜笨蛋,而将撒谎骗人当成智慧精明;将救死扶伤当成软弱无用,而将杀人如麻、流血漂杵当成英雄气概;将人道的启蒙当成无知的呓语,而将霸道的逻辑当成天下惟一的人生至理箴言和历史的规范法则,岂不悲哉?

说的太经典了。和我想的差不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李锦标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7
帖子 2320
编号 39559
注册 2005-5-25


发表于 2005-5-28 17: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识张郎是张郎~
作为射雕三部曲的最后一步,与 侠之大者——郭靖,神雕大侠——杨过 确实没法比,不过我却更欣赏他,也许只是因为是他的某些地方和我有些像吧

终于看完了K2的转来的妙文,发现自己对无忌的理解还也不够深啊~
也可能是好久不看武侠了,脑筋不好使了.
hoho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三胖子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7
帖子 723
编号 4586
注册 2004-1-18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5-29 11:4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发条于2005-05-17, 13:44:09发表

QUOTE:
原帖由maomao0218于2005-05-16, 19:05:47发表
无忌眼中泪水滚来滚去,但他拚命忍住,说道:「我不哭,我一定不哭,不哭给这些恶人看。」他拿着匕首,从厅左慢慢走到右,将这三百余人的面貌长相,一一的记在心里,脑海中响着母亲的那两句话:「要慢慢的等着,只是一个心也不要放过。」上得武当山来之人,不是武学大派的高手,便是独霸一方的首脑人物,既敢来向张三丰和武当七侠惹事生非,自是胆量气魄在在高人一等,但被无忌这般满腔怨毒的一瞪,人人心中竟是不禁发毛。
-----------------------------------
搞不明白,这样的孩子怎会成长为亲和力非常强性格又有些懦弱的人!

我说这是旧版嘛。
新版无忌的回应是:(我觉得修改后比较符合他的性格)




面临人伦惨变,无忌选择的,是爱,而不是仇恨。这是倚天中又一深印在我脑海的场面。。。。

这也算是选择了爱?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绝对是正常不过的选择了,除非他没享受过父爱。假如他足够理解死亡即是永久的失去,他就不会说出“我要爹爹活转来”这种言语了,实际上,修改以后才是正常孩子的反应,老版的到是显得过快的进入角色了~
这个代表不了张无忌什么性格~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5 00: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048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