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看题说话30篇
我的愿望
曾经我有很多愿望,有现实的,也有不现实的;有实现的,也有没实现的.有些实现了.然而没实现的未必不好,实现的也未必好.好多已经实现的愿望带给我的并不是快乐和满足,等它实现了才知道这不是我所想要的,但这时不想要也得要了.所谓愿望,不过是对欲望实现的期待,是对未知事物的幻觉,就是围城里所说的,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想出去,愿望一旦实现就不是愿望了.所以我的愿望就是希望我所有的愿望不要变成现实,这样我就也可以享受追求愿望实现的过程,而不会对它适得其反的结果而哭笑不得了.
我的学习生活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初三最后半学期.当时,我们每天早晨六点半开始上学,到晚上七点放学.从天没亮到天快黑的这段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一边是中考的压力,一边是三年的同学之情,严厉的老师不再像以前一样对我们那么严厉,每天把教室和走廊打扫的干干净净,我们可以自由的选择在教室里上课还是在走廊里复习,甚至可以脱了鞋子横躺在椅子上学习.,到晚上放学的时候,每天半个小时的足球是我们必修的功课,男生在球场上尽情奔跑,女生在场边尽情加油,反对我们踢球的老师也在一边默默的等着我们踢完球,他才回家.中考,走进考场,自信可以考上高中,也自信考不上重点高中,带着这份自信,我静静的写完试卷,走出了考场.在我的学习生涯中,只有这段时间是尽情学习,尽情拼搏,尽情生活,因为尽情所以难忘.
我尊敬的人
我尊敬我自己.虽然我身上有着很多很多缺点,多到基本上难以找到优点,但是,我不得不尊敬自己.在我看来,作为一个人,首先要做到尊敬自己,试想,一个连自己都不尊敬的人又怎会去尊敬别人呢,我尊敬我少的可怜的优点,也尊敬多到吓人的缺点,因为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是我的一部分,不尊敬它们,只会让优点被埋没,缺点毫无克制.尊敬我自己,当然也要尊敬生我养我的父母,尊敬我赖以生存的职业,尊敬赋予我思想的文明,尊敬给予我自豪的民族,尊敬帮助过我的朋友和机遇,尊敬打击过我的敌人和厄运,因为有他们,才有了我,尊敬自己的我.
我喜爱的动物
猪,是我喜爱的动物.实际上,活的猪我没见过几次,大多数和我有关系的猪,都进了我的肚子里.但是,我还是很喜欢猪的,除了不喜欢被别人宰了吃掉以外,猪的其它特性我都挺喜欢的.比如睡觉,喜欢吃东西,懒是我和猪的共同特性.有人说猪太笨,所以被人吃,我倒不这么认为,猴子算是比较聪明的动物了吧,但人想要吃猴脑的话,再聪明的猴子也只能把它聪明的大脑奉献给人类,所以说猪被人吃不是因为猪笨,还是因为人太聪明啊,现在有些人喜欢养猪做宠物,而我不会,我喜爱猪的另一原因,就是猪肉太好吃了.
童年的回忆
童年的回忆,一看到这个题目,我脑海里浮现出一条小弄堂.这是一条上海的弄堂,每天早晨煤炉的青烟让我的脑海又朦胧起来,使得小弄堂若隐若现,我还记得什么呢?门口的躺椅,奶奶的菜蓝,邻居的笑脸,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让我想想还有什么?哦,还有快乐,纯粹的快乐,毫无理由的快乐,对了,对了,还有,老爷爷的象棋,马路对面的小馄饨,夏天的金龟子,冬天的爆竹声,呵呵,回忆起来了,我的童年还真是多资多彩啊.
我喜爱的职业
和很多人一样,我喜欢赚钱多职业,不过在赚钱同样多的情况下,我喜欢和历史有关的职业.虽然有谚语说:好奇害死猫,但是我的好奇心还是很重,正是这好奇心,让我喜欢上了历史.我希望当一名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上没被揭开的秘密,或是一名考古工作者,去寻找世界上未知的古迹,或是成为一名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的人,做什么都可以得心应手,当然这些职业不太现实,最现实的莫过于做一名历史老师,在教学之余,也可以多研究研究历史方面的知识,工作也清淡,情趣也清淡,生活也清淡,这样也不错.
难忘的旅行
去的地方不多,最远的是云南,最难忘的也是云南.我的云南之旅,去了昆明,大理.丽江和玉龙雪山.昆明没怎么玩也就不提了,丽江古城晚上去的,整个古城灯火不明,基本上大概是什么样子也没有印象,玉龙雪山山顶终年积雪,十分壮观,只是我没看见,因为去的不是时候,雾把山顶盖住了.最后是大理,是我去云南最难忘的地方,虽然没有见识到大理的风花雪月,但看见了壮观的苍山洱海,大理古城,同样是古城,晚上灯火通明,和几个同事坐在路边古色古香的小酒吧喝酒,感觉清新舒适,是夜,酒不醉人,人也不自醉,一股淡然忘忧之情贯彻始终.
我的朋友
我社交范围不广,除了同学就是同事,应该说认识的人都是朋友,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四海之内皆兄弟。上学的时候,最难忘的朋友是和我一起打游戏机的,经常在一起逃课,一起在游戏房里杀的天昏地暗,那感情真是血里火里练出来的啊。工作以后,遇到的同事也都和和气气,没吵过架,没红过脸,也没碰到过需要我为别人,或者是需要别人为我两肋插刀的事情,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不敢称君子,但也不愿做小人,只做一介布衣,交布衣之交,友布衣之友而已。
我喜爱的艺术形式
喜欢很多艺术形式,诗歌,小说,影视,文学之类都有兴趣,不过最爱的是电子游戏。当然很多人不认为它是一门艺术,但是艺术本身又是什么呢?这年头,连自杀都叫成行为艺术了,游戏凭什么不是。游戏最大的乐趣在于你可以体会到现实生活没办法体会到的感受,当然这也是它最大的害处,它往往会让人感到既然有游戏,那还要现实做什么?但是对于了解游戏,把它当成艺术的人来说,在游戏里同样不能体会到现实生活里的感受。优美的画面,震撼的影视,动人的音乐,经典的剧情,厚重的历史,复杂的结构,平衡的游戏性,这些你都可以在游戏中找到,可是你在游戏中能找到自我吗?找不到,那只能说明游戏对于你来说只是游戏,艺术的价值,在于人的价值,创作他的人和观赏他的人,如果人都没了,哪里来的艺术。
谈谈卫生与健康
卫生和健康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不讲卫生的人未必不健康,但是他不健康的概率要比讲卫生的大多了。不讲卫生的情况有很多,比如说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等等,这些不卫生的坏习惯,不仅让其本人受到不健康的侵害,还连累他人跟着遭殃。养成卫生的好习惯,不仅仅可以保持身体的健康,还可以保持形象上的健康和精神文明上的健康,假使全社会的人都可以养成卫生的好习惯,那么大家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里,心情也会舒畅,生活态度也会积极,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而整个国家和社会都会有一种健康美好的形象。
我的业余生活
我的业余生活,除去一些低级和庸俗的,大概只有看书。我喜欢看三类书,古典书籍,史书,小说。在古书中,喜欢诗词和先秦以及建安时期的古文,从中可以感受到辞章之优美,思想之睿智,志气之高洁,而史书,可以满足我对前人前事的好奇心,从中挖掘到我需要的东西。小说嘛,什么都爱看,无论中外,无论古今,无论作者,无论形式,无论题材,拿到手里就能看。如果真要说看书这个很有前途的业余爱好带给我什么好处,那就是它让我无聊的生活变的有些不无聊了,仅此而已。
我喜欢的季节
我喜欢秋天,以前曾写过秋天的感受,现在原封不动的再说一遍吧: 最喜欢秋天,喜欢它的清冷,喜欢它的落叶,喜欢它的空灵,喜欢它的忧郁.人们都说秋天是金黄的,因为人们都看着大地;但我总觉得它是深蓝的.,因为我看着天空.秋天是忧伤的好季节,它有着忧伤的元素,有着忧伤的背景,有着忧伤的情调,我喜欢在秋天的清晨,穿着单薄的衣服,踩着片片落叶,聆听着枯叶破碎时清脆的声音,感受着秋天的清凉,品味着秋天的忧伤,这时的我才有一种真实的感觉,一种无法形容的感觉.
我在夏天的结尾诞生,,注定了我对秋天的向往.
学习普通话的体会
说到学习普通话的体会,那可就多了。体会也分好坏,先说说好的。首先,我本身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不爱说话,有了普通话考试,话比以前多多了。其次,让我感受到学习自己国家的官方语言的快乐,毕竟对于一个从小就在英语至上的环境下学习的我来说,这次考试是一次不一样的经历,最后,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的普通话水平比以前又提高一些了。在说说坏的体会,说话突然变成了考试,使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在说话的时候,第一时间考虑的不是怎样表达我的意思,而是我说的话的音对不对,使我这段时间往往嘴巴快于大脑,吐字标准而词不达意,看来世间之事多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啊。
谈谈服饰
服饰可以显示出一个文明的精神与内涵。服饰本身虽然是最表面的东西,可往往内涵就是要通过表面才能显示出来。我本身是汉服运动的支持者,希望能通过民族服饰的复兴来促进民族精神的复兴。服饰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汉服之美,衣带当风,清新飘逸,显示了一个民族内敛而不乏热情奔放,自律而不乏潇洒脱俗,存天理而顺人欲,尊古制而重个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在公开场合56个民族中唯一一个没有穿民族服饰的民族,显的有歧视少数民族之嫌,为什么只有汉族可以不穿自己的民族服饰,少数民族却一定要穿,这不是搞特殊吗。所以为了表示民族平等和和谐社会,汉族人也应该穿汉服。
我的假日生活
我这人相当懒,懒到一个暑假都可以不出门。不出门,意味着我的假日生活基本都是室内活动,具体的说就是看电视,打电脑,读书,打牌,下象棋,发呆以及睡觉。其中,最重要的活动当属睡觉,一般说来,睡到自然醒是很多人都喜欢做的,我是睡到自然醒后坚持再睡几个小时。而发呆是除了睡觉以外最重要的活动了,每天坚持发呆是我必修的功课,发呆的内容是就呆在哪里,天南地北的胡思乱想,其余的时间,就分配到电视,电脑,书籍和棋牌上了,当然,偶尔也是会有意外的,比如朋友来访,单位组织旅游等等,以上应该就是我全部的假期生活。
我的成长之路
一路走来,回头看看,仔细想想,成长之路是什么样的,似乎也没什么样,就是条路而已,回忆往事,往往会历历在目,但历历在目的是原原本本的往事吗,时间在变,一切都在变,往事也在变。我生在上海,孩提时和爷爷奶奶,叔叔姑妈度过。长大一点,爸爸妈妈把我接到合肥,当时我还以为他们是人贩子,坚决反抗,于是他们第二天又把我送回上海,等我再长大一些,我就回到合肥,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成绩平平,大多为中上等,中等,中下等,唯一一次值得回忆的是我高中一次考试终于跳出了中等范围,考了一次倒数第一,说真的,当时我内心还是有着莫名的激动的。除了读书以外,课外活动和大多数人一样,不外乎打架,玩游戏,早恋等等,到了大学,又回到上海,搬家了,房子大了,只是一切都和小时候不一样了,就这样,一路走到现在,回头看看,有些事也许避免,有些事可以做的更好,有些事可能不会错过,但是这又何必呢?
谈谈科技发展和社会生活
科技发展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了莫大的便利,是第一生产力。当然,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这些便利和生产力,人类同样是要付出代价的,而这代价付不付的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科技的发展应该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同步。很多人认为科技的发展等同于人类自身的发展,我是不以为然的。科技,是人类的工具,它可以促进人类的发展,但不能代替,因为工具始终是工具,不能代替人的位置,如果有一天,它完全取代了人的位置,也许真的就像科幻片里的世界末日一样,变成机器的世界了。人类自身的发展,应该包括身体,智慧,知识,意识,道德,素养,对外界的反应能力,社会结构和社会意志的进化与提升。如果科学技术的发展远远超过人类自身的发展与进化,那是相当危险的,柯南道尔说过,不要那自己不顺手的武器。同理,人类使用自己还不能完全掌控的先进科技,后果可想而知。
我知道的风俗
作为中国人,最熟悉的风俗,莫过于春节。当然,现在的春节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传统节日了,至于以前怎么过,我也没有研究过,只说说我家里怎么过的吧。春节最重要的是除夕和初一,除夕的年夜饭是每年必备的节目,一家人这一天团团圆圆,其乐融融,围着饭桌说说笑笑,过年的气氛浓的散也散不开。现在有些家庭喜欢在饭店里吃年夜饭,我一直想不通,不在家吃的年夜饭还是年夜饭吗,即使一家到齐,但不在家里,怎么会有过年的归属感呢?传统中国,家国天下,家排第一,不是没有道理的。年夜饭吃到一半,大约七点左右,就开始放烟花爆竹了,以前住在弄堂里,每到这个时候,马路对面的弄堂就和我们弄堂比谁的烟花放的多,放的好看,大人拿着香烟屁股点引线,小孩们到处跑来跑去,场面十分热闹。大年初一,一早起来,先放爆竹,然后,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就开始走街串巷的拜年,大家互相祝福,一起回首往昔,展望未来。春节的热闹要持续到一个星期,只是这样的热闹在今天以不多见了。
我和体育
我本人不喜欢运动,但喜欢体育。喜欢体育主要是喜欢看体育节目,具体到自己,最多的体育活动就是投投篮球,所以我看的最多的体育节目也是篮球。本来挺喜欢足球的,但外国的足球比赛往往要到深夜,体育和睡觉,我当然选择后者。中国的足球比赛虽说都是在白天,但我不是球迷,实在看不下去。篮球主要是看NBA,主要爱看火箭队的比赛,首先,比赛有了本位观,才能看的惊心动魄,其次,比赛水平也不错。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就是那种看热闹的。我爱看体育,主要是爱看输赢,其它什么感受和体会,真说不出来。
我的家乡
我生在上海,按理说家乡应该是在上海,可是上海不是一个适合做家乡的城市,听爷爷说,他的家乡是在扬州附近的高邮,我从来都没去过,一点印象也没有,做梦也没梦见过,看来也不能做我的家乡了,只有合肥,我的少年时期都是在那个地方度过,做为我的故乡应该最为合适。合肥是安徽的省会,但城市不大,在我看来,上海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合肥是一个花园式的小城。合肥在历史上是战略重地,处在吴头楚尾之地,早在战国时,这里就发生过大战,但最著名的是张辽威震逍遥津,现在的逍遥津已成了公园,城中另外的古迹就是包拯的私家花园——包河以及李鸿章故居了。合肥环境优美,整个城市不喧闹,不嘈杂,但也不冷清,有历史底蕴,也有发展潜力,在合肥十几年,斯人斯境,早已印入脑海,梦潆魂绕,在我潜意识中早已把它当作我的故乡了。
谈谈美食
中华美食何其多,但本人大多没吃过。还是说说家常菜吧。家常菜,我首推红烧肉。每当桌上有一碗色泽诱人,肉香四溢的红烧肉,都不禁让我垂涎欲滴。本人只会吃不会烧,平生连菜刀也没拿过,所以红烧肉的制作方法一盖不知,而红烧肉似乎保健方面也没有什么,主要可以让人长胖。至于其中的饮食文化,我曾听我爷爷说,喜欢吃红烧肉的都是乡下人,不知道红烧肉可以划分户口算不算一种文化,有人也许认为我爷爷说的太荒唐,我倒不这么认为,吃红烧肉最有名气的是毛泽东,他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包围城市的乡下人,不过能与这样一位伟大的乡下人爱好相同,我也倍感光荣啊,另外,不知道东坡肉是不是红烧肉,如果是的话,还能为红烧肉添加点文化色彩,只是不知道东坡先生算不算乡下人。
我喜欢的节日
如今,所谓节日,不过就是放几天假,拿着几个似真似假的传统充当节日的内涵,所以,我和大家一样,放假天数最多的节日,就是我最喜欢的节日,由于劳动节即将取消,国庆节又不是每年都有大阅军,所以只好选择春节了。春节虽然一年没一年热闹,但是也算中华大地上混的比较好的节日了。每逢过年,家家户户贴春联,把福字倒个头贴,取意福到;年夜饭桌必有鱼,取意年年有余,然后就是放爆竹,即为爆竹声声辞旧岁之意,当然现在很多地方为了安全是不准放的。其它风俗,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发压岁钱了,当然不知道以后我要发给别人的话会不会还这么感兴趣,现在过除夕,年初一的爆竹远没以前响了,不过到年初五抢财神的时候大有越演越烈的趋势,看来以前的人们重视的团圆和美,现在重视的是团圆和美中的两个字“美圆”,不管怎么说,春节是相对别的节日中,我最喜欢的节日。
我所在的集体
我在一所中学任职,这是一个不错的集体。这个集体有100多个成员,大多都是老师,所以整个集体的学习氛围相当浓厚。每年,学校都组织暑期旅游,平时比较严肃的老师们也都放松下来,开始有说有笑,女老师们聚在一起拉拉家常,说说什么化装品好用,什么衣服好看等等,男老师们就在一起天南地北的侃大山,大家在一起说说闹闹,其乐融融。当然,在工作的时候,每位老师都很敬业,他们工作风格或许不同,但是爱学生的心确是相同的。
谈谈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一种对社会成员行为标准的规范,比如尊老爱幼,爱护公物,爱护环境等等。社会公德的规范力需要社会舆论的监督才能有一定的效果,如果有人不遵守社会公德,应该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完全遵守社会公德,没有交警的马路往往会有行人闯红灯,在公交车上虽然和老弱病残抢座的事基本上没有了,但让座的却不是很多,至于乱丢垃圾,更是常见,甚至还有随地大小便的现象。国家提倡社会公德的力度不可畏不大,可是为什么效果却不明显呢?关键在于赏罚。以前上海市曾经试过重罚违反社会公德的措施,但最后似乎是不了了之,这又是为什么呢?很简单,道德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脱节。所以要大力提倡社会公德,一定要做好社会其他的方方面面,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谈谈个人修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个人修养的重要。什么是个人修养,西方的个人修养是讲文明,懂礼貌,有绅士风度,现在的中国大多也是这套。当然做到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中国的古代学者对我们提出了更深层次的个人修养。因为,修身的最终目标是平天下,有人认为平天下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也许没有平天下的能力,但你可以拥有平天下的修养,何谓平天下的修养,很简单,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果做不到这三点,即使你的文明就变成了无知,礼貌变成了虚伪,绅士风度变成了趋势奉承。有人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气节不是修养,但我实在不能想象没有气节的修养是多么的可笑和肤浅。其实修养本身就是气节的外在表现啊。
我喜欢的知名人士
我喜欢的知名人士是一位中国古代的皇帝,崇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但不是最喜欢他们,我在喜欢的是明武宗朱厚照。他的名气似乎不大,唯一的一点名气都是坏名气,贪玩怠政,荒淫无耻等等。说到他,大家估计都联想到豹房,朱厚照小朋友的私家花园,里面养了各种豹子和美女。但我每次想到他,却仿佛看见他玩世不恭却又无可奈何的孤寂笑容。朱厚照虽然贪玩,但一点都不残暴,他是一个叛逆的皇帝,喜欢到处闯荡,他手下的大臣阻止他到处跑,他也从来没有惩罚过他们,反而处处躲着他们,他一个人独闯关外,驱逐鞑靼,虽说不是什么盖世武功,但是也证明了他不是一无是处,从他生到死,围绕着他生命的就是一个玩字。
我喜欢的书刊
我自己编了本《自选诗词集》,自己制作的东西总是我最喜欢的。这本书刊里收录了我平时最喜欢看的诗词,包括了石达开写的诗,写曹操的诗,今人写的词,和描写日本战国武将的十四行诗。一天下午,闲着无事,把这些诗词打印出来,本来想用钉书机草草的钉在一起,突发其想要把它们做成一本书。于是,又在电脑上设计封面,可惜我无彩印,于是制作是力求用黑白两色达到清新古朴的风格。封面做好后,再做了个简单的目录,然后仿照古书的模样将起装订成册。书做好后,感觉不错,有模有样,还有淡淡的墨香,居然爱不释手起来了。
谈谈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保护显的越来越重要了。我们国家的环境被破坏的比较严重,森林被大量砍伐,空气污染、河流污染很严重,虽然现在国人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但是如果环保和经济相矛盾的时候,大多还是偏向于经济,现在整个社会不仅仅趋向于功利,还趋向于急功近利,人们的环保意识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前不堪一击,在中国,环保必然要涉及到经济,两害相权取其轻,,如何衡量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给我们的总体利益是至关重要的,如何相权,如何取其轻,怎样平衡经济和环保,怎样透过利而看到益,这些都是在中国的国情下进行环境保护的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好好的思考。
我向往的地方
我向往希腊。对希腊的向往,源于对古希腊文明的向往。从小就喜欢看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希腊的文明总能给人一种英雄的美感,我向往着迎着爱琴海的海风眺望米诺斯归来的王子,向往着踏着温泉关的泥土感受三百勇士的悲壮;向往着站在雅典卫城上遥想雅典当年的繁华;向往着立在奥林匹亚山下搜索当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遗迹,向往着驰骋在马拉松平原追随着英雄的足迹。希腊,真是给人无限遐想的国度。它是那么的神秘和美丽,又是那么的纯洁和透明,既陌生又熟悉。
购物的感受
我不喜欢购物,经常会好几个星期只购买同一样东西——车票。真的,除了做车以外,我可以几个星期不花钱,所以说到购物的感受,估计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的生活理念是取用,只要到需要的时候,我才会去购物,所以买自己所需之物,大多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感想,比如说吃的,我一次性会买好几个星期用的,去一次超市,买上一大箱牛奶,再加一大瓶蜂蜜,平时喝的红茶和奶茶,口香糖,餐巾纸等日用品,再加上应急用的方便面,一般就这么多, 100块左右,也许我是后知后觉吧,出了超市,倒时有了一些购物的感觉,就一个字——重。
[ 本帖最后由 水镜门生 于 2008-1-10 12:1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