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现代文艺
» 陆谷孙 莎士比亚真不难读吗?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陆谷孙 莎士比亚真不难读吗?
水镜门生
(虾仁生煎)
许国公
河北东路经略使
★★★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2628
帖子
22586
编号
52409
注册
2005-11-4
来自
五谷轮回之所
家族
肉肉门
#1
发表于 2009-3-2 13: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陆谷孙 莎士比亚真不难读吗?
2008年的新书《“想想我的用词”——探究莎士比亚的语言》可能多少也受了后现代“去魅化”的影响,要把莎士比亚从神坛请下,接二连三地破解凡夫俗子编织的神话,似乎读莎本来不难。
陆谷孙
《“想想我的用词”——探究莎士比亚的语言》 [英]David Crystal著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8年第一版
我留意此人的作品有年头了。最早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或八十年代初,英国语法学家Randolph Quirk来沪访问的时候,我曾提了一些惯用法方面的问题请教,有些问题,如“The budget was cut and several professors were not renewed”和“The budget was cut and several professors were non-renewed”除了表层结构,深层结构是否有微妙区别,诸如后者从心理构句方面说是否更趋简约,用上前缀显得构词是否更为“摩登”?Quirk教授叫我去问他的学生兼助手David Crystal。于是,与这位“水晶”先生有过几次雁鱼之交,知道他晚我一年生,跟我一样,也是1962年大学毕业。从此,便饶有兴味地注视着这位英国同龄人的学术建树。
嚯,人家真不简单!从网上看,自1964年以来已有著作逾百种问世,曾荣膺“大英帝国勋章”,还有为网络广告提供语义咨询的注册商标,又客串英国和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语言节目,肯定富埒王侯了。自从知道此人活跃于学界,“水晶”先生每出一种新作,我就要千方百计弄来一读(当然来不及读遍),但此公研究领域逐渐扩大,从帮着Quirk积累惯用法语料到语音、语法、语义学,从语言百科全书到英语史,从儿童语言矫正到法医语言学,我只能始终跟在后面追踪。各种著述中固然不免有些重叠复现的内容,但作者知今博古却是不争的事实。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在此姑且不论,非专业的读者可能也会得益于“水晶”先生的作品而增加见闻,开阔视界,譬如说历史上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五世据说能视不同对象说不同的语言,语言“频道”转换自如而从不出错:对男子说法语,对女士说意大利语,对上帝说西班牙语,对马匹则说德语。又譬如,对于“你愿嫁给我吗?”这一句男子求婚语,操英语的女方若沉默不答,那是表示芳心悬空,主意未定;在日本,沉默相当于接受;而在西非尼日利亚的依博族那里,女方闻言如站在原地不动,那是拒绝的意思,别转身子跑开反而是接受的表示。不假,这语言学的学问确实浩瀚,连“无语”都得研究的。
渐渐地,我发现“水晶”先生近年来的学术“兴奋点”似有向着现代英语(十五世纪中叶至今)的肇始和当下最新发展这两端汇集的趋势。前端研究的成果是莎士比亚。大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水晶”先生一直为《围绕环球剧场》(Around the Globe)、《泰晤士报教育增刊》(The 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等杂志撰稿,首创了“威廉专用语”(Williamisms)一词,而其中不少有趣资料和独特见解,先后晶化在近年来的几部专著中,如《莎士比亚读音》(Pronouncing Shakespeare,2005年)和与其公子合编的《莎士比亚杂抉》(Shakespeare Miscellany,2005年)。更早一些出版的《莎士比亚词综》(Shakespeare's Words,2002年)又是父子合作的成果,收录莎剧、莎诗用词一万四千余,每词至少有一条书证,即便是意义存疑的特定角色在特定场合的呼语,如Turlygod(《李尔王》中埃德迦装疯时用词,朱生豪译作“疯叫花”)也不阙略。全书虽是词典的分析性编法,其中也有综合性的专页,就告别、赌咒之类的特定专题提供讨论,看老莎在不同语境中,针对不同的角色,用语如何发生变化。作为附录,更有各剧的内容提要和首创性的剧中人交流互动附图,应是对莎士比亚大感兴趣却又不太熟悉早期现代英语特点的中国学生极为有用的助读工具。“兴奋点”的末端在于今日各国不同品类的英语以及电脑、手机普及对语言的影响。写此文时正读“水晶”先生2008年的牛津版新书《发短信:大辩论》(txtng: the gr8 db8),若发现真知灼见,容后作文且听下回分解。如此,则首尾两端兼顾了。
但是,单就首端莎士比亚而论,“水晶”先生有点过于自信是“缚虎手”了,以为今人读莎也可化难为易,挫刚成柔。2008年的新作《“想想我的用词”——探究莎士比亚的语言》(“Think on my Words”——Exploring Shakespeare's Language)可能多少也受了后现代“去魅化”的影响,要把莎士比亚从神坛请下,接二连三地破解凡夫俗子编织的神话,似乎读莎本来不难。本文便集中评论此书。
神话之一是“莎士比亚用词之丰无人可及”。“水晶”先生对此调侃说:“倘若每次听人说这神话,即可得一英镑,那么叠加到今天,我手里的钱足可买下一部《第一对开本》了。”试问,多少钱可买册莎剧《第一对开本》呢?这儿有两个数字:一,2004年一位英国家庭主妇突接律师函,说从某远亲处继承了一部《第一对开本》,虽说书已有好几十页的残缺,《暴风雨》全剧佚失,但因是世间私人收藏的仅有的六部之一,越月拍卖时竟售得十七万六千七百五十英镑;二,2001年,在美国,一部品相尚佳的《第一对开本》竟拍得六百万美金的天价。可见神话口口相传之频,恐怕已不下数十百万次了。“水晶”先生这回奇出六合,攘臂而起,断言道:“任何一位现代作家,甚至读完本人这部书的读者,其词汇量都要大于莎士比亚”;他还设计了一个小实验,由他本人和朋友们共同完成,那就是逐条读一部词典,勾出自己能够活用的英语词,再以实验的样本页数乘以词典总页数,从而得出现代人英语积极词汇的总数当在五万左右,比之学界一般接受的底线二万、上限三万的莎翁用词多出一倍左右。“水晶”先生的理据是,英语词汇的总量在十六世纪末期的莎士比亚时代才十五万左右,而时至今日已扩大到几近六十万。说到莎士比亚用词之丰,他认为即便是斯比伐克(Martin Spevack)的莎氏作品共用词八十八万四千六百四十七的统计结论犹可商榷,因为莎士比亚与他人合作的剧本中多少部分应归莎氏笔下,以及最新被人发现“疑似”莎作是否计入,都是问题;而各种莎翁“异词”(即以出现一次为统计根据,复现不计在内)统计法的科学性更可质疑:词尾变化和拼写变体是否计入?专有名词泛用(如以Ethiop指所有黑肤人)、象声杜撰、有意口误算不算“异词”?一时的临机复合词算一个词还是应把参与复合的几个词尽行计入?从先前的演出用“四开本”到“对开本”,因其间编者和排字工匠的篡改加工而形成的词如何判定,要不要另计?因应诗律要求加减音节,如既用vast又用vasty,是不是应分别计算?由于英语从中古阶段处于向现代过渡,加上法国、荷兰等欧陆人在誊抄、印刷时带入的各自母语干扰,以致qu-(代用原来的cw-)和gh-大增,u-v(haue与have并现)i-j相通,排字时手写体“长脚s”跟“f”字母相混而致“wise”抑或“wife”莫辨,结果sheriff一词的拼法至少有七种之多,truly与truly同见,是否都应计入“异词”之列?等等等等。“水晶”先生提出的问题实际上部分就是我们今日阅读莎剧所遭遇的难点,细细咀嚼一下很有好处。至于拿现代人去与莎士比亚比词汇量,混淆历时与共时,笔者自不敢苟同。现代人活用词汇达五万之数的实验结果,恐怕更是貌言华也。其实,要破这个神话,还不如研究一下被莎士比亚屡屡用作故事出处的史学家Holinshed和译家兼诗人Chapman的用词,甚至还有圣公会教士Robert Burton的《忧郁的剖析》(The Anatomy of Melancholy)。三位基本上都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
神话之二是“首创词语”。“水晶”先生指出,所谓莎士比亚首创了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英语词汇的印象主义神话,主要得归咎于莫雷爵士主编的《牛津英语词典》(OED)。据统计,这部大词典引例中指明由莎士比亚首用的词有两千两百个,其中约有一半从此都留在现代英语中了。但是首用并不等于首创,譬如lonely一词的首例引自1607年的莎剧《科利奥雷纳斯》,而实际上早在1592年有英国第一位有才女之称的Mary Sidney在她的书斋剧《安东尼的悲剧》中已经用过,有鉴于莎剧《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受才女剧本的影响至钜,焉知lonely一词就一定不是袭用,只不过给OED采例的衮衮诸公没有注意到罢了。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如“'sblood”=(by)God's blood一语决非破落胖骑士福斯泰夫的发明,而是口头流传已久。有时,我们在莎剧里见到畸态的拼写法,如scilence = silence或sent = scent,不小心会误以为又是什么创新,其实一经专家考究,竟是十三世纪的孑遗。因此,“水晶”先生认为,某词由某位作家所首创的事例是较为罕见的,对此下判断必须十分谨慎,只有在人、事、时、地诸多因素皆可佐证的条件下始可成立,如blurb(书籍护封简介)是美国幽默大家Gelet Burgess于1907年的一次晚餐会上所首创。笔者认同此说,非有大量旁证也不敢断言环保新词tree hugger(死死抱树不让砍伐的人)一定就是当代美国讽刺作家Michael Moore所首创。另一方面,十六世纪正是希腊、拉丁元素大量进入英语的时代,莎士比亚受此影响,或恣意复古,如iwis = indeed, ergo = argal(argol),eke = also,hight = called,speken= speak,eyne = eyes,shoon = shoes,woo't = wilt / wouldst thou,引入古语稍加“归化”改造,如从拉丁ab homine创出abhominable;又譬如哪位读《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的第一幕第三场,肯定“双耳”会被希腊神话所“震击”,诸如“importless”(meaningless),“insisture”(constancy),“neglection”(neglect),“scaffoldage”(stage platform),“rejoindure”(reunion),“oppugnancy”(opposition)等等难词满篇皆是。经莎士比亚如此推陈出新的词语,确有些“归化”成功,被称之为首创亦无不可,如“assassination”,“incardinate”,“outswear”等,但这类词语仍属极少数,而相当数量的杜撰词,如“exsufflicate”(puffed up)和“anthropophaginian”(cannibal),都已被时间的大浪淘洗一尽了。
第三是“语义和文法信手变幻”的神话。应当承认,莎士比亚笔下的词义与今人所熟谙的词义大有距离,这往往是今人读莎时遇到的最大难点,而诸如“to revolve”作“考量,思忖”解(但当年演员说出此词时常在台上踱步转圈,以肢体语言表演revolving),“to occupy”作“与(女人)私通”解,公元十世纪就已出现的“angel”一词,意义“天使”不变,只是经罗密欧一用,增添了“安琪儿,甜心,人间天使”一类的莎用词义——“水晶”先生称之为“faux amis”或“false friends”,即“疑似义项”——据“水晶”先生统计,不下四万七千余处,仅“sad”作“serious”解至少就有二十七例。这些词义变化的例子,在当代莎剧读者看来,已属比比皆是,然若从宏观计量,也只不过占了八十八万余莎剧全部文字的百分之五左右!说到文法,“水晶”先生总结,即以乃师Quirk教授1985年的综合语法书为据,现代英语值得一书的特点不过三千五百处而已,拿莎剧与今日的用法相比照,发生变化的至多不过三百五十处(详见Norman Blake 2002年著A Grammar of Shakespeare's Language),仅百分之一。也就是说,当我们读到莎翁信手变换词性,把“sepulcher”作动词,把十四世纪以来只作动词的“shudder”作名词,还有双否定甚至三否定并不得正(“Nor vnderstood none neither sir.”),主谓不一(“My old bones akes.”),名词可数不可数(“musics”,“informations”等)和形容词比较和最高级混乱(“a more larger list”,“most bravest”等),规则和不规则动词混淆(“holp→helped”,“digged→dug”以及“catched / catcht”与“caught”并现)等用法时,必须考虑到英语从中古到现代的流动嬗变,客观影响大于主观选择,而不能证明莎翁独见为明,独用无朋。正是因为欧洲文艺复兴的海岳精液,才有文坛俊彩星驰的局面。中古英语遗形,如to be的四个古式art,beest,wert,wast以及动词后缀-th,-eth等在莎氏1600年后的作品中逐渐少见,恰恰是客观上语言流变,主观上剧作家“与时俱进”的反映。此外,莎翁创作时既阙词典等正字工具书,排印工艺又极为原始(有《第一对开本》编排页码讹误之多为证),即使真是“信手”,多半也是事出无奈,而决非潇洒到可成神话传诸后世的地步。
值此中国人大出版社和北京外研社已经或准备引进新版莎士比亚全集之际,借评论“水晶”先生新作的机会,针对网友提问,略述读莎之难,兼及给巨人去魅之难。想想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哪座神坛是朝夕之间建成的?“行远必自迩”,读莎如此,要把偶像送下神坛恐怕也是如此。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无事公
(宝二爷)
永宁侯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6
功绩
622
帖子
9434
编号
67042
注册
2006-4-25
来自
风之王都
家族
聚贤山庄
#2
发表于 2009-3-2 14: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愿意先看完二十四史,再读莎士比亚。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3 11:5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67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