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岑平 于 2006-7-8 20:09 发表
一開始劉焉的確有大志,懂得去遠離戰火的益州:“议未即行,侍中广汉董扶私谓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闻扶言,意更在益州。”
可是之後在益州的作爲呢?不過是窩在益州做山寨王而已:“龙乃 ...
原帖由 岑平 于 2006-7-8 20:09 发表
一開始劉焉的確有大志,懂得去遠離戰火的益州:“议未即行,侍中广汉董扶私谓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闻扶言,意更在益州。”
可是之後在益州的作爲呢?不過是窩在益州做山寨王而已:“龙乃 ...
好一个"更甚不過是爲了打打責備他在益州當山寨王的朝廷而已",说起来黄巾"也不过是为了打打将他们的经典<太平经>视为歪理邪说的朝廷而已"...
如果打长安仅仅是为了营救儿子,那刘焉应该知道:打不下长安,两个儿子可就完了,所以说他发兵时应该是深思熟虑,志在必得的.从他安排刘范做内应的事实上,也能看出当时的情况确实如此.
那么,打下长安之后怎么办?lz该不会认为刘焉会指着被捆绑在一边,即将被斩的李郭二人对献帝说:"别挡着老子在益州做天子,否则那两个就是你的下场",然后在带着两个宝贝儿子离开长安,回到益州享受天伦之乐吧...
兴师动众,冒着被称为逆贼的危险攻克首都,和朝廷翻脸(全三国有几个敢真正这么做的?),只为了救两个儿子,外加出口气,好一个任侠的刘焉啊...
其他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刘焉的儿子可不是被朝廷拘留的,而是刘焉主动留在朝廷中的人质
刘焉隐藏异志的两个策略就是留儿子在朝廷做人质和煽动张鲁断绝汉使.刚开始只用三个做人质的儿子其实就足以把朝廷蒙蔽了,再有张鲁踞汉中,纵然是雄才大略的董卓也拿刘焉没办法.
刘焉攻击长安时张鲁似乎并没堵路,这足以说明张鲁在汉中是为谁服务的,也可以看出刘焉差遣张鲁的真意
刘璋入蜀是李郭在刘表告密之后的试探行为,如果刘焉送刘璋回京,后来刘范的内应恐怕不会那么快就被看穿
[ 本帖最后由 方二 于 2006-7-8 20:4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