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得陇不复望蜀邪, --曹操定汉中而不攻西蜀之辨析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2-11 00: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得陇不复望蜀邪

建安二十年七月,曹操陷阳平,入南郑,军势大振。下一步是乘势入蜀,抑或见好即收呢?曹操选择了留军据守而大军引还,后世多有人为之惋惜,裴松之曰:“魏武后克平张鲁,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虽斩之而不能正,由不用刘晔之计,以失席卷之会。”

一、圣人不违时亦不失时。

对此,两位丞相主簿司马懿和刘晔都认为机不可失,应乘胜入蜀。司马懿曰:“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为功力。”刘晔也认为:“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且言“今不取,必为后忧。”此二人,司马懿的谋略自不必多言,刘晔也颇有军事才能而常为操称许,曹丕称帝后屡献计谋以应吴蜀,他们之言应是度势而发,不无道理,曹操因何不予采纳呢?

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曹操出于“割蜀之股臂”的考虑,率兵西征张鲁,将入武都,氐胡塞道,大军历尽艰难,且战且前,终攻屠之,秋七月,军至阳平关,张卫“据关坚守,横山筑城十余里”,曹操攻山上诸屯不下,“既不时拔,士卒伤夷者多。”“便欲拔军截山而还”,后因突发事件而侥幸获胜。曹军连续征战三个月,孙子曰:“兵贵胜,不贵久”,赤壁之战,刘琮望风而降,尚称之远来疲弊,“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此时入蜀,正应了“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

按刘备平定益州后,总兵力起码有10万左右,荆州关羽万余人,刘备带走5万,蜀中尚有3-4万,虽远不如曹操大军,但并不亚于张鲁所部。蜀中之将帅也非张鲁等可比类,张卫守阳平尚让曹操攻之三数天就想退兵,剑阁之雄甚于阳平,马超有让曹操“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之感慨,而今智有诸葛法正,武多了张飞黄忠;再者,曹军对兵出散关山行路之难和地势之险有深深的体会,曹操的乐府就刻画得很形象,惊惧之心犹在,蜀道之难更过散关,以疲惫之师越险攻蜀,怎得“席卷”。如果曹军深入,蜀军据险守要,将陷入进退两难之地。

刘晔曰:“粮运不继,虽出,军不得全”,陇右初平,羌人未附,汉中初定,根基不稳,遽然推进,千里馈粮,后需难继。钟会准备期年,又得阳安关之补给,尚于剑阁关前粮欲尽而思退兵,曹操此时条件更是不济,到那时,西蜀地形态势又与荆州大不一样,进不容易,出也很难,恐怕很可能是损失惨重,甚或全军覆没。

三、内忧外患力不能持久。

曹操在建安十六年七月西征,平定关中却不趁势上陇追击马超,而于次年正月还邺;同样,建安十七年十月南征孙权,次年四月还邺,两次都是前后近七个月,再加上赤壁一败遽引军北还,看似偶然,实有内在的必然因素,也就是其后方不稳,他不能长时间离开政治中心。此时曹操刚杀伏后,立己女为献帝皇后,人心惴惴,朝野亲汉势力也不可小觑,一旦长期胶着于川中,泥足深陷,后方有变,悔之莫及。

三国分分合合,寻求的是一种动态的势力均衡,曹操威胁的增大,又促使孙刘形成赤壁之战时联盟的战略格局。本来刘备远争江陵,与孙权因荆州而剑拔弩张,但听闻“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亦深恐益州有失,遂与孙权分荆州媾和而得以脱身。此时刘备尚在荆州,虽有兵力略显空虚之弊,但若诸葛亮挡住曹操锋芒,刘备手中多达6万以上的兵力就是个很大的变数,如其兵分两路,一路援蜀,而大部队北上,来个围魏救赵,曹操主力滞留川中,历史早已证明,光凭襄樊之曹仁都挡不住关羽的,那是再想迁都以避也来不及了。

更重要的是,曹操和孙权在东线曾大打过几次,互有胜负,其之所以没有长期和孙权对峙,有一个原因是西有马超虎视眈眈,而今主力西移,后顾之忧变成东部更强大的孙权,曹操也早就预料到孙权必定趁虚北上,以合肥七千守军对十万之众,即使是孙子吴起恐亦不敢轻言胜。

即使到了八月,张辽取得逍遥津血战的胜利,但东吴虽是惨败,可也仅仅损失陈武和数千兵力,实力根本就没受什么影响,威胁仍在,依旧可以卷土重来。且张辽的取胜更大原因是抓住孙权的失误所得来的,这种情况可一不可再,也没有那个名将会把渺茫的对方犯错当作必然,曹操怎能安心让主力在西线旷日持久。

四、时不我待后世千秋重。

自赤壁大战后,有识之士早就看清三分天下不可挽回,诸葛亮的隆中对描绘的正是如此,而曹操之智并不亚于孔明,也能正确估计鼎足之势已成。况其已薄暮年,更不会去玩冒险的火中取粟,从其乐府《秋胡行》和《观苍海》相对比,就可以看出其对统一天下已无信心,“人苦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道出了他心中之感慨。

也正因如此,曹操开始考虑政治利益,二十一年二月大军还邺,曹操于三月亲耕籍田,行天子之仪;五月晋爵魏王;先后赐死中尉崔琰,把尚书仆射毛玠抓入狱中;建安二十四年四月“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成为实际的天子。这些都是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权力,是曹操晚年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如果曹操年轻十来岁,或许有可能不会放过攻蜀机会,然而此时却是将帅另有牵挂、首鼠两端且又信心不足。

当七日后曹操有些动心时,刘晔说:“今已小定,未可击也”。胡注评曰:“七日之间,何以遽谓之小定?晔盖窥觇备之守蜀有不可犯者,故为此言以对操焉耳。”此说有几分道理,但更可能是刘晔把握了曹操的心理而言。

当然,兵无常形、水无常态,战争中没有必然可言。张辽以区区八百人尚可撼动数万大军而来去自如,甘宁更是百骑劫曹营,如果曹操真的进军西川,仗打起来是谁也无法预料的。但是,从战略上考虑,曹操能顾全大局,知于进止,实不失为明智之举,后来的形势发展,也从事实上证明其谨慎绝非多余。

[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6-30 20:11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eraphim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7
帖子 691
编号 3093
注册 2003-12-9


发表于 2003-12-11 00: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敢问节度使,孟德为何致死都不肯称帝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2-11 01:4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军事思想的体现,更是他政治思想的体现。这固然推动了其事业的发展,因之而统一北方,但也成了其思想桎梏,想做天子而最终不能迈出这一步。

1、曹操认为“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详也”。这是其早年形成的思想,条件不完全具备,他是绝不干此事的。

2、报汉之心始终对他有着一定影响。曹操出身官宦之家,“累叶受恩,膺荷洪施,不敢顾命”,还可从他的《让县明志》及《上书谢策命》等令中可以看出他报汉之心长期未泯。

3、曹操拥汉扶汉而不篡汉的话说得太多了,实不便自食其言。这些说词虽起过稳定人心之作用,但同时也束缚他的行动。

4、不愿把自己和孙刘摆在同等位置上。一旦没了汉天子这个傀儡象征,无异于给了刘备、孙权口实,也从客观上承认其割据政权的合法性,把自己降到一方政权的位置上,故曰“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

不过,也许是从晋爵为王、设天子旌旗以后,曹操过了真正的天子之瘾,其内心世界也有了些改变,建安二十四年的筑建始殿,也许就是为这最后一步做准备。估计是天不假年或其他,是以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曹丕也不负其望,短短数月就完成禅让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眼镜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23
帖子 349
编号 2397
注册 2003-11-21
来自 山东东营


发表于 2003-12-11 03:3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还有一点就是,在曹操阵营内部,有相当一部分人之所以为曹操效力,是为了借助曹操的力量来中兴汉室,既为拥汉派。曹操如果称帝,必然招致内部先起争乱。许都城中的几次叛乱,就很说明问题,都发生在曹操进位魏公、魏王之后,要安抚他们,就不能不打献帝这块招牌。
再者,曹操是一个讲究实际的人,不看重虚名,以前让大将军于袁绍即是,反正自己在朝中掌握实权,这名号有什么作用呢?
曹操一生虽然走着一条帝王之路,但他最终没有做上皇帝,可以说是他全面权衡利害得失后做出的决策,将自己比做周文王,也许是对自己的总结与肯定吧:)
所谓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也。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2-14 23:2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uperzz_0于2003-12-11, 15:47:14发表
曹操毕竟是政治家而不是只知道打仗的家伙。

虽是如此,但我认为统一毕竟是曹操毕生追求的理想,如果他年轻一点,难说会有试一试的可能。可惜自赤壁战败之后,他统一天下的热情就大大消减,这从其修筑铜雀台以娱晚年就可略微看出。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谅马超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9
编号 2921
注册 2003-12-5


发表于 2003-12-15 11:5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曹操不急于攻蜀还是对的,汉中刚刚拿下,军队疲惫,后勤要从遥远的关中来补给,难度不小。如果此时曹操急于攻蜀,刘备一定会在荆州方面多让一些步,以换取东吴在合肥方向的配合,而刘备势力此时正在上升时期,加上易守难攻的地形,曹操难有作为。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eraphim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7
帖子 691
编号 3093
注册 2003-12-9


发表于 2003-12-16 00: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孤穷赵云于2003-12-14, 23:23:20发表
虽是如此,但我认为统一毕竟是曹操毕生追求的理想,如果他年轻一点,难说会有试一试的可能。可惜自赤壁战败之后,他统一天下的热情就大大消减,这从其修筑铜雀台以娱晚年就可略微看出。

修铜雀台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崇高么?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3-12-16 10:5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因为人是有惰性的,象曹操这样富有激情的人反尔更容易产生惰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2-17 22: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eraphim于2003-12-16, 0:17:40发表
修铜雀台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崇高么?

曹操在建安十五年冬筑铜雀台,大概有这么三层意思:
一则表明他将以邺城作为新的政治中心和自己的长期居住地;二则通过实际的形象展示自己的势力和地位;三则由铜雀台的主要功能是娱欲、宴引场所,这与他尚俭戒奢的一贯作法相违背,表明曹操晚年开始注重声色享乐了。

铜雀台及其南北的金虎、冰井二台,还有后期在洛阳动工的建始殿,都是曹操亲自规划的,《魏书》称“及造作宫室,缮治器械,无不为之法则,皆尽其意”,看来曹操还具备相当的建筑艺术。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得意孔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07
编号 176
注册 2003-8-27


发表于 2003-12-17 22: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曹操在建安十五年冬筑铜雀台,大概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向东吴显示己军还有强大的实力,暗示东吴别得意忘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2-17 23:5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得意孔明于2003-12-17, 22:27:44发表
曹操在建安十五年冬筑铜雀台,大概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向东吴显示己军还有强大的实力,暗示东吴别得意忘形。

呵呵!小得意还在念叨着东吴呢,不过我的第二条“展示自己的势力”就包括这一点了,当然不是光对东吴了,而是对天下所有政治集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水月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6
编号 3467
注册 2003-12-18


发表于 2003-12-18 06: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建铜鹊台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天命,宣扬天命在他,这在当时无疑是非常有效的,没法子,大家都信这个,用这个骗人民群众是最好的啦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2-21 03: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水月于2003-12-18, 6:30:05发表
建铜鹊台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天命,宣扬天命在他,这在当时无疑是非常有效的,没法子,大家都信这个,用这个骗人民群众是最好的啦

对极了!历史证明,一切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明白,如果要实现远大的政治抱负,必须不断加强集权,作法虽然各异,但基本点是相通的。曹操发现有生之年统一无望,工作重心逐步转向追求政治利益,而采取一系列集权举措。
精华帖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清澈秋水

Rank: 5Rank: 5
组别 女官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08
编号 2180
注册 2003-11-15


发表于 2003-12-28 12:5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Yahoo!
好像修铜雀台在先,赤壁之战在后…………

那个,游戏中好像铜雀台一出来,邺城的GNP就可以
暴涨N个百分点……

所以,我认为曹操修铜雀台和“统一雄心减退”没什么大联系,
倒是和他发展内政的思想有联系。

以邺城为中心的那个大北方,不是前线作战的强大军需后盾吗?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3-12-28 13: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清澈秋水于2003-12-28, 12:50:27发表
好像修铜雀台在先,赤壁之战在后…………

秋水MM好久不见了,圣诞过得可好?

你好象受演义诸葛亮智激周瑜的影响,实际上曹操筑铜雀台是在建安十五年,而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至于GNP的增长那是游戏设计的事,实际是不可能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得意孔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07
编号 176
注册 2003-8-27


发表于 2003-12-28 13: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清澈秋水于2003-12-28, 12:50:27发表
好像修铜雀台在先,赤壁之战在后…………

那个,游戏中好像铜雀台一出来,邺城的GNP就可以
暴涨N个百分点……

所以,我认为曹操修铜雀台和“统一雄心减退”没什么大联系,
倒是和他发展内政的思想有联系。

以邺城为中心的那个大北方,不是前线作战的强大军需后盾吗?

《三国志·武帝纪》曰:"十三年春正月,公还邺,作玄武池以肄舟师。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
    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公进军江陵,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乃论荆州服从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使统本兵,引用荆州名士韩篙、邓义等。益州牧刘璋始受征役,遣兵给军。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台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三国志·武帝纪》曰:"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冬,作铜雀台。"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得意孔明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07
编号 176
注册 2003-8-27


发表于 2004-2-17 16: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huxianghua于2004-02-17, 15:59:14发表
楼上那位引用史料有点费解阿,希望以后出现这种情况能不能稍为解释一样中心意思是什么,顺便说一下,本人大学学历,不属文盲

中心意思是解釋修铜雀台和赤壁之战的先后次序,赤壁之战在先,修铜雀台在后。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花逐月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6
编号 4612
注册 2004-1-19


发表于 2004-2-18 14:2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锋寒兄此文可谓将曹操不席卷西蜀的原因分析的比较精辟。但我觉得还有一处锋寒兄说的比较模糊的问题,是关于曹操不借势取蜀的心态问题。曹操本次出兵的意图就是要剿灭割据张鲁而已,然而却错误的估计错了形式,以至于开始战事紧张,就已经准备放弃了(更精确的说是曹操本人已经放弃了)只不过是
后来侥幸取得了胜利。曹操本就已经意气消沉,(曹操也不像是那种因为侥幸取得胜利就会盲目乐观的人)连汉中都要放弃了,何况面对的还是险过阳平的剑阁;实力强于张鲁集团的刘备集团,以曹操
此时的心态说出:得陇复望蜀邪,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有一点锋寒兄是一笔带过,好像没有太重视。就是后勤保障工作,即曹操军粮不足。我认为这一点才是曹操不借势取蜀的关键所在。按三国志 刘晔传:既至汉中,山峻难登,军食颇乏。太祖曰:“此妖妄之国耳,何能为有无?吾军少食,不如速还。”便自引归,令晔督后诸军,使以次出。                                                             曹操的话已经说明了军粮不足,拖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而刘晔也是:加粮道不继,虽出,军犹不能皆全。                                                                       这更能反映当时军粮不足的情况。资治通鉴也说:攻阳平山上诸屯,山峻难登,既不时拔,士卒伤夷者多,军食且尽,操意沮,便欲拔军截山而还,遣大将军夏侯惇、将军许褚呼山上兵还。没有军粮还谈什么曜威汉中,进兵临之,势必瓦解之类的话。或许有人说张鲁封藏宝货仓库而去,想必储粮也是没销毁;先不论张鲁一汉中之地会贮存多少军粮,单看后来的锺会被拒在剑阁之下的情形也就不难明白了(这一点锋寒兄在文中是有提到的。)锋寒兄在文中说,如果曹操年轻十来岁,或许有可能不会放过攻蜀机会。但我认为,单凭这军粮不足的原因,即使是官渡时的曹操也不会在此时冒然挥师西蜀。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4-2-18 23: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哈哈,我不得不再说一次,花兄的心实在是细得很,这篇文章其实是个辩论帖,虽然做了点修改补充,不过大体框架还是没改,有些问题就显得简约了点。

曹操的心理我也考虑过,不过我更多考虑的是他的政治心理,也就是第四部分;至于战场心理确实说得没花兄明白,完全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心累”,只是我把它融入到战略战术中,也就是第二部分第二段的张鲁与刘备的比较,所以我认为曹操要是年轻十岁,可能会一试。

至于后勤补给问题,我认为张鲁的存粮可以解一时之急,曹操在汉中也呆过一段时间,我主要考虑曹军在坚城下旷日持久,粮运不继的后果,也就是第二部分第三段所说的。当时是否军粮不足,还是个未知数。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indsx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6
帖子 312
编号 5107
注册 2004-2-7


发表于 2004-2-19 11:4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其实,曹操的大局观和政治能力在三国中无疑是首屈一指的.他打下汉中而不打益州主要是出于对全局的考虑,再加上蜀道难,若是打至一半,后院起火,不是得不偿失吗.
司马懿之流在大局关上是远远无法与曹操相提并论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花逐月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6
编号 4612
注册 2004-1-19


发表于 2004-2-19 14:0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跋锋寒于2004-02-18, 23:19:40发表
至于后勤补给问题,我认为张鲁的存粮可以解一时之急,曹操在汉中也呆过一段时间,我主要考虑曹军在坚城下旷日持久,粮运不继的后果,也就是第二部分第三段所说的。当时是否军粮不足,还是个未知数。

锋寒兄既然已经考虑到了曹操会在坚城下旷日持久,粮运不济的后果,为什么还会认为张鲁的存粮可以解一时之急呢?另外,当时是否军粮不足,还是个未知数。这句话中的当时是指何时?曹操在拿下汉中之前本身军粮就已经不足,这一点我想锋寒兄也是认同的,主要是攻下了汉中,汉中会有多少存粮的问题,是否有可以和刘备旷日持久的能力。先不说张鲁的军队已经消耗了多少。观后来钟会大军西向,志在灭蜀的故事,比此时的曹操只是要剿灭汉中张鲁的准备要充足的多,钟会当时的各方面形势也要远优于此时(这些锋寒兄在文中说的很详细了),但是还有军粮不足,退军之议。相比之下,曹操此时军粮不足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来吧。所以,我说只是这军粮不足的原因,曹操即使是官渡时候的那个曹操,也不会立即挥兵西进。
当然了,我针对这篇文章发的东西,只能算是对锋寒兄的补充罢了。锋寒兄对当时的各方面形势分析的很细,我是怎么也找不出毛病   只是觉得对于这个军粮的问题,感觉锋寒兄说的简略了。锋寒兄说这是一个辩论帖,匆忙之间的作品,小弟真的很佩服。我仔细研究了半天,揪出来的和锋寒兄观点也只不过是大同小异罢了,呵呵。。。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花逐月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6
编号 4612
注册 2004-1-19


发表于 2004-2-19 14:0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马岱于2004-02-19, 8:33:31发表
我有一个疑问,当时刘备5万军队下公安时,都带了哪些重要将领去?当时如果曹操南下刘备方的守备将领会是谁。我在书中没有看到相关信息。

这个问题,没有一点记载真的是无法考证了。但是,观刘备用兵前后,孔明当时留镇西川应该是合理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4-2-20 00: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花兄!我所说当时是指曹操攻下汉中后的不长一段时间内,主要依据是曹操自七月攻下汉中后,直到十二月才从汉中撤出,时间长达三个多月,虽然有可能之前逐步撤离部分军队,且驻军消耗远小于行军作战消耗(必须考虑运输问题),但也可看出比攻下汉中前的缺粮情况应该有所缓解,只是没有任何资料表明,所以我考虑的是战役进行一段时间后的情况,也就是和钟会一样,着重点在粮运不继的后果,是未虑胜先虑败。

由于是辩论帖,所以立场无法选择,其实我更倾向曹操应该继续进攻。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赵哪个云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56
帖子 5584
编号 731
注册 2003-9-12




QUOTE:
原帖由花逐月于2004-02-19, 14:06:11发表
这个问题,没有一点记载真的是无法考证了。但是,观刘备用兵前后,孔明当时留镇西川应该是合理的。

估计有赵云,黄忠,魏延,刘封等数人
时子龙为翊军将军,当领中军在刘备身边
汉升平益州有功,为讨虏将军且身无二职,也应在军中
魏延原为刘备部曲,平蜀后迁牙门将军,也当属刘备亲信一类
刘封就更不必说了
另尚有留在荆州的关羽,可以说是精英尽出了
如果曹操南下,估计刘备会亲自迎战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1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4-2-23 01: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其实曹操不趁机攻打蜀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曹操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有限战役目标论者,就是每次战役只完成既定的作战目标,而不轻易超越战役目标追求更大的战果。
这主要是因为,曹操其实是一个战略上比较稳妥而战术上很敢于冒险的人。
我正在写一篇有关此问题的文章,很快可以出来。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1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4-12-9 11: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多谢!以前看过。其实我也是认为曹操继续进攻成功的可能性不小。
本来也打算写个文章的,看锋寒兄写的如此精辟,就不敢动笔啦。

我以为,曹操趁势取蜀,有几个重要的优势:
1、曹操此次进攻汉中,带领有10万大军,加上后来张鲁投降一些,兵力应比较充足;
2、刘备为了与孙权争夺荆州,亲自带领5万精锐主力赶到江陵,此时在荆州的还有关羽、张飞、马超等大将。这样,在蜀地的兵力就比较薄弱。
3、由于新投降的刘璋军军心不稳,刘备势必不会带这些人去荆州作战,因此可以推测,给诸葛亮留下的是以新投降军为主的部队。这些家伙都是些见风使舵的,一旦看到曹操势大,是否肯为刘备卖命很值得怀疑。
4、——傅子曰:居七日,蜀降者说:“蜀中一日数十惊,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也。”这就是当时蜀地局面的大致情景。由于蜀地刚刚被刘备以无耻手段夺取,自然蜀地人民并不信服和忠心。
5、由于在蜀地此时可信赖的部队很少,诸葛亮其实处于两难境地,把忠诚部队派往前线守关,那成都等后方既有可能不稳;这些部队留守成都,那前线又可能叛变投敌。其实很困难。
6、粮草问题,正如锋寒兄所言,既然曹操7月开始攻阳平,当月即以攻下,可是却一直停留到12月才离开,可见粮草供应问题已经解决。否则他早就撤走了。而一旦进入蜀地,还可以利用蜀地的粮草。
总之 ,我以为,当时天时地利人和,都对曹操很有利。曹操不得陇望蜀乃一个错误。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4-12-9 22: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哓林兄
曹操之所以一直停留到12月才离开是因为张鲁直到11月才投降,而这时刘备大军早就回来了。曹操袭益州要在拿下汉中以后立即进攻方有效,但这时张鲁残存势力尤在,后方不稳,补给线过长,那边孙权又进攻张辽,如此用兵实属冒险之策。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1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4-12-9 23: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马岱兄:说的不错!
曹操进攻自然是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个刘晔也是这样说的。
而在张鲁投降前,他已经把仓库封好送给曹操,自己暂时跑到三巴去显示一下骨气。这时的张鲁已经不会对曹操有什么威胁了。

补给线确实长,所以要看准时机,速战速决。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9 23: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跋锋寒于2003-12-28, 13:09:36发表
秋水MM好久不见了,圣诞过得可好?

你好象受演义诸葛亮智激周瑜的影响,实际上曹操筑铜雀台是在建安十五年,而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至于GNP的增长那是游戏设计的事,实际是不可能的。

GNP增长倒不是没可能。
那是个政治中心迁移的象征,大富豪自然会跟着迁。
呵呵。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ilverfox
(银狐)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4
编号 23661
注册 2004-11-11


发表于 2004-12-10 15:1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eraphim于2003-12-11, 0:46:39发表
敢问节度使,孟德为何致死都不肯称帝呢?

曹操的招牌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他称帝,内部的反对势力也不小,还有外面的孙刘,很头痛的问题。
说不太全面,应该基本就是这些问题吧。
再说阿瞒的出生比较差,那个年代还是什么都讲出生的,司马懿不肯出仕就是嫌弃阿瞒的出生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17 21:2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05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