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以孙子兵法和史实 公正评价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无可诋毁的绝代名将诸葛亮
性别:未知-离线 sfenk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6
编号 423215
注册 2011-5-2


发表于 2011-7-24 23: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以孙子兵法和史实 公正评价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以孙子兵法和史实 公正评价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无可诋毁的绝代名将诸葛亮


    在后人对评价诸葛亮的评价中,他的军事才能是最没争议的一点,也是最有争议的一点。

    说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最没争议——因为无论历史的武庙,历代帝王将相,包括司马懿父子、李靖、岳飞、刘伯温等大军事家、大谋略家对其军事才能倍加推崇。还有大英词典,辞海,历史书,语文书,军事书,基维百科等等都评价为杰出军事家……本来就该没什么争议。但现在某些讲坛上时常冒出些以敛财出名为目的、喜欢卖弄嘴皮、纸上谈兵的的砖家叫兽,和受其愚弄的亮黑们,喜欢用双重标准对孔明求全责备、百般刁难,乱泼莫须有的脏水,因此没争议的也就变成了有争议。 所以为了多数不够了解历史上的诸葛亮的朋友们,能有个如实的认识,写下此文。(其中部分内容材料参考了同类文章,特此感谢)

    要想对军事才能做出公正评价,首先要懂得兵法和军事,才会有恰当的评价标准(而非外行人的想当然)。请看《孙子兵法》摘要——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根据孙子兵法的要点,结合魏蜀形势,我们可以总结出几点——

1、兵法家才能是广义的,包括治国与治军才能,而此是战场胜败的关键。以兵家五事而言:孔明独掌大权而举国无疑,国弱而军民有志。他也是历史上罕见的通晓天时地利之全才。将之五德也堪称历代楷模。崇尚法制,赏罚严明,恩威并施,令生者死者皆无怨言。治军有方,如臂使指,蜀军具备孙子兵法里风林火山般的军容军威。通过比较,能够看出诸葛亮是完全具备这“兵家五事”的才能的。

2、以正合,以奇胜。所谓以正合,是指安邦定国与善于治军,奇即是临机计谋应变。他的治国治军才能,历代自有公论不提。根据三国志注与资治通鉴里记载,孔明的空城计、七擒孟获、诈败杀将(参照孙膑战绩)等战例不正是传世奇谋么?

3、孔明能先使蜀军立于不败之地,无论胜负皆然。在魏军占据天时地利,敌将战法得当的情况下,没能完成北伐战略目的很正常。而每次因补给战略撤退时,部队都井然有序,并且借机设伏射杀魏国大将张颌、王双。这比战事有利的形势下,更能看出其军事指挥艺术。

所以,诸葛亮是完全符合孙子兵法里善战者的标准,堪称知兵善战之名将。

而一般人们对诸葛亮军事才能有质疑之处主要是以下三点:

1.北伐没有达到消灭魏国的目的。

孙子兵法云:五则围之,十则攻之。可见攻比守难,以弱攻强更难。所谓先尽人事,而后听天命。除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外,以弹丸之地攻强大的国家能占据攻势就很不容易了,想灭了对方那是个低几率事件,除非对方战略战术上出现了明显失误。蒙古大军南下时,以数十倍的兵力围攻孤立无援的合川钓鱼城三载,赔上了蒙哥大汗和数万将士的性命,直到南宋全境沦陷后,都还无法将它攻克。蒙古将领和军队的战力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尚且如此,这正所谓“攻难守易”,牵涉到双方占据的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判定。这点质疑明显不成立。

2.诸葛亮胜少败多。  

实际上诸葛亮只与司马懿有一次正面交锋,大败之,斩首三千。而蜀军几次北伐,只有街亭一次失败,三国志里也说明了此战失利是马谡不听将令之过,非孔明指挥失误。退一步说,就算“用人”也归到军事才华里,那曹操用的人失败了多少次?曹操自己带兵又失败了多少次?难道曹操也没啥军事才能?历代名将如李牧、项羽、韩信、陈庆之、李绩、岳飞哪个没失败过,在天时地利人和不利的情况下失败是必然的。还有人拿陈仓之战说事,即是再厉害的名将也有攻城攻不下的时候:白起,项羽,李世民……多不胜数,这种人只能说对军事知识了解太有限。只有阴暗偏执的亮黑们,才爱用双重标准,对孔明百般刁难,对自己喜欢三国人物评价时掩饰其非。这点也不成立。

3.诸葛亮是历代帝王因为政治需要“捧出来”的。

这方面可以逐一分析:(1)历史上才华和忠义兼备的多了是,人家只“捧”最强的。( 2)一般的帝王可以说“捧”,想李世民等马上打天下的善战帝王,他们再想“捧”诸葛亮也得有事实为依据,不然岂不显得自己军事上太无知?既然他们都说诸葛亮是名将,诸葛亮就必定在军事上有相当的造诣。而像后金元朝,这种尚武的国家,政治上手段用的少,更崇拜武力,这些少数民族的政权,也十分崇拜诸葛亮的军事才华,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3)历代帝王暂且不提,李靖岳飞等绝代名将也对诸葛亮军事才华推崇备至,军事权威人士们的评价是含金量十足的,可不是某些看了两页三国志的军事盲的瞎点评。若有兴趣的可以去查百度查基维。何况当代军事家们也认真研究诸葛亮的军事理论,难道我们比他们对军事更内行、更有辨别力?这点毋庸置疑。


这里要强调的关键性的一个误区:关于三国历史的记载和评述,陈寿《三国志》并非唯一!还有裴松之《三国志注》,以及《资治通鉴》等后来各朝代史书的记载都需要参考。(有些人看过几天三国志,就自以为掌握三国所有历史真相了,就可以拿它着对着推崇蜀汉及孔明赵云的人说:只看演义的不懂历史。要批评历史人物,就要拿出充分的历史事实与严谨分析,要黑也要黑得有理才行,别乱骂街咬人,对没素质的人来说,本人不屑与之论道。而且对于真懂历史的人也知道,所谓正史记载也要维护本朝天威,也是要隐恶扬善的,会刻意曲笔,而历代正史避君主讳之笔法正是由陈寿《三国志》而开创。还不要细说《晋书.陈寿传》里记载他以作佳传为饵,向当时的名士丁氏二人索取贿赂的丑闻。再说,所谓无风不起浪,日久见人心,包括演义在内的野史,本身也是代表民间流传的部分真相,也有部分参考价值。)

现在,我们来看看演义成书以前,正史里对诸葛亮才能的主流评价吧。(免得亮黑们又找借口,说近代的人受演义的影响)


-------------------------三国、西晋时期--------------------------  


先看《三国志》—— (司马文宣王子孙三代,作为比陈寿更懂军事、更了解孔明的宿敌,作为灭蜀的战胜方,完全没有吹捧敌国领袖的必要和动机,若有赞叹推崇必然是发自内心,更何况采纳孔明的治军方法推广全国,岂会戏论。)

司马懿:①“天下奇才也”。     
            ②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观武侯,乘素舆,著葛巾,持白羽扇,指麾三军,众军皆随其进止。宣王闻而叹曰:『可谓名士矣!』  

司马昭:司马昭灭亡蜀汉后,曾令陈勰“学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并表示可用“武侯遗法教五营士”,将诸葛亮的军事思想作为国家军事制度推广。证明他也认可“天下奇才”的评价。     

司马炎:①朕闻卿之言,晓诸葛亮之能也!今天下已定,朕立武侯伺,乃为祭其忠贞。   
            ②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刘备:①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②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刘弘:刘弘为诸葛亮立碑,碑文中云:“……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异世通梦,恨不同生。推子八阵,不亚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认为就诸葛亮所创的“八阵图”来说,其军事才华不亚于孙武、吴起。  

杨戏: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於未夷。   



--------------------------东晋时期-------------------------------  
东晋时期:  

东晋政府为了表示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推崇,特追封诸葛亮为“武兴王”。     


--------------------------南北朝时期-------------------------------  

梁将陆法和说:“诸葛孔明可谓名将,吾自见之。”   

北魏大将刁雍则对诸葛亮很佩服,柔然犯塞,刁雍上书给北魏文帝,称“立战场, 十日一习;宜采诸葛八阵之法,为平地御寇之方”,此武侯之法实行后果然“边境获其利”。

苻坚觉得出将入相的王猛就是诸葛亮转世,于是干脆谥王猛为“武侯”。

★世说新语(刘义庆)——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诸葛亮矣!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  


--------------------------隋唐时期-------------------------------  

隋朝: 诸葛亮乃一代名将!  

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被称为“三绝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很精湛,因此被称为三绝碑。 碑文对诸葛亮短暂而悲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

碑文特别褒奖诸葛亮的法治思想,马谡因失街亭被诸葛亮依法处斩,临刑,马谡哭着表示自己死而无怨。李严与廖立,两人都是被诸葛亮削职流放的罪人,但他们也自甘服罪。当他们得知诸葛亮病逝,“闻之痛之,或泣或绝”。这些均属史实,裴度据史褒评,令人信服碑文通篇辞句甚切,文笔酣畅,使人百读不厌。诸葛亮之所以为后人所敬仰,还因为他有着高尚的思想和作风,不利用职权谋私。他死后葬在陕西勉县定军山下。他在遗嘱里要求依山造墓,墓穴能容下棺材就行了,入殓时穿平常的衣服,不需要随葬器物。  

《武经七书·李卫公问对》中,李靖、李世民均称诸葛亮为一代名将,推崇备至,李靖称自己的六花阵法源自诸葛亮,并且其舅韩擒虎亦深明此法。隋唐对诸葛亮的推崇也反应在官方态度上,唐代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武庙,可以看作是官方首次认定的“十大”军事家和名将排名。  
    
1,《新唐书-礼乐五》记栽:“开元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尊太公为武成王,祭典与文宣王比,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这武庙十哲是:春秋时代吴国的孙武、齐国的司马穰苴,战国时代魏国的吴起、燕国的乐毅、秦国的白起,西汉的张良、韩信,蜀汉的诸葛亮,唐的李靖、李世绩,而以太公望为武庙主祀。”  

2,唐德宗建中三年,朝廷下诏叫史馆考定,列古今名将64人配享,并都画有图像,分列武成王左右。左边32人是:诸葛亮,越范蠡,齐孙膑,赵廉颇,秦王翦,卫青,隋韩擒虎、郭子仪等。  

3,唐昭宗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并御赐庙堂于隆中。  

唐代武庙的主神是太公望(姜尚),以张良等名将十人为配享(称为十哲),祭祀的规格同孔庙等。十哲名单----右边依次是: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左边依次: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勋  
  
--------------------------------宋代-----------------------------  

宋代名将中谁最权威:岳飞!  
成都武候伺现存岳飞《出师表》真迹,据说大将军当时越写越激动,泪雨滂沱,笔下也是笔走游蛇,所以成就了这个千古书法卷轴,岳飞非常崇敬诸葛亮!  

《宋史》卷105《礼志八》:宣和五年,礼部言:“武成王庙从祀凡七十二将”于是释奠日,以张良配享殿上。  
  一档:张良  
  二档: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绩并西向,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并东向  
  三档:东庑,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并西向;  
  四档:西庑,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飃、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浚、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但、郭元振、李晟,并东向。  


★资治通鉴  
司马光《资治通鉴》高度评价了诸葛武候  

★事物纪原(高盛)
诸葛亮南征,将渡泸水。土俗杀人首祭神,亮令以羊冢代,取画面人头祭之。馒头名始终此。  蜀相诸葛亮之出征,始造木牛流马以运饷。盖巴蜀道阻,便于登陟故耳。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而民间谓之江州车子。《后汉·郡国志》,巴郡有江州县,疑亮之始创,作之于江州县,当时云然,故后人以为名也。  

★《宋史》  
《隋书》:史万岁征南宁(上大下弓,查不到这个烂字……),入蜻蛉川,经大小勃弄,见《诸葛武侯纪碑》云:“万岁后,胜我者过此。”万岁乃倒其碑而进。《蜀古绩记》:曹彬伐蜀,谒武侯祠,谓孔明虽忠于汉,而疲竭蜀之军民,不能复中原之万一,不得为武,欲折毁之。俄报中殿摧塌,有石碑出,上云:“测我心事者,惟有宋曹彬”。彬遂令郡守新其祠宇,为文祭之而去。《宋史》:狄青破侬智高,见《孔明纪功碑》云:“后有功在吾上者,立石于右。”青果立之其右。后为震雷所击。孔明累累前睹若此,真神人哉!  

---------------------------元代----------------------------------  

金人遵唐旧制,但降低管仲和韩信的地位,剔除王猛和慕容恪等,诸葛亮的名将地位仍巍然不动。而且在《金史》的观念里面,谁要是说出“诸葛亮不知兵”这句话,那就证明此人“好为大言”。  

元朝武庙从祀规模大减员,很多人都被剔除了,但是仍然有诸葛亮,他的地位还是和孙武等平起平坐。  
  1.《元史·祭祀志五·武成王条》载:"武成王立庙于枢密院公堂之西,以孙武子、张良、管仲、乐毅、诸葛亮以下十人从祀。  
  2.元英宗封诸葛亮为戌烈忠武显灵仁济王  
  3.仍然非常注意诸葛亮兵法研究:北宋神宗熙宁二年十一月,赵禼乞讲求诸葛亮八阵法,以授边将,使之应变。诏郭逵同禼讲求,相度地形,定为阵图闻奏。北宋时候还有李昭、王当等专门研究武侯兵法的军事著作。  

----------------------------元末明初-----------------------------  

明代第一军师,第一智谋家刘伯温:军在于治!诸葛亮连年征战而兵无厌言,乃至于此。  

明朝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定帝王庙,崇祀名臣( 封)风后等三十七人,诸葛武侯在其中。  



总结以上事实,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诸葛亮具备杰出的治国治军才能,有很强的统率指挥力。孙子兵法里讲的很明白,作为杰出军事家,要有安邦定国的运筹才能、治军如臂使指的指挥才能,使得自军立于不败之地,此为以正合,而以临机应变的奇谋为辅。项羽打赢巨鹿之战,韩信打赢背水一战,靠的的将军以自身的统率指挥力感染激发全军战心,使部队在极端劣势下,产生的强大战斗力,以弱胜强。中外历史上,擅长步兵方阵的凯撒、擅长骑射战法的成吉思汗、擅长炮兵的拿破仑能够横扫天下,主要靠的是对所带军队的深刻洞见,靠的是强有力的统率指挥力,“奇谋”并非决定性因素。而诸葛亮的统率指挥力与和蜀军风林火山般的军容军威,是刻画于历史记载上的。

2、诸葛亮军阵战法和治军制度冠绝三国,泽被炎黄子孙。司马文宣王的儿子司马昭灭亡蜀汉后,曾令陈勰“学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并表示可用“武侯遗法教五营士”,将诸葛亮的军事思想作为国家军事制度推广。柔然犯塞,刁雍上书给北魏文帝,推广武侯战法,后果然“边境获其利”。 此外东晋政府为了表示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推崇,特追封诸葛亮为“武兴王”。  李靖称自己的六花阵法源自诸葛亮,并且其舅韩擒虎亦深明此法。他的军事理论和战阵之法一直被后世军队证实并推崇的,对战胜侵略者,保护华夏边疆,作出了巨大贡献。

3、诸葛亮重视军事武器的发明与改良。正所谓“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发明了孔明灯传递战场信息,发明了保障后勤运输的木流马,尤其发明了诸葛连弩。“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连弩战法与其他的军事发明,补强了蜀军的软肋,使得蜀汉步弓与北方铁骑正面交锋时的形势发生了大逆转。

所以说诸葛亮是是具备兵家五事的杰出军事家,是不可诋毁的绝代名将。



[ 本帖最后由 sfenks 于 2011-7-25 04:28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东祖长离 2011-9-29 00:23 -5 少部分为演义内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11-7-25 04: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这文中,所谓的“证据”,全是受《三国演义》影响而虚幻出来的;可笑的是,这些“证据”早已经被剥去伪装了。你倒好,直接回到起点,就犹如用牛顿的力学观点来批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可笑。

譬如你文中说的

“实际上三国志里的记载,诸葛亮只与司马懿有一次正面交锋,大败之,斩首三千“。

可见,你根本没看过《三国志》,你说的这个“斩首三千”,三国志中半个字也没有。反而是那本臭名昭著,以吹嘘蜀国人物为目的的、非正史资料〈汉晋春秋〉中写的。

但是,正史中的记载,其实是诸葛亮被魏军“斩俘万计”。

另外还犯了太多的逻辑错误,这里就不细细说了,想必大家一眼就看得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fenk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6
编号 423215
注册 2011-5-2


发表于 2011-7-25 04: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首先我看过三国志的,你也太自以为是了。

我虽然没背下来,那你背得下来么?我问你个细节,你敢保证能复述原文么?做百度党谁都会,别拿鸡毛当令箭!

魏武帝生平中的赤壁之战,陈寿如实记载了么?三国志中这样描写的——“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作为晋朝史官,主动被动的都要考虑天朝帝王的威望,像记载赤壁之战那样,隐瞒或淡化战败实况的笔法,这种笔法就是陈寿首创用于正史记录的(这点历代早有公论)。那么在三国志里出现抬高天朝、贬低对手的描写有何奇怪的?更何况那一战,还事关司马文宣王本人形象,其曲笔的分量比赤壁之战更重,又有何稀奇?再说了,陈寿写的就是铁板真相?他不会有私心有偏袒,你没看到《晋书.陈寿传》中记载的二丁的那件事么?且不细论此事曲直(扯远了没意思),按你的逻辑推论:如果正史绝对正确,那么晋书就不是正史记载?如果晋书就值得怀疑,那陈寿三国志就一点不值得怀疑?别搞双重标准。

三国志里的诸多曲笔描写,难道你看书的时候没发现么?如果按你那种逻辑,我是否可以推论出“你根本没看过三国志”的结论?

本文为了说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反复引用孙子兵法和历代史书的记载,举例的如此多理证事证,正反分析,还专门选取演义成书之前的史书记载作证。本人打字速度慢,也花了一个通宵十个小时来写此文的,敢情你根本没看本文内容就急着来喷啊!对得起人么?

按你的逻辑,除了三国志,都不是正史?那二十四史中其他那几本算正史么?何况野史也有参考价值,正文里有说明……

要批要黑,也请正面举证这些论据论证错在哪啊!特意提示下亮黑中议论文没学好的小盆友们,怎么才能驳倒本文论点吧——譬如,你能证明孙子兵法错了,不能作为军事才能的评判标准。或者诸葛亮不具备孙子兵法里的善战者标准。或者,历代李靖岳飞刘伯温等是伪军事家,不如我等对军事内行,所以他们的评价都不能算数……拿出充分的事实和清晰的推理,从这些关键处突破,才是对本文有力度的驳斥。别企图采取偷梁换柱的的诡辩方式,在个别细节上纲上线,来转移讨论主题,混淆本文论证结果!我参加过大学辩论会,懂得起这套的……

若真心想辨明历史真相,请复习下正文再来发帖吧。如果你没有这个阅读理解能力,就别瞎闹了!不是吼的人多、声音大就有理了!对于无事生非的亮黑者,瞎扯蛋的话,我懒得理你。这篇文章不是写给你们这些被砖家叫兽毒害的人看的!原因正文里也说过了,不再重复。


[ 本帖最后由 sfenks 于 2011-7-28 05:0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心怀蜀汉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19
帖子 434
编号 107396
注册 2007-2-5


发表于 2011-7-25 09: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人鬼的逻辑一向都是他认可的就是正史,跟他扯没必要,问问这个论坛的其他人就清楚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iyue1206
(阳谷县武都头)

毗陵郡公
平凉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6
帖子 10000
编号 304480
注册 2009-1-5


发表于 2011-7-25 09: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我在想,几年如一日的坚定黑蜀黑关黑诸,到底为了神马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虽然和楼主持同样观点,但不认同楼主主贴中某些论述。

首先是硬凑孙子兵家五则。

奇胜是有风险的,诸葛亮恰恰是一个以稳重持军的人,在北伐战争中也不存在诸葛亮用奇的例子。空城计本身不见于正史,其次也早就被证伪,七擒孟获更是民间说法,只有撤军杀将是真实的。

但诸葛亮不用奇兵是有他的原因的:首先风险损失他担不起,其次作战环境所限,也没有什么奇兵突出的余地。

其次对于史书的理解。

《晋书》之所以有很多内容被人认为是不实,当其和《三国志》冲突时选择信《三国志》而不是《晋书》,是因为《晋书》受编纂年代,编纂过程和主编喜好的影响颇大,而且冲突的地方《晋书》颇多孤证,这也不是近代提出的观点了。而《三国志》虽然书中未必没有曲笔,也不能否认可能又作者的主观取舍,但总体来说风骨是可信的,起码目前看来还没有捏造史实的或者故意露去不计的论断,否则也不会有“前四史”的说法。

而《三国志·裴注》和《资治通鉴》等史书,真正有意义的是裴注。然而裴松之本人做裴注的原则就是“尽可能保留所有相关材料,同时附上裴氏评价”。这就使得裴注的史料部分不能尽信,只能作为参考材料。真正的结论还得是通过前后史实推断。

“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绝对不适用于历史考证。

总之,诸葛亮是一个德才兼备的能人,这已经很了不起了,我们不需要让他变成一个完人。

[ 本帖最后由 伤云 于 2011-7-25 09:4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3 sfenks 的帖子

赤壁之战,曹军之败、孙刘之胜分见于各传,详于胜者,略于败者,此太史公之“互见法”也。所谓“一事所系数人,一人有关数事,若为详载,则繁复不堪,详此略彼,详彼略此,则互文相足尚焉”。详于胜者,赖之以见智勇,譬如周瑜黄盖者是也,而观胜者之胜,则败者之败自见,何隐于事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险王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9
帖子 943
编号 37412
注册 2005-4-23


发表于 2011-7-25 11: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李世民好像并没有直接捧过诸葛孔明,以其经历,不捧也很正常。
但他捧过司马懿,只是到了和诸葛孔明相关的地方,发现写不下去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fenk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6
编号 423215
注册 2011-5-2


发表于 2011-7-25 12:0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恨地无环 的帖子

在正史中隐主君之丑,贬低主君之敌的笔法,历代史家公认是陈寿开创,被后世沿用。这不是我下的结论。有几分是主动有几分是被动,这里不探讨,以免不扯歪了。

李世平与李靖对孔明的评价,在《武经七书·李卫公问对》有明文记载,也不用你某须有的瞎猜。你要说评论浮夸了,那请拿出事实依据来证明此点。不然就是“我觉得,所以就。。。”的强盗逻辑。

[ 本帖最后由 sfenks 于 2011-7-25 12:1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10 sfenks 的帖子

以赤壁之战论,合诸传互见之文,有何隐于曹操之败?有何贬于孙权周瑜之成?

《史记》项羽之失,多见于高祖、陈丞相、黥布、淮阴侯之传中;刘邦之恶,则见于项羽、萧相国、淮阴侯、樊、郦等各传中。

难道司马迁还是陈寿的后生不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fenk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6
编号 423215
注册 2011-5-2


发表于 2011-7-25 13:0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恨地无环 的帖子

陈寿的人品学识就一定能达到司马迁的程度?个人归个人,拿司马迁来证明陈寿,这是偷换概念。

曲笔的评价非我所说,是史家公认,不是本文的论证重点。

别专扣小细节,对于本文的主体论证过程避而不谈。觉得论证没有错的,就大方承认。觉得主体论证有错的,欢迎拿事实来指正。上文已经预测过这种辩论伎俩,不多解释。

关键字提示:孙子兵法、兵家五事、正合奇胜、历代史书评价。

[ 本帖最后由 sfenks 于 2011-7-25 13:1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12 sfenks 的帖子

你说陈寿在武帝纪中关于赤壁之战的记叙是隐瞒淡化笔法,且这种笔法是其首创。
进而又以此作为论据证明陈寿可能贬抑司马氏的对手诸葛亮。

而事实是,以赤壁之战而论,所谓隐瞒,乃是互见,所谓淡化,乃是详略。而互见详略之笔法,司马迁早已用之。

司马迁既然已经用过,陈寿岂能首创?这怎么能是偷换概念?
《三国志》自有为尊者讳处,但是你把正常的互见指为曲笔,又使陈寿为首创,这是不是偷换概念?倘若依你所言,以互见为曲笔,那史记只怕也曲秽不堪了。

请问,你的论证有没有问题?难道有所谓“史家公认”,就可以罔顾事实了?你反复强调不是你的结论,这想说明什么?是你不赞同这一结论,还是你没有分析过这个结论就觉得可以直接使用推广了?

陈寿在魏武本纪中没有写赤壁战败的细节,你斥之为隐瞒淡化,如今自己论史有失,却又不许旁人推究细节,斥之为辩论伎俩。如此治学,置本帖题中“公正评价”四字于何处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fenk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6
编号 423215
注册 2011-5-2


发表于 2011-7-25 14:1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你还是在回避本文主题。关于陈寿三国志的真实性高低,本文也只略微提到,并未一味批判。这不是重点,不想扯远了。
你可以不认可本文论证,欢迎你正面拿充分的军事理论和历史事实反驳。别想当然的给我扣帽子,我头发少戴不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14 sfenks 的帖子

关于主贴,我想说的是,“正史评价”以下,大段见于之前所发两帖。这种加一段文字另开一主题的方式不为论坛所欢迎。希望不要再这样发帖。

至于主帖内容,不好意思,除了看到大段重复内容,没有细细研读,保留意见。本人之发言就是针对3楼的三、四两节。我认为,我对这个主帖有没有看法,或者看法如何,并不影响到对于曲笔和互文的界定。而你“公正评价”诸葛亮,也不应该以对陈寿的不公正评价为代价。

如果您认为一定要就是否赞同主帖有个明确的表态才能评论回帖中的某一具体言论,我表示不能理解其中的逻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看了一点主帖的内容,再问个问题。

我看的《孙子兵法·谋攻》中所言是: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您的“五则围之,十则攻之”出于什么版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fenk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6
编号 423215
注册 2011-5-2


发表于 2011-7-25 15: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只是对亮黑们只认可陈寿三国志为铁证,而不加验证想当然的否认其他二十四史等史料,设双重标准的诡辩表示质疑。我原文里都是疑问句,并非对陈寿三国志的否定句。
直到后来回帖的又搞这个花样,我才对陈寿多提了几句,这个评价我正好前段时间看正规历史书时看到过,所以拿出来。司马迁甘受宫刑也要为李陵伸冤,肯定不是好迎逢之人,对汉武帝只着重描述他好神仙之术,其实已经是在当时政治气候下最大限度的坚持和反讽。而陈寿作为史家的学识和人品,并未有证据说是与司马迁同一风格,但反面材料二丁之事却存在。且不论此事历代史家各有看法,并无同一结论。但至少是存在疑问吧。既然存疑,没有进一步事实前,就得不出关于三国志真实度得结论。那又何必只否认其他正史,把三国志当铁证呢,岂不自相矛盾。
以此,作出说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fenk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6
编号 423215
注册 2011-5-2


发表于 2011-7-25 15:1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那个笔误,没当百度党复制。
话说意思表达是看的明白的,没有严重的歧义。何必又把小细节上纲上线呢?
我是在论诸葛孔明军事才能的,不是在背诵和考据,请问你们谁又能把三国志、孙子兵法背下来的。
那专抠古书的字眼的,咬文考据不及大义者,诸葛先生对此有专门的评价,不知还记得否?

[ 本帖最后由 sfenks 于 2011-7-25 15:1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1-7-25 15: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小细节都能弄错的人,大方向也就可想而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fenk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6
编号 423215
注册 2011-5-2


发表于 2011-7-25 15:1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专抠字眼的人,心里还知道大义之所在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18 sfenks 的帖子

才疏学浅,不记得了,还望赐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11-7-25 20: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伤云 于 2011-7-25 09:45 发表
空城计本身不见于正史,其次也早就被证伪

空城计没法证实,但好象也没法证伪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1-7-25 22: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空城计不是早被裴松之证伪了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sflzd123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6
编号 302630
注册 2008-12-25


发表于 2011-7-26 02: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就只讲三点意见:
一、诸葛亮内政长于军事,意思是两者相比内政更见长,而并不是说军事就不擅长,这点搞清楚,就好比100分比之90分而已,别陷入错误的思维定式。
二、别以为出奇就能制胜,能出奇谋就表示军事能力强。这是错误的思维定式之二。两军对垒,比的就是兵力与统率力,1万对2万,只要对方将领不是个傻子,基本上就别指望奇迹。退一万步说,就算出奇制胜,也得有基本的条件。历史上最著名的奇谋之一曼施坦因计划之所以成功,靠的是三点基本条件:1、掌握了制空权;2、对己方装甲兵力的集中使用;3、英法联军装甲部队落后的思想与战术。如无这三点,也是白搭。
三、运用分析,得出附加信息,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不管是演义也好,史料也罢,都可能不是最真实,最真实结论的要通过自己的分析与思考得出。蜀与魏,是弱攻强,无论何种资料文献,真实的虚构的,都没有记载魏国对蜀国军事力量予以歼灭性打击。就这一条,足以说明最根本问题。为什么?正是因为诸葛亮军事能力太优秀了,让对手无懈可击,否则的话,哪还折腾得了这许多年。这就好比西游记孙悟空的武力时高时低,我们无法得知孙的武力到底有多高,但是通篇西游记里,没有任何一个妖怪能在武力上对孙悟空拥有压倒性的优势,这就已经用附加信息告诉了我们孙的武力绝对是一流的。例如北非隆美尔一直是以弱击强,虽最终结果失败,可谁敢说隆美尔军事能力差?
所以说,诸葛亮绝对是当之无愧军事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aoyu317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13
编号 343842
注册 2009-10-20


发表于 2011-7-26 11: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一档:张良  
  二档: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绩并西向,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并东向  
  三档:东庑,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并西向;  
  四档:西庑,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飃、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浚、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但、郭元振、李晟,并东向。  

连吕蒙,关羽都上去了,居然没有曹操,司马懿。。这个评档的客观性有很大的问题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歪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6
帖子 1607
编号 8588
注册 2004-6-24


发表于 2011-7-26 12: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caoyu317 于 2011-7-26 11:38 发表
连吕蒙,关羽都上去了,居然没有曹操,司马懿。。这个评档的客观性有很大的问题啊。

大老板岂能和打工仔并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aniwa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发表于 2011-7-26 19: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sfenks 于 2011-7-25 15:12 发表
那个笔误,没当百度党复制。
话说意思表达是看的明白的,没有严重的歧义。何必又把小细节上纲上线呢?
我是在论诸葛孔明军事才能的,不是在背诵和考据,请问你们谁又能把三国志、孙子兵法背下来的。
那专抠古 ...

有些人就喜欢用抠字眼的方式来拆你的台,这是一种技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aniwa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发表于 2011-7-26 19: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1-7-25 15:16 发表
小细节都能弄错的人,大方向也就可想而知。

孙子上讲的这个五倍攻十倍围也就是个概数,未必是实数,所以纠结这个数字没有任何意义


用一个毫无意义的小细节去判定大方向,这个人的思维能力也就可想而知

[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1-7-26 19:5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黑传说
(黑传说——静而后能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
功绩 70
帖子 6482
编号 1394
注册 2003-10-12
家族 轩辕丐帮


张良、刘伯温们肯定不是大军事家!!!!和他们并列肯定不是因为军事方面突出。

还有大英词典,辞海,历史书,语文书,军事书,基维百科等等都评价为杰出军事家???这都能成为证据?这明显是倒果为因了。
另外,战略被对方克制、而且不懂变通的军队统帅,怎么也不能说他有多伟大杰出!

[ 本帖最后由 黑传说 于 2011-7-26 21:2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作为一个以《三国志》为主,兼顾裴注,约等于无视《晋书》的“亮粉”,我压力很大……

郭冲五事在裴注里面就有比较详细的反论,个人也支持这些反论的说法。

论史本来就是从细节入手推断还原最大可能史实,如果罔顾细节的话……那还论个啥……小细节当然不能说明论调是否正确,但能看出治学人的态度。

[ 本帖最后由 伤云 于 2011-7-27 09:2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11-7-27 10: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1-7-25 22:59 发表
空城计不是早被裴松之证伪了吗?

裴松之证伪是裴按情理进行证伪的。我正是认为裴松之的那个证伪难以成立。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2 19:1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975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