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被谋杀的蜀国大将魏延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被谋杀的蜀国大将魏延
闻所欲闻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3
编号
298483
注册
2008-11-12
#1
发表于 2011-11-11 12: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被谋杀的蜀国大将魏延
被谋杀的蜀国大将魏延
提 要:三国时期,蜀国大将魏延不是因内讧被杀而是被谋杀。论据有三:一、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实质是政治上追求共同事业、军事上互为依托。二、以《三国志》自相矛盾的记载和《魏略》的记载相印证的结果,说明《魏略》所述魏延被谋杀记载的准确性。三、分析《魏略》记载的杨仪等人发动兵变,以心理突袭战谋杀魏延的全过程。
三国时期,有关蜀国大将魏延之死,一直是三国历史有争议的话题,它关系到历史事件的真假,和对魏延、诸葛亮的品行、才智的认识。
由裴松之作注的陈寿著《三国志》的《魏延传》中有两段叙事截然对立: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1]
“魏略曰: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1]
一般认为第一段文字是历史事实,进而以为魏延被杀是内讧的结果。但对有关史料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后,似另有一番结论。
一、魏延与诸葛亮的关系实质
事件发生的根源来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识魏延被杀事件的首要前提,是认识魏延与诸葛亮的关系,抽取二人最重要的本质关系:军事、政治关系为观察点,把二人之间的本质关系理顺了,也就易于明白诸葛亮死前的意愿是把军权交给魏延还是杨仪等人。
从诸葛亮北伐前进驻汉中起,魏延便成为诸葛亮的直接下级,魏延、诸葛亮二人对于北伐魏国的战略自始至终有分歧。如把魏国比作一条东、西走向的蛇,诸葛亮的战略是“平铺直叙”、顺水推舟,由“尾”(凉州地区)、“颈”(关中地区)、“头”(中原地区)这么顺着“吃”下去。而魏延的战略是“打蛇打七寸”,先把“颈”部掐断,使“尾、颈”与“头”分离,顺便就把“尾、颈”给“吞”掉。
一看便知,魏延的“打蛇战略”速度快、效率高。但利益大则风险大,这一计划立刻就会面临双方的主力决战决胜之势。而且此行需要有个战略支撑点为依托,就是拿下对方的要害,关中地区与中原地区衔接的门户重镇:长安城,使自己有一个保护新占土地、御敌于新国门之外、战守皆宜的战略堡垒,卡住敌人的增援、后勤路线,使对方无法越过长安去保护凉州和关中各城。因此,魏延的战略计划就有两个关键任务必须完成:一是拿下长安城;二是与敌主力决战取胜,缺一不可。
既有了战略,魏延又拿出什么即符合战略设想又针对敌情的有效战术呢?这就是:“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1]。先由魏延率领万余人的先遣部队,选择捷径子午谷道悄悄出发,封锁消息,出了子午谷转向东,勇猛穿插直达潼关,拿下几无防守的潼关后坚守,使待在中原地区魏军的后备主力部队无法及时增援关中地区。潼关是连结“尾、颈”(凉州、关中)与“头”(中原)的“气管”命门,“气管”一断,“尾、颈”就没力气了,中原魏军的主力无法及时增援长安城万人以内的少量守军。如魏军主力分兵绕道而来,则兵力分散、延缓时日,亦无法阻止随魏延军之后不久出动的诸葛亮八九万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拿下长安城。
魏延能够长期坚守潼关最好,退一步说,只要魏延先头部队的阻击,使诸葛亮的大军能及时地拿下长安城,魏延即使得不到强有力增援而退守长安与诸葛亮会合,此战也就完成了战略使命之一:夺取战略堡垒长安城。这样一来,魏军的主力必然要到达长安城下,诸葛亮帅蜀军主力是否有与魏军主力决战取胜的能力?
我们再来看魏延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推出的,在同等战略下的另一个战术变化:由子午谷道偷袭长安的计划。此行动针对的焦点人物是魏国的驸马爷、关中都督、守长安将军夏侯楙,其妻为曹操女清河公主,因“(魏)文帝少与楙亲,及即位,以为安西将军、持节”[2],有裙带关系提携,于是夏侯楙前往长安为守将。“楙性无武略,而好治生”[2],无武略即不懂军事;好治生则银子多,钱多就思淫欲:“楙在西时,多畜伎妾,公主由此与楙不和”[2]。
探得如此情况,魏延针对难得的大好机遇,在北伐前的军事会议上,提出如下计划:
“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1]
由于并非本文主题,不必详解两个战术细节,只单挑其中的同等关键任务:诸葛亮必率主力与敌主力决战,来分析魏延与诸葛亮的关系。
(一)若诸葛亮率主力不能与魏军主力决战,龟缩于长安城周围,“打蛇战略”能实施么?当然不能。敌军源源不断开来,把长安城和城外营寨团团围住,切断蜀国的后勤联系供应,又派兵巡视、巩固关中、凉州各城,蜀国数万大军就等着困死饿死吧。
(二)若诸葛亮率主力能与敌主力决战而势均力敌,结果是与敌两败俱伤,“打蛇战略”能实施么?还是不能。魏国人力、物力要比蜀国充实得多,同等军力损失下,蜀军无力抽出人马占领、巩固凉州和关中各城,蜀军仍旧等于在外线作战,秦岭蜀道极难走,蜀国自身的兵源、后勤都跟不上,自然是蜀军先垮,只能逃回汉中。
(三)只有诸葛亮率军击败魏军主力部队,自己损失很小;魏军的攻击效果差,造成兵力、战斗力大大小于蜀军;或魏军虽还有力量,但已丧失斗志、无力持续攻击而形成双方僵持状态,蜀国就能派出军队,肃清长安以西的凉州、关中地区的零星残敌,夺取大片土地,然后立即展开经济、政治工作,在关中、凉州地区迅速建立起粮食、装备、人马的主要补充基地。这就大大增强了前线地区的经济、政治实力,使关中变为内线作战地区而避开秦岭蜀道的后勤艰难路程,彻底缓解蜀国内地民众的沉重军事、经济负担,魏延的“打蛇战略”就具有可行性了。
所以,魏延战略计划的关键依据,除了他自己必须要完成为诸葛亮大军“鸣锣开道”的任务:拿下潼关或长安,坚守到诸葛亮大军与之会合以外,最后战局的焦点都集中到诸葛亮率军能否与敌主力决战而取胜,继而完成新占区的经济、政治工作。因此,魏延这一出“打蛇战略”的军事水平、战略眼光,且不论其他,最后都集中体现到对诸葛亮的作战、治国才能的认知上:魏延非常服膺诸葛亮帅大兵团决战的军事才能,认为诸葛亮也只有诸葛亮,才有能力率蜀军战胜魏军主力,完成他提出的战略计划。魏延的战略计划始于做汉中太守十来年对北方敌情的深知,成熟于对己方、对诸葛亮的才能、特长的基本认识。没有诸葛亮,魏延的战略就缺少战术基础条件而不能实行。
魏延对诸葛亮帅大兵团作战的才能认知准确吗?史料记载很多很明确,扼要地解说一下:
曹操率魏军主力与人以大兵团决战,向以步军上前纠缠,在对手疲惫懈怠时,出动精锐的“虎豹骑”,带领骑兵部队两翼包抄冲阵,分割包围,常常大败敌军,屡战不爽:“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3]。魏国骑兵部队强大,步、骑配合行动,已成为魏军主力决战娴熟的基本战术。所以在平原,魏军作战一般有优势、士气高,关中平原距离中原地区又近,易于增援,这是魏国忽略关中布防的重要战术因素之一。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诸葛亮继承前人而创新的八卦阵,对付步骑战术有奇效。诸葛亮曾自比战国军事家乐毅,军事上常常采用堂堂正正的大兵团会战战法,他的练兵法、战阵法、指挥法和多项武器发明,都是围绕一个重心:“大兵团决战”而作的。首先,诸葛亮的步兵阵法训练严谨,军兵种配合、阵地运动、攻防战术皆优于魏军步兵。其次,八卦阵四面皆可对敌攻、防,进退整齐,始终不乱,敌骑兵无机可乘。司马懿曾率魏军主力与诸葛亮大军面对面交手过一次:“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4],魏军刚开战便遭沉重打击,后司马懿急退入山寨防守,才免于遭受更大损失。司马懿与蜀军决战时吃了诸葛亮阵法的苦头,认识了厉害,由此司马懿基本掌握了诸葛亮军事上的优缺点,之后一再躲避与诸葛亮决战,称诸葛亮为决战战术、阵法运用的“天下奇才”[5]。
换了别人率领蜀军主力与魏延配合,魏延战略还能实行吗?当然不能。即使能够先拿下长安,只要蜀军的主力作战占不了上风,拼个两败俱伤,很快就会因后勤问题支撑不住败退汉中,所以诸葛亮才是魏延这出战略大戏的真正主角。制定战略必须有相应的战术优势为基础,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帅大兵团决战战术的优势,魏延就诞生不了战略可行与战术优势结合、逼敌决战的“打蛇战略”。至于诸葛亮不同意魏延的战略计划,则不是本题所论,在此无需评论。
这里还需反驳两个古人认为诸葛亮不允许魏延单独统军的看法错误。
(一)《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先生说:“(魏)延自以武干,常求将数万别行,依韩信故事。亮不许”[6]。常璩先生搞错了,魏延是以诸葛亮的“武干”为主要依据与之配合作战,决战是靠诸葛亮来打,而不是自以为有本事,要求带几万兵,自比韩信,脱离诸葛亮打仗,这是不理解魏延的作战计划要点的论述。
(二)注解《三国志》的裴松之先生在驳“郭冲五事”的错误时说:“亮尚不以延为万人别统,岂得如冲言,顿使将重兵在前,而以轻弱自守乎?”[4]。看《魏延传》这一段:“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1]。明明诸葛亮非常放心魏延有能力单独统军作战,并指使魏延带兵勇闯敌后,为何万人都不许魏延带?不得诸葛亮许可的是魏延提出的战略计划,而不是诸葛亮瞧不起魏延独立作战的能力。
魏延的胆略在诸葛亮手下无人能及。他敢于孤军深入敌后羌中、自告奋勇入虎穴打长安、守潼关,可说是为完成刘备倡言、诸葛亮继之的复国使命,将生死置之度外,与诸葛亮同样具有强烈的共同事业追求。对于魏延的这一点,诸葛亮有清醒的认识:“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1],所以虽然和魏延的战略思想有分歧,却完全放心魏延能够单独带兵对敌。
魏延要领兵万人与诸葛亮奇正配合作战,却被古今许多人理解成魏延想擅自行动的借口,因此诸葛亮要抑制他,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认识,而不是有部分正确性的认识。其实这里是显示了魏延与诸葛亮战略思想的不同之处,根本没有魏延要脱离诸葛亮行动的征兆。由此认知魏延与诸葛亮的关系,就不会以为魏延不服诸葛亮,想带兵数万别行;不会以为他接到军权就会蛮干。
若诸葛亮认为魏延单独带兵会瞎打、蛮干,他会叫魏延带兵闯入敌后?《魏延传》记载诸葛亮把魏延“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1]是“刁买人心”吗?《魏延传》记载诸葛亮不拘军制,给杨仪等人口谕便宜行事,那为什么临死时不把魏延在军中的最高官职和军法处置权“假节”拿掉,就不怕魏延依此行事?魏延有朝廷授予的“假节”,可斩军中除诸葛亮以外任何不听令的将、官!若由此引起蜀军大乱、无所适从,诸葛亮又怎能称为有智?把魏延喊来,卸掉官职,收回“假节”,或遣送成都,给他弄个虚职养老不就完了?要么最低限度该写一张统领全军的手令给杨仪,连这个起码的事都不肯做?就让杨仪等一伙人共同掌权,或让杨仪这么没凭没据地“疑似掌权”,不按起码的军制、军规行事人家服吗?众兵将是服从魏延的高官、朝廷的“假节”,还是服从杨仪等“大伙儿”、服从杨仪的“疑似掌权”?《魏延传》记载诸葛亮不拘军制,给杨仪等人口谕便宜行事的矛盾性很大,三者都有不认同:诸葛亮既不认可魏延,又不认可杨仪;魏延既不认可诸葛亮,又不认可杨仪;杨仪认可诸葛亮,却不认可魏延。
那么,诸葛亮临死前军权交接的真相是什么?这要从诸葛亮与魏延相互认知对方的能力,和二者之间的事业性关系紧密程度来认识。
前面论证了魏延对诸葛亮帅大兵团作战才能的认知和服膺,是否魏延就对诸葛亮一点意见都没有?有意见是否影响到诸葛亮对魏延军事才能的认可,以致不肯把军权交给魏延?
人总是有优缺点的。魏延虽然目睹诸葛亮在训练军队,在大兵团作战中的军事才干,对诸葛亮帅大兵团决战的本领和治国才能非常认可,而且在自己的战略计划中作为无可替代的基本依据,但对诸葛亮的“将略”并不认可。亦如陈寿说诸葛亮:“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4]。也如诸葛亮自己曾说:“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刘巴)远矣!若提枹鼓,会军门,使百姓喜勇,当与人议之耳”[4]。因此魏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1],即是说诸葛亮战略上太谨慎,小心过分,致使魏延不能彻底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之配合作战。
魏延经常说诸葛亮胆小,这可不给诸葛亮面子了,史料记载:
(一)建兴“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1]。只见诸葛亮看好魏延的军事才能,当时民众舆论也认为魏延于此时之后有代替诸葛亮的可能:“冀时论必当以代亮” [1]。
(二)“建兴十年,(刘琰)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於是亮遣琰还成都”[1]。未见记载诸葛亮对魏延有何压制。
(三)“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1]。真无所偏废吗?“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毎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8],既然是“百家争鸣”,魏延拿刀在杨仪头上晃,显然行为过火,但仍未见诸葛亮对魏延有所抑制,这就是偏爱了。而杨仪后来终究被偏废:“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仪至,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1]。
由此看来,因魏延并无“睚眦之怨,无不报复”[9](陈寿评法正)的品性,没有枉杀一人的记录,所以诸葛亮并未因魏延性格直率、口无遮拦说他胆小,又和杨仪吵嘴动刀吓人而对魏延有实质性的不满。
杨仪、魏延经常争吵不休在当时非常“有名”,都传到吴国孙权那里去了。诸葛亮为什么不早制止呢?还是没有制止的能力?我以为,诸葛亮的“不问事”,有着隐藏的不宜公开的原因,这和魏延、杨仪的未来命运有密切关系:
(一)诸葛亮有必要、有能力制止二人的争吵 文武失和,大臣被人看成“牧竖小人”,国家名声受损,易为敌国离间致祸,诸葛亮没有这个政治远见?《华阳国志》记载诸葛亮只写了一篇《甘戚论》,劝说二人无效,就再也没有下文了,连魏延动刀吓人也不抑制一下?降职、调职、隔离、关禁闭、议事不许带刀、禁言等等,一般人都可以找出种种方法解决问题,以法治见长的诸葛亮的法治水平哪去了?要说这事符合诸葛亮的行为逻辑,显然是另有原因。
(二)接班人的议事日程 自从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使用马谡为先锋,就有了寻找、培养接班人的明显意图。马谡死后,杨仪的文才、魏延的武略都在他人之上,诸葛亮在后人中要挑选接班人,杨仪、魏延是正常的人选。
(三)比较事情的重要性 可惜杨仪、魏延二人不能“珠联璧合”,那么去谁、留谁,或另选接班人就非常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前途。而两人发生矛盾,正是从旁观察二人,深入了解二人性情的极好机会,因此制止二人争吵与观察、挑选接班人相比,就显得不是最重要了。说明诸葛亮不是法治无能、不问事,而是为了让二人充分“表演”以便取舍,这才是诸葛亮真正的行为逻辑!
杨仪的表现显出他是个不顾大局的人。作为政治家,要有容人之量,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武人的脾气多数要比文人暴烈,只要避免与魏延语言过多接触就行了,而杨仪尽管被刀架在头上,吓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还是要吵下去。吵嘴、面子、压倒对方比国之体统、为政之道、甚至比自身性命安全更重要,杨仪狭隘、偏执的性格充分暴露出来。
魏延的表现显出他对政治影响不感兴趣。议事动刀,威胁到对方的人身安全,给所有执政的官员留下坏印象,显然是没有政治头脑。后来魏、杨二人互指叛逆的檄文到达朝廷,蒋琬、董允力保杨仪,难道没有以上原因?
魏延是个军人,又“性矜高”[1],三个不是,“武士道”精神就拿出来了:说不服你,咱出去动手证明谁对,你敢不敢?“决斗”是“争吵”的升级,中国人的“决斗”特点是点到为止,证明谁能,并非古代西方人“决斗”的生死之争。如到了生死相争、要杀杨仪的地步,那诸葛亮岂能坐视不管?擅杀大臣这还了得,要是人人不肯“皆避下之” [1],魏延不把将领杀光了?“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1]是朝廷后来推测魏延“作乱”的想法,是错误的判断,后有论证,我一直强调这是朝廷的判案根据,不是陈寿的评论。倒是杨仪、马岱想杀魏延!不然把逃走的魏延几个人射倒绑缚朝廷,让朝廷去处理就是了,还要什么“遂夷延三族”,踩什么头呢?
(四)诸葛亮得出结论 “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1],“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8],所以,后来杨仪被朝廷晾在一旁,有官无职。有大才却不顾大局的杨仪,因私愤和魏延长期争斗,远在其杀死魏延之前,就已经断送了自己的大好政治前程。
相反,善待士卒,军事上谋、勇过人的魏延,既然缺少从政才能,但也没有胡乱伤人的“睚眦必报”之性。经考验魏延独立作战的能力后,诸葛亮认可魏延的军事才干,申报朝廷,给予魏延除自己“假节钺”而外的军法处置权“假节仗”、军中最高的官位“征西大将军”、和当时蜀国授予文武官员的最高一级的爵位“南郑侯”,这是挑选军事接班人的实质性作为。“冀时论必当以代亮”[1]虽是朝廷在魏延死后推测魏延的想法,却透露出当时的舆论也认为魏延有可能是诸葛亮接班人的信息。“时论”认为魏延有代诸葛亮执政的可能,从建兴八年魏延被封官、假节时起,直到建兴十二年魏延死之前,并无重大改变,由于秘而不宣,人们不知道政治接班人是蒋琬,诸葛亮实际是要给魏延掌军权,误以为魏延有可能是全面接班。
这个军、政分工的可行性如何?《三国志》的《蒋琬传》里有史料可析:
“东曹椽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戒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也。复何问邪?’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免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8]
从以上记载可看出,蒋琬与杨仪的性格、品行区别很大,虽然多方面才能比杨仪差些,蒋琬却有自知之明而且宽容大度、与人为善,足以和魏延搞好人际关系。
总之,观察诸葛亮与魏延之间的关系,不应只看他们是否性格相投、来往频繁,而是要看到他们具有强烈的共同事业追求;双方各自的缺点,并未影响到二人互相认可对方作为军事统帅的能力。有《魏延传》等史料所记载的种种现象背后的诸葛亮与魏延的实质性关系为依据,《魏略》记载诸葛亮临终把军权托付给忠、勇、谋俱全,战争经验丰富的将军魏延,便显得合情合理;而《魏延传》记载诸葛亮临终给军事上无勇无谋、政治上又不容不附的文官杨仪“疑似掌权”,是多么的自相矛盾、不合情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闻所欲闻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3
编号
298483
注册
2008-11-12
#2
发表于 2011-11-11 12:3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三国志》的自相矛盾印证了《魏略》的准确性
《三国志》记载有关魏延被杀的过程,有多处的自相矛盾和疑点。
《魏延传》说,“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1]。
在前线时,如魏延抢在杨仪大军未动身时便立即率军先走,所过又烧断多处栈道,接着双方互相发檄文指责对方叛逆,杨仪送羽檄的信使是怎样越过烧毁多处的栈道和魏延部队,与魏延的信使在同一天到达朝廷的?这个“一日之中,羽檄交至”的意谓很明确,是双方公文到达朝廷的时间表。
杨仪的信使与魏延的信使能在相隔很短时间内到达朝廷,有这样三种情况可论:
(一)杨仪的信使从其它路走 褒斜谷道是五丈原前线诸葛亮大军与后方联络的己方通道,其它道路出口都在敌方境内,道即远,而且战争期间都有敌军巡逻把守,敌人已经从陈仓、北原、渭南三面包围,通讯文书和人员、辎重就靠褒斜谷道来往,也是直通后方的捷径。要从另外路走,左右近处有陈仓道、傥骆道,远处有陇道、子午道,但敌人岂能容你过去?通讯文书传送方式秦汉以前就有驿站形式,负责公务人员与官方通信的高速传送。没有驿站,五丈原到成都一千六百余里路(汉里,1汉里大约四百余米,后同),双方信使即便同日出发也难同日到达朝廷,何况杨仪的信使被魏延部队阻隔。建驿站也符合当时稳定的军事后勤路线环境与诸葛亮谨慎、周密的行为特点。驿站每隔三五十里便有,在前边驿站送公文的信使人马跑得筋疲力尽以前,有预置人马接过公文向下一站跑去,直达朝廷。其它道路敌人岂能容你建立驿站?杨仪的信使即使冒险偷越了敌人防线,因道远,而且数百里路无驿站,不知何日何时能转回原路,怎能与魏延有驿站传送的羽檄同一天到达朝廷?
(二)杨仪的信使自劈小路走 几个信使在崇山峻岭劈山开道?驿站在哪儿?能及时追上魏延的信使而“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吗?事理不通。
(三)杨仪的信使抢先越过魏延部队 《魏延传》说的清晰明白,魏延是抢在杨仪动身之前先撤,走过栈道后烧毁栈道,然后各人发檄文,而并非说双方先互发檄文,然后魏延抢先回撤,再烧毁栈道。未有根据,不可倒叙。
文理如此,事理呢?杨仪能在魏延未发动、未破坏栈道之前就先知先觉他要谋反而先派人上表,奏魏延谋反吗?只有见到魏延烧毁栈道,阻挡大军回撤,这才坐实谋反的证据而发文,理当如此,则杨仪的公文使者便无法越过烧断多处的栈道和魏延部队及时赶回朝廷,更谈不上同日到达。
如果无视以上文理、事理而强调:杨仪预知魏延不会听令,不听令就叫谋反;或杨仪这人本来就不是好鸟,所以杨仪预先告发魏延叛逆的信使先于魏延行动以前溜过栈道去了,自然会和魏延的信使通过驿站同日到达朝廷。若如此,那么根据“一日之中,羽檄交至”、“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1]这两个记载之间构成通信时差,可用通信时差来验证案件发生的初始地点:
从五丈原前线经褒斜谷道到南谷口(即褒口)约六百里,褒口距朝廷所在地成都约一千余里,是马匹可行的大道。特急公文羽檄在有驿站马匹传送的道路上,一般不少于昼夜日行五百里。栈道上不适于马跑,道路虽窄却平坦,用人接力跑也达到昼夜日行二百里以上。如果杨仪的信使在魏延行动之前先溜过栈道去,两人的信使同一天到达朝廷,经驿站速递传送,以人跑栈道三天(日行二百里)、马跑大道两天(日行五百里),需要约五天时间到达朝廷。朝廷议政、磋商并无异议耽搁:“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蒋、允咸保仪疑延”[1]。出兵也无长时间等待,宿卫诸营既皇城卫队,赴难北行当然很迅速。为此共用时间二三天足矣,总天数在七八天左右。那么,蒋琬在接到魏延在前线谋反的信息七八天后便收到魏延已死的信息,这怎么可能呢?
魏延“子午谷战术计划”说诸葛亮率军从汉中出发,经褒斜谷道到长安快速行军约二十日左右,褒斜谷道约占汉中到长安的一半路程,但路狭难走,八、九万人的大部队加上辎重,即使栈道不被烧、路况好时快速行军也要走12天以上。再加上双方在褒口的战斗时间,魏延逃回汉中,杨仪派马岱杀死魏延后回到褒口,共约1天左右。杨仪从褒口发出信使到达蒋琬出城处(约一千余里)2天,总共加起来12+1+2=十五天以上。十五天减去通信、朝廷议政、蒋琬出城的时间七八天仍有七八天,如果蒋琬出城七八天后接到杨仪发来的魏延死信,带兵急赴国难最少要走出四、五百里地,怎么离城才数十里就能接到魏延的死讯?
如魏延在前线造反七八天后,蒋琬便收到杨仪所发的魏延死讯,七八天减去报魏延已死的信使跑路时间两到三天,只有五六天。杨仪从前线返回五六天时,还在“槎山通道”,魏延从前线返回五六天时还在“烧绝阁道”,离他在汉中死亡的时间还有八天以上!
有了蒋琬接到魏延死信情况的记载,魏延、杨仪在前线互发檄文,而双方信使在同日到达朝廷、蒋琬出城几十里根本不可能,通信时差说明《魏延传》的记载自相矛盾。
也可以按没有驿站、通讯慢而回军快速的情况大略估算。
双方羽檄通过褒斜谷道用时五天,双方通信兵从褒口骑马到成都四天,朝廷在杨仪大军回褒口第九天时接到双方羽檄。杨仪大军槎山通道回褒口、杀死魏延用十三天时间,魏延死讯用四天传到蒋琬手中,13+4-9,则朝廷接到双方羽檄到蒋琬出城也有八天时间,蒋琬带兵早该离城几百里地而不是几十里。
如果双方公文同日到达朝廷是真实的通信时差,而魏延、杨仪不可能在前线互发檄文,那么又可能在何处发文呢?看看鱼豢的《魏略》是怎么记述的:“诸葛亮病,……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1]。说的是诸葛亮在前线授予魏延全军指挥权,魏延带领全军回到褒口为诸葛亮发丧时,杨仪在褒口发动兵变,主动攻击魏延。而双方在这时互发羽檄指责对方叛逆是正常的应对,两天或四天(有驿站算2日,无驿站算4日。)后双方羽檄便可同日到达朝廷,通信时差非常吻合。
魏延、杨仪之间战事爆发到结束所用时间一至二天,除去相同的通信时间,这一至二天便是朝廷议政、出兵时间段。朝廷接到双方羽檄没有任何因异议耽搁时间的记载,如果连夜整军调粮,第二天蒋琬就率皇城卫队赴难出兵几十里很正常。三方通信时间的大致吻合,证明了《魏略》记载的魏延案件爆发时间、地点的准确性。这个“一日之中,羽檄交至”与“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现在成了《魏略》所记载杨仪等人谋杀魏延的证据。
第二,在《三国志》的《谯周传》里,有这样一段文字:
“亮卒于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10]
这一记载对于剖析魏延事件极为重要。从以上文意联系紧密而无插叙他事来看,显然是指谯周要奔赴前线参加诸葛亮的丧礼。“赴”:趋于危险、危难之地的意思,如“赴难北行”、“赴汤蹈火”。谯周于诸葛亮领益州牧时,成为诸葛亮手下的学者类文官“劝学从事”,家住成都。谯周在家及时闻听诸葛亮的死讯后立刻奔赴前线,是作为诸葛亮下属、好友等私人关系奔丧,并非公派行为,因此朝廷用以阻断前线关口,不许民众往来前线的诏书对谯周有效,所以谯周庆幸自己赶路快,在持有朝廷诏书的使者到达诸葛亮发丧地的最后一个关口前闯过关卡,得以赶到诸葛亮发丧地。确认这一段史料的基本含意,是认识于此有关魏延事件种种联系的前提。
诸葛亮的发丧地在何处,可以证明是《三国志》还是《魏略》所记载的魏延案件的准确性。偏偏《三国志》里没有记载诸葛亮发丧地点,不过仍可从以上史料中推论出在哪里,现剖析如下:
先按《魏延传》的说法论理:
诸葛亮一死,如果杨仪发出诸葛亮死讯的羽檄到朝廷,接着杨仪叫费祎去探魏延的口风,魏延大怒造反,抢先回褒口烧栈道,互指叛逆(其中矛盾姑且不论)。那么诸葛亮死讯的羽檄和双方互指叛逆的羽檄相继到达朝廷,间隔也就在一天以内。如果朝廷发诏书卡断关口是因为诸葛亮的死讯,则前往卡断前线关口的朝廷信使,应是和及时听到诸葛亮去世消息的谯周前后脚不久出发。成都距离汉中门户“阳安关”约一千里,由于持诏书的朝廷信使使用驿站通道,每站换乘马、数站换信使,要比一个小文官谯周所能拥有或搭乘的交通工具行进速度快数倍,谯周追不上朝廷信使,只会被收到诏书的前线某关卡拦住,不可能到达诸葛亮的发丧地。
如果朝廷下诏书卡断关口是因为收到双方互指叛逆的檄文,以防军队哗变影响国家安全,由于朝廷收到二人羽檄的时间与收到诸葛亮死讯的时间间隔很短,则前往卡断前线关口的朝廷信使,至多比谯周迟一天出发。同理,朝廷用于前线通信的信使速度极快,半天就能赶上、超过谯周而卡断关口,谯周仍不能以速行到达诸葛亮的发丧地。这又是一件与双方在前线互指叛逆檄文的通信时差矛盾相类似的矛盾。两个通讯时差对比验证的矛盾性,把杨仪等人诬告魏延在前线造反的说法彻底揭穿,那只能是杨仪等人单方所说而为朝廷认可的谎言!
再来看《魏略》的说法:
诸葛亮死前把军权交给魏延,死后魏延发诸葛亮死讯的羽檄到达朝廷,谯周听闻后立即奔赴前线。而朝廷发诏书卡断关口若是因为诸葛亮的死亡,则前往卡断前线关口的朝廷信使,同样应是和听到诸葛亮去世消息的谯周前后脚出发。谯周只会被收到诏书的前线某关卡拦住,不可能到达诸葛亮发丧地,因此朝廷诏书应不是为诸葛亮之死而发。
魏延带领全军到达褒口,为诸葛亮发丧,杨仪突然兵变后双方爆发战斗,各派信使互表叛逆,朝廷收到双方羽檄时,已经距离诸葛亮死讯的羽檄到达朝廷的时间,至少落后七或九天(前面论证过魏延率军从前线到褒口快速行军需要12天,减去报诸葛亮死讯信使跑路9或5天时间,加上双方从褒口到成都信使跑路4或2天时间),此时谯周已经向前线出发有六或八天了,这时朝廷派信使以诏书卡断汉中最后一关“阳安关”(约一千里,加4或2天时间)落后谯周向前线到达阳安关所需时间十天左右,十天内眼看谯周抢在朝廷信使之前越过阳安关,到达诸葛亮的发丧地:褒口。说明朝廷诏书是因为双方互表叛逆,以防军队叛变抢夺关卡,影响国家安全而发,而且通信时间与《魏略》的记载自然性吻合!
谯周赶往诸葛亮发丧地这段史料,揭示了具体时间、地理、通信条件的客观事物逻辑性,不但指证出诸葛亮的具体发丧地点是褒口,而且印证了《魏略》所述魏延案件爆发地点的准确性。
《魏延传》第三个不合情理的地方:
“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1]
将军王平率军在褒口与魏延军战斗时说诸葛亮已死,魏延军队怎么会知道?王平语与当时的情景矛盾重重:“公亡”,公是谁,诸葛亮?诸葛亮不是一直没发丧么?王平说“公亡”,是你王平害死的?如没有发丧,魏延军不知道诸葛亮去世,魏延手下几千兵将是怎敢烧栈道、又在褒口同威望极高的诸葛亮和八九万大军对敌的?不早吓得屁滚尿流、跑了个精光,还要等你王平来喊一嗓子才跑?
如是魏延告知手下诸葛亮去世而烧栈道阻拦蜀军回撤,蜀国大军因回路受阻而被司马懿的魏军追上消灭,诸葛亮连尸体都不能回国,谁不知道这是叛国死罪?知道是死罪还敢烧栈道,跟着魏延来打,几千、万余兵敢打八九万人,说明都是些亡命之徒,能被你王平这一嗓子喊趴下?你罗嗦啥也没人理你,因为早有决斗心理准备。或魏延指责是杨仪害死了诸葛亮,那就更没人逃跑了。另外,魏延烧栈道阻拦全军回汉中,必然激怒全军官兵同仇敌忾,魏延军与全军相比,兵力悬殊上十倍,即使魏延军全力以赴也必败无疑而杀不了杨仪,依魏延的军事认知能力和对蜀国的忠诚,没有这种历史可能性。魏延要杀杨仪等人是朝廷判案时对魏延意图的推测:“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1]。本论否定了魏延有此想法的合理性和先回军、烧栈道的合乎其军事水平的行为。
第四个重要的疑点仍在王平将军身上。王平立军功多次,一向被时人看好,怎么是个:“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11]的人?
来看杨仪与魏延之战的记载:
“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1]
“十二年,亮卒於武功,军退还,魏延作乱,一战而败,平之功也。迁后典军、安汉将军,副车骑将军吴壹住汉中,又领汉中太守。”[11]
从以上史料中当看出:王平是杨仪率军攻击魏延的主要军事责任人,朝廷把打垮魏延军的首要军功授予了王平,且应是按魏延谋反而论的。从朝廷在魏延案件发生当时的“不作为”来看,判谋反顺理成章:朝廷接到双方的羽檄,蒋琬、董允力保杨仪,蒋琬带兵才出城又回城。朝廷即抱有先入之见,又感觉被魏延的死讯“证实”,无人上前线调查,加上杨仪等人灭杀魏延全家和回来后指证,当时不把魏延判为谋反罪则是怪事一桩!
王平怎么会得到“平叛”的首功?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街亭之战后,“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11]。原来,诸葛亮“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於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6],诸葛亮给王平所统五部约五千人,是蜀军中最厉害的步军,号称“无当飞军”,多由好勇斗狠的南方、西方少数民族将士组成。
王平成长于军旅,是蜀军中作战经验丰富的将军之一,虽不识字,人很聪明,有勇有谋,并且掌管着诸葛亮的军营部署安顿,与在前线管理诸葛亮府事、后勤的杨仪一起长期共事。然而王平“性狭侵疑”:因性情狭隘,常导致无端生疑,这就易被人挑拨是非;“为人自轻”:看重他则感激,轻视他则憎恨,这就易被人捧抬说合。这样的人,对于不大懂军事而想寻找军队靠山的杨仪来说是求之不得,杨仪能够杀死魏延的关键条件之一,就在此人身上。
《三国志》第五个矛盾线索在《杨仪传》:
“……亮卒于敌场。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呼都尉赵正以周易筮之,卦得家人,默然不悦。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仪至,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
……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於五内。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惟后军师费祎往慰省之。仪对祎恨望,前后云云,又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祎密表其言。十三年,废仪为民,徒汉嘉郡,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其妻子还蜀。”[1]
杨仪杀了魏延回到成都后,因无官可做,牢骚非常大,以至于被迫自杀。若按《魏延传》记载把杨仪等人在前线接管军权当成真事,则杨仪的牢骚可有种种推测:在前线想投魏国、投魏延或根本没在前线想过,是杨仪后来的假设。史学家们各有说法,没有史料能“确诊”他是在何处所想,说的是哪种意思。若是认为《魏略》的记载正确,则杨仪的牢骚便有能准确时空定位、符合事理、证据充分的“确诊”:杨仪在褒口发动兵变,奏魏延谋反,谋杀了魏延、灭其三族以后。那些跟随杨仪谋杀了现时蜀国一号军事重臣、又灭了魏延全家的兵将们清醒过来时,知道朝廷调查清楚后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处罚:反坐诬告魏延投敌叛国罪。杨仪明白如何利用不知实情的众兵将的恐慌心理,威胁、说服大军干脆投敌叛国,魏军司马懿此时就等在褒斜谷道的赤岸,离褒口不远:“马步俱进。追到赤岸,乃知亮死。……亮部将杨仪、魏延争权,仪斩延,并其众。帝欲乘隙而进,有诏不许”[5],司马懿正等着蜀国和杨仪的变数。
杨仪此时正如他自己所说,如联合魏军再返身灭掉蜀国,众人仍可回家团聚,自己也有大官做,陈寿评价“杨仪以当官显”[1]。因此杨仪和至少部分将士都有被迫投敌的客观原因、主观因素和实施投敌的有利机会。
杨仪等人为什么又没有投敌而回成都?蒋琬率兵才走出成都几十里,听到杨仪所发信使告知了魏延的死讯就没到褒口来,而是回成都了。信使报告蒋琬回城的信息,给杨仪等人造成了良好感觉:魏延一死就不调查了,这说明朝廷相信了杨仪编撰的指控魏延叛国投敌的檄文奏章!即除去了政敌,又不受惩罚,回去还能立功受赏,一举数得!杨仪自以为功勋大,才能高,资历深,只要把魏延案件糊弄过去,必能执政,何乐不为?于是率军回到成都。
杨仪回到成都却光拿俸禄、毫无实权,期盼与所得落差太大,因其“狷狭”的性格,见人就发牢骚,又碰到无须设防的老友费祎,造成杨仪牢骚太盛而不防“肠断”之言:后悔当时没有投敌。
以上杨仪的自我暴露,又成为《魏略》记载杨仪谋杀魏延的史料证据。
第六个疑点分析。蒋琬、董允怎会在看到杨仪、魏延互指叛逆的羽檄后就全都保证杨仪是好人,怀疑魏延谋反呢?这是朝廷上了杨仪等人的当了。诸葛亮发丧后魏延被打死,那还不任由杨仪等人编故事: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适卒,密不发丧,仪令费祎等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署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袆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已连名,告下诸将。袆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袆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1]
“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断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1]
“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1]
像这样短小精悍的故事,有“情节框架”、有“话语细节”、有“性格描画”、有“起因根据”,至今还有动人的“历史效果”。比如,杨仪先把转交军权的责任揽到诸葛亮身上:“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接着找人旁证自己有权:“令祎往揣延意指”;再挪用魏延的嘴巴说自己真的掌权:“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一下子便给自己弄了个“疑似掌权”状态。“疑似掌权”就是什么真凭实据也不要,官职大小无所谓、“假节”有无没关系、诸葛亮手令莫须有,仅用“讲故事法”、“话语权法”层层递进,就使人以为他实际接管军权:诸葛亮、费祎认可,连谋反者魏延都认为我在掌权,你朝廷还有什么可怀疑的?这是《魏延传》所采纳、被朝廷认可的官方材料的最大矛盾之处。大致写有这样“真实故事作品”的羽檄不断送到蒋琬、董允手里,有利于己的事实与造假的故事混讲,杨仪太有才,文人喜看妙文章,哪有多少军事眼光去细辨其理?
再看魏延,一个军人,写作技巧自然比杨仪差得远。魏延在诸葛亮发丧地褒口仓促应战,恐怕二次信使还未发出就被杀了,事发突然又莫名其妙,当时连命都来不及保,哪有时间、证据写什么长篇细论、有理有据的羽檄?杨仪等人不仅以王平的军事才能突袭了魏延,而且以杨仪的文章才华“突袭”了朝廷,两方檄文比对:杨仪的篇篇“生花妙笔”;魏延的一篇“理屈辞穷”!蒋琬、董允怎能不倾向杨仪?加上魏延常常在议事大厅对杨仪舞刀弄枪,杨仪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事实证明”十有八九又是魏延干得“好事”,当然不保舞刀弄枪的,而是保鼻涕、眼泪混在一起讲的那个。恐惧之心、怜悯之意人人都有,现象推论个个都会。
即使朝廷后来部分弄清了魏延被谋杀真相,要替魏延彻底平反也难上加难!因为朝廷当时也犯错误了,即偏听偏信杨仪的奏章,又不到出事地点调查真相,就听杨仪、王平、马岱等人回来汇报各人的“平叛功劳”?
特别是,在诸葛亮秘密交代军权时(这是与一般案件不同的最重要条件),身边的当事人对立面魏延在杨仪回到成都时已死,对魏延案件全面解释的话语权明显掌握在杨仪、王平、马岱几个制造本案的主要人物手中。魏延死后,杨仪等人如统一口径,朝廷自然难以辨认。朝廷之人由于未能及时赶赴前线,当事人对立面魏延已死,或许有挺身而出的魏延手下人证明,其身份、现场地位不足以抗衡当时在诸葛亮身边的杨仪等人,只起到参考作用,所以朝廷在掌控“魏延案件事实解释话语权”方面不能占有主导地位超越杨仪等人,而只能处于次要地位。这就给朝廷的判案带来了重大缺陷:朝廷只能根据杨仪等人的诉说,加上朝廷掌握的间接材料,来替代完成魏延一方对事实的解释权利。魏延一方的解释权利几乎丧失,魏延死后,又是一场法庭解释话语权极不对称的较量。
朝廷上了杨仪等人的当,即使后来知道些真相又怎会“自打耳光”、“自揭疮疤”?那得有多少官、兵、将们被指杀头、坐牢、充军?朝廷丢脸,官场、军队、社会动乱!因此,面对大量不服的魏延手下人和魏延亲朋好友,朝廷为了脸面与社会上下稳定,案件依据判为:“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1];结论判为:“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延败走;斩延首”[12],这是蜀国朝廷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采取的掩饰、调和手段而不是真正的平反。
此判案依据依然矛盾重重:魏延向南走意图不能是奔汉中接家眷从另几条路北降吗?如何排除?就算向南是要除杀杨仪等人,“仪等”是几个,魏延要杀多少人,几个还是几十个,魏延跟他们都有仇吗?烧栈道阻拦蜀军回路有大罪,他就不怕回来朝廷惩罚,这样就能执政了?还“本指如此”,魏延就是这么想的,疯了吗?
《三国志》对于魏延被杀事件的记载不仅自身漏洞百出,而且多处证明了《魏略》的正确性。由于记载的是同一事件,只要是事实,必有相互证实、相互合理补充之处;不是事实,不仅会与对方记载相冲突,而且会与自己的真实记载相矛盾。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闻所欲闻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3
编号
298483
注册
2008-11-12
#3
发表于 2011-11-11 12:3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魏延被杨仪、王平、马岱等人谋杀
以下对于魏延被杀一案,以《魏略》的记载为基础材料,参考其它史料,详细论证其合理性:
“魏略曰: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1]
诸葛亮病重,对以魏延为首的高级官员交待后事,说明诸葛亮交权时魏延在场。
魏延是先锋,是否在前线走不开,所以不会在场?当时魏、蜀军队除了开始有些小接触,几个月都未开战。诸葛亮是因过度操劳得病慢性死亡,并非死于急病,几个月来诸葛亮病了不止几天,哪一天魏延都走不开?其他将军在没有敌人进攻时都无法守住营寨?而且诸葛亮病重时曾给朝廷来人交待过国家大事,因此此论不合理。
诸葛亮是否有意避开魏延?《魏延传》说诸葛亮不拘军制,给杨仪等人口谕便宜行事,在诸葛亮认为魏延莽撞会坏事时,亦无不可,但须有魏延在场,否则当有手书或口谕魏延,或之前取消魏延的官职、假节。本文第二段证明了《魏延传》说法的种种矛盾性和无理性。魏延不是鲁莽之人,和诸葛亮看好魏延,这在讲解根本问题“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实质”时已证明,无须重复。由于敌情紧迫,诸葛亮要求保密,所以只有极少数高级官员在场,蜀国绝大多数人不知情。《魏延传》所说的魏延不在场,只能是杨仪的檄文所编造和事后杨仪等人在朝廷的单方指认。
由于诸葛亮知道自己有与优势敌军阵地决战的指挥能力,而别人并不具备如此能力,自己一死,人心混乱,蜀军与魏军的决战能力又大为下降,所以嘱咐魏延和将领们秘密撤退,今后作战要谨慎从事。
魏延明白,诸葛亮一死,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利,蜀军将领包括魏延自己,没有决战战术能力去打败司马懿,决不会去找司马懿决战。
魏延明白,诸葛亮是魏延关中战略的战术基础,诸葛亮一死,魏延的关中战略没有战术优势支撑,将彻底失效。
魏延明白,诸葛亮一死,缺少了与他互补军事才能的诸葛亮,今后一段时期无法在北伐中取得重大战果,必须回汉中等待时机。
魏延遵照诸葛亮遗命,统领全军悄悄撤退,符合魏延对当时环境、敌情、我情的把握。作为具有机动灵活战略战术头脑的魏延,当然不会在即失去了诸葛亮、又没有占领长安的情况下,带领全军和司马懿相对优势的军力硬拼,那不是魏延的军事水平,而是军事疯子!这也可以拿司马懿追击蜀军的种种情景反证。司马懿被蜀军假装反击,以为诸葛亮未死而被吓跑后,“经日,乃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帝审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5]。司马懿认为只要诸葛亮这个决战战术天才已死,并不惧怕其他任何人,马上一直追到赤岸,等待攻击机会。
魏延被诸葛亮口头授予全军指挥权,这个交接仪式是正常、合理的。撇开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不谈,诸葛亮几年前就为魏延做好了接班自己军事大权的军制准备,用现在的话说,叫做职务、职权、职称都具备了军事接班人的条件。
大敌当前,军队尤忌临阵换将,人心惶惶、指挥错乱、自乱阵脚,易为敌军所乘,因此,诸葛亮去世和魏延接任军权,除极少数高级将官以外,并不为全军所知。此时包括杨仪在内的将领官员,统军职责未变也不能变,因为要在敌军追来时,保持原有部队的队形、阵列,以迷惑老谋深算的魏军主帅司马懿,以为诸葛亮还在而不敢打。而且各位将军带领自己的部队作战驾轻就熟,配合默契,即使打起来也比临阵换将易于指挥得多。除魏延而外其他将官职责不变,和诸葛亮叫魏延领军秘密撤退,是蜀军早有谋划、应对强敌追击的军事部署。
后司马懿果然追来了:“汉晋春秋曰: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逼。於是仪结阵而去”[4]。依据“姜维令仪反旗鸣鼓”,有人认为《魏延传》的记载是对的,魏延在前线造反已经跑掉了,所以现在由姜维下令叫杨仪回军反击。
这不过是史书作者取材详略的问题。杨仪经历战事少,姜维是诸葛亮教练其阵法的中军将领,什么时候该当反击,姜维把握战术时机要比杨仪准确得多。平时,军队部署调动由诸葛亮发军令,而执行由杨仪操办,因此由诸葛亮身边人杨仪挥旗鸣鼓,是为了显示一切情况如前,诸葛亮好像还在,因此瞒过了司马懿,退军而不敢逼,谁是诸葛亮死后的统帅,在此根本不能表现,如有表现,魏延露头在中军指挥杨仪,不就被司马懿看破诸葛亮已死,那不出大事了?在全军通过褒斜谷道,回到褒口之后,重大敌情基本解除。至于魏延途中烧栈道一说,有这样两种存在的可能性:
(一)魏延率全军通过栈道后,为防止魏军追来,魏延曾下命令烧几段栈道,以阻挡魏军进入褒口,被杨仪后来“借坡下驴”、混淆视听,说魏延在前线先走,烧栈道阻拦大军的回路。
(二)杨仪在杀死魏延后,找手下人烧几段栈道,既能阻挡敌军、又能当作糊弄朝廷说魏延在前线烧栈道谋反的证据。两种情况因朝廷不能及时上前线调查,皆一时无法搞清真相。
诸葛亮是死在秋八月天气尚热之时,回程多日,遗体渐腐,在全军走出栈道、行至褒口开阔地时,魏延决定立即就地发丧。性情狷狭的杨仪,见魏延做了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老怕”和“新惧”加在一起,自然就有了(早就有?)谋杀魏延的设想,由于大敌当前,为敌情、环境所迫,又在行军途中,谋者未聚、谋略未定,因此不便发作。而诸葛亮遗体定在褒口发丧,让杨仪等人发现了一个谋杀魏延的绝好机会。
首先,欲行兵变者因诸葛亮发丧而聚集在一起,兵变策略、军事部署易于讨论定夺。从《魏延传》来看,主要有杨仪、王平、马岱三人为主谋。杨仪是军中最高文职官员,诸葛亮死后,为欺骗司马懿而由他和姜维等直接统领诸葛亮原中军。王平统领蜀国最强步军“无当飞军”多年。马岱则是投靠刘备的马超手下的原骑兵将领,现在亦领骑兵营。杨仪等人拥有的总兵力要超出魏延先锋军很多,且都是蜀军精锐部队,军力强大。显然,魏延不能在为诸葛亮发丧前,敌情紧迫、自己的统帅身份还不为全军所知的行军途中调兵换将;也来不及在急需为诸葛亮发丧时整军调职,因此杨仪等人所掌握的部分兵权目前尚牢固,兵变“天时”条件极有利。
其次,全军在开阔地褒口为诸葛亮发丧时,必然聚集一处,各营驻地相距不会远,地形条件极易实施军事突袭,使对方来不及应付,“天时加地利”。
再有,诸葛亮去世、魏延接手全军大权之事秘而不宣,发丧时刚刚被全军所知,人心不稳。魏延当然不可能在为诸葛亮发丧的极短时间内,建立有效的权力机制和个人威望,人心未得,“天时、地利、人和”都对魏延不利。
这是向魏延发动兵变的唯一大好时机,杨仪等人抓住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短期优势,利用魏延为诸葛亮在褒口发丧而出现的稍纵即逝的有利战机,采取了政治、军事非常手段发动兵变:
(一)政治攻心 因为全军兵将已有大半年在外行军打仗,都企盼回家团聚,忽听诸葛亮去世,发丧后人心恐慌:“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8]。杨仪等人利用魏延刚刚掌权还未孚众望之际,蛊惑人心,突然宣布魏延要率众叛国投敌,并向朝廷发出早已谋划好的诬告魏延谋反的羽檄。此时双方兵将同样毫无心理准备,攻击方受蒙蔽和裹胁而战,回家不成,愤愤不平,敌友难分;被攻方兵将听到政治恐吓,行思恍惚,军心瓦解。
此一计不需要魏延谋反的实质性证据(不能排除杨仪制造假证据)和长期打击效果,只要能在个把时辰内糊弄双方兵将,引起己方兵将短期内愤怒压倒理智;引起对方军人将信将疑、心情恐慌就达到了目的。此计主要应当是杨仪长史的政治才干所为。
(二)军事突袭 杨仪、王平、马岱等人,乘全军发丧时云集、双方营地相距很近、魏延军毫无军事戒备时,政治攻心配合军事突击,“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1],突然杀到魏延军前。王平率“无当飞军”首当其冲,一齐大喊魏延要带领全军叛国投敌。魏延的兵将们措手不及,即来不及问明情况,也来不及部署反击,刀便砍到头上来了,混乱中稍事抵抗后,魏延兵大都逃走,事件突发、情况不明自然心情恐慌、手脚发软,哪有自己人打自己人之理?谁愿意因叛变投敌的罪名死在自己人手下?只能留待今后弄明情况再说。
此一计可称为“猛虎掏心”,瞬间抵近,猛击要害,对方无力还手。由于杨仪等人:1,军力强大、2,政治、军事谋略高明、3,捉准时机、文武双管急下,一发作便打散了魏延军,魏延军队很快失去战斗力。此计应当是王平将军的军事才干所为,作战经验丰富的王平在魏延案件中的军事作为比杨仪还关键,杨仪阴谋的成败主要以王平和其所率“无当飞军”的关键作用为转移,糊涂朝廷事后授予王平首功并使其连升数级。
魏延本没有杀杨仪之心,因而毫无准备,现在有杀杨仪之心也来不及了,于是匆忙向朝廷发出羽檄、奏杨仪等人反叛。二人羽檄由此同日到达朝廷。
魏延兵将因受到政治恫吓而恐慌“不战”,“军走”是因为杨仪等人高明的军、政手段突袭。因部队被打散,魏延再无反击手段,不走便是等死,于是骑马逃走:“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1]。由于王平是步军统领,马少,无力抓住魏延,于是杨仪急派马岱带领骑兵营大队人马,追到汉中的虎头桥旁,杀死魏延。当马岱回褒口把魏延之首交给杨仪时,杨仪多年的积怨难解难消,又在死人头上践踏一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1],怕其后人申冤报仇,紧接又派人到汉中,杀死魏延全家,斩草除根。蜀国忠臣、应成名却不能成名的名将、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魏延,被杨仪、王平、马岱等人谋杀并且绝后!
一般论点抽象认为一个下属文官不可能打败统帅全军的将军,至此则可以明白具体历史人物杨仪、魏延之战的内情。此一战由于《魏略》关于魏延案件的记载长期被否认是史实,鲜有人去研究、分析它,不入于三国有名战役之列。实际上本战役非常有特色,出乎一般人意料,其中经验、教训对于今人来说很有汲取的必要。
重审魏延之死,从分析诸葛亮与魏延的本质关系前提开始,直到对蜀国朝廷的判案、杨仪牢骚、魏延被杀案件始末等全过程剖析,说明了魏延不是因内讧被杀,而是被杨仪等人所谋杀。也由此可知,魏延在军事上并非鲁莽之人,品行上并非嗜杀之人;诸葛亮非常看好魏延的军事才能、对事业的忠诚,接班人计划很明确,是魏延和蒋琬的军、政分工合作。
最后说几句关于本文应有之义的题外话。对于《魏延传》记载的疑问,就我所知最早有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提出;然后由网坛燕京晓林先生找到突破口;我不过是受启发花了时间顺藤摸瓜而已。非常感谢这些在我研究之先的历史研究者们,和曾经与我讨论致使我不断修改文章形式、内容的网友们。也希望网友们继续提供宝贵意见。本文把从前的文章简化文字、调整了结构;砍去了对史书作者的对比分析【有兴趣的可看我过去的文章:谋杀(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魏延】,新增添了两个较精确的、具有物理性质的论据。一是对魏延事件中通讯时间的分析;二是对谯周奔赴前线接触魏延事件之旅的逻辑推理。
参考文献
[1] 陈寿著 裴松之注. 三国志: 蜀书,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2] 陈寿著 裴松之注. 三国志: 魏书, 诸夏侯曹传
[3] 陈寿著 裴松之注. 三国志: 魏书, 武帝记
[4] 陈寿著 裴松之注. 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
[5] 房玄龄,晋书: 宣帝记
[6] 常 璩. 华阳国志: 蜀志
[7] 陈寿著 裴松之注. 三国志: 蜀书, 董刘马陈董吕传
[8] 陈寿著 裴松之注. 三国志: 蜀书, 蒋琬费祎姜维传
[9] 陈寿著 裴松之注. 三国志: 蜀书, 庞统法正传
[10] 陈寿著 裴松之注. 三国志: 蜀书,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
[11] 陈寿著 裴松之注. 三国志: 蜀书, 黄李吕马王张传
[12] 陈寿著 裴松之注. 三国志: 蜀书, 后主传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naniwa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4
发表于 2011-11-11 13: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过激了
魏延是和杨仪搞争权内斗,说好听点是政治斗争,结果因他人缘太差,说专业点是政治基础太差,斗争失败被杀而已,这类事历史上多了去了,没什么冤枉不冤枉的
三国志也没说魏延谋反,而是明确指出 魏延不是谋反,是和杨义争权,大家以为他想造反而已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闻所欲闻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3
编号
298483
注册
2008-11-12
#5
发表于 2011-11-11 13:1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naniwa 先生:
历史研究不仅是发表个人看法,而是甄别史料,以论据证明观点。您咋只有论点而无论据呢?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暂时发言马甲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6
发表于 2011-11-11 13: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本文第二段证明了《魏延传》说法的种种矛盾性和无理性。魏延不是鲁莽之人,和诸葛亮看好魏延,这在讲解根本问题“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实质”时已证明,无须重复。由于敌情紧迫,诸葛亮要求保密,所以只有极少数高级官员在场,蜀国绝大多数人不知情。《魏延传》所说的魏延不在场,只能是杨仪的檄文所编造和事后杨仪等人在朝廷的单方指认。
--------------------------
不是鲁莽之人都随便在诸葛亮军议的时候随便动刀子,还“时下皆避之”。魏延做事从来不分场合,诸葛亮健康之时悠如此表现,何况诸葛亮病重之时,谁能制之。
除了魏略,现有记载如晋书,汉晋春秋,蜀书无不表明率军撤退者是杨仪,更不用说杨仪甭说出那句“当初率军投魏”这类言语,如果杨仪脑子没烧坏,不至于对自己捏造的自己率军说那番话吧?还是杨仪戏假成真了呢?
熊熊万言,说到最后不过是一句:其他记载不合理,就魏略合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暂时发言马甲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7
发表于 2011-11-11 14: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而观其文:
很多都带着很强烈的目标性,入赴的意思。
奔赴 添至备忘录
(1).奔丧。赴,讣。《后汉书·延笃传》:“以师丧弃官奔赴,五府并辟不就。”《南史·孝义传下·不佞》:“会 魏 剋 江陵 ,而母卒,道路隔絶,久不得奔赴。四载之中,昼夜号泣,居处饮食,常为居丧之礼。”《元典章新集·吏部五·丁忧》:“闻丧奔赴,礼所当然。”
(2).谓急急忙忙奔向目的地。《汉书·丙吉传》“习知边塞发犇命警备事” 唐 颜师古 注:“犇,古‘奔’字也。有命则奔赴之,言应速也。”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然毕力奔赴,终彳亍於絶潢断涧閒。” 碧野 《芦沟桥情思》:“祖国一声召唤,我们就纷纷奔赴民族解放战争的各个战场。”
没有一个所谓都是赴难行得意思。却硬是要扭曲成另一个样子,解读历史可以带有自己的观点去理解,但是带着自己的观点来筛选历史资料筛选字词意思,还能美其名曰“研究历史”,那就比较。。。。。。。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诸葛尚良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22
编号
418145
注册
2011-3-20
家族
逍遥派
#8
发表于 2011-11-11 14:1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且不论这个推论的正确性(因为谁也无法完全下定论),分析的还是很不错的,有理有据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jkx324cnua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7
编号
443989
注册
2011-9-11
#9
发表于 2011-11-11 14: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长的文章实在没耐心看完了,有心情的时候在读完吧。只对看过的部分说几个不明白的地方。
1.鱼豢虽然是京兆但怎么会知道魏延和诸葛亮这两个蜀国最高级官员的密谈内容?而且还是一段这么敏感的内容?!
2.诸葛亮治国根本就是公平,怎么会无缘无故惩处魏延?
3.魏延动不动就拔刀恐吓杨仪,没有诸葛亮制止记录难道就是没有阻止?由此推出诸葛亮支持魏延不是更显偏颇了吗?
4.杨仪想杀魏延还有理由,马岱为什么要杀魏延?
5.用楼主自己的解释诸葛亮又怎么会把军权交给政治弱智魏延?难道他忘了兵者国之大事吗?
6.诸葛亮派魏延去羌中打了一仗就是对魏延军事的肯定,从而生出传位说,那么派陈式攻武都阴平那不就意味着要直接让位了?
7.魏延这么得军心民望怎么一打仗军队就跑了?为什么连一个敢替他担保的同僚都没有?
8.魏延子午谷的核心是吓跑夏侯懋,楼主觉得是有谋,我却怎么看怎么像自大!你说魏延是对诸葛亮有信心,但按他的描述:夏侯懋被他吓跑了,剩下的文官又不是他的对手,那就是说魏国关中的驻军魏延自己就收拾了,诸葛亮也就是替他擦屁股运粮食的,他对诸葛亮的信任体现在哪?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naniwa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10
发表于 2011-11-11 15:2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闻所欲闻
于 2011-11-11 13:19 发表
naniwa 先生:
历史研究不仅是发表个人看法,而是甄别史料,以论据证明观点。您咋只有论点而无论据呢?
我的论据 三国志 里记载的很清楚,当然如果 你要把三国志 的记载都否定,那又另当别论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闻所欲闻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3
编号
298483
注册
2008-11-12
#11
发表于 2011-11-11 16: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暂时发言马甲先生:
老相识,又见面了。
感觉您现在“这厢有礼”多了,所以非常愿和您探讨历史问题。
【不是鲁莽之人都随便在诸葛亮军议的时候随便动刀子,】
人皆有自己的个性,喜欢“决斗”者,东方人中虽少,但在总人口中也有存在。我虽不喜动手,但也不特别恶心,避之就是。有朋友年少时打架非常厉害,说不过我时,常拉我说:咱出去溜溜场子?朋友都这样,别人更不谈。然而此人对朋友非常豪爽义气,几乎有求必应。
文官讲究礼仪,武官讲究给力。张嶷回朝表现慷慨壮烈,有文官以为无礼;有武官以为好汉(由慷慨壮烈之评推理)。武官不把吵嘴打架当回事,没有因为魏延脾气不好而不公推他守街亭。打不过他当然“皆避之”啰,他连曹操带群将都敢拒之。武人有几个脾气是好好先生?“(邓)芝性骄傲,自大将军费祎等皆避下之”。杨仪若惹怒了王平,王平照样会给他来阴的:密告魏延杨仪要杀你,当然是按《魏略》的路子讲。
要是我,早和魏延不罗嗦了,杨仪为何老是与魏延过不去?“杨仪以当官显”,魏延是挡在杨仪做大官道路上的最大绊脚石!有此人在,杨仪不早早镇住魏延,当了丞相都别想玩弄刘禅,魏延马上就会叫他难看。过去因为《魏略》的史料被人为遮蔽,没人研究杨仪和魏延吵嘴的政治心理,只谈魏延的不是,从今以后大家也得好好研究一下。
【诸葛亮健康之时悠如此表现,何况诸葛亮病重之时,谁能制之。】
诸葛亮为何不制止?也怕魏延举刀拟亮?当庭要杀人也不管?言重了吧?魏延有法正、张飞的杀人记录吗?这叫“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只说明魏延么有政治头脑罢了。诸葛亮要看出魏延要杀人,早不许他带刀上庭了。魏延有过火行为,无杀人动机;杨仪正相反~,因为魏延是挡在杨仪做大官道路上的最大绊脚石!自魏延被封官假节起,时论以为魏延当代亮!
制之啥?诸葛亮正要魏延当军头儿,制他干啥。我按《魏略》的路子讲,您按《魏延传》的路子讲;我把《魏延传》有根据地驳斥了一番,把《魏略》有根据地展开了一番,您不驳我讲《魏略》之根据,也不驳我驳《魏延传》之根据,照讲《魏延传》不误,好像我们搭不上火?
【除了魏略,现有记载如晋书,汉晋春秋,蜀书无不表明率军撤退者是杨仪】
杨仪挥挥小旗就证明他是头儿?我那驳论是白说的?您迟早要针对我的驳论搭火。
【更不用说杨仪甭说出那句“当初率军投魏”这类言语,如果杨仪脑子没烧坏,不至于对自己捏造的自己率军说那番话吧?还是杨仪戏假成真了呢?】
杀了魏延,他不是能自己率军投敌了吗?文章里有。
【熊熊万言,说到最后不过是一句:其他记载不合理,就魏略合理。】
没有《魏略》破不了《魏延传》;没有《魏延传》的种种佐证,我也证不了《魏略》。即相反而相成;都有用,不能丢。
【而观其文:
很多都带着很强烈的目标性,入赴的意思。。。】
没看出您的说文解字与我的那段解释有大区别,不也是谯周奔前线去么?不是奔赴诸葛亮在成都的家就行。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闻所欲闻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3
编号
298483
注册
2008-11-12
#12
发表于 2011-11-11 16: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诸葛尚良先生:
从二年前到现在,难得有支持者,珍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暂时发言马甲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13
发表于 2011-11-11 17: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人皆有自己的个性,喜欢“决斗”者,东方人中虽少,但在总人口中也有存在。我虽不喜动手,但也不特别恶心,避之就是。有朋友年少时打架非常厉害,说不过我时,常拉我说:咱出去溜溜场子?朋友都这样,别人更不谈。然而此人对朋友非常豪爽义气,几乎有求必应。
文官讲究礼仪,武官讲究给力。张嶷回朝表现慷慨壮烈,有文官以为无礼;有武官以为好汉(由慷慨壮烈之评推理)。武官不把吵嘴打架当回事,没有因为魏延脾气不好而不公推他守街亭。打不过他当然“皆避之”啰,他连曹操带群将都敢拒之。武人有几个脾气是好好先生?“(邓)芝性骄傲,自大将军费祎等皆避下之”。杨仪若惹怒了王平,王平照样会给他来阴的:密告魏延杨仪要杀你,当然是按《魏略》的路子讲。
要是我,早和魏延不罗嗦了,杨仪为何老是与魏延过不去?“杨仪以当官显”,魏延是挡在杨仪做大官道路上的最大绊脚石!有此人在,杨仪不早早镇住魏延,当了丞相都别想玩弄刘禅,魏延马上就会叫他难看。过去因为《魏略》的史料被人为遮蔽,没人研究杨仪和魏延吵嘴的政治心理,只谈魏延的不是,从今以后大家也得好好研究一下。
-----------------------------------------------------
第一段你自个推断,我没必要理会。
第二段:
----芝性骄傲,自大将军费祎等皆避下之,而预独不为屈。
----芝为(大)将军二十馀年,赏罚明断,善恤卒伍。身之衣食资仰於官,不苟素俭,然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馀财。性刚简,不饰意气,不得士类之和。於时人少所敬贵,唯器异姜维云。
邓芝可没有动不动找人武力解决问题。尤其是在军议上。
王平:
----然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
有这个记载之余,同时也有这么一段:
----遵履法度,言不戏谑,从朝至夕,端坐彻日
邓芝,王平什么时候跟魏延一个德行了?关羽也没有动刀子对付人,他再不爽糜芳士仁,也没让这两号人干吗。张飞?他使不恤下人,不是专门找同僚单练。法正?同样,只对自己管辖内德动手,从来不在军议上干啥。
找这一批人来给魏延开脱啥?貌似不够料啊。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魏延动刀子诸葛亮制止了与否?诸葛亮能怎么制止呢?废了魏延?诸葛亮还要【凭魏延之骁勇】呢,那么有什么方法呢,只有让费祎来协调了。
杀了魏延,他不是能自己率军投敌了吗?文章里有。
---------------------------------------------
搞笑啊,如果诸葛亮没有让杨仪指挥军队,那么,杨仪是凭什么在杀了魏延后“率军”投魏氏去?
至于上面看到左一句【文官】又一句【文官】,知道不知道“军戎节度”是啥玩意?这东东是文官管的么?
至于摇摇旗子,咱就看看晋书说的是啥?
----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距帝者。帝以穷寇不之逼,于是杨仪【结阵】而去。
看来杨仪还真摇摇旗子而已咯?摇个旗子还能距司马懿。你当司马懿是个啥玩意儿?
从各书记载不难看出这么一个事实。蜀军撤退,不应负责殿后的杨仪被弄去抵挡司马懿去了。而魏延在对魏的安排中不知所终。只有魏略能让杨仪突然大局观起来自己断后魏延先走。杨仪啥时候这么牛气冲天了?这还是你著了大半篇幅的章节所说的那个杨仪??
很多都带着很强烈的目标性,入赴的意思跟【赴:趋于危险、危难之地的意思】原来是一样的啊~ 我今天当真见到一个歪曲得恐怖的人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闻所欲闻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3
编号
298483
注册
2008-11-12
#14
发表于 2011-11-11 20: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jkx324cnua 先生:
【1.鱼豢虽然是京兆但怎么会知道魏延和诸葛亮这两个蜀国最高级官员的密谈内容?而且还是一段这么敏感的内容?】
他不知道,谯周、陈寿也不知,我敢肯定。
诸葛亮临死身边事,只有魏延、杨仪、姜维、费祎等极少几个人知道。这只有在魏延属下听得魏延的告知而传出来的,而魏延已死,死无对证,不在场者皆无资格作证,后事蒋琬又不查,法庭较量一边倒,这就是我那一段说明的要点。
鱼豢即为史家,且干过京兆,多有断案经验,于辨史案有利,不过综合取材、判断较准罢了。其实哪个人都有过错,《魏略》在它事记载中亦不免。
【2.诸葛亮治国根本就是公平,怎么会无缘无故惩处魏延?】
诸葛亮啥时惩处魏延的?
【3.魏延动不动就拔刀恐吓杨仪,没有诸葛亮制止记录难道就是没有阻止?由此推出诸葛亮支持魏延不是更显偏颇了吗?】
不是,主要是为了考察而不阻止,文章中有史料蒙太奇(剪辑联结)推理。
诸葛亮不制止魏延动刀,你杨仪心里还没有数吗?他有数,诸葛亮有数,这里有复杂的心理对弈。这一题目足以独立写一篇。
【4.杨仪想杀魏延还有理由,马岱为什么要杀魏延?】
不是每个杀人者都要有某种规定的理由,史家也不必把每个人的动机都弄清再写他的行为,马岱在史书中事迹不清,无法详讲。王平连带街亭事,倒可以写成一个独立篇,当然不是赞好。
你的问话使我想起一个心理问题,在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突然变为与原来的认识相反的人物时,人的第一反应是反对变化;第二反应是不理解;第三反应才是有所改变,这有一个过程。很少有人找不出毛病就马上承认的,总有一个转变过程的时间段。就像我,很长一段时间对本人的论断不敢肯定,总觉得有什么差错,因为我以前也是和大家、史学家们对魏延事件一样的认识。直到弄清了诸葛亮与魏延在诸葛亮死前的基本关系时,这才像吃了定心丸或秤砣一样铁了心的自信。可见人的认识非得要在事物的本质上有清醒、清晰的理解才算是真正理解了它!这就是我文章的第一大段所讲的事情,可能许多看客都忽略了。有盯住我文章第一段死磕的,他就快要彻底认识本案了,其余还早呢,其他都是枝节问题。
【5.用楼主自己的解释诸葛亮又怎么会把军权交给政治弱智魏延?难道他忘了兵者国之大事吗?】
这个问题好,这才是抓住对方的论据说理。
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能力差并不一定在此毫无可取之处,魏延的政治水平差,但政治忠诚度却极高,高到与他的政治水平不成比例。就像诸葛亮的决战战术能力高到连司马懿都称为天才的地步,但他的军事战略水平又低到一个普通将军的地步。
【6.诸葛亮派魏延去羌中打了一仗就是对魏延军事的肯定,从而生出传位说,那么派陈式攻武都阴平那不就意味着要直接让位了?】
陈式那个功劳小的连亭侯都没捞着,怎么上位?
魏延那个仗孤军深入,敌人以逸待劳,地主之宜,又是谋臣武将,能打平手就算不错的战绩,何况大胜。
魏延能上位是诸葛亮综合考察政治、军事、过去背景、将来可能的结果,非认其毕功于一役。
【7.魏延这么得军心民望怎么一打仗军队就跑了?为什么连一个敢替他担保的同僚都没有?】
抄几段文章:
诸葛亮去世、魏延接手全军大权之事秘而不宣,发丧时刚刚被全军所知,人心不稳。魏延当然不可能在为诸葛亮发丧的极短时间内,建立有效的权力机制和个人威望,人心未得,“天时、地利、人和”都对魏延不利。”
因为全军兵将已有大半年在外行军打仗,都企盼回家团聚,忽听诸葛亮去世,发丧后人心恐慌:“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8]。杨仪等人利用魏延刚刚掌权还未孚众望之际,蛊惑人心,突然宣布魏延要率众叛国投敌,并向朝廷发出早已谋划好的诬告魏延谋反的羽檄。此时双方兵将同样毫无心理准备,攻击方受蒙蔽和裹胁而战,回家不成,愤愤不平,敌友难分;被攻方兵将听到政治恐吓,行思恍惚,军心瓦解。
此一计不需要魏延谋反的实质性证据(不能排除杨仪制造假证据)和长期打击效果,只要能在个把时辰内糊弄双方兵将,引起己方兵将短期内愤怒压倒理智;引起对方军人将信将疑、心情恐慌就达到了目的。”
王平率“无当飞军”首当其冲,一齐大喊魏延要带领全军叛国投敌。魏延的兵将们措手不及,即来不及问明情况,也来不及部署反击,刀便砍到头上来了,混乱中稍事抵抗后,魏延兵大都逃走,事件突发、情况不明自然心情恐慌、手脚发软,哪有自己人打自己人之理?谁愿意因叛变投敌的罪名死在自己人手下?只能留待今后弄明情况再说。
你要是回家突然你儿子拿刀砍你,你是夺刀砍死儿子还是转头就跑,待弄明情况再说?这就是堡垒贼容易从内部攻破的道理。
【8.魏延子午谷的核心是吓跑夏侯懋,楼主觉得是有谋,我却怎么看怎么像自大!】
不排除魏延准备好预案攻打上城的夏侯懋,捉个活的当人质。顺便说一句,声东击西对这种无谋之辈最有效。在防守者被吸走的城墙地段,只要用绳钩勾住城垛训练有素的精兵就可上。
核心?不能吓跑夏侯懋魏延就完了?我看那还不如夏侯懋,打仗这么多年,连个夏侯懋都打不过,就靠吓人。
【你说魏延是对诸葛亮有信心,但按他的描述:夏侯懋被他吓跑了,剩下的文官又不是他的对手,那就是说魏国关中的驻军魏延自己就收拾了,诸葛亮也就是替他擦屁股运粮食的,他对诸葛亮的信任体现在哪?】
还没看完第一章?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jkx324cnua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7
编号
443989
注册
2011-9-11
#15
发表于 2011-11-12 00:0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闻所欲闻 的帖子
1.姜维知道那么后来成为其秘书的陈寿知道的机会不是远远大于鱼豢吗?陈寿即是史家,又和当事人关系密切,他对事情了结的程度居然不如魏国京兆尹鱼豢清楚,你觉得这种可能性有多少?
2.“那为什么临死时不把魏延在军中的最高官职和军法处置权“假节”拿掉,就不怕魏延依此行事?魏延有朝廷授予的“假节”,可斩军中除诸葛亮以外任何不听令的将、官!若由此引起蜀军大乱、无所适从,诸葛亮又怎能称为有智?把魏延喊来,卸掉官职,收回“假节”,或遣送成都,给他弄个虚职养老不就完了?”这是你自己的原话那这样算不算无过受罚?
3.诸葛亮通过两个不顾大局的混账舞刀弄枪的争吵能考察出什么?谁吵架更厉害?谁打架更狠?要考察部下方法很多,比如问策杨洪马谡,刘备在前线求援诸葛亮不知道怎么办?南征队伍已经出了城了,还没有既定方略?这显然都说不过去,那么就只能理解为出个题目考察属下罢了。用让手下吵嘴打架来考察,那是黑社会选打手!
4.呵呵没弄清楚你的意思,太深了。。。
5.你从哪里得出魏延政治忠诚度高的结论的?难道就从他硬抢军权这条?!他当刘禅是死人啊?!
6.陈式那个功劳有确确实实的两个郡能体现出来,魏延那次出兵三国志魏书里居然一个字都没提过,甚至都没有郭淮出现在那一带的记录,我都怀疑有没有这么回事!至于那复杂的评估是怎么得出来的能不能给点直接的证据呢?就算是杨仪起码还有明确的史料说诸葛亮觉得他性狭所以属意蒋琬的说法,而魏延是什么时候进入考察行列的?
7.诸葛亮要魏延接受却没有给他兵符令信?!魏延的军队主帅刚死人心不稳,杨仪所部不是一样!?杨仪说魏延造反,魏延不是也一样?!魏延是一直带兵的高级将领,杨仪只是一个文职秘书,为什么军队只听杨仪的不听魏延的?
8.我是越看越迷糊了...夏侯懋就算不懂军事难道长安外围连起码的岗哨都没有?夏侯懋不知军难道他身边的幕僚也都不懂,你不会觉得夏侯懋的幕府没用到这种地步吧!?诸葛亮也打仗很多年还解决不了只有千把人的陈仓,魏延凭什么就一定能打得过夏侯懋!?第一张看完了确实不知道信心体现在哪。
你文章太长,而且不知道是我理解能力不行还是你写的绕了点,勉强看完第一段就以为完了,帖子写了一半才发现还有很多,已经实在挺不住了...建议你下次别一起发,弄个续集什么的,这么长有点疲劳轰炸的意思。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奉天翔龙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98
编号
262594
注册
2008-1-8
#16
发表于 2011-11-12 20: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也打仗很多年还解决不了只有千把人的陈仓,魏延凭什么就一定能打得过夏侯懋!?第一张看完了确实不知道信心体现在哪。
----------------------------------------------------------------------------------------------
以后人的眼光来看,魏延取长安的可能性自然是微乎其微,大家都是事后诸葛亮,都帮魏国提前准备好了,魏大军已在深险中,但当时的情况是:
“始,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
在这种魏国略无备预的状况下,魏延偷袭得手的可能性非常大,要以后人的眼光来看,司马懿八日斩孟达,邓艾奇袭成都都是不可完成的任务
至于诸葛亮二伐,早已堕入别人的算计中了(曹真以为亮必出陈仓),结果自然是徒劳无功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jkx324cnua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7
编号
443989
注册
2011-9-11
#17
发表于 2011-11-13 00:2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奉天翔龙 的帖子
现在都在说魏延和诸葛亮在一次北伐时的策略如何不同,可要我说两个人的策略是一样的!区别不过就是胃口大小罢了,核心思想就是利用魏国的疏忽发动奇袭夺取一块领地。最后的结果就是凭借蜀国的军力即便只是夺取陇右也办不到何况是关中!
至于二次北伐被人算中,那不过就是魏国往自己脸上贴金!进攻关中路就那么几条,在沿途有守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再说诸葛亮再不会打仗也不会只带20天的粮食就要进攻关中了吧?!曹真要真有准备会只给郝昭千把人?张郃传里就提到连曹睿自己都没信心陈仓能守得住,这也是“堕入别人的算计”的表现?我看这段“曹真以为亮必出陈仓”的描述才是真正的事后诸葛亮!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暂时发言马甲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18
发表于 2011-11-13 12: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始,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
---------------------------------
又把后面那一句忽略了,“祁山,陇右尤甚”。结果是啥?郭淮迅速在上邽、安定组织反抗,祁山从未投降、安南各县要诸葛亮成功阻援方肯接受蜀号。这是正面面对诸葛亮主力大军的表现。
尤甚的陇右尚且骨气至此。长安倒是个个是魏延准备好的夏侯懋。搞笑么这是?
魏略这么一句话,也明确的说出了,诸葛亮攻击的方向才是魏国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最有机会的地方。另外,关中二字从来没出现在这句话里。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11-13 12:28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19
发表于 2011-11-13 14: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咋个这么多为魏延不平的哦,要说他谋反这个不确实,但是死得一点也不冤枉啊。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司马光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20
发表于 2011-11-13 15:5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杨仪夺权,魏延受屈,当时蜀国天下英俊,都被埋在鼓里,事隔近2000年,被史家奇才LZ发现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帝辛引力
(千峰映月)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6
编号
449858
注册
2011-11-16
来自
辽宁
#21
发表于 2011-11-16 12: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只是杨仪和魏延的政治斗争而已
楼主实在偏激了,而且按汉继承方式,魏延应该得兵权是没错
但是很多人推论时忘记了一个关键,蜀国是丞相府说了算
你看后面的几位,都是从丞相府出来或在丞相府挂职,姜维最早也是费祎的副手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 23:4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693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