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确实是个很可惜的儒将。楼主所言,于我心有戚戚焉。
然则有几个小问题还带商榷。
这般弱冠少年,即已经是统率万余人的大将,怎不叫人佩服称奇。
说统率万余人稍为夸大了。
张合虽亦有机巧,在临阵形势的判断上,却较李典差之甚远。
有两个相似的地方,张合追赶诸葛亮的撤军,立功心切,孤身犯险,误中埋伏,被流矢射死。
楼主前一句话应是从后一句来得,然则后一句是很有些问题的。我记得不知是三国志还是后汉书对张合追击有两个不同的记载,其中一种记载是张合不愿意追,但是司马懿一定要张合追,张合无奈,只好追去。另一种记载则相反,考虑到司马懿的后人成为晋朝皇帝,我更相信前一种解释。李典虽然很强,但在形势判断上,未必比张合强。
在博望坡战役中,虽然最终刘备军获胜,但充分体现了李典的智慧。如果领兵的是李典而不是夏侯敦,获胜的也许是曹军。李典跟随夏侯敦征讨刘备,刘备见大军到,把军营烧掉退兵。夏侯敦领兵追袭,李典看出其中有诈,劝道:“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夏侯敦以及曹营里另一位名将于禁却都看不出如此浅显的道理,想是恃着兵多,以为可以用大象踩死蚂蚁的方式把刘备军打垮,傻乎乎的就猛追了下去。于是毫无悬念的就中了埋伏,最后还是李典带着兵去把焦头烂额的夏侯敦救了出来。
这个么,由于我好长时间不看三国志了,三国志上是否有此记载,我记得并不分明,如果有的话,还请楼主见谅,如果只是三国演义上的记载放在这篇文章里就不合适了。
[ 本帖最后由 攻强守弱 于 2007-12-18 19:5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