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整理出版古籍要正确标点、断句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5-21 11: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整理出版古籍要正确标点、断句

  整理出版古籍要正确标点、断句

  孙心伟

  标点,在文章中起标示句读和语气的作用。尤其在古代典籍中,一段文字,往往由于标点不同,句读和语气也不同,其意义也不同甚或相反。比如《论语·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章,一般标点为:“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已故的辽宁大学教授阎简弼则主张标点为:“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同一段文字,由于标点、断句不同,意义也不相同。又如《易经》乾卦的卦辞为“元亨利贞”四个字。古代句读,每字一读,则元指开创,亨为通达,利指有利,贞义坚固。“五四”之后,许多易学家主张断句为“元亨、利贞”,元亨义为大祭,利贞义为有利的征兆。这两种断句不同,意义也不同。
  上古之书,盖无句读标志。以后,有些古籍用了句读标志,如圈、或点以示断句,这种标示只能表示停顿,尚不能区分是句末之停顿还是句中之停顿,更不能标示语气。所以说,这还不是近代所使用的标点。很多古籍流传年代久远,现在整理出版,正确使用标点,就显得十分重要。
  其实古代文人对句读也很重视,态度也是特别严肃认真的。比如《易经》乾卦九三的爻辞,汉唐承传下来的句读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个句子如果断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也很通顺,因而唐初就有人主张改变其句读。这种改动,使句子的意义发生了很大变化。“夕惕若厉,无咎”,若为介词,厉为若的宾词。厉之义为徒步过深水河。《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曰:“深则厉,浅则揭”;《尔雅·释水》曰:“揭者,揭衣也,以衣涉水为厉。由膝以下为揭,由膝以上为涉,由带以上为厉。”也就是说:徒步过河,水深在膝下,称为揭;水深在膝之上、腰之下,称为涉;而水深超过了腰部则称为厉。“夕惕若厉”之义非常清楚明白:每天都要充满警惕,好像徒步过深水河一样。结果是“无咎”,没有咎悔之处。而“夕惕若”,则若字为语尾助词,与惕字相连,表示谨慎恐惧之义,“厉无咎”之厉义则为危险。汉代承传下来的断句,此爻辞的意义只强调谨慎的重要性,而另一种断句法则强调了此时有危险。唐代的经学大师孔颖达主张后一种断句法,但他并不擅改句读,只是在注疏中提出自己的意见,表现出一种做学问的求实态度。他的意义在于:一能保存古籍旧说的原貌,以免把古籍弄得面目全非;二能提供给读者以思考的余地,使人择善而从之,并不强加于人。
  我们现代的一些学者在讲解或注释古籍时,对句读也十分认真。不论是标点古书时改变旧的句读,还是为本无句读的古书加以标点,对文中的关键之处总要详加考证以求实、求信,而决不妄以己意断之。然而,勿庸讳言,在一些古书的句读中也确实存在着妄加标点的毛病。这种妄加标点造成的错误,有时是非常严重的。如《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述曹操征乌桓,白狼山之战曰斩蹋顿及名王以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这本是一句完整的话,不可在中间断开。而《三国志》的标点本却将其断为“斩蹋顿及名王以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这意义就完全变了,可以说,用一个逗点就改变了历史事实。这个逗点确实非同寻常,不可轻易下笔,需要仔细研究、仔细分析。“斩蹋顿及名王以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这句话中,“斩”为动词作谓语,“蹋顿及名王以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是一个联合词组作了“斩”的宾语。其表达意义为:在阵前斩了蹋顿,并且又杀了二十余万口的投降者,这些投降者为名王、小王和普通百姓,故曰“名王以下胡汉降者”。如果断句为“斩蹋顿及名王以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便成为一个复句。“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固然可以成句;但“斩蹋顿及名王以下”却不能成句,因为“蹋顿”是名词,而“名王以下”不是名词,也不是名词性词组,它不能与“蹋顿”构成联合词组共同作“斩”的宾语,也不能单独作“斩”的宾语。所以,这种断句是不合语法的,“名王以下”作为表示范围的名词性词组只能是“胡汉降者”的定语。本句的断句方法只能是一种:“斩蹋顿及名王以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并无歧义。
  考证史实,也证明了此句不可从中间断开。据《三国志·武帝纪》和《乌丸传》可知:曹操大兵千里偷袭,直到距柳城不足二百里时,鸟桓才发觉,乌桓兵接战曹兵,大战的地点是白狼山下的凡城,此处离蹋顿的首府柳城不足百里。乌桓兵虽多,但由于军阵不整,曹军中张辽率兵冲锋,乌桓兵大败。蹋顿死于阵前,乌桓兵死者遍野。凡城距柳城不足百里,曹兵自然追杀到柳城,柳城兵将猝不及防,只得投降,而被曹操屠城。曹操斩杀“名王以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就是指的屠城。曹操屠柳城,他的部下缪袭曾作了一首鼓吹曲,直名为《屠柳城》来歌颂这一屠城壮举:
  屠柳城,功诚难,度越陇塞路漫漫。
  北逾平岗,但闻北风正酸。
  蹋顿授首,遂登白狼山。
  神武詟海外,永无北顾患。
  缪袭,字熙伯,东海人。曹魏时辟为御史大夫。据《晋书·乐志下》记载,曹魏受禅后,缪袭用汉代的短箫铙歌之乐的旧曲十二支,改成新名,以记曹氏平定天下之功。有《楚之平》、《战荥阳》、《获吕布》、《克官渡》、《定武功》、《屠柳城》、《平南荆》等。以《屠柳城》为题目记平乌桓之功,显示了此战的特点:大规模地屠城。屠城就是不分男女老幼也不分贵贱良莠,一概杀戮之。《三国志》一笔记下曹操“斩蹋顿及名王以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可谓是十分精炼的史笔。
  古代的史学家们读《三国志》,也都明白这是一句完整的话,并没有歧义,故司马光作《资治通鉴》直接将此句原封不动地写入(可惜标点者将其断开了)。唐人杜佑《通典》之《北狄·乌桓》中记述此事曰:“建安十二年,曹公自征乌桓,大破蹋顿于柳城,获首虏二十余万人,其余众万余悉徒居中国,为齐人。”首虏,即首级。可见杜佑非常明确“斩蹋顿及名王以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的意义。不知道《三国志》和《资治通鉴》的标点者,究竟依据什么将此句断开,“救活”了二十余万降者,并抹杀了屠柳城的史实。
  我举这个例子,只想说明一个问题:在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中,标点、断句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关键之处,一个标点的不慎,就会造成“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的大错。标点本身,也包含着重要的学术内容,必须认真对待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贵州野人镇疏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39
帖子 883
编号 88063
注册 2006-10-21
来自 杜里尼大街24号(Via Duri ...
家族 肉肉门


发表于 2007-6-26 15: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断句的学问之深.

本野都还没入门...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2 23:0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16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