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荆州的必然性--再为关羽翻案
作者:不详
后人对于关羽的微词多来自失荆州,在下有一点浅见,不表不快.从根本上说,我不认为荆州之战如同某些网友所言,是一次偶然.
是否由于关羽的过失造成了吴蜀联盟的破裂呢?的确关羽拒绝孙权的提亲,水淹七军后强提东吴的军粮,又调走荆州守军造成后防空虚,但这是否是东吴夺荆州的事由呢? 窃以为非也,恰恰相反,吕子明白衣渡江不是偶然的事件,不是针对关羽的行为,而是东吴必然采取的军事行动,也就是说,吴蜀联盟的破裂是必然的, 这不是关羽的行为所能左右的.
吴蜀矛盾的焦点在于荆州,事实上,当时荆襄九郡由三方分割,襄樊地区归曹操,东部长沙等地归东吴,蜀仅占两郡半,就这两郡半东吴还要来争夺, 绝不是贪眼前小利的行为.以往我也曾经认为荆州争夺战是孙权吕蒙等缺乏政治远见的表现,不禁感叹鲁肃死得太早.现在我觉得,这是孙吴不得不采取的.
由于蜀占据了荆州,北可以击曹,东可以袭吴,军事上的门户被其占据,这是曹操和孙权都很忌讳的事情.对于孙权来说,的确可以沿袭鲁肃时期的策略, 继续联合刘备抗击曹操.曹操是当时孙吴最大的敌人,我不相信人才济济的东吴没有一个人看出这一点,东吴本就是一个在夹缝中生存的政权, 他自己也不会随便破坏与刘备的联盟,毕竟这曾经是生存的根本.但是联合刘备的后果是什么呢?如果当时东吴配合刘备出兵攻曹,刘备汉中兵马也出击, 三路兵马齐进,曹操的确可以被一举消灭.不过孙权能得到多少好处呢?整个河洛地区将落中刘备手中,自己至多夺个合肥徐州而已,看着刘备坐大. 灭曹之后,刘备又会采取什么措施呢?占据了荆州就相当于占据了东吴的西大门,结果是什么谁也不会不知道.
联刘抗曹,最终将会被刘备所灭;联曹抗刘,最终破坏吴蜀联盟,两败俱伤,丧失灭曹最佳时机,最终被曹所灭(历史证明了这一点).两种结果, 对于孙权来说都是被消灭,不同的在于多得一块荆州,那么干脆先拿过来再说,还可以赌一把刘备不来攻吴,吴蜀联盟继续苟严下去.可惜的是, 刘备没有这种胸怀,吴蜀联盟的破裂就不可避免了.
事实上真正缺乏政治远见的不是关羽或者孙权,而是刘备和诸葛亮.他们看到了荆州对于自身的重要性,但没有考虑到孙权的利益.想与人家联合, 又不肯给人家好处,舍不得孩子怎么套得了狼?孙权不是傻子,不会做陪太子读书的事情,不会消耗自己的兵力来让刘备做大.事实上荆州早就该还给孙权, 解决了这个焦点问题,吴蜀联盟才能够延续下去,灭曹才有真正的希望.刘备太短视了,真正的贪小利而肯惜身,就这么一块荆州,"权借一时即还" ,"夺了益州就还","取了凉州再还",好了,人家不陪你玩了,拿了过来.刘备又没有这种气量,非要再打一仗,彻底玩完了.吴蜀之争没有最后的赢家, 只不过为各自数十年后的灭亡奠定了基础.
关羽在荆州这块最前线,可能早已感受到吴蜀之间的矛盾,就算换了别人来,也一样保不住荆州.不论关羽的智略能否及得了赵云魏延等人(我以为关羽此等" 熊虎之将","万人敌"的智略绝不逊赵云),换一个人来守荆州,到多只能逃得了性命,荆州之战,如前所述,是不可能避免的.至于关羽北伐的失败, 更不是他一人的过错,关羽孤军作战,没有东西两方面的配合,曹操军队又不断前来增援,围了曹仁,来了于禁;灭了于禁,再来徐晃.仅凭荆州军马, 能有多大作为?
后人多责关羽大意失荆州,而没有看到背后的政治背景,我认为对关羽是不公平的.关羽自有其缺点,但荆州之战不是因为他的缺点而发生的. 这么一场大战,绝不是针对关羽个人的,实在是因为荆州这块地方太敏感了.连司马懿都看出这一点,"关羽得志,孙权必不喜也".关羽实在是可怜, 我只是想,如果当时是赵云替关羽来守荆州,结果荆州又失,后人会不会再编一句"赵云XX失荆州"?可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