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张飞二三事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张飞二三事
云飞羽--亮亮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0
功绩
51
帖子
142
编号
37817
注册
2005-4-29
#1
发表于 2006-2-27 16: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张飞二三事
----------------------------------------------------------------------------------
一、“杀”与“欲杀”。
----------------------------------------------------------------------------------
吕布传注引英雄记曰:“布水陆东下,军到下邳西四十里。备中郎将丹杨许耽夜遣司马章诳来诣布,言“张益德与下邳相曹豹共争,益德杀豹,城中大乱,不相信。丹杨兵有千人屯西白门城内,闻将军来东,大小踊跃,如复更生。将军兵向城西门,丹杨军便开门内将军矣”。布遂夜进,晨到城下。天明,丹杨兵悉开门内布兵。布于门上坐,步骑放火,大破益德兵,获备妻子军资及部曲将吏士家口。”
先主传注引英雄记曰:“备留张飞守下邳,引兵与袁术战於淮阴石亭,更有胜负。陶谦故将曹豹在下邳,张飞欲杀之。豹众坚营自守,使人招吕布。布取下邳,张飞败走。”
综合上两条记载,我们可以大致整理出此次事件的始末。
1、“备留张飞守下邳,引兵与袁术战于淮阴石亭,更有胜负。”
2、“张益德与下邳相曹豹共争”、“陶谦故将曹豹在下邳,张飞欲杀之”。
3、“豹众坚营自守,使人招吕布”。
4、“益德杀豹,城中大乱,不相信”。
5、“丹阳兵有千人屯西白门城内,闻将军(吕布)来东,大小踊跃,如复更生”。
6、“布水陆东下,军到下邳西四十里。备中郎将丹阳许耽夜遣司马章诳来诣布”。
7、“布遂夜进,晨到城下。天明,丹阳兵悉开门内布兵。布于门上坐,步骑放火,大破益德兵,获备妻子军资及部曲将吏士家口”、“布取下邳,张飞败走”。
然而,笔者对其中第2点颇有疑虑:“共争”,是为“张飞欲杀之”的原因。但是,如果说张飞要找茬杀曹豹,为何不在其“共争”时直接动手?或者待到他一个人时再动手?而非要等到他“坚营自守”之后?
由此,得出两种可能:
1、“共争”之时,曹豹便已“聚众”。也就是说,曹豹凭着身边的“众”,乃敢与“守下邳”的张飞“共争”。其后双方大打出手,曹豹遂边战边退至“坚营自守”。
2、“共争”之时,张飞尚无杀曹豹之心。但曹豹心生不忿,乃“坚营自守”并“使人招吕布”,于是“张飞欲杀豹”。
但不论事实是上述哪种可能,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曹豹先“聚众闹事”,然后才是“张飞欲杀之”。
其次,是“招吕布”的问题。
吕布传注引英雄记曰:“布初入徐州,书与袁术。术报书曰:“昔董卓作乱,破坏王室,祸害术门户,术举兵关东,未能屠裂卓。将军诛卓,送其头首,为术扫灭雠耻,使术明目于当世,死生不愧,其功一也。昔将金元休向兖州,甫诣封丘,为曹操逆所拒破,流离迸走,几至灭亡。将军破兖州,术复明目于遐迩,其功二也。术生年已来,不闻天下有刘备,备乃举兵与术对战;术凭将军威灵,得以破备,其功三也。将军有三大功在术,术虽不敏,奉以生死。将军连年攻战,军粮苦少,今送米二十万斛,迎逢道路,非直此止,当骆驿复致;若兵器战具,它所乏少,大小唯命。”布得书大喜,遂造下邳。”
很明显,似乎是袁术策乱吕布。
但是,虽然袁术广与吕布军粮,却不代表吕布会马上就去攻打下邳。“无粮”尚需“抢粮”,抢谁的?曹操?袁术?还是大军尽出的刘备?。是以,“无粮”时,吕布军尚得计算着夺了徐州。“有粮”了,解了燃眉之急,则更需制定详细的行事方案。而此时的曹豹,便是那“只欠”的“东风”。所以,在“军粮”和“曹豹”二者之间,“曹豹”才更是能促进吕布出兵的本源。
先主传:“先主与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
似乎吕布来袭在前,而曹豹不过是适逢其会。但是,直的只是巧合吗?
但看,“布水陆东下,军到下邳西四十里。备中郎将丹杨许耽夜遣司马章诳来诣布”。
曹豹若要遣人“招吕布”,自当前往小沛,何以独遇于空巢而出的吕布军中?
原因是“闻将军来东”,既“知道吕布要来攻打下邳”。但是,他们又是如何在“城中大乱,不相信”的时候,得知吕布军及“下邳西四十里”的?难不成吕布还是一路吹锣打鼓来的么?
由是得知,曹豹早与吕布暗中有联系。
再综合前文所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更为接近事实的结果:
1、“备留张飞守下邳。”
2、“张益德与下邳相曹豹共争”。
3、“豹众坚营自守,使人招吕布”。
4、“丹阳兵有千人屯西白门城内,闻将军(吕布)来东,大小踊跃,如复更生”。
4、“张飞欲杀之”、“益德杀豹,城中大乱,不相信”。
5、“布水陆东下,军到下邳西四十里。备中郎将丹阳许耽夜遣司马章诳来诣布”。
7、“布遂夜进,晨到城下。天明,丹阳兵悉开门内布兵。布于门上坐,步骑放火,大破益德兵,获备妻子军资及部曲将吏士家口”、“布取下邳,张飞败走”。
----------------------------------------------------------------------------------
二、“随”与“未随”。
----------------------------------------------------------------------------------
张飞传:“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
或曰:从“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一句,应可断定,张飞是刘备投袁绍时的跟随者。因刘备其他旧部如关羽、麋竺、孙乾、简雍等人本传中都无此语。
然,愚意以为,此句不过是对后面“表卒”二字的补充说明。如以“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后直接接上“表卒”语,倒是有点奇怪了。
另外,“依袁绍、刘表”一语该如何理解?
我们一般认为刘备逃离曹操势力之后大致有三个举动:夺徐州(自立)、投袁绍(逃难)、依刘表(投靠)。
然此处却略过了“夺徐州”不提,如按“张飞曾随刘备投袁绍”来理解,莫非是说“张飞未随刘备夺徐州”?
非矣![张飞传]所云“依袁绍”,时间上限其实就从刘备脱离曹操始。
孙乾传:“先主之背曹公,遣乾自结袁绍,将適荆州,乾又与麋竺俱使刘表,皆如意指。”
因此,“依袁绍”一语并非特指“刘备军被曹操击溃后”之事。
而对于夹杂在“依袁绍”和“依刘表”之间的这一段插曲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先主传注引魏书曰:“是时,公方有急於官渡,乃分留诸将屯官渡,自勒精兵征备。备初谓公与大敌连,不得东,而候骑卒至,言曹公自来。备大惊,然犹未信。自将数十骑出望公军,见麾旌,便弃众而走。”
明载其“自将数十骑出望公军”,无张飞。又“弃众而走”,当为是。
----------------------------------------------------------------------------------
又或曰:有记载了“张飞随刘备”的史料。
三少帝纪注引献帝传曰:“(秦)宜禄归降,以为铚长。及刘备走小沛,张飞随之,过谓宜禄曰:“人取汝妻,而为之长,乃蚩蚩若是邪!随我去乎?”宜禄从之数里,悔欲还,飞杀之。”
诚然,秦宜禄降曹,应是在吕布,甚至是袁术死后。那么,此时的“刘备走小沛”则当是被曹操击败投袁绍时。可是,投袁应往北,奈何却往同属豫州沛郡、而更在小沛南面之地?因而,此处断然有误。是刘备往北,张飞却往南尔。其后,张飞由南而西,转入谯郡:
夏侯渊传注引魏略曰:“初,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故渊之初亡,飞妻请而葬之。及霸入蜀,禅与相见,释之曰:“卿父自遇害於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指其兒子以示之曰:“此夏侯氏之甥也。”厚加爵宠。”
----------------------------------------------------------------------------------
或曰:“谯郡”事是在群盗响应袁绍,而袁绍派遣刘备相助时所发生的事。
当然,此一可能性还是有的。可是,刘备所扰,依各书记载都止在近许的汝南之地,目的是“略许下”,未及谯尔。
先主传:“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关羽亡归先主。曹公遣曹仁将兵击先主,先主还绍军,阴欲离绍,乃说绍南连荆州牧刘表。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
武帝纪:“汝南降贼刘辟等叛应绍,略许下。绍使刘备助辟,公使曹仁击破之。备走,遂破辟屯......(建安六年201)九月,公还许。绍之未破也,使刘备略汝南,汝南贼共都等应之。遣蔡扬击都,不利,为都所破。公南征备。备闻公自行,走奔刘表,都等皆散。”
曹仁传:“太祖与袁绍久相持於官渡,绍遣刘备徇隐强诸县,多举众应之。自许以南,吏民不安,太祖以为忧。仁曰:“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仁尽复收诸叛县而还。”
而为何“汝南贼”会在此时“叛应绍”?而为何袁绍谁都不派,偏偏派了个刘备?
有一条记载可将其连成一线:
先主传:“(陶)谦表先主为豫州刺史,屯小沛。”
而汝南正属豫州。愚意猜度,有两种可能:
1、刘备任豫州时早与刘辟、龚都有联系,而他们此时由刘备一纸书信策反。
2、张飞由谯郡继续向西,转入汝南,由他策反这数人。
对此,笔者更倾向于第2种可能,因为先是“叛应绍”,然后才“遣先主”。否则当书“袁绍使刘备略许下,汝南贼刘辟等应之”。
也就是说,张飞并未随刘备走投袁绍,他个人的路线是:沛--铚--谯--汝南。其间更经历杀秦宜禄,妻夏侯氏女,策反刘辟、龚都等事,精彩纷呈。
(当然,“策反”事仅为猜测,并无实质证据。)
----------------------------------------------------------------------------------
三、南郡太守
----------------------------------------------------------------------------------
张飞传:“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转在南郡。”
这里先说说关于“南郡四县”的问题。
向朗传:“先主定江南,使朗督秭归、夷道、巫、夷陵四县军民事。”
曹操于建安十三年(208)分南郡枝江以西所立的临江郡除上述四县外,还有一佷山县。按地望来说,佷山县更在夷道西北方、夷陵西南方。此县不在向朗之手,当应仍属吴。
而愚意更倾向于“夷陵”乃“佷山”之误。因夷陵曾一度为吴所有。
甘宁传:“宁建计先径进取夷陵,往即得其城。”
吕蒙传:“瑜使甘宁前据夷陵......军到夷陵,即日交战,所杀过半。敌夜遁去,行遇柴道,骑皆舍马步走。兵追蹙击,获马三百匹,方船载还。於是将士形势自倍,乃渡江立屯,与相攻击,曹仁退走,遂据南郡,抚定荆州。”
虽云据城后既“渡江立屯”,但刘备方应不会于此时窃居盟友之城。或曰此城为“刘备所借”,但佷山县则又成为飞地,何不一同借来?
----------------------------------------------------------------------------------
孙吴方前期曾有两任南郡太守。
周瑜传:“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
程普传:“周瑜卒,代领南郡太守。权分荆州与刘备,普复还领江夏,迁荡寇将军,卒。”
又另有一人屯于江陵。
鲁肃传:“令程普领南郡太守。肃初住江陵,后下屯陆口。”
论者或以为刘备迟至建安二十年(215年)始得南郡,窃以为不然。
因[程普传]乃言“权分荆州与刘备”,而非“权与刘备分荆州”。
所以,愚意以为“权分荆州与刘备”的时间正是鲁肃“后下屯陆口”的时间。
吴主传:“十五年(210年),分豫章为鄱阳郡;分长沙为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屯陆口。”
因此,南郡入刘备之手当在建安十五年(210年)。
亦因此,在孙权“遣孙瑜率水军住夏口”欲伐蜀时,刘备方能“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南郡,备自住孱陵”。
而为什么孙权在“借荆州”于刘备后复舍南郡呢?就权当孙夫人的嫁妆亦未尝不可,毕竟时孙吴实领之南郡地仅三县:夷陵、江陵、州陵(州陵县被划入孙吴汉昌郡)。
----------------------------------------------------------------------------------
四、主将与副将
----------------------------------------------------------------------------------
张飞传:“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
先主传:“先主军益强,分遣诸将平下属县,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惟关羽留镇荆州。”
诸葛亮传:“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
赵云传:“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
刘封传:“及先主入蜀,自葭萌还攻刘璋,时封年二十馀,有武艺,气力过人,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
认为诸葛亮才是主帅的论据,无非有三:
1、经比对上引数传后可知,各传皆将诸葛亮之名冠于最前。
2、诸葛亮是两位镇荆州的人物之一。关羽留守,则此路应以诸葛亮为主。
3、[赵云传]中明确指出了是刘备“召诸葛亮”,且是“亮率”赵云与张飞。因此,此次西进之军的主帅为诸葛亮无疑。
关于第1点,笔者已在[刘备伐蜀外篇--法正的信]一文中作过交待。而第3点,亦曾在[杂说赵云]一文中略有评述。因此,现在来谈谈第2点。
诸葛亮能不能调动张飞?
答案是:在荆州时或可,在战场上不能。
或曰,[廖立传]有载:“先主入蜀,诸葛亮镇荆土,孙权遣使通好于亮。”可以肯定,诸葛亮是刘备入蜀后处理荆州问题的一把手。
然,外交事,属政或军?
诸葛亮传:“亮与关羽镇荆州。”
先主传:“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刘备却为何偏偏要任命两个人来“镇荆州”呢?答案似乎很明显,既一主政、一主军。而特别分任两人,则说明军政互不相统。
那么,张飞属于哪个系统呢?在其领“南郡太守”时,属政,必须服从于诸葛亮的政令。此既前所云“在荆州时或可”;在其行“征虏将军”时,属军,必须听命于关羽的指派,此既前所云“在战场上不能”。
那么,进攻益州时张飞是什么身分呢?属军的“征虏将军”。
而此时的关羽仍留守荆州,于是张飞就成了此军中身分最高的人。
如此,本次主将为谁甚明。
为什么在没有关羽的战场上,诸葛亮就不能调动张飞呢?
因为,虽然诸葛亮在荆州时是政事的一把手,但其在交战时的军职却仅仅是个“军师中郎将”。
诸葛亮传:“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
或曰,“中郎将”与“将军”分属两个系统,无高下之分。
误。应该说,有中外两军之分。
外军的“中郎将”,便是位低于“将军”的武官。如刘封。
刘封传:“益州既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迁封为副军将军。”
中军的“中郎将”,则通常有“南、北、左、右、虎贲、羽林、五官”之号,且多各号仅置一人。而且这便是此系统的最高军职,而无法再升为“虎贲将军”、“羽林将军”、“五官将军”云云。
那么,诸葛亮的“军师中郎将”属于哪个系统?外军。
因为同时同为“军师中郎将”的还有另外一人,庞统。
庞统传:“亲待亚於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因为诸葛亮还曾升为“军师将军”。
诸葛亮传:“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于是乎,一个军职仅为“军师中郎将”的诸葛亮却一屁股“率”上“征虏将军”张飞和“牙门将军”赵云进军益州,此诚为一笑尔。
----------------------------------------------------------------------------------
现在再借由当事人张飞方面的情况来看看这个问题。
1、分兵前的情况。
上引[张飞传]载处理严颜事。
为何不是“诸葛义释严颜”?或曰张飞为前锋、诸葛在后面。奈何张飞连等等的性子都没有么?奈何诸葛亮落后很远,以至赶不急?
又或曰,[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有载:“十九年,关羽统荆州事。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泝江,降下巴东。入巴郡。巴郡太守巴西赵筰拒守,飞攻破之。获将军严颜。”
巴郡太守应该是“巴西赵筰”,[三国志]误。严颜只是其麾下一将,小人物尔,无需等诸葛亮来处理。
窃以为非。诚然,[华阳国志]仅述一州之事,在地方郡守的资料上或更为可信。但处理之权便是处理之权,奈何分大小人物邪。况“将军”和“太守”的差距到底有多远?战乱时的“将军”和“太守”又是孰轻孰重?而且,当时交战双方皆是“太守”多而“将军”少的局面。单说刘备方,领有襄阳、南郡、宜都、武陵、长沙、零陵、桂阳七郡,而“将军”却只有关羽、张飞、赵云三个,再加上一个曹操封的“行裨将军”黄忠。
2、分兵后的情况。
张裔传:“张飞自荆州由垫江入,璋授裔兵,拒张飞於德阳陌下,军败,还成都。”
虽然此时已然分兵,但主将所率应是最强的兵团。为何不是“璋授裔兵,拒诸葛亮于某某处”?
又或曰,[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有载:“璋帐下司马蜀郡张裔距亮,败于柏下。裔退还。”
确是“拒诸葛亮”,又是[三国志]误。
然,笔者曾在[刘备伐蜀外篇--法正的信]一文中指出过,第二批入蜀之军不是三分,而是两分。一路由赵云率领往江阳、犍为;一路由张飞和诸葛亮率领往巴西、德阳。
在此情况下,[张裔传]只提最高统率张飞,而不提随军人员诸葛亮。又是何故?
3、其他。
上引[宗预传]有载,“建安中,随张飞入蜀。”
为何不是随“诸葛亮入蜀”?
----------------------------------------------------------------------------------
五、巴西太守
----------------------------------------------------------------------------------
张飞传:“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其馀颁赐各有差,以飞领巴西太守。”
向朗传:“蜀既平,以朗为巴西太守,顷之转任牂牁,又徙房陵。”
论者以此二传相比较后,认为向朗先于张飞任巴西太守,窃以为是。然其时限或仍需商榷。
武帝纪:“(建安二十年215)十一月,鲁自巴中将其余觽降。封鲁及五子皆为列侯。刘备袭刘璋,取益州,遂据巴中;遣张郃击之。十二月,公自南郑还,留夏侯渊屯汉中。”
然,此项记载尚有值得商榷之处。
首先,刘备是否此时方得巴中?否。
其次,曹操有否攻伐刘备之意?否。
由是得知,“刘备袭刘璋,取益州,遂据巴中;遣张郃击之”语,有误。
而附合此说的,还有[夏侯渊传]。
夏侯渊传:“(建安二十一年216)会鲁降,汉中平,以渊行都护将军,督张郃、徐晃等平巴郡。太祖还鄴,留渊守汉中,即拜渊征西将军。”
两说皆是曹操先“使张郃等平巴中”,而后“曹操还”。
[夏侯渊传]还犯了两个错误:其一,“会鲁降,汉中平”等事在建安二十年(215年);其二,“巴中”不等于“巴郡”。
----------------------------------------------------------------------------------
我们还是看看双方主要当事人的记载。
张郃传:“至阳平,鲁降,太祖还,留郃与夏侯渊等守汉中,拒刘备。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二郡,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为备将张飞所拒,引还南郑。”
张飞传:“曹公破张鲁,留夏侯渊、张郃守汉川。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馀日。飞率精卒万馀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问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
皆云曹操“留”夏侯渊、张郃守汉中,是其已返矣。
曹操既有“得陇望蜀”语,欲坐山观虎斗,安得又遣其与刘备交战。此应为曹操十二月还邺后夏侯渊等的私自行为。
而直至此时,张飞尚不是“巴西太守”。我们再来梳理一下事件经过。
先主传:“是岁(215年),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遣黄权将兵迎张鲁,张鲁已降曹公。曹公使夏侯渊、张郃屯汉中,数数犯暴巴界。先主令张飞进兵宕渠,与郃等战於瓦口,破郃等,收兵还南郑。”
先是,黄权将兵迎张鲁。
黄权传:“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於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鲁已还南郑,北降曹公,然卒破杜濩、朴胡,杀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
黄权到达时,张鲁已降曹操,时已过十一月,然后黄权攻破杜濩、朴胡。黄权为什么要攻击此二人呢?因为他们是曹操所署巴东、巴西太守。
武帝纪:“(建安二十年215)九月,巴七姓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举巴夷、賨民来附,于是分巴郡,以胡为巴东太守,濩为巴西太守,皆封列侯。”
然实际上此时这两郡都归刘备所有(巴西太守既向朗,而巴东郡此时称“江关都尉”),杜濩、朴胡等只能盘据在之前居住的夷、賨之地。
其实,曹操的目的仅为给刘备方添乱尔。然夏侯渊等不作此想,竟于二人被灭后发兵入侵,黄权不能挡,刘备遂令张飞往拒。
此时的刘备已“引兵还江州”,而“令张飞进兵宕渠”。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当是直接派遣张飞从江州沿宕渠水而上。如若要从成都调张飞来,还不如自己引兵前往更快,难道只有“俺老张”才能制住“此小张”么?因此,张飞应是跟随在刘备身边的东征大将之一。亦因此,张飞直至此时,尚不是“巴西太守”。
从另一方面来说,刘备会不会于此时去忙着解除向朗巴西太守之职,转任牂牁,又以张飞领巴西呢?毕竟无任何资料表明张郃之军有曾侵犯到巴西郡治阆中县。因此,愚意以为,此事应发生张郃“引兵还南郑”之后。
而张飞又与张郃“拒五十馀日”,在时间上应已至建安二十一年(216年)。
----------------------------------------------------------------------------------
[
本帖最后由 云飞羽--亮亮 于 2006-3-31 17:07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sanguozx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6
编号
60420
注册
2006-2-19
#2
发表于 2006-3-1 13: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入蜀主将该是诸葛亮。
赵云传: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云飞羽--亮亮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0
功绩
51
帖子
142
编号
37817
注册
2005-4-29
#3
发表于 2006-3-2 18: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传:“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
刘备“召诸葛亮”语没出现在诸葛亮的本传中,反倒在[赵云传]里,这就是问题了。
而且,即便赵云为诸葛所统,不代表张飞亦然。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5 19:2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70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