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芳可不是庸才,东吴军的攻坚水平则不咋的;以他和先主的关系以及多年患难与共,用人不当说不过去
东吴之所以会向荆州用兵,一是向北多年没有进展,而小弟刘备势力却急速膨胀,心里不平衡;二是关羽态度恶劣,又取得于禁三万降兵,实力猛增,孙氏惧怕关羽一旦取得洪河以南,再挥师东向。巩固长江防线算不得是主要原因。
吴书曰:将军士仁在公安拒守,蒙令虞翻说之。翻至城门,谓守者曰:“吾欲与汝将军语。”仁不肯相见。乃为书曰:“明者防祸於未萌,智者图患於将来,知得知失,可与为人,知存知亡,足别吉凶。大军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举,此非天命,必有内应。将军不先见时,时至又不应之,独守萦带之城而不降,死战则毁宗灭祀,为天下讥笑。吕虎威欲径到南郡,断绝陆道,生路一塞,案其地形,将军为在箕舌上耳,奔走不得免,降则失义,窃为将军不安,幸熟思焉。”仁得书,流涕而降。翻谓蒙曰:“此谲兵也,当将仁行,留兵备城。”遂将仁至南郡。南郡太守麋芳城守,蒙以仁示之,遂降。吴录曰:初,南郡城中失火,颇焚烧军器。羽以责芳,芳内畏惧,权闻而诱之,芳潜相和。及蒙攻之,乃以牛酒出降。
从这里投降的情况看,士仁是认为己军有东吴内应而降,糜芳又是以士仁为榜样,所以关羽的调度致使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举,绝对是负主要责任的,更不要说所谓的“还当治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