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何博士备论魏论上注译, 作者:萧寒
性别:未知-离线 萧云飞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7
帖子 694
编号 51271
注册 2005-10-16


发表于 2006-1-28 16: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魏论上(注释)

  昔者,东汉之微①,豪杰并起而争天下,人各操其所争之资。盖②二袁以势,吕布以勇,而曹公以智,刘备、孙权各挟③乎智勇之微④而不全者也。夫⑤兵以势举者,势倾⑥则溃;战以勇合者,勇竭则擒。唯能应之以智,则常以全强⑦而制⑧其二者之弊。是以袁、吕皆失,而曹公收之,刘备、孙权仅获自全于区区之一隅也。 

  ①微:衰微。②盖:发语词。③挟:拥有。④微:奥义,微妙。⑤夫:发语词。⑥倾:倒塌,引申为衰微。⑦全:完备;全强:真正的强大。⑧制:抑制。

  方二袁之起,借其世资以撼天下。绍举四州之众,南向而逼官渡;术据南阳,以扰江淮,遂窃大号;吕布骁勇,转斗无前而争衮州。方是之时,天下之窥曹公,疑不复振①。而人之所以争附而乐赴者,袁、吕而已。而曹公逡巡②独以其智起而应之,奋盈万之旅,北摧袁绍而定燕、冀;合三县之众,东擒吕布而收济衮;蹙③袁术于淮左,彷徨无归,遂以奔死。而曹公智画④之出,常若有余,而不少困。彼之所谓势与勇者,一旦溃败,皆不胜支⑤。然后天下始服曹公之为无敌,而以袁、吕为不足恃⑥也。至于彼之任势与力,及夫各挟智勇之不全者,亦皆知曹公之独以智强而未易敌也,故常内惮而共蹙之。唯曹公自恃其智之足以鞭笞天下而服役之也,故常视敌甚轻,为无足虞⑦。于其东征刘备也,袁绍欲蹑之;于其官渡之相持也,孙权欲袭之;于其北征乌桓也,刘备欲乘之。三役者皆所以致兵招寇,而窥伺间隙者所起之时也。然而曹公晏然⑧,不为之深忧而易计者,亦失于负智轻敌之已甚,是以数乘危而侥幸也。虽然,于势不得不起者,盖刘备在所必征,袁绍在所必拒,然又其近在于徐州之与官渡。使⑨其人之谋我,而我亦将有以应之,未有乎颠沛也。至于乌桓之役,则其轻敌速寇,而苟免祸败者,固无殆于此时也。

  ①振:奋起。②逡(qun):退;逡巡:有顾虑的徘徊或退却。③蹙(cu):紧迫,窘迫。④画:通划,谋划,筹略。⑤胜:承担,承受;支:抵抗,抵御。⑥恃:依靠。⑦虞(yu):忧患。⑧晏然:安逸的样子。⑨使:放纵。

  夫袁绍虽非曹公之敌,亦所谓一时之豪杰,横大河之北,奄四州之土,南向而争天下,一旦①摧败,卒以忧死。而其二子孱驽不肖②,曹公折棰③而驱之,北走乌桓,苟延岁月之命,虽未就枭戮,亦可知其无能为矣。方是之时,中土未安,幽冀新附,而孙权、刘备觇④伺其后,独未得其机以发之耳。而操方穷其兵力,远即塞北,以从事于三郡乌桓为不急之役,侥幸于一决。呜呼,可谓至危矣!使刘表少辨事机,而备之谋得逞,举荆州之众,卷甲而乘许下之虚,则魏之本根拨矣。曹公虽还,而大河之南非复魏有矣。然则操之数为此举而蔑复顾者,恃其智之足以逆制于人而易之也。夫官渡、徐州之役,在势有不得不应,虽易之可也。今提兵万里,后皆寇仇,而前向劲敌,且甚易之而不顾者,亦已大失计矣。刘备之不得举者,天所以相⑤魏耳。 

  ①旦:日;一旦:一日,比喻时间极短。②孱(chan):懦弱,浅薄;驽(nu):才能低下;不肖:不成器。③棰:通捶,短木棍;折棰:比喻轻而易举。④觇(chan):窥伺。⑤相:辅助。

  嗟乎!人唯智之难能。苟惟①获乎难能之智,加审处②而慎用之,则无所不济。今乃恃之以易③人,则其与不智者何异?曹公所以屡蹈④祸机而幸免者,天实全之耳。后之人无求祖⑤乎曹公,而谓天下之可易也矣。

  ①惟:通维,句中语气词,表判断。②审:谨慎;处:安排,处置。③易:轻视。④蹈:实行。⑤祖:效法。

魏论上(全译)

  过去,东汉衰败的时候,英雄们纷纷起兵来争夺天下,人人都拥有其用来争夺天下的资本。袁术和袁绍凭借的是势力,吕布凭借的是勇气,然而曹公凭借的是智力,刘备和孙权各自拥有巧妙而不完全的智慧和勇气。凭借势力而起兵的人,势力衰微后就会溃散;凭借勇气和敌人战斗的人,勇气用尽了就会被擒获。只有用智慧来应对,才能经常处于真正强大的处境而去除单凭势力或单凭勇气的弊端。这就是二袁、吕布均失败而曹公收取了他们的资本,刘备、孙权仅仅能在边域之处自保的原因。

  在二袁起兵的时候,凭借他们的世代相传的资本来震撼天下。袁绍发动四州的兵马,向南进军逼近官渡;袁术占据南阳,借此侵扰江淮之地,不久窃取了帝位;吕布骁勇善战,辗转战斗英勇无前来争夺兖州。在那个时候,天下观察曹公的人,都怀疑他不会再奋起了。人们所争先恐后依附的,是二袁和吕布。唯独曹公在退却中凭借智慧起兵与其交战,率领万余军队,在北边击败袁绍,平定辽东和河北之地;聚集三县的人马,向东抓获吕布获取了山东之地;使袁术在淮北处于困难境地,整日惊慌,无处可归,终于因为逃窜而死。但是曹公所谋划的计谋策略,经常处有余地,很少处于困境。哪些所称道的有势力和有勇气的人,一但溃散失败后,就再也不能与曹公匹敌。在那以后,天下人都开始信服曹公无敌的本领,而且认为二袁、吕布根本不足依靠啊。至于那些凭借着势力和武力以及拥有不完全智力勇气之人,也都知道曹公唯独因为智慧而强大,不可以轻易对敌,所以常常从内心里害怕以至于一起来逼迫他。唯独曹公凭仗着自己的智慧足够横扫天下,并能使天下人都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所以常常轻视敌人,认为敌人根本不足担心。在他向东征讨刘备的时候,袁绍打算袭击他的后方;在他在官渡和袁绍相持的时候,孙权打算偷袭他;在他向北征讨乌桓的时候,刘备想要趁此机会攻击他。三场战争之所以导致敌军打算入侵,是因为这正是那些打算伺机进攻之人起兵的时机啊。然而曹公毫不顾虑,没有深思后果而重新考虑自己的计划,也实在是太自负智慧而轻视敌人了,因此数次面临危险而侥幸无事。虽然这样,迫于当时的形势不得不起兵的原因,是刘备必须征讨,袁绍必须抗拒,且他们又近在徐州和官渡。与其让人家来算计我,我仍然需要应对它们,(不如我先起兵,)不会拥有完全失败的危险。至于乌桓这场战役,是其轻视敌人迅速入侵,勉强免于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在那时确实没有什么危险(,而不是由于智慧的缘故)。

  袁绍虽然不是曹操的敌手,也可称得上是一时的豪杰,纵横在黄河以北,拥有四州的领土,向南进军来争夺天下,短时间被彻底击败了,最后终于因为忧虑而死。他的两个儿子懦弱浅薄,才能低下,且不成器,曹公轻而易举驱逐了他们,向北逃往乌桓,仅仅为了苟且偷生而已,虽然没有被杀死,也能知道他们不会有什么作为了。在那个时候,中原没有安定,辽东和河北新近依附,而孙权、刘备在其后方窥伺,仅仅是没有得到机会而发动罢了。此时曹操正在穷尽自己的兵力,远征塞北之地,在辽东三郡和乌桓发动一场并不是急需的战役,希图能幸运的进行一场决战。唉,这真可称得上是最危险的时候了!假如刘表能够稍微看出此时的机遇,使刘备的谋划得以实现,率领荆州的军队,趁许都空虚之时席兵攻来,那么魏的基业就会被从根拔起。曹公即使回来,黄河以南之地不能再为魏所拥有了。但是曹操数次这样做而从不顾虑的原因,正是因为自持其智慧足够迎对制服敌人以至于轻视敌人。官渡、徐州的战役,就形式来说不得不应对,即使轻视敌人也是可以的。现在携带兵马奔袭万里,后方都是敌人和仇家,然而向前攻击强劲的敌人,而且十分轻视敌人毫不顾虑,这也太失策了。刘备之所以不能举兵,正是因为上天在辅助魏国啊。

  可惜啊!人唯独智慧最难得到。假如获得了难得可贵的智慧,并谨慎的处置和使用它,则没有地方不能成功的。如今却依仗智慧而轻视别人,那么和不聪明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曹公屡次险些陷入灾祸却侥幸避免的原因,是上天在保全他啊。后人不要去效法曹公,而认为天下可以轻而易举得到啊。

魏论上(个人评论)

  作为武经七书的校订者,何去非其军事著作体现的军事思想已达北宋颠峰。军事价值和历史价值不言而喻,苏轼赞曰“其论历代所以废兴成败,皆出人意表,有补于世”。
  愚者不打算为之吹捧,仅就其失而言,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主张愚士卒之耳目,即所谓将益智,卒益愚。二是混谣偶然和必然的辨证关系,宣扬天命论。
  魏论上紧扣天下形势,分析魏武帝的运兵得失,在作战方面,“反对侥幸取胜,主张要先计而后战,作战要因事设奇,用而不穷;要善于捕捉战机,机未至不可动,机已至不可失”,是何博士备论的佼佼之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东祖长离

安乐侯顺昌军节度使
★★★★★

Rank: 17Rank: 17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2331
帖子 3873
编号 38129
注册 2005-5-3


发表于 2006-1-28 16: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请问一下,楼主有没有经过原作者 风萧萧易水寒 的批准转此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萧云飞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7
帖子 694
编号 51271
注册 2005-10-16


发表于 2006-1-28 19: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东祖长离于2006-01-28, 16:55:08发表
请问一下,楼主有没有经过原作者 风萧萧易水寒 的批准转此帖?

qq上的名字是萧寒,是俺本家,早就认识了,嘻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东祖长离

安乐侯顺昌军节度使
★★★★★

Rank: 17Rank: 17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2331
帖子 3873
编号 38129
注册 2005-5-3


发表于 2006-1-28 22: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萧云飞于2006-01-28, 19:36:23发表
qq上的名字是萧寒,是俺本家,早就认识了,嘻嘻  

如果是有原作者批准应该没问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萧云飞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7
帖子 694
编号 51271
注册 2005-10-16


发表于 2006-1-28 23: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那当然,人家老早都宣布放弃所有的原创权、署名权和转载权,只求不要篡改内容和名称,但是往往是有些人确实缺德,连这点都不肯满足,也算是作者的无奈之处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北宋武学博士何去非的著作,到处都有现代文翻译版,从什么时候起其他人可以冠“原创权、署名权和转载权”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萧云飞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7
帖子 694
编号 51271
注册 2005-10-16


发表于 2006-1-29 08: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到处都有翻译版,可是这是人家自己翻译的,是不是有权让人转载,应该和阁下无关吧?既然阁下见多识广,不妨也为大家服务一下,把你的翻译版抄写一遍让大家学习一下,如何?如果连如此简单的事情都不肯做,如何嘲笑人家为大家服务而翻译原文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如果自己翻译出来的内容和公开出版的图书上的译注相差无几,那似乎也不需要忙乎什么。至于冠个“原创”,乃至“署名转载”权都搞出来,那就更没必要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萧云飞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7
帖子 694
编号 51271
注册 2005-10-16


发表于 2006-1-30 08: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奥,原来如此,出版物上是什么,你拿出来看看好吗?

......不会是抄来的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7 13: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92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