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还三国真实厉害,抛弃《三国演义》的毒害性,扭曲历史, 三国的真实
性别:未知-离线 白衣赵子龙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9
编号 40495
注册 2005-6-8


发表于 2005-6-10 19: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

    三国的历史从中平元年(184年)算起到晋灭吴(280年)共96年,从建安元年(196年)算起到晋灭吴共84年,从魏文帝代汉(220年)到晋灭吴共60年。
   曹魏地广人众,有人口440余万,军队30余万,重要谋臣20余人,主要战将30余人。孙吴次之,人口230余万,军队20余万,有重要谋臣10余人,主要战将20余人;刘蜀的力量最弱,人口90余万,军队10余万,有主要谋臣七八人,重要战将十余人。
曹、刘、孙在人才政策方面取得的成功,无疑是促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而同时期的其他竞争对手如袁绍、袁术、刘表、公孙赞、吕布等则由于在人才政策方面不如他们,甚或出现重大的用人失误,因而很快就被历史淘汰。
    在魏、蜀、吴三国中,曹魏占地最广、人口最多、经济军事实力最强,曹操本人也是第一流的领导人才,但是,曹操一生戎马生涯30余年,却没能实现统一,主要原因在于:东汉末年,战乱频繁,黄河流域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流亡,经济衰落,而长江流域相对稳定,没有受到太多的战乱影响,加之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因而南方的经济超过了北方,支撑着孙吴、刘蜀与北方的曹操对峙。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鼎立局面之后,经济、军事又出现了新的格局,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加上其它方面的优势,北方的总体力量又超过了南方,因而,最后又由北方的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 三国演义》最多只有五分真
   举例如下:
   一是与诸葛亮有关的“空城计”和“死诸葛走生仲达”。“空城计”完全是虚构的,诸葛亮只是在最后一次北伐时才与司马懿相持于渭水。但作者写空城计又是有所本的,这个“本”就是《三国志》中的裴松之注所引“郭冲三事”,但它是假的。因为诸葛亮屯兵汉中阳平时,司马懿还是荆州都督,无缘与诸葛亮抗衡。“死诸葛走生仲达”的依据是《汉晋春秋》,但是作者又加了工。《汉晋春秋》的记载是,诸葛亮死后,蜀军秘不发丧悄然撤退,司马懿有所发觉,驱军追赶。两车相近时,蜀军长史杨仪命蜀军“反旗鸣鼓,欲向魏军”,司马懿“不敢逼”,只好退兵。当时在魏军中就传开了“死诸葛走生仲达”的笑话。蜀军“入谷然后发丧”。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了蜀军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着诸葛亮木偶像,司马懿疑诸葛亮未死,故而退兵。
   二是关羽的一生事迹。《三国志》中对关羽的记载很简单,可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赠给关羽的美名最多,对关羽的一生事迹虚构得也最多。如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等都是假的。至于关羽死后在玉泉山显圣、并活捉吕蒙使其毙命,则纯粹是封建迷信。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是作者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关羽放水淹七军事虽有所本,但与史实相差很远。《三国志》中的《关羽传》和《于禁传》都写得很清楚:时值秋天,大雨连绵,汉水暴涨,平地水高五六丈,关羽所带的荆州水军适应这种天气,而于禁、庞德带的是北方军,不适应水战,被洪水冲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杀。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了关羽料定秋雨季节必有大水,先堵住低湿地带,自居高处,然后“放水淹七军”。
   三是为丑化曹操而故意歪曲史实。如赤壁之战是一场遭遇战,《三国志》的《武帝纪》、《周瑜传》等写的是两军相遇于赤壁,曹军大疫,初战不利,乃引军还。而《三国演义》则将它无限夸大。又如曹军潼关战马超事,战斗确实很激烈,但是《三国演义》写曹操割须弃袍乃得脱则完全是为丑化他。实际上,潼关大战,曹操是赢家。

《 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之真伪: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一定程度上来说,《三国演义》的小说性扭曲了很多历史事实。我们应该吸收《三国演义》的艺术魅力,抛弃《三国演义》的虚假性、毒害性、扭曲历史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angxdscb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9
编号 33424
注册 2005-2-23


发表于 2005-6-10 19:1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行,还有五分真,《隋唐演义》有几分真?《封神演义》呢?“演义”就是小说,小说是允许虚构的,要看正史,恐怕要博览群书才行。《三国志》、《晋书》等等。。。(让历史学家去研究把,好像以前发过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透明的恒星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7
编号 17422
注册 2004-9-10


发表于 2005-6-11 09:0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国演义》的小说性扭曲了很多历史事实”???既然是小说,就不存在“扭曲历史”的问题。“虚假性、毒害性”更谈不上。小说嘛,本来就需要鲜明突出的角色,引人入胜的情节,属于讲故事。同样,说《三国志》的文学欣赏性不足就是在找茬。

将“扭曲历史”的罪名加在罗贯中和演义的头上是不公平的。研究三国历史不需要贬低演义。不要找错对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风行水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76
编号 28976
注册 2004-12-28
来自 一个道貌岸然滴国度~


发表于 2005-6-11 15:2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象楼主的意思是说《三国演义》本身有错?既非史书, 何来扭曲?

我认为之所以那么多人说演义毒害什么的, 不过因为它对后世影响太大, 导致许多人把它当作了历史在读.
反过来一看, 如没有它, 我们有多少人会知道三国, 又有多少人会为"出师为捷身先死, 常使英雄泪满襟"而感慨? 我记得小时候看三国就经常想如果这样如果那样的~ 不少后人为其空发牢骚, 这不正是它的成功之处么?

其实, 再一想, 就算是有许多人把它当历史看, 我也认为并无不妥, 只要这个人不打算搞与此相关的工作就没啥. 我曾见过《读者》中的一篇文章, 寓言性的, 写得不错, 其中就引用了"空城记"的典故. 其实还有许多文章都曾引用三国之典故,而它们都写得很好呀~ 我认为只要不是研究、评述...历史的文章, 其中的这些东西, 对大众来说, 更平易近人, 丝毫都不会影响它的韵味. 而对知道这段历史的人来讲, 也不过萼尔一笑~ 这并不代表作者就不明历史, 或许有一天我们要写什么东西时, 也会想想到底该引用历史还是传说. 更何况, 华夏几千年的文明, 又有多少人能将其吃透? 许多人都知道李煜, 知道他是唐后主, 可又有多少人知道更多关于他真实的事呢? 历史的虚假尚且不谈, 即便不知道他的人, 也为他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多流"而感动得噼里啪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zz1968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7
帖子 700
编号 6118
注册 2004-3-19


发表于 2005-6-11 17:3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义释曹操不能说明关羽的义,只能说明关羽私心(成一己的私利而忘国家大利).这点看看同期徐晃的表现,高下立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一马当先
(时间守护者)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30
编号 37138
注册 2005-4-19
来自 武汉


发表于 2005-6-11 21: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盘尼西林于2005-06-11, 18:13:12发表
老罗写三国千不该万不该就是把真的历史与人物写进去落.  
写啥子关羽啊?换成关毛不就行了.省得别人骂了!  

本来就是历史小说嘛,又不是完全虚构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houran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1
编号 13170
注册 2004-7-23


发表于 2005-6-11 22:3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鹿顶记里有康熙 射雕里有成吉思汗
按楼主说的恐怕都是有毒害性的扭曲历史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紋刀狩易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68
帖子 6440
编号 1909
注册 2004-10-10
来自 北半球


发表于 2005-6-11 22:4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個別人自己模糊了演義和歷史吧?
這可不是《三國演義》的錯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乡巴佬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9
编号 40304
注册 2005-6-5


发表于 2005-6-11 23:0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搂主也真是,人家都明说自己是人妖了,还非得娶人家。然后状告人家不能跟自己过性生活,欺骗自己,让人家赔精神损失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益德张于2005-06-12, 0:17:48发表
在琅琊看到这篇文时,发现很多内容都看过,再看了回贴后,觉得这个有抄袭的嫌疑吧?
http://www.langya.org/bbs/showthread.php?t=36528

确实如此


转帖不标记,锁

http://www.langya.org/bbs/showthread.php?t=25964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17 11:2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05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