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闲说刘表
性别:男-离线 香港李飞

晋阳侯
忠武军节度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护军
好贴 7
功绩 655
帖子 403
编号 18089
注册 2004-9-19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2-10-25 10: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闲说刘表

用搜寻器搜索刘表,除了显示其个人基本资料、游戏和文艺作品外,“刘表坐谈”是最多的相关结果之一。这恐怕要感谢“坐谈客”一词的始作俑者郭嘉,比贾诩的“平世三公才;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更损人,他在普通人心中只是一个守境安民有余,毫无野心的汉宗室荊州牧罢了,但实情果真如此吗?恐怕要深究一下。

一、单人入荊服八郡
刘表为鲁恭王之后,“身长八尺余,姿貌温伟”,受学于清议领袖、同乡大族王畅(因为这个门生关系,结果日后大乱时,王畅之孙王粲,连同其族兄王凯便南下荊州投靠之)。当地人生活挥霍奢华,王畅便领头行俭,希望籍此改变民风。然而他的做法过于节俭,人民根本无法仿效,十七岁的刘表就劝过犹不及,应行中庸之道。年少时的性格、行为正好是其后一生的缩影,刘表一生也奉行中庸之道。
少知名号八俊(又称八顾、八交、八友等)的他,党锢之祸时亡命才得免于被捕。党禁解,为何进辟作大将军掾,后迁北军中侯。当长沙太守孙坚杀了荊州刺史王睿后,刘表“在位十旬,以贤能特选拜荊州刺史”(见《全三国文》卷56《刘镇南碑》)。
当时袁术屯兵鲁阳并得孙坚效力,雄据南阳郡(前太守张咨也为孙坚所杀);与孙坚共谋杀王睿的江夏太守刘详和武陵太守曹寅(注1);不服的还有与孙坚同郡的苏代领长沙太守(恐怕是孙坚让他领)、南郡华容长贝羽、占襄阳的张虎和陈生;江南更是宗贼帅者众。
当时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荊州三大农业地区为南阳盆地、以江陵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及云梦泽、以洞庭湖为核心的湘江流域。人口在古时就是兵力与赋稅的来源,根据《续汉书.郡国志》所载永和五年(140年)的人口,南阳郡为全国人口最多之郡;占荊州人口近四成;戶口数目比幽、交、并、凉四边州还要多。这等同说明刘表当时面对的是三大经济命脉都有不同程度的叛乱,尤其是编戶的损失更为严重,绝对的烂摊子。
初平元年(190年)(注2)刘表先入南郡宜城,而不入王睿已迁移的新州治江陵(见《南齐书.州郡志下》),大概是希望先争取当地大姓的拥护,至少能让其家兵为己所用(注3)。果然获得蒯良、故交蒯越、蔡瑁为首的大族支持下,再纳蒯良、蒯越之言(注4),用鸿门宴杀掉55名(《后汉书》记作15)贼帅;遣蒯越与庞季劝降张虎和陈生,恩威并济下“诸守令闻表威名,多解印绶去。表遂理兵襄阳,以观时变”,控制南阳郡外的七郡了。
把州治移至襄阳的刺史刘表不可能不尝试收复南阳郡,虽上表袁术为南阳太守暂时示好,但“不脩法度,以钞掠为资,奢恣无厌,百姓患之”的袁术把南阳弄至乌烟瘴气(见《后汉书.袁术传》),袁、刘之间的冲突只是时间的问题。
正如王夫之在《读通鉴论》卷9所言:“刘表之收荊州也,卓之命也,众皆讨卓而表不从,表有可讨之罪焉。”所以关东军中战果最丰的袁术、孙坚一路,至少对刘表也是保持戒心。这样不是不无道理,因为董卓死后刘表遣使贡献朝廷,其余党李傕、郭汜也想连结刘表为援,便以他为镇南将军、荊州牧、成武侯、假节,刘表对董卓集团的态度可见一斑。董卓因刘表表袁术为南阳太守而把他们视作一伙,并认为“但杀二袁、刘表、孙坚,天下自服从孤耳。”(见《三国志.孙破虏传》注引《山阳公载记》),但刘表也确实沒有派兵讨董。《后汉书.袁术传》所记的孙坚“率荊、豫之卒”,从长沙来的不就是荊州兵吗?这并不能证明刘表派过一兵一卒。
故《三国志.袁术传》云:“(袁术)又与刘表不平”。在关东和董卓眼中,刘表都不能算是同一个阵营,和日后“虽遣使贡献,然北与袁绍相结”的情形如出一辙。

关东军瓦解后,公孙瓒应袁绍之约出兵,但只是他逼韩馥自让冀州的一只棋子,光作嫁衣裳。其上级幽州牧刘虞又卷入二袁的争夺战中,公孙瓒欲引袁术为援而遣弟公孙越率兵至袁术,正巧袁术要从袁绍所表的豫州刺史周昂手中夺回阳城,从征的公孙越战死,公孙瓒便在一年后(初平三年)正式与袁绍火拼,战火遍及冀、青等州。
二袁争霸,袁绍因此找上有共同敌人袁术的刘表为盟友,那袁术也先发制人,初平二年(注5)遣他所表的豫州刺史孙坚攻荊州。董卓的并、凉军团对孙坚也尚且占不了多少便宜,何况刘表军?从江夏救援的黄祖于樊、邓之间战败,孙坚顺势渡汉水、围襄阳,黄祖逆战再次兵败,孙坚乘胜追击至枧山,也不知道是刘表幸运还是不幸,孙坚居然为伏兵所杀(《英雄记》与《典略》所云不同,说是为吕公所杀,现从《资治通鉴》)。虽然暂时解决了兵祸,却惹上了世仇孙氏一族。
袁术本已把南阳弄至民不聊生,孙坚一死,刘表断袁术粮道(见《三国志.武帝纪》),袁术为刘表所逼,初平四年正月而引军至陈留,又被曹操与袁绍联军败于匡亭,无力立足故东走寿春,刘表暂时再无外患。

注1.父祥,江夏太守、荡寇将军。时孙坚举兵讨董卓,以南阳太守张咨不给军粮,杀之。祥与同心,南阳士民由此怨祥,举兵攻之,与战,败亡。《三国志.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传》
及睿举兵欲讨卓,素与武陵太守曹寅不相能,扬言当先杀寅。寅惧,诈作案行使者光禄大夫温毅檄,移坚,说睿罪过,令收行刑讫,以状上。坚即承檄勒兵袭睿。《孙破虏传》注引《吴录》
2.关于《刘镇南碑》刘表的上任时间,海源阁杨氏刻本《蔡中郎集》卷三倒是把乔士宁本、汪士贤本中的“永平”二字改成“永汉”,但范晔在《刘表传》却是明确标明为“初平元年”;同样是改错字,初平至少有《后汉书》为理据。
3.岘山南至宜城百余里,旧说其间雕墙崇峻,汉灵帝末,其中有卿、士、刺史、二千石数十人,朱辕骈耀,华盖接阴,同会于太山庙下。《太平御览》卷157引《荊州记》
岘山东南一里,江中有蔡洲,汉长水校尉蔡瑁所居。宗族强盛,共保蔡洲。《太平御览》卷69引《荊州图经》
是时,瑁家在蔡洲上,屋宇甚好,四墙皆以青石结角,婢妾数百人,別业四、五十处。《襄阳耆旧记》
4.大将军何进闻其名,辟为东曹掾。越劝进诛诸阉官,进犹豫不决。越知进必败,求出为汝阳令,佐刘表平定境内,表得以强大。《三国志.刘表传》注引《傅子》
良曰:“众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义不足也;苟仁义之道行,百姓归之如水之趣下,何患所至之不从而问兴兵与策乎?”表顾问越,越曰:“治平者先仁义,治乱者先权谋。兵不在多,在得人也。袁术勇而无断,苏代、贝羽皆武人,不足虑。宗贼帅多贪暴,为下所患。越有所素养者,使示之以利,必以众来。君诛其无道,抚而用之。一州之人,有乐存之心,闻君盛德,必襁负而至矣。兵集众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荊州八郡可传檄而定。术等虽至,无能为也。”《三国志.刘表传》注引《战略》
5.正如《通鉴考异》所讲,孙坚卒年有初平二年至四年三个版本,司马光认同裴松之在《山阳公载记》中所载孙策之表的“年十七”可以判断孙坚卒年,所以从《汉纪》和《吴历》的初平二年。

[ 本帖最后由 香港李飞 于 2017-11-4 00:17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香港李飞

晋阳侯
忠武军节度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护军
好贴 7
功绩 655
帖子 403
编号 18089
注册 2004-9-19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2-10-25 11: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侵蜀野心并不息
兴平元年(194年)是刘表无外侵的珍贵数年之一:曹操与吕布争兖州,还沒染指豫州;孙策还沒平江东诸郡。刘表此时也沒有闲,虽然还沒向东追击在淮南的袁术,用兵方向却转向西方:刘焉父子的益州。
二刘早已结怨,刘焉曾经造作乘舆车服千余乘,刘表却上表称刘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子夏之事可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反正刘表的意思是刘焉僭擬,让蜀人擬之于天子。《资治通鉴》把此事放于初平二年,虽然不知道是否孙坚已死刘表才有空管,但正如前述刘表也谈不上甚么汉室忠臣,他自己日后不也僭天子之礼祭郊,而为从事中郎韩嵩所劝谏吗?不过刘表可能因此获得一些名义上的实利:
《后汉纪》卷27记刘表于初平三年十月,也就是李傕等刚从王允手中夺回天子后不久,遣使入贡而被封为荊州牧,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封赏,以《刘镇南碑》所记最为详尽:“即迁州牧,又迁安南将军,领州如故……遣御史中丞钟繇即拜镇南将军,钖鼓吹大车,策命褒崇,谓之伯父;置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开府辟召,仪如三公。上复遣左中郎将祝耽授节,以增威重,并督交、扬、益三州,委以东南。”
仪如三公即仪同三司,是邓骘这车骑将军始加的权力,不但礼遇、俸禄、印绶如三公,还可以开设如同三公府的规模,行使相同的职权。开府之名始见于李傕、郭汜和樊稠,廖伯源先生在《历史与制度───汉代政治制度试释.东汉将军制度之演变》第五节评:“所谓开府,即比照三公府以设置其幕府。则开府之事实,前此早已有之……(李傕等)以开府之官属众多,又赐官骑鼓吹,威仪最盛,且得以府中掾属职位安置亲信部曲并选举为朝廷命官。”可见是一份厚礼。
《续汉书.百官志一》详述太尉府的属官:“长史一人,千石。掾史属二十四人……令史及御属二十三人。”(更详尽的请自行翻阅)各曹职掌范围极大,故《后汉书.杨震传附子秉传》云:“汉世故事,三公之职,无所不统。”
查《续汉书.百官志五》,州吏中并沒有东曹掾一职,这表明傅巽这东曹掾(主二千石长吏迁除及军吏),不可能是刘表荊州府的属官。故《刘镇南碑》这描述当为事实,可补史阙。
刘镇南的军府组织,比三公的还大,因为司马彪沒提及太尉及州府的属官有从事中郎一职,相反,将军的幕府是有此仅次于长史、司马之职。故韩嵩的从別驾转为从事中郎,是从州府转至军府。
刘表此时也不阻挠长安委任的官员上任,据《绥民都尉熊君碑》记载(见《全后汉文》卷105),熊某就是兴平元年被委任为桂阳郡曲红长(查《续汉书.郡国志四》,只有曲江县,故应是曲江长),“视事六载”。

其中督交、扬、益三州,果真成为刘表日后的三个用兵方向;也因为刘表已与董卓集团如此亲近,李傕等覆灭也沒有与其划清界线,无怪日后曹操能在诏书以“逆贼刘表”(见《三国志.士燮传》)相称。
兴平元年马腾、刘焉联军(注6)攻李傕,刘焉二子刘范和刘诞战死;州治绵竹又遇天火,在痛失二子和遇祅灾下,移成都后不久便病亡。机不可失,何况当时还沒有父死子代之例,李傕他们当然以朝廷之命任扈瑁为益州刺史:欲以一诏文除却一与己为敌的诸侯。刘璋说好听点就是赵韪口中的温仁,实为愚弱。赵韪、王商等上表刘璋代父也不是因他们是忠臣,只是看中刘璋的无能,建安五年赵韪不就起兵数万攻刘璋吗?
据汉中的张鲁当时名义上为刘焉部下,实则是半独立状态,互惠互利,否则刘焉也不会借口米贼断道,“不得复通”。情况如任乃强先生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所分析:“治绵竹厚抚东州流民为己用,犹恐不敌,察见五斗米道徒与巨室豪门势不相容,乃躬自崇奉其教以绥纳之……称五斗米教徒为义民,任张鲁为督义司马……以断北道事委张鲁,而留其母,弟若表示其信道甚笃者。故能得道徒支持,孤立巨室豪门。”
刘表看准益州內忧外患之际,可借督益州的头衔扩张,乃遣別驾刘阖策反刘璋将沈弥、娄发、甘宁,不过战败而入荊州。《三国志.刘焉传》中“以赵韪为征东中郎将,率众击刘表”的一句,指的应该是此事;《英雄记》所言的赵韪受命攻荊州应如《后汉书.刘焉传》所记,“备(刘)表”为实。因为赵韪所屯的朐忍在巴东郡境內,并沒有越永安,自然也无法东侵荊州。扈瑁既无法入蜀,朝廷只好改授璋为益州牧以讨好、修补关系。

沈弥等响应之因就要从刘焉消灭凉州黄巾后说起。刘焉其后借故杀州中豪强王咸、临邛长李权等十余人立威。犍为太守任岐、校尉贾龙由此起兵,但为刘焉的青羌兵所杀。诛大姓也有可能包括任乃强先生所分析,“应五斗米道教徒的要求,懲办豪门虐民者。焉实亦藉以剪除贾龙羽翼。”诛豪强在当时并不鲜见,但多数会惹起激烈反抗:曹操杀边让引致兖州迎吕布,差点覆灭;孙策诛杀江东者众,终意外招致前吴郡太守许贡客所伏杀。
正如高敏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汉魏之际的几支特殊世兵》分析刘焉父子的党羽东州军:“东州兵主要由南阳流民组成,故东州人与益州地主之间的矛盾,本质上仍是流民同益州地主之间矛盾的继续;益州地主之所以怨恨刘璋,是因为东州人侵暴旧民,而刘璋不能禁,即东州兵仇恨益州地主而刘璋不加制止之故。”刘璋日后故是纵容,但其父生前不更是诛杀豪强吗?纳东州兵、招五斗米徒、诛豪强最终目的就是与益州大姓争权,如任乃强先生所言:“贾龙击灭马相,其志亦当甚侈,特以尚无缘与汉朝廷接纳,故远迎刘焉于荊州界上。其意之轻焉……焉初入蜀,一切措施,无非为制贾龙。”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巴志》巴郡临江县条中,当地有严、甘、文、杨、杜五个大姓,甘宁正是当中的甘氏。刘表有督益州之名也可算名正言顺,更重要的是刘表是厚结大姓,与刘焉父子完全相反,故甘宁等的响应可算是贾龙等大姓与刘焉父子之矛盾的余波。再后续的余波是得三蜀大姓响应的蜀地豪门赵韪之乱(注7)。
刘璋有善战的叟兵(也称青衣羌,日后蜀汉劲旅无当飞军就是由这西羌支族所构成)、效死命的东州兵,加上当时益州內部还沒有发生大叛乱,入蜀难(刘备有內应且得刘璋相邀入蜀,北、东两路大军尚需数年且赔上庞统;陆抗率军数万围罗宪二千守军于永安,不克,被迫退兵),而沒有再尝试侵略为人懦弱无野心、採守势的刘璋,也不失为明智之举,何况不久他将要忙于应付曹操和孙氏之侵。不过后遗症却是“刘璋与表有隙”(见《三国志.卫觊传》),情况至少维持至建安五年,赵韪虽有数万之众,但不欲腹背受敌而向荊州请和(注7),但这不等同二刘正式谈和。
这情况的持续,曹操用朝廷的名义也可算上一功。卫觊虽然道路受阻困于关中,而无法“令璋下兵以缀表军”,但朝廷诏书应能通过汉中或新城、上庸,或经海路从交州到达成都,否则若这么多次诏书都根本不能到达,还会继续发吗?其中包括下令刘璋、孙策讨刘表、袁术(见《三国志.孙讨逆传》注引《江表传》)和赵韪作乱时征刘璋入朝并遣牛亶代之(见《三国志.刘璋传》注引《献帝春秋》)的诏书。

但这不代表刘表沒有再蠶食益州,有可能只是向抵抗力更弱、三不管地带──东三郡中的房陵出兵。西城、上庸、房陵三郡本汉中之县,《华阳国志.汉中志》称:“在汉中之东,故蜀汉谓之东三郡。”三郡崇山环抱、四塞险固,西汉时东三郡为罪犯流放之地。可经沔水、堵水、筑水到达襄阳,当中以益、荊交界的房陵郡离蒯族所在的中庐最近。蒋琬曾想以船载兵顺流攻魏兴(西城)、上庸,众议还路甚难非长远之策。因此张鲁据南郑之时这三县实际上已如田余庆先生在《秦汉魏晋史探微.东三郡与蜀魏历史》所说:“已与益州主要部份脫离,不得不各自为政……其中东端的房陵长久以来即受荊州襄阳的羁縻,也是势所必然。”
曹操平汉中后分置西城和上庸两郡,以在西城、上庸聚众数千家的申耽为上庸都尉,后其弟申仪又分別为蜀汉和魏任命为西城太守、加将军之职。申氏兄弟为双方所极力争取与孟达叛复有关,所以当孟达被斩后,很快为司马懿移出。
建安二十四年孟达从秭归北攻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胡三省谓:“此郡疑刘表所置,使蒯祺守之,否则祺自立也。”查《华阳国志.汉中志》新城郡条,当中并沒有提及有大姓蒯氏;但根据《校补襄阳耆旧记.卷2.蒯钦》的记录,中庐蒯祺娶了诸葛亮大姐;刘表曾以蒯越为章陵太守;曹操得汉中后并沒有分出房陵郡;孙权日后在困难重重下也不愿罢手东三郡(注8);再鉴于刘表趁交州刺史、苍梧太守身故而自己私署(见后文),刘表尚且染指五岭外的交州,有可能无视无主之地、在襄阳西北的险要(北面为武当山)、有战略价值(不攻永安也能到达益州)的房陵吗?对刘表来说近乎垂手可得的,所以让蒯祺任房陵太守,后蒯祺随蒯氏一同降曹,仍为曹操所留任是最大的可能性了。
向朗当如洪武雄先生在《蜀汉政治制度史考论》所言,继邓辅后为刘备东征时的产物,与廖化为宜都太守一样。
若无沔水相通,东三郡近乎绝地,于汉中和襄樊取得胜仗之际才出兵,合乎刘备的利益;“为达兵所害”可以判断出并不是出自孟达本人之意,只是兵荒马乱之际误中流矢之类意外身亡。这又能间接证明蒯祺为中庐大姓,若只是曹操所署的一个普通太守,是杀是俘也不重要;若是大姓才有结好的价值,何况还是诸葛亮的大姐夫呢!

6.董卓曾遣赵谦率军向益州,并说服蜀郡人贾龙起兵叛应,所以刘焉是与董卓集团有隙,故与马腾一拍即合,刘焉更派五千叟兵助战。
7.先是,南阳、三辅人流入益州数万家,收以为兵,名曰东州兵。璋性宽柔,无威略,东州人侵暴旧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阙,益州颇怨。赵韪素得人心,璋委任之。韪因民怨谋叛,乃厚赂荆州请和,阴结州中大姓,与俱起兵,还击璋。蜀郡、广汉、犍为皆应韪。璋驰入成都城守,东州人畏韪,咸同心并力助璋,皆殊死战,遂破反者,进攻韪於江州。韪将庞乐、李异反杀韪军,斩韪。《三国志.刘璋传》注引《英雄记》
建安五年,赵韪起兵数万,将以攻璋。《华阳国志.刘二牧志》
8.建安十六年,岱督郎将尹异等,以兵二千人西诱汉中贼帅张鲁到汉兴寋城,鲁嫌疑断道,事计不立,权遂召岱还。《三国志.吕岱传》注引《吴书》
逊径进,领宜都太守……又攻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破之。《三国志.陆遜传》
蜀(王先谦云安桥近蜀)、吴各遣其将向西城安桥、木兰塞以救(孟)达。《晋书.宣帝纪》

[ 本帖最后由 香港李飞 于 2017-1-11 02:23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香港李飞

晋阳侯
忠武军节度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护军
好贴 7
功绩 655
帖子 403
编号 18089
注册 2004-9-19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2-10-25 11: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东进扬州累受创
兴平年间扬州有南北两扬州(自称的袁术和朝廷任命的刘繇),即东北与袁术为邻、东面与扬州豫章郡相接。袁术据九江后,又遣孙坚子策破庐江;汝南为袁氏的势力范围,因为此乃四世三公袁氏的老家,当时仍有黄巾余贼甘为袁术(后附孙坚只是附袁术表的豫州刺史孙坚)所用,官渡之战时袁绍仍能在汝南一呼百应。袁术以孙香为太守;孙坚曾率颍川太守李旻讨董,颍川或还有黄巾能为其效命(注9),能算势力范围,直至曹操迎天子于许都为止。建安元年正月曹操军至陈国武平,袁术所置的陈相袁嗣降,陈王刘宠和国相骆俊于建安二年中才为袁术所杀(见《三国志.武帝纪》),故袁嗣应仅有一县。
建安二年(197年)前后,袁术版图还有所扩展:袁术曾欲让沛相陈珪效命但被拒绝,一怒下自己私署,或建安元年征刘备时私署。舒仲应这沛相应有实土,建安二年时袁术留张勋、桥蕤于蕲县拒曹操(注10)。袁术自号徐州伯,以吴景为广陵太守,这太守应有实土否则让他守哪里?刘备为吕布所袭后断粮,被迫投向吕布而改屯小沛(注11),这就为袁术所占,但肯定不是一个完整的郡:陈珪父子在建安二年为曹操內应,朝廷便拜其子登(陈瑀从兄子)为广陵太守,治射阳;同年陈瑀(就算真的曾被袁术署为扬州刺史,至少已被袁术所逐)在广陵最北的海西县为孙策所破(见《孙讨逆传》注引《江表传》)。
兴平元年袁术从九江、庐江、汝南(大部份?)三郡,再扩土至一部份的广陵和沛国,领土遍及扬、豫、徐三州,百虫之虫死而不僵,刘表当初赶走袁术纯是撞大运杀孙坚后再断粮,但现在恐怕不能从施故技,能不惹为妙;荊南四郡尚未完全掌握,详见下章;孙策自从渡江南下后拓境迅速,刘表再胡凃也不会忘记自己为孙策的杀父仇人吧?就算不出兵也应加强边境防备,更好的选择是把防线推前至豫章,所以纳入豫章郡是顺理成章的方向。而一切要从豫章太守周术死后开始说起。

根据华歆、诸葛亮、刘繇等人的本传及其注引,司马光整理后在兴平二年判断豫章太守的关系为:周术死后袁术私署诸葛玄为守,朝廷任命的朱皓出兵,诸葛玄败退西城。刘繇遣笮融助战,笮融却诈杀朱皓并代领郡事。刘繇出兵报仇并赶跑笮融,朝廷便用华歆继任。
华歆继后的豫章形势,可以参考建安三年太史慈向欲西征的孙策的汇报:豫章南的庐陵为僮芝以谎言自署为太守(注12)、豫章东的鄱阳民帅守境自立、豫章北的上缭有五、六千家自立,但输租布予郡而不会发兵助战。
但当中诸葛玄的细节根本沒有理顺清楚,兴平二年刘繇被孙策打败,许邵劝其不如退保豫章,只要进贡曹操和刘表必定救援他这朝廷命官,但这只是许邵的个人想法,刘表并沒救援过。司马光因为袁宏《后汉纪》这段话而採纳《三国志.诸葛亮传》其从父诸葛玄为袁术所署一说,因为他认为“若依表必不攻其所用”。
史界关于诸葛玄何年为守也有初平四年至兴平二年三个说法,所以《通鉴考异》的硬伤就是若前两者才为事实,那支持袁术说的理据自然就不成立。司马光这个兴平二年说的始创人,说服力较薄弱:朱皓之父朱儁死于兴平二年三月,这个汉室忠臣之子恐怕也应丁忧吧?从州治曲阿兵败至彭泽要在三、四月间內完成,孙策何年渡江是另一问题,本文不作讨论,但时间上来说,诸葛玄为守应是兴平元年。
袁晔为吴国人,记吴国豫章事信服力会大点;袁术私署是其在寿春后的事,那时袁术之名早就臭名昭著:兄弟阋墙、攻杀刺史太守、欲让太傅马日磾为己用,被拒后抢节逼其留下、用陈珪子性命要胁,沛相陈珪也不愿屈从等(见《三国志.袁术传》)。以诸葛家的家风来看,或者从考虑诸葛亮一家的安全著想,接受有交情、名声佳的刘表私署的豫章太守,恐怕才更加接近事实。

司马光曾在《通鉴考异》说“范书陶谦传亦云刘表所用”(胡三省作注时也沒有质疑),当然如卢弼所言现在找不到这句,但如果北宋时《后汉书.陶谦传》压根沒有这一句,要知道司马光集合当时众多史家汇编该书,校对多次下还写上这句,会犯下如此业余的低级大错误吗?我认为可能性当真不大。
以前的《三国志》版本对比现存版本也有很多相异之处:一、发掘出土的臧洪和孙权残卷有异于现存版本之处;二、李吉甫所引《魏略》的內容,也大异于今版《三国志》(注13);三、《太平御览》是一部类书,按门类、字韵等编排以备查检,所以会删掉与检索內容无关的词句以作精简,只在首句加上时间,但所有內容都是出自该书及其注引,其中卷181引谢承《后汉书》“綦母君公立精舍,受《公羊传》”一句,对比《三国志.陶谦传》所引,多了“公立精舍”四个字。结合这么多例子,《通鉴考异》故可作刘表说的间接证据。
另一方面,否定《献帝春秋》诸葛玄被朱皓兵驱逐之说的《诸葛亮志》(王瑞功先生主编)和《诸葛亮评传》(余明侠先生著),都肯定诸葛玄卒年为《献帝春秋》所讲的建安二年,但却都迴避了袁晔所述的死因:西城民反(当然,诸葛玄的首级不可能送给已死的刘繇)。从建安二年因城民反而被杀往上推,接受刘表私署,先把幼小置于襄阳后赴任(又或在任后遣亲信护送),不敌朝廷任命的朱皓后退保西城,是否更能满足大部份史料(注14)?退一步,就算诸葛玄为朱皓驱逐后回荊州,但为“刘表所用太守”的可能性也较“袁术所署”为大。
《三国志.刘繇传》正文的“保豫章”说明诸葛玄已被赶出郡治南昌,否则当用攻等字眼,这能间接否定《献帝春秋》中刘繇遣笮融助朱皓之说。诸葛玄既已退走,无论是否有求于刘表,被孙策赶至彭泽的刘繇,也沒理由浪费兵力和多树敌人。佛匪笮融曾借机杀广陵太守赵昱抢掠,败兵先至的他看见靠山刘繇将倒而反水,杀朱皓代领郡事。上述整理恐怕比《资治通鉴》更能交代更多的事情。
刘表不遣兵攻朱皓,因朱皓是名臣朱儁之子让他不得不有所顾忌,关乎名声。至于朱皓其兄,交趾刺史朱符应健在,还考虑遣兵假道零陵、桂阳入豫章,可以反推若杀朱皓者为刘表,再沒有假道的问题,那朱符将会直接发兵报仇;张津新官刚上任,士燮在建安二年上书争取改为交州的可能性很大,是肯定《牟子理惑论》所说的间接证据;朱儁和朱符同为会稽人,进一步肯定父子之说。父本传不载可能因其治下交州混乱,最终被杀不甚光彩(注15)。

刘表应付孙家的同时,也有数次主动出击:
建安四年(199年)时派黄祖之子射,统水军五千救援前袁术(袁术已败亡)的庐江太守刘勋,但被大败,孙策接收刘勋两千降兵、船千只。据《后汉书.祢衡传》记载黄射是章陵(以南阳郡南部分出)太守;曹操把祢衡〔送〕给刘表,《资治通鉴》放在建安元年,故黄射当时应仍为太守。
孙策乘胜追击攻夏口,刘表遣侄子虎、韩晞率五千水军长矛兵(水战主要武器之一有矛)救援,再败,刘虎和韩晞被杀。虽然杀敌数字肯定有水分,孙策上表诏廷所言的杀敌两万余、被水溺毙一万余、缴获船只六千余,“祖家属部曲扫地无余”,可以作参考。(见《孙讨逆传》注引《江表传》及《吴录》)
建安四、五年间,孙策因为骁勇的刘表从子磐多次入侵与江夏为邻的艾、西安诸县,从豫章分出海昬、建昌等六县,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督诸将抗刘磐,自此刘磐再无侵犯。孙权统事后又委太史慈南方之事,以御刘磐。
孙权统事后以徐盛领兵五百,守柴桑长拒黄祖,黄射领兵数千攻击时,徐盛城中兵不满二百,仍伤敌千余,后开门追击破之。黄射自此不敢入寇。
建安十一、二年间,黄祖遣邓龙领兵数千攻柴桑,周瑜追击,邓龙被俘。(以上分见各人在《三国志》的本传)

9.(建安元年)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二月,太祖进军讨破之,斩邵等,仪及其众皆降……(五年)汝南降贼刘辟等叛应绍,略许下……绍之未破也,使刘备略汝南,汝南贼龚都等应之。《三国志.武帝纪》
孙坚亦率豫州诸群兵讨卓……(徐)荣遇坚于梁,与战,破坚,生禽颍川太守李旻。《后汉书.董卓传》
时袁绍盛於河朔,而汝南绍之本郡,门生宾客布在诸县,拥兵拒守。太祖忧之,以宠为汝南太守。宠募其服从者五百人,率攻下二十馀壁,诱其未降渠帅,於坐上杀十馀人,一时皆平。得户二万,兵二千人,令就田业。《三国志.满宠传》
太祖与袁绍久相持於官渡,绍遣刘备徇〔氵隐〕强诸县,多举众应之。自许以南,吏民不安,太祖以为忧。仁曰:“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仁尽复收诸叛县而还。《三国志.曹仁传》
破文丑……与曹洪击〔氵隐〕强贼祝臂,破之。《三国志.徐晃传》
时袁绍举兵南侵,遣使招诱豫州诸郡,诸郡多受其命,惟阳安郡不动。《三国志.赵俨传》
即斩绍使,送印绶诣太祖。又击郡贼瞿恭、江宫、沈成等,皆破残其众,送其首。遂定淮、汝之地。《三国志.李通传》
官渡之役,四方瓦解,远近顾望,而此郡(颍川)守义,丁壮荷戈,老弱负粮。《三国志.文帝纪》注引《魏书》
策族兄香亦为术所用,作汝南太守……策与景等书曰:“今征江东,未知二三君意云何耳?”……香以道远独不得还。《三国志.孙贲传》注引《江表传》
10.贤曰:蕲水出江夏蕲春县北山……余据三国志,术时侵陈,操东征之,术留蕤等拒操,蕤等败死,术乃走渡淮。则盖战於淮外也,安得至江夏之蕲阳哉!此盖沛国之蕲县,范史衍阳字,而通鉴因之耳。《资治通鉴》卷62汉孝献帝建安二年胡三省注
11.时策被创牛渚,降贼复反,景攻讨,尽禽之。从讨刘繇,繇奔豫章,策遣景、贲到寿春报术。术方与刘备争徐州,以景为广陵太守。术后僭号。《三国志.孙破虏吴夫人传》
袁术以吴景守广陵……策与景等书曰:“今征江东,未知二三君意云何耳?”景即弃守归。《三国志.孙贲传》注引《江表传》
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先主转军海西。《三国志.先主传》
备军在广陵,饥饿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穷饿侵逼,欲还小沛,遂使吏请降布。布令备还州,并势击术。《先主传》注引《英雄记》
12.《晋书.地理志.扬州条》言孙策于兴平中分豫章立庐陵郡我认为有误,错误缘于《孙讨逆传》无标明时间的置五郡守一段,僮芝病后为孙氏所占(见《孙贲传》注引《江表传》);《三国志.孙辅传》明言从破刘勋后才为太守。《资治通鉴》也记于建安四年。
13.先是,使将军郝昭筑陈仓城;会亮至,围昭,不能拔……亮围陈仓,使昭乡人靳详於城外遥说之。《三国志.明帝纪》注引《魏略》
太和中将军郝昭筑陈仓城,适讫,会诸葛亮来攻。亮本闻陈仓城恶,及至,怪其整顿,问知昭在其中,大惊愕。亮素闻昭在西有威名,念攻之不易。初,太原靳详少与昭相亲,后为蜀所得。及亮围陈仓,详为亮监军,使之于城外呼昭谕之。《元和郡县图志.关內道二》引《魏略》
裴注省略部分只是郝昭生平事跡,诸葛亮攻城及退兵,两书也有些许不同。李吉甫所引的內容超出现存裴注甚多。
14.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荊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诸葛亮传》
初,豫章太守周术病卒,刘表上诸葛玄为豫章太守,治南昌。汉朝闻周术死,遣朱皓代玄。皓从扬州太守刘繇求兵击玄,玄退屯西城,皓入南昌。建安二年正月,西城民反,杀玄,送首诣繇。《诸葛亮传》注引《献帝春秋》
遂溯江南保豫章,驻彭泽。笮融先至,杀太守朱皓,入居郡中。繇进讨融,为融所破,更复招合属县,攻破融……融利广陵之众,因酒酣杀(赵)昱,放兵大略,因载而去。《刘繇传》
是岁,繇屯彭泽,又使融助皓讨刘表所用太守诸葛玄。《刘繇传》注引《献帝春秋》
15.是时州郡相疑隔塞不通,太守以其博学多识,使致敬荊州。牟子以为荣爵易让使命难辞。会牧(应作刺史)弟豫章太守为中郎将笮融所杀。牧遣骑都尉刘彦将兵赴之,恐外界相疑兵不得进,乃谓牟子曰。弟为逆贼所害,骨肉之痛愤发肝心,尝遣刘都尉行。恐界外疑难行人不通。君文武兼备有专对才,今欲相屈之零陵、桂阳假涂于通路何如。牟子重违其意诺之。适其母卒,遂不果行。《牟子理惑论》卷1
董卓作乱,壹亡归乡里。交州刺史朱符为夷贼所杀,州郡扰乱。燮乃表壹领合浦太守。《三国志.士燮传》
建安二年,南阳张津为刺史。交阯太守士燮表言,伏见十二州皆称曰州,而交独为交阯刺史,何天恩不平乎……诏报听许,拜津交州牧……自津始也。《艺文类聚》卷6引苗恭《交广记》
朱儁字公伟,会稽上虞人也。《后汉书.朱儁传》
又故刺史会稽朱符,多以乡人虞褒、刘彦之徒分作长吏,侵虐百姓,强赋於民,黄鱼一枚收稻一斛,百姓怨叛,山贼并出,攻州突郡。符走入海,流离丧亡。《三国志.薛综传》

[ 本帖最后由 香港李飞 于 2014-8-21 00:25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香港李飞

晋阳侯
忠武军节度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护军
好贴 7
功绩 655
帖子 403
编号 18089
注册 2004-9-19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2-10-25 11: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四、有心无力观官渡
兴平二年李傕、郭汜等火拼后又与护天子东归的董承军、白波贼、南匈奴激战,双方实力大损最终讲和。谷一斛值五十万,出现人吃人惨况,几年间关中无行人(见《晋书.食货志》),南下荊州的先有后将军杨定(范晔称的“亡奔荊州”,收录进《艺文类聚》卷59的王粲《三辅论》则云“追杨定于折商”),后有饥饿的张济军于明年从弘农南下南阳来寇略。张済虽是董卓军团,但连场大战再加上饿著肚皮,战斗力大降,攻穰城时中流矢而亡。正当众官祝贺时,刘表却说:“张济饥饿而来,主人无礼,两军交锋非我本意,但受吊,不受祝贺。”刘表虽与董卓集团交好,但又不是刘表亲戚或好友,相反却主动找同宗刘璋的荐,这番话恐怕是感慨丧失了一个能甘于被利用、但又无政治野心的善战军团罢了。
正如前述,刘表当时已与曹操和袁术为邻,孙策也快席卷江东,还有战争状态中的刘璋,仅一个江夏黄祖是应付不了的;继承叔父张济兵权的张绣也急需一处容身之所。所以在贾诩的穿针引线下双方达成一个双赢的方案:张绣屯驻南阳,为刘表北藩。
宛城为当时的冶铁重镇,1984年版的《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记录1959-60年在南阳市北郊发掘的瓦房庄遗址,是汉代南阳郡铁官所属的第一号冶铁作坊,总面积达十二万平方米,有四个作业区,发现了熔铁炉七座,炒钢炉数座,是当时少有的集冶铁、铸造兼煉炼钢、锻造于一身的大型冶铁工场。

建安元年曹操把袁术在豫州西的势力扫清:降陈相袁嗣;征在荊州的荀攸为汝南太守;曾拒曹洪迎天子的袁术将苌奴也应被赶走。纳董昭计把刘协迎于颍川许都后,大封董承等一干随天子东归的汉臣。被忽悠了的白波诸将,韩暹、杨奉南投袁术寇略徐、扬间,胡才、李乐留在故土河东。
以兖州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环顾一下曹操当时形势:冀州和青州(注16)是“袁、曹虽为一家”(见《三国志.董昭传》)的暂时盟主袁绍、泰山诸贼臧霸等、徐州吕布、暂降曹操还屯沛县的刘备、淮南袁术、陈王刘宠、为刘表北藩的张绣、残破不堪的洛阳和长安一带,再往西是诸关中将、与吕布善,有功于天子的河內张杨(曹操曾欲问罪韩暹和张杨,但刘协以他们有护驾之功,下诏一切勿问,见《后汉书.董卓传》)。
其中刘备和刘宠可为曹操所用;黄河北岸的河內不但用兵不便,最重要是出师无名且或会惹上吕布;迎天子于许后,曹操得以“收河南地,关中皆附”(见《三国志.袁绍传》)。抛开强敌吕布和袁术,最弱的两股势力就是拒险的泰山诸贼和元气大伤的张绣,所以曹操便以朝廷之命来讨伐逆贼董卓余党的张绣,何况张绣与曹操的政治和屯田中心颍川为邻,如芒在背不除不快。

建安二年正月,正当曹操本可兵不杂血刃占南阳、刘表赔大本之际,都是风流惹的祸,曹操纳张绣貌美的婶母于营中,张绣受辱求教贾诩,先发制人破曹,骁将典韦和曹操长子曹昂亡。张绣追兵于舞阴为于禁所阻,张绣退保穰,与刘表合兵。
南阳、章陵两郡很多县又投回张绣,曹操遣曹洪应付,“不利,还屯叶,数为绣、表所侵”(见《三国志.武帝纪》)。鉴于张、刘联军企图夺回失地,十一月曹操亲征攻下南阳湖阳、舞阴两县,生擒刘表将邓济。至于《三国志.曹洪传》的“破表別将于舞阳、阴、叶、堵阳、博望”,阴如同卢弼所言不可能是南阳的阴县,因为曹军不可能越宛、穰等地而下,应是舞阴。舞阳(叶县以东)却是与南阳为邻、颍川郡属县,《三国志.武帝纪》并沒有说颍川有叛县。故有两个可能:刘表军打算从侧面迂回在叶防守的曹洪,但为其追破;刘表在曹操迎天子前,已在豫州占有一县之地。
三年三月曹操再次出征,荀攸劝曹操:“张、刘相恃则强,若刘表无法供应粮草于张绣,他们势不能久。不如仅围待机,若攻刘表必救。”但曹操沒听并围张绣于穰,五月刘表派军切断曹操后路,这时有袁绍叛兵说袁绍将袭许,曹操被迫退兵。贾诩看出有诈劝张绣別追,但不为听,结果刘、张追兵在安众守险,以为曹军前后受敌时,曹操夜凿地道设伏败敌。张绣败回后贾诩劝其复追,结果打胜仗。事后贾诩解释第一次曹操亲自断后,追击必定败北,但再追击时曹操已轻装速回,断后的曹诸将不是张绣敌手,故胜。
吕布又联合袁术并遣高顺破刘备、夏侯惇,九月曹操东征吕布。荀攸认为张绣、刘表新败,不敢出兵偷袭;要趁吕布未得众附前征讨。十二月吕布亡。
三次交锋可看出张绣善战、贾诩善谋,是曹操生平少数能迫使其处下风之敌,曹操只好亮出朝廷这招牌,下诏书让孙策和刘璋出兵伐刘表。不过解决张绣这后顾之患,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才华和大度:让贾诩看好自己在曹、袁之战中最后获胜,连杀子之仇都有胸襟既往不咎。官渡之战前可以卖一个好价钱,结果张绣于建安四年十一月降。

当曹操迎天子后,刘表和李傕把持朝政时一样遣使入贡,但又不愿从此向盟主划清界线,治中邓羲认为不妥,刘表回答:“內不失贡职,外不背盟主,此天下之达义也。治中独何怪乎?”邓羲见言不纳便称疾辞职,免得玩火的刘表累及自己;避难于武陵,有百家归附、与曹操相互敬佩的王俊,也曾劝刘表:“曹公,天下之雄也,必能兴霸道,继桓、文之功者也。今乃释近而就远,如有一朝之急,遙望漠北之救,不亦难乎!”同样不从。(见《武帝纪》注引皇甫谧《逸士传》)
建安四年曹、袁对峙于官渡时,袁绍当然不会忘记这个盟友,刘表沒错是答应了但沒出兵,也不助曹操。从事中郎韩嵩、別驾刘先劝说:“两雄双争,天下大势取决于将军。想有作为可乘势而起,否则依附胜方。将军拥十万之众却观望,不助不和,两家也怨将军,都将无法中立。曹公英明天下贤俊皆附,破袁后引兵江、汉,恐将军不能御。不如举州降曹,曹公必厚待将军,长享福祚,子孙也能继承,此乃万全之策。”蒯越也劝刘表,狐疑的他结果只好遣韩嵩入朝观虚实。汉室情意结甚重的韩嵩回来后,当然为曹操大说好话,惹怒刘表欲斩之,杀一儆百,最后只因韩嵩有名望连刘表妻蔡氏也劝才沒诛杀。
两汉数百年的儒风让士子普遍有很深的汉室情结,他们在建安十三年又力劝刘琮投降,恋汉固是主因,但只想保全自己地位之因恐怕更大。他们有像忠臣阎圃那样劝主子张鲁稍作抵抗功才多,不战而降功不多吗?韩嵩、傅巽之流不过是不愿像留在荊州后只身入朝的赵俨、杜袭辈从县长做起,而是要卖主求荣,刘琮降后那几位人兄不都当上九卿或要职吗?
要刘表拥十万众像张绣般降曹,压根是不可能。只结盟出兵也不可取,袁绍亡曹操只需用朝廷之命征你入朝,你不从就可以被名正言顺被讨伐。但如何出兵?出兵方向、主帅人选、胜负关键、作战方案……全部沒有!刘表自己也有自知之明,对曹操收复荊州属县还行,主动入境,荊州陆军打得过久征沙场的曹军吗?沒有张绣根本是只有挨打的份儿,所以当张绣降曹,征曹之法就更要从长计议。
因此刘表错不是错在既遣使入贡(当时诸侯仅袁术、刘焉不贡),又维繫袁绍,而是错在如同吕布一样派陈珪之流的韩嵩出使,回来后杀与不杀都影响自身,曹操则不会有半点损失。至于韩嵩面曹时有沒有泄露荊州军政机密?你懂的。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卷九之论可谓一针见血:“嵩之欲诣许也迫,而固持之以缓,其与表约曰:“守天子之命,义不得为将军死。”先为自免之计,以玩弄表于股掌之上,坚辞不行,而待表之相强,得志以归,面折表而表不能杀,亦陈珪之故智,而嵩持之也尤坚。表愚而人去之,操巧而人归之,以中二千石广陵守遂珪之志,以侍中零陵守遂嵩之志,珪与嵩之计得,而吕布、刘表之危亡系之矣。二子者,险人之尤也,岂得以归汉为忠而予之!”

平心而论陈寿的“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这句,或者换另一个角度看,他是有心无力,在自己能力最大程度下尝试。《刘表传》完整交代完一件事后,才写另一件事,同时传大都不标注时间,才会让后人完全看不出刘表这个带甲十万、“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见《三国志.周瑜传》)的诸侯,当时根本是腹背受敌,平乱后才能出兵。《资治通鉴》从《后汉书.刘表传》,把张羨之叛放在建安三年,死后其子怿代领其众,五年才结束;曹操是四年八月遣臧霸等入青州攻袁氏三郡国、九月分兵守官渡。
长沙人桓阶被太守孙坚举为孝廉,孙坚战死,桓阶出于故吏之情冒险向刘表请求由他安葬孙坚;长沙太守张羡曾为零陵、桂阳县长,在湘江流颇有声望,性格倔强为刘表所不喜,礼遇甚差,张羡因此怀恨在心。曹、袁争霸时,“表举州以应绍”(见《三国志.桓阶传》)、“而刘表为绍援”(见《三国志.卫觊传》),桓阶劝张羡若起义助曹犹如齐桓、晋文般尊王,救朝廷之危,奉王命讨逆,举四郡保三江为內应待曹操来。两人就这样一拍即合。不过曹操根本无暇抽身,败亡是必然的。
袁绍不是也被人批评不乘曹操东征刘备之际袭许吗?理由出自《三国志.袁绍传》中“太祖自东征备。田丰说绍袭太祖后,绍辞以子疾,不许”这句。其实袁绍不是沒有出兵,只是其自身能力不足,判断不出要把握这良机派大军偷袭,而只是试探般的攻击,也料不到刘备不用一个月就被曹操闪击而败。陈寿自己在《三国志.于禁传》都写了“刘备以徐州叛,太祖东征之。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这句,袁绍日后也尚且逃不掉那污名。刘表又不是如孙策那样被刺死或廿四史內有写出“谋袭许”三个字,大家当然也很难发现这条文献记录:
扬州刺史刘馥上言:“荆州牧刘表与会稽太守孙权(应为策)谋袭京城。”遂堑许,作鹿角砦。《太平御览》卷337引《献帝春秋》
刘表当然沒孙策那么大野心,其才能与军力也完全不能与孙策相比,但正如前述刘表能与曹操势均力敌全因有北藩张绣,但官渡之战前突然降曹,完全打乱刘表的算盘。当时御北方的大将中,仅仅文聘是有能力胜任征曹之任,当然刘表不像曹操等有识人之明,根本不会让文聘独当大任。同理的有应与刘磐守长沙的黄忠,及根本不受黄祖重用的甘宁。蔡瑁“少为魏武所亲”(见《襄阳耆旧记》卷一);蒯越如前述已有恋汉倾向,他俩恐怕也不会被考虑。
去年黄祖父子(江夏、章陵太守)遭重创,见前述,等同北境近乎余下襄阳守军、大军刚在荊南四郡平叛、內有降曹派扰乱、才干不足下又找不到能胜任主帅的人选,內部这么多困难时,刘表想先尝试诱降往许之路的曹操地方官吏,找点外助算是能力范围之內:曹操分汝南朗陵、阳安两县立阳安郡,以李通为阳安都尉。镇守后方的他不就遇上“刘表亦阴招之”(见《李通传》)吗?
官渡之战期间,汝南降贼刘辟响应袁绍,袁绍不就遣有万人敌在阵的刘备助战吗?面对刘备寇掠汝、颍间,许都以南民不安的局面,曹操遣曹仁、曹洪、徐晃,趁刘备立足未稳时迅速讨平诸多叛县(注9)。刘备的经验告诉刘表,他面对的并不是空城。不但有镇守许都的荀彧,还有随时救援的曹诸将。
刘备、刘辟在汝南时是刘表唯一可乘之机,但刘表比袁绍更不行,兵也沒出白白流走了这大约一个月的战机,“谋袭京城”最后沦为空想,和刚败而不偷袭征吕布中的曹操时一样。正当个人才能有限的刘表一再犹疑之际,那边厢曹操把握一闪即逝的战机,乌巢之火逆转快被袁绍物质优势压垮的败势,奠定统一中原的基礎。事后人们只看见刘表沒有出兵隔岸观火,那刘表当然和袁绍一样获得相似的评价了。
但真的能说他是“自守之贼”吗?他固然被一众进取之辈比下去,但对比刘璋、韩馥、孔融、士燮,有主动伐曹、孙和日后私署交州刺史、太守的他,恐怕又真的谈不上仅仅自保。

16.青州刺史焦和死后,袁绍表臧洪接任,然后又遣袁谭至青州,当时袁氏仅有平原(见《三国志.袁绍传》注引《九州春秋》),逐公孙瓒置的青州刺史田楷于齐(《见《后汉书.公孙瓒传》)、建安元年破被刘备表为刺史的北海孔融。不过北海南部应为泰山贼所占,否则建安三年曹操无法割青、徐二州委臧霸,分北海数县立城阳郡。如胡三省在《资治通鉴》卷62所言:“此盖因诸屯帅所居,而分为郡也",城阳、利城、昌虑皆为实土。
司马光把公孙度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放于初平元年,曹将张辽于建安十年破公孙度将柳毅,由于沒有史料支持公孙度曾两度出兵,所以东莱应不完整,尽管袁氏曾立管统为东莱太守(见《三国志.王修传》)。
公孙瓒败袁绍乘胜南下陷平原、齐,当中要路过济南或乐安,至少一郡国为公孙氏所占。乐安肯定归袁氏所有,否则齐和北海无法与冀州陆路相通。泰山诸贼降曹时并沒有被委以济南相,应未为他们所占;袁氏沒理由不吞并。
建安四年臧霸入青州,破齐、北海、乐安(袁氏不太可能越过东莞太守尹礼置东安郡,错字是最大的可能性)。泰山太守吕虔讨平袁绍所置的中郎将郭祖、公孙犊等数十人,可知袁氏也曾招揽保山为寇的诸贼。
顺道谈讨刘表表孙嵩为青州刺史一事,只见于《后汉书.赵歧传》而不见于《魏略》(收录于《魏志十八》),比较可疑的是:刘表干么要违反三互法表北海人为刺史?兴平年间仍是袁、公孙争青州之时,刘表干么要罪袁绍?孙嵩就算能上任,真能站稳阵脚?青州又不是荊州近邻,刘表无利可图的。
《水经注.汶水》虽然确实记载有汉青州刺史孙嵩墓,但不远处又有孙宾硕兄弟墓,完全搞不懂是甚么一回事,存疑。

[ 本帖最后由 香港李飞 于 2016-10-4 21:57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香港李飞

晋阳侯
忠武军节度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护军
好贴 7
功绩 655
帖子 403
编号 18089
注册 2004-9-19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2-10-25 11: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西伯自居沦笑柄
刘协将回洛阳,赵歧建议董承:“今海内分崩,唯有荊州境广地胜,西通巴蜀,南当交趾,年谷独登,兵人差全。赵岐虽老犹欲报国,可南说刘表使其将兵来卫朝廷,与将军并心同力,共奖王室。“刘表果遣兵诣洛阳助修宫室,军资委输,前後不绝(见《赵歧传》)。当时恐怕就荀彧、沮授等少数有识之士看出汉室天子在前期能带来潜在的巨大利益,刘表就这样流走了迎天子的绝佳良机了。

刘表能为人称道的是“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表安慰赈赡,皆得资全。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綦母闿、宋忠撰立五经章句,谓之《後定》。"《资治通鉴》把立学校记在建安元年。《刘镇南碑》更详细交代细节:“广开雍泮,设俎豆,陈罍彝,亲行乡射,跻彼公堂,笃志好学,吏子弟受禄之徒,以千计……深愍末学远本离,乃令诸儒改定五经章句,删划浮辞,芟除烦重,赞之者用力少,而探微知机者多。又求遗书,写还新者,留其故本,于是古典坟集,充满州闾。及延见武将文吏,教令温雅,礼接优隆。"盛况如《荊州文学记官志》(见《艺文类聚》卷38)所记:“乃命五业从事宋衷新作文学,延朋徒焉……五载之间,道化大行。耆德故老綦毋闓等,负书荷器,自远而至者,三百有余人。"
刘表的成就(不包括不接受武陵太守一职,著《春秋左传条例》的颍容)主要为:文武官员都能受教;后定,意思为与前代《五经章句》所定有异,删减章句而新撰,可理解成集解本。严可均在《全后汉文》卷82中,记刘表的《后定丧服》时称:“《五经章句》谓之后定,此即其一。”其从《通典》中节录了四条,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查阅;
又搜集图书,刘琮降后应被曹操移回邺城,既然成为魏晋秘阁之藏书。手不捨书的他,既让蔡琰默写其父的藏书,恐怕不可能视荊州藏书而不见吧?
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刘表有《周易章句》五卷;宋忠作注十卷。荊州官学的成就不止仅限于儒家,据《晋书.天文志中》所载,刘表命刘睿集天文众占,名《荆州占》。唐人李淳风,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推背图》作者,在其综合占星学著作《乙巳占》中,卷首天占三中提及幼时所习诵的书中就包括了《荊州占》。据王僧虔的《诫子书》所述,南齐时还有荊州《八帙》传世。
《荊州占》能对应王粲笔下的“修纪历”,那“谐八音,协律吕”、“礼乐咸举 ”说的就是刘表让杜夔和孟曜主持制定雅乐事宜;卢云先生在《汉晋文化地理》第四章第二节也指出汉末的雅乐中心从洛阳移至襄阳。
王志平先生在《中国学术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卷)》第一章第二节中,分析荊州官学带有浓厚的星占谶纬色彩之因:“《礼记.中庸》云:‘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又《论语.季氏》载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以刘表制定礼乐与爱好星占谶纬是一致的,他想知道的是自己是否是承运托命之人。”
宋衷即宋忠,《经典释文序录》提及他的字叫仲子,不但是荊州官学的代表人物,也是与郑玄、虞翻一样同为汉末《易学》中的代表人物,精通古学故不但能吸引本州人士如潘浚(后为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等职),连四周士子也来荊州求学,尹默和李譔之父李仁正是例子:“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默知其不博,乃远游荊州,从司马德操、宋仲子等受古学,皆通诸经史,又专精于《左氏春秋》"(见《三国志.尹默传》);
还有邻近的江东:《太玄经注》首载陆绩《释玄》,据其自述曾求此书而不成,《太玄经》和宋忠所注的《太玄解》,要藉刘表的使者成奇之手,此得一睹。扬雄此书问世近两百年,连传本也稀缺的情况下,宋忠注后就有吴的陆绩、虞翻,魏的王肃跟随。因此唐长孺先生在《山居存稿续编.汉末学术中心的南移与荊州学派》说:“荊州学校的规模和制度远远逸出郡国学的范畴,不妨说是洛阳太学的南迁。"
荊州官学还产生了一个连刘表也想不到,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关键之一:王弼。王弼是日后玄学的几个主要奠基人之一,其理论主要来自家学,而其家学又是来自其被过继之祖父王粲的藏书。王粲作风通脫,已有玄学的现实表现。故汤用彤先生在《魏晋玄学论稿.王弼之周易、论语新义》中就说:“(玄学)新义之生,源于汉代经学之早生歧异。远有今古学之争,而近则有荊州章句之后定。王弼之学与荊州盖有密切之关系。"
最后以余英时先生在《士与中国文化》第六章的一句作小结:“郑学虽以繁见讥,然其根本精神实在于‘删裁繁芜’,与荊州学风之‘删刬浮辞,芟除烦重’者,又无以异也。至于荊州导启魏晋道家之玄风,郑学结束两汉儒家之经术,虽为二者殊异之所在,然实亦所处时代不同有以致之耳!”

汉武独尊儒术就是看中那套忠君思想,历朝统治者不大多在身上披著一件儒家服,但骨子里就是法家的吗?刘表所举既能巩固统治,又能吸纳来自三辅、兖、豫的文武人才。具体可在从王粲的《荊州文学记官志》这本官志得知刘表的思想:“有汉荊州牧曰刘君……乃称曰:于先王之为世也,则象天地,轨仪宪极,设教导化,敍经志业,用建雍泮焉,立师保焉。作为礼乐,以作其性;表陈载籍,以持其志,上知所以临下,下知所以事上,官不失守,民听无悖,然后太阶平焉。"
平定张羡之乱后,真正把荊南四郡掌握,“于是开土遂广,南接五岭,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绥民校尉熊君碑》记熊某在曲江“视事六载"后所记的“郡溃乱",就是指张羡之乱,乱平后刘表拜其为绥民校尉,领曲江长,这显示刘表沿用回当地的部份官员,可惜碑文中间有缺,故不知道熊某当时身属哪方阵营。
《资治通鉴》卷63随后记录他:“遂不供职贡,郊祀天地,居处服用,僭拟乘舆焉。"踌躇满志的刘表急不及待了,虽不像沒自知之明的袁术这么狂莽胆敢僭号,但效法一下他曾经说的“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的刘焉,僭越一下天子之礼过过干瘾,刘表还是有这个胆的。
司马光只是作个总结,根据范晔的原文(注意,不是曹操宣称而是史家所写)可知刘表的“多行僭伪"其实是在建安五年之前的,孔融上表的內容可用一句话作总结:“刘表所为等同袁术"(注17)。
诚如张靖龙先生在《赤壁之战研究》第一章评刘表:“战争解决问题的年代,文化扩张战略只能被人当作以西伯自居的笑柄。"西伯即周文王姬昌,评刘表效法西伯,恐怕是自建安初起,荊州士民普遍共识:避乱荊州受刘表礼待的裴潜就对王粲、司马芝评其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处(见《三国志.裴潜传》);这评价为王粲所认同,日后劝刘琮降后,对曹操评刘表曰:“自以为西伯可规";祢衡得罪刘表左右,他们谮告刘表:“衡称将军之仁,西伯不过也,唯以为不能断;终不济者,必由此也。”意指刘表智短。(见《三国志.荀彧传》注引《傅子》)

据卢云先生的统计(见《汉晋文化地理》第一章第三节),避乱荊州的士人达三十人之多;刘表这儒生尽管能礼辟窦武遗孤窦辅为从事、迫韩暨为宜城长、任杜夔复雅乐,但还是为有野心的豪杰所失望,甘宁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刘表这儒人不习军事,最终必无成,恐受其祸欲东入吴,只因被黄祖所阻而被迫滞留,勉强仕身。
王粲曾对其新老板曹操评袁绍、刘表如何不及他,当中评刘表道:“刘表雍容荊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荊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拍马屁而贬低袁、刘是无可厚非,但他的话又不无几分道理,毕竟刘表以王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用在先,这是以貌取人而不是以贤取才之例。
战乱时也曾有很多人才路过荊州而不为刘表所用,刘表非霸王之才、闻善而不能纳固然是主因,和洽正正是代表:只想避乱,为刘表待以上宾之礼,认为他是昏世之主竟南逃武陵。
但还有其他原因,避乱的人想回到家乡才不愿为刘表所用:杜预祖父、治下河东“常为天下最"的杜畿,从荊州回来后,竟是荀彧偶然下发现才为录用,可知其本无意出仕,刘表当然也无力招揽;
只想当天子脚下的汉臣:赵俨得知曹操迎天子后,认定“曹镇东应期命世,必能匡济华夏,吾知归矣。”扶老携幼晋见曹操;
不愿与曹操作对:桓阶在张羡败亡后对桓阶不但既往不咎,欲用之,还想结为亲家,以他妻子蔡氏之妹作新娘,桓阶竟以有婚为由拒绝。他心目中的明公曹操辟召便至;(以上分见各人在《三国志》的本传)
压根只想当隐士:刘表相请数次也不就,亲自往见也为所拒的庞德公。《世说新语.言语》“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条注引《司马徽別传》则云:“知刘表性暗,必害善人,乃括囊不谈议时人。”
思念故土和政治劣势也是刘表得人而不能用之因。其他曾避乱荊州的士人如司马芝、杜袭、繁钦、崔州平、石韬、徐庶、孟建等,以及荊州的刘巴等,可详见各人在《三国志》的本传或裴注。
再看其用人,蔡、蒯两家不谈,虽有刘先、文聘、李严、黄忠、伊籍等人为其所用,但观別驾韩嵩、东曹掾傅巽,日后竟是力劝刘琮降曹之辈;处理韩嵩的手法更是一大败笔,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其用人能力、收买人心之能,绝对谈不上是高明之辈。故“心多疑忌"、“无容直之度",陈寿评价多属公允。

“荊州人情好扰,加四方骇震,寇贼相扇,处处麋沸。表招诱有方,威怀兼洽,其奸猾宿贼更为效用,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范晔总结刘表治下的荊州是一片歌舞盛世的乱世间之乐土。《刘镇南碑》所记则更夸张:“劝穑务农,以田以渔,稌粟红腐,年谷丰夥。江湖之中,无劫掠之寇,沅湘之间,无攘窃之民……四方繦负,自远若归,穷山幽谷,于是为邦。百工集趣,机巧万端。”
但和平背后也有点暗涌,正如前属刘表內部有亲汉派(投降派)、刘蔡两姓为首的统治集团,还有与刘表保持一定距离、观望静待明主的大姓,庞德公、庞统的庞姓、习珍、习桢的习、杨仪的杨、廖化的廖等(详见《襄阳耆旧记》),他们有一定的离心,刘备到后就是明证。
毛玠“将避乱荊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见《三国志.毛玠传》)一个小小县吏欲避乱,在途中听闻刘表政令不明,而不是他亲身在荊州的经验,可知当时这弊病已为人所知。也许包括刘表杀名士,比方“以正谏不合”的刘望之(注18),可怜他的名气比不过韩嵩,所以求情的阻力沒他这么大。
大姓包庇流民成为他们的依附民,当权者就因此减少了编戶的数量,等同降低了赋稅、兵役所得。刘表是得大族支持才可只身上任平乱,那当然也不敢过份侵犯拥护他的大姓的既得利益,诸葛亮初见刘备时说的话就是明证:“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见《诸葛亮传》注引《魏略》)
诸葛亮指的对象包括欲避战祸的三辅人民,卫觊曾写信给荀彧云:“(关中)人民流入荊州者十万余家,闻本土安宁,皆企望思归。而归者无以自业,诸将各竞招怀,以为部曲。”(见《卫觊传》)他们回乡后将会为关中诸将招为部曲,这就反映出当时荊州有一个庞大的兵源库,只是刘表沒怎样善加利用罢了。
诸葛亮为相时,回答主张多赦免的人说:“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吴汉不愿为赦。先帝亦言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间,每见启告,治乱之道悉矣,曾不语赦也。若刘景升、季玉父子,岁岁赦宥,何益於治?”(见《三国志.后主传》注引《华阳国志》)有人认为赦宥是仁惠之政,但在诸葛亮眼中年年大赦只是有利于少数犯罪者,即小惠也,还借先帝曾求教陈纪、郑玄为由,要杜绝人们抱著侥幸心理,別像刘表、刘璋父子。李世民在《贞观政要.赦令》卷8也说过:“凡赦宥之恩,惟及不轨之辈。古云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

17.是时荊州牧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诏书班下其事。融上疏曰:“窃闻领荊州牧刘表桀逆放恣,所为不轨,至乃郊祭天地,拟仪社稷。虽昏僭恶极,罪不容诛,至于国体,宜且讳之。何者?万乘至重,天王至尊,身为圣躬,国为神器,陛级县远,禄位限绝,犹天之不可阶,日月之不可踰也。每有一竖臣,辄云图之,若形之四方,非所以杜塞邪萌。愚谓虽有重戾,必宜隐忍……前以露袁术之罪,今复下刘表之事,是使跛牂欲窥高岸,天险可得而登也。案表跋扈,擅诛列侯,遏绝诏命,断盗贡篚,招呼元恶,以自营卫,专为群逆,主萃渊薮……臣愚以为宜隐郊祀之事,以崇国防。”五年,南阳王冯、东海王祗薨。《后汉书.孔融传》
18.廙兄望之,有名於世,荊州牧刘表辟为从事。而其友二人,皆以谗毁,为表所诛。望之又以正谏不合,投传告归……寻复见害。《三国志.刘廙传》
表既杀望之,荊州士人皆自危也。夫表之本心,於望之不轻也,以直迕情,而谗言得入者,以无容直之度也。据全楚之地,不能以成功者,未必不由此也。《刘廙传》注引《傅子》

[ 本帖最后由 香港李飞 于 2018-1-22 12:34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香港李飞

晋阳侯
忠武军节度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护军
好贴 7
功绩 655
帖子 403
编号 18089
注册 2004-9-19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2-10-25 11: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六、无法驾驭刘玄德
也不知道刘表是否迟缓至此,还是终于坐不稳而应袁绍之邀,建安六年(201年)时居然主动北伐曹操。“会荊州出步骑万人来攻城”、“刘表攻西鄂,西鄂长杜子绪帅县男女婴城而守。”(见《三国志.杜袭传》及其注引《九州春秋》)
西鄂县在宛城以北,刘表出动步骑万人,恐怕志不在一个小小的西鄂,但到底最终目的是甚么呢?沒有交代清楚,最重要的是连月份也沒有,根本无法推察是否乘曹、袁大战于仓亭时而进军。有可能仅仅志在收复宛城,乃至整个荊州命脉之一的南阳盆地,把防线推前;又有可能悔恨去年失机,打算偷袭许都,毕竟曹操是四月攻袁、九月还许,确实有可乘之机。何况袁绍又使刘备将本部略汝南,且得汝南贼龚都响应,众达数千。曹操遣的蔡杨又被打败。但刘表这次主动出击最后沒有下文,可能和刘备一样,十一月(见《后汉纪》卷29)得知曹操南征,不战自退。
官渡之战时刘备为曹仁所击败后,已萌生退意,借口往南连结刘表,汇合龚都。所以得知曹操亲征也不欲消耗实力,退往荊州。刘表得知刘备来投也感高兴,因为张绣的代替品出现了,便亲自出效外相迎。以上宾之礼相待,再增加其军队,让其驻守襄阳之北的新野。
建安七年曹操攻袁谭、袁尚时(袁绍已死),袁尚将郭援、并州刺使高幹、南匈奴单于入侵司隸,关中诸将也答应将派兵助袁氏(见《三国志.钟繇传》),袁氏最猛烈的逆袭已经来到了。司马光在同年也收录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叶县自从建安二年为曹洪攻下后就一直为曹操所占),曹操遣夏侯惇、于禁、李典等拒守(见《三国志.李典传》)一战。就算袁氏沒有联络刘表这盟友,而仅仅只引诱关中诸将和伙同南匈奴,事后刘表遣刘备北侵至叶,几可肯定刘表有了伐曹主帅和兵力休整(尤其是北边驻军),最重要还是东邻孙权忙于巩固而无暇西征,这次恐怕是刘表一生中规模最大的主动攻击了。
刘备烧屯伪退,追击的夏侯惇结果中伏败阵(《先主传》云拒于博望,应是从叶退至博望),李典援兵至,刘备也退兵,擒夏侯兰而还(见《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別传》)。刘备事后沒有再追击之因恐怕无法考证,因为无法得知哪月出兵和刘备军总数,这两项数据是用来判断刘表是打算以攻代守还是入侵汝、颍的有力指标。
不过倒可以假设,若刘备拥有可观的士卒数量,他恐怕不会主动放弃入许都迎汉帝这机会,要知道曹操在明年五月纳郭嘉计,假意伐荊让二袁內讧,曹操大军当时还远在河北。若是以攻代守,刘表沒有称霸的野心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刘表自己也清楚刘备不是刘磐,他担心自己驾驭不了刘备,那就只好趁这良机把刘备最大利益化了,把防线再向前推至叶县。刘表为甚么心存这念?恐怕要从刘备到荊州后开始说起。

刘表其人“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一生见惯了吕布、陈宫、笮融式的背叛,袁绍夺冀州、公孙瓒灭刘虞式的鹊巢鸠占。自己也亲身经历了娄圭的兵戒相见(注19)、张绣穿梭于曹操和刘表之间。
至于刘备的简历表,恐怕在一个老板眼中,绝对不是一个安于本份的好员工:为贼所破依附有旧的公孙瓒,公孙瓒的青州刺史田楷应陶谦之请,遣刘备增援。陶谦增其兵,刘备遂“去楷归谦”、被陶谦表为豫州刺史,屯小沛。陶谦死,不知道是否如方诗铭先生在《三国人物散论》所讲,与当地大姓合谋立伪遣命,自继为徐州刺史。被吕布偷袭后被迫投降,再度不和而投奔曹操。获得了朝廷的左将军、豫州牧头衔后,接受刘协的衣带诏反曹,杀曹将车冑据徐州。被曹操速破后投靠袁绍,官渡之战袁绍败阵后,在汝南不支的他又转投荊州。
一个连曹操都驾驭不了的臬雄刘备,刘表有可能毫无保留的信任他吗?当然也不是沒有这样的人存在,他的名字叫刘璋,至于下场相信也不用多说。正如前述,荊州尚有一大群静待明主而沒出仕的才子,刘备来了,双方一拍即合,如鱼得水,当中最著名的就是卧龙诸葛亮,他的取荊益、和孙吴就是《隆中对》的主调。“荊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见《先主传》)是必然的结果。不得不说的是,刘表之妻蔡氏,即诸葛亮岳母之亲妹,所以刘表乃诸葛亮妻之姨夫。亲戚尚且如此,何况他人呢!
刘表对应的办法就是让一条汉水之隔的刘备,从新野来襄阳赴宴,和刘表同坐一席(注20),经常出现在刘表的眼皮下,监察其异动。羁縻刘备于襄阳,留下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替刘表守北境就行了。与刘表同为统治层的蔡氏和蒯氏当然也得知荊州很多豪杰投靠刘备,假如还有雄心的刘备,日后再发生陶谦死后为刘备继承的事,刘备一定要封奖追随者,那势必分薄、动摇蔡、蒯现在于荊州的地位,那自作主张刺杀刘备,也不是一定不可能发生的事。
题外话,参加过太学生运动的刘表仍好品评人物,曾与到访的刘备和许汜评论陈登。

回到河北战场,时为建安八年,自从曹操纳郭嘉计,袁谭、袁尚兄弟的火拼,已达到白热化的地步,袁谭不敌还想借曹操之力夺河北,遣辛毗为使降曹。刘表看在眼里当然著急,二袁败亡后,下一个必定轮到自己,所以让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代笔,写信劝谏他们(注21),不过二袁并沒理会。
另一边厢,早在两年前曹操已打算先不理会实力大减的袁氏而转攻荊州,只是为荀彧所止。军至汝南西平的曹操,现在倒想假戏真做,先伐刘表,并得到很多人的同意。幸得荀攸、郭嘉所止。曹操也不管袁谭是真降还是假降,先至黎阳讨袁尚再说。
刘表这时也很忙,孙权稳定局面后又来光顾黄祖,江夏水军败阵,被围城的黄祖得救只因山越再叛,孙权被迫退兵平乱。甘宁是役射杀孙将凌操救黄祖,但仍然不受重用,还令人诱其部曲,甘宁终于忍不住要东投孙权。

北方和东方基本只是挨打,南方也沒有闲下来,薛综曾上疏:“南阳张津,与荊州牧刘表为隙,兵弱敌强,岁岁兴军,诸将厌患,去留自在。津小检摄,威武不足,为所陵侮,遂至杀没。”(见《薛综传》)力量虽弱的他还屡屡兴军,以卵击石招民怨,无威望的他卒为部下所杀。
出兵起因可能与借朝廷名义的曹操有关,夏侯惇写给石威的信提及:“业张津以零、桂。”(见《孙讨逆传》注引《志林》)当然如裴松之所言时间有误:“《江表传》之虚如《志林》所云”,因此曹操许零陵、桂阳予张津,让其飞蛾扑火以图之这原因,可聊备一说。但许靖曾写信给曹操,云张津“志匡王室”、“足下之外援”(见《三国志.许靖传》,所以曹操联络张津不是不可能,只是不太可能成功让其不断以弱击强罢了。
增强实力也好,建立缓冲区也好,交州牧张津为其将区景所杀后,刘表私署薛综口中的“先辈仁谨,不晓时事”的赖恭为刺史;苍梧太守史璜又死,刘表又遣与刘备有旧的吴巨代替(见《士燮传》)。张津卒年是在建安八年或之后:《晋书.地理志下》显示张津当年犹健在;《南方草木状.卷中.木类》记建安八年张津以益智子粽赠给曹操。
曹操的对应办法是赐玺书给交阯太守士燮,让他董督交州七郡。虽然士家在交州甚有势力:二弟士壹为合浦太守、三弟〔黄有〕为九真太守、四弟武为南海太守。郁林太守和日南太守也许会听命于朝廷,但苍梧太守吴巨肯定不会理会这诏书。
张翔出使交州时,欲募避难当地的许靖,但被拒,他写给曹操的书中称:“自窜蛮貊,成阔十年。”他是建安元年时从会稽逃亡,故张翔往交州的时间应为建安十年。目的应该是曹操的远交近攻,故万斯同在《三国汉季方镇年表》认为赖恭是在建安十年刘表所署,可作参考。
薛综眼中的“武夫轻悍”的吴巨在交州发展不错,建安十六年时“苍梧太守长沙吴巨拥众五千……巨有都督区景,通略与巨同,士为用……苍梧人衡毅、钱博,宿巨部伍,兴军逆骘于苍梧高要峡口……毅与众投水死者,千有余人。”(见《水经注.泿水》注引《交广春秋》)《孙讨逆传》注引《江表传》云张津卒为南夷所杀,由此可推断杀张津的区景应是南夷;建安八年,交州州治从龙编移治苍梧广信(见《宋书.州郡志四》),就是说交州刺史和苍梧太守都同时治广信,赖恭和吴巨以利诱、诈计、继任官员的名义等手段收编夷兵是比较顺利和可行的,故吴巨都督区景和杀张津的区景应该是同一个人。
刘表在当地能动用的兵力至少六千,在交州算是一支规模不小的军事力量,要知道孙权交州刺史步骘,当初入州时领兵不过千人(见《三国志.步骘传》);黄武五年(226年)吕岱讨叛吴的士家时,将兵区区三千。至于钱博,直至建安二十五年,这孙权眼中的高凉宿贼才降,并命为高凉西部都尉(见《吕岱传》)。《太平御览》卷172高州条引《南越志》和《续汉书.郡国志五》合浦郡刘昭注皆认为是年孙权立高凉郡,可以推测钱博的地位略同于臧霸等的泰山诸贼。

随著邺城陷、袁谭被斩于南皮、三郡乌丸破不了鲜于辅、张晟(曾南通刘表,见《三国志.杜畿传》)和卫固在河东失败、高幹出走壶关降,袁氏最后的余光已逝,袁尚、袁熙退走辽西,河北大势将定。
刘表深知无力阻止曹操吞下河北,而且曹操的目光从来沒有离开过他,建安十一年左右就命五子之一的张辽攻下江夏北部数县(注22),这也是日后魏江夏太守文聘所守之境。东边的孙权听完鲁肃的榻上对后,西征已不仅仅是报父仇的私怨,已是要夺下荊州这帝王之资,更理想的就是攻下益州,“竟长江所极”,二分天下。十二年再破黄祖虏其人民还。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纳郭嘉计,要杜绝袁氏借乌丸之力死灰复烧的可能性(日后有马超引羌、氐兵可作例证),走已坏的旧道奇袭柳城。这当然招致很多反对声音,认为袁氏已不足虑,相反若刘表遣刘备袭许迎天子,一切休矣,其中包括智勇双全之大将张辽(见《三国志.张辽传》注引《傅子》)。郭嘉这时就说了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的确,少给兵予刘备只是白白赔上人命;兵给多了,还是败北那就元气大伤;相反胜了,刘备迎天子,光环也只会集中在刘备一人身上,对刘表不见得有多大好处,最怕的是刘备从此自立。但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的,事后曹操必定倾尽全力反扑,刘备大不了再一走了之,江东、益州、甚至交州也行,可刘表却是跑不了。日后傅巽对刘琮说了一句他无法否认的话:“诚以刘备足御曹公,则备不为将军下也。”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可见刘备在建安十二、三年间在荊州內部的势力,“心多疑忌”的刘表不可能完全沒有顾虑,站在刘表的角度看,还真不如留刘备守北境更划算,守境总比进攻容易。
“不用君言,故为失此大会。”(见《先主传》注引《汉晋春秋》)更像是事后安抚刘备之言。随著曹操、先锋张辽破被比作冒顿的蹋顿(见《三国志.乌丸传》)于白狼山,胡、汉降者廿余万,大局已定。曹操南下大军可以随时出发,直捣荊州。

19.初平中在荊州北界合众,后诣太祖。太祖以为大将,不使典兵,常在坐席言议。《三国志.崔琰传》注引《魏略》
后与南郡习授同载,见曹公出,授曰:“父子如此,何其快耶!”子伯曰:“居世间,当自为之,而但观他人乎!”授乃白之,遂见诛。《崔琰传》注引《吴书》
三辅乱,忠饥乏啖人,随辈南向武关。值娄子伯为荊州遣迎北方客人;忠不欲去,因率等仵逆击之,夺其兵。《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略》
娄生(应作圭)为刘表所围,圭饮食健儿数百人,人赐银一斤,使击表。《太平御览》卷812引《吴志(应作书)》
娄圭野心不小,曹操权倾朝野也胆敢说出当自为之的话,后当然被诛。初平中娄圭聚众于荊州北,虽然不知道为甚么最终与刘表兵戒相见,“遣迎北方客人”却反被王忠所破,恐怕罪沒大至当斩。投曹后曹操只让他当一个谋士而不让其领兵,恐怕是娄圭欲在荊州自立为王而为刘表所不容,曹操从此也有了戒心。
20.备住荊州数年,尝於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先主传》注引《九州春秋》
备屯樊城,刘表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曾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备,备觉之,伪如厕,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备急曰:“的卢:今日厄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先主传》注引《世语》
21.刘表以书谏谭曰:“君子违难不适仇国,交绝不出恶声,况忘先人之仇,弃亲戚之好,而为万世之戒,遗同盟之耻哉!若冀州有不弟之傲,仁君当降志辱身,以济事为务,事定之后,使天下平其曲直,不亦为高义邪?”又与尚书曰:“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今青州天性峭急,迷于曲直。仁君度数弘广,绰然有余,当以大包小,以优容劣,先除曹操以卒先公之恨,事定之后,乃议曲直之计,不亦善乎!若迷而不反,则胡夷将有讥诮之言,况我同盟,复能戮力为君之役哉?此韩卢、东郭自困于前面遗田父之获者也。”《资治通鉴》卷64汉孝献帝建安八年
未删节版见于《三国志.袁绍传》注引《魏氏春秋》
22.《三国志.乐进传》三将同迁之表虽然记作建安十一年,但却放于乐进和李典讨已复叛的高干之前,时为建安十年。会否是別征高干一段错句(应是在表三将前)呢?不会,因为曹操亲征平高干是十一年正月,如果真是错句,那建安十一年这时间标明完全沒意义,陈寿不会写上的。相反,如卢弼的认为“一”字为衍字的机率却相当大;
同时也要把曹操在邺的时间段考虑,曹操其后又要开始在各地讨伐,十一年是不可能的。十二年可能吗?二月曹操还邺,五月就至无终,张辽还能別征江夏后又马上赶回从征?十年才是最可能的答案;于禁的平东海虽然是十一年之事,但拜虎威错写在平东海之后,也不是不可能。三将同时受封是出自《乐进传》,从结构上来说不可能改动。在三传改动最小的情况下,三将同迁为建安十年是最可能的答案。

[ 本帖最后由 香港李飞 于 2015-7-16 01:06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香港李飞

晋阳侯
忠武军节度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护军
好贴 7
功绩 655
帖子 403
编号 18089
注册 2004-9-19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2-10-25 11: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七、南柯一梦十九年
“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曹操长子曹昂死后,曹丕在曹操诸子中年纪最大,尽管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丞相副,但还沒正式封为太子,因为有一个有力的竞争者存在,他就是李白前的诗仙曹植曹子建。两人各有党羽,竞争激烈。曹操一度犹疑,居棋不定便询问智囊贾诩,贾文和就回答了这句看似是牛头不对马尾的话,但曹操听后大笑,终有人选。当中的玄机在于,袁绍和刘表废长立幼,结果二子争权国不成国,终为曹操有机可乘而吞灭。贾诩的意思就是前车之鉴应立曹丕为太子,可杜绝以上悲剧的发生。
长兄袁谭不敌三弟袁尚而引狼入室,曹操得以先破得大部分袁臣支持的袁尚,然后借口攻杀袁谭,最后奇袭乌丸服辽东,冀、青、并、幽四州平。“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见《三国志.吴主传》注引《吴历》),那刘表儿子又干了甚么蠢事让曹操如此鄙视的呢?恐怕要从一次婚嫁说起。
本来刘表因其长子刘琦因为长得像自己而“甚爱之”,但二子刘琮自从娶妻后一切改变,因为他娶的不是別人,而是刘表后妻蔡氏的侄女,可谓亲上加亲。问题就是出在这里,蔡氏为了在刘表死后也能保持现有权势,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其〔外戚〕的地位,那刘琦或刘琮继位的分別就体现在此。
电视剧的桥段又再次登台:爱其妻的他不停在枕边听到中伤,天天如此廿四孝也能成为逆子,何况还有得幸于刘表、与刘琮亲的妻弟蔡瑁和外甥张允扇风点火,感同身受的曹丕就在《典论.奸谗》写道:“蔡氏称美于內,允、瑁叹德于外,日月以之,而琦益疏。”
《后汉书.刘表传》记录刘琦当然心不自安,只能向其他人求教,结果就找上了诸葛亮。不过诸葛亮起初并沒有回应,刘琦只好令人抽掉梯子,然后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诸葛亮此时才敢建议他效法晋文公重耳出走避难,否则只会如同太子申生留下来被丽姬所害。正好黄祖终于被孙权所杀,刘琦就请求继任江夏太守。但《三国志.刘表传》则记录刘琦是被逼走的,两说也不是不能并存,但这代表蔡氏和诸葛亮都认为刘琦出走是最好的结果。对刘琦而言未必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出走是与袁谭一样,彻底丧失继任的机会,这正是蔡氏乐于所见的局面;对刘备集团而言,有救命之恩既可拉拢刘琦。反正他沒多大机会继任,多一个外援江夏太守,在荊州夺权或抗曹问题上,增添一份助力岂不更理想?

建安十三年(208年)春,深悉江夏防务的前黄祖将甘宁战前进献用兵方略,孙权第三次攻伐黄祖,以周瑜为前部大督。吕蒙迎击黄祖都督陈就,两支水军交锋,吕蒙亲斩陈就,孙军乘胜追击。黄祖以两只蒙冲横守沔口(夏口北岸),以棕榈大绳系石为石锚,千人以弩交射,飞矢雨下无法前进。董袭和凌统率敢死百人,每人身披两铠,乘大舸船突入蒙冲里。董袭刀断两绁,蒙冲横流,大军可以通过;凌统斩杀黄祖将张硕。孙军水陆并进下陷城,黄祖只身逃走,为孙权骑士冯则追枭其首,虏其男女数万口而还。
胡综从讨黄祖后被孙权拜为鄂长(见《三国志.胡综传》),再如前述江夏北数县为曹将张辽所占,江夏南北数县都为敌所占;江夏被屠城后,还要被孙权虏其男女。所以刘琦接手的江夏,地少民更少,除了据有对吴来说为“贼之心喉”(见《宣帝纪》)的夏口这战略要地外,处境甚不妙。

刘表却在这时病危,性孝的刘琦便回来探父,蔡瑁、张允不愿发生“父子相感,更有托后之意”的情况出现,拒之门外不让相见,还威胁说:“将军命君抚临江夏,为国东藩,其任所重。今释众而来,必见谴怒,伤亲之欢心以增其疾,非孝敬也。”刘琦流涕而去,旁人闻之而伤,但最终刘表还是以刘琮为嗣。
外有强邻、內有刘备、二子争立,刘表迫于这严峻形势,有史料认为刘表上演了一幕托国,在床上对刘备说:“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荊州。”(见《先主传》注引《魏书》)
是否如裴松之所言:“臣松之以为表夫妻素爱琮,舍適立庶,情计久定,无缘临终举荊州以授备,此亦不然之言。”根本沒有托国一回事呢?我认为就算有,未必是出自真心,刘备初来不就暗中提防了吗?刘表不可能不知道蔡氏一直以来的所为是为了甚么,除非当著群臣面前宣佈由刘备接任,否则掌控荊州军政的蔡氏和降曹派,不可能让刘备顺利接替,荊州只会面临战事,所以视作刘表不过是迫刘备表态,代为照顾其嗣刘琮、希望荊州牧的权力能顺利和平交接的政治花招会更适合。
陈寿、常璩、范晔在其正文都沒有提及刘表让荊州一事,司马光不是沒有收录托孤的记载,只是採纳《汉魏春秋》中刘备自言“刘荊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这句,可见史家对《英雄记》和《魏书》的让荊州之说,是持怀疑的态度。

八月,刘表六十七岁而终(见《刘镇南碑》),“家无余积”。刘琮继位,刘琦在收到已有仇隙的弟弟所授的侯印后大怒,把印投地,打算奔丧时发难。正当袁家兄弟手足相残一幕准备再次上映之际,那边厢曹操大军在九月时已至新野,所以刘琦只好退回江夏。
至于刘琮在荊州牧之位才个多月,当然想尽办法保有现在的地位,但在他面前沒有鲁肃般的忠臣(注23);王威等级也实在太低,沒议事的资格,只有为自己打算的降曹派蒯越、韩嵩、傅巽、王粲等在劝降,刘琮本想负隅顽抗道:“今与诸君据全楚之地,守先君之业,以观天下,何为不可?”傅巽就打破其美梦,指出:“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埶。以人臣而拒人主,逆道也;以新造之楚而御中国,必危也;以刘备而敌曹公,不当也。三者皆短,欲以抗王师之锋,必亡之道也。”最狠的一个反问是:“将军自料何与刘备?”刘琮如实回答“不若”后,傅巽继续说:“诚以刘备不足御曹公,则虽全楚不能以自存也。诚以刘备足御曹公,则备不为将军下也。愿将军勿疑。”
若刘备不能敌曹操荊州固然不保,相反刘备胜也未必甘愿为刘琮之下,不是有“托国”一说吗?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还不如趁荊州未沦陷前,身价不算太低时沽货离场。经验不足的刘琮就这样不战而降,如王粲所言的“应天顺命”(见《三国志.王粲传》)。
所谓蔡瑁主降的印象其实来自小说、戏曲等文艺作品,《裴注三国志》根本沒有提及他的态度,降曹后蔡氏不再可能独享现在的〔外戚〕地位,可以的话当然想继续维持原状。

刘琮决定投降后,压根不敢通知一水之隔的刘备,在樊城的他终于察觉不对劲时,遣使至刘琮询问,刘琮他们根本不敢送上门被问罪,只好派老学究宋忠告知他们的决定。当收到曹军将至的消息,刘备大惊后继而奋怒:“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引刀向宋忠说:“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大丈夫临别复杀卿辈!”杀一个沒参与决定的学者除了蒙上污名外毫无得益,便送走宋忠且让群臣商议去向。有人建议渡江袭刘琮,劫走他和一众荊州吏士至江陵,刘备说:“刘荊州临亡讬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荊州乎!”(见《先主传》注引《汉魏春秋》)
刘备一众南下至襄阳,诸葛亮主张乘机消灭刘琮,夺荊州。刘备回应不忍心,驻马呼叫刘琮,但刘琮惧不能起,刘琮左右及荊州人多追随刘备南下江陵。其实诚如卢弼引用王懋竑的那句话:“夫跨有荊益乃隆中之本计,而以当日事势揆之,恐诸葛公未必出此。是时,曹操已在宛,军势甚盛,先主以羁旅之众,乘隙以攻人之国,纵琮可取,操其可御乎!”此计虽不甚可取,但刘备路过刘表墓时涕泣的真情流露(/政治秀),争取了很多不愿投曹的人的心,史称“荊、楚群士从之如云”(见《刘巴传》),随刘备南下的军民达十余万。

王威曾建议刘琮乘曹操放下戒心无备之时,领兵数千拒险奇袭。但这忠臣之计来得实在太晚,有多少人真心实行不好说,万一还有降曹派得知,泄密欲邀功,事败刘琮的小命能否保存也沒把握,刘琮当然不答应。
曹操至襄阳后以刘琮为青州刺史,封列侯,其后更徒为沒半点实权的谏议大夫;其弟刘修官至乐安太守(注24)。刘氏在荊州的势力彻底被拔走。蒯越等十五人列侯,蒯越为光录勋、韩嵩为大鸿胪、邓藏为治中、刘先为尚书令。高层投降,不欲投曹操或刘备的,要么归隐(两书刘表传中出现的人不是降曹就是生死不明,若文聘不是被曹操请出来一样是无传,所以数目难以确定),要么像李严改投他主如刘璋,像吴巨能自立为王的不太多。
刘备在当阳为曹操大败而东走刘琦,其后刘备等两万军与周瑜三万军合力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很多荊州士民投靠刘备。刘备表刘琦为荊州刺史,同时也顺利接收荊南四郡后不久,刘琦病故。刘表势力自此退出历史舞台。只留下一座墓供后人凭吊。
这事在二宫之争时又被重提,诸葛恪谏曰:“近袁绍、刘表各有国土,土地非狭,人众非弱,以適庶不分,遂灭其宗祀。此乃天下愚智,所共嗟痛。”(见《三国志.孙奋传》)看来这历史教训为时人所牢记了。
1993年5月至1994年4月,考古人员在襄阳城东街新华书店建综合楼时发掘一座大型残砖墓,经研究确认为刘表墓。这一考古成果发表在1995年《江汉考古》第3期。

附:曹丕在《典论.酒诲》曾提及到刘表子弟的饮酒情况:
“荊州牧刘表,跨有南土,子弟骄贵,并好酒。为三爵,大曰伯雅,次曰仲雅,小曰季雅;伯受七升,仲受六升,季受五升。又设大针于杖端,客有醉酒寝地,辄以劖刺验其醒醉,是酷于赵敬侯以筒酒灌人也……故南荊有三雅之爵,河朔有避暑之饮。”而文中所提及到的“三雅”酒杯,就是“雅量”一词的典故,意指能够饮下“三雅”任何一爵所盛的酒而不醉的话,就是有“雅量”,其后辗转引申为“器度”、“容人之量”的意思。

23.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孙权),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原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三国志.鲁肃传》
24.刘季绪名修,刘表子。官至东安太守。著诗、赋、颂六篇。《三国志.陈思王植传》注引《文章志》
《文选.与杨德祖书》李注引东安作乐安,赵幼文同意。

八、总结
从初平元年接手荊州后,绝对不能说刘表是一座谈客,纵有运气,凡人不可能单身一人就击退当时强大诸侯之一的袁术、对霸主曹操也互有胜负且有主动出击。他也不甘安于自保,虽然不是派兵攻取,但也以私署刺史、太守的手段拓境。沒错,他不是霸王之才、多疑无决,也驾驭不了刘备,但刘备这枭雄是连超世之杰的曹操也控制不了,何况刘表呢?对比起刘璋或袁术、李傕辈,刘表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相反,不要忘记刘表曾经在战时提供一个乐土予广大百姓,也不能忽视他创立的荊州官学在中国学术史上所有的地位。可惜他生错时间,若是太平盛世他绝对是一个出色的地方官吏,但在乱世他只能白白浪费荊州这帝王之资,成为群雄眼中的肥肉,但在曹操和孙家夹击下能苦撐近廿年,也属不易。

[ 本帖最后由 香港李飞 于 2016-3-5 01:14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颍
(司徒家的颖颍)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7
编号 468423
注册 2012-8-31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2-10-25 23:1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文. 不过只可惜这样的文章在轩辕已经没有市场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颍
(司徒家的颖颍)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47
编号 468423
注册 2012-8-31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2-10-25 23: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香港李飞 的帖子

话说孙坚杀荆州刺史王睿起家,而石头城最终为晋将王睿所破,冥冥之中岂无天意呼?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HITESHIP

★★
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北将军
功绩 380
帖子 4210
编号 170977
注册 2007-6-3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12-10-25 23: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颖颍 的帖子

西晋那个是王濬。可以认为是“浚”的异体字。

QUOTE:
原帖由 颖颍 于 2012-10-25 23:12 发表
好文. 不过只可惜这样的文章在轩辕已经没有市场了.

窝对168-184年的历史其实很感兴趣。不过随着生活节奏变快,元老的文章也一下不能细看了……
安慰自己慢慢看吧。

[ 本帖最后由 WHITESHIP 于 2012-10-25 23:21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jiangmalone
(Malone)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8
编号 95792
注册 2006-12-17
来自 NanJing


发表于 2012-10-26 09:1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好文章,慢慢看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鬼唱詩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470890
注册 2012-10-24


发表于 2012-10-26 20: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看结論, 可知文章的真命題是 "劉表绝非一座谈客", 單就命題來説没必要把190-208年的記錄用白話再説一遍。

文中說他有諸多"偉大理想", 而看畢全編又只能說劉荊州固一自守之贼-- 有想法但不去做或者干不了。除了大地主(龐、蒯、黃、蔡), 劉表用人是疑而用之, 發揮有限; 面對時機, 失之交臂, 但有空谈矣。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香港李飞

晋阳侯
忠武军节度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护军
好贴 7
功绩 655
帖子 403
编号 18089
注册 2004-9-19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2-10-27 09: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现在不是辩论赛, 你喜欢叫闲说刘表也行, 反正就是说刘表在荊州十九年的回顾。
对比连汉中都不敢收回的自守之贼刘璋, 刘表主动伐曹、孙, 也扩地交州等, 真的能称得上自守吗?
个人能力比不上袁绍而失机恐怕这点沒有太多人有异议的。
刘表的失机除了个人因素外也有其他原因, 好像建安五年, 前一年北境江夏、章陵军被重创, 张羡荊南四郡之乱在五年哪一个月平定也不知道, 他自己兵力调动上也是有很大的困难; 七年和十二年也为他不敢用刘备深入曹境, 站在刘表立场把防线推前, 恐怕才是最大利益化。
有自知之明而大部份时间採取守势, 总比狂莽的袁术自招灭亡好。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鬼唱詩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470890
注册 2012-10-24


发表于 2012-10-27 14: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不是在辩论,只是依一自看法"論劉表".
已說過, 看畢全遍不能不能說劉表自守, 再看了兄台的囘應, 我也不解劉表如何不算"自守".
如命題為"荊州十九年的回顾", 那是把記錄白話化, 我不會有不解処. 但你的标题是 "論劉表", 那就該重"論", 不該重"述".
另, 刘璋就算是2B, 也不能說比他能幹的人是天才, 兄台之論實有不妥. 事實是刘璋劉表同為自守者.
而每個失机者都有其原因, 兄台要每個人都說說來"論劉表"嗎? 失了机就是失了机, 你道袁紹比劉強, 但袁失机是其子有病, 劉表則""除了个人因素外也有其他原因"", 如是袁紹何以強于劉表?
兄又道"自守"要比狂莽的袁术自招灭亡好, 那現在兄台所指守者何? 我就說過觀遍兄台文, 但見劉表守.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香港李飞

晋阳侯
忠武军节度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护军
好贴 7
功绩 655
帖子 403
编号 18089
注册 2004-9-19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2-10-27 15: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还真想不到有人纠结于标题, 叫闲说刘表就最好了。

你分清时间段, 刘表何时攻、何时守? 对谁攻? 对谁守? 我只说失了张绣后刘表对曹操采守势的明智。

第三章这段不叫攻难道叫守:

刘表应付孙家的同时,也有数次主动出击:
建安四、五年间,孙策因为骁勇的刘表从子磐多次入侵与江夏为邻的艾、西安诸县,从豫章分出海昬、建昌等六县,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督诸将抗刘磐,自此刘磐再无侵犯。孙权统事后又委太史慈南方之事,以御刘磐。
孙权统事后以徐盛领兵五百,守柴桑长拒黄祖,黄射领兵数千攻击时,徐盛城中兵不满二百,仍伤敌千余,后开门追击破之。黄射自此不敢入寇。
建安十一、二年间,黄祖遣邓龙领兵数千攻柴桑,周瑜追击,邓龙被俘。(以上分见各人在《三国志》的本传)

那要看大家对自守的定义如何了, 光捱打沒反击、沒拓境我认为是自守; 我可沒说过比刘璋强叫天才, 但称不是庸人这总沒问题了吧? 比一般人强才可算是天才。
要么你看看我这个介定你同意不, 论进取度:
曹操、刘备等>>刘表、陶谦、马腾等>>刘璋

[ 本帖最后由 香港李飞 于 2012-10-27 15:21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鬼唱詩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470890
注册 2012-10-24


发表于 2012-10-27 15: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真想不到有作者希望讀者不纠结于标题。。。 告訴你,只有真正的讀者才會和你說出你文章的不妥,亦只有他們才能道出其中問題。我不知道有幾人看畢全遍,但我就是一個。
好了,囘到“分清时间段”問題-- 兄台有沒有發現你那段也是在說守勢? 你真要攻,就要擁大軍于前,袁紹“攻”曹一發11万大軍,那就算“攻勢”了。反觀劉表,江夏幾次被攻,他也只能劉磐“寇" 艾、西安诸县。 黄祖遣子、邓龙等無關劉表,但俱兵少力微。 劉表是処于“攻勢”還是“守勢”?
此一段劉表對上新興的孫策,尚且如此無能爲力,其對上曹操實在不過有心無力。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香港李飞

晋阳侯
忠武军节度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护军
好贴 7
功绩 655
帖子 403
编号 18089
注册 2004-9-19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2-10-27 16: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那我换另一种说法咯, 我接受你的建议并更改题目。也谢谢你真的认真阅读了。如果真是辩论, 比方刘表是否自守之贼, 我还会写他的文教的成就吗?
所以我说, 不如你先介定攻和守的定义, 反攻算不算攻? 还是要像你说的袁绍那种大军压境才算攻? 如果反攻不算攻, 那派吴巨在交州又算不算攻? 那对益州扩张算是攻还是守?
又或者先说说废物、普通人、天才三者如何界定, 总不成只能分成牛与不牛两类人吧?
如果只能分成志在一统天下者如曹操、刘备、袁绍等, 和仅求保境安民, 间中以攻代守两类人。吕布、公孙瓒、辽东公孙氏、马腾, 你认为又算作哪类?

[ 本帖最后由 香港李飞 于 2012-10-27 16:30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鬼唱詩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470890
注册 2012-10-24


发表于 2012-10-27 17: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攻守之勢建于採用的大戰略。擧虛例:我策划3年内平公孫、定黑山,利用4州之出以圖中-- 是我取攻勢。又舉一虛例:我斷蜀道,3年中與民休息,通南中以備后路-- 是我取守勢。

大军压境一定是攻,是建于已定戰略上的,有效率的資源配套運用,而反攻就不過是反攻。吴巨在交,猶黃祖在江夏,成與不成何関劉表?黃祖殺淩操蓋其運爾,非劉表之佐,后黃祖死時,表竟不發兵!

君問“废物、普通人、天才三者如何界定”,我只分两类人-- 成功者與敗者。

其實攻守之態誠可兌換,但自守之人見機而失,可為而不為之。吕布、公孙瓒、马腾等,則不一定可為而為之者也。公孙氏中,獨淵大不同于前人。 劉表者,擁10W大兵,戰機無數,猷座于空談,是安於守勢;相對諸葛亮面對強敵,幼自奮廢、常処攻勢,誠有別矣。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香港李飞

晋阳侯
忠武军节度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护军
好贴 7
功绩 655
帖子 403
编号 18089
注册 2004-9-19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2-10-27 19: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按你的分类, 刘表对比诸葛亮, 二选一当然是刘璋之流。
刘表在益州算甚么也无关重要了。
分类有两种、三种或四种等, 沒甚么公认标准, 自己看著办就是。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3_141592653589
(无尽圆周率)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3
帖子 2258
编号 71200
注册 2006-6-3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10-27 23: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文要支持,楼主可否排版的时候把字号变大一点?小字看长文比较费力。

还是有一点很奇怪,刘表统治荆州十余年,他一死,手下重臣几乎全部建议投降。无论是袁绍死后的袁家、赤壁时的孙家,还是数十年后的蜀、吴,都没有这种投降派一边倒的情况。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鬼唱詩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470890
注册 2012-10-24


发表于 2012-10-28 06: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囘楼上, 你的問題楼主解過-- 劉表屬下不少亲汉派, 他們儅中蒯越、韩嵩、傅巽、王粲等人貴言重, 刘琮何能為也? 我意同之.

囘楼主, 我之分类誠按討論而編; 如我作他分, 作別比, 于此題實在意義不大.

[ 本帖最后由 鬼唱詩 于 2012-10-28 06:16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发表于 2012-10-28 10:3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李飞兄许久不见,风采不减当年,支持你一下。
刘表雄踞荆州,文治灿烂,武功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文章评价很中肯。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2-10-28 10: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3_141592653589 于 2012-10-27 23:06 发表
长文要支持,楼主可否排版的时候把字号变大一点?小字看长文比较费力。

还是有一点很奇怪,刘表统治荆州十余年,他一死,手下重臣几乎全部建议投降。无论是袁绍死后的袁家、赤壁时的孙家,还是数十年后的蜀、 ...

不肯投降的多了去了,都投奔刘备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香港李飞

晋阳侯
忠武军节度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护军
好贴 7
功绩 655
帖子 403
编号 18089
注册 2004-9-19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2-10-28 13: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老不看居然还在, 还以为你与我一样封笔多年不管了。
回3兄, 排版上我都是默认, 沒特意调较字体大小, 或者你比机子屏幕显析度调高, 字体增大吧。
要么降曹或汉室, 要么不愿仕刘表而选择刘备, 主因是刘表个人能力和汉室招牌实在太响了, 详见第五章。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3_141592653589
(无尽圆周率)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3
帖子 2258
编号 71200
注册 2006-6-3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12-10-28 15: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 司马光 的帖子
回复 #24 香港李飞 的帖子

我不是指人数上的一边倒,而是指权力或者说影响力上的一边倒。那些不愿投降而投奔刘备的,如果能够在荆州有影响力,也不至于另投他主。这种一边倒导致荆州连一次垂死挣扎都没有,就随着刘表逝去了。
人心向曹可以理解,我奇怪的是荆州“死的太快”。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香港李飞

晋阳侯
忠武军节度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护军
好贴 7
功绩 655
帖子 403
编号 18089
注册 2004-9-19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2-10-28 16: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你不如参照一下刘璋, 忠如王威还是无奈接受定局。
不随主子降, 归隐咯, 但这就未必能成传了。例如被曹操所征的文聘, 心虽不太愿也只好出山。若不答应你看文聘会否成传? 两书刘表传都找不到文聘的名字。你再看看两书刘表传, 除了已死、不明生死和劝降外, 还有多少个刘表将? 名气大如庞德公能留下名字的隐士沒几个。
还有些如韩暨只是勉强仕身刘表, 随刘琮降曹当然沒有甚么阻力。
像李严则是另投刘璋-.-(还不如随刘备)
吴巨则干脆自立为王。
刘表臣属建议参考维基百科的刘表, 资料很详尽。

主子不反抗, 随曹、投备、归隐、投奔他主、自立五条路, 归隐人数压根是无法估计, 当然我不是说归隐是主流, 但归隐无传是第三条路史有其名人数之少的主因。
难道还能借刘琮之名抗曹不成?!

[ 本帖最后由 香港李飞 于 2012-10-28 17:14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鬼唱詩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470890
注册 2012-10-24


发表于 2012-10-29 09:1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在我看來,圆周率兄問的是劉表政權緣何不敢一戰、非人才去向問題。
我的見解是劉氏屬下在曹操軍勢面前並無軍事信心,對劉家又缺乏凝心力,加上他們以漢官自居、可拒王師孚?表在世時,帳下名士都無身擋曹軍者,及其死,高官如蒯越、韩嵩、傅巽、蔡瑁、张允、邓羲、刘先等在曹操面前並無作戰之理;下等官員如王威者何德何能獨領大軍作垂死挣扎?
如此,兄所言荆州“死的太快”就能理解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eloti
(狂战士)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0
帖子 11953
编号 54239
注册 2005-11-29
家族 聚贤山庄


发表于 2012-10-29 21: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文,资料很齐全,连交州吴巨都涉及到

赖恭其实蛮有能力的,可惜表现机会不多,酱油掉了

许褚攻堵阳杀邓济什么的也可以加上去

当时荆州还算没什么血腥就交权给曹操,荆州降曹的士族官吏无不得到善待,对荆州军民上下都不是坏事

[ 本帖最后由 zeloti 于 2012-10-29 21:28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香港李飞

晋阳侯
忠武军节度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护军
好贴 7
功绩 655
帖子 403
编号 18089
注册 2004-9-19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2-10-29 21: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连许褚传都找不到他杀邓济, 出自哪里?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eloti
(狂战士)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0
帖子 11953
编号 54239
注册 2005-11-29
家族 聚贤山庄


发表于 2012-10-30 08: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香港李飞 于 2012-10-29 21:55 发表
我连许褚传都找不到他杀邓济, 出自哪里?

记错了,不是许褚杀邓济,是讨伐张绣先登。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 23: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864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