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曹操在官渡真的“兵不满万”吗?, ——答案是肯定的,并让我们领略了机动防御的奥妙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7-1 23: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曹操在官渡真的“兵不满万”吗?

一、        曹操在官渡兵不满万的来历

《三国志武帝纪》里面非常明确地记载说: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
而做为这一记载旁证的是《三国志荀彧传》:太祖保官渡,绍围之。太祖军粮方尽,书与彧,议欲还许以引绍。彧曰:“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
袁绍进攻曹操的兵力,在三国志里有比较清楚的记载:
——《三国志袁绍传》记载: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是时袁绍既并公孙瓚,兼四州之地,众十馀万,将进军攻许,诸将以为不可敌。
因此,袁绍进攻官渡的兵力目前均以为是11万人马,这样,曹操以十分之一的兵力抗击袁绍,也证明曹操在官渡的阻击部队大约万人左右。

二、        裴松之对此记载的怀疑
但是裴松之在《三国志武帝纪》这段记载后面,评论道:
臣松之以为魏武初起兵,已有众五千,自后百战百胜,败者十二三而已矣。但一破黄巾,受降卒三十馀万,馀所吞并,不可悉纪;虽征战损伤,未应如此之少也。夫结营相守,异於摧锋决战。本纪云:“绍众十馀万,屯营东西数十里。”魏太祖虽机变无方,略不世出,安有以数千之兵,而得逾时相抗者哉?以理而言,窃谓不然。绍为屯数十里,公能分营与相当,此兵不得甚少,一也。绍若有十倍之众,理应当悉力围守,使出入断绝,而公使徐晃等击其运车,公又自出击淳于琼等,扬旌往还,曾无抵阂,明绍力不能制,是不得甚少,二也。诸书皆云公坑绍众八万,或云七万。夫八万人奔散,非八千人所能缚,而绍之大众皆拱手就戮,何缘力能制之?是不得甚少,三也。将记述者欲以少见奇,非其实录也。按锺繇传云:“公与绍相持,繇为司隶,送马二千馀匹以给军。”本纪及世语并云公时有骑六百馀匹,繇马为安在哉?
这里面,裴松之大致提出了以下几个疑问:
1、曹操开始起兵,就有五千兵,此后的多次作战胜率在70~80%;而且击破黄巾军之后,收降的兵卒也有30余万,加上其他消灭的军阀势力,即使减去作战的损伤,兵力也不会如此之少。
2、有记载说袁绍屯营东西数十里长,而曹操也分营对抗,如果曹操真的只有如此少的兵力,怎么可能在数十里的范围分兵对抗呢?
3、如果袁绍真的有10倍于曹操的兵力,自然会全力围攻,而不会让曹操的部队随意出击其后方粮草,所以,曹操的兵力不会如此少;
4、最后袁军战败,被俘7~8万之众而且均被曹军活埋,如果曹军只有万人,怎么能够把8万之众一起活埋呢?所以曹军不会如此少。
5、有记载说长安的钟繇在官渡之战前送来战马2千余匹,但是《武帝纪》里却说曹操只有600骑兵,那么钟繇送的战马哪里去了?所以,这是有人想故意把曹操的兵力说少一些,以显示其作战能力水平高,以少胜多。

三、        对裴松之质疑的解答
其实,裴松之的质疑,表面看起来确实很有道理,因此目前均不认为曹操在官渡只有万人。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和考证,就会发现,裴松之的质疑多数不能成立,下面逐一解答:
1、曹操开始起兵,确实就有5千人,但是这5千人,众所周知在其单独进攻董卓的时候,战败而基本损失殆尽;即便是此后收降了所谓的30万黄巾军,但是真正被曹操编为青州军的兵并不很多(一则曹操追求精兵,二则当时的后勤也根本保证不了众多士兵的需要);在曹操被吕布袭占兖州之后,曹操损失惨重,总兵力竟然只残存有一万左右,这可是在吸收30万黄巾军之后兴平元年(公元194年)的事情注①。因此,即使曹操曾经有过很多兵马,由于其中间曾经多次遭受重大挫折,也不能说明证明后来在官渡就有很多兵马。
注①——《三国志程昱传》:太祖新失兗州,军食尽,将许之。时昱使適还,引见,因言曰:“窃闻将军欲遣家,与袁绍连和,诚有之乎?”太祖曰:“然。”昱曰:“意者将军殆临事而惧,不然何虑之不深也!夫袁绍据燕、赵之地,有并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济也。将军自度能为之下乎?将军以龙虎之威,可为韩、彭之事邪?今兗州虽残,尚有三城。能战之士,不下万人。以将军之神武,与文若、昱等,收而用之,霸王之业可成也。
2、从双方部队均可以轻易插入敌后,就证明,这里所谓的屯营东西数十里,并不是真正连续的屯营,而只能是双方在主要道路上扎营防止敌人大队通过。由于官渡的地形基本是平原,无险可守,因此曹军并不能依靠连营来阻挡袁军的进攻。曹操采取的战术就是,在重要的道路上扎营,挡住这些主要道路。由于袁绍虽然东西屯营数十里,但是其主要攻势仍集中在中军大营一带。因此,曹操分营的兵力不不会很多。
这一点,我们从以下作战行动可以得到证实:
——曹操带领5000步骑很轻易就穿越防线深入袁军阵地后方40里,如果防线是连绵不断的,势必不能让如此大部队不被发觉地轻易通过;
——曹军徐晃、史涣、曹仁军都曾经轻易穿越两军防线,深入袁军后方进行袭击作战,而且这只是曹军袭击成功的战例。如果加上很可能有的失败偷袭就更多了;
——袁军也经常穿越双方防线南下偷袭曹军的运输线,并导致官渡曹军严重缺粮;
——刘备率军也很轻易地穿越防线,甚至插到了许都南面,配合刘辟作战;
——袁军韩恂军也轻易地穿越了防线进入曹操的后方,虽然被曹军机动兵团曹仁军消灭,但是证明当时双方的战线并不是大家想像中现代那种连绵不断,密布战壕的防线。
3、由于战役前期曹操两次大破袁军,斩杀袁军著名猛将颜良、文丑,使袁军颇为惧怕注②,而袁军内部也多以为曹军精锐,战斗力极强,即使在袁绍兵力大占优势的局势下,双方多次交战,袁绍也并没有捞到便宜。因此,在没有完全击破曹操机动部队的情况下,袁军是根本不可能把曹操包围起来攻打的,这其实应属于军事常识。
其实袁军靠近曹操大营进攻反复攻击,已经是兵力完全优势的表现了。
注②——《三国志武帝纪》:太祖救延,与良战,破斩良。绍渡河,壁延津南,使刘备、文丑挑战。太祖击破之,斩丑,再战,禽绍大将。绍军大震。
4、这个其实更好理解了,曹操总不会愚蠢到把8万战俘都集中在一个地点,也不会在一个大坑里活埋吧?我们设想一下,只要把8万战俘分成15~20个分队,分别押送到某个地点,再集中人力进行活埋,这个问题不就解救解决了吗?因此,这个质疑其实并不成立。
5、这里主要是一个曹操的骑兵是否都集中使用在援救白马的问题上。我们知道,实际上,曹操救援白马的只是其部分兵力,也不是全部的骑兵。首先看一下下面的历史记载:
——《三国志曹仁传》:仁数有功,拜广阳太守。太祖器其勇略,不使之郡,以议郎督骑。……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仁尽复收诸叛县而还。
——《三国志于禁传》:复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击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馀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后从还官渡。
——《三国志徐晃传》:从破刘备,又从破颜良,拔白马,进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将军。
——《三国志张辽传》: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
注意,曹仁一直带领骑兵机动部队位于官渡后方,并没有参加白马解围作战,参加白马解围作战的乃是张辽、关羽、徐晃带领的步骑兵。
因此,实际上,此时曹操的骑兵并没有集中在白马使用,而是至少分为三处:跟随曹操去白马的600,由曹仁统领的战役预备队(在官渡到许都之间)骑兵若干;跟随于禁、乐进在延津攻打袁军的部分骑兵。
这里面,曹仁的部下骑兵较多,甚至很可能基本是骑兵(督骑)。由于曹仁的任务是战役预备队,必须具备很高的机动能力,以便随时应付突发事件。
所以,如果曹仁有2千骑兵,徐晃、乐进各有600,那曹操的骑兵至少要在3千以上。
所以,裴松之这个质疑,主要是没有搞清楚曹操还有其他地方有骑兵而提出的。

四、        曹操实际上在官渡确实兵不满万

那么到底怎么理解《三国志》记载的这个曹操“兵不满万”呢?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看一下这个记载的细节描述,再结合此时期曹操的实际兵力部署,就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了。
首先,我们仔细分析那段记载:
——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
这里面实际上记载的曹操兵力,是跟随曹操在官渡一线筑垒据守的兵力,而不是指所有曹操的官渡之战的参战兵力。如果能清楚这一点,就能够解开曹操兵不满万的谜团了。
其实,曹操的兵力,除了直接在官渡筑垒据守的部队外,还有:
——两翼的保护部队:保护官渡主战场两侧翼的安全。左翼孟津、敖仓一带的夏侯惇军;右翼陈留、己吾一带的张绣军;
——官渡到许都之间的战役预备队:位于官渡筑垒地带后方。曹仁军、曹洪军、徐晃军、史涣军;
——东线牵制部队:牵制袁绍青州部队。徐州的臧霸军、孙观军等;
——东南的防备部队:控制汝南袁绍老家一带的局势,防备江东孙氏集团。有满宠军、李通军;
——南方的防备部队:防备刘表集团可能的偷袭。蔡阳军等;
——其他部队:包括许都的留守部队;夏侯渊的运输护卫部队、兖州留守部队等等。
由于曹操处于中心地带,乃四面受敌之地,为了防备四周的敌人,势必要分兵据守。比起袁绍所占有的有利态势,曹操确实是非常困难。
就如同下围棋一样,大家都知道金角银边草肚皮的道理,位于容易成活的边角地带,生存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而如果上来就以中央为基地,势必做活的困难更大。
我们在前面解答裴松之质疑的时候,已经解释了为什么曹操只用万人就可以与袁绍筑垒对抗数十里,而且没有被袁绍重重包围攻击。这里还要说明一点:
实际上,直接面对曹操万人筑垒防御的袁军,也不会是全部的袁绍十万大军,袁绍直接攻打曹操的第一线兵力其实不过数万而已:
——袁绍确实出动总兵力11万人马,但是在对峙官渡之前,实际上双方已经连续发生了三次较大的交战:白马斩颜良之战,延津南破文丑之战,延津北破袁绍偏军之战。根据有关的历史记载:破文丑之战大致消灭袁军6000人,延津北之战也消灭5000以上,加上破颜良的战果,则在官渡相持前,袁军总兵已经只有大约9.7万人了。
——袁绍还保留了一支后军位于黄河北岸的黎阳地区由大将蒋义渠带领,这支兵马也在5000以上;
——袁绍在中军也会保留强大的机动兵团,用于对付突发事件,比如:淳于琼的万人部队、蒋琦的骑兵部队等,至少也在1.5万左右;
——还有就是袁绍派出去迂回曹操后方的多支部队,虽然每支部队的兵力都不是太多,但是决不是只有刘备、韩荀两支,因为这两支只是由于被曹军消灭才得到记载,而其他那些成功袭击曹军后勤运输的部队并没有被记载下来。因此这些分别迂回曹操后方的部队大致也在万人左右。
因此,这样一来,实际上面对曹操在官渡第一线的袁军,大体在6.7万人。而曹操以万人依托坚固的营垒抵抗6.7万袁军进攻,虽然依然是非常困难,但并不是以一当十了。
所以,《三国志》记载曹操在官渡前线兵不满万,其实是正确可信的。当然,从宏观上看,曹操用官渡万人确实迫使袁绍的10万大军不能前进,荀彧笼统地说曹操在官渡以只有敌人十分之一的兵力抗击达数月之久,敌人已经没有什么办法突破,从而坚定了曹操击破敌人的决心,是完全正确的。只是后人在理解荀彧给曹操的信之时,理解发生了偏差,以为是指曹操以总兵力1万抵抗袁绍的10万大军。
注意,陈寿根据历史的真实,记载了曹操在官渡的实际坚守兵力,但是并没有说对面被抗击的袁军实际是多少。我们一定要注意分清楚这里的差别。
而曹操之所以不怕袁军的穿插、迂回和偷袭,主要是曹操的部署非常合理——在官渡筑垒地域的后方,控制着强大的机动作战兵团。这只机动部队,不仅可以随时增援官渡前线的防御(比如在危急时刻或在必要加强兵力时),随时打击穿插进来的袁军部队(刘备、韩恂都是这样被打败的),随时粉碎内部、后方出现的叛乱(比如隐强等地刘辟的叛乱),还可以随时抽调出来对袁军后方进行袭击。
曹操的这个部署,首先是基于对自己万人之兵就足以阻击袁绍10万大军的进攻的强烈信心;其次是对当地地形易于穿插而采取的最有效的防御手段(即机动防御),即使在现代,也是非常先进的防御战术。袁绍手下不少人建议袁绍轻兵偷袭许都、或者两翼包抄,其实从实际情况看,袁绍并不是没有进行尝试,只不过大多以失败告终(除了拦截曹军粮草有一些战果)。这并不是袁军无能,而是曹操采取了更先进、更有效地机动防御战术,把少量部队的作战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感叹曹操在官渡的兵不满万的准确记载,让我们从中领略了曹操机动防御战术的奥妙所在。

[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6-30 19:37 编辑 ]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第三帝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8
编号 41946
注册 2005-6-29


发表于 2005-7-1 23: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应该不止吧,光火烧乌巢曹操就用了5000轻骑,还有官渡大营呢?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7-1 23: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写了官渡的系列文章。这只是其中之一。
曹操的大营有多少兵马呢?
为什么当曹操带5000人去攻打乌巢时,袁绍会认为曹操大营空虚,只要派遣张、高两将就可以拿下呢?
我认为:这正说明,袁绍是清楚曹操大营的兵力的,试想,如果曹操大营有7000人(其他3000分布在东西各小型营垒),那么曹操出动5000人,大营可不是只有2000人据守?
但是袁绍没有想到,曹操早有防备,其先快速抽调了机动兵团中的曹洪军进驻大营,加强防御。如果曹洪军有3000人,那么曹操的大营在曹操离开后依然有5000人防守,这样袁军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攻破。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有道理~~~
曹操用8千精兵占据要冲,官渡背后则有机动兵力存在.
这样算来,官渡曹操前后投入的总兵力加在一起应该有2万左右,整体素质也高于袁军.



另外,既然曹操战后可以俘虏八万人之多,说明白马一带的袁军还是比较集中的,未必就是有那么多的"机动兵力".



这并不是袁军无能,而是曹操采取了更先进、更有效地机动防御战术,把少量部队的作战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在战役之前就已经看出了袁绍的"无能"(袁绍也不简单,主要是骄傲轻敌),他如果采取田丰的建议,或者采取集中优势兵力从延津,白马两处渡河,也不至于在官渡让曹操卡住他的脖子.
即使是在官渡,他如果能分兵攻取曹操两翼,胜负也未必.(程昱只有区区700兵)




最主要的是,我们研究这样的问题"推论"居多,证据不足,楼主是不是可以考虑加上个"个人估计"或"也许"或"应该是"之类的字眼?
呵呵,个人意见,不要见怪~~~~~~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7-2 10: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老不看三国于2005-07-01, 23:15:41发表
有道理~~~
曹操用8千精兵占据要冲,官渡背后则有机动兵力存在.
这样算来,官渡曹操前后投入的总兵力加在一起应该有2万左右,整体素质也高于袁军.

正是这样的,而且到了战役最后时刻,曹操还把右翼部队张绣军也调集到官渡参加了决战,是否还有其他各地军队加入则不得而知了。因此最后袁绍大溃败时,曹操在官渡已经不是兵不满万,而是2万数千人。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闲云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1
编号 85
注册 2003-8-23


发表于 2005-7-2 10: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满万跟不满十万列阵对峙实在有些离谱,除非袁军兵力也有所分散,扩大交战面。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7-2 10: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老不看三国于2005-07-01, 23:23:44发表
另外,既然曹操战后可以俘虏八万人之多,说明白马一带的袁军还是比较集中的,未必就是有那么多的"机动兵力".

袁绍的部队多集中在白马到官渡之间这个区域内,机动兵力一定是有的,因为不可能所有兵马都在前沿与曹操对峙。
之所以最后8万都被曹操俘虏,是因为在这个区域内的袁军,无一例外地都已经渡过了黄河,而在大溃败的情况下,他们都来不及在渡回到黄河北岸,只能被曹操生擒活捉了。不论是袁绍的机动兵力还是在前沿对峙的兵力都是这样的结局呀。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7-2 10: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老不看三国于2005-07-01, 23:35:01发表
最主要的是,我们研究这样的问题"推论"居多,证据不足,楼主是不是可以考虑加上个"个人估计"或"也许"或"应该是"之类的字眼?
呵呵,个人意见,不要见怪~~~~~~

哈哈,没关系,我也不是什么历史学家,写这些文章就是和大家一起讨论问题。
很多问题,历史确实没有记载,但是我们根据历史的某个相关记载合理推论出结果也是很科学的。
比如:说曹操在官渡兵不满万,曾经遭到所有人的批判和辱骂,但是这些人并不真正了解军事,不知道机动防御在平原地区的重要性。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7-2 10: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一马当先于2005-07-02, 0:50:40发表
我认为不可能,曹军至少有2万人

理由何在?
我们要否定历史的记载,首先要有充分的证据。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7-2 10: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32250589于2005-07-01, 23:51:43发表
我觉得不可能,曹操已经拥有那么多地盘,不可能那么少兵吧。
在说在新野的刘备最后也有2W左右的兵呢。

正因为如此,曹操的地盘都要有人防守,这样,能够集中到官渡作战的兵力自然就少了。
不像刘备,可以集中使用他那点兵力。另外,说刘备在新野有2万人马,有根据吗?
我们知道:历史记载的兵力和历史记载的某人自吹的兵力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uneunhea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7
编号 26881
注册 2004-12-5


发表于 2005-7-2 14:1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钟繇传:太祖在官渡,与袁绍相持,繇送马二千余匹给军。
        太祖与繇书曰:得所送马,甚应其急。

如果曹操军兵不满万,他要这么多马干什么?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一马当先
(时间守护者)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30
编号 37138
注册 2005-4-19
来自 武汉


发表于 2005-7-2 14:2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7-02, 10:35:41发表
理由何在?
我们要否定历史的记载,首先要有充分的证据。

曹操征战了这么多年,对袁绍之战肯定是倾巢而出,许都肯定不会有很多部队,那么曹军怎么可能只有不到1万?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一马当先
(时间守护者)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30
编号 37138
注册 2005-4-19
来自 武汉


发表于 2005-7-2 17:3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zzzppp123于2005-07-02, 16:19:14发表
楼主的意思是说官渡这个渡口里兵不满万,不是说整个官渡战役吧?

楼主说的是整个官渡之战中的曹军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杨少凡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407
编号 37535
注册 2005-4-25


发表于 2005-7-2 17: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zzzppp123于2005-07-02, 16:19:14发表
楼主的意思是说官渡这个渡口里兵不满万,不是说整个官渡战役吧?

正是,楼主提到袁绍军时,是计算袁绍进犯部队所有人马。而谈曹操军时,却只说曹操驻防官渡筑垒阵地的部队,而忽略了两翼的策应部队、后方的机动部队和许都一带的预备部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结果就得出了这个曹操兵马“兵不满万”的结论,更得出了曹操以一破十的“光辉”战绩。

实际曹操用于官渡之战的部队,是远远不止万人的。在相持时尚能屡屡分兵出击,万人何以当之?
“太祖与袁绍久相持于官渡,绍遣刘备徇(氵隐)强诸县,多举众应之。自许以南,吏民不安,太祖以为忧。仁曰:“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仁尽复收诸叛县而还。绍遣别将韩荀抄断西道,仁击荀于鸡洛山,大破之。由是绍不敢复分兵出。复与史涣等抄绍运车,烧其粮谷。”(三国志曹仁传)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7-2 19:0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是时,太祖将征冀州,术复问曰:“今曹公欲以弊兵数千,敌十万之众,可谓不量力矣!子以为何如?”承乃曰:“汉德虽衰,天命未改,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虽敌百万之众可也。”术作色不怿,承去之。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马超将军

齐王

Rank: 17Rank: 17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638
帖子 6538
编号 9
注册 2003-8-19


发表于 2005-7-2 20: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参战部队和主力部队还是两个概念,曹操用于官渡方向的参战部队当然不止万把人。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这个这个恐怕不能同意,裴注里也反对这样的说法,当然我也认为万人不可能斩杀8万人.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7-3 01: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各位好像真的没有理解我的意思呀!
再把本文重点说一下:
1、三国志武帝纪中所记载的曹公在官渡兵不满万,是指曹操在官渡筑垒坚守的部队数量,这个陈寿其实写的非常清楚,只不过后人(比如裴松之)把这个记载误以为是指曹操参加官渡战役的全部兵力甚至以为是曹操的总兵力。
2、曹操虽然在官渡的筑垒阵地上只有万人,但是在官渡到许都之间却部署了强大的机动兵力,以对付袁绍可能的穿插、迂回行动,这支部队的兵力我以为也接近万人。
3、正是由于曹操采取了正确的阵地防御与机动防御有机结合的战术体系,才保证了在兵力处于完全劣势的情况下,抵挡住袁绍的进攻达半年之久。如果曹操把大部分兵力都屯集在官渡阻击,那么当敌军穿插迂回时,局面就完蛋了。
4、曹操的总兵力更比这两部分还要多,但是由于四面受敌,不得不分兵驻防。
5、从袁术与张承的谈话中,也可以反映出当时曹操与袁绍兵力对比的情况。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QUOTE:
原帖由杨少凡于2005-07-02, 17:32:53发表
正是,楼主提到袁绍军时,是计算袁绍进犯部队所有人马。而谈曹操军时,却只说曹操驻防官渡筑垒阵地的部队,而忽略了两翼的策应部队、后方的机动部队和许都一带的预备部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结果就得出了这个曹操兵马“兵不满万”的结论,更得出了曹操以一破十的“光辉”战绩。

实际曹操用于官渡之战的部队,是远远不止万人的。在相持时尚能屡屡分兵出击,万人何以当之?
“太祖与袁绍久相持于官渡,绍遣刘备徇(氵隐)强诸县,多举众应之。自许以南,吏民不安,太祖以为忧。仁曰:“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仁尽复收诸叛县而还。绍遣别将韩荀抄断西道,仁击荀于鸡洛山,大破之。由是绍不敢复分兵出。复与史涣等抄绍运车,烧其粮谷。”(三国志曹仁传)

呵呵。就是这个了~~~~~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按小林先生的说~~~也可以说袁绍没有用10万人在白马与曹操对决~~~
正如同淮海战役国民党的主力是杜聿明,“刘李”兵团的“机动兵力”也应该算进去。
本文的主副标题容易让人误解~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最主要的是,这些“机动兵力”其实离官渡也不远,算进“官渡”守军不为过。
正如同袁绍的人马其实集结于白马一个道理。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官渡”的地理位置(这个说来麻烦),总之就是扼守官渡就是卡住了袁绍的脖子。所以曹操在这的总兵力绝不会少,而袁绍不分兵渡河,却在这里干磨,太骄傲了~~~
陈寿是不是在玩文字游戏?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岑平
(玉衡君)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6
功绩 85
帖子 2155
编号 4366
注册 2004-1-11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5-7-3 11: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兵不在多貴在精……
只要扼守咽喉……
敵軍雖眾万不能一下子湧進來……
曹操佈軍有法……
如果是單論其主營來説……
1万人馬左右……
這個説法絕對正確~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那袁绍“主营”有多少人?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
1VS10?不知道

羽凿齿汉晋春秋曰:许攸说绍曰:“公无与操相攻也。急分诸军持之,而径从他道迎天子,则事立济矣。”绍不从,曰:“吾要当先围取之。”攸怒。
因为袁绍认识到了许都有预备队和机动部队?未必

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於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
多少人射箭?不知道。

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
8000人养不起?“还许”是“主营”和“机动部队”都回?可能。

彧以为“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
“悉众聚官渡”,看来比较集中。可能。

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
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就彼攻琼等,吾攻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乃使张郃、高览攻曹洪。
没有看到“机动兵力”支援,陈寿忽略?可能另有原因(晋的政治是否影响陈寿在记载上用写“手法”?不知道)。

我觉得楼主说得有道理,但“绝对”如何如何,嘿嘿,未必!
所谓“机动”,“主营”,“主力”,“策应”,算起来其实都是“推论”,是否合理?那各人有各人的认识了,最好不要太“绝对”。
至于多少人算曹操的“官渡守军”?我觉得是大于8000!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7-4 11: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八万人奔散”就是说这些人都四面八方的逃开了,谁还排好队等你一批批的埋?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7-4 13: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人建议袁绍分兵进攻,但是面对曹操精锐部队,而且还有强大的机动兵团,分兵未必是好主意。
解放战争的战例证明,在一对一情况下国军劣势时,必须齐头并进,而切忌分兵作战,因为那样很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不见那74军只是稍微突前了一点,就完蛋了吗?
袁绍也不是没有试探分兵穿插许都或者官渡后方,但是在没有后勤补给的情况下,这种穿插部队不仅兵力不可能很多,而且作战时间也不能很长。因此袁绍的试探迂回大多失败。

关于曹军在官渡缺粮的原因,并不是说曹操方面没有粮食,而是经常遭到袁军截击,而难以从许都一带运送到官渡大营,这一点在任峻传中有记载。

曹洪本不是在官渡固守的部队,这一点徐晃传记载的很清楚,因为曹洪在隐强贼寇叛乱时,与徐晃一起带领机动兵团赶赴作战,这个距离大致有200汉里,如果曹洪被牵制在官渡大营死守,是难以迅速抽调出来跑这么远去作战的。而最后曹操出击乌巢时,曹洪又负责了官渡大营的防御,可见此时曹洪等机动兵力已经加入了官渡防御。

鄙人的文章中,好像没有用过“绝对”这样的词吧?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7-4 13: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8万人刚战败时确实奔散,但是由于黄河的阻隔,这些人还是逃不回河北,很快就被曹操军俘虏,这样简单的道理大家不会不理解吧?否则什么叫打扫战场呢?当然包括搜捕敌人的散兵游勇啦!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7-4 14: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千年一叹于2005-07-04, 6:01:47发表
八万人一起开溜,你几千人如何“全部俘虏”,一个能抓十个?  

大概没看过解放军挺进大西南的事迹吧?那就发生在1949年。一个班俘虏敌人一个营,一个连俘虏敌人一个师不少见,请先看看这些战例再论吧?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7-4 14: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古代不比现代有汽车之类的,逃命全靠两条腿,一人抓两个活口就不错了;何况国军那都是成批投降,也用不着逃跑。

另外抓了还要埋,如果是分批埋,那剩下的还怎么抓的到?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7-4 14:2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千年一叹于2005-07-04, 14:21:26发表
古代不比现代有汽车之类的,逃命全靠两条腿,一人抓两个活口就不错了;何况国军那都是成批投降,也用不着逃跑。

另外抓了还要埋,如果是分批埋,那剩下的还怎么抓的到?

可以分批抓分批埋 溃散的部队是没有战斗力的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5 06:3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133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