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花逐月于2004-12-08, 7:34:28发表
从诸葛亮起,在加上姜维连年大举伐魏,蜀国小民少,从国力到人力的消耗不言自明,所以姜维改变汉中部署,我觉得实在是此时的蜀汉已经无法做到“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
在第一部分2条:“。。。。。。这说明在锺会和邓艾即将发起进攻之前,后主实际上是按照姜维的意见及时派出了增援部队。因此,这个增援不利的责任并不应由后主、黄皓来承担。”
燕京兄为后主黄皓如此开脱责任,有些说不过去吧。后主真做到“及时”二字了?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好比几个小子拿着刀准备来砍我,我正在家里喝酒呢,等人到门口了,我才“及时”做反应。。。???
有心人对付无心人啊!
在第二部分里:3南逃南中,这条路也无成功希望;
不知道燕京兄说的也无成功希望理由是什么呢?还是燕京兄和焦周一样看法,就没有叙述。
花兄:
正因为兵力不足,才更要依托险要谷口阻敌,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一旦放敌人进来,城池被围,那人心浮动,局面就危险了。
我们知道,在两军对战时,只要还有实力,就会出城反击,只有实在没有力量了,才据城死守,因为这样是最被动的。
及时与否,就看援军能否及时到达其所要增援的地点。我在文中已经说过,援军来到阴平桥一带,停留了月余时间,而如果不停留继续赶路,援军实际上只要半个月(注意还是以最平常的30汉里/天的速度)就可以到达其增援的目的地阳平关。所以我认为后主派出的援军是及时地。
我们知道,魏军要到你家门口,也不是开着汽车一下就到了,而是也要翻山越岭(秦岭),因此,只要时间赶得上,就属于及时地增援。
是,我以为樵周说的在理,怎么可能去投奔南中那些被诸葛亮征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