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诸葛亮忠于蜀汉说再认识
性别:男-离线 gushimin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3
编号 41338
注册 2005-6-19


发表于 2005-6-29 23:3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本帖转自四川社会科学在线
                       诸葛亮忠于蜀汉说再认识
                             2005-4-7  朱子彦

   
    刘备白帝托孤,对诸葛亮曰,若其子刘禅“不才,君可自取”[1](《蜀书·诸葛亮传》),古人论此,多赞其君臣肝胆相照,并取鱼水之喻相印证。但也有人认为此乃刘备“诡伪之辞”[1](《蜀书·诸葛亮传》注引孙盛曰),对诸葛亮心存猜忌,故以“自取”试探之。田余庆先生对这二种截然相反的看法皆不以为然,在其《蜀史四题——刘备托孤语》一文中作出了新的诠释。田先生的见解是否有道理,本人暂且不作评论,我以为刘备托孤之语,是真心,还是假意,抑或是另有打算,今已无从考证,诚然是千古之谜。现在要检讨的问题,不是刘备要不要诸葛亮当皇帝,而是诸葛亮自己想不想再上一个台阶,由宰相登上龙椅。这个问题古今从未有人作过思考。正如田余庆先生所说:“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从来没有人怀疑过。”[2](P226)之所以没有人怀疑过,无非是经过历代文人及小说家的渲染,诸葛亮已经被衍化成“圣人”,成了鞠躬尽瘁、忠贞冠世的典范。历史学家受其影响,大概也会感到这是古史中的一大禁区,轻易不敢染指。要把诸葛亮从圣坛上请下来,我想很有必要对这一最棘手的问题作一番探讨。
   
    其实,诸葛亮执政时并没有被时人视为事君以礼、谋国以忠的圭臬。反之,蜀汉政权中,李严、廖立、来敏、魏延等人对诸葛亮专政揽权颇多微词,诸葛亮在世时,迫于其权威,人皆不敢直言指斥。然而,诸葛亮甫卒,丞相参军、安汉将军李邈即上书后主刘禅,曰:  
    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1](《蜀书·杨戏传》注引《华阳国志》)
   
    所谓“狼顾”,《晋书·宣帝纪》云:“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可见,所谓“狼顾”相,即是具有“非人臣”之相。李邈直指诸葛亮同司马懿一样亦具“狼顾”相,意谓其久后必篡夺刘氏天下,自己当皇帝。至于“虎视”,《后汉书·班固传》所收《西都赋》内有“周以龙兴,秦以虎视”句,李贤注曰:“龙兴虎视,喻盛强也。”班固的实际意思是:尽管周、秦都很“盛强”,但是,周以“龙兴”,取天下以“德”;秦却是“虎视”,取天下以“武”。李邈用此典故,即暗示诸葛亮“身杖强兵”,与秦的“虎视”相同。《左传·昭公十一年》曰:“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孔颖达《疏》引贾逵说:“五大,谓太子、母弟、贵宠公子、公孙、累世正卿。”这五种人有权有势,居边则易反叛,故云:“五大不在边。”李邈认为诸葛亮属于五种人之一,让其率兵居边,必危及蜀汉朝廷。不仅如此,李邈还直接将诸葛亮比作欲危汉室的吕禄、霍禹。
   
    对李邈的上疏如何看?如果要维护诸葛亮的崇高形象,尽可以把李邈的上疏看成是污蔑、攻讦诸葛亮的诽谤之辞;但若冷静客观地仔细分析,即可发现李邈之言并非无中生有,空穴来风。我以为真正具有“狼顾”相的人是不存在的,司马懿、诸葛亮之所以被时人看成有“狼顾”相,无非是怀疑他们有篡位的野心。蜀汉政权中不仅李邈有此看法,甚至连尚书令李严亦猜忌诸葛亮有不臣之心。《三国志·蜀书·李严传》注引《诸葛亮集》云:“(李)严与(诸葛)亮书,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九锡为何物?“据《后汉书》章怀注,谓九锡本出于纬书礼含文嘉: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器,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七曰斧钺,八曰弓矢,九曰秬鬯。”“每朝禅代之前,必先有九锡文,总叙其人之功绩,进爵封国,赐以殊礼。”[3](卷7“九锡文”)稽考于史,九锡之礼规格极高,非一般人臣所能享受。如九锡中的虎贲乃天子之卫士,“天子卒曰虎贲”[4](《晋世家》注引《集解》贾逵曰)。斧钺金戚皆属天子之卤簿。秬鬯为天子祭祀上帝、神灵时所用之酒,《礼记·表记》云:“天子亲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九锡中又有“纳陛”。“纳,内也,谓凿殿基际为陛,不使露也。师古曰:尊者不欲露而升陛。”[5](《王莽传上》注引孟康曰)蔡邕所撰《独断》卷上载:“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后引申其义,称天子为陛下,所以权臣即可由受“纳陛”而后晋升陛下。由此可见,谁受了九锡,谁就具备了“假皇帝”的资格,为将来当“真皇帝”铺平道路。自王莽始,权臣易代,夺取帝位,必先封王,加九锡,然后再龙袍加身,登上九五。汉末,曹操欲加九锡,受汉禅,遭到心腹荀彧的坚决反对,“荀彧素为操谋主,亦以其阻九锡而胁之死”[3](卷7“三国之主用人各不同”)。王夫之对荀彧之死发表看法:  
   
    夫九锡之议兴,而刘氏之宗社已沦。当斯时也,苟非良心之牿亡已尽者,未有不恻然者也,彧亦天良之未泯,发之不禁耳,故虽知死亡之在眉睫,而不能自已。[6](卷9)
   
    李严亦是刘备临终时的托孤重臣,难道他的天良“牿亡已尽”,会容忍异姓篡夺刘氏江山?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劝诸葛亮受九锡,只有一种解释合乎常理,即表面上尊崇诸葛亮功高盖世,当赐以殊礼,而实际上是在试探诸葛亮是否将走王莽、曹操的道路,加九锡,建国封王,进而代蜀汉称帝。
   
    按理来说,作为托孤重臣的诸葛亮对此应表示极大的愤慨,除严厉斥责李严外,也应郑重表明自己一心事主,效忠汉室的心迹。但诸葛亮的答书却并非如此,他回书曰:  
   
    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1](《蜀书·李严传》注引《诸葛亮集》)
   
    《汉书·王莽传》云:“宗臣有九命上公之尊,则有九锡登等之宠。”张晏注曰:“《周礼》上公九命,九命,九锡也。”诸葛亮云“十命”,乃指“九锡”之外再加“一锡”,可见其“十命”之谓比李严劝进九锡更上一层。我认为诸葛亮这番话的口气相当大,完全不像出自一个自诩“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之口,说得难听一些,反倒像一个乱臣贼子所言。众所周知,九锡非人臣之常器。汉制,非刘氏不封王,曹操封魏王,加九锡,不臣之心路人皆知,诸葛亮难道不懂这个道理?汉魏之际,除曹操受九锡外,还有刘备自加九锡,称汉中王。孙权受魏主曹丕九锡,称吴王。曹操、刘备、孙权为三国之主,难道诸葛亮欲与他们比肩?
   
    稍晚于诸葛亮时期的东晋丞相王导,对晋室有再造之功,其威望与权势在当时无与伦比,故时人皆云:“王与马,共天下。”当元帝司马睿即位时,竟命王导同坐于御床,接受百官的朝拜。“导固辞,至于三四。”后来司徒蔡谟“戏导曰:‘朝廷欲加公九锡。’导弗之觉,但谦退而已”[7](《王导传》)。相比之下,诸葛亮就毫不避讳人臣之大忌,公开声称,若灭掉魏国,中兴汉室,自己就理所当然地封王受九锡。
   
    当然,如果仅凭诸葛亮拒辞九锡,就断定其有异志,欲图大位,未免有牵强附会之感,依据并不充分,很难令人完全信服。
   
    诸葛亮同刘备的君臣关系曾被世人赞不绝口,然而诸葛亮同后主刘禅的关系又如何呢?通过对有关史料的仔细分析,我认为,诸葛亮秉政后,根本就没有把后主刘禅放在眼里。他颐指气使,动辄教训皇帝。诸葛亮在上疏中说:“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又告诫刘禅:“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进而特别指出:“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的这番话固然是出于治国安邦之需,但他一连讲了这么多“宜”怎样,“不宜”怎样,其口气之严厉,完全不像人臣之语,犹如一个严厉的父亲在教育不听话的儿子。尤其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把自己丞相府的地位同皇帝宫中的地位并列等同,实际上是凌驾于皇帝之上,这显然是严重违反了封建专制体制所规定的君臣名分。
   
    刘备在世时对其子刘禅的智商并没有作过评价,但诸葛亮曾在刘备面前称赞刘禅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故刘备临终前放心地表示:“审能如此,吾复何忧!”[1](《蜀书·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可是,仅仅过了几年,诸葛亮北伐前夕,“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故特派侍中董允“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亲兵”,掌管御林军。他告诫后主:“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诸葛亮的心腹董允直接监视着刘禅的一举一动,弄得“后主益严惮之”[1](《蜀书·董允传》),完全失去了帝王的尊严,甚至丧失了行动自由。从刘备去世(223)至诸葛亮北伐(227),不到五年时间,难道刘禅的智商就由先前的“甚大增修”,降低到“朱紫难别”吗?诸葛亮对刘禅作出的这一番霄壤之别的评价,居心何在?难道他就不怕犯欺君之罪?
   
    尽管刘备临崩时托孤于诸葛亮,但在人事安排上,是令其作为辅政大臣,并非是让诸葛亮单独执政,刘备除规定诸葛亮与李严并受遗诏辅政外,又“呼鲁王(备次子刘永)与语:‘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1](《蜀书·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这无疑是要刘禅兄弟与诸葛亮共同治理蜀国,因诸葛亮是元老重臣,故新君需以父辈之礼尊崇之。但诸葛亮却完全违背了刘备的遗诏。诸葛亮让李严留在永安,自己则扶刘备灵柩回成都,办完丧事,便“开府治事”。自此,诸葛亮独揽了蜀汉全部的军政大权,“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1](《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大举北伐时,刘禅已是二十多岁,年富力强,正值青春有为之际。按汉制,诸葛亮应还政于后主,但诸葛亮不愿放权,甚至想都没有想过让刘禅“亲政”。刘禅虽然对诸葛亮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只得对诸葛亮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1](《蜀书·后主传》注引《魏略》)可见刘禅当时的处境和汉献帝毫无二致,是个十足的傀儡君主。世人皆言曹操“欺主”,将汉献帝置于股掌之中,但为何对诸葛亮的“欺君”却视而不见?诚不可解。
   
    诸葛亮死后,刘禅曾在一定程度上发泄了他对诸葛亮的不满。例如,李邈上书言诸葛亮专权,“后主怒,下狱诛之”[1](《蜀书·杨戏传》注引《华阳国志》)。李邈之所以被杀,我认为倒不是因为他说了诸葛亮的坏话,而只是因为他的某些言辞,如“主畏其(指诸葛亮)威”,强烈地刺痛了曾经当过傀儡君主的刘禅的自尊心。又如,在给诸葛亮立庙的问题上,刘禅也设置了层层障碍。“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于成都者,后主不从。”[1](《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言事者只得退而求其次,建议立庙于沔阳,禁止百姓“私祀”,后主才勉强同意。后主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对给诸葛亮立庙,说穿了,也是一种报复。
   
    诸葛亮死后,蜀汉再也不设丞相一职,先是以蒋琬为尚书令、大将军,后又以费祎为尚书令、大将军,以蒋琬为大司马,“琬卒,禅乃自摄国事”[1](《蜀书·后主传》注引《魏略》。刘禅为何废除丞相制?道理很简单,就是绝不容许再出现第二个诸葛亮,以免大权旁落。
   
    实际上,刘备永安托孤不是一人,而是二人。章武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1](《蜀书·李严传》)。可见,李严地位相当显赫,执掌着蜀汉的军事大权。按刘备的策划,由诸葛亮主政,李严主军,一文一武,共同辅佐蜀汉政权。然而这只是刘备的一厢情愿,这种政治格局诸葛亮是绝不可能接受的。诸葛亮苦心经营、殚精竭虑谋划的大事,就是要由他一人独揽大权。刘备在世时,诸葛亮对付关羽和法正的“手段”还比较隐蔽,不敢公开化,只能使用“权术”,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就无所顾忌,他打击、排斥李严可谓不遗余力,最后将李严废为庶民,流放梓潼郡。诸葛亮废李严的这段公案,田余庆、尹韵公二位先生均作了详细考论,故笔者不再赘述。
   
    诸葛亮秉政后,蜀汉政权中除李严、廖立、魏延等少数人不服外,绝大多数官员对诸葛亮皆俯首帖耳,不敢违抗,有了刘备若嗣子“不才,君可自取”这把尚方宝剑,不仅诸葛亮自己以“太上皇”自居,且朝中官员亦几乎将诸葛亮视为“皇上”。例如,诸葛亮北伐曹魏前,为解除后顾之忧,必须修复吴蜀二国关系,与东吴重新结盟。为此,诸葛亮特派邓芝出使东吴,邓芝入吴,孙权对邓芝说:“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邓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孙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1](《蜀书·邓芝传》)遂断绝与魏的交往,转而与蜀“连和”。
   
    以往史家皆称赞邓芝具有杰出的外交才能,为恢复吴蜀联盟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此我并不否认。然而从邓芝这番言词中反映出他已不把皇帝刘禅放在眼里。孙权云“蜀主幼弱”,其实刘禅时年17岁,并非是一个完全不懂事的幼童。汉魏之际,诸侯中年少英雄不少,就以孙吴创业之主孙策而言,他15岁即随父孙坚起兵讨伐董卓,20岁转战江东,攻占六郡,从而奠定了孙吴政权的基业。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亦只有18岁。邓芝若维护主上的尊严,何不据理而反驳之。面对孙权轻视“蜀主幼弱”,邓芝只字不作回答,却称赞孙权为“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这就把诸葛亮放到了和孙权同等的地位,也就是一国之君的地位。孙权当然是个聪明绝顶的“雄略之主”,他眼见蜀汉已是诸葛亮“当家”,遂突破两国间对等交往的外交惯例,放下帝王架子,直接写信给丞相诸葛亮,表彰邓芝的功绩:“和合二国,唯有邓芝。”[1](《蜀书·邓芝传》)事实上,孙权直接与诸葛亮的对话是经常的。“备寻病亡,子禅袭位,诸葛亮秉政,与权连和,时事所宜,权辄令(陆)逊语亮,并刻权印,以置逊所。”[1](《吴书·陆逊传》)孙权虽委托陆逊与诸葛亮打交道,但没有彻底放权,因为陆逊是以孙权的名义,写给诸葛亮的书信盖的是皇帝孙权的御玺。可见中国古代对君臣间的礼仪制度是何等重视。相反,诸葛亮却胆大妄为到了连君臣名分都不顾的地步,他“以禅未闲于政”为借口,“遂总内外”[1](《蜀书·后主传》注引《魏略》),在外交上亦完全撇开刘禅,而由自己与孙权平等“对话”。
   
    二
   
    行文至此,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既然诸葛亮的“野心”昭然若揭,那他为何不取刘禅而代之,自立为帝?对此,陈玉屏先生在其文章中论曰:“当此之时,若论功,诸葛亮功在社稷;论权,蜀汉军政外交,事无巨细,亮皆专之;论才智,阿斗较之诸葛亮,无疑有天壤之别;论德望,诸葛丞相早已泽被四方,更何况先主有‘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遗命,百官之中,亦非无阿谀之徒。可见蜀中同样具备禅代的条件。”[8](P209)
   
    诸葛亮真的完全具备“禅代”的条件了吗?我以为,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
   
    众所周知,自秦汉大一统封建帝国建立以来,皇帝的地位至高无上,“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在儒家的鼓吹下,“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故权臣禅代夺位颇不容易,必须冒极大的风险,若准备不够充分,条件不够成熟,轻率地发动政变,不仅会招致杀身之祸,还将殃及三族。赵翼云:“古来只有禅让、征诛二局,其权臣夺国则名篡弑,常相戒而不敢犯。王莽不得已,托于周公辅成王,以摄政践祚,然周公不尝有天下也。”[3](卷7“禅代”)两汉四百余年,权臣秉政,虽时有出现,然皆不敢轻易觊觎神器。王莽代汉,苦心经营十余年,最后仍以失败而告终。东汉末年,董卓篡政,袁术称帝,皆旋踵而亡。曹操破黄巾,灭吕布,平二袁,克刘表,三分天下有其二,当孙权上书称臣,向曹操“称说天命”时,曹操竟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1](《魏书·武帝纪》注引《魏略》),“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1](《魏书·武帝纪》注引《魏氏春秋》),终其身不敢登上皇帝宝座。司马氏夺取曹魏天下亦经营三世,历经艰险。赵翼云:  
   
    司马氏三世相魏,懿已拜丞相,加九锡,不敢受;师更加黄钺,剑履上殿,亦不敢受;昭进位相国,加九锡,封十郡,爵晋公,亦辞至十余次,晚始受晋王之命,建天子旌旗,如操故事,然及身亦未称帝,至其子炎始行禅代。[3](卷7“禅代”)
   
    和曹操相比,刘备称帝的“人和”条件就要优越得多。曹操代汉,不管其制造何种理由,都很难洗刷篡汉的恶名,曹操被后人称为“国贼”,不就是因为其子曹丕禅代成功了吗?但刘备就与之大不相同,刘备是否是正宗的“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1](《蜀书·先主传》),这里姑且不论,但他终归是“帝室之胄”、汉室宗亲。在曹丕于公元220年正式建魏,汉朝皇统中断的情况下,由“信义著于四海”,并已经占领益州,自称汉中王的刘备继承大统,承担中兴汉室的重任应该是名正言顺、情理之中的事。然而,即便如此,刘备集团中仍有人反对。当“群臣议欲推汉中王称尊号”时,益州前部司马费诗上疏曰:  
   
    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羁旅万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今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阳,获子婴,犹怀推让,况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诚不为殿下取也。[1](《蜀书·费诗传》)
   
    连刘备继承汉统都有人极力反对,何况诸葛亮乃异姓之臣,在身受托孤重任时就急欲篡汉自帝,易代更祚,这岂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吗?诚然,刘备临终时确曾允诺诸葛亮“自取”,但这绝不是刘备的希望,而是一种无奈之举,前提是在刘禅“不才”的情况下才能出现。诸葛亮执政时,刘禅还是能“亲贤臣,远小人”,遵从父言,“事诸葛公如事父”,故陈寿称赞他“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1](《蜀书·后主传》),诸葛亮又有什么理由,轻易将其废黜呢?
   
    刘备逝世后,诸葛亮虽独揽朝中大权,但在蜀汉政权内还没有建立起绝对的权威,诸葛亮治国理民的政治才能以及联吴抗曹的外交之才世人有目共睹,然其军事才能究竟如何呢?刘备在世时,亮仅以“抚民划策见任”,从未单独领兵作战。众所周知,三国乃争战之世,非用武治戎不能立国。曹操、司马懿、孙策、周瑜、陆逊等人皆以杰出的军事才能而威震诸侯,闻名天下。诸葛亮若要代汉自帝,必须在蜀汉朝廷中树立崇高的声望和绝对的权威,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建立显赫的军功。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1](《蜀书·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对于蜀汉政权而言,不北伐必然坐以待毙;对于诸葛亮个人而言,不北伐就不能显示其军事才能,蜀中士人就不会心悦诚服,也无法树立起个人的声望,最终也就不能达到登上帝王宝座的目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的主旋律就是两个字:北伐。这是诸葛亮执政后,举国上下推行的一以贯之始终不变的政策。“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在我看来,诸葛亮这番话并无任何矫情饰伪,反倒是一种真情流露。因为北伐一旦取得成功,诸葛亮将功高盖世,无人可与之颉颃。届时,其已功高不赏,他要实行废掉“不才”的刘禅而“自取”,就有了坚实的基础,雄厚的政治资本。
   
    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为了受九锡,进而代汉称帝并非是骇人听闻之说,我们不妨以相似之例加以比较。诸葛亮辞世百余年后,东晋权臣亦欲以此而达到同一目的。东晋偏安于江左,中原及二京之地久为胡人所据,东晋朝野上下,无不以北伐、还归旧都作为公开打出的政治旗号。然东晋北伐乃是一把双刃剑,于东晋朝廷而言,北伐成功虽然能收复旧土,华夏一统,但权臣却因功高而坐大难制。东晋权臣每每以北伐为增加权势及声望的资本。凡北伐稍获胜利,即冀获封王及九锡之赐,为移鼎更祚创造条件。东晋大将桓温灭蜀后,声望大著,“朝廷惮之”,形成了“政由桓氏,祭则寡人”的政治格局[7](《孝武帝纪》史臣曰)。桓温都督中外诸军事,“自谓英猷不世,勋绩冠时,挟震主之威,蓄无君之志”,桓温虽觊觎神器,但深知必须“立奇功于赵、魏”[7](《桓温传》),收复关中、许洛之地,才能获得超越人臣名分的九锡殊礼,进而逼迫晋帝禅位。史载:“温既负其才力,久怀异志,欲先立功河朔,还受九锡。”及殷浩失败被废,“内外大权一归温矣”,桓温率军北伐,前两次虽取得一定的战果,然太和四年(369)的第三次北伐却以惨败而告终。“既逢覆败,名实顿减”[7](《桓温传》),在谢安、王彪之等世家大族的抵制下,桓温欲加九锡的图谋终成泡影。
   
    如果将桓温“欲立功河朔,还受九锡”与诸葛亮所云“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两相对照,可以清楚地发现,两人虽处于不同的朝代,但在大致相同的历史背景下,其言行何其相似乃尔。
   
    与诸葛亮、桓温相比,南朝刘宋开国之君刘裕是幸运者,他的北伐在局部范围内获得了成功,从而加九锡,最终夺得司马氏江山。《魏书》卷97《岛夷刘裕传》载:“裕志倾僭晋,若不外立功名,恐人望不许,乃西伐姚泓。”义熙十二年(416)八月,刘裕率军北伐,临行前,其心腹刘穆之谓龙骧将军王镇恶曰:“公今委卿以关中,卿其勉之。”镇恶曰:“吾今不克咸阳,誓不济江,而公九锡不至者,亦卿之责矣。”[9](《岛夷刘裕传》)晋军势如破竹,于当年十月攻克洛阳,而朝廷尚“未遣九锡”,王弘奉刘裕之命“还京师,讽旨朝廷”[10](《王弘传》),求加九锡。及刘裕平关中,擒获后秦主姚泓,晋安帝“封裕十郡为宋公,加相国、九锡,僭拟魏晋故事”[9](《岛夷刘裕传》。不久,刘裕篡晋称帝,建立刘宋政权。
   
    蜀汉北伐的胜算到底有多少?其实诸葛亮的心里是非常清楚的。《隆中对》制定的待“天下有变”,益州与荆州两路大军同时出兵,夹击曹魏的战略计划,由于“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早已成了泡影,巴蜀之地虽号为“天府”,但毕竟仅“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1](《蜀书·诸葛亮传》注引张俨《默记》)。可见,蜀汉的综合国力与曹魏是无法比拟的。虽然在诸葛亮的外交努力下,吴蜀又恢复了联盟,但两国间的裂痕根本无法完全弥合,双方各存戒心,仅满足于互不侵犯,用诸葛亮的话来说:“我之北伐,无东顾之忧,河南之众不得尽西,此之为利,亦已深矣。”[1](《蜀书·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失去了吴国的配合,单凭蜀汉自己的力量,欲收复中原、一统华夏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作为三国时期超一流政治家的诸葛亮知己知彼,他对形势的判断洞若观火,绝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那么,为何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呢?对此问题,陈寿倒是作了很好的诠释,他说:“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1](《蜀书·诸葛亮传》)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诸葛亮是想通过北伐来证明,蜀汉政权中能够“蹈涉中原”,与强敌曹魏争高低者,唯有其一人而已,这是其“自取”步骤上极其重要的政治砝码。
   
    陈寿评诸葛亮云:“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1](《蜀书·诸葛亮传》)在诸葛亮军事生涯中,鲜有使用奇谋确是事实,陈寿之论并无贬低诸葛亮之意,这已成为当代治三国史学者的共识。然则,为何诸葛亮不肯使用“奇谋”?是他缺少军事才能,还是另有其他原因?东吴大鸿胪张俨评议诸葛亮与司马懿军事才干之优劣时指出:  
   
    孔明……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1](《蜀书·诸葛亮传》注引张俨《默记》)
   
    诚然,张俨褒诸葛贬司马之论似嫌夸张,但亦反映了时人对诸葛亮的军事谋略钦佩不已。作为三国时期一流军事家的诸葛亮不可能不懂得出奇制胜的兵家常理。但是使用“奇谋”的风险是极大的,若“奇谋”不成,军队损失惨重,诸葛亮本人就将身败名裂,称帝则更无从谈起。诸葛亮与魏延关于北伐路线之争的公案,曾引起后世史家的浓厚兴趣,为之争论不休。一些学者认为:魏延建策由他率五千精兵直出褒中,由子午谷偷袭长安,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趋长安会师,乃是“奇谋”,“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1](《蜀书·魏延传》注引《魏略》),假如诸葛亮采用之,很可能北伐已经成功,可惜亮谨慎得近乎胆小。而另一些史家则支持诸葛亮“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的谋略[1](《蜀书·魏延传》注引《魏略》),认为北出子午谷虽是捷径,但危险系数极大,一旦魏军卡住谷口,轻则劳而无功,重则全军覆没。我以为这两种见解都是从纯粹的军事观点来分析问题,而没有考虑这背后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原因。
   
    北伐的成败既关系到蜀汉政权的安危,也关系到诸葛亮“禅代”的政治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诸葛亮深知其中利害,故其用兵怎能不谨慎,不持重呢。其实,诸葛亮对北伐的期望值并不太高,以弱蜀主动攻击强魏,这本身就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只要能夺取曹魏的部分疆土,取得局部战争的胜利,就足以显示诸葛亮杰出的军事才能,并给其带来崇高的政治声望。若依魏延之计,诸葛亮即使奇袭长安得手,但不过二十日,魏军就会重新集结,全力反扑(这是魏延本人的估计),蜀军必然要在关中这一曹魏的心脏地区同魏军主力展开殊死决战,若旷日持久,诸葛亮将长期不能返朝主政,则恐大权旁落于他人之手。若一旦失利,蜀军损失惨重,诸葛亮不仅不能实现“自取”的图谋,甚至连相位亦难保。事关个人政治命运的这一重大决策,诸葛亮当然是要慎之又慎。
   
    对诸葛亮北伐的心态分析,并非仅是本人的妄测臆断,历史上有极其相似之例,可资佐证。“欲先立功河朔,还受九锡”的东晋大将桓温在其北伐的关键时刻,亦不欲与强敌决战于关中。永和十年(354)二月,桓温率兵北伐,所向克捷,军锋直指长安。北方名士王猛“闻桓温入关,披褐诣之,扪虱而谈当世之务,旁若无人,温异之,问曰:‘吾奉天子之命,将锐兵十万,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猛曰:‘公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境,今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知公心,所以不至。’温嘿然无以应”。胡三省注曰:“猛盖指出温之心事,以为温之伐秦,但欲以功名镇服江东,非真有心于伐罪吊民,恢复境土。不然何以不渡灞水,径攻长安?此温所以无以应也。然余观桓温用兵,伐秦至霸上,伐燕至枋头,皆乘胜进兵,逼其国都,乃持重观望,卒以取败。”[11](卷99)桓温北伐,兵临长安,为何不攻,“持重观望”也。因何持重观望?其一要保存实力,其二害怕失利,会妨碍其篡夺帝位。
   
    刘裕北伐,战果最为辉煌,曾一度攻克长安。然刘裕急欲篡晋,恐久留关中,朝廷有变,故留下年仅十二岁的儿子刘义真镇守长安,自己匆匆赶回建康。史载:  
   
    三秦父老闻裕将还,诣门流涕诉曰:“残民不霑王化,于今百年,始睹衣冠,人人相贺。长安十陵是公家坟墓,咸阳宫殿是公家室宅,舍此欲何之乎!”裕为之愍然,慰谕之曰:“受命朝廷,不得擅留……”[11](卷118)
   
    这是刘裕自欺欺人之言,夏国主赫连勃勃的军师王买德看透了刘裕的企图,指出:“关中形胜之地,而以弱才小儿守之,非经远之规也。狼狈而返者,欲速成篡事耳,无暇有意于中原。”[7](《赫连勃勃载记》)果不出王买德之所料,刘裕“欲速成篡事”,宁可弃关中而不顾,其篡晋不久,长安就再度沦陷于胡人之手。
   
    与东晋国力相比,蜀汉远不如之。故诸葛亮北伐,始终不肯弄险。他把北伐的目标和方向选择在陇右一带,以图“分裂蚕食”[1](《蜀书·蒋琬传》),“广拓境土”[1](《蜀书·法正传》),取得局部战争的胜利。从政治局势、地理、人和条件来看,陇右地区确是曹魏统治区域的最薄弱的一环,也是最容易攻占的地方,诸葛亮认为“平取陇右”,即可稳操胜券,“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1](《蜀书·魏延传》注引《魏略》)。
   
    魏延善养士卒,勇略过人,是蜀中唯一的超群绝伦的上将,刘备拔魏延为汉中督,“一军尽惊”,在北伐中,魏延曾率兵大败魏国名将郭淮,立下赫赫战功。诸葛亮北伐时,“蜀兵轻锐,良将少”[1](《诸葛亮传》注引《袁子》),然对于魏延这样一个难得的将才却始终不肯委以方面之任。“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1](《蜀书·魏延传》)魏延的军事才干,诸葛亮不是不知,但为何不尽其才?个中原因值得探究。由于北伐是诸葛亮“自取”的本钱,故北伐的军事指挥大权必须牢牢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魏延可以建立战功,但必须在诸葛亮的直接指挥下,是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结果。然而“性矜高”的魏延却冀图“如韩信故事”,单独统率一支军队,这在诸葛亮看来,就是要摆脱他的“领导”,和诸葛亮争夺北伐的军功,这当然要遭到诸葛亮的“制而不许”。
本帖转自四川社会科学在线
                       诸葛亮忠于蜀汉说再认识
                             2005-4-7  朱子彦

   
    刘备白帝托孤,对诸葛亮曰,若其子刘禅“不才,君可自取”[1](《蜀书·诸葛亮传》),古人论此,多赞其君臣肝胆相照,并取鱼水之喻相印证。但也有人认为此乃刘备“诡伪之辞”[1](《蜀书·诸葛亮传》注引孙盛曰),对诸葛亮心存猜忌,故以“自取”试探之。田余庆先生对这二种截然相反的看法皆不以为然,在其《蜀史四题——刘备托孤语》一文中作出了新的诠释。田先生的见解是否有道理,本人暂且不作评论,我以为刘备托孤之语,是真心,还是假意,抑或是另有打算,今已无从考证,诚然是千古之谜。现在要检讨的问题,不是刘备要不要诸葛亮当皇帝,而是诸葛亮自己想不想再上一个台阶,由宰相登上龙椅。这个问题古今从未有人作过思考。正如田余庆先生所说:“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从来没有人怀疑过。”[2](P226)之所以没有人怀疑过,无非是经过历代文人及小说家的渲染,诸葛亮已经被衍化成“圣人”,成了鞠躬尽瘁、忠贞冠世的典范。历史学家受其影响,大概也会感到这是古史中的一大禁区,轻易不敢染指。要把诸葛亮从圣坛上请下来,我想很有必要对这一最棘手的问题作一番探讨。
   
    其实,诸葛亮执政时并没有被时人视为事君以礼、谋国以忠的圭臬。反之,蜀汉政权中,李严、廖立、来敏、魏延等人对诸葛亮专政揽权颇多微词,诸葛亮在世时,迫于其权威,人皆不敢直言指斥。然而,诸葛亮甫卒,丞相参军、安汉将军李邈即上书后主刘禅,曰:  
    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1](《蜀书·杨戏传》注引《华阳国志》)
   
    所谓“狼顾”,《晋书·宣帝纪》云:“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可见,所谓“狼顾”相,即是具有“非人臣”之相。李邈直指诸葛亮同司马懿一样亦具“狼顾”相,意谓其久后必篡夺刘氏天下,自己当皇帝。至于“虎视”,《后汉书·班固传》所收《西都赋》内有“周以龙兴,秦以虎视”句,李贤注曰:“龙兴虎视,喻盛强也。”班固的实际意思是:尽管周、秦都很“盛强”,但是,周以“龙兴”,取天下以“德”;秦却是“虎视”,取天下以“武”。李邈用此典故,即暗示诸葛亮“身杖强兵”,与秦的“虎视”相同。《左传·昭公十一年》曰:“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孔颖达《疏》引贾逵说:“五大,谓太子、母弟、贵宠公子、公孙、累世正卿。”这五种人有权有势,居边则易反叛,故云:“五大不在边。”李邈认为诸葛亮属于五种人之一,让其率兵居边,必危及蜀汉朝廷。不仅如此,李邈还直接将诸葛亮比作欲危汉室的吕禄、霍禹。
   
    对李邈的上疏如何看?如果要维护诸葛亮的崇高形象,尽可以把李邈的上疏看成是污蔑、攻讦诸葛亮的诽谤之辞;但若冷静客观地仔细分析,即可发现李邈之言并非无中生有,空穴来风。我以为真正具有“狼顾”相的人是不存在的,司马懿、诸葛亮之所以被时人看成有“狼顾”相,无非是怀疑他们有篡位的野心。蜀汉政权中不仅李邈有此看法,甚至连尚书令李严亦猜忌诸葛亮有不臣之心。《三国志·蜀书·李严传》注引《诸葛亮集》云:“(李)严与(诸葛)亮书,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九锡为何物?“据《后汉书》章怀注,谓九锡本出于纬书礼含文嘉: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器,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七曰斧钺,八曰弓矢,九曰秬鬯。”“每朝禅代之前,必先有九锡文,总叙其人之功绩,进爵封国,赐以殊礼。”[3](卷7“九锡文”)稽考于史,九锡之礼规格极高,非一般人臣所能享受。如九锡中的虎贲乃天子之卫士,“天子卒曰虎贲”[4](《晋世家》注引《集解》贾逵曰)。斧钺金戚皆属天子之卤簿。秬鬯为天子祭祀上帝、神灵时所用之酒,《礼记·表记》云:“天子亲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九锡中又有“纳陛”。“纳,内也,谓凿殿基际为陛,不使露也。师古曰:尊者不欲露而升陛。”[5](《王莽传上》注引孟康曰)蔡邕所撰《独断》卷上载:“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后引申其义,称天子为陛下,所以权臣即可由受“纳陛”而后晋升陛下。由此可见,谁受了九锡,谁就具备了“假皇帝”的资格,为将来当“真皇帝”铺平道路。自王莽始,权臣易代,夺取帝位,必先封王,加九锡,然后再龙袍加身,登上九五。汉末,曹操欲加九锡,受汉禅,遭到心腹荀彧的坚决反对,“荀彧素为操谋主,亦以其阻九锡而胁之死”[3](卷7“三国之主用人各不同”)。王夫之对荀彧之死发表看法:  
   
    夫九锡之议兴,而刘氏之宗社已沦。当斯时也,苟非良心之牿亡已尽者,未有不恻然者也,彧亦天良之未泯,发之不禁耳,故虽知死亡之在眉睫,而不能自已。[6](卷9)
   
    李严亦是刘备临终时的托孤重臣,难道他的天良“牿亡已尽”,会容忍异姓篡夺刘氏江山?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劝诸葛亮受九锡,只有一种解释合乎常理,即表面上尊崇诸葛亮功高盖世,当赐以殊礼,而实际上是在试探诸葛亮是否将走王莽、曹操的道路,加九锡,建国封王,进而代蜀汉称帝。
   
    按理来说,作为托孤重臣的诸葛亮对此应表示极大的愤慨,除严厉斥责李严外,也应郑重表明自己一心事主,效忠汉室的心迹。但诸葛亮的答书却并非如此,他回书曰:  
   
    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1](《蜀书·李严传》注引《诸葛亮集》)
   
    《汉书·王莽传》云:“宗臣有九命上公之尊,则有九锡登等之宠。”张晏注曰:“《周礼》上公九命,九命,九锡也。”诸葛亮云“十命”,乃指“九锡”之外再加“一锡”,可见其“十命”之谓比李严劝进九锡更上一层。我认为诸葛亮这番话的口气相当大,完全不像出自一个自诩“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之口,说得难听一些,反倒像一个乱臣贼子所言。众所周知,九锡非人臣之常器。汉制,非刘氏不封王,曹操封魏王,加九锡,不臣之心路人皆知,诸葛亮难道不懂这个道理?汉魏之际,除曹操受九锡外,还有刘备自加九锡,称汉中王。孙权受魏主曹丕九锡,称吴王。曹操、刘备、孙权为三国之主,难道诸葛亮欲与他们比肩?
   
    稍晚于诸葛亮时期的东晋丞相王导,对晋室有再造之功,其威望与权势在当时无与伦比,故时人皆云:“王与马,共天下。”当元帝司马睿即位时,竟命王导同坐于御床,接受百官的朝拜。“导固辞,至于三四。”后来司徒蔡谟“戏导曰:‘朝廷欲加公九锡。’导弗之觉,但谦退而已”[7](《王导传》)。相比之下,诸葛亮就毫不避讳人臣之大忌,公开声称,若灭掉魏国,中兴汉室,自己就理所当然地封王受九锡。
   
    当然,如果仅凭诸葛亮拒辞九锡,就断定其有异志,欲图大位,未免有牵强附会之感,依据并不充分,很难令人完全信服。
   
    诸葛亮同刘备的君臣关系曾被世人赞不绝口,然而诸葛亮同后主刘禅的关系又如何呢?通过对有关史料的仔细分析,我认为,诸葛亮秉政后,根本就没有把后主刘禅放在眼里。他颐指气使,动辄教训皇帝。诸葛亮在上疏中说:“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又告诫刘禅:“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进而特别指出:“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的这番话固然是出于治国安邦之需,但他一连讲了这么多“宜”怎样,“不宜”怎样,其口气之严厉,完全不像人臣之语,犹如一个严厉的父亲在教育不听话的儿子。尤其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把自己丞相府的地位同皇帝宫中的地位并列等同,实际上是凌驾于皇帝之上,这显然是严重违反了封建专制体制所规定的君臣名分。
   
    刘备在世时对其子刘禅的智商并没有作过评价,但诸葛亮曾在刘备面前称赞刘禅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故刘备临终前放心地表示:“审能如此,吾复何忧!”[1](《蜀书·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可是,仅仅过了几年,诸葛亮北伐前夕,“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故特派侍中董允“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亲兵”,掌管御林军。他告诫后主:“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诸葛亮的心腹董允直接监视着刘禅的一举一动,弄得“后主益严惮之”[1](《蜀书·董允传》),完全失去了帝王的尊严,甚至丧失了行动自由。从刘备去世(223)至诸葛亮北伐(227),不到五年时间,难道刘禅的智商就由先前的“甚大增修”,降低到“朱紫难别”吗?诸葛亮对刘禅作出的这一番霄壤之别的评价,居心何在?难道他就不怕犯欺君之罪?
   
    尽管刘备临崩时托孤于诸葛亮,但在人事安排上,是令其作为辅政大臣,并非是让诸葛亮单独执政,刘备除规定诸葛亮与李严并受遗诏辅政外,又“呼鲁王(备次子刘永)与语:‘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1](《蜀书·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这无疑是要刘禅兄弟与诸葛亮共同治理蜀国,因诸葛亮是元老重臣,故新君需以父辈之礼尊崇之。但诸葛亮却完全违背了刘备的遗诏。诸葛亮让李严留在永安,自己则扶刘备灵柩回成都,办完丧事,便“开府治事”。自此,诸葛亮独揽了蜀汉全部的军政大权,“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1](《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大举北伐时,刘禅已是二十多岁,年富力强,正值青春有为之际。按汉制,诸葛亮应还政于后主,但诸葛亮不愿放权,甚至想都没有想过让刘禅“亲政”。刘禅虽然对诸葛亮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只得对诸葛亮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1](《蜀书·后主传》注引《魏略》)可见刘禅当时的处境和汉献帝毫无二致,是个十足的傀儡君主。世人皆言曹操“欺主”,将汉献帝置于股掌之中,但为何对诸葛亮的“欺君”却视而不见?诚不可解。
   
    诸葛亮死后,刘禅曾在一定程度上发泄了他对诸葛亮的不满。例如,李邈上书言诸葛亮专权,“后主怒,下狱诛之”[1](《蜀书·杨戏传》注引《华阳国志》)。李邈之所以被杀,我认为倒不是因为他说了诸葛亮的坏话,而只是因为他的某些言辞,如“主畏其(指诸葛亮)威”,强烈地刺痛了曾经当过傀儡君主的刘禅的自尊心。又如,在给诸葛亮立庙的问题上,刘禅也设置了层层障碍。“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于成都者,后主不从。”[1](《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言事者只得退而求其次,建议立庙于沔阳,禁止百姓“私祀”,后主才勉强同意。后主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对给诸葛亮立庙,说穿了,也是一种报复。
   
    诸葛亮死后,蜀汉再也不设丞相一职,先是以蒋琬为尚书令、大将军,后又以费祎为尚书令、大将军,以蒋琬为大司马,“琬卒,禅乃自摄国事”[1](《蜀书·后主传》注引《魏略》。刘禅为何废除丞相制?道理很简单,就是绝不容许再出现第二个诸葛亮,以免大权旁落。
   
    实际上,刘备永安托孤不是一人,而是二人。章武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1](《蜀书·李严传》)。可见,李严地位相当显赫,执掌着蜀汉的军事大权。按刘备的策划,由诸葛亮主政,李严主军,一文一武,共同辅佐蜀汉政权。然而这只是刘备的一厢情愿,这种政治格局诸葛亮是绝不可能接受的。诸葛亮苦心经营、殚精竭虑谋划的大事,就是要由他一人独揽大权。刘备在世时,诸葛亮对付关羽和法正的“手段”还比较隐蔽,不敢公开化,只能使用“权术”,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就无所顾忌,他打击、排斥李严可谓不遗余力,最后将李严废为庶民,流放梓潼郡。诸葛亮废李严的这段公案,田余庆、尹韵公二位先生均作了详细考论,故笔者不再赘述。
   
    诸葛亮秉政后,蜀汉政权中除李严、廖立、魏延等少数人不服外,绝大多数官员对诸葛亮皆俯首帖耳,不敢违抗,有了刘备若嗣子“不才,君可自取”这把尚方宝剑,不仅诸葛亮自己以“太上皇”自居,且朝中官员亦几乎将诸葛亮视为“皇上”。例如,诸葛亮北伐曹魏前,为解除后顾之忧,必须修复吴蜀二国关系,与东吴重新结盟。为此,诸葛亮特派邓芝出使东吴,邓芝入吴,孙权对邓芝说:“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邓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孙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1](《蜀书·邓芝传》)遂断绝与魏的交往,转而与蜀“连和”。
   
    以往史家皆称赞邓芝具有杰出的外交才能,为恢复吴蜀联盟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此我并不否认。然而从邓芝这番言词中反映出他已不把皇帝刘禅放在眼里。孙权云“蜀主幼弱”,其实刘禅时年17岁,并非是一个完全不懂事的幼童。汉魏之际,诸侯中年少英雄不少,就以孙吴创业之主孙策而言,他15岁即随父孙坚起兵讨伐董卓,20岁转战江东,攻占六郡,从而奠定了孙吴政权的基业。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亦只有18岁。邓芝若维护主上的尊严,何不据理而反驳之。面对孙权轻视“蜀主幼弱”,邓芝只字不作回答,却称赞孙权为“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这就把诸葛亮放到了和孙权同等的地位,也就是一国之君的地位。孙权当然是个聪明绝顶的“雄略之主”,他眼见蜀汉已是诸葛亮“当家”,遂突破两国间对等交往的外交惯例,放下帝王架子,直接写信给丞相诸葛亮,表彰邓芝的功绩:“和合二国,唯有邓芝。”[1](《蜀书·邓芝传》)事实上,孙权直接与诸葛亮的对话是经常的。“备寻病亡,子禅袭位,诸葛亮秉政,与权连和,时事所宜,权辄令(陆)逊语亮,并刻权印,以置逊所。”[1](《吴书·陆逊传》)孙权虽委托陆逊与诸葛亮打交道,但没有彻底放权,因为陆逊是以孙权的名义,写给诸葛亮的书信盖的是皇帝孙权的御玺。可见中国古代对君臣间的礼仪制度是何等重视。相反,诸葛亮却胆大妄为到了连君臣名分都不顾的地步,他“以禅未闲于政”为借口,“遂总内外”[1](《蜀书·后主传》注引《魏略》),在外交上亦完全撇开刘禅,而由自己与孙权平等“对话”。
   
    二
   
    行文至此,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既然诸葛亮的“野心”昭然若揭,那他为何不取刘禅而代之,自立为帝?对此,陈玉屏先生在其文章中论曰:“当此之时,若论功,诸葛亮功在社稷;论权,蜀汉军政外交,事无巨细,亮皆专之;论才智,阿斗较之诸葛亮,无疑有天壤之别;论德望,诸葛丞相早已泽被四方,更何况先主有‘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遗命,百官之中,亦非无阿谀之徒。可见蜀中同样具备禅代的条件。”[8](P209)
   
    诸葛亮真的完全具备“禅代”的条件了吗?我以为,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
   
    众所周知,自秦汉大一统封建帝国建立以来,皇帝的地位至高无上,“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在儒家的鼓吹下,“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故权臣禅代夺位颇不容易,必须冒极大的风险,若准备不够充分,条件不够成熟,轻率地发动政变,不仅会招致杀身之祸,还将殃及三族。赵翼云:“古来只有禅让、征诛二局,其权臣夺国则名篡弑,常相戒而不敢犯。王莽不得已,托于周公辅成王,以摄政践祚,然周公不尝有天下也。”[3](卷7“禅代”)两汉四百余年,权臣秉政,虽时有出现,然皆不敢轻易觊觎神器。王莽代汉,苦心经营十余年,最后仍以失败而告终。东汉末年,董卓篡政,袁术称帝,皆旋踵而亡。曹操破黄巾,灭吕布,平二袁,克刘表,三分天下有其二,当孙权上书称臣,向曹操“称说天命”时,曹操竟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1](《魏书·武帝纪》注引《魏略》),“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1](《魏书·武帝纪》注引《魏氏春秋》),终其身不敢登上皇帝宝座。司马氏夺取曹魏天下亦经营三世,历经艰险。赵翼云:  
   
    司马氏三世相魏,懿已拜丞相,加九锡,不敢受;师更加黄钺,剑履上殿,亦不敢受;昭进位相国,加九锡,封十郡,爵晋公,亦辞至十余次,晚始受晋王之命,建天子旌旗,如操故事,然及身亦未称帝,至其子炎始行禅代。[3](卷7“禅代”)
   
    和曹操相比,刘备称帝的“人和”条件就要优越得多。曹操代汉,不管其制造何种理由,都很难洗刷篡汉的恶名,曹操被后人称为“国贼”,不就是因为其子曹丕禅代成功了吗?但刘备就与之大不相同,刘备是否是正宗的“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1](《蜀书·先主传》),这里姑且不论,但他终归是“帝室之胄”、汉室宗亲。在曹丕于公元220年正式建魏,汉朝皇统中断的情况下,由“信义著于四海”,并已经占领益州,自称汉中王的刘备继承大统,承担中兴汉室的重任应该是名正言顺、情理之中的事。然而,即便如此,刘备集团中仍有人反对。当“群臣议欲推汉中王称尊号”时,益州前部司马费诗上疏曰:  
   
    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羁旅万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今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阳,获子婴,犹怀推让,况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诚不为殿下取也。[1](《蜀书·费诗传》)
   
    连刘备继承汉统都有人极力反对,何况诸葛亮乃异姓之臣,在身受托孤重任时就急欲篡汉自帝,易代更祚,这岂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吗?诚然,刘备临终时确曾允诺诸葛亮“自取”,但这绝不是刘备的希望,而是一种无奈之举,前提是在刘禅“不才”的情况下才能出现。诸葛亮执政时,刘禅还是能“亲贤臣,远小人”,遵从父言,“事诸葛公如事父”,故陈寿称赞他“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1](《蜀书·后主传》),诸葛亮又有什么理由,轻易将其废黜呢?
   
    刘备逝世后,诸葛亮虽独揽朝中大权,但在蜀汉政权内还没有建立起绝对的权威,诸葛亮治国理民的政治才能以及联吴抗曹的外交之才世人有目共睹,然其军事才能究竟如何呢?刘备在世时,亮仅以“抚民划策见任”,从未单独领兵作战。众所周知,三国乃争战之世,非用武治戎不能立国。曹操、司马懿、孙策、周瑜、陆逊等人皆以杰出的军事才能而威震诸侯,闻名天下。诸葛亮若要代汉自帝,必须在蜀汉朝廷中树立崇高的声望和绝对的权威,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建立显赫的军功。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1](《蜀书·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对于蜀汉政权而言,不北伐必然坐以待毙;对于诸葛亮个人而言,不北伐就不能显示其军事才能,蜀中士人就不会心悦诚服,也无法树立起个人的声望,最终也就不能达到登上帝王宝座的目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的主旋律就是两个字:北伐。这是诸葛亮执政后,举国上下推行的一以贯之始终不变的政策。“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在我看来,诸葛亮这番话并无任何矫情饰伪,反倒是一种真情流露。因为北伐一旦取得成功,诸葛亮将功高盖世,无人可与之颉颃。届时,其已功高不赏,他要实行废掉“不才”的刘禅而“自取”,就有了坚实的基础,雄厚的政治资本。
   
    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为了受九锡,进而代汉称帝并非是骇人听闻之说,我们不妨以相似之例加以比较。诸葛亮辞世百余年后,东晋权臣亦欲以此而达到同一目的。东晋偏安于江左,中原及二京之地久为胡人所据,东晋朝野上下,无不以北伐、还归旧都作为公开打出的政治旗号。然东晋北伐乃是一把双刃剑,于东晋朝廷而言,北伐成功虽然能收复旧土,华夏一统,但权臣却因功高而坐大难制。东晋权臣每每以北伐为增加权势及声望的资本。凡北伐稍获胜利,即冀获封王及九锡之赐,为移鼎更祚创造条件。东晋大将桓温灭蜀后,声望大著,“朝廷惮之”,形成了“政由桓氏,祭则寡人”的政治格局[7](《孝武帝纪》史臣曰)。桓温都督中外诸军事,“自谓英猷不世,勋绩冠时,挟震主之威,蓄无君之志”,桓温虽觊觎神器,但深知必须“立奇功于赵、魏”[7](《桓温传》),收复关中、许洛之地,才能获得超越人臣名分的九锡殊礼,进而逼迫晋帝禅位。史载:“温既负其才力,久怀异志,欲先立功河朔,还受九锡。”及殷浩失败被废,“内外大权一归温矣”,桓温率军北伐,前两次虽取得一定的战果,然太和四年(369)的第三次北伐却以惨败而告终。“既逢覆败,名实顿减”[7](《桓温传》),在谢安、王彪之等世家大族的抵制下,桓温欲加九锡的图谋终成泡影。
   
    如果将桓温“欲立功河朔,还受九锡”与诸葛亮所云“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两相对照,可以清楚地发现,两人虽处于不同的朝代,但在大致相同的历史背景下,其言行何其相似乃尔。
   
    与诸葛亮、桓温相比,南朝刘宋开国之君刘裕是幸运者,他的北伐在局部范围内获得了成功,从而加九锡,最终夺得司马氏江山。《魏书》卷97《岛夷刘裕传》载:“裕志倾僭晋,若不外立功名,恐人望不许,乃西伐姚泓。”义熙十二年(416)八月,刘裕率军北伐,临行前,其心腹刘穆之谓龙骧将军王镇恶曰:“公今委卿以关中,卿其勉之。”镇恶曰:“吾今不克咸阳,誓不济江,而公九锡不至者,亦卿之责矣。”[9](《岛夷刘裕传》)晋军势如破竹,于当年十月攻克洛阳,而朝廷尚“未遣九锡”,王弘奉刘裕之命“还京师,讽旨朝廷”[10](《王弘传》),求加九锡。及刘裕平关中,擒获后秦主姚泓,晋安帝“封裕十郡为宋公,加相国、九锡,僭拟魏晋故事”[9](《岛夷刘裕传》。不久,刘裕篡晋称帝,建立刘宋政权。
   
    蜀汉北伐的胜算到底有多少?其实诸葛亮的心里是非常清楚的。《隆中对》制定的待“天下有变”,益州与荆州两路大军同时出兵,夹击曹魏的战略计划,由于“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早已成了泡影,巴蜀之地虽号为“天府”,但毕竟仅“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1](《蜀书·诸葛亮传》注引张俨《默记》)。可见,蜀汉的综合国力与曹魏是无法比拟的。虽然在诸葛亮的外交努力下,吴蜀又恢复了联盟,但两国间的裂痕根本无法完全弥合,双方各存戒心,仅满足于互不侵犯,用诸葛亮的话来说:“我之北伐,无东顾之忧,河南之众不得尽西,此之为利,亦已深矣。”[1](《蜀书·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失去了吴国的配合,单凭蜀汉自己的力量,欲收复中原、一统华夏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作为三国时期超一流政治家的诸葛亮知己知彼,他对形势的判断洞若观火,绝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那么,为何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呢?对此问题,陈寿倒是作了很好的诠释,他说:“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1](《蜀书·诸葛亮传》)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诸葛亮是想通过北伐来证明,蜀汉政权中能够“蹈涉中原”,与强敌曹魏争高低者,唯有其一人而已,这是其“自取”步骤上极其重要的政治砝码。
   
    陈寿评诸葛亮云:“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1](《蜀书·诸葛亮传》)在诸葛亮军事生涯中,鲜有使用奇谋确是事实,陈寿之论并无贬低诸葛亮之意,这已成为当代治三国史学者的共识。然则,为何诸葛亮不肯使用“奇谋”?是他缺少军事才能,还是另有其他原因?东吴大鸿胪张俨评议诸葛亮与司马懿军事才干之优劣时指出:  
   
    孔明……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1](《蜀书·诸葛亮传》注引张俨《默记》)
   
    诚然,张俨褒诸葛贬司马之论似嫌夸张,但亦反映了时人对诸葛亮的军事谋略钦佩不已。作为三国时期一流军事家的诸葛亮不可能不懂得出奇制胜的兵家常理。但是使用“奇谋”的风险是极大的,若“奇谋”不成,军队损失惨重,诸葛亮本人就将身败名裂,称帝则更无从谈起。诸葛亮与魏延关于北伐路线之争的公案,曾引起后世史家的浓厚兴趣,为之争论不休。一些学者认为:魏延建策由他率五千精兵直出褒中,由子午谷偷袭长安,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趋长安会师,乃是“奇谋”,“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1](《蜀书·魏延传》注引《魏略》),假如诸葛亮采用之,很可能北伐已经成功,可惜亮谨慎得近乎胆小。而另一些史家则支持诸葛亮“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的谋略[1](《蜀书·魏延传》注引《魏略》),认为北出子午谷虽是捷径,但危险系数极大,一旦魏军卡住谷口,轻则劳而无功,重则全军覆没。我以为这两种见解都是从纯粹的军事观点来分析问题,而没有考虑这背后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原因。
   
    北伐的成败既关系到蜀汉政权的安危,也关系到诸葛亮“禅代”的政治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诸葛亮深知其中利害,故其用兵怎能不谨慎,不持重呢。其实,诸葛亮对北伐的期望值并不太高,以弱蜀主动攻击强魏,这本身就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只要能夺取曹魏的部分疆土,取得局部战争的胜利,就足以显示诸葛亮杰出的军事才能,并给其带来崇高的政治声望。若依魏延之计,诸葛亮即使奇袭长安得手,但不过二十日,魏军就会重新集结,全力反扑(这是魏延本人的估计),蜀军必然要在关中这一曹魏的心脏地区同魏军主力展开殊死决战,若旷日持久,诸葛亮将长期不能返朝主政,则恐大权旁落于他人之手。若一旦失利,蜀军损失惨重,诸葛亮不仅不能实现“自取”的图谋,甚至连相位亦难保。事关个人政治命运的这一重大决策,诸葛亮当然是要慎之又慎。
   
    对诸葛亮北伐的心态分析,并非仅是本人的妄测臆断,历史上有极其相似之例,可资佐证。“欲先立功河朔,还受九锡”的东晋大将桓温在其北伐的关键时刻,亦不欲与强敌决战于关中。永和十年(354)二月,桓温率兵北伐,所向克捷,军锋直指长安。北方名士王猛“闻桓温入关,披褐诣之,扪虱而谈当世之务,旁若无人,温异之,问曰:‘吾奉天子之命,将锐兵十万,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猛曰:‘公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境,今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知公心,所以不至。’温嘿然无以应”。胡三省注曰:“猛盖指出温之心事,以为温之伐秦,但欲以功名镇服江东,非真有心于伐罪吊民,恢复境土。不然何以不渡灞水,径攻长安?此温所以无以应也。然余观桓温用兵,伐秦至霸上,伐燕至枋头,皆乘胜进兵,逼其国都,乃持重观望,卒以取败。”[11](卷99)桓温北伐,兵临长安,为何不攻,“持重观望”也。因何持重观望?其一要保存实力,其二害怕失利,会妨碍其篡夺帝位。
   
    刘裕北伐,战果最为辉煌,曾一度攻克长安。然刘裕急欲篡晋,恐久留关中,朝廷有变,故留下年仅十二岁的儿子刘义真镇守长安,自己匆匆赶回建康。史载:  
   
    三秦父老闻裕将还,诣门流涕诉曰:“残民不霑王化,于今百年,始睹衣冠,人人相贺。长安十陵是公家坟墓,咸阳宫殿是公家室宅,舍此欲何之乎!”裕为之愍然,慰谕之曰:“受命朝廷,不得擅留……”[11](卷118)
   
    这是刘裕自欺欺人之言,夏国主赫连勃勃的军师王买德看透了刘裕的企图,指出:“关中形胜之地,而以弱才小儿守之,非经远之规也。狼狈而返者,欲速成篡事耳,无暇有意于中原。”[7](《赫连勃勃载记》)果不出王买德之所料,刘裕“欲速成篡事”,宁可弃关中而不顾,其篡晋不久,长安就再度沦陷于胡人之手。
   
    与东晋国力相比,蜀汉远不如之。故诸葛亮北伐,始终不肯弄险。他把北伐的目标和方向选择在陇右一带,以图“分裂蚕食”[1](《蜀书·蒋琬传》),“广拓境土”[1](《蜀书·法正传》),取得局部战争的胜利。从政治局势、地理、人和条件来看,陇右地区确是曹魏统治区域的最薄弱的一环,也是最容易攻占的地方,诸葛亮认为“平取陇右”,即可稳操胜券,“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1](《蜀书·魏延传》注引《魏略》)。
   
    魏延善养士卒,勇略过人,是蜀中唯一的超群绝伦的上将,刘备拔魏延为汉中督,“一军尽惊”,在北伐中,魏延曾率兵大败魏国名将郭淮,立下赫赫战功。诸葛亮北伐时,“蜀兵轻锐,良将少”[1](《诸葛亮传》注引《袁子》),然对于魏延这样一个难得的将才却始终不肯委以方面之任。“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1](《蜀书·魏延传》)魏延的军事才干,诸葛亮不是不知,但为何不尽其才?个中原因值得探究。由于北伐是诸葛亮“自取”的本钱,故北伐的军事指挥大权必须牢牢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魏延可以建立战功,但必须在诸葛亮的直接指挥下,是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结果。然而“性矜高”的魏延却冀图“如韩信故事”,单独统率一支军队,这在诸葛亮看来,就是要摆脱他的“领导”,和诸葛亮争夺北伐的军功,这当然要遭到诸葛亮的“制而不许”。
   诸葛亮自出隆中以来,政治道路可谓一帆风顺,从一个“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耕夫,一跃而为总揽蜀汉军政大权的宰相。在刘备“自取”的许诺下,诸葛亮离帝位仅咫尺之遥。然而“北伐”就像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挡住了诸葛亮登上九五之尊的道路。从公元228年至234年,诸葛亮五次伐魏,可以说是连年动众而屡出无功,导致蜀国兵疲民困。为了北伐,蜀汉的青壮年男子几乎悉数充兵,为了保障后勤供给,乃至役及妇女。诸葛亮“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反而“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1](《蜀书·诸葛亮传》注引张俨《默记》),引起蜀中士民的普遍不满,在此局面下,一生谨慎持重的诸葛亮当然不敢受汉禅。随着星落关中,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其“自取”的目标最终未能实现。为了北伐,诸葛亮确实做到了“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然而其真实目的又是什么呢?除了世人一致敬仰的“忠心”以外,是否还有极其隐蔽,不易识破察觉的“私心”?当然,要揭开这层厚重神秘的面纱绝非易事,正如白居易在《放言五首并序》诗中所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其实,人的欲望与追逐的目标是会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即如曹操“亦未遽有觊觎神器之心”[3](卷6“荀传”),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初起兵时,仅“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1](《魏书·武帝纪》注引《魏武故事》)。操之“不逊之志”,是在其“三分天下有其二”时,才逐渐萌生的。诸葛亮遭逢乱世,幸遇明主,初必竭尽全力酬答刘备的知遇之恩。然“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1](《蜀书·赵云传》),又掌握了蜀汉的军政大权,其是否能心甘情愿地辅佐幼主,就很值得怀疑了。汉魏之际,五德终始说盛行,皇权衰落到极点,君臣名分的纲常伦理亦遭到严重破坏,这就给权臣受九锡与禅代鼎革提供了政治土壤与舆论基础。在此历史背景下,一旦时机成熟,诸葛亮效仿“汉魏故事”,在蜀中筑起受禅台亦是极有可能的。
   
    千百年来,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把诸葛亮奉为中国古代社会忠臣贤相的圭臬,而笔者却通过上述分析得出诸葛亮可能“自取”的结论,这是否有损于诸葛亮的形象?
   
    笔者认为,倘若诸葛亮取代蜀汉王朝,自己登上九五之尊,即如同曹氏代汉、司马氏代魏一样,属于正常的易代更祚。在封建的纲常伦理、正统观早已被否定的今天,再去讨论所谓权臣“篡位”问题,已毫无意义。连古代有识之士都认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自古已来,能除民害为百姓所归者,即民主也。”[1](《魏书·武帝纪》注引《魏氏春秋》)所以我们现在来评价王莽、曹操、司马昭等人的历史功过,都不会迂腐到再以其是否篡位作为评判的标准。对诸葛亮而言,当然亦应同理。
   
    客观地分析,诸葛亮代汉称帝,不仅不能视作罪状,反而应当看成是顺应历史潮流。“天厌汉德久矣”,《后汉书·孝献帝纪》中的这句话,极其准确地显示出当时社会舆论的主流倾向:东汉王朝腐败透顶,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天下咸知汉祚已尽,异代方起”[1](《魏书·武帝纪》注引《魏氏春秋》),这是大势所趋,是历史发展之必然,谁也阻挡不住。
   
    既然汉朝气数已尽,汉家天子还值得辅佐吗?既然不值得辅佐,取而代之又有何不可?自古以来,大凡乱世之际,定是自负雄才伟略者风云际会之时。东汉末年的形势是“郡郡作帝,县县自王”,诚如曹操所言:“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1](《魏书·武帝纪》注引《魏武故事》)袁绍、刘备、孙权等人皆骂曹操是汉贼,其实他们自己也不想当汉臣,也想称帝称王。诸葛亮才智谋略并不弱于曹操、孙权、司马懿等人,他手中又握有“自取”的先帝遗诏,若天假以年,且北伐成功,克复中原,诸葛亮本人,抑或其子孙,受九锡,登上皇帝宝座岂非是顺理成章之事?我们又何必为之惊讶呢!
   
   
    朱子彦,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

   来源:《文史哲》2004年第5期
网站编辑:宋扬
本人之转帖!评论的事情请不要和偶沾上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6-30 11:1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反之,蜀汉政权中,李严、廖立、来敏、魏延等人对诸葛亮专政揽权颇多微词

-----他脑子有毛病教授读实在让人顶不住. 楼主如果不知道就去翻翻书. 看看这些人的微词在哪.  这种教授连原始史料都吹出不存在的内容出来, 文章还有什么值得读的?

-----魏延对诸葛亮北伐不肯两路伐魏的保守战略有微词. 跟这个煞笔教授说的对其专政有微词差得很多.
廖立对刘备有微词, 而不是对诸葛亮专政有微词, 这脑子有毛病的教授知道不知道廖立在诸葛亮死时的表现?
李严就总是不经意的劝诸葛亮称王,又捏造军情, 而其被剥夺权力后, 诸葛亮死时也忏悔了.

好好的史料让这种垃圾教授一说完全走了样.  楼主还奉为经典?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秋月枫舞
(花之庆次)

东襄侯
谏议大夫

Rank: 17Rank: 17
护军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7
功绩 491
帖子 6522
编号 1977
注册 2004-9-23
来自 云的彼端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6-30 11: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6-30, 11:15:10发表
反之,蜀汉政权中,李严、廖立、来敏、魏延等人对诸葛亮专政揽权颇多微词

-----他脑子有毛病教授读实在让人顶不住. 楼主如果不知道就去翻翻书. 看看这些人的微词在哪.  这种教授连原始史料都吹出不存在的内容出来, 文章还有什么值得读的?

-----魏延对诸葛亮北伐不肯两路伐魏的保守战略有微词. 跟这个煞笔教授说的对其专政有微词差得很多.
廖立对刘备有微词, 而不是对诸葛亮专政有微词, 这脑子有毛病的教授知道不知道廖立在诸葛亮死时的表现?
李严就总是不经意的劝诸葛亮称王,又捏造军情, 而其被剥夺权力后, 诸葛亮死时也忏悔了.

好好的史料让这种垃圾教授一说完全走了样.  楼主还奉为经典?

青蓝兄还在传授基础知识啊,辛苦辛苦

PS:阁下上次的论关羽之刺的观点,某仔细分析下,阁下言之有理,是某看书不细,唐突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6-30 11:2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教授的权威是通过他的观点建立的, 而不是他教授头衔决定的.

PS: 金兄, 相信大家平静下心来探讨许多问题都可以有个清晰的答案. 呵呵~  以后多多指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第三帝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8
编号 41946
注册 2005-6-29


发表于 2005-6-30 13: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首先我认为,对于所有的历史问题,不管是专家还是各位网友,大家都只是分析猜测而已,没有对错之分。我们对于历史的了解都缘于史书,可是有多少事情是写史书的人亲眼目睹亲身参与的呢?其中又有多少人为的感情因素在里面呢?即便是太史公也不能免俗吧!
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事实上也只是前人对前前人的描述,能有多少真相呢?我们可以通过我们了解的一切,对前人、对前前人的历史和观点有自己的想法,可是这也只是一种探讨而已。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呢?所以探讨之中是没有对错的,不管是专家还是普通网友,都只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已。
再说到白帝托孤的故事,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比如毛主席,他就希望可以找到他的诸葛亮。所谓接班人,不管是刘少奇、林彪、华国锋,还是毛夫人江青,都是毛主席为了扶助毛家后代的手段,如果不能明白自己的身份,就会被无情的打倒。而我最敬佩周总理的就是,他保了毛主席的身前,但是没保主席的身后,没让中国进入一个象朝鲜一样的子承父位的封建王朝。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6-30 14:0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治史的态度要严谨, 对自己所依据的史料进行删改和猜测本来就自相矛盾.

既然你推测猜测自己的史料, 那就等于你不承认别人的记载, 那又为什么还要引用别人的记载进行评论呢?


推测不是不可以, 在两段史料里不违反其他史料, 也不需要另加假设的情况下的理论推测是可以允许. 但是推测跟漫无边际的忽悠狂想可不沾边.

象主楼文章这种, 借着个三国之名来完成自己的漫天狂想罢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水月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6
编号 3467
注册 2003-12-18


发表于 2005-6-30 20: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
我们在这里争来争去,可是诸葛先生却未必愿意承受啊
我记得魏征不就是跟唐太宗说过,他不愿意做忠臣么?(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
不敢说多,这个话题爱招人骂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atulu888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
编号 42173
注册 2005-7-2


发表于 2005-7-2 21: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是新人 刚注册的,大家也都看的出来.
本来我没有个人电脑,所有的论坛都是只看不回的,因为我打字很慢,在网吧上网会白白浪费好几块钱,不过看了几位元老大人的回帖后我实在忍不住了,所以一气之下注册了一个来谈谈本人的看法.
1.首先,我记的谁说过一句话来着?"我不一定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暂且不论楼主的帖子是否对还是错,这先放在一边,怎么还不让人说话了呢?
又要删帖子,又人身攻击的,大家这是怎么了?难道各位元老大人就这点气量嘛?我们这些小字辈的就不能说说自己的看法?
2.还是谁说的一句话来着?"有怀疑才有进步".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有哪位权威已经盖棺定论了嘛?又有哪位权威有这个权利?古人尚且主张百家争鸣呢,我们这些现代人就这么狭碍?诸葛亮的人品就算各位元老形成了默契,但那也只是你们几个人的观点而已呀,你捍卫自己的观点没错?不能不让别人说自己的观点吧?你们说这个观点被人驳的体无完肤了,不才本人也看过驳这个帖子的帖子,说实话,那帖子也是漏洞连篇,我照样能再把它驳的体无完肤,只是由于我这可怜的打字速度......
3.说实话.这个论坛很不错,我很喜欢,但你们难道没发现嘛?论坛的帖子更新的很慢呢!好几天了才几个新帖子啊?为什么呢?一句话:话都不让人说了,谁还敢随便发帖子捏?几位元老爱咋说就咋说,别人说个话就玩命打击,那这岂不成了几位的私家论坛?这论坛还谈何发展呢?>这论坛还怎么能热闹的起来呢?
4.最后,我说这些都是为了论坛能更好的发展,能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并没有和哪个元老过不去的意思,如果谁批评我也没关系,我有点激动,说话肯定有不当的地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首先,楼上不要生气.
小蓝就是这样的脾气....
其次,虽然朱子彦给我上过课.
但是这篇文章明显是哗众取宠,观点臆断占多数
最后,我要说朱子彦这个教授还是真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7-2 21:0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话也得有跟有据,你要誓死捍卫他的说话权力,是不是他百般无端的去辱骂你你都会捍卫?况且又哪来不给他说话了?删贴是因为很早就有过这种转贴,转了一百遍还是同一篇贴子你说该删不该删?

什么怀疑才有进步,这是怀疑吗?你看见他贴子里的语气是怀疑还是定性?

别人有别人的观点没人不允许,不允许的是某种莫须有似的推导。比如-----秦侩是忠臣之类的话。不踩都不是人。

你都能驳得他们体无完肤那是你的事,如果你嫌长,略说几点既可。又没封住你的嘴吧。

至于语气,不过是学文章里的口气罢了。你或许觉得文章里的话很客气,但是换个角度去思考你就会知道不是这么回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一马当先
(时间守护者)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30
编号 37138
注册 2005-4-19
来自 武汉


发表于 2005-7-2 21: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batulu888于2005-07-02, 21:00:44发表
我是新人 刚注册的,大家也都看的出来.
本来我没有个人电脑,所有的论坛都是只看不回的,因为我打字很慢,在网吧上网会白白浪费好几块钱,不过看了几位元老大人的回帖后我实在忍不住了,所以一气之下注册了一个来谈谈本人的看法.
1.首先,我记的谁说过一句话来着?"我不一定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暂且不论楼主的帖子是否对还是错,这先放在一边,怎么还不让人说话了呢?
又要删帖子,又人身攻击的,大家这是怎么了?难道各位元老大人就这点气量嘛?我们这些小字辈的就不能说说自己的看法?
2.还是谁说的一句话来着?"有怀疑才有进步".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有哪位权威已经盖棺定论了嘛?又有哪位权威有这个权利?古人尚且主张百家争鸣呢,我们这些现代人就这么狭碍?诸葛亮的人品就算各位元老形成了默契,但那也只是你们几个人的观点而已呀,你捍卫自己的观点没错?不能不让别人说自己的观点吧?你们说这个观点被人驳的体无完肤了,不才本人也看过驳这个帖子的帖子,说实话,那帖子也是漏洞连篇,我照样能再把它驳的体无完肤,只是由于我这可怜的打字速度......
3.说实话.这个论坛很不错,我很喜欢,但你们难道没发现嘛?论坛的帖子更新的很慢呢!好几天了才几个新帖子啊?为什么呢?一句话:话都不让人说了,谁还敢随便发帖子捏?几位元老爱咋说就咋说,别人说个话就玩命打击,那这岂不成了几位的私家论坛?这论坛还谈何发展呢?>这论坛还怎么能热闹的起来呢?
4.最后,我说这些都是为了论坛能更好的发展,能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并没有和哪个元老过不去的意思,如果谁批评我也没关系,我有点激动,说话肯定有不当的地方.....

删帖子是因为这完全是主观臆断、胡编乱造的帖子,我搞不懂谁在人身攻击?没有人在人身攻击,只是你的错觉罢了。  我们没有不让楼主说话,只是各抒己见而已。没有谁想和你过不去,我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方未明
(传说中的大侠)

潇湘侯监造使中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12
功绩 419
帖子 4933
编号 119
注册 2005-5-26
来自 杭州
家族 古墓派


不北伐就被动了,孔明也是无奈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壑松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5150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5-7-5 10: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文章不错,当然也不乏尚须完善处,但对当时某些问题的认识还是较为深刻的。

就诸葛亮到底忠于什么的问题,准确的说,他忠于的是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蜀汉只是其实现其理想和抱负的平台,或者说是工具。

至于诸葛亮想“代汉自立”的说法,恐怕并不尽然。客观上,诚如文中所说,当时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条件,诸葛亮对此应该是心知肚明的;主观上,作为一个胸怀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当个仅拥有一州之地的名义上的皇帝对诸葛亮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他不像袁术那样的下三滥那样做梦都想着过位登九五的瘾。陈寿“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之论是很准确的,这说的是什么?正是诸葛亮的抱负。

正像我前面说过的,蜀汉只是一个平台,只要拥有足够的权力(实)以施展才华,实现其政治理想和抱负,以什么身份(名)出现在这个平台上,并不是他所刻意追求的,也难以作为其专权、不断北伐的动机之一。

当然,万一北伐成功,进而统一华夏,诸葛亮是否真的会觊觎九五,那就完全属于茶余饭后的谈资,而非历史研讨的课题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7-6 03:3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万壑松风于2005-07-05, 10:50:10发表
文章不错,当然也不乏尚须完善处,但对当时某些问题的认识还是较为深刻的。

就诸葛亮到底忠于什么的问题,准确的说,他忠于的是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蜀汉只是其实现其理想和抱负的平台,或者说是工具。

至于诸葛亮想“代汉自立”的说法,恐怕并不尽然。客观上,诚如文中所说,当时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条件,诸葛亮对此应该是心知肚明的;主观上,作为一个胸怀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当个仅拥有一州之地的名义上的皇帝对诸葛亮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他不像袁术那样的下三滥那样做梦都想着过位登九五的瘾。陈寿“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之论是很准确的,这说的是什么?正是诸葛亮的抱负。

正像我前面说过的,蜀汉只是一个平台,只要拥有足够的权力(实)以施展才华,实现其政治理想和抱负,以什么身份(名)出现在这个平台上,并不是他所刻意追求的,也难以作为其专权、不断北伐的动机之一。

当然,万一北伐成功,进而统一华夏,诸葛亮是否真的会觊觎九五,那就完全属于茶余饭后的谈资,而非历史研讨的课题了。

真正有称雄野心的政治家,很少有把自己累坏,却不去培养接班人的家伙存在。


如果诸葛亮真的是以蜀汉为一个平台,而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他不可能将成功的希望投资在自己这一代。也就是说------他的行为,根本与他的理想有冲突。

当然,有人会说,那么他即使忠于刘室,更会去培养一个好的接班人,这个是自然,他的接班人对刘氏而言还不够优秀么?

忠于自己的理想的,与忠于某家的区别,前者,身位权臣,为了理想会尽一切努力,而同时更会尽更大的力量去培养和延续自己的理想,而后者。只会为一代权臣,培养的却只是辅助君上的人物,而不是以继承自己理想为主的接班人。

那么事实上诸葛亮在这种问题上的处理,已经很清楚的说出了他忠于什么。或者说,他的理想是什么?什么以一州之地为皇不是诸葛亮会去考虑的,这都是转移话题的伎俩。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一马当先
(时间守护者)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30
编号 37138
注册 2005-4-19
来自 武汉


发表于 2005-7-6 14:4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7-06, 13:10:36发表
希望大家不要一看到批评诸葛亮的文章就发火,还是应和言而谈。何必呢?

我没有发火,是这篇文章说的实在是太过分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一马当先
(时间守护者)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30
编号 37138
注册 2005-4-19
来自 武汉


发表于 2005-7-6 14:4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老不看三国于2005-07-06, 13:45:17发表
这个教授不寻常~~~~~
屡发奇文,令在下大开眼界,虽然驳他文章的人很多,我看也看够了,但还是觉得他的言论确实很搞笑。
(你觉得不可笑,很可信,那就笑我吧)

我既不觉得这篇文章很可信,也不觉得有什么搞笑的地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7-6 14: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可信没有关系,最好你能提出自己的系统的观点进行批驳,这样我们大家也都可以学习一番,多好!光喊打,那是水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一马当先
(时间守护者)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30
编号 37138
注册 2005-4-19
来自 武汉


发表于 2005-7-6 14:4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7-06, 14:46:00发表
毕竟是教授,不要动不动就要扁人家吗!把牌子收起来好啦!

教授说的话就是对的,我们说的话就是错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7-6 14: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这个意思!我只是希望你有自己的论点、论据,这样批判起来才有说服力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一马当先
(时间守护者)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30
编号 37138
注册 2005-4-19
来自 武汉


发表于 2005-7-6 15: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7-06, 14:47:38发表
不可信没有关系,最好你能提出自己的系统的观点进行批驳,这样我们大家也都可以学习一番,多好!光喊打,那是水贴。

那好。
李严、廖立、来敏、魏延等人对诸葛亮专政揽权颇多微词
李严字正方,南阳人也。少为郡职吏,以才幹称。荆州牧刘表使历诸郡县。曹公入荆州时,严宰秭归,遂西诣蜀,刘璋以为成都令,复有能名。建安十八年,署严为护军,拒先主於绵竹。严率众降先主,先主拜严裨将军。成都既定,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二十三年,盗贼马秦、高胜等起事於郪,音凄。合聚部伍数万人,到资中县。时先主在汉中,严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五千人讨之,斩秦、胜等首。枝党星散,悉复民籍。又越巂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加辅汉将军,领郡如故。章武二年,先主徵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建兴元年,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四年,转为前将军。以诸葛亮欲出军汉中,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皆统属严。严与孟达书曰:“吾与孔明俱受寄讬,忧深责重,思得良伴。”亮亦与达书曰:“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其见贵重如此。㈠八年,迁骠骑将军。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亮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严后事。亮以明年当出军,命严以中都护署府事。严改名为平。
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籓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於是亮表平曰:“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偪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然谓平情在於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尔。若事稽留,将致祸败,是臣不敏,言多增咎。”㈠乃废平为民,徙梓潼郡。㈡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㈢丰官至朱提太守。㈣

李严是为自己开脱,根本不是所谓“不满诸葛亮专权”,后来还因悲致死,这位“专家”典型混淆视听。
廖立廖音理救反。字公渊,武陵临沅人。先主领荆州牧,辟为从事,年未三十,擢为长沙太守。先主入蜀,诸葛亮镇荆土,孙权遣使通好於亮,因问士人皆谁相经纬者,亮答曰:“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建安二十年,权遣吕蒙奄袭南三郡,立脱身走,自归先主。先主素识待之,不深责也,以为巴郡太守。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徵立为侍中。后主袭位,徙长水校尉。
  立本意,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而更游散在李严等下,常怀怏怏。后丞相掾(李郃)〔李邵〕、蒋琬至,立计曰:“军当远出,卿诸人好谛其事。昔先(主)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如向朗、文恭,凡俗之人耳。恭作治中无纲纪;朗昔奉马良兄弟,谓为圣人,今作长史,素能合道。中郎郭演长,从人者耳,不足与经大事,而作侍中。今弱世也,欲任此三人,为不然也。王连流俗,苟作掊克,使百姓疲弊,以致今日。”(郃)〔邵〕、琬具白其言於诸葛亮。亮表立曰:“长水校尉廖立,坐自贵大,臧否群士,公言国家不任贤达而任俗吏,又言万人率者皆小子也;诽谤先帝,疵毁众臣。人有言国家兵众简练,部伍分明者,立举头视屋,愤咤作色曰:‘何足言!’凡如是者不可胜数。羊之乱群,犹能为害,况立讬在大位,中人以下识真伪邪?”㈠於是废立为民,徙汶山郡。立躬率妻子耕殖自守,闻诸葛亮卒,垂泣叹曰:“吾终为左衽矣!”后监军姜维率偏军经汶山、诣立,称立意气不衰,言论自若。立遂终徙所。妻子还蜀。
——《三国志廖立传》
这上面写的很明白了,廖立不是不满诸葛亮擅权,而是因为得不到重用而不满,后来还垂泣叹,这位“专家”的功夫真行啊,颠倒黑白一流。      
其他人我就不想再说了,总之这位“专家”就是牛!  
诸葛亮大举北伐时,刘禅已是二十多岁,年富力强,正值青春有为之际。按汉制,诸葛亮应还政于后主,但诸葛亮不愿放权,甚至想都没有想过让刘禅“亲政”。刘禅虽然对诸葛亮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只得对诸葛亮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1](《蜀书·后主传》注引《魏略》)可见刘禅当时的处境和汉献帝毫无二致,是个十足的傀儡君主。世人皆言曹操“欺主”,将汉献帝置于股掌之中,但为何对诸葛亮的“欺君”却视而不见?诚不可解。
刘禅昏弱无能,让诸葛亮把江山交给他,最后蜀亡了,刘禅肯定把罪责退到诸葛亮身上,诸葛亮何必呢?  曹操是“欺主”,但诸葛亮不是“欺君”,曹操专权是希望建立自己的家天下,诸葛亮却是一心一意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者怎可比较?   
不想多谈,只谈这两点,足可证明这位“专家”的旷世奇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这样的文章不知道被人驳过多少遍~~~我看着可笑,笑笑而已,要我来驳他,我真觉得是浪费时间~~嘿嘿~~~
从老刘杀老关,到诸葛杀关羽,又来个诸葛亮的XXX,如果这类文章每篇要驳,那就不用了,因为这类文章只能让大数人一笑而过。
有人骂他是因为忍无可忍,他自己没完没了,虽然骂的有点偏激,但也不亏他~~~嘿嘿~~~~




总有那么一部分人,觉得自己靠看过两便遍书,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理论素养”,来个“合理推论”,认为“不是XXX,就应该是XXXX”或者“真相是XXXX”,要还“历史”一真相。哎,历史要真是这么“真相”就出来了,那真是太可笑了。
包括我自己,已前也写过一些自以为“真相”的文章,现在才发现自己孤陋的很,所以我实在不太敢轻易的说“历史其实是这个样子”,或“这个人其实是这样的”的这类话,包括这方面的讨论,我也尽量避免,没有意义。以免贻笑大方。
作为“教授”,作者太不负责。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凡外臣专权,皇帝就要倚重宦官夺权,这是东汉的优良传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7-6 16: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没有看出来呀,从老兄的谈论中,我感受到的是很自信,看破一切观念了。
所以,只要有人提出新的观点,你都会笑一番(不敢说是嘲笑)。再劝说人家不要搞什么新花样,最好人云亦云。是否我理解的不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那倒不是~~起码不能把黑的说成白的~~~~,
在历史这一块,我就是个要饭的~~~但我能分出饭的好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7-6 17: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很不容易的。饭如果是简单的馊了,自然谁都分辨的出来。但是要分辨出不同厨师做的不同风格的饭的好坏,那就是美食家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馒头和肉的区别而已,何必搞那么复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7-6 17: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没话可说了。既然这样认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诸葛亮集载禅三月下诏曰:“朕闻天地之道,福仁而祸淫;善积者昌,恶积者丧,古今常数也。是以汤、武脩德而王,桀、纣极暴而亡。曩者汉祚中微,网漏凶慝,董卓造难,震荡京畿。曹操阶祸,窃执天衡,残剥海内,怀无君之心。子丕孤竖,敢寻乱阶,盗据神器,更姓改物,世济其凶。当此之时,皇极幽昧,天下无主,则我帝命陨越于下。昭烈皇帝体明叡之德,光演文武,应乾坤之运,出身平难,经营四方,人鬼同谋,百姓与能。兆民欣戴。奉顺符谶,建位易号,丕承天序,补弊兴衰,存复祖业,诞膺皇纲,不坠於地。万国未定,早世遐殂。朕以幼冲,继统鸿基,未习保傅之训,而婴祖宗之重。六合壅否,社稷不建,永惟所以,念在匡救,光载前绪,未有攸济,朕甚惧焉。是以夙兴夜寐,不敢自逸,每从菲薄以益国用,劝分务穑以阜民财,授方任能以参其听,断私降意以养将士。欲奋剑长驱,指讨凶逆,硃旗未举,而丕复陨丧,斯所谓不燃我薪而自焚也。残类馀丑,又支天祸,恣睢河、洛,阻兵未弭。诸葛丞相弘毅忠壮,忘身忧国,先帝讬以天下,以勖朕躬。今授之以旄钺之重,付之以专命之权,统领步骑二十万众,董督元戎,龚行天罚,除患宁乱,克复旧都,在此行也。昔项籍总一强众,跨州兼土,所务者大,然卒败垓下,死於东城,宗族(如焚)〔焚如〕,为笑千载,皆不以义,陵上虐下故也。今贼效尤,天人所怨,奉时宜速,庶凭炎精祖宗威灵相助之福,所向必克。吴王孙权同恤灾患,潜军合谋,掎角其后。凉州诸国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馀人诣受节度,大军北出,便欲率将兵马,奋戈先驱。天命既集,人事又至,师贞势并,必无敌矣。夫王者之兵,有征无战,尊而且义,莫敢抗也,故鸣条之役,军不血刃,牧野之师,商人倒戈。今旍麾首路,其所经至,亦不欲穷兵极武。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及魏之宗族、支叶、中外,有能规利害、审逆顺之数,来诣降者,皆原除之。昔辅果绝亲於智氏,而蒙全宗之福,微子去殷,项伯归汉,皆受茅土之庆。此前世之明验也。若其迷沈不反,将助乱人,不式王命,戮及妻孥,罔有攸赦。广宣恩威,贷其元帅,吊其残民。他如诏书律令,丞相其露布天下,使称朕意焉。”
——————————————————
刘禅还不说什么,我们慌什么呀?皇帝不急,太监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冬十一月,大司马蒋琬卒。魏略曰:琬卒,禅乃自摄国事。
刘禅对诸葛接班人都信任有加,更何况是诸葛亮?
这些人没有篡越的记录吧?对一群身居高位,但终生没有篡越记录的人诽谤,揣测,不知道怎么想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诸葛家子一辈父一辈的忠臣,诸葛亮他爹就是耿直才丢官,诸葛亮的哥,他的弟第,对吴,魏也无比忠诚。
诸葛亮的儿子,孙子,更是没话说。
这叫家族影响,作者忽略。
作者说“取了天下将会如何如何”,那曹丕篡汉总不能怪曹参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3 04:0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5009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