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荀彧荀攸之死的一点点疑问
性别:未知-离线 清风斜影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4
编号 6060
注册 2004-3-17


发表于 2004-3-17 17:5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他们的死是因为反对曹操做魏王魏公,以他们的智商,难道跟曹操那么多年,还看不出来他会那样做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姜维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33
编号 5288
注册 2004-2-13


发表于 2004-3-17 18: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正史中二荀并不是操害死的~没看到操怎么说荀攸的吗[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还有[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会薨,故世不得尽闻也。攸从征孙权,道薨。太祖言则流涕。]你说操会下杀手吗?
荀彧是生病死亡的~[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4-3-17 19: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荀彧传》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
魏氏春秋曰: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咸熙二年,赠彧太尉。


说荀彧是被逼死是有依据的,荀攸说不定真的是病死的,不过都是在曹操征东吴的时候死的,这么巧?

QUOTE:
他们的死是因为反对曹操做魏王魏公,以他们的智商,难道跟曹操那么多年,还看不出来他会那样做么?

看出来又能怎么样,他们对汉室的忠心不肯改变,如之奈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马超将军

齐王

Rank: 17Rank: 17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638
帖子 6538
编号 9
注册 2003-8-19


发表于 2004-3-17 21:4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清风斜影于2004-03-17, 17:55:16发表
他们的死是因为反对曹操做魏王魏公,以他们的智商,难道跟曹操那么多年,还看不出来他会那样做么?

有些东西也不能以现代人的信念和价值观念去推测古人,古人的有些做法与当时环境与教育有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4-3-17 23: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嘿,正史里面陆逊跟了孙权那么多年,不也没看出孙权以后会逼到他“愤恚致卒”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4-3-17 23:2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标题改过,这个问题恐怕得从历史而不是演义去了解,山东大学教授孟详才的《论荀彧》以及孙明君的《荀彧之死》都详细论述了这个问题,这两篇文章没有电子版,现摘贴王永年发布于《扬州大学学报》的一段文章:

【转帖】五、余论:关于荀彧之死

作为东汉末大姓名士的领袖,荀彧全力辅佐曹操,可谓尽忠尽责。但随着北方的渐归统一,曹操开始图谋甩掉汉献帝这个包袱,经营自己的天下。这对荀彧来说是极其残酷的,意味着他寄希望于曹操恢复东汉王朝之旧貌的愿望彻底破灭。建安十七年,董昭劝曹操进爵国公,加九锡,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表明曹操正在谋取东汉王权,故荀彧极力阻止曹操进爵,以为“不宜如此”,操“由是心不能平”。荀曹从此失和。荀彧是一个很理性的人,在有关士大夫名节的问题上绝不会让步。他不会像孔融、祢衡那人嘻笑怒骂,更不会像董昭那样与世浮沉。汉献帝的存在是他维护名节的最后的心理防线,他已无可退却,这便决定了他坚决反对曹操进位而不妥协。从曹操方面来说,其进位已是水到渠成,他后来虽说自己甘做周文王,但必须为其子孙代汉做准备。这便决定双方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以名节自持的荀彧与握有生杀权柄的曹操相抗,其结局必然以悲剧告终,就在这一年,荀彧在寿春仰药自尽。此后曹操又杀了杨修、崔琰等名士,迫使大姓名士让步。及至汉魏易代之际,王朗、华歆和陈群等名士只有随声附和,扮演劝进的二臣角色。

俗谚云:“盖棺论定”。荀彧一生虽多有坎坷,但功绩卓着,以死守汉臣名节,似应早有一公允评价。但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三国志》本传裴松之注云:“世之论者,多讥彧协规魏氏,以倾汉祚;君臣易位,实彧之由。虽晚节立异,无救运移;功既违义,识亦疚焉。”据卢弼《三国志集解》卷10,袁宏、杜牧、王应麟等均持有类似看法。这实际上把曹魏代汉视为僭逆,其罪孽尽在荀彧辅佐曹操,显然有失偏颇。与此相反,范晔、司马光等通达的史学家则对荀彧称赏有加,肯定其历史业绩,与今天的历史主义态度多有切合处。确实,荀彧一生高自标榜,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一以贯之,“乃心王室”,这是他助曹平天下的原始动机,也是铸就他人生悲剧的癥结所在。清代学者赵翼对此体悟颇深,可谓文若之知音,故将其评论照抄如下,以作本文之结:

  ……献帝遭董卓之乱后,四海鼎沸,强藩悍镇,四分五裂,彧计诸臣中,非操不能削群雄以臣汉室,则不得不归心于操而为之尽力,为操即所以为汉业。其劝操迎天子之论,可知彧欲藉操臣汉之本怀,且是时操亦遽未有觊觎神器之心。及权势已极,董昭等欲加以上公九锡,则非复人臣之事,彧亦明知操之已怀僭妄而终不肯附和,姑以名义折之,卒见忌操,而饮药以殉,其为刘之心亦可共其白于天下矣!(《廿二史札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4-3-18 08:3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最早标题没有演义二字,被二楼吓唬了一下,就加上去了。

在打天下(平定北方)的时期,曹操并未显露代汉的倾向,当时一定程度上,曹操是保全了汉室,所以荀彧从袁绍处投奔曹操。
三国分立的局面确定下来,曹操再往外扩张比较困难了。于是他便把注意力转移到内部,为建魏代汉做准备工作。与此相适应,曹操在用人和驾驭臣僚方面也采取了一些剪除异己的措施。作为荀彧来讲,屈服和逃避都不符合他的性格,于是采取了抗争的态度,他当然知道可能的后果,所以荀彧并不是看不清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清风斜影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4
编号 6060
注册 2004-3-17


发表于 2004-3-18 09: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奇怪啊,我标题中的(演义)哪儿去了?

嘿嘿,我修改只是因为荀莜的莜字刚开始写成悠了,所以编辑了一下!

多谢6楼提供资料!

俺发这帖子,只是看了演义后,感觉奇怪而已^_^





我仔细看了一下,估计是版主修改了^_^!

主要把莜字修改成了攸字!
多谢了^_^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1 18:3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00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